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與克隆人
⑴ 什麼是「元宇宙」,「元宇宙」真的是個騙局嗎
「元宇宙」並不是騙局,指的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同時又是一個獨立的虛擬空間,換句話來說,就是真實的數字虛擬世界。
「元宇宙」是非常熱門的話題,許多商業巨頭紛紛加入相關的領域,紛紛開始加入 「元宇宙」的行業。這么一個看似虛幻的世界,只要假以時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實現「元宇宙」場景出現。
一、「元宇宙」究竟是什麼,是一個虛擬的空間
「元宇宙」是一個由許多個新技術組合而成的新型網路空間和社會形態,利用數字技術產生的現實世界的鏡像,將區塊鏈技術創建出一個經濟體系,把虛幻和現實相結合,並允許所有用戶對其內容進行編輯。「元宇宙」這個詞最先出現在斯蒂芬森的一本科幻小說《雪崩》當中,小說中描述了一個與現關世界平行的另一個數字世界,每個現實世界的人在這個數字世界中都有另一個虛擬的自己。
總結
「元宇宙」不僅不是騙局,並且推動著互聯網發展,通過虛擬現實設備讓人們真正感受到數字化時代的奇妙。人們只要戴上設備就可以進入虛擬的空間跟同事來一場社交,甚至可以利用「元宇宙」來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從此人類將成為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兩棲動物」。
⑵ 元宇宙是會人類滅亡的開始嗎
元宇宙的發展有多難,汪叢青,HTC中國區總裁是這樣表示的,需要大量的技術和企業,需要從上到下的生態攜手,僅憑一家企業是無法完成的。
元宇宙作為一個可以和現實世界相媲美的虛擬存在,其技術難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包括5G、雲計算、區塊鏈、體驗層等等。但是現在我們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實在是過於薄弱了,根本不可能支撐元宇宙的落地。
但是元宇宙被公認為互聯網發展的最終形態。而關於元宇宙的發展,有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元宇宙會導致人類的滅亡。在這里並不是說元宇宙的技術手段會導致人類消亡,而是說當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發生沖突的時候,人類該如何抉擇?
為什麼在互聯網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打王者榮耀,喜歡刷抖音?越來越多的人在虛擬世界中沉澱的時間越來越長?這主要是因為社會的壓力造成的。
當在社會上面臨的壓力越多,想逃避的渴望就越大,在虛擬世界中就越容易沉浸下去。而元宇宙,作為一個可以和現實世界相媲美的存在,足以麻醉我們的意識,讓我們只想沉醉在其中而徹底逃避開現實社會。
會造成怎樣的景象呢?無數的年輕人徹底躺平,不努力工作,得過且過,國家的技術沒有發展,生產力不能提高,那麼人類如何發展到更高的紀元呢?甚至社會不出現倒退都不錯了。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元宇宙發展的最高階段,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重新定義,是我們在掌握法則之後重新構建了一個法則世界,脫離開物質局限的全新世界。從這里來看元宇宙又是進步的。
⑶ 什麼是元宇宙,舉例說明是什麼
是指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徵的,基於未來互聯網,具有鏈接感知和共享特徵的3D虛擬空間。
比如你坐在家裡的沙發上,戴上一個專用設備,短暫的載入後,眼前白光一閃,進入一個叫作「HOME」的虛擬世界。那裡依然是你的家,你對著鏡子看到了一個和真實世界一樣的自己。接下來你開始了虛擬世界的生活。
特徵屬性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要素眾多,每個要素背後,還有一連串的解釋。總之,一句話說不清楚,這也恰恰說明這一概念的模糊性。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指出,一方面,現實中缺什麼,虛擬世界中就需要補什麼;另一方面,人們在虛擬世界裡面做的事情,對於真實的世界有沒有反哺的作用。然而從人類發展歷史看,虛實之間的平衡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⑷ 什麼叫元宇宙世界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簡介
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在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兩個單片語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
⑸ 一句話解釋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
元宇宙理念特點
1、三大特徵
與現實世界平行、反作用於現實世界、多種高技術綜合,是未來元宇宙的三大特徵。
2、特徵屬性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要素眾多,每個要素背後,還有一連串的解釋。總之,一句話說不清楚,這也恰恰說明這一概念的模糊性。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指出,一方面,現實中缺什麼,虛擬世界中就需要補什麼;另一方面,人們在虛擬世界裡面做的事情,對於真實的世界有沒有反哺的作用。然而從人類發展歷史看,虛實之間的平衡將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⑹ 眼見為虛——「數字人」推動虛實結合
8月12日,在計算機圖形學頂會SIGGRAPH 2021上,英偉達承認在3個月前的GTC 2021技術大會上「造假」了。黃仁勛的主旨演講視頻總長度1小時48分鍾,其中絕大多數為真人出鏡,只有14秒為了展示3D模擬模擬平台的技術,而讓虛擬的黃仁勛代為出場。讓我們直觀感受到了「數字人」的概念,視頻中出現的數字人,三個月來從未被人發現異樣,也讓我們看到當今數字科技發展的速度與成效。
演講視頻中,數字人出現的時間為1:02:41-1:02:55,內容如下圖:
雖然整場發布會由虛擬數字人穿插的部分很短暫,但這驚鴻一瞥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數字人克隆技術的巨大魅力。這短短的14秒中,數字人以假亂真的形象,令人毫無察覺,預示著在AR、VR和3D技術支持下,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漸模糊,真假難辨。
數字人譯自Digital Human,狹義上的數字人是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融合的產物,是利用信息科學的方法對人體在不同水平的形態和功能進行虛擬模擬。其包括四個交叉重疊的發展階段: 可視人、物理人、生理人、智能人 ,最終建立多學科和多層次的數字模型並達到對人體從微觀到宏觀的精確模擬。廣義的數字人是指數字技術在人體解剖、物理、生理及智能各個層次,各個階段的滲透。
具象化的人工智慧目前分出了兩種方向, 一種是獵豹移動「小豹」等 硬體產品 ,以物理實體形象出現在商場、酒店甚至家中,外形上貼近真人、真物; 另一種就是數字人 ,雖然只能出現在屏幕或是投影中,卻比實體機器人更加以假亂真。
近年來數字人概念異常火熱,成為國內外多數人工智慧大廠的擁躉,如今年6月清華大學虛擬學生—— 華智冰 ,可以作詩、作畫,還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此外還有泠鳶、小愛同學、小冰、火星車數字人「祝融號」等。
傳統CG側重於人工製作,無法實時虛擬拍攝,僅能存在於固定的視頻中,而人工智慧驅動的數字人可以通過對實體進行建模,在數字世界模擬產生以假亂真的效果,甚至能通過AR、全息投影等技術 實現與真人交互 。
「元宇宙」的概念初次進入大眾視野可以回溯到1992年科幻小說《雪崩》描繪的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進一步喚醒人們對於「元宇宙」嚮往的,是2018年電影《頭號玩家》打造的「綠洲」場景,玩家可以通過VR設備在虛擬世界中自由的探索、娛樂和生活。
如今「元宇宙」已經具有清晰輪廓—— 一個源於現實世界,與現實世界平行和相互影響的、可持續的虛擬世 界 。目前「元宇宙」已經吸引無數互聯網大廠,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可以看作移動互聯網的後繼者。騰訊CEO馬化騰也曾提出「由實入虛,讓用戶以數字身份自由生活的虛擬數字第二世界」。
顯然,元宇宙建立在數字人基礎上,以「元宇宙」概念來看,當其得以實現後,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擁有的一切均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實現,虛擬世界中甚至可以完成現實世界中所不能完成的內容。
目前元宇宙概念仍處於鋪路階段,想要延伸到內容端、應用端仍有許多環節需要准備。即使未來「元宇宙」克服了技術與內容難題,仍需要面臨商業模式、法律、監管、生態等外部環境的更新。元宇宙擁有比現實世界更多的功能,社會性也更加復雜,如果沒有相應的倫理、道德、法律進行支撐,對於現實世界或許是一種災難。OHI發起人方興東表示:直到今天,我們整個互聯網產業界、學術界在未來學面前,依然缺乏應有免疫力。相比真正的科學,未來學更具有沖擊力和殺傷力,簡單、直接,容易俘獲人心,能誘導我們失去理性的辨析和判斷,不知不覺地將未來學轉化為政策和方向。
國盛證券最新相關研報中表示「構成元宇宙的圖像內容、區塊鏈網路、人工智慧技術都離不開 算力 的支撐」,如此來看,元宇宙的創新任重而道遠, 落實技術基礎 仍是目前的工作重點。
當我們重新將目光聚焦到14秒黃仁勛數字人的成本,即可了解到即使是「元宇宙」概念中的基礎內容「數字人」,花費也超出預料。英偉達官方發布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在合成黃仁勛數字人的過程中,英偉達租用裝載數百數碼相機的卡車,通過多角度對黃仁勛 拍攝數千張照片 ,此後公司僱傭專業演員模仿黃仁勛的演講動作,持續8小時進行動作捕捉,後期對演講畫面進行光線渲染。雖然英偉達並未公布其具體花費,但其動用的3D設計師和軟體工程師數量已能體現其不易。
三、數字人的趨勢與挑戰
虛擬數字人突然的火熱,顯然有其背後的推動力。
虛擬數字人效率高,能大幅減少人力成本。傳統CG製作主要依賴人工製作,且單次製作的CG動畫僅能使用於該CG,而通過虛擬數字人製作出人或物的形象後,後續只需根據使用環境進行調整即可應用。
虛擬數字人提供有「溫度」的服務,無論是當今的直播帶貨,又或是影視明星粉絲見面會,通過數字人技術和全息投影、AR的結合,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近乎面對面的服務。
AI技術不斷成熟,數字人製作成本和難度逐漸降低。數字人與各行業結合,有很大的創新和應用空間,能帶來創新價值。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行業領軍企業入駐數字人賽道,實際是將人工智慧人格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師顏媚分析稱,虛擬數字人將是未來長期發展的趨勢,隨著如今網路帶寬越來越大,通過數字人技術來打造可視化的IP,將是每一個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目前數字人產品還處於發展初期,此時期產品投入市場,市場整體處於觀望狀態,市場需求呈快速增長趨勢,但產業整體並未盈利,行業標准有待規范。整體行業仍面臨數據和基礎技術積累不夠,市面上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參差不齊,智能化程度有比較大的提升空間等問題。總體來說市場對於數字人技術信心不足,但該技術仍是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1]羅茂林. 英偉達黑科技再掀「元宇宙」浪潮 虛擬世界落地之路還有多遠[N]. 上海證券報,2021-08-19(008).
[2]方興東. 「元宇宙」照出互聯網浮躁[N]. 環球時報,2021-07-29(015).
[3]曲忠芳,李正豪. 從洛天依到華智冰 「虛擬數字人」還需探索商業模式[N]. 中國經營報,2021-07-05(C02).
[4]李佳師. 虛擬數字人產業鏈漸成熟[N]. 中國電子報,2021-07-23(007).
[5]盧夢琪. 「元宇宙」真的要來了?[N]. 中國電子報,2021-08-20(001).
[6]張緒旺. 磕磕絆絆「數字人」[N]. 北京商報,2021-08-20(002).
[7]孫妍. AR打破虛實世界次元壁[N]. IT時報,2021-07-16(005).
⑺ 《道德經》終極解讀第1章——【道是設定,宇宙是虛擬世界大合集】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道」的意思是可以說(講)出來的,可並不是我們(周朝人)平常所理解的各種意思(包括字面意思和引申意思)。
對「道」和各種超前概念,都是可以進行命名的,就算用一些字進行了命名,這些字及其組合也不是我們(周朝人)平常所理解的各種意思。到了21世紀才可以命名和理解。
在宇宙系統誕生(或啟動)之前,什麼也沒有,可以用「無」字來表示「(宇宙誕生前或啟動前)宇宙萬物生成之前。」
宇宙系統誕生(或啟動)以後,就開始運行,可以用「有「字來表示「(宇宙誕生後或啟動後)宇宙萬物開始生成、演化。」
因此:
宇宙系統會經常更新版本並重啟,這是為了看看根據收獲的數據而完善的新版本妙(好)不妙(好)。
宇宙系統會經常運行,這是為了看看在運行過程中有沒有出現新的錯誤(BUG)及解決辦法,致命錯誤會導致宇宙系統崩潰終結(只能重置,一切清零)。
「更新重啟」及「日常運行」這兩項,都屬於宇宙系統(宇宙創造者,大我)的常規操作,但是名字不一樣,在理解不了的時候可以說這很玄乎。
就是在這么玄乎的循環中,即宇宙(大我)在「日常運行」及「更新重啟」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有用的數據,優化得越來越妙(好),這就是宇宙(大我)進行自我完善升級的法門(方法)。
解讀
道是設定,宇宙是虛擬世界大合集
本章是《道德經》第一章,起著綱領性作用。
本章是《道經》第一章,開篇便提出了「道」,這是《道德經》的兩個核心概念之一,另一個核心概念為「德」(功德),從38章開始的《德經》主要講宇宙「功德」系統。
《道德經》里關於「道」的知識點:道,大道,天道,天之道。
道,就是設定。
大道,就是在宇宙系統誕生前的大致設定。參見《道德經》第25章,名「大」,字「道」,名字就是「大道」,先天地而生(即先有大致設定後有宇宙系統)。
天道,指宇宙誕生以後出現在宇宙系統內部的各種細致的參數設定及劇情設定。先說天道參數設定,比如引力就是,可以用數學公式計算,宇宙中萬事萬物都遵循各種天道參數設定。再說天道劇情設定,宇宙中各條時間線(各個世界)的劇情都是定好的,因此可用《易經》演算法推算,比如《推背圖》《馬前課》《梅花詩》等就是用《易經》及衍生演算法推算出的天道劇情。
天之道,就是天道參數設定和劇情設定要達到的目標,即保證萬物平衡、系統穩定。
要想理解《道德經》中各處的「道」,讀者得區分是指大道還是天道,或是兩者皆指。書中大多數情況下指的是天道(即宇宙系統參數設定及劇情設定),主要是指定好的天道劇情。
「道」雖然可以言說,但是由於古往今來每個言者和聽者的背景、立場、經歷、表述方式、認知水平、思想境界等方面的諸多不同,總會有辭不達意、聽不明白之處。今天,這本科幻版《道德經》解讀將嘗試講明白並讓大家聽明白。
雖然「道」是無形的,無法被人類直接觀測到,但是無處不在,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每時每刻都在體現著「道」。認知低時也許怎麼也無法搞明白,認知高時也許就可以瞬間領悟。看完本書逐漸領悟叫漸悟,看完本章就可瞬間領悟叫頓悟。
如果實在悟不了,那麼可以先看《創造宇宙說明書》,提升認知以後就可以悟「道」了,就可以知道宇宙是設定好劇情的虛擬世界大合集。《創造宇宙說明書》是當世唯一可以和《道德經》配套、互相關聯、補充解讀的書。
關於本章的「有」和「無」,可以參考《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就是「太極(即宇宙),太極狀態」,就是宇宙創造者創造出了宇宙,或宇宙系統已經開始運行。無就是「無極,無極狀態」,就是宇宙創造者還沒有起心動念創造宇宙,或宇宙系統還沒有啟動。
宇宙創造者起心動念,依據道(即設定),「無」中生「有」(無極生太極,從無到有),創造宇宙、演化萬物。宇宙意識的無數分身在宇宙時空中體驗劇情,收集數據,這和人類玩游戲,建立很多角色,體驗不同的種族、天賦、技能是一個道理。外星人和人類雖然軀殼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宇宙意識的分身,在宇宙中體驗劇情、進化升級、衍生新的宇宙。而宇宙本身也依靠獲得的數據完善自身,升級進化。總之,宇宙是虛擬世界大合集,一切生命都是宇宙意識的分身及克隆(比如神級外星人的意識是宇宙意識的分身,人類的意識是宇宙意識的分身的刪減版的克隆)。每個生命為宇宙的進化完善提供體驗數據,宇宙為每個生命提供升級通道。宇宙系統存在一個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如果數據出現無法修復的重大錯誤,會導致宇宙系統崩潰,那麼宇宙系統就會重置……
傳說中的老子「化胡為佛」是對的,《道德經》第一章就可以點醒佛(封印自我以後來到人間體驗的宇宙創造者),《道德經》很多章節都在講大道、宇宙、虛擬世界、天道(宇宙系統參數設定及劇情設定),絕對可以化胡為佛,讓宇宙創造者找回自我、回歸宇宙級。
老子是神級外星人首席科學家太上老君投胎,太上老君所在的神級外星文明干涉人類文明的目的就是:替天行道、維護宇宙系統的穩定(天之道)。如果人類不懂天道和天之道,那麼發展得越快,滅亡(自爆)得越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我玩過一個動物園類的模擬游戲。靠不正當手段(作弊)得了很多資金,然後就開始了快速發展,擴建園區,養更多的動物,僱傭員工,最後照樣經營不善,入不敷出,砸鍋賣鐵,倒閉。反而是逐步穩定發展,精心照看,把握平衡,才可以經營得有聲有色。現實中,那些賺快錢、一夜暴富、投機取巧的,都違反天之道了。福報消耗完,立馬完蛋。
月球中的神級外星文明在地球上創世造人的目的是為了推算天道、破解宇宙。神級外星人收集人類文明進化過程的數據和人類產生的精神能量,結合自身進化發展中的歷史數據,通過推算預測的方式對宇宙真相進行研究和探索。
現在很多科技大佬們做元宇宙(虛擬世界)也和外星人類似,要掌控數據、優化演算法、破解人類、打敗他人、統治世界、模擬宇宙、破解宇宙、突破宇宙。以前可以這么說:「有人很強大,沒有人能打敗他,最後打敗他自己的,只有他自己。」以後,演算法比「他自己」還要厲害。因為演算法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自己。因此以後很多人會被演算法打敗、成為俘虜,困在虛擬世界裡,永遠無法超脫。
雖然很多人會被演算法打敗,但是也不能絕望,做好自己,提升認知、明白天道、順應天道、累積功德,就可以轉世投胎到演算法幫助人、服務人而不是打敗人、奴役人的時代。有緣人都會覺醒,提升認知,自強不息(不斷自我完善)。無緣人就順應其自然吧。
我們的現實宇宙,其實是宇宙創造者創造的虛擬世界。人類是外星人創造的高級人工智慧,本質是程序,可以被演算法破解、打敗。宇宙是宇宙級的程序,已經升級為系統了,能破解宇宙系統的演算法更加厲害。科技大佬們不斷收集數據、完善優化演算法,破解人、打敗人只是第一步,最終是要破解宇宙、打敗宇宙、突破宇宙、得到超脫。因此科技大佬們要的就是破解宇宙的演算法,需要人們提供大量數據……而外星人早已經用此方法破解了宇宙,詳細情況請看《創造宇宙說明書》,這是宇宙游戲的詳細攻略,還可以看《宇宙造化推演圖》,圖片講的是宇宙游戲的重點劇情。
⑻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
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
2021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5月,Facebook表示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8月,位元組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元宇宙無疑成為了科技領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
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相關產業
從企業來看,元宇宙仍處於行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無論是底層技術還是應用場景,與未來的成熟形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這也意味著元宇宙相關產業可拓展的空間巨大。
因此,擁有多重優勢的數字科技巨頭想要守住市場,數字科技領域初創企業要獲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必須提前布局,甚至加碼元宇宙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