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佬虧錢
⑴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這些錢都流向了哪裡
這些錢基本上都被提前入局的那些人給分走了,因為虛擬貨幣本身就是沒有價值的,他們把虛擬貨幣的價格炒上來之後,就直接出手手中巨量的庫存,然後拿錢走人。
總的來說,這些錢都流向了做局的那些人,因為虛擬貨幣本身就是沒有價值的,之所以有些虛擬貨幣價格很高,這都是被人炒起來的,那些做局的人一旦決定拋售手中的虛擬貨幣了,虛擬貨幣的價格自然就會暴跌。
⑵ 幣圈暴跌有人一夜負債58萬,購買虛擬貨幣有有哪些風險
購買虛擬貨幣有以下方面的風險:一,經驗風險。二,技術風險。三,平台真實性風險。四,資金風險。五,個人信息安全。
一,經驗風險。在虛擬貨幣的世界裡,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一上來就盈利的。對於新人來講,當你迷上了這個虛擬貨幣的時候,你很有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負債累累,傾家盪產。而對於老手來講,他們倒可能會盈利一二。因為在虛擬貨幣市場上,經驗對於一個參與者來說很重要的,倘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和豐富的經驗,那你就不要輕易上手。否則你會輸的很慘,最終以失敗告終。
四,資金風險。投資者一旦參與了虛擬貨幣的市場投資後,那麼他的資金將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因為這個游戲就好像一個無底洞,不管你第一手是否盈利,你都會把你自己的資金繼續往裡面灌。也就是贏了想繼續,輸了想回本,所以你的資金就會收到巨大的威脅。
五,個人信息安全。結合第三條來看,在面對不確定的投資平台,每當我們注冊自己的賬號,都會將自己的信息填在平台上,那麼這樣你的信息就會被平台給記錄,個人信息將會得到泄露。
⑶ 90後捲走上百億元虛擬貨幣被捕,「幣圈大佬」是如何忽悠「韭菜們」的
對於90後卷軸上百億元虛擬貨幣被捕,是如何忽悠韭菜們的?對於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忽悠這些人其實很簡單的,那麼之所以能夠忽悠這些人也是因為利益的原因,因為總有的人的話,那麼他們不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去賺錢,那麼總想著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那麼他們才會去購買這種虛擬貨幣,然後這些虛擬貨幣背後的資本家,那麼就會首先給他一點甜頭,那麼讓他能夠在虛擬貨幣上面能夠賺一點錢,讓他嘗到一點甜頭,之後他就會大量的投入資金,這樣的話那麼就能夠讓他沉迷於購買虛擬貨幣,等到成熟的時候那麼虛擬貨幣背後的資本家就會收割了
總的來說,那麼對於虛擬貨幣這種東西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去碰,因為心理貨幣這種東西都是資本家在炒作的一種東西,那麼在一夜之間破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⑷ 4千億巨頭遭股東割韭菜,幣圈陷雪崩恐慌,誰引起的這場地震
作為一種投資方式來說,想要在幣圈裡面賺到錢就只能看運氣。因為這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而且如果想要交易要過很復雜的流程才能夠實現。
最重要的是這種交易是需要在買賣雙方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才能夠進行,但是想要找到一定的買方和賣方,也需要在很多平台裡面申請和注冊。一般人是沒有辦法輕易接觸到這個行業的,因此是屬於一種圈子內的營銷方式。
投資就是有風險的,想要做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可能的,但是風險也是分大小。如果一直想要通過很高風險,但是這很大的項目上賺錢,或許有一天自己就會因為這種事情而虧損。
⑸ 幣圈暴跌眾生相,有人一夜負債58萬,虛擬貨幣背後的風險有多大
幣圈暴跌眾生相,有人一夜負債58萬,虛擬貨幣背後的風險有多大?現在整個虛擬貨幣已經開始大面積下滑,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他們背後存在著巨大不確定性。下面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朋友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
第三,由於新冠疫情影響,任何物品都會重新定價,這也影響到虛擬貨幣:
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全世界經濟體系遭到非常大破壞,從而導致很多物品,需要重新定價。而虛擬化貨幣,這些年發展太快,所以就需要重新來定價。在這樣背景下,自然他們會全面調整,高出預期的價值,自然會導致虛擬貨幣整體崩盤。這也是虛擬貨幣,下滑背後重要因素,所以大家一定要躲避風險。
⑹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
背後反映的問題是虛擬貨幣無法成為貨幣使用,虛擬貨幣沒有任何的商業價值和保有價值。
⑺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這背後反映了啥現象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幣圈大佬千億財富蒸發90%, 這背後不僅反映了虛擬貨幣其實沒有價值可言,所以其價格可以暴跌,同時也告訴我們投機行為終究會因為市場的高風險而將個人的財富夢破裂。
虛擬貨幣40萬人爆倉,不少的人因為虛擬貨幣的投機而虧得一干二凈,就連許多持有大量虛擬貨幣的幣圈大佬也不例外。虛擬貨幣從去年年初開始,其實就已經開始調整在新冠疫情對製造業和消費行業的高要求下,許多資金都已經開始轉移,沒有價值的虛擬貨幣自然也就會迅速暴跌,更何況韓國加密幣交易所推出的虛擬貨幣本身就信用不足,而且企業沒有信用價值,自然暴跌也就超過99%。
⑻ 幣圈「大屠殺」一日暴跌99%,誰的損失最為慘重
40萬人受影響,行業大佬損失慘重。
金融市場不斷發生變化,股票市場出現了下跌狀況,而較為安全的虛擬貨幣發生了大變化。部分較為安全的貨幣迎來了暴跌,某一隻虛擬貨幣的下降幅度突破90%。在此之前,該虛擬貨幣憑借著穩定性深受好評。然而,非常穩定的虛擬貨幣卻沒能抵禦住下跌的風險,網友直呼投資有風險。
事實上,虛擬貨幣市場發生暴跌現象後,許多涉獵於其中的用戶損失慘重。一方面是因為整個市場發生變化,並不是單獨的某一隻虛擬貨幣下降幅度很大。另外一方面是因為虛擬貨幣的穩定性得到了考驗,眾多虛擬貨幣一瀉千里。
總的來說,任何一項投資都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雖然部分投資和回報不成正比,但考驗著每一位投資商的承受能力和投資經驗。無論是股票和基金,還是虛擬貨幣,一旦出現市場波動,影響范圍較大。
⑼ 玩幣圈打新,他用不到三個月時間,把6萬本金變成了70萬
最近新認識了一個朋友,曉陽。
昨晚和他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相互深入聊了一下,關於幣圈打新,合約操作等,並各自交流下關於朋友,關於圈子的看法。
只要你在某個領域的某個點上有長於別人的優勢,或是經驗,或是方法技巧,你就能給別人提供價值,這個價值就可以變現。
曉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是偶然在老薛的群里看到他分享說自己靠在幣圈打新,把資金從6萬元做到70萬元,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比較好奇,就加了他的微信。
通過後,我掃了下他的朋友圈,他也在做社群,叫「變富俱樂部」,有些意思。
我有個原則,一般不隨便向別人免費要東西,如果確認對自己有價值,我會盡可能選擇付費的方式。看曉陽在做付費社群,我覺得是很好的付費機會,於是和他聊,問問社群情況,就直接付費進了他的群。
我個人是認可知識付費這種模式,知識也是商品,付費就是花錢買這個商品,所有有價值的知識產品都是別人辛勤付出的結果,你既然想要,花錢買就是,很正常。知識產品這玩意兒,只有你花錢買了,你才會大概率重視它,珍惜它,並用好它,它也才真的對你有意義,否則就是一文不值。
曉陽進幣圈比我早一些,2016年就進來了,2017-2018年那波牛市,也是坐過好幾次過山車。聽說我買過150塊,120塊的柚子,他哈哈笑了,說同是被柚子耽誤了的老韭菜,頓時覺得我倆是難兄難弟,惺惺相惜。
後面又聊到了幣圈的合約操作,我倆又是同黨,別人說合約不能碰,我倆的觀點一致,合約只是工具,就看用它的人能不能支配好,如果用不好,只能說問題出在人身上,而不是工具身上。
曉陽做合約,是U本位,聽說我是幣本位,他就建議我試試U本位,他覺得比幣本位的風險小。
我聽了他的建議,昨天晚上就試著用U本位開了個小空單。
確實不錯,U在現貨賬戶里不用換成對應的幣,如果你看漲或看跌某個幣,直接用U做多或做空即可,不用擔心把U換成幣以後幣價波動的問題了。和幣本位相比,U本位的風險確實小些,因為本金、賺的和虧的都是用U來計算,很直觀,很方便。
幣圈是個神奇的圈子,在裡面認識的朋友,大概率都不會差,這個圈子天然就幫忙篩選了一批人,因為能夠進這個圈子的人,本身都是有一定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還帶點冒險精神,而且進來以後,每個人還會被市場繼續修理,把本身還存在的一丁點兒稜角給徹底磨平,時間長了,整個人都更加謙遜,更加空杯,更加好學。我認識的很多不錯的朋友都是來自幣圈,他們確實很優秀。
曉陽現在是幣圈打新的老手,已經慢慢形成自己的打新體系,可以根據當時的市場行情、情緒來預判新上的幣後面可能的走勢,這在很多幣圈人眼裡,就是很大的價值點。
幣圈的機會有很多,大家都在找機會,如果把握好某個機會,直接實現人生逆襲是完全可能的。
前幾天,FIL從300塊漲到600塊時,我在一個幣圈群里就看到有個朋友直接賺了800多萬,初始本金是15萬,當天在群里,他一個人下起了紅包雨。後面他分享說,在上個牛市,到手的1000萬他沒抓住,這個牛市,一定要抓住,這次就真抓住了。
在幣圈,類似這樣的造富故事比比皆是。
和朋友交流,我一直強調資金配置的重要性,幣圈確實有機會創富,但新人剛進場,註定是要不斷交學費(虧錢)的,後面能不能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還看能不能挨到那天,這個圈子耗資金,更耗一個人的耐心。
在幣圈我認識了很多像曉陽這樣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主業,業余玩這個,如果逮住了機會,可能就直接辭掉主業,從此選擇當個廢人。也有一部分人,會選擇持續在這個圈子玩,而且一邊玩,一邊基於此打造自己個人品牌,甚至是商業體系,因為幣圈這個圈子不錯,在這個圈子認識的人也都不錯,和這些人認識了,自然會產生很多化學反應。
就像我,我在進幣圈前,我沒想過我會持續寫文章,我沒想過我會進平安,我也沒想過我會做營養健康這塊,這些都是我進幣圈以後認識了相應領域優秀的朋友,和他們產生鏈接後,催生出來的化學反應。
我們每個人多少都有類似的經歷,我們可以回顧過往的人生,是不是因為在過去某個點認識了某個人,經歷了某件事,或是僅僅看到了某個畫面,然後就改變了我們接下來的整個人生。
只是進了幣圈,這種改變的節奏會明顯加快。
這次認識了曉陽,我倆各自後面的人生會不會因此有所改變,很期待……
⑽ 幣圈重磅!百億巨頭創始人「跑路」,更大危機還在後面
Luna幣的崩盤成為壓垮幣圈的導火索。多米諾骨牌一個個倒下,短短兩個月,曾經的「幣圈大佬」們風光不再,有的資產大量縮水,有的還背上了巨額負債,有的疑似捲款跑路......
幣圈暴富神話破滅,徒留一地雞毛,和苦逼的債主們。而這,僅僅還只是開始,更大的危機還在醞釀。
1 幣圈百億巨頭轟然倒下
最近,幣圈雷曼危機還在持續蔓延,暴雷的一個接著一個,但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三箭資本。
自成立以來,三箭資本一直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的投資,除了直接投資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之外,也投資DeFi、NFT等各類加密項目。三箭資本在全球新興市場的外匯交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一度占據全球新興市場外匯交易量近8%的份額。今年3月,三箭資本管理的資產一度超過100億美元,是加密貨幣領域最活躍的投資機構之一。
但這家一度掌管100億美元資金的幣圈對沖基金,在穩定幣TerraUST及其姊妹幣Luna崩盤後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中,快速經歷了流動性危機、申請破產清算、再到被傳跑路,堪稱戲劇性。
事件的導火線還要追溯到5月。代幣stETH價格暴跌、ETH & stETH脫錨引發了連鎖反應,重倉stETH的三箭資本深陷其中。
Luna的崩盤讓三箭資本的雪上加霜。此前深藍 財經 在文章《這個韓國人,讓全球炒幣者血本無歸》曾指出,Luna幣和穩定幣TerraUST的崩盤,或將絆倒了多位「幣圈大佬」,其中就有的三箭資本,今年2月Luna Foundation Guard籌集的10億美元中,有超過2億美元的投資來自三箭資本。但如今,這部分投資早已蒸發殆盡。
隨後,加密貨幣交易員Moon Overlord爆料,三箭資本開始大量傾銷stETH,償還他們的債務和未償還的借款。
Luna崩盤引起加密貨幣市場接連下跌,在6月中旬,三箭資本被傳出正遭遇追加保證金通知(Margin Call)。同時,三箭資本還陷入了流動性危機。據其透露,三箭目前有總額超 20 億美元的未償債務,但只有2億的流動資產。
接著又有匿名人士爆料,三箭資本挪用客戶資金是常事。爆料稱,三箭一直為新加坡、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客戶提供服務,但他們沒有合規許可或受到監管。貸方包括小型交易平台、個人和公司,三箭在和對手方交易的時候總是熟練地挪用客戶的錢,就像他們是在用自己的錢一樣。並表示,Zhu Su在新加坡至少有3.5億美元資產,建議債權人去查查。
債務壓力之下,很快,第一個債主向三箭資本催債了。數字資產經紀公司Voyager Digital突然發難,表示已經向三箭資本出借15250個比特幣和3.5億美元的穩定幣USDC。按當時的價格計算,貸款總額超過6.75億美元,要求三箭資本在6月24日前償還2500萬美元,在27日前償還全部未結清貸款。
但直到27日,三箭資本依舊沒有還上貸款,沒幾天三箭資本就傳出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其創始人Zhu Su也在推上發文稱,「我們正在與有關方面進行溝通,並完全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疑似回應該傳言。但7月1日,三箭資本申請破產得到了「實錘」。
借款方申請破產,6個多億美元的債收不回來,悲催的債主Voyager也只能含淚破產。在宣布暫停平台所有交易後不到一周,7月5日,Voyager也宣布已申請破產保護。
2 賣豪宅、轉移資產、下落不明 清算期間疑似「跑路」
三箭資本破產清算期間,也是插曲不斷,相繼傳出創始人賣豪宅、轉移資產、下落不明,疑似跑路的消息。
三箭資本成立於2012年,兩位創始人Zhu Su和Kyle Davies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其中Zhu Su曾在瑞士信貸和香港的德意志銀行擔任衍生品交易員。
6月底,在三箭資本傳出申請破產消息的同時,有媒體曝出Zhu Su正以3500萬美元緊急出售他在新加坡的一套房子。這套房子位於新加坡富人區武吉知馬的雅舞路,佔地近3000平方米, 是Zhu Su在2021年12月以4880萬美元價格買入,到手還不到一年。
隨後在7月8日提交給紐約破產法院遞交的文件又披露,三箭資本的兩位創始人一直不配合清盤,且下落不明。並且清盤人前往其在新加坡的辦公室,發現辦公室大門緊鎖,電腦也不在運行,郵件塞在門口地上,早已人去樓空。
同時有外媒報道, 由於不明原因,屬於三箭資本NFT基金Starry Night的NFT已經被轉移到一個新的錢包中。據金色 財經 報道,三箭資本持有的NFT收藏價值約730萬美元。
7月12日,失聯一個月的Zhu Su終於在推特上再次出現。他發文表示他們與清算人合作的「誠意」努力「遭到了誘導」。
三箭資本此前的策略一直是從同行借錢,投資到新生的加密貨幣項目中。而這意味著,被三箭資本借錢的同行們,將面臨巨大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Voyager 就是三箭資本破產下,倒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而這僅僅只是開始,危機之後還會繼續向三箭資本和Voyager的債權人們蔓延。
僅Voyager 一方,其債權人就超過10萬人,資產在1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負債在相同范圍內。另一位債主BlockFi,據其聯合創始人Zac Prince透露,與三箭資本直接相關的損失約為8000萬美元,這還只是「其他人報告的損失的一小部分」。
而三箭資本由於缺乏透明度,整個行業沒有人知道誰對他們持有敞口,以及他們的情況究竟有多糟糕。
3 一切都僅僅只是開始 幣圈雷曼危機持續蔓延
今年5月中旬,就有業內人士表示,LUNA幣歸零引起的「蝴蝶效應」將不亞於2008年的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三箭資本只是其中一塊極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多米諾骨牌而已,更多的骨牌早已倒下,還有更多的骨牌正在掉下。
穩定幣TerraUST崩盤後,幣圈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比特幣、以太坊價格的持續走低,而後,各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開始掀起「裁員潮」。6月中旬,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宣布裁員,裁員比例達到18%、涉及員工超過千人,緊接著,BlockFi、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rypto.com、Gemini、交易所Buenbit陸續宣布了大規模裁員計劃,其中交易所Buenbit裁員甚至達到了近一半比例。
有些投資者自我安慰,裁員而已,這並不會影響到自己的資產,但很快就被打臉,「浪潮」拍向了幣圈投資者。各大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相繼裁員的同時,有「幣圈銀行」之稱的加密借貸巨頭Celsius,突然宣布凍結提款,防止擠兌。
Celsius並不是什麼無名小輩,它在幣圈的地位不容小覷。據Celsius官方宣稱,其擁有170萬客戶,截至5月17日,公司擁有價值118億美元的資產。此外,他們還幾乎參加了所有主要「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
這意味著,如果Celsius被要求停止運營,那麼相關數十個DeFi項目、加密貨幣和其他數字資產都將「一損俱損」。
值得注意的是,幣圈最大的穩定幣Tether的發行商正好是Celsius的股東,這讓不少人擔心,Tether是否會被拖下水。如果Teteher也出現問題,可能還會導致幣圈更大的崩盤。美國大學金融專家Hilary Allen表示:「Tether是加密生態系統的命脈,如果它暴雷,會導致整面牆倒塌。」
6月底,有外媒報道稱,Celsius CEO曾試圖逃離美國,並計劃前往以色列,但被當局阻止。再一消息再次引起市場的恐慌。
幣圈「銀行」「券商」「對沖基金」相繼倒下,行業「大佬」都要破產跑路了,那些個山寨幣、空氣幣就更不用說了。其中一個名為DOR幣的空氣幣項目方,還沒開盤就被曝跑路,臨走前還「誠懇」表示,由於DOR私募資金過大,實在抵不住有貨,項目方決定集體移居新加坡。要怪就怪你們讓我們私募了太多。
只留下一群受害者,苦苦維權。
當潮水退去,幣圈暴富神話不再,剩下的,只有一地雞毛。
本文源自深藍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