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拜登富人稅對幣圈影響

拜登富人稅對幣圈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3-20 10:15:25

比特幣會不會崩盤休市

比特幣的暴跌大家也都看到了,有的在看熱鬧,有的人心裡在滴血,這期和大家一起聊聊比特幣這次還能不能挺過去~

文章圖片1
昨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公告,禁止相關單位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這一公告的出台,顯然跟最近一段時間山寨幣、空氣幣大行其道有關,但產生的影響卻是波及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尤其是類似大盤指數存在的比特幣。

截止5月19日,比特幣最低下探到了38517美元/枚,相當於價格回落到了1月初的水平,相比4月14日價格高點6.49萬美元,則跌去了26000美元,跌幅高達40%,並且目前還沒有止跌的趨勢。

文章圖片2
另外,華爾街某投資機構管理層發推文稱,昨天有22917枚比特幣在一個小時內流入交易所,這意味著有持幣大戶可能正在隨時准備拋售,如此大的流入量上一次出現,還是去年3月12日比特幣崩盤的時候,當時比特幣價格短時間內暴跌至3800美元。

比特幣的這一輪牛市會就此結束嗎?比特幣在攀上歷史高位後,隨即步入下行區間的原因是什麼?普通人又該如何看待虛擬貨幣?這些是我們本期內容要探討的話題。

1、首先說下第一個問題,牛市會就此結束嗎?

文章圖片3
我們知道,任何市場都沒有永恆的牛市,資產的價格大多數時間里都如同潮汐的漲落,虛擬貨幣自然也不例外。這一輪牛市如果從去年5月12日比特幣減半算起,已經持續了1年時間。對比過去幾次比特幣牛市,持續時間一般為7-9個月。因此這一輪牛市很可能已經結束了,即使還未結束,也大概率處於牛市末期,幣價會震盪下跌,但很難突破前高了。

2、結論說完了,再說這輪牛市終結的原因。

文章圖片4
第一個原因,之前我們在關於比特幣的視頻中闡述過,因為疫情沖擊,導致全球各國開啟印鈔機後,通脹預期上升,大幅拉高了各類資產的價格,比特幣作為一種對標黃金的資產,首當其沖。那麼當這輪放水結束後,被灌水最多的比特幣價格回落,自然也是情理之中,這是宏觀上的下跌條件。

第二個原因,是在政策法規層面,比特幣的風險系數正在增加。

比如上個月,美國總統拜登將提議,將針對富人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從現在的20%提高近一倍至39.6%。雖然這只是拜登的提議,且並不是針對虛擬貨幣,但對受消息面影響巨大,素有資本泡沫之稱的比特幣殺傷力十足。因為一旦提議被採納並通過,意味炒作比特幣所獲得的受益也將是資本利得,美國的富人們需要為此繳納稅款。

文章圖片5
再就是這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公告: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會員單位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這次的公告,可以看作是國內又一次對於幣圈的整頓,雖然不是頭一遭了。但還是讓市場悲觀情緒迅速升溫,目前比特幣恐懼&貪婪已經跌至23。此外,土耳其、伊朗等國家也都不同程度對加密貨幣採取了限制措施。

文章圖片6
第三個原因比較復雜,簡單概括,就是比特幣多空雙方的博弈中,空房占據了上風。

這一次牛市多了許多重要的參與者,一類是唯馬斯克馬首是瞻的散戶群體,一類是以華爾街為代表的的金融機構。這兩個群體是這次牛市的主導力量,他們之間的合力和博弈,決定了比特幣的價格走向。

文章圖片7
比如,馬斯克在今年2月的時候宣布,特斯拉買入了價值15億美元的比特幣,比特幣價格就應聲暴漲,隨後特斯拉又宣稱支持比特幣付款購車,幣價再度大幅拉升。但當5月13日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後,比特幣立即下跌超過10000美元,24小時跌幅將近15.29%。

這要是在股市,馬斯克妥妥的會因涉嫌價格操縱,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但在虛擬貨幣這篇暗黑森林,沒有監管和執法機構,馬斯克可以肆意妄為,動用他的影響力來達到個人目的。

至於馬斯克的個人目的是什麼?可能只有華爾街知道了。一種可能是馬斯克與華爾街之間在默契配合收割散戶,因為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華爾街機構,都持有大量比特幣現貨,一旦拋售對幣價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原因是馬斯克因為華爾街此前對特斯拉的做空,差的讓馬斯克沒熬過去,因此馬斯克對華爾街空頭深惡痛絕。

那麼就出現了另一種可能性,與華爾街早就不對付的馬斯克,在通過做空華爾街重倉的比特幣,進行報復。這一點是有跡可循的,5月9日,灰度創始人 Barry Silbert曾發推表示灰度做空了狗狗幣,狗狗幣價格應聲下跌。 但灰度的這一舉動可能觸及了馬斯克的逆鱗,因為從去年年底開始,狗狗幣可以說是在馬斯克的推波助瀾之下一飛沖天的,馬斯克如果說自己沒有重倉狗狗幣,大概沒有人會相信

❷ 拜登在經濟上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拜登採取「競合」政策而不是單邊關稅遏制中國,貿易摩擦短期會有緩和,增強金融市場的信心。大規模財政刺激帶動經濟產出,短期全球通脹預期可能會抬升,美聯儲相對於特朗普執政可能更早退出零利率。

核心觀點

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1)如果拜登當選,且民主黨能夠「橫掃」國會(同時掌控白宮、眾議院、以及參議院),財政刺激計劃和轉移支付短期帶動美國經濟,資金會流入實體部門成為新的就業機會或企業和居民的存款。

長期來說,拜登對國內研發和改善美國清潔能源、公共衛生、電信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以及擴展5G應用,大力提倡「綠色經濟」的政策,會提高美國企業的商業競爭性和生產力;重視弱勢群體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友好的移民政策,提高就業率和供應端修復,有益於族裔矛盾的緩和,穩定秩序。

(2)特朗普執政期間加劇了貧富差距,減稅和大量發債造成了美國財政和債務的困境。對富裕階層加稅,為解決財政困境提供了一條出路。雖然加稅會對公司和高收入人群的儲蓄、投資和消費有負面作用,但我們認為加稅的正面意義更大。

(3)如果拜登上台,其方案也許會改善美國社會深層次結構性「貧富分化」問題,對高收入人群加稅進行財富再分配,可以彌合種族矛盾,帶動消費,產出缺口為正,相應通脹預期會相應提高,美聯儲相對於特朗普執政可能更早退出零利率。

(4)民主黨相對於共和黨來說,對政府的科技創新和競爭力形成更加有力支持。

對匯率走勢和資產配置的影響

(1)短期內大概率利空美元,雙赤字(貿易和財政)疊加美聯儲加碼寬松,拉升通脹推動美元下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和高公司稅,削弱美元和信貸市場。但是中長期來看,拜登上台會對美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環境和外交政策,美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對美元形成支撐。

(2)維持低利率放水,財政支持帶來的經濟增長,有利於股市;執政確定性增加,提振投資者信心;但是高收入人群和公司是稅收增加的主要群體,壓制股市和分紅收入,對股價有小幅度沖擊。

(3)短期利好人民幣和新興國家資產。如果拜登當選,美聯儲不斷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前提下,疊加短期外交確定性增加,有利於新興國家資產,有利於人民幣。長遠來說,國家科技發展、核心競爭力和國力是匯率背後的關鍵。

風險提示:美國債務風險暴露、海外衛生事件失控、國際爭端升級等。



正文

大選日在即,從目前民調、賠率和部分關鍵搖擺州的提前投票來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優勢較為明顯。如果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將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都產生重大影響。

1. 拜登的主要競選主張

1.1 拜登的國內經濟政策主張

拜登的國內經濟政策以支持中產階級和創新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要點:

(1)收入再分配,減少貧富差距:對高收入群體加稅,低收入人群稅收減免。拜登計劃撤銷川普對富人階層和公司設置的減稅政策,使40萬以上的收入人群的個人稅收從37%增至39.6%,將企業稅從21%提高到28%,而對中產階級、工人、下崗員工、老人和殘疾人和小企業進行稅收抵免。

設立最低工資,並建立萬億級別的「照顧經濟」(caregivingeconomy):推行時薪15美元的最低工資,對於照顧孩子、老人和殘疾人的人們進行稅收抵免,增加低收入群體的勞動收入和消費。

重視貧困人群的醫療和教育:保證全部的美國人民都可以享受有質量可負擔起的醫療。重視種族平等:為劣勢人群創辦的商業提供更多財政支持。

(2)財政刺激,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能源「綠色經濟」並行,創造就業機會,提高創新和未來競爭力。

拜登主張組建2000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和基礎設施基金,重點投資交通設施和基礎建設,來增加百萬中產階級的工作。投資3000億美元用於國內購買和研發以改善美國的體系(清潔能源,公共衛生,電信和基礎設施),促進國內生產。

提倡清潔經濟體系的建設,創造1千萬個新的就業機會。對企業和學校重新運行提供金融支持,包括重新僱傭員工,支持衛生事件的病人和抗擊衛生事件的人。

1.2 拜登的對外政策主張

拜登主張以「競合」政策取代「輸家遏制」來對抗中國,中美關系短期會緩和但長遠關系不會改變,抗爭背後是科技競爭。主要包括以下要點:

(1)中美經貿關系可能有所緩和:拜登曾表明:美國在全球經濟取得成功前,不會有新的關稅條款。在沒有以有意義的方式推行貿易協定前,不會有新的關稅條款。

拜登認為: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其實際上是給美國的消費者和公司加征稅;在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方面與中國對抗的最好方法是與盟友和夥伴結成聯盟,而不是通過單邊關稅。

(2)拜登支持移民政策,計劃提高勞動力人口:給目前在美國但未被授權公民資格的人提供擁有公民身份的路徑,創造每年140,000的雇傭工作綠卡,並保證政府僱傭美國之外的人。將美國難民的接納年度上限提高到12.5萬。

(3)支持「美國製造」「綠色經濟」和「科技研發和創新」:區分美國公司國內外的關稅徵收方式,促使製造業迴流美國:將美國公司的外國子公司賺取的收入稅收(GILTI)從10.5%提高到21%,「美國製造」激勵公司將分支轉移回國內,並進行稅收抵免。







2. 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2.1 財政政策支持消費和就業恢復

如果拜登當選,且民主黨能夠「橫掃」國會(同時掌控白宮、眾議院、以及參議院),2000億大基建財政刺激計劃以及一系列政策則有望順利落地,通過政府財政刺激和轉移支付,資金會流入實體部門,成為新的就業機會或企業和居民的存款,進而從消費端拉動美國經濟。

表3是拜登執政期間(2021-2024)和經濟刺激法案預計實行期間(2021-2030),政府可能推行的經濟計劃預算。根據沃頓商學院財政預算模型進行計算,拜登稅收計劃中最大的新增收入來源是十年預算窗口期內的企業稅14385億美元,其次是工資稅9928億美元和個人所得稅9440億美元。

在十年預算窗口中,新增凈支出最大的領域是教育,達1.9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和研發(R&D)為1.6萬億美元,住房援助為6500億美元。拜登的醫療保健計劃也使支出的凈增長在十年內增加2910億美元。



如果拜登執政,短期來說政府會以大量的財政赤字和支出去提振經濟。更理性穩定的全球貿易預期,較為友好的外國移民政策,額外增加的7.3萬億在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社會安全和醫療,會增加勞動就業數目,從供應端來刺激經濟。這些都有助於讓就業盡快恢復到全面的狀態。

從長期來說,拜登執政利好美國經濟:

(1)拜登計劃的財政刺激支持主要應用在國內研發和改善美國體系(清潔能源,公共衛生,電信和基礎設施),擴展5G應用,提高商業競爭性和生產力,這將擴大美國勞動力和資本產出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大力提倡「綠色經濟」,就會使得生產的供應端得到擴張,促進美國企業的全球長遠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2)通過在教育、醫療、住房方面大幅減輕中低收入階層的負擔,美國消費率整體或有所提振,並彌合日益擴大的「通脹缺口」(即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的差額),從而提升美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3)政府稅收能力的增強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合美國巨額的財政赤字和避免美元信用的過度透支,有益於改善美元信用和對外貿易。疊加全球貿易關系的緩和,及盟國體系的穩定下「黑天鵝」事件的減少,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4)重視弱勢群體教育,加強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和友好的移民政策,提高就業率:資助流離失所的老年人的計劃,提升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開支,可以提升工人受教育程度和勞動參與率;對於移民政策相對放開,會增加美國勞務人口大約1.64%,增加總的勞動力供給和GDP。同時移民有很多的新生兒,會讓人口更加年輕化。從過去移民的新生兒佔比可以估算,在拜登政策下,預計2024年,20-60歲之間的人口,可能會從70%增加到70.26%。

(5)對少數和劣勢種群進行補助,並爭取權利上的支持,有益於族裔矛盾的緩和,促進美國社會「新共識」的形成,並穩定秩序。

根據穆迪的財政預算模型,拜登的經濟提案相對於特朗普來說力度更大,惠及范圍更加廣泛,大概率會使經濟更早恢復充分就業水平。

根據穆迪測算,到2024年任期結束時,預計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在拜登的領導下增加9600億美元,比特朗普執政期間增加4.5%(圖1是在穆迪經濟模型測算下,不同選舉結果下GDP的預期增長,其中藍色線是民主黨橫掃國會下的GDP增長,紅色線是共和黨橫掃國會下的GDP預期,紅色虛線是現行政策下的GDP預期),這意味著拜登治下的就業崗位比特朗普多740萬個(圖2是在穆迪經濟模型測算下,不同選舉結果下非農就業數據的預期增長,其中藍色線是民主黨橫掃國會下的非農就業數目增長,紅色線是共和黨橫掃國會下的非農就業數目預期,紅色虛線是現行政策下的非農就業數目預期)。





2.2 稅收政策縮小貧富差距,對於美國長遠經濟穩定有建設意義

特朗普執政期間,對富人和公司大幅度減稅,利潤流入了高收入人群和商業,加劇了貧富差距,減稅和大量發債造成了美國財政和債務的困境。

(1)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經濟學家Emmanuel Saez 和 Gabriel Zucman 研究成果表明: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前0.1%的人擁有的家庭財富份額從7%增加到22%。如果對財產超過3200萬美元的人群加稅1%,隨後稅率逐步遞進,對財產超100億美元人群加稅8%,對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巨富階層,遺產稅增至77%,美國政府就可以轉虧為盈,化解2020上半年的財政赤字。

(2)大多數美國人由於使用抵押貸款和信用卡而債務不斷增加,大蕭條期間資產價值暴跌,實際工資停滯,導致最底層90%家庭財富份額急劇下降。美國目前的財富分布仍然是K型的曲線,處於經濟分布頂層的人群做的很好,但是底部的人生活掙扎。對富裕階層加稅,為真正解決財政困境提供了一條出路。

拜登的政策會給到醫療和很多社會項目,會給那些低收入人群和需要人群的救助。總收入小於每年40萬美元的家庭不會直接看到稅收增加,但是由於公司稅增收,他們的投資回報和工資將會降低半個百分點或更少。

如表4所示,根據賓大沃頓商學院的財政預算模型,當計入公司稅的影響,相對於現行法律,收入最高0.1%人群,相對於現行法律有效稅率分別提高12.4%,相對於TCJA減稅法案實行前的法律,有效稅率提高 11.4%。收入在95%以下的人群,會承受公司稅收增加帶來的較低投資收益或工資,但有效稅率只會增加半個百分點或更少。



雖然加稅會對公司和高收入人群的儲蓄、投資和消費有負面作用,但我們認為影響並不會很大。原因有以下幾點:

(1)加稅是逐步進行的。對於個人來說,當收入沒有達到一定門檻,納稅人不必去承受額外費用。對於公司來說,稅收具有逆周期性本質,當收益不好的時候應繳納的稅收也會相應降低。

(2)對於高收入人群來說,稅率增加大概率並不會1:1地影響到他們的消費支出,他們可以消費自身的儲蓄或其他資源。

(3)拜登的稅收減免政策會部分抵消加稅的負面效應。例如對於第一次購買房子的人提供1.5萬美金稅收減免,對於每個照顧孩子的家庭提供8美金的稅收抵免,對於小公司企業尤其是劣勢人群的商業提供稅收補貼。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作為拜登上台後主要被加稅群體:「華爾街金融圈」對民主黨拜登的捐款10年來首次超過了共和黨,截至今年9月底華爾街向拜登累計捐贈5110萬美元的現金,是對特朗普競選團捐贈的5倍。

華爾街態度可以表明,對於高收入人群和公司加稅的短期負面利益,不抵特朗普執政不確定性的危機感,以及拜登上台後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此外,由於新增稅收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財政赤字,會被用來刺激經濟需要的地方,因此長遠來說對經濟具有穩定意義。

2.3 財政政策支持衛生事件破壞下的供應端修復

特朗普執政期間,沒有對衛生事件進行及時控制,導致許多企業在有限的產能下運營甚至停止運營,美國的庫存總量同比下滑明顯(見圖3)。拜登較為積極的衛生事件的防護計劃,有利於美國產業供應端和庫存的修復:

(1)拜登對美國企業在國內外公司實施不同的稅收政策,有助於製造業迴流美國,擴大美國國內的企業生產端和庫存數量;推進全球化進程,重建盟國體系和供

❸ 拜登:獲勝將把資本稅率提高至39.6%!這對市場意味著什麼

在過去的幾周中,華爾街一直在忙於謹慎地將選舉後的策略設定為在拜登任職期間加稅並且實際上對風險資產有利的情形。雖然可以假設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不會改變稅制,但拜登卻計劃將法定企業所得稅稅率從26%(包括聯邦和地方政府)提高7%至33%,以此扭轉特朗普政府削減後造成的財政收入減少,這將提高高收入群體的稅收以及實施許多其他稅收上的變更,例如包括增加對全球「 GILTI」收入的稅收...

銀行欣然接受的......將在2022年對標普500指數的收益造成約9%的不利影響,將其從高盛預測的188美元上調至171美元...

...而忽略所有這些,因為按照新的華爾街敘述,拜登行政管理人員還將釋放高達7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這雖然對美國,其貨幣和已經荒唐的債務的長期生存能力造成災難性的影響軌跡...

...直到2023年的某個時候才對股市有利,屆時將需要更多刺激措施(根據高盛最新研究)。結果,正如我們在上周總結的那樣,華爾街現在同意,盡管許多美國人,尤其是前1名美國人的全面稅收大幅增加,拜登的勝利和民主黨的橫掃對股票來說將是巨大的。

正如摩根大通先前所展示的,……是兩個候選人之間差異最大的一個問題。

拜登擔任總統期間,積極的通貨緊縮政策可能會刺激股票對每股收益的巨大沖擊 以及 PE倍數的潛在收縮對股票的「良好」影響,但是拜登的稅收政策的一個方面是 他的提議將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提高了66%,從目前的20%(當占額外的3.8%ACA稅時為23.8%)提高到39.6%, 因此得到的報道很少 。適用於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或超過100萬美元的企業銷售收益。 以下顯示了拜登管理員對美國稅法進行更改的摘要。

雖然上限收益的增加不會影響大多數Robinhood交易員(真正有才乾的交易員除外),但它將對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和涉及退出事件的公司策略產生重大打擊,包括超過100萬美元的收益,如下分析所示來自Benchmark Corporate的數據顯示:假設200萬美元的EBITDA(中小企業)業務的估值倍數為10倍,則總交易價值(應稅收益)為2000萬美元。 根據《拜登計劃》,賣方將在出售中損失392萬美元。為了獲得相同的凈收益,需要確保13.2倍的倍數

這也是為什麼在上周五,摩根大通迅速跳入華爾街捍衛拜登稅項提案的浪潮-畢竟沒有銀行希望在未來幾周內看到市場嘔吐,因為交易員鎖定了特朗普管理下的利潤-只是代替了為捍衛公司的加稅,這次集中在拜登的上限收益稅上調。毫不奇怪,它得出的結論是,這也將 「對冒險行為和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產生很小的影響」。

但是首先,要有一些背景。

正如摩根大通的量化分析師尼克·帕尼吉爾佐格魯(Nick Panigirtzoglou)所寫的那樣,雖然相對容易地量化拜登公司稅或其他提議的潛在影響,但評估提議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的潛在影響卻更加困難。 拜登的建議是將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從目前的23.8%提高到39.6%,按比例增加66%。 正如摩根大通策略師承認的那樣,「鑒於擬議增加的規模,其潛在影響可能至少與之前幾次大幅度提高資本利得稅的情況類似,即1987年和2013年1月1日資本利得稅的加息。 。」

在1986年至1987年納稅年度之間,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已從20%上升到28%,成比例增長了40%。在2012年和2013年納稅年度之間,長期資本收益的最高稅率已從15%上升到25.1%,成比例增長67%。

在這一點上,Panigirtzoglou發起了對拜登提議的資本利得稅增加的潛在影響的評估,他在其中區分了長期影響和近期影響。

就長期影響而言,量化標准落在了傳統觀念上,傳統觀念認為,「較高的資本利得稅帶來的摩擦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資本的流動性和投資,從而最終不利於經濟增長,從而長期不利於經濟增長。有觀點認為,對資本收益徵收更高的稅率會降低儲戶的稅後收益率,從而反過來會增加企業的資本成本;此外,較高的資本收益稅率會降低激勵措施為企業家精神和冒險精神。」

不用說,所有這些對整個經濟都是不利的,這就是為什麼Panigirtzoglou迅速承認,對資本利得稅提高對經濟影響的全面分析「超出了本出版物的范圍」,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因為他接下來要做的是嘗試使其變得有利,因為,正如他所寫的那樣,「在像我們目前這樣的低收益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中(圖3),由於冒險行為,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而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將相對於過去更加平淡。」

換句話說,在當前美聯儲制下的巨額收益率和波動性壓制下,盡管稅收增加帶來了不利影響,投資者仍然別無選擇,只能重返股票。

有人想知道,如果在拜登的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實施了幾年之後,當前的「低收益率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發生了巨大的逆轉,那麼該論點將如何「旋轉」。當然,我們有信心在時機成熟時,JPM將會為此而受益。

而且,以防萬一這還不夠,潘尼吉爾佐格魯隨後提出了更高的上限增值稅的另一個「積極」方面:「有人可能會爭論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個人在股票市場上投資的資金可能會變得更加粘手。資本利得稅稅率的提高,可能導致長期股權波動性降低。」 是的,因為美聯儲通過降低隱含和已實現的波動率來不斷操縱市場是不夠的。

盡管很容易以無數有利的假設來推翻長期看漲的長期情況,但即使是摩根大通,也無法將近期的影響推升為看漲:「 毫無疑問,與過去類似,稅收優化會導致在資本收益稅上調生效日期之前一次性出售資產,以便投資者在適用新的更高稅率之前實現其資本收益。」

歷史 上充斥著這樣的例子:在1986年和2012年末之前,在1987年和2013年1月1日之前增加了資本增值稅率。

因此,假設拜登擔任總統並控制國會能夠在明年實施提高資本增值稅率的計劃,那麼摩根大通預計的最可能生效日期是2022年1月1日。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與稅收相關的資產出售都將發生在2021年第四季度,即距現在的一年。這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關鍵問題: 假設2022年1月1日新資本利得稅稅率的生效日期是2021年底,我們應該預期出售多少與稅收相關的資產?

回答此問題的一種方法是查看1986年和2012年的經驗。圖4顯示了美國資本收益實現佔美國GDP的百分比。可以清楚地看到,在1986年和2012年期間,美國資本收益實現的年度大幅增長,分別佔美國GDP的3%和1.5%。在目前的情況下, 美國GDP的2%增長用於實現資本利得收益,則 意味著由於資本利得稅率的預期提高,將產生約4000億美元的與稅收相關的資產出售

摩根大通(JPM)表示,「這種拋售可能給美國股票市場帶來約5%左右的壓力,就像我們在1986年底和2012年底所看到的那樣(圖5)。」 但是,在這一點上,短期變為長期(類似於交易員在不良交易後成為投資者的方式),並且隨著Panigirtzoglou接下來提出,「這種壓力可能是暫時的,一旦引入新的資本利得稅率,則股票市場可能會以更強勁的方式恢復其上升趨勢。」

回到短期看漲的情況,接下來,摩根大通研究一下哪些行業將受到拜登稅制變化的最大影響,並發現如果發生民主黨席捲,隨後CGT費率的變化將在年底生效。 2021「,即在最近幾年的表現優於行業最近幾年很容易受到身邊的時候,一定的波動性,當一個新的更高CGT率會一命嗚呼 綜觀 過去5年(圖8)的年化回報率,這意味著行業
等技術,消費者自由選擇和醫療保健。」 相比之下,投資者可能更願意等到新的較高的CGT稅率開始實施之前,再從那些以較高的CGT稅率獲得較弱回報(例如能源)的行業和公司那裡收獲稅收損失。」

綜上所述,摩根大通得出的結論是,即使11月進行了一次「大掃除」,「擔心美國預期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升可能為時過早」,因為更高的資本利得稅稅率可能生效日期。屆時將是2022年1月。因此,摩根大通(JPMorgan)承認:「 我們很可能在2021年第四季度(即一年後)看到股票市場的下行壓力。」

當然,由於這樣一個孤立的結論被認為對於一家致力於推動市場的銀行來說太悲觀了,摩根大通隨後進入了旋轉周期,並寫道:「 一旦新的資本利得稅稅率開始,股票市場就是可能會像以前在1987年和2013年第一季度上半年一樣,以強勁的方式恢復其上升軌跡 。」 因為為什麼不這樣做:畢竟美聯儲在那裡,以確保股票再也不會遭受另一個熊市的侮辱。

最後,有點可笑的是,JPM寫道:「從長期來看,鑒於當前低收益率和高股權風險溢價環境,預期的資本利得稅稅率上調對風險承擔以及投資者對股票作為資產類別的態度幾乎沒有影響。」

總結:為尋求將拜登政府轉變為對風險資產有利的資產,也許甚至比特朗普的風險資產更為有利,首先,我們有一大批銀行預測,拜登總統領導下的公司稅率上調對市場而言並非偶然。 (因為它將被數以萬億計的刺激措施抵消),現在我們擁有美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的擔保,即資本利得稅的進一步嚴厲提高可能在2021年底左右為負,但隨後幾年將增加收益後。

所以是的,我們現在可能生活在一個倒置的世界中,拜登的較高稅率對市場有利...就像特朗普的減稅對市場有利(在這里,問題浮出水面,有 沒有 華爾街認為,這一事件對市場或對中央計劃的「市場」都是不利的,美聯儲每月向該市場至少注資1200億美元,盡管我們對此表示懷疑。畢竟所有這些預測都來自同一家華爾街,但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擊敗柯林頓會導致市場崩潰(我們都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無論如何,既然摩根大通已經完成了關於為什麼更高的資本利得稅對股票看漲的初始旋轉周期,我們預計所有其他銀行將在未來幾天加入各自的論述,以說明為什麼唯一的一件事對股票更看好而不是更低稅收是更高的稅收。

最後,由於這只是旋轉,我們將最終決定權交給摩根大通的另一個分支機構,即其私人銀行(該銀行處理該銀行的所有高凈值客戶),其結論是,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不應該 出售 :

重點:盡管拜登政府在稅收制度上存在明顯分歧,但摩根大通甚至拒絕理會這一切,事實上, 「不要讓大選的熱情導致您進行任何關鍵的計劃或投資決定。」

鑒於所有這些,一個人想知道: 只要我們有美聯儲,誰來擔任總統甚至無關緊要?

❹ 拜登印錢1.9萬億,熱錢不會進中國A股,而是會進幣圈,什麼意思

美國這次的1.9萬億美元計劃,大部分錢是直接發放給美國個人,人均好幾千美元,這些錢首先影響到的就是美國股市,其次就是幣圈,因為美國個人投資股票或者炒幣都很容易,當前美國人民也沒有太好的投資渠道,實際上大部分國家是禁止數字幣交易,所以對我們A股影響有限

❺ 美國要向富豪下手了

瘋狂撒錢的美國,終於扛不住了,開始向富人動手了!

上任半年的拜登 提議對於年收入達100萬美元以上的人,將資本利得稅稅率從現在的20%提高近一倍至39.6%,加上奧巴馬執政期間徵收的3.8%的投資收入附加稅,意味著美國的富豪買賣資產一次性要繳納44%的稅,收入的一半上交國家。

這次政策的目標很明確,年收入100萬美元的富豪,拜登終於要動手殺富濟貧了。

美國為啥要向富人收稅?

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政府太缺錢了。受疫情影響,為阻止美國經濟的下滑,出台了一系列的財政刺激計劃, 2020年初的3.74萬億,2021年初1.9萬億美元, 目前已經向市場撒了5.7萬億美元了。

這些錢哪裡來?對於美國政府來說不是加稅就是印錢!

印錢本質上相當於美國政府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借錢,這讓讓原本負債累累的美國政府更加雪上加霜, 債務已經高達80萬億美元。

美國藉助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啟動印鈔機瘋狂印鈔,導致世界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處於崩潰的邊緣,嚴重的沖擊著美國的美元信譽體系,美國繼續印錢,其他國家也不買賬。

錢是萬萬不能像之前那樣敞開印了,但是美國經濟還是需要輸血, 拜登1.9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計劃還沒結束,新的一輪的3萬億來已經在路上了!

錢是借不到了,但可以賺錢啊!

政府賺錢的唯一路子就是收稅。但我們都知道,疫情嚴重打擊了美國經濟,很多普通百姓都已經失業了,本來就沒錢,更加不可能有錢交稅。

但是拜登發現,疫情期間放的水,導致美國的資產膨脹,樓市暴漲,股市創出 歷史 新高。而美國富人的主要資產就是股票和不動產!

福布斯的最新 全球億萬富豪榜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的疫情讓美國富人的財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上榜的億萬富人的數量有2800人總資產高達13,萬億,比去年多660年,資產多了8萬億。美國政府放水,推高資產價格,導致普通人沒有錢投資,富人 有能力購買金融資產的富人得以持續保值、增值。普通階層的工資收入趕不上富人的投資性收入,最終的結果就是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美國一直在徵收房地產稅,而且比例還很高,這塊蛋糕已經動不了。

在持續不斷地放水下,美國這幾年資本市場繁榮,大量的企業上市,這些上市的企業老闆和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原始股和股權激勵持有大量的股權,成為了優質的稅源。

因此,拜登的鐮刀不得不伸向這些富人。

消息一出,美國股市應聲大跌,投資者擔心富人提前拋售股票,而開始爭相甩賣。相比於股市的跌幅,最先崩盤的卻是比特幣。

23日 比特幣價格突然閃崩,一度從55000美元跌至48695美元,暴跌了超過10%, 7500億蒸發, 創出3月8日以來的最大跌幅。近24小時內, 共有約49.53萬人爆倉,爆倉資金高達36.3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35.89億元 。

其他主流加密貨幣也出現大跌,以太坊跌14.44%,瑞波幣跌20.22%,萊特幣跌18.94%。

在投資者的措手不及中,血洗、崩盤、逃命 成為了幣圈今日的常用詞彙。

從去年大選的鬧劇,到年初散戶圍剿華爾街事件,都在表明美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美國的 社會 割裂越來越嚴重,拜登政府磨刀霍霍向富人 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貧富差距。

❻ 美國民主黨所提出的「財富稅」對富豪階層有什麼具體影響

實施效果還不如以前預期的理想,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

2017年稅制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改變徵收對象,並減少美國企業相對於其他國家的稅收。它體現了增強美國國際競爭力和促進企業回報的價值,目前,實施效果還不如以前預期的理想,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貧富分化。雖然這個財富稅對於美國來說脊橋是很好的辦法,但是從富豪的角度來看這個提議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

熱點內容
挖以太比算力 發布:2025-07-18 22:06:14 瀏覽:683
以太坊升級主網 發布:2025-07-18 21:33:55 瀏覽:646
區塊鏈與比特幣的意義 發布:2025-07-18 21:08:40 瀏覽:756
2013年比特幣的價格走勢 發布:2025-07-18 21:08:26 瀏覽:389
780顯卡eth 發布:2025-07-18 21:03:47 瀏覽:962
簽到送usdt 發布:2025-07-18 20:51:06 瀏覽:432
eth佔用顯存 發布:2025-07-18 20:42:17 瀏覽:536
黑馬培訓機構區塊鏈 發布:2025-07-18 20:11:19 瀏覽:269
5700xt以太坊算力 發布:2025-07-18 19:43:40 瀏覽:247
外匯比特幣指數騙局 發布:2025-07-18 19:42:3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