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元宇宙
❶ 奇瑞GENE概念車首發 未來家族設計語言/將使用太陽能
易車訊 9月16日,「瑤光2025 奇瑞科技DAY」於蕪湖舉辦。在此次活動上,奇瑞展示了自主研發和科技創新的成果,以及多項黑科技和一款願景概念車——GENE概念車。
根據易車App「熱度榜」數據,奇瑞汽車新能源的日均關注度為4.52萬,在同級別競品中排名第18位,如需更多數據,請到易車App查看。
❷ 2022年我們看好的十大行業板塊
(本文發表於本周六《金融投資報》8版技巧專欄,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蘇渝
2021年即將結朿了,2022年股市將如何走?投資什麼板塊收益較大?我們研究後認為:2022年隨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寬松,股市應該比2021年更好。至於投資什麼板塊收益較大?最近看了一些機構的年度策略,發現有一些共同點,比如絕大多數機構比較看好他們重倉但股價己經高高在上大消費板塊等,我們卻另眼相看,精選出了如下十大行業板塊:
一、新能源 汽車 :
新能源 汽車 投資邏輯:新能源 汽車 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一直以來受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現階段處於從10%到100%的高速成長期。有關部門在2021年底發通知強調:在產業扶持方面:釋放重點領域消費潛力。加快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加快充電樁、換電站等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推出新一輪以舊換新行動。鼓勵開展新能源 汽車 下鄉行動。政策方面,雙積分交易制度初步建立,將接力補貼政策,保障行業可持續發展。市場方面,車企在加大電動平台建設和新車規劃,越來越多滿足消費者真實需求的產品將投放市場。2020年新能源 汽車 生產超過200萬輛,2022年可能成倍生產達到400萬輛。能源 汽車 帶動鋰電池等20多個行業發展。
二、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投資邏輯:光伏產業是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以硅材料的應用開發形成的產業鏈條稱之為「光伏產業」,光伏產業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的製造等。從宏觀形勢來看,歐盟已經明確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別達到20%和50%,美國提出到2030年清潔能源達到30%的目標;日本政府推出了綠色能源新政,提出了到2050年依靠提高能源效率和發展可再生能源減排溫室氣體80%以上;我國提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4%,到2022年達到18%的發展目標。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到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22年光伏產業大發展的一年。
三、半導體晶元:
半導體晶元投資邏輯:半導體是許多工業設備的核心,普遍應用於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路通信、 汽車 電子等核心領域。半導體主要由四個組成部分組成:集成電路(約佔81%),光電器件(約佔10%),分立器件(約佔6%),感測器(約佔3%),因此通常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價。集成電路按照產品種類又主要分為四大類:微處理器(約佔18%),存儲器(約佔23%),邏輯器件(約佔27%),模擬器件(約佔13%)。半導體是需求推進的市場,推動半導體業增長的驅動力已由傳統的PC及相關聯產業轉向移動產品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未來則可能向可穿戴設備、VR/AR設備轉移。經濟景氣度越高,消費者就會越肯花錢在智能手機、個人電腦等電子系統上,連帶為半導體市場帶來成長動力,全球GDP成長率與半導體晶元市場的成長率關聯性十分密切。2022年中國半導體市場增速領跑全球,達到21.4%,其中全球半導體年均增速是3.6%,就市場份額而言,目前中國半導體市場份額從5%提升到50%,成為全球的核心市場。
四、國防軍工:
國防軍工投資邏輯:軍工,在任何國家來講,都是屬於特殊的一個行業。
當我們提到軍工時,難免都會把他與戰爭聯系在一起。即便是沒有戰爭,作為以靜制動,起到防衛國家威懾作用,也必須發展軍工事業,因為軍事落後就要挨打。
因此,軍工行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與其他的行業劃分對比的時候,不能僅僅從普通的角度去理解,比如PE、凈利潤、業績等等。軍工細分行業眾多,技術專業性高,並且受外部事件驅動的影響較大,具有較強的主題投資色彩。從基本面來看,未來幾年軍工行業成長性強,一些質地好的軍工企業市值有較大成長空間,我們依然看好未來2022年軍工行業的表現。國防軍工因涉及特殊性及保密性就不多解析。
五、養老產業:
養老產業投資邏輯: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隨之產生的諸多問題被 社會 各方廣泛關注,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應運而生的「銀發經濟」成為新的發展機遇,獲得資本持續看好。我們認為:養老產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帶動養老服務、養老用品、養老金融、養老消費等多個領域迎來投資機會。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發布 ,其中針對當前日益突出的老齡化問題,提出一系列應相關措施,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對此,,應對老齡化是一個長期過程,消費結構將面臨重大改變,老年群體消費需求會成為主導因素,從而衍生「銀發經濟」這一新經濟增長點。2021年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78萬億元,2022年增長至10.25萬億元,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六、現代農業:
現代農業的投資邏輯:美國經濟學家拉南·韋茨(Raanan Weitz)根據對美國農業發展的思考,提出現代農業的概念,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著力點更強。每年的三農問題更是兩會熱議的重點話題。從國家、農業產業、農企乃至農戶的角度看,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都是相對稀缺的,高效的資源配置市場,以及理性、經濟投入,對現代農業發展尤為重要。從短、中、長期的不同時間跨度出發,2022年現代農業將逐浙減少進口的依賴,加大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欲在農機、化肥、種子以及糧油產品領域實現一定的市場佔有率和話語權,從而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
七、元宇宙:
元宇宙投資邏輯:全真互聯網是指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實體和電子方式融合的互聯網圖景。基於互聯網的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從虛到實或由實入虛,通過全面數字化幫助用戶實現兩個世界便捷的溝通和更真實的體驗,從而實現模糊邊界,實虛融合。在「元宇宙」概念爆火之初,不少文章會引用電影《頭號玩家》中的綠洲系統來描繪未來元宇宙世界的理想場景,而如今,「頭號玩家」真的進軍元宇宙了。李嘉誠等眾多大佬入局:本輪融資由維港投資領投,而維港投資由李嘉誠紅顏知己周凱旋掌舵,主要從事TMT行業投資。憑借先後對Facebook 1.2億美元的投資,維港投資一舉奠定了在全球風投圈中的地位。周凱旋曾介紹,維港投資的運作模式是李嘉誠個人承擔所有的投資風險,但投資的收益全部屬於李嘉誠基金會,用來支持基金會的慈善使命。其投資標的主要包括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或者有解決巨大問題的可能,能夠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的 科技 。
我們認為:長遠需要關注的是各個內容和消費行業實虛上的布局和打通。網路將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 10萬人元宇宙內開會:比如;網路宣布將於12月27日發布元宇宙產品「希壤」 ,據悉,「希壤」的造型是一個莫比烏斯環星球,裡面油很多各種元素,人文地理城市風景面貌一應俱全,暫時可以容納十萬人體驗,這對於元宇宙產業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這也將再次使元宇宙在2022年攀升上一個新高度。
九,高端製造業:
高端製造業投資邏輯:當前中國的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的 歷史 進程中,這個階段所迸發出來的投資機遇是前所未有的。從創業和投資的角度來看,高端製造業以往似乎很少受到創業者、創業媒體以及投資機構的關注與追捧。因為高端製造業並不像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互聯網行業那麼具有爆發點,尤其是經常曝光在聚光燈下的人工智慧領域。其實從長期回報率及穩健性來看,並非如此。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非常高。從過往來看,中國的製造業對於我們甚至全球都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而「中國製造2025」這一戰略發展規劃的推出,也給我們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我們認為:中國製造業的機會主要來自以下兩點:第一是行業變革的機會,在這一機會下將大量出現新技術替代舊技術,新模式替代舊模式,新思維替代傳統思維,以用戶為中心替代以產品為中心。第二是中國公司有彎道超車的可能,從以往來看,中國在傳統製造業領域要落後於歐美及日韓國家,但是隨著近幾年中國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崛起,當這些 科技 真正和製造業相結合的時候,中國的製造業+新 科技 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十,數字貨幣:
數字貨幣投資邏輯:2021年12月13日,人民銀行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強調,2022年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任務:穩妥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研發。持續深化國際金融合作,推動金融業有序擴大開放。經濟學家阿爾欽說過,經濟學其實不關心人是否理性,而關心人是否可以存活。進一步說,其實是關心存活的條件。數字貨幣市場經過了十年的野蠻生長,多數人對其的印象是炒作、泡沫、高風險等關鍵詞。我們認為:2022年是數字人民幣的普及和購物交易以及跨境支付的元年,現如今,數字化人民幣再次擴大試點范圍,擴大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並且,截至2021年底已有97個國家和地區的984家金融機構加入我們的跨境支付系統。故數字貨幣相關概念股在2022年將迎來較大投資機會。
(以上個股分析只作參考,不作買入依據。買者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蘇渝高級投資顧問注冊編號(A0730620080005) 所屬證券咨詢機構編號(ZX0095)
❸ 風光發電再迎重大利好
快速輪動對策
中報季行情結束後,前期熱門賽道 光伏、儲能、動力電池 進入休整階段,而隨著穩增長預期的提升,基建鏈、金融地產鏈等低估值板塊開始逐漸有所表現。
風格有再平衡和「高低切換」、「大小切換」的傾向。
板塊上,漲價驅動下出現強者恆強的情況, 化工、煤炭、有色 等周期股掀起各種漲停潮。
題材概念上,受 元宇宙概念 影響的雲 游戲 、電子競技板塊開始出現大漲, 北交所概念 有所冷卻。
目前市場整體處在非常活躍的狀態,兩市自7月21日以後,成交額連續突破萬億。
交易熱度持續上升,但主要指數並未創出新高,而且也沒有明顯增量資金。
說明成交額和換手率的上升主要是存量資金在進行博弈,導致行業輪動加速,熱點切換過快。
在行業快速輪動的行情下,可以從中期視角來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A股投資如果單從一兩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維度看,最關鍵的是把握好行業景氣度。
比如,上半年二季度開始啟動的 半導體、鋰電材料、光伏 等板塊,市場走勢就正好跟行業的景氣度緊密貼合。
而行業的總體景氣程度,又跟凈利潤增速呈正相關關系。
按照安信證券的回測,把2005-2020年334個申萬三級細分行業每年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排序分為數量相當10大組,從第1到第10大組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依次降低。
結果表明,當年景氣度居前、業績同比靠前的行業具有更好的超額收益,即從中期視角來看,行業景氣度與超額收益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因此,即使最近資金會在各板塊間出現反復橫跳的情況,咱們只要把握好行業景氣度情況,耐心持有或逢低布局就好。
從中報業績來看, 高端製造業 和 硬 科技 依然是明確的景氣主線,將8個硬 科技 賽道分為22個細分行業,並根據其2022年的業績增速和估值進行判斷。
考慮對2022年的增速預測, 光伏組件及材料、新能源車鋰電 及設備的景氣程度會持續到明年。
軍工 的增速雖然處於中游水平,但是在幾個軍工整機廠的預付賬款、合同負債超預期大幅度增長後,未來有業績上調的可能。
目前來看,有色中的 鋰、鋁、錫、錳 等,化工中的 黃磷、純鹼、電石、玻纖 等品類漲價有望持續。
綠色電力
9月7日,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正式啟動,首批共17省份259家市場主體參與,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
綠色電力主要是通過 風能、太陽能 等可再生能源轉換而成的電能,這些電能的碳排放為零或近零。
而綠電交易,則是以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產品為標的物的中長期交易。
來自上海的巴斯夫、科思創、施耐德、等企業率先交易,同寧夏簽訂了2022~2026年總計15.3億千瓦時光伏電量的重磅訂單,成為綠電交易開市後首批跨省訂單。
首批綠電交易,主體以 風電 和 光伏 為主,後續將逐步擴大到水電等其他可再生領域,價格完全由發電企業與用戶雙邊協商、集中撮合等方式形成。
首批平均交易價格較當地電價有0.03-0.05元/千瓦時的增長,溢價幅度較大 ,附加收益歸發電企業所有。
因此,對於具有存量補貼的新能源項目,綠電交易產生的附加收益可用於抵消政府補貼, 風電、光伏、垃圾焚燒等新能源運營商將全面受益 。
「3060」助推風電光伏快速發展
2020年,國內整體發電量的大頭依然以火電為主,占總發電量的60%以上。
而根據「3060」政策的要求,2030年國內風電、光伏總裝機容量要達到12億千瓦以上,未來十年風電、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將超過6650萬千瓦。
截至2021年6月,國內風電、太陽能累計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29192、26761萬千瓦,風光發電裝機容量保持增長態勢。
發電量方面,風電發電量大幅增長超44%,在所有電力類型中,風力、光伏發電量的增速相對較高,在碳中和政策推進背景下,二者行業景氣度更高。
火電漲價利好清潔能源
2020年底以來,全 社會 的用電量增速持續超預期,而煤電作為我國電力系統中最大電源,卻受到碳中和政策性壓制。
近年來煤電的佔比下降,事實上削弱了電力系統整體的增發效應與穩定保供能力。
隨後進入21年,由於煤炭供需形勢異常緊張,市場煤價大幅上漲至 歷史 高位,火電企業盈利和現金流雙重承壓。
3季度,預計煤價將進一步上行,火電虧損情況或將大幅惡化 ,個別成本控制能力較差、大量采購現貨的公司可能瀕臨現金流虧損。
在下半年電力供應持續緊張,煤價高位震盪的預期下,2022年煤電綜合電價有望全面上漲。
在當前的電力體系中,火電上網電價電價高於水電、與核電及平價風電光伏基本持平、低於帶補貼的風電光伏。
後續火電上網電價出現整體提升,平價風電、伏憑借未來的成本迭代下行,有望加速實現相對火電的成本優勢。
優先受益的運營商
市場上的風光運營商主要由央企、地方國企、民企組成。
對於央企而言,此前在火電與水電領域積累多年的大型項目經驗、地方政府溝通基礎、以及電網消納溝通基礎,有助於其加速落地大型風光水火儲一體化項目。
以2020年底風光裝機規模進行對比, 龍源電力 以2275萬千瓦領先於同為發電央企旗下的 三峽能源、華能新能源、中廣核風電、華電福新、大唐新能源 ,這5家企業均處於1200-1600萬千瓦的區間。
此外,火電轉型風光的運營商也具備優勢,由於風光發電正處於高速擴張周期,高度消耗資金,使得風光發電商經營活動現金流很差。
而火電業務可以帶來現金流,對公司構成良好補充,滿足後續大額資本開支,因此具有優勢。
火電轉型新能源運營商: 華能國際、福能股份、華電國際
全國性風電運營商: 龍源電力、中閩能源、節能風電
❹ 新能源多個利好刺激,鋰電迎來絕地反擊
盤面觀察
周三股指震盪回升,三大股指都以小陽線報收,兩市成交額10372億。盤面觀察,輸配電氣、稀土、有色金屬、磷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釀酒、食品、銀行、醫美等板塊跌幅居前。兩市漲停113家,跌停5家,北向資金凈流出2.38億。滬指漲0.44%,報3537.37點,深成指漲0.67%,報14711.18點,創指漲0.81%,報3421.33點。北交所市場,今日漲跌各半,表現趨於平和。
後市展望
正在市場疑問,新能源是否熄火、消費是否卷土重來,大家又在討論風格切換之際,昨晚又迎來多個利好,一是央視報道特斯拉價格暴漲和中國企業在海外大買鋰礦,二是海外最大A股基金加倉鋰電龍頭,三是鋰電龍頭向現代汽車提供三元、磷酸鐵鋰電池,四是美股新能源車龍頭也反彈了,在多個利好消息刺激下,今天鋰電板塊王者歸來,帶領新能源相關板塊以及稀土、有色、磷化工等全線大漲。另外,午間又傳來光伏利好,美國法院恢復雙面太陽能組件201關稅豁免權,光伏龍頭午後開盤急拉,風電、輸配電氣等也走強。A股在新能源板塊的多個利好刺激下,走出了超3000隻股票普漲的行情。而市場另一條主線,元宇宙板塊,今天有所分化,但依然繼續呈現擴散效應,逐步輻射到雲游戲、傳媒、VR/AR、區塊鏈、雲計、數據中心、5G、晶元等相關領域的炒作。整體看,新能源賽道目前階段處於高位中樞整理運行的休整過程,可能會給到市場其它前期冷門板塊有更多表現機會,近期行情表現風格切換反復或成一種常態。
操作策略
注意把握板塊輪動市場的節奏,適當「高拋低吸」,階段繼續關注新材料、元宇宙、電子煙、轉基因、創新醫、食品、大數據、雲計算等。【廣發 證券投資顧問 羅利民,執業證書編號:0260611010126】
❺ 2023年十大趨勢是什麼
1.人工智慧將在企業界成為現實。無代碼的人工智慧,以及其簡單的拖放界面,將使任何企業都能利用其力量創造更智能的產品和服務。
2. 元宇宙的部分內容將成為現實。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技術將繼續發展。
3. 區塊鏈技術也將取得顯著進展。越來越多的公司創造更多的去中心化產品和服務。
4. 數字孿生技術和3D列印繼續延伸。從工廠到機械設備,從汽車到精密醫療都可能包括在內。
5. 納米技術將使我們能夠創造出具有全新功能的材料。
6. 量子計算技術是趨勢。是一項技術飛躍,預計將使我們的計算機運行速度比目前最快的傳統處理器快1萬億倍。
7. 綠色氫能源將取得持續進展。是一種新的清潔能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接近於零,能夠解決氣候危機。
8. 機器人將變得更像人類。機器人將在倉庫和工廠中執行復雜的任務,與人類一起從事製造和物流工作。
9. 創建自動系統方面取得進展。自動駕駛卡車、輪船和送貨機器人,甚至更多的倉庫和工廠都將實施自動化運作技術。
10. 更多環保技術的推動。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腦晶元等科技產品中的稀土成分消耗大量能源。
❻ 元宇宙和全息有什麼區別
元宇宙和全息區別是不一樣的科技成果。元宇宙是不存在的,全息技術是現代科技成果,兩者沒有關系。
宇宙只有一個,是浩渺無垠的,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的直徑十億光年,由上千億顆恆星及星團星雲組成,而宇宙是由無數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組成,人類通過按收恆星光譜測到一百三十多億光年的宇宙范圍。
全息技術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即拍攝過程,被拍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
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後,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
這是成象過程,全息圖猶如一個復雜的光柵,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
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幹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宇宙只有一個,是浩渺無垠的,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的直徑十億光年,由上千億顆恆星及星團星雲組成,而宇宙是由無數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組成,人類通過按收恆星光譜測到一百三十多億光年的宇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