南昌萬壽宮元宇宙
A. 萬壽宮是什麼建造的
萬壽宮是贛商的標志,贛商的廣告,也是贛商財富與實力的象徵。萬壽宮既為旅外鄉人開展親善友好,祭祀活動的場所,又是商人、待仕或者下台文人們議事與暫住的地方。壯觀、雄偉的萬壽宮建築顯示了贛商的輝煌。
贛商在明朝前期獨領風騷,在明朝中後期及清朝前期與晉商、微商成三足鼎立之勢。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國內政治、經濟大格局的變化,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贛商在活躍了500年之後,最後走向衰落。1、蓋全國甚至異域的神廟
南昌城內的萬壽宮可惜毀於「文革」。數年前,南昌市民要求在原址上重修萬壽宮的呼聲很高,由此可見許遜在江西人心中的地位。像福建人在各地修建天後宮供奉媽祖作為福建會館一樣,近代江西豐城人在新加坡修建了一座萬壽宮,這座巍峨的江西會館至今已聳立了整整70年。在菲律賓的碧瑤市,江西人所建的萬壽宮成為一道景觀。目前,雲南省曲靖會澤縣的萬壽宮和湖南鳳凰古城的萬壽宮風采依舊。
B. 西山萬壽宮的介紹
西山萬壽宮又稱玉隆萬壽宮,中國道教名剎,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西山鎮。西山萬壽宮是一座體現明代漢族宮殿建築風格的名勝古跡,建築巍峨,氣勢恢弘,古樸壯觀,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西山萬壽宮1為道教凈明忠孝道的發祥地,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江南著名道教宮觀和游覽勝地,被譽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福地。
C. 南昌建築圖片介紹
說起南昌建築圖片,最為有名的就是繩金塔、八大山人紀念館、西山萬壽宮、佑民寺等南昌標志性建築。南昌市,簡稱洪,又稱洪城、英雄城 ,是江西省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製造業基地。以下是中達咨詢為建築人士整理相關南昌建築資料,具體內容如下:
南昌建築圖片——繩金塔
繩金塔簡介:
繩金塔,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繩金塔街東側,原古城進賢門外,始建於唐天祐年間(公元904~907年),相傳建塔前異僧惟一掘地得鐵函一隻,內有金繩四匝,古劍三把(分別刻有「驅風」、「鎮火」、「降蛟」字樣)還有金瓶一個,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繩金塔因此而得名。
南昌建築圖片——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簡介:
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於1959年,是我國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位於南昌南郊十五華里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雲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佔地約39畝,四面環水,形似「八大」筆下游魚,與西南面梅湖渾然一體,水陸相生,宛若「太極」天成,館內布局一院一樓一中心,品形而立,風格迥異,。南面為「青雲譜」道院,建築風格古樸典雅,自然脫俗,內部陳列以八大山人生平及藝術介紹為主。北面為真跡陳列館,建築風格現在抽象,含蓄簡約,主要展示八大山人書畫真跡,又名「真賞樓」。西面八大山人研究中心為仿古建築,又名「在芙山房」。建築風格富麗堂皇,主要用於藝術研究,交流和為觀眾提供周到,現代的博物館休閑文化服務。
南昌建築圖片——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簡介:
西山萬壽宮又稱玉隆萬壽宮,中國道教名剎,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西山鎮。西山萬壽宮是一座體現明代漢族宮殿建築風格的名勝古跡,建築巍峨,氣勢恢弘,古樸壯觀,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西山萬壽宮為道教凈明忠孝道的發祥地,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江南著名道教宮觀和游覽勝地,被譽為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第十二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八福地。
南昌建築圖片——佑民寺
佑民寺簡介:
佑民寺,中國古代著名寺廟,佛教禪宗「洪州禪」的發源地,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民德路181號。寺廟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 ,原為豫章王蔚綜之師葛鱘之私宅,因「鎮蛟龍」捐獻為寺。唐大歷年間,禪宗高僧馬祖道一來寺說法,信徒雲集洪州,形成「洪州禪」,佑民寺(時稱「開元寺」)成為當時江南的佛學中心。後亦不斷有新羅僧人慕名前來入寺修行,佑民寺的宗風心法被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等地。此後佑民寺時毀時修,先後易稱過承天寺、能仁寺、永寧寺等名。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D. 南昌萬壽宮的介紹
南昌萬壽宮,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區西南隅的象湖風景區內。象湖風景區,則又是依贛江南昌段水域區岸近些年來開發的新景點,面積約7.81平方公里。這里兩岸長堤成蔭,湖光小島點綴。水域寬擴,風景優美,南北江域水波連天,東西兩岸高樓對映。
E. 南昌萬壽宮是怎樣倒掉的
萬壽宮始建於晉朝永嘉六年(312年),因紀念江西人的保護神,道教的一代宗師許旌陽真人而建,時名「旌陽古祠」。唐朝時期,唐懿宗賜名「鐵柱觀」。
宋代時期,宋真宗改其名為「景德觀」。北宋時期,萬壽宮舉行大修,江西名儒歐陽修、王安石、曾鞏、黃庭堅等人紛紛捐資獻策,王安石還同時為之作記,《重修許旌陽祠記》。徽宗朝接而得名「延真觀」,上賜玉冊,封許遜為「神功妙計真君」。寧宗朝,上賜匾額「鐵柱延真之宮」,御匾懸於宮門之上。
元成宗年間,萬壽宮改名「鐵柱延真萬寧宮」。
明·正統元年(1436年),萬壽宮被簡稱為「鐵柱宮」。天順二年(1458年),江西信眾捐銅萬余斤,鑄許真君像於宮內。正德六年(1511年),明武宗賜金以修葺宮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世宗賜名「妙計萬壽宮」。此前明成宗曾賜名今西山萬壽宮為「玉隆萬壽宮」,由此南昌、西山二宮成為今世諸多萬壽宮的祖庭。
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萬壽宮毀而復建,張位為之作記。據其《重修萬壽宮記》記載,重建工程於1600年12月開工,真君殿依原有規模率先復建,其後前門、二門、諸仙殿、兩廊、鐵柱池、鍾鼓樓依次建成。接著神像、壁畫被裝飾於宮內。竣工後還繼續修建玉皇閣,然後由前街門外至四周修建圍墻,圍墻左右各開一瓮門,瓮門前築有小池。工程直到1608年才結束。
清代年間,萬壽宮多次大修重建,計算下來有1657年、1675年、1724年、1781年、1843年、1871年六次大規模的修繕,次次耗資巨豐。
1915年,萬壽宮周邊商鋪失火,宮內兩座大殿被毀。江西各界人士因此集資重修,萬壽宮在歷時五年、耗費三十萬工日的修繕工程後再次展現於世。
抗日戰爭期間,萬壽宮受戰火波及,受損嚴重。抗戰過後,南昌市商會撥資大規模整修萬壽宮。
*****期間,萬壽宮被完全焚毀。原址處現為南昌市第二十一中學及萬壽宮商城。
文化價值
萬壽宮長期以來一直作為南昌古城的歷史見證、江右商幫的精神寄託和贛鄱百姓的文化象徵。許真君登仙之前留下的「忠孝廉謹寬裕容忍」八寶垂訓也成為江西的人文精神支柱。近世以來,萬壽宮還同時成為江西經濟文化的商業象徵,江西商人在漂泊贛外的時候,紛紛於當地建築萬壽宮以作精神寄託之所,一方面可祈求許真君保佑贛鄱子民萬事興隆,一方面又可提供贛人彼此聯系互惠互助之場所。
F. 萬壽宮的介紹
萬壽宮(江西省南昌市萬壽宮)萬壽宮,或稱旌陽祠,數以千計,遍布全國各地城鄉,乃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亦是我國古代會館文化的代表,故亦稱江西會館、江西廟、江西同鄉會館、豫章會館等。
G. 南昌的道觀在哪裡
2001年底,南昌開始重建萬壽宮。新落成的南昌萬壽宮景區位於南昌城南象湖風景區面積約60畝的西南半島。島嶼綠波環繞,島上共有宮門、儀門、真君殿、鐵柱井等4600平方米的建築,這些建築統稱萬壽宮。記者看到,整個建築雕梁畫棟,為鋼筋混凝土仿木仿古建築,宮殿內塑像、壁畫生動精美,宮外古木參天,綠樹成陰。據稱,重建的萬壽宮將成為一處規模宏偉壯麗的著名道教宮觀,弘揚道教文化,同時帶動南昌的旅遊業。
H. 南昌萬壽宮靈異事件是不是真的
假的哦 ,這也信
I. 豫章十景的鐵柱仙蹤
說道「鐵柱仙蹤」這一景,得先來講講萬壽宮。萬壽宮,在南昌有兩座:一座在市內翠花街,另一座在南昌市區以西約三十公里處的逍遙山.前者叫南昌萬壽宮、鐵柱萬壽宮;後者叫西山萬壽宮,玉隆萬壽宮.南昌市內的已不復存在,在文化大革命中作為四舊給破壞了。坐落在逍遙山的玉隆萬壽宮,至今仍香火不斷,遊人香客不斷.鐵柱仙蹤指的應是鐵柱萬壽宮,因不復存在,所以只有著重說說玉隆萬壽宮這一仙蹤了。
說到萬壽宮,必然要聯繫到許真君,因為萬壽宮就是為了真君而興建的.許真君,姓許名遜,字敬之,因曾任蜀郡旌陽令,所以又稱其為旌陽先生。
傳說許真君於晉孝武帝寧康元年(373)升天為仙,時136歲.他升仙後,為了紀念他,在南昌鐵柱井畔立許旌陽祠,後擴建為鐵柱萬壽宮;在新建鎮龍井畔立祠建觀,後擴建為玉隆萬壽宮.至盡在玉隆萬壽宮中,還有許遜手植柏、煉丹井、鎮龍井。
自東晉以來,歷代題寫鐵柱仙蹤的詩文甚多,諸如孟浩然、范成大、陸游、王安石等都有留題.宮內還存有一快清乾隆四年(1739)江西巡撫寫的不朽仙蹤石碑。
J. 江右商幫的江右商的標志性建築—萬壽宮
遍布四方的江右商,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財力,不約而同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萬壽宮。萬壽宮,就是「江西會館」,也叫「江西廟」,「江西同鄉館」,「豫章會館」。江西是中國本土宗教道家的發源地之一,龍虎山、三清山在道教的地位顯赫,道家、道教思想在歷史上對江右商幫的凝聚成形起到了極為突出的作用。可以說江右商幫屬於「道商」,道以商傳,商以道盛。
分布各地甚至海外的江右商,只要有實力,都會建起這一江右商幫獨有的標志。無論是大富還是小康,無論是抱團還是獨行,都忘不了江西人祖先的文化偶像——許真君。有一些江右商人長期在外,甚至是幾代人都在外省生活、工作,他們之中有的人從沒有回過江西,也不會講江西話了,然而當地人還是把這些長期在外的江西商人和他們的子孫稱為江右商人,這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這個歷史的、民俗的、道德的、宗教的現象值得探討。古時江西作為傳統儒家文化的大基地,江右商幫自然會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敬仰那些為民除害、清正廉潔的英雄,而生性聰穎、治病救人、為官清廉的許真君,便受到百姓的愛戴。當時有民謠稱「人無盜竊,吏無奸欺。我君(指許真君)活人,病無能為」。許真君死後,江西人為了紀念他,便在他的故居建立了「許仙祠」,自明初以來,在各省省會以及京都幾乎都建有萬壽宮,在全國城鄉可說是星羅棋布。天津的萬壽宮,建在鬧市區,其規模與南昌的萬壽宮不相軒輊。漢口的萬壽宮,是一個布局嚴謹、錯落有致的龐大建築群,其色彩之富麗,雕刻之精細,為南昌萬壽宮所不及,屬武漢鎮翹楚性建築。雲南省由北向南,直抵滇緬邊境,萬壽宮比比皆是。就連贛閩交界,峰嵐如攢的邊遠山城長汀縣里也有一座萬壽宮,抗日戰爭期間成了流寄到此的夏門大學的臨時校舍。萬壽宮建得最多的是四川省,共有300多個,北京的江西會館(萬壽宮)從明初的14所,到清光緒年間增加了51所,佔北京387所會館的13%。萬壽宮是江右商幫的標志,也是江右商幫財富與實力的象徵。萬壽宮既為旅外鄉人開展親善友好,祭祀活動的場所,又是商人、待仕或者下台文人們議事與暫住的地方,壯觀、雄偉的萬壽宮建築顯示了江右商幫輝煌。萬壽宮的功能具體來說,主要有:
(1)議事場所。調解、裁決紛爭。萬壽宮平時的事務主要是調解糾紛,幾乎每天都有兩三起,多則五六起。其主要功能有:排解商業糾紛,調解內部矛盾,旅景同鄉之間,租賃店鋪,合股拆夥,買賣房屋及典押房產等商業活動都會請會首到場作證,以避免不必要的商業糾紛。另外同鄉之間不可避免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糾紛,如家庭姻親、財產繼承、鄰里不和、口角斗毆等,矛盾激化時,便會求助會館首士做「和事佬」,即所謂「接茶」評理,是非得以分清,糾紛得以平息。排解商業糾紛,調解內部矛盾。同鄉之間,租賃店鋪,合股拆夥,買賣房屋及典押房產等商業活動都要請萬壽宮管事到 場作證,以避免商業矛盾激化。
(2)舉辦公益慈善事業場所。聯絡鄉親,團結和幫助來往本城鎮的同鄉,並為他們解決一些臨時性的困難。如對同鄉的失業者、流浪者或給以落腳之地,或資助返鄉路費,或幫助介紹職業,使其不至於流離失所,露宿街頭。古時不少地方的萬壽宮舉辦私塾和學校,為旅居當地的江右商子弟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些事業的興辦為提高當地的文化水平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有的萬壽宮還設義渡、育嬰堂、養病所、修橋鋪路、施捨棺材等各種公益慈善事業。
(3)朝拜、祭祀場所。江右商的公祭活動主要在萬壽宮內舉行。江右商人宗教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朝拜」真君活動,萬壽宮定期舉行「朝拜」(也稱祭神)活動,「朝拜」活動盡管因地區差別有所不同,有的是由當地最大的萬壽宮統一舉辦,也有各行業、各姓氏分別舉辦,但在時間上是一致的,是在農歷八月初一至十五。「朝拜」活動是每個萬壽宮在一年中最大也是最隆重的一次活動。「朝拜」真君期間,各地江右商人都會以萬壽宮為舞台,捐款集資,迎請戲班子來萬壽宮進行匯演,農歷八月正式秋高氣爽的季節,農民們的農活也告一段落了,在最為熱鬧的商業街演出農民們喜愛觀看的戲劇,而且是免費的,當地的老百姓紛紛前來觀看。年年如此,已經形成了江右商人所在地萬壽宮的一大特色。魯迅也在《社戲》中描繪了少年時代在紹興觀看不花錢的露天戲的情況。可是請戲班子演戲是要費錢的,江右商人年年請眾多戲班子在萬壽宮匯演,有時長達一個月之久,他們為什麼要如此破費呢?其實這是江右商人的一種經商策略傳統,把「朝拜」活動與經商活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創造一種商業人氣,使商品銷售量擴大。這種策略應該說是成功的,如果這種活動虧損的話,就不會長期的年復一年的舉行,可以說江右商舉辦的萬壽宮戲劇匯演就是今天我們舉行的商業廟會的前身。
除舉行「朝拜」活動外,還有另外一些祭神祭祖活動也在萬壽宮內進行,如清明節的燒紙義祭,中元節(習稱七月半)的「打醮度孤」,冬至和過年的祭祖等。萬壽宮定期舉行同鄉認可的祭祀活動。活動的時間和唱戲等安排都由萬壽宮的會首和當地江右商董事們共同商量決定,活動地點一般都在萬壽宮進行。如每年正月二十八真君誕辰日、每年按期祀奉許真君之外,農歷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生日、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日、八月初一至十五的「朝拜」真君儀式,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等時間都有活動安排。
(4)商業中介所。景德鎮是以瓷業為中心城市,江右商在對溝通內外經濟、活躍物資交流、繁榮景德鎮瓷業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萬壽宮是景瓷與外界經濟聯系的一條紐帶。
走南闖北的江右商人不管來到哪兒,都會去萬壽宮落腳,尋求幫助,交流信息。南昌商人到景德鎮,一般都會借住在萬壽宮內,否則將得不到旅居景德鎮的南昌商人幫助,還可能遭到同鄉的排擠。精明的商人不會為節省一點住宿費用而失去許多商業信息和可能得到的方便,對於商人來說信息就是金錢,為了獲得准確的信息,南昌商人一般是在萬壽宮中介人的幫助下下完成選購瓷器的。
(5)集資場所。筆者外祖父的哥哥常年在湖南洪江油號做經理,對洪江江右商的活動非常清楚。據他說在江右商內部的集資活動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搖會」的形式集資。這種形式一般要在萬壽宮內進行,需會首和半數以上的首士在場作證,還需發起人是江右商之中誠實可靠的商人,否則就不會有人願意參加搖會,那麼「搖會」集資就會流產。大致經過如下:發起人有大家都知道的困難,而且是暫時的困難,還必須是有償還能力的人。然後發起人事先需徵得幾個大戶人家的支持,把需要籌集錢款的總數確定下來,然後通過相互影響和聯系,大致把人員講好,約好時間大家帶好錢款,在萬壽宮議事堂集中。發起人事先得准備瓜子、糕點和零食供與會人員食用。當人員到齊後,由萬壽宮的會首,即負責人宣布搖會集資的緣由,每一份的數額及總額,參加人員以及集資時間等問題,最後宣布發起人優先獲得第一會,其餘參加人員通過搖色子,按照點數大小,獲得第二會、第三會等依次排下來。搖會集資是沒有利息的,排在後面的人,作的貢獻較大,但也沒有牢騷可發。一般不會出現賴帳的情況,否則,這個人將成為眾矢之的,或更為嚴重的是在與這個城鎮有聯系的江右商人中失去信用,站不住腳。
其二,入股的形式集資。二十世紀90年代,筆者訪問了一個江西豐城籍,家住貴陽,姓鄒的江右商人。據老人介紹,他兒時家貧,跟隨本家叔叔出來做生意,在抗戰時期從江西販運瓷器、布匹等商品到貴州來賣,又從貴州販葯材去江西樟樹賣,一往一返,都不跑空。只要不嫖不賭就可以發財,如果晚幾年解放,他就發財了。問他為什麼這么肯定?他介紹說:我第一年作為學徒,吃住穿全歸老闆包,年終結算給十塊大洋;由於我年輕能幹,第二年老闆就給我二十元大洋工資,加上我把第一年的十塊大洋入股分紅所得到的四元錢,共得到了二十四塊銀元;第三年,我已經可以獲得一個師傅的待遇了,年收入在一百大洋左右,再加上分紅的錢,從第三年開始,我每年能得到一百多塊大洋。有的人不能剋制自己,不是嫖就是賭,每年存不住錢,哪兒有紅利分,有時還要預支薪水。從鄒姓老人的口裡,我們知道這個商團是採取內部入股形式集資的江右商幫,以入股多的人為首,這種形式是江右商人集資的主要形式。另外,也有其它的形式,如,東家出資,由伙計經營的;幾個東家共同投資,由一個、二個東家經營的商鋪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