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攻克元宇宙
『壹』 元宇宙的發展前景
關於元宇宙有這么八大要素。對於想要體驗虛擬現實的朋友來說,最看重的,或許是身份、朋友、沉浸感以及低延遲。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與文明的四大要素。
而這八大要素是roblox給出來的定義。關於roblox,其實就是一個大型的游戲,特別之處在於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多人在線創作游戲,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在這里開發了大量的3D和VR等數字內容,同時這款游戲兼容休閑游戲、虛擬世界以及自建內容。並且這款游戲還擁有兩種虛擬貨幣。分別是robux和Tix,現在Tix已經沒有了,玩家主要用的是robux。
綜合這八大要素來說,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對宇宙進行一個交叉定義。那就是獨立性,連接性以及時空性和真實性。
元宇宙獨立於我們的宇宙之外,但是與外部的真實世界緊密相連,我們可以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平行空間,元宇宙的時間維度和我們的現實宇宙一樣,都是真實的,但是元宇宙沒有自己的實體空間,它只存在於網路之上,是一個將用戶和網路統一的有機整體,元宇宙之中包羅萬千,實現了多方面高度的覆蓋。但是元宇宙的開發任重而道遠,我們的技術尚不成熟 。然而,畢竟元宇宙代表了未來互聯網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多家公司也因此而賺得盆滿缽滿,就比如開發了會說話的湯姆貓的公司湯姆貓,僅僅因為公司方面,關於是否開發元宇宙進行了回復,就導致公司股票狂漲。
『貳』 聯 通迅游快卡內容結轉規則
進入2022年,全球互聯網巨頭繼續加快布局元宇宙步伐,國內互聯網企業也爭相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發展數字經濟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多名業內權威人士表示,元宇宙或將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亟須盡快出台政策,破解制約元宇宙發展的法律、技術、人才等方面的障礙,加強治理監管,引導我國企業加快切入元宇宙健康發展的賽道,追趕並追求領跑全球下一代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
來源:視覺中國
硬體、社交、游戲——駛向元宇宙的三駕馬車
微軟1月18日宣布出資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且全部現金支付。動視暴雪公司推出過《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爐石傳說》《守望先鋒》等經典游戲,截至2021年三季度,月活躍用戶達4億人。交易完成後,微軟將成為僅次於騰訊和索尼的全球第三大游戲公司。
微軟「舞劍」,意在元宇宙。微軟CEO納德拉說,這筆交易將在微軟元宇宙平台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網易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在元宇宙浪潮下,游戲產業既是元宇宙技術的最佳試驗田,也是元宇宙商業化落地的最佳場景。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基本模式,元宇宙具有身份性、交互性、沉浸性等基本特點,而游戲無疑是最為理想的入口。」天風證券海外首席分析師孔蓉說。
業內也將此次收購視為微軟對於另一大科技公司Meta在元宇宙領域的一場防禦戰。民生證券通信首席分析師馬天詣認為,此次收購動視暴雪讓微軟補全了硬體、社交、游戲三駕駛向元宇宙的馬車。
四個新賽道 三大新突破
全球各大股市反應迅速。1月18日,美股盤前動視暴雪大漲約37%;索尼集團股價在日本東京股市下跌近13%。1月19日,我國A股游戲概念股急速拉升,迅游科技、星輝娛樂漲停……
各路資本聞風而動。長期關注元宇宙的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權益合夥人董月英認為,目前互聯網紅利已經減退,資本基於逐利性,急於尋找下一個風口。
騰訊、位元組跳動、萬興科技、中青寶、網易等國內企業加快布局元宇宙步伐,許多互聯網巨頭和其關聯企業爭相申請注冊元宇宙相關商標。「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五源資本、險峰長青、晨興資本、星瀚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均已開啟元宇宙賽道布局。」董月英說。
「元宇宙將引領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中國電信集團新國脈數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安民認為,元宇宙至少催生了四大新賽道:科技研發、智能算力、場景應用以及數字資產。
在科技研發賽道上,有虛擬現實、人工智慧、GPU(視覺處理晶元)、物聯網、區塊鏈/NFT等。
在智能算力賽道上,以GPU為主的智能算力是關鍵,元宇宙的發展將推動世界加速進入智能算力時代。
元宇宙現身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來源:人民視覺)
在場景應用賽道上,元宇宙時代將催生豐富的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生活、工作以及城市治理等應用場景。
在數字資產賽道上,由於在元宇宙里會有大量動漫人物、藝術作品、各類IP等數字資產創生,數字資產將成為世界資產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網易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未來,游戲產業應與元宇宙結合,不僅在真實世界外創造一個虛擬世界,還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為真實世界做補充上,讓游戲與元宇宙的疊加效應不斷溢出,應用到工業、醫療、交通、教育、文化等實體領域。
一是消除隔閡,形成一種虛實二維的新型生活生產方式,拓展更多現實中不能實現,宏大、虛實結合的空間場景,帶來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
二是突破物理條件的限制,帶來能力和效率的大幅提升。以生物課人體教學為例,可開發一個AR游戲,讓人體五臟六腑呈現在用戶眼前,直觀展示體內器官的立體關系,甚至可穿梭其中觀察。這樣的沉浸式學習,效果勝過傳統教學方式。
另外,在搶險救災、地震救援、毒氣處理等應用場景中,數字孿生等元宇宙技術可以突破物理及人力限制,對效率提升、攻克難題將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是游戲產業與元宇宙的發展,會帶來新一輪技術革新與技術爆炸,加速人們對新能源和量子計算的需求,有助於腦機介面等方面產生重大突破。
引導相關企業領跑數字經濟
首先,盡快為其制定比較完善的規則和法規,促進開放、防止壟斷,實現互聯互通。
比如,在元宇宙中數字身份需要公安系統的實名認證,以防止用戶偽造篡改虛擬數字身份。再比如,藝術作品從現實世界映射到虛擬世界,是否存在版權問題,需要有關部門作出規定,避免侵權。
董月英認為,伴隨著元宇宙新型業態的出現,虛擬財產的確權與使用將會帶來更為復雜的法律問題。另外,對於開展數據處理業務的元宇宙公司而言,需要格外關注數據安全相關立法,建立健全平台數據合規體系。
其次,技術局限性是當前元宇宙發展面臨的最大瓶頸,需要國家大力支持關鍵技術研發,盡快縮短和海外的差距,努力實現趕超。
游戲引擎相當於游戲的晶元,是元宇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自研游戲引擎由於投入大、風險高,目前國內企業涉獵較少,過度依賴Unity、UE等進口引擎。艾瑞咨詢2020年的統計顯示,全球排名前1000的移動游戲中,71%採用Unity引擎。這意味著,一旦進口游戲引擎出現斷供等問題,整個游戲產業會受到明顯沖擊,存在卡脖子風險。
業內人士期盼,設立專項扶持基金,對研發或使用自研引擎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和人才就業引導。同時,對參與引擎自研的國內外技術人員和科學家,給予簽證、落戶和稅收優惠等支持。
再次,元宇宙產業需要更多試錯與創新空間,其中游戲產品的探索與創新是非常好的試驗田。自2021年8月以來,游戲版號發放處於停滯狀態,導致大部分游戲企業為了讓有限版號發揮最大價值,退守到大品類、玩法成熟的游戲,行業創新容錯空間明顯減縮,技術發展放緩。
受訪者建議,探索更規范的游戲產業管理制度和行業自律規范,逐步弱化版號總量控制。精準扶持技術創新型游戲產品,對於自研力強的游戲企業,出台相應的版號、資金等扶持政策,為元宇宙產業發展做好技術和規則儲備。
最後,引導企業加緊研究和切入虛擬現實交互領域。李安民認為,有關部門和地方可引導企業在4個方面著力:一是參與元宇宙底層核心技術的前瞻研發;二是參與以智能算力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大力拓展虛擬現實產業,協同打造虛擬現實應用標桿;四是利用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審慎擁抱元宇宙
於京東
在一場跨年晚會上,以鄧麗君為原型的虛擬人與現場歌手合唱了《小城故事》等經典歌曲,讓觀眾感受人物「復活」、穿越時空的奇妙。元宇宙正成為游戲產業、文娛產業和數字經濟宣揚的「下一個風口」。
然而,風口也易變異為風險口。近期,一些不法分子蹭熱點,編造虛假元宇宙投資項目,打著元宇宙區塊鏈游戲旗號詐騙,惡意炒作元宇宙房地產圈錢,變相從事元宇宙虛擬幣非法牟利。對此,銀保監會2月18日已發出風險警示。
元宇宙的風險和危機,並不止於涉嫌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從現有的元宇宙設想理念來看,虛擬世界的新型組織蘊含一定風險,需要警惕其可能導致的系統性治理危機。元宇宙世界的自由、合作與開源理念要求技術、代碼與治理方面的透明性,但這些極易成為黑客攻擊的入口。同時,從西方國家的選舉實踐來看,不能排除虛擬世界中的選票操縱與寡頭統治。此外,無國界、無權威、自助式的公共生活,不僅會給現實中的主權國家與國際社會帶來挑戰,也可能成為新型犯罪、剝削與殖民活動的藏匿之所。
應當看到,元宇宙有可能顛覆現實世界的客觀法則與社會秩序,卻不可能完全重建一套新的倫理、觀念與價值體系。因此,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主權國家政府,都會積極參與和影響元宇宙世界的規則設定。有公司聲稱要投入10億美元招募、激勵和訓練下一代創作者,這些人是虛擬世界的初始「移民」,在開發、建設與流動中,傳播特定的觀念價值。
如何確立這些規則標准,是跨國資本、技術公司與主權國家之間展開競爭的重要內容。這種競爭將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底層源代碼、基礎演算法、安全協議等技術事項,也包括理念、文化與意識形態方面的輸出。如何抓住元宇宙創新研發的戰略機遇,積極融入虛擬空間規則與價值的重塑,成為世界變局之下新的重要使命。(作者系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衡研究院副教授)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22年第3期 原標題:《角逐元宇宙賽道》
作者:潘林青 | 編輯:李建發 鄭雪婧
責編:郭艷慧
校對:黃琛茜(實習生
『叄』 功課什麼難關呀
功課雜交水稻難關呀。
攻克雜交水稻難關
1973年10月,在蘇州召開的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弊禪旦,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為代表的科研人員多年來潛心研究的結晶。1960年7月,時任湖南黔陽農校教師的袁隆平在試驗田裡發現一株天然雜交稻,萌發了研究雜交水襲激稻、提高糧食產量的念頭。1966年,袁隆平發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雜交水稻研究由此邁出堅實的第一租擾步。
『肆』 在未來兩年,VR硬體會迎來大的技術突破嗎
VR硬體很難迎來大的技術突破,至少不會在未來兩年內出現重大突破。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VR技術的發展速度本身就非常緩慢。在我們提到元宇宙的概念是,元宇宙的支撐點之一正是為VR技術。 VR技術不僅包括VR的軟體設施,同時也包括硬體發展,VR硬體的發展情況其實並不理想,也很難迎來行業的春天。
一、VR硬體很難在兩年內出現技術突破。
VR的概念其實已經由來已久了,至少已經提出了20年以上。雖然我們非常期待看到VR技術的進一步革新,同時也期待看到VR技術能夠串聯起現實世界和元宇宙。然而事實上:VR技術所需要攻克的難點實在是太多了,VR硬體也會有很多致命的缺陷。
『伍』 終末陣線:伊諾貝塔——超越現實互動體驗的終末元宇宙
終末世界觸手可及,集結吧指揮官!美少女機甲射擊手游《終末陣線:伊諾貝塔》,「變革測試」火熱進行中!你想過在末日的世界裡,帶著專屬於你的戰姬軍團沖鋒陷陣,披荊斬棘,酣暢淋漓地戰斗嗎?現在,《終末陣線:伊諾貝塔》攜手一隅千象,為大家帶來了MR(裸眼混合現實)黑科技——「終末元宇宙」!在這里虛擬與現實交融的世界中,萌娘、蘿莉、御姐等以最直觀的姿態出現在你的眼前,足以讓你搶先領略,這項超越現實的互動新體驗!
裸眼MR黑科技最真實的末日世界!
冰冷的末日世界,因為有了裸眼AR技術而多了溫暖!《終末陣線》突破了傳統的技術,實現了攜帶式設備交互,以「物理空間牆地」為成像載體,讓指揮官們不用隔著手機和電腦屏幕,不用帶眼鏡、Switch健身環之類佩戴式設備,拋棄所有傳統VR的穿戴設備,只需要走進MR空間,就能真正實現與美少女戰姬們的零距離交流和互動,感受最真實動人的末日世界和最燃的機甲暴擊!
依託與MR的「黑科技」支持,指揮官們在「終末元宇宙」中,享受全新的游戲體驗!在這里,你可以與機甲少女們交流培養羈絆,近距離地欣賞嬌美的機娘備戰時帥氣拉風的身姿,也可以與美少女們戰姬們,享受身臨其境的末世戰爭!在不久前落幕的AIG展會中,實機體驗過「終末元宇宙」的指揮官,他們激動的心和顫抖的手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終末伊甸園千嬌百媚戰姬任君挑選!
戰姬x戰機,都說美少女是女孩的眷戀,機甲是男人的浪漫,這兩個亮點在《終末陣線》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在《終末陣線》的MR空間中,備裂各式各樣的戰姬,圍繞在指揮官身邊,當嬌美機娘碰上冰冷的拉風機甲,指揮官是會選擇一頭標志性紫發、愛吃胡蘿卜的兔女郎貝阿特麗?還是性格中二卻十分喜歡看書研究典籍的蘿莉桃樂茜?又或者是善於謀劃、追仿滾改求完美的清冷御姐卡珊德拉?
MR全系版的終末陣線將至未來可期待
力求打純粹的二次元游戲,從人物設定到世界觀的架構,再到裸眼MR的「元宇宙」黑科技,這款游戲的各方面都投注了其製作人員的大量精力與心血,一切由「愛」而生,各方面都追求做到極致和純粹。但《終末陣線》不滿足於讓指揮官們只體驗到科技打鬥感拉滿的炫酷畫面渲染,未來還會持續攻克聲音識別、虛擬懸浮屏操控等技術,讓指揮官們體驗到真正的MR全系版的終末陣線,未來,仍可期待!
牽手未來世界,和戰姬備判少女一起等候「元宇宙」降臨!《終末陣線》「變革測試」火熱進行中,在這為期10天的測試里,更多精彩游戲內容將陸續開放,定能滿足指揮官們的游戲需求!未能參與本次測試的玩家也不用灰心,游戲全渠道預約火熱進行中,現在前往官網預約游戲,不僅能夠獲得專屬福利,更能搶先獲悉第一手游戲情報喲~
游戲官網:
官方微博:終末陣線手游
官方公眾號:終末陣線手游
官方QQ群:69065
『陸』 元宇宙虛擬會議怎麼開
「全球元宇宙大會」即將在上海舉辦。此次大會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聯合主辦,會議將由元宇宙主題報告會、產業領袖論壇、產業硬科技論壇、產業投資論壇組成,並且在大會中還將發布《元宇宙世界宣言V1.0》和《宇宙產業計劃V1.0》.
『柒』 元宇宙游戲毀了多少孩子
大家好,我是很帥的狐狸
今天我准備來聊聊
元宇宙
最近這個概念很火——
facebook改名Meta迎接元宇宙,抖音的元宇宙up主「柳夜熙」憑借兩個視頻收獲了200萬粉絲,甚至羅永浩老師都提到了,自己下一個創業項目將會是元宇宙……
那麼問題就來了——
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後續它會怎麼發展?最終形態是怎樣的?
為什麼說目前元宇宙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
為什麼我們說它有可能會毀了這個世界?
我們有辦法避免它對人類的摧毀嗎?
NFT《》
區塊鏈《》
智能城市《》
計算機視覺《》
人工智慧《》
這篇文章會回答上面的這些問題,希望可以升級你對世界的認知,輔助你更好地預測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找到在後續每個階段最關鍵的技術與應用。
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這個概念來自科幻小說《雪崩》,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虛擬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頭,用戶可以連接萬物,並且可以做到很多物理世界裡無法實現的操作。
在科幻作品裡頭,元宇宙會更豐富一些: 比如像《頭號玩家》里頭那樣,使用VR眼鏡來與其他個體互動——
不過,元宇宙並不會單單停留在「炒作」層面上,它有極強的可拓展性。
未來的元宇宙,可能是像電影《超能查派》或《超驗駭客》一樣,我們可以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網路上,到時我們可以脫離肉身完全生活在元宇宙里。
大家聽到這么賽博朋克的概念通常會特別興奮,但我想把大家稍微往現實拉回來一些:
因為再往後推演了幾步後我們發現,等發展到第4階段,元宇宙很可能會讓人類固步自封,甚至有可能毀了這個世界。
接下來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後續元宇宙的發展推演。
目前看來,我們還處於第一階段——
階段 1
虛擬元宇宙 ️
元宇宙其實是在復刻人類在現實世界的感官感受。
最早因為設備的限制 (只有電腦和手機) ,所以我們只能復刻一部分視覺和聽覺的體驗。
像是我以前詳細介紹過的游戲 ,在那個元宇宙里一切皆有可能:玩家可以開銀行、炒地皮、開會……這個游戲甚至還成功地預言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感興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德國華人玩家Chung Anshe在現實生活中是個老師,在游戲中卻靠著炒賣地皮賺了上百萬美金,其虛擬形象甚至登上了《財富》和《商業周刊》雜志的封面。
圖/商業周刊
還有後來流行的Roblox、我的世界、摩爾庄園、動森等等……
就像前面說的,所有角色扮演類游戲都可以說是「元宇宙」的前身。
而這幾年,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可以更好地復刻現實世界的體驗——
基於上面提到的這些技術,我們可以更快地接收、處理、傳輸、輸出感官信息。
我們來重點說一下負責信息輸出的VR終端,它們的作用是復刻五感的體驗——
目前我們對視覺和聽覺的模擬已經相對成熟了。
觸覺方面,目前有類似《頭號玩家》里頭的全身觸覺體驗套件Teslasuit,可以通過電流刺激來模擬觸覺。
圖/Teslasuit
嗅覺方面,有個叫OhRoma的產品可以模擬戰爭中的硝煙味、僵屍撲過來時的腐爛味、女生靠近時的體香 (其實…這個產品是色情網站設計的) 等等。
圖/Techcrunch
隨著化學和材料學等學科的發展,理論上未來也可以合成相應的氣體固體,模擬更多嗅覺體驗,甚至味覺。
到時候,我們會進入一個幾乎可以復原現實世界一切感官體驗的元宇宙。
不過,畢竟一切只是「模擬」,還是很難完美復刻所有感官體驗。
這時候,我們會嘗試進入「階段2」。
階段 2
腦接元宇宙
之前我在科普 的時候就提到過「缸中之腦」實驗。
人類的感受其實都是大腦的「騙局」:而既然大腦信號都是電信號,我們完全可以把大腦信號轉化為計算機可以讀懂的語言,反過來也可以把計算機信號轉化為大腦可以感知的電信號。
這樣我們靠一段代碼,就可以模擬吃飯的感受。
像是馬斯克這幾年在研究的腦機介面技術,就在努力攻克這些課題。
圖/Neuralink
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我們或許完全不需要通過VR眼鏡等外接設備,也可以直接通過電信號完美復刻現實世界帶來的感官體驗。
不過呢,還是有問題存在:我們的吃喝拉撒還是得在現實世界完成,人類無法跟現實世界完全脫節。
一種解決方案是類似電影《黑客帝國》的場景:所有人類的肉體被妥善保存,通過營養液維持生命機能——
圖/《黑客帝國》劇照
這背後也有「兩顆葯丸」的倫理問題:「真實」到底重不重要?
Anyway,即使倫理問題解決了,所有人都願意選擇在元宇宙里生活和工作了,仍然有問題無法解決:衰老與死亡。
這時候,人類會嘗試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元宇宙——
階段 3
意識元宇宙
隨著全腦模擬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未來如果我們可以像《超能查派》或《超驗駭客》一樣,直接把人類意識上載到伺服器上,同時讓意識具備自我計算機能,那麼我們可以脫離肉身完全活在元宇宙里,徹底地進化為硅基生物。
而且我們的意識還可以無限復制,傳到全世界的各個伺服器上。
這個哲學上的討論很多,今天就不展開了。
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WaitButWhy的文章《What Makes You You?》。
Anyway,假設意識本身都是「我」,那麼在意識可以備份的前提下,只要不存在全球性災難事件引發全網斷網、資料庫全毀這樣的極端情形,理論上我們都可以實現「永生」。
不過這時候還是有問題:人們會變得不再快樂。
這一點可能有點違反直覺,我來解釋解釋——
大家之所以喜歡元宇宙的概念,是因為它能擺脫現實世界的諸多限制。
比如空間限制,我們可以在元宇宙里實現瞬間移動。
我們也可以脫離時間限制,很多動作可以有即時反饋,壓根都不需要等待。
如果我們的意識可以上傳到元宇宙,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提高計算速度,來改變我們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就像劉慈欣在長篇處女作《中國2185》里頭所描述的,「虛擬人類」在兩個小時里度過了600年的演化。
還有就是規律限制——在元宇宙里我們能做到很多違背物理學生物學規律的事情,比如你可以飛可以漂浮,就算被車撞了被劍刺了也不會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圖/Mark Zuckerberg via FB
而更重要的,在元宇宙里,理論上你也沒有資源限制——
你可以擁有無限多的資源,你可以擁有無數套房、無數輛豪車、無數個名牌包包……
只要計算資源允許,甚至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元宇宙,成為自己宇宙的「神」。
那麼問題就來了——
既然幾乎沒有限制,為啥還會「不再快樂」呢?
這是因為,快樂的來源,在於「預期差」。
幾乎什麼都做得到,要什麼就有什麼,你就不會有「求之而不得」的感覺。
就算你得到了一切,都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而且意識被上載還有一個後果:我們的計算速度和准確性變強了,出現「意外」的概率很小。
換句話說,我們的「預期」變得極其准確,這也是導致沒有預期差的原因。
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會開始進入下一個階段——
階段 4
孿生元宇宙
為了製造預期差,我們會開始某種程度的自我設限,復刻真實世界中的各種規律:物理學、經濟學…創造出一個現實世界的鏡像,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數字孿生」。
最簡單的做法是加入隨機數。
就像玩游戲抽道具,把把歐皇並不會讓人沉迷,有了隨機變數自然會有意外,會有預期差。
當然,我們也可以自我設限,讓資源不再無限 (不過這也失去了元宇宙的大部分魅力) 。
比如說,我們可以利用我以前科普過的 ,讓元宇宙里頭的虛擬物品具備稀缺屬性。
這么做,本質上就是讓資源不再可以隨隨便便地無限復制,那麼現實世界中的經濟規律也可以在元宇宙里頭被復刻。
當然,這些手段其實在更早的階段就會開始發生,像是NFT在這幾年就被熱炒過幾波。
不過在這個階段還是有兩個致命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甚至有可能讓人類不再擁有創造力。
第一個問題是時間資源無法受限。
上載意識後,人類實現了「永生」。
雖然我們會自我設限,讓經濟規律重現,但我們不大可能會讓時間資源被壓縮。
畢竟從倫理道德來看,剝奪一個人的剩餘時間,相當於主動「殺死」他。
一旦人類擁有近乎無限的生命,他們會做什麼?
奈飛《愛死機》第二季的《Pop Squad》 (人口警察) 給出了答案——人類將會喪失創新意願。
劇集里的一個女性角色,她是個歌手,過去20年一直在磨煉某一段獨唱。
圖/愛死機2
因為她擁有了無限的時間,已經試錯了足夠多次,「從0到1」甚至「從1到100」都搭好了,所以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從100到101」的層面。
順帶一提,這時候「繁衍後代」也會變得沒那麼重要,你甚至可以跟NPC (人工智慧) 生下後代,但很可能只是為了體驗當父母的樂趣。
Anyway,人類創新的步伐確實會因此放緩。
當然你也可以說,雖然是放緩,但還是在進步的;而且時間資源近乎無限,那長遠來看,人類還是在發展的。
這時候我們還會面對另一個問題——信息繭房。
人類知識的發展,要有信息的輸入才能有智慧的輸出。
而在元宇宙里頭,信息的輸入源會被局限在元宇宙 (外加地球) 本身,這會限制人類知識邊界的拓展,會形成一個信息繭房。
當然,自我演化本身也可以有輸出:因為我們對原始數據的處理會得到新的信息,會產生新的認知與洞見。
但這些都只是人類自身活動而產生的信息。
更可怕的是,一旦算力足夠多,每個人都可以在意識里載入所有人類已知的知識,那麼每個個體的輸入相同、處理機制也相同 (因為處理機制由輸入的信息決定) ,這樣每個個體的輸出也會相同。
這會誕生很多科幻小說里提到的「統一意識體」。
多樣性的美將不復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破局呢?
人類在徹底理解了元宇宙與地球之後,還是有拓展知識邊界的需求的。
這時候,我們需要打破信息繭房,從地球外部去找輸入。
就像我在新加坡的ArtScience Musuem (藝術科學博物館) 里頭看到的這么一句話——
圖/狐狸
翻譯過來就是「科學是宇宙想告知人類的,而藝術則是人類想告知宇宙的。」
所以過往一直有所謂「飛船派」和「元宇宙派」的爭論——
到底人類的未來,是走向外星殖民?還是成為地下運轉的伺服器?
如果是後者,那麼一個流星過來,人類很可能會就此湮滅。
這是包括劉慈欣老師在內的諸多科幻小說家、未來學家所擔心的;也是我開頭提到的「元宇宙可能會毀掉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
無獨有偶,人類登月的第二人Buzz Aldrin也吐槽過:「你承諾過給我們火星殖民,現在我得到的卻只有Facebook。」
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那麼問題就來了——
你到底會選擇加入「飛船派」呢?還是「元宇宙派」呢?
最後我想說,這兩個派別其實並不矛盾。
這就像是投資和消費的關系一樣。
像費雪說的,「投資是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或者說,投資其實就是未來的消費。
一樣的,「飛船派」是在拓寬信息源,而「元宇宙派」則是在更好地利用和處理現有的信息。
兩者並不矛盾,可以兩者兼有。
只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錢都花在消費上,還是該拿出一部分來投資。
照例一張圖總結一下——
P.S.總有一天,疫情終將過去。疫情前和疫情後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後疫情時代又有什麼投資機會呢?找天給大家聊聊不曉得你們會感興趣不,感興趣的小夥伴點個在看唄。
「Greed is good.」
「很帥的投資客」的所有內容皆僅以傳遞知識與金融教育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一切請以最新文章為准。
⚠️ 風險提示:監管風險。
本文分析師/狐狸
圖片與編輯/狐狸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創/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過雜。華爾街見聞、36氪、新浪財經、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暢銷書《風口上的豬》《無現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