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幣圈知識 » 異次元和元宇宙

異次元和元宇宙

發布時間: 2023-05-17 04:19:50

A. 有沒有一些和元宇宙概念類似的電影推薦

1. 頭號玩家

2045年,處於混亂和崩潰邊緣的現實世界令人失望,人們將救贖的希望寄託於「綠洲」,一個由鬼才詹姆斯·哈利迪(馬克·里朗斯飾)一手打造的虛擬游戲宇宙。人們只要戴上VR設備,就可以進入這個與現實形成強烈反差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繁華的都市,形象各異、光彩照人的玩家,而不同次元的影視游戲中的經典角色也可以在這里齊聚。就算你在現實中是一個掙扎在社會邊緣的失敗者,在「綠洲」里也依然可以成為超級英雄,再遙遠的夢想都變得觸手可及。哈利迪彌留之際,宣布將巨額財產和「綠洲」的所有權留給第一個闖過三道謎題,找出他在游戲中藏匿彩蛋的人,自此引發了一場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
2. 少數派報告

電影講述了2054年的華盛頓特區,謀殺已經消失了。未來是可以預知的,而罪犯在實施犯罪前就已受到了懲罰。司法部內的專職精英們----預防犯罪小組負責破譯所有犯罪的證據----從間接的意象到時間、地點和其它的細節,這些證據都由「預測人」負責解析。他們是三個超自然的人,在預測謀殺想像方面還從未失過手。

3. 阿凡達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穿上阿凡達的軀殼,飛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采資源。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傑克,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潘多拉。在結識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4. 鋼鐵俠

在鋼鐵俠中,億萬富翁實業家托尼·斯塔克被綁架,並被指示製造一種毀滅性的武器,他扭轉了綁架者的局面。創造鋼鐵俠套裝後,斯塔克帶著他的創作回到美國,在那裡他改進了套裝用於幫助打擊犯罪份子和恐怖份子。同時,個人助理讓他能夠在拯救世界的同時在 AR 和 VR 中進行創作。

5. 無敵破壞王

無敵破壞王(約翰·C·賴利 John C. Reilly 配音)生活在一個80年代出品的低精度游戲中。他的設定身份是一個反派,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游戲《快手阿修》中大搞破壞,其後由玩家操作的英雄人物快手阿修(傑克·麥克布瑞爾 Jack McBrayer 配音) 會及時趕到進行修補,贏得獎牌,包攬一切榮耀。身為反派,破壞王厭倦了自己的生活,眼看阿修被勝利者的光環圍繞,自己卻日復一日在無趣中過活,他終於決定改變。單純的他以為只要自己也能得到一枚獎牌,就可以擺脫反派的身份,於是某日在游戲廳歇業後,破壞王偷偷離開了自己的游戲,前去闖盪其他電子游戲的世界。

6. #恐怖

#HORROR是一部關於六位年輕女性的生活的電影,山姆、吉雷吉、索菲亞、弗朗西斯卡、貓和伊娃由我們年輕的女星合唱團飾演。他們的世界是金錢、成功、輕松和腐朽的世界。這是一部關於網路欺凌的恐怖電影。這部電影是一個整體的洞察,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承受的壓力,這個世界越來越依賴於社交媒體平台提供的推廣和關注,但防止欺凌。以及父母在控制孩子使用互聯網和欺凌方面必須發揮的作用,在社會中扮演了如此可怕的角色。這些年輕女子在一座玻璃豪宅里講述這個故事,裡面擺滿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藝術品,彷彿她們住在一個當代博物館里,裡面收藏著烏爾斯·菲舍爾、羅布·普魯伊特、丹·科倫、弗朗茨·韋斯特、史蒂文·希勒的作品。

7. 致命錄像帶3:病毒

在警察在洛杉磯街頭追捕之後,V/H/S: Viral 鼓勵一群青少年拍攝視頻,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將要發生的可怕事件。V/H/S: Viral 展示了直播恐怖事件的惡劣影響及其對互聯網和物理領域的影響。雖然這部恐怖電影是虛構的,但它提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即過度分享是存在於類似元宇宙領域中的「病毒」。

8. Smart House

在競賽中贏得完全計算機化的智能房屋後,Coopers 會見了 PAT(個人應用技術),後者幫助確保電器和房屋順利運行。為了在母親去世後阻止父親約會,Ben 他們的智能家居 PAT 編程更加具有母愛。但是 PAT 開始對家庭進行極端控制。Smart House 結合了對家庭自動化的擔憂,以及我們自己的 Amazon Alexa 語音功能是產品的當前功能。PAT 討論了是誰控制誰?科技,還是人?

9. Her

Her 的故事始於西奧多,他以寫私人信件為生,婚姻結束後他心碎了。他對一個新的操作系統著迷,並遇到了「薩曼莎」。雖然他們開始只是朋友,但感情很快就發展變質了。西奧多與計算機模擬的關系展示了我們與技術的互動如何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比如宇宙中的關系——並展示了人工智慧可以變得多麼強大。

10.電子世界爭霸戰

也許這是最早出現在電影中的 「元宇宙」,凱文·弗林(傑夫·布里吉斯 Jeff Bridges 飾)是個天才程序員,然而曾經開發的一款游戲軟體被前同事盜取,為了證實那是自己的作品,凱文試圖進入前同事公司的主控程序MCP,卻發現其已經強大到隨意控制其他程序。凱文求助於同事艾倫(布魯斯·巴克林納 Bruce Boxleitner 飾),後者設計了一款鉗制MCP的程序Tron,不想MCP察覺了凱文的動作,將他吸進程序空間,變成一個掌控之下的小程序。在MCP空間內,凱文需要保住性命,更要找到破解方法回到現實…… 《電子世界爭霸戰》是史上第一部賽博空間題材電影。

11. 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系列講述了 Neo(「The One」)在與 Matrix 的壓迫性計算機霸主作戰時的冒險經歷,Matrix 將虛擬現實,人類都連接在一起,講述了從搖籃到墳墓的一系列故事。

The Matrix涵蓋了很多領域——它探討了大量哲學問題(最著名的是洞穴寓言和體驗機)以及失控的人工智慧和虛擬現實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未來。

12.末世紀暴潮

1999年12月30日的洛杉磯陷入一片混亂,雖然警察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但各種惡性案件還是接連發生。倫尼是當地一名卸任警探,對這個人吃人的大都市有著透徹的了解。為了生活,只要有報酬的事他都做,但唯有殺人不幹。但命運偏與他為難:為他做事的姑娘艾麗絲被謀殺,而且殺人者故意栽贓陷害他。眼下,只有馬斯和麥克斯可以信賴。他們齊心協力要制服這個變態殺手...

這部科幻動作片的創意來自大名鼎鼎的詹姆斯.卡梅倫,由他和傑伊.科克斯編寫劇本,他們希望能創造出一個真實可信的人物,讓觀眾能與其同呼吸共命運,同時也關注我們大家在世紀末共同面對的問題。

13. 超體

《超體》是一部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斯嘉麗·約翰遜、摩根·弗里曼、崔岷植主演的科幻動作片,於2014年7月25日在北美上映。《超體》講述一個年輕女人被迫變成毒販,然後這種毒品傾入她自己身體,反而給了她超於常人的力量:包括心靈感應、瞬間吸收知識等技能,讓其成為一名無所不能的「女超人」。

14. 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根據菲利普·K·迪克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故事背景設定在《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在人類與復制人共生的2049年,兩個種族之間的矛盾升級,新一代銀翼殺手K尋找到已銷聲匿跡多年的前銀翼殺手,並聯手再次制止了人類與復制人的命運之戰。

電影中所塑造的未來場景可能離我們更近,第一次看的時候比較震撼,這是我們的未來?

如果大家還有更多推薦,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B. 界修的時空劃分

時間:以宇宙的脈動為計算依據,宇宙一呼一吸為一天,360天為一年。宇宙擴張時是白天,宇宙縮小時是黑夜,平行宇宙間所有的時間全是相等的。
世:時間的遷流,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界:空間的劃分,東、西、南、北、上、下,十方。
世界:一個日月圍繞照耀之下的時空(比如:一個太陽系)。
小千世界:1000個世界(1000個太陽系)。
中千世界:1000個小千世界。(即宇宙)(宇宙中所有的蘆伍時間都是相同的)
大千世界:1000個中千世界。(即永恆大結界,又可以稱為大界,三元大世界等,允許裡面有不相同時間的空間同時並存著)
域:比「界」還大的空間,如:「元域」。
重點了解《界修》小說中的空間分類:
1零元混沌界:萬元萬法萬界的起始點。元,冥,時空三位一體。
2一元無上界:時間掌控。(一秒可能就是一億年)。 (這里是天之彼岸),先天混元之元靈創始元靈群居之域。
3二元開天界:空間掌控,人出生便會瞬移,通過此界,可以創造三元宇宙界。
4三元宇宙界: 分「有主」和笑嘩氏「無主」宇宙。如:鴻元宇宙,大元碰散宇宙,重元宇宙,已注冊的宇宙(有主宇宙),還有一些無主宇宙,還有一些自然之力,天然形成的宇宙。
三元宇宙界又分為三大類:
多元:修真界:現實世界。多姿多彩的花花世界。
次元:仙界等次元世界。
異次元:也可稱為大元,是指三元宇宙中最高的空間,比如:神界。

C. 《登錄圓魚洲》收官了,這檔綜藝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登錄圓魚洲》它是綜藝節目形式的一種新嘗試,它被定位為一種游戲的策略游戲。邀請了白、楊、王蒙、李旦隱孫、林、章子攜大賢等6位嘉賓。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呆10天,通過各種游戲獲得虛擬財產,以滿足日常開支。拍攝方法為連續記錄。這個綜藝也已經收官了,下面我們看看它有哪些亮點。

添加了一些虛擬的元素。

《登錄圓魚洲》雖然這是一個真人秀,但它也添加了一些虛擬的東西,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比賽。玩家在魚島上可以調動自己的腦力和體力,或獨自完成任務,或結成聯盟完成任務,從而賺取不同金額的“圓魚丸”。觀眾可以看到他們的個人能力和特點,以及他們選擇不同策略的後果。游戲任務與現實生活高度相關,容易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代入自己進行思考。這種互動的自我投射和游戲化的互動體驗,正模鏈是這類綜藝節目的獨特魅力。

D. 我還是搞不懂異次元宇宙和平行宇宙還有多元宇宙的關系

四次元宇宙肯定能看到完整的立體世界(因為立體世界是三維空間),但是四次元宇宙卻看不到五次元,舉個例子,螞蟻是二次元的,三次元空間里人在二次元空間的投影就腳印那麼大,螞蟻肯定不能從一個腳印大小的投影推測出人的樣子,就跟我們一樣能看到四維空間一切立體世界,但我們不能推測出五次元宇宙里的東西,我們生活在四次元宇宙中,但是還有無數個多元宇宙存在,有平行宇宙,也有不平行宇宙,沒有絕對,只有可能

E. 《登錄圓魚洲》涉嫌「抄襲」還尷尬,這是一部什麼類型的綜藝節目

《登錄圓魚洲》涉嫌“抄襲”還尷尬,這是一檔策略游戲類型的真人秀節目。其實這種設定讓人覺得非常好奇,但是節目的整體內容卻讓人覺得非常的尷尬。因為這個綜藝節目和韓國的一檔綜藝節目幾乎是復制粘貼的關系,那檔綜藝節目是怎麼策劃的這檔綜藝節目就怎麼學。而且學來學去還沒有學到創新的內容,這樣的操作其實對於節目中的嘉賓而言也是一種敷衍。

此前看過韓國內擋綜藝的人更是覺得非常的可笑,因為這就相當於是抄答案都抄不對。除此之外這個綜藝節目還用特效的方式加入了很多後期,可是在綜藝里加後期的感覺讓人覺得非常的中二,嘉賓的表現也讓人覺得特別的尷尬。強行搞出這種設定只會讓人覺得非常的無趣,所以整個綜藝節目似乎也沒有抓住大家到底想看什麼的重點,希望在接下來的節目中節目組能夠有所創新和進步。

F. 宇宙和世界真的是虛擬的嗎

2021年元宇宙無疑成為 科技 領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扎克伯格曾表示未來臉書將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一家元宇宙公司,之後元宇宙這個詞席捲了整個互聯網與投資圈。在大多數人還搞不懂元宇宙是什麼的時候, 科技 公司們已經步入了「萬物皆可元宇宙」的時代。


各大廠商競相入局、已經成為新風口的元宇宙究竟是什麼?中國科幻小說最高獎「銀河獎」獲得者長鋏在新書《元宇宙——通往無限 游戲 之路》中表示——


人類對虛擬世界的想像已經有些年頭了,從整體上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文學、藝術、建築等諸多領域創造一個個架空世界,給生產力過剩的頭腦找一條出路。在古埃及人、瑪雅人的雕像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外星人、宇航員、不明飛行物等藝術形象。


另一類則是直接懷疑我們所處的世界本就是虛擬的,不管是柏拉圖的洞穴、笛卡兒的惡魔還是莊周的夢蝶,它們都在試圖撼動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的時空觀念。如果說前者是以實映虛,創造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後者則是向虛而生,解構現實世界的超越性和唯一性,而將人類命運置於更高維的視角去審視。但從宏觀上,兩者殊途同歸,有加速融合之勢。 元宇宙則是這兩股思潮在現實 科技 文明裹挾下的一次集體狂歡。



在印度教的世界觀中,「梵」在世間顯現的一切就是「幻」,即摩耶。世界並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梵」通過其幻力創造出來的幻象。正如《金剛般若波羅 蜜多經》偈語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持有此觀點的不只是古人。2019年,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 歷史 博物館舉辦了一場辯論會,四位物理學家和一位哲學家花了兩個小時討論:我們所知的這個宇宙有沒有可能是被模擬出來的。在辯論的最後,主持人問五位學者:「我們是生活在一個虛擬宇宙中的概率有多大?」最高的概率數字來自這組專家中的那位哲學家——紐約大學的大衛·查默斯,他淡淡地說:「42%。」這是一個出自《銀河系漫遊指南》的梗;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馬克斯·泰格馬克則認為這個概率是 17%,大致相當於在擲骰子時得到想要的某個特定數字的概率;在布朗大學任職的吉姆·蓋茨則認為這個概率只有1% ;來自哈佛大學的麗莎·蘭德爾在辯論中提出,她很詫異怎麼會有人認為「虛擬宇宙假說」很有趣,而她給出的概率是 0。


「宇宙模擬論」最狂熱的支持者是埃隆·馬斯克,他曾在不同場合提到過矩陣模擬假設。矩陣模擬假設的基本邏輯是:人類文明的 歷史 才不到一萬年,而我們所在的宇宙已有將近 140 億年的 歷史 ,這么漫長的時間足夠興起許多文明,且達到非常高級的程度。更古老、更高等的文明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造物主。他認為:「從統計學角度看,在如此漫長的時間內,很有可能存在一個文明,而且他們找到了非常可信的模擬方法。這種情況一旦存在,那麼他們建立自己的虛擬多重空間就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了。」顯然,埃隆·馬斯克的答案是100%。


試想一下,才發展了不到一萬年的人類文明已經在向元宇宙進發,那麼 140 億年間,可能有多少更高級的文明造出多少元宇宙或更高級形態的宇宙?我們生活的所謂的「現實」,很可能是由更高級的文明創造或模擬出來的。如同人類創造了 游戲 ,人類文明很可能是許多模擬文明的一部分。那麼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不是一個大型 游戲 呢?


這個想法並非天方夜譚。我們在玩 游戲 的時候,某些復雜環境的畫面只有當我們觀察時才會被渲染出來,我們不觀察則不會去渲染, 游戲 引擎只是記錄坐標信息。這是因為 游戲 開發者在設計較大場景的時候,比如設計一幢房子的內室場景和光照等,對所有的 3A 級 畫面都採用了視錐演算法,為了優化性能通常都不做全局渲染,而只會渲染玩家視角所能看到的物體。這幾乎與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相一致,以「薛定諤的貓」思維實驗為例,在觀察者介入之前,量子處於波函數所描述的疊加態,貓既是活的也是死的,相當於 游戲 未被渲染。當觀察者介入之後,量子塌縮為本徵態,相當於 游戲 引擎將環境渲染為觀察者所看到的世界,貓只處於一種現實狀態,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似乎在向我們揭露,我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不過是這個大型程序里的一小塊地圖。



還有物理學家認為,我們的世界在極小的尺度上是否由離散的 「塊」組成——如數字圖像中的像素——是「世界是模擬的」的關鍵證據。因為 游戲 其實也是「像素化」的,是有最小精度的。事實上,現實世界不僅存在最小尺度「普朗克長度」,還存在最小質量「普朗克質量」、最小時間刻度「普朗克時間」等。同時,我們這個宇宙不僅存在著節能待機極限——絕對零度,還存在運行極限——光速。不難想像,超光速是宇宙這台機器的 CPU 進行的超頻運行,超自然現象則是這個大型 游戲 運行出現了漏洞,平行宇宙則是這個 游戲 的各種存檔。


在柏拉圖的洞穴寓言中,奴隸們是故事的主角,然而從主角視角,很容易產生這樣一個盲點:「變戲法者」從何而來?誰在為洞穴中的奴隸們放映「皮影戲」?以及這個洞穴是由誰所造的?在《蒂邁歐篇》中,柏拉圖為我們講了另外一個故事,並提供了一條線索:我們身處的現實世界乃是以一個更為「清晰且真實」的理性世界為對象,由一「工匠之神」使用四大元素「模仿塑造」而成。當我們把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比對的時候,就會發現柏拉圖似乎在暗示人們,現實世界實乃一個「洞穴」,而這個洞穴的「洞主」似乎正是那位「工匠之神」。「工匠之神」雖然技藝精湛,但仍不能完美復制理性世界,正如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可以找到很多磚頭和輪子,但找不到一個純粹數學意義上的方形和圓形。所以,世界是有限精度的。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原理與宏觀世界的非完美性,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都在向我們暗示,宇宙可能是被模擬出來的。



如果我們身處的世界是高級文明虛擬創造出來的一種元宇宙,而我們也要打造我們自己的「虛擬世界」元宇宙,那麼在我們所打造的元宇宙中,是否又會出現下一層元宇宙?就像俄羅斯套娃。


多層元宇宙(多維空間、多維宇宙)之間是可以打通和相互切換的:既然分不清哪裡是「現實世界」,哪裡是虛擬世界,那麼,你想在哪個世界體驗,你就停留在哪個世界。在電影《盜夢空間》中,就有對多重夢境的設計,而且許多人願意停留在夢中的世界。電影《異次元駭客》中,虛擬世界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被虛擬創造的,他們天真地認為自己是真實的,而且在自己的世界中又創造出了另一個虛擬世界。


按照元宇宙的「套娃邏輯」與自相似性,也許,人類也不過是現實世界裡的 NPC。如果把宇宙當作一個單局時間超過億年的超大型 游戲 或無限 游戲 ,我們以為自己是玩家,但更可能的情形是我們只是 NPC,或者至多比 NPC 稍好一點,是具有超級自主意識的非玩家角色。也許我們面臨的選擇會更多一點,皮膚有幾種顏色可選(黃、 黑、白、棕),語言有 5 000 多種選項,出生地有 100 多種選項,我們求學、戀愛、工作、結婚、生子,也可能不婚、丁克一生。有一天當你眼前突然彈出一個窗口,告訴你「點擊以獲取更多信息」,那將是對我們世界觀的致命一擊。


電影《失控玩家》中的 NPC 擁有了自己的意識,當真實世界的人們看著它在 游戲 里「大鬧天宮」時,它卻萌生了想要拯救這個「不真實的」世界的想法。當它發現自己的一切行為和結果都是被提前設定好了的時候,頓時陷入了無窮的絕望,因為它當下的任何想法都失去了意義,於是它問自己:我為什麼還要存在?



生命的本質就是為了延續,因為生命就是一個無限 游戲 。由此,元的含義也就呼之欲出了,它是進化與自我指涉的雙重疊加:自我進化。所以,元宇宙,不言而喻,即自我進化的宇宙,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無限 游戲 。Roblox 的一隻腳已經跨入自我進化的門檻:目前該平台的 游戲 數量超過 4 000 萬個,由 800 萬名左右的用戶創造提供。 Roblox 對於平台上的項目不做任何規則限制,由所有用戶(包括開發者)共同決定其規則。之所以說一隻腳,是因為 Roblox 是把修改規則的許可權交給了用戶(即社區),雖然與元 游戲 有著本質的區別,但這仍算不上是真正的自我進化。


也許有朋友會指出,「進化」這個詞在中文的語境中同樣代表了一種有限 游戲 思維,「進」作為「退」的反義詞,似乎在暗示生物的演變有方向,今天的人類要優於先祖。在有限性這層含義來說,它與「超越」一詞並無本質區別。是的,早有有識之士指出,應該將 Evolution 翻譯成演化,進化帶有方向性,是不對的。既然生物是 隨時間和環境而變化的,那麼生物的演變(變化)就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向,生物從一種物種演變成另一種物種也是隨機的,所以談不 上是「進」還是「退」。留美學者龍漫遠先生在為 Why Evolution is True 一書的中文簡體版《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作的序中也特別強調:「對於中心概念『Evolution』,這一被長期誤譯為『進化』的最重 要的單詞,書中使用了中國近代最偉大的學者和翻譯家之一嚴復准確翻譯出的『演化』(天演)一詞。這是中文世界對演化生物學中心概念理解的一個重要進步。」但由於「生物進化論」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翻譯,本書並不特別使用「演化」一詞。需要指出,有限 游戲 思維已經深深根植於人類共同的記憶當中, 歷史 學對人類 社會 「從原 始 社會 到封建 社會 再到現代 社會 」的歸納,文明史從採集狩獵到農耕文明再到工業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劃分,都不約而同地沿襲了 歷史 有車輪、 社會 在進步的有限思維。殊不知天行有常,獨立而不移,周行而不殆。


如果元宇宙的無限性成立的話,那麼似乎也可以對那些司空見慣的宇宙學名詞提出疑問。比如,「大爆炸」這個詞就很不具有無限性,它暗示著宇宙有始有終,最終我們的宇宙會走向熱寂。還有一個結論,宇宙可能是封閉的。但是宇宙的起源比我們想像得更復雜


博洛尼亞大學天體物理學家佛朗哥·瓦扎和維羅納大學神經外科醫生阿爾貝托·費萊蒂對人的大腦和宇宙這兩個在規模上相差了 27 個數量級的網路進行了定量分析。他們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和宇宙這兩個系統確實有著驚人的相似度,盡管它們相差巨大的數量級。在研究中他們使用功率譜分析技術來研究大尺度上的星系分布情況,圖像的功率譜測量的是不同空間尺度的物質結構波動強度。



從圖7.1的功率譜分析圖像中可以看到,小腦中0.1~1 mm 范圍內的波動分布與數千億光年內的星系分布是相似的,而最小尺度(大約 10μm)下的大腦皮質形態則與幾十萬光年尺度上的星系分布更加相似。相比之下,其他復雜系統(包括雲、樹枝、等離子體湍流的對應圖像)的功率譜分析結果與宇宙網路截然不同,這些系統的功率譜更加嚴格地依賴尺度,而這可能是它們分形性質的表現。這種現象在樹枝分杈和雲層形狀中更加明顯,兩者都是非常典型的分形結構,在很大的范圍內具有自相似性。另外,對於人腦和宇宙這樣的復雜網路, 可被觀察到的行為並沒有分形的特徵。


如果「宇宙是模擬的」假說只是一個被濫用的隱喻,那麼下面這個假說的奇妙性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小西爾維斯特·詹姆斯·蓋茨有一個設想:宇宙可能正在進化。他說:「自動糾錯代碼讓我們的瀏覽器可以正常工作,那麼這類代碼為什麼會出現在我所研究的物理方程式之中呢?」


蓋茨的研究領域是超對稱,即推測每一個基本粒子都擁有一個相對應的粒子,而這個相對應的粒子可以解釋我們在宇宙中發現的許多奇怪的現象。在有關超對稱的 探索 工作中,把一些事物以非一即零的形式進行表示非常便於研究。關鍵在於,如果真的用這種方式表示一些事物,那麼蓋茨研究的方程式成立的唯一條件就是這些被表示為一或零的物體中所包含的額外的信息:量子糾錯碼。


這也許標志著我們的宇宙正在進化。有這樣一種可能,在宇宙形成之初,出現了一些具備一系列數學特徵的宇宙,但並不是所有這些宇宙都能延續至今。然而我們的宇宙延續了下來,是因為某些反饋機制(比如量子糾錯碼)給我們的宇宙提供了穩定性。


《元宇宙:通往無限 游戲 之路》

2021 1

長鋏著

中信出版集團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了元宇宙的定義、發展 歷史 與產業現狀,按照古典元宇宙與加密元宇宙的分類,總結了元宇宙的六大基本特徵與七大技術基建。本書基於「無限 游戲 」思想,詳細介紹了怎樣設計一個完備自洽且可行的元宇宙協議;闡明了無限 游戲 與有限 游戲 在組織形態、治理結構、商業模式、生產資料、 游戲 規則、經濟學等諸多方面的差異;提出了元宇宙三大定律,以及建立在區塊鏈智能合約之上的元宇宙產權、交易、繁殖三大協議。在全書的最後,針對元宇宙提出了哲學層面的思考,闡述了虛擬與現實的二元對立與相互融合,元宇宙對現實世界的沖擊以及我們對現實世界的反思,指出元宇宙的本質在於自我進化,並從熵的角度推演了未來元宇宙的終級發展形態。

G. 所謂的多宇宙理論是講什麼

本世紀50年代初,年輕的物理學碩土研究生休·埃弗里特在研究一些比量子力學本身更為奇異的量子力學的推論時,第—次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多宇宙體系可能存在的理論。這個被所有嚴肅物理學家接受的理論認為,人們永遠無法確定無疑地對原子和亞原予粒子的運動進行預測,比如,你只能推斷某個電子在千分之一秒後大概會在哪裡,但是它也很可能會跑到別的地方。
這一點重要的不確定性使我們掌握了亞原子世界的一些基本特性,而這恰好是物理學家們近幾十年來—直在苦苦思索的問題。例如,偉大的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認為:在你通過測量行為將某個粒子的位置確定下來之前,這個粒子確實可以同時處於幾個位置。他認為,測量行為本身迫使這個粒子選擇其中的一個位置,這個位置超越了所有其他的位置。
但是埃弗里特卻有另一種想法:他認為,在你將這個電子的位置確定下來的同時,世界會分裂成許多宇宙。在每個宇宙中,這個電子都有一個不同的位置——而且所有這些每一個都同樣真實的世界會繼續發展變化並擁有其自己的未來。根據這個所謂的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宇宙的多產性已經達到了難以置信的程度,因為宇宙中的每一個粒子在每一瞬間都會產生許多新的宇宙——而在下一個瞬間,每一個新宇宙又會再次分裂。但是有許多物理學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信服的觀點。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正在平行發展的宇宙的數量將遠遠超出我們的計算能力。
但是,這一理論完全是一種假設,因為我們目前還想像不出任何可以使我們與這—多宇宙體系中的任何一個字宙進行接觸的方式。因此,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隨著我們體內粒子的分裂和再分裂而產生無數的平行「自我」,但是我們了解其他「自我」發展歷史的機會絕對為零——所以判斷埃弗里特對量子力學所做的這種解釋是否正確的機會也同樣為零。
廣義相對論多宇宙體系
第二種類型的多宇宙體系,看起來也像第一種多宇宙體系一樣沒有多少可以確定的因素。這種類型的多宇宙體系的理論依據並不是量子力學,而是20世紀物理學研究領域的另外—項具有革命意義的成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認為,質量極大或密度極高的物體可以使時空結構延長。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密度接近無窮大的物質(比如黑洞),這種延長就可以變成一條裂縫。

這種時空裂縫被稱為蟲蝕洞,從理論上來說,人們也許可以將它作為—條捷徑,通過它到達宇宙中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另—個地方。但是根據斯蒂芬霍金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觀點,蟲蝕洞也有可能使我們完全脫離我們生活的宇宙,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生的「小宇宙」,這個「小宇宙」誕生後會自行膨脹和發展,並形成自己獨立的時空分支。
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那麼現在我們應該以萬億為單位來計算這樣的「小宇宙」的數量,因為據認為我們生活的宇畝中存在數以萬計的黑洞。而且這些「小宇宙」還只是自然產生的一部分;原則上「小宇宙」也有可能通過人工方法製造出來。本世紀80年代末,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艾倫·古思提出,人類也許可以在實驗室中利用幾磅重的物質創造出一個「小宇宙」,方法是將這幾磅重的物質壓縮到與黑洞相當的密度。
在未來的100年時間里,我們是不會掌握這種技術的——甚至有可能在未來10億年時間里我們還是無法做到這—點。但是,—個足夠先進的文明也許有能力掌握創造「小宇宙」的復雜技術——甚至還有可能在科學博覽會上出售製造「小宇宙」的成套工具。不幸的是,容納這樣一個宇宙的新時空將由於黑洞瓶頸(它會破壞任何從其中穿過的東西)的存在而同我們的宇宙永遠割裂開來,因此這種新時空將像量子論的多世界詮釋的那些時空—樣永遠無法被人們發現。
「渦輪增壓」多宇宙體系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類型的多宇宙體系,而且這次人類有可能會發現它的存在——盡管這種可能性受條件因素的影響很大。
自1965年以來,天文學家已經掌握了許多有力的證據證明宇宙始於創世大爆炸,自那時起所有的東西一直都在向外擴張。但是在本世紀70年代和8O年代初,美俄兩國的物理學家(包括古思在內)認識到,在宇宙剛剛誕生的的候控制著宇宙的強大能量場也許對宇宙的擴張產生過渦輪增壓作用,這種作用迫使宇宙急速「爆裂」——或者稱為「膨脹」——其速度是光速的許多倍(光速上限不能被在宇宙中運動的物體打破,但是宇宙本身卻不受這—普遍的速度極限的制約)。
到目前為止,我們談論的還只是一個宇宙——盡管這個宇宙比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一小塊(跨度只有300億光年)要大得多。但是後來,包括移居海外的俄國人安德烈.林德在內的許多科學家意識到這種膨脹的可伸縮性比任何人以前想像的都要大,甚至在正常宇宙中亞原子粒子大小的區域內也有可能純粹由於偶然的原因而出現高強度能量場(強度相當嚴宇宙形成初期的能量場)。
因此,我們的宇宙也許是在一個早就存在的宇宙中形成的不斷膨脹的「泡泡」,我們可以將這個早就存在的宇宙更好地稱為元宇宙。同我們的宇宙一樣,其他類似的「泡泡」也可以很容易地形成。
但是如果膨脹產生的「泡泡」可以在—個早就存在的元宙宇中擴展開來,那麼、它也有可能突然從我們生活的宇宙中冒出來。我們的宇宙也許—直都在萌生新的宇宙,事實上這些越吹越大的「泡泡」可以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而且它們可以沿著各自的前進道路發展變化。這些新宇宙中的自然法則和物理現象也許同我們所熟悉的截然不同——舉兩個例子來說,也許這些宇宙中的引力非常強大以至於它們幾乎立刻就發生了塌縮,或者引力非常微弱以至於恆星永遠無法形成。接下來、它們可能又會生出其地的宇宙,因而自己也變成元宇宙,宇畝可以在這樣的元宇宙中以一種無窮無盡的方式不斷地萌生出新的宇宙。
關於「平行宇宙」
假設在我們的現實宇宙前放了一面鏡子,那麼鏡子里就出現了一個和我們的現實宇宙有同樣初始條件的另一宇宙系統。當鏡面是絕對平面時,我們的現實宇宙和鏡面宇宙的對應關系是(Φ╠Φ、a1╠b1、a2╠b2、a3╠b3、……),也就是說,我的現實宇宙與我的鏡面宇宙呈中心對稱的。
當鏡面不是絕對平面時,鏡面宇宙就會出現局部扭曲,雖然和我們的現實宇宙有同樣的初始條件,但是鏡面宇宙的表現已經是被扭曲了。這時我們的現實宇宙和鏡面宇宙的對應關系就會是一種不同於前者的對應關系了,是不對稱的。
對於這兩個不同的宇宙系統來說,兩者是平行的,初始條件是同樣的,但是事件發展的動態是不同的。如果這兩個平行宇宙系統再也沒有出現相交,就是說:初始條件相同,事件發展動態不同,事件結果不同。
如果這兩個平行宇宙系統在後續發展中相交於一個奇點,就是說:初始條件相同,事件發展動態不同,但事件結果卻相同。這兩種情況在現實中都是可能存在的。
再推廣這一假設,假設在我的現實宇宙周圍不止放一面鏡子,假如有n(無窮多)面,且兩兩的反射狀態不相同,那麼和我的現實宇宙同步出現了n(無窮多)個初始條件相同、事件發展動態不同、事件結果可能不同的宇宙系統。在這n(無窮多)個宇宙系統中,無論我們去哪一個宇宙系統中去進行時間旅行,我們都可以進行干涉,因為我們的任何一次干涉結果都可以在n(無窮多)個宇宙系統中找到一個與事件結果相吻合的鏡面宇宙。你們認為如何?

H. 超次元與多重宇宙與多元宇宙語平行宇宙與異次元宇宙誰大

額…好復雜的問題

I. 綜藝節目《登錄圓魚洲》熱播中,此綜藝節目都有哪些看點

電視綜藝《登錄園魚洲》官宣了陣容,宣傳海報一發出,就引起了各路粉絲的期待和討論,因為從宣傳海報上來說,這個綜藝可謂是與中國目前所有綜藝都非常不同,另闢蹊徑的猜拍一部綜藝,同時,在嘉賓的陣容上也都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在呈現形式上更加非常有看點,接下來小編就具體介紹一下這個綜藝的亮點。

最後,這個綜藝的氛圍是非常好的,不像最近火爆的一項綜藝讓人看著非常心累,也不像其他打著虛假宣傳卻仍是傳統套路的綜藝,這部綜藝在嘉賓上不僅非常融洽和諧,而且整個劇組也從來不玩一些傳統的套路,不會滾兆轎讓觀眾看著心累,反而是非常輕松和搞笑。在剪輯的過程中,鏡頭也都非常真實,很有看點,每個人都非常有競技精神的去完成好自己的每一個任務。

熱點內容
幣圈會取代股市嗎 發布:2025-07-12 10:08:50 瀏覽:301
礦機挖比特幣概念股 發布:2025-07-12 10:00:03 瀏覽:416
eth什麼時候發行時候多少錢 發布:2025-07-12 09:58:56 瀏覽:523
btc如何添加礦工 發布:2025-07-12 09:30:29 瀏覽:935
幣圈如何看行情圖 發布:2025-07-12 09:17:46 瀏覽:712
比特幣用顯卡挖和用礦機 發布:2025-07-12 09:15:23 瀏覽:694
空中比特幣什麼時候上市 發布:2025-07-12 09:08:55 瀏覽:951
百科區塊鏈與比特幣的關系 發布:2025-07-12 09:08:55 瀏覽:812
出來比特幣還有什麼幣可以挖 發布:2025-07-12 09:01:06 瀏覽:209
挖etc那個礦池 發布:2025-07-12 08:12:24 瀏覽: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