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咋克伯格演講是什麼時候
㈠ 元宇宙和VR的區別是什麼麥客存儲-元宇宙就是虛擬現實VR嗎
元宇宙區別於VR最大的地方在於概念比較大,也可以說元宇宙包含了VR,其只是元宇宙的一種應用表現方式,元宇宙除了VR還有游戲、金融、社交、購物等多種,具體可以參考公號教程圈的元宇宙課程,基本上講的比較全面易懂。
㈡ 什麼叫元宇宙啊
什麼是元宇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元宇宙是通過數字化形態承載的平行宇宙,通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徵的,基於未來互聯網,具有鏈接感知和共享特徵的3D虛擬空間。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現在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通過對元宇宙構思和概念的「考古」,可以從時空性、真實性、獨立性、連接性四個方面去交叉定義元宇宙。
1、時空性:從時空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空間維度上虛擬而時間維度上真實的數字世界。
2、真實性:從真實性來看,元宇宙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
3、獨立性:從獨立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與外部真實世界既緊密相連,又高度獨立的平行空間。
4、連接性:從連接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把網路、硬體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來的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
10月13日,全國第一家元宇宙協會機構——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元宇宙工作委員會在京成立。據元宇宙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吳高斌介紹,元宇宙工作委員會由「產學研用金服」等近70家機構發起,得到了包括文化、智慧、鄉村振興、智能製造、VR、人工智慧等十幾個領域的機構與協會的大力支持。
拓展:
有哪些公司在應用元宇宙?
1、微軟:2021年5月,微軟CEO表示,微軟致力於搭建「企業元宇宙」,並在7月份的MicrosoftInspire演講中明確提出「企業元宇宙」的概念,即通過構建資產、產品的數字模型,形成跨越人、地方、事物及其互動的復雜環境,實現物聯網、混合現實的整合,並以此提高在專業軟體市場的主導地位。
2、Facebook:Facebook的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在7月份的收益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的長期願景是建立一個「元宇宙」與此同時,Facebook或是最高調進軍元宇宙的巨頭,其創始人扎克伯格直接表示,未來幾年,會從社交媒體公司轉為一家元宇宙公司,公司將有約20%的員工在AR/VR事業部。
3、亞馬遜:自2018年以來,亞馬遜一直在神秘地開發"全新的VR購物體驗",試圖藉助Metaverse搭建虛擬的購物空間,使購物者可以與數字產品進行互動。
4、迪士尼:迪士尼首席技術官表示,搭建"主題公園Metaverse"將成為迪士尼主題樂園的下一步發展圖景。隨著技術發展,未來的主題公園可以不再受到物理世界的限制。自從2016年以來,迪士尼一直在探索通過360度視頻服務提供VR騎行。
5、Nvidia:2021年8月11日,Nvidia宣布了NvidiaOmniverse計劃,建立全球首個虛擬合作和模擬平台,將於Blender和Adobe進行新的整合,開放給數百萬人使用。Nvidia首席執行官表示,元宇宙即將到來,NvidiaOmniverse通過使元宇宙的願景成為現實來連接世界,建立一個從個人到大型企業、每個人都可以與他人合作的革命性的虛擬世界的平台。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大家。
㈢ 致敬扎克伯格冰島旅遊推廣部門公開推介「冰島宇宙」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 十月底Facebook將公司名字該成Meta平台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與元宇宙相關的熱潮,包括英偉達、迪士尼等知名上市公司高管也紛紛暢談自家公司與元宇宙的關系。酷愛跟進熱點的冰島 旅遊 部門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在嘲諷中點出了元宇宙概念存在的缺陷。
在該國官方 旅遊 促進組織Inspired by Iceland 11日發布的視頻中,一位名為「扎克·莫斯伯格森」的男子,梳著與扎克伯格一樣的發型,向世界推廣一種「與世界連接且不會特別詭異」的方式,並將其稱為冰島宇宙(Icelandverse)。
在十月發布的視頻中,扎克伯格將元宇宙(metaverse)稱為移動互聯網之後下一個世代,並強調元宇宙能夠產生一種情境,即真實與人共處的身臨其境感。而在冰島視頻中,「莫斯伯格森」則將這個國家稱為「不用佩戴愚蠢頭部設備就能感受的增強現實」。
視頻中同時強調冰島的場景已經存在數百年時間,能夠提供完全沉浸的體驗,包括「潮濕的水」、「能交流的人」。同時在「冰島宇宙」中也有能親眼看到的天空,能夠親身感受的岩石和親自走近的瀑布,能夠騎馬並摸一摸它頭上的長發。
冰島政府方面也延續了調侃的節奏,「訪問冰島」計劃的負責人Sigrir Dogg Gudmundsdottir在新聞稿中表示,「冰島宇宙」由政府、產業、學術界、大自然和幾座火山共同建造。
值得一提的是,Inspired by Iceland此前也有多次利用 搞笑 或流行元素製作視頻,包括《為何不應該在冰島穿牛仔褲或高跟鞋》,他們的作品《全世界最難的卡拉OK》在Youtube上獲得近1450萬次點擊。
㈣ 陳根:對於元宇宙,扎克伯格又改口了
文/陳根
近日,人工智慧研究科學家萊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edman)在播客中問扎克伯格,什麼時候大量的人才能在元宇宙中獲得大部分有意義的體驗。
扎克伯格說:「很多人認為,元宇宙指的是一個地方,但事實上元宇宙的定義是關於時間的,在這樣一個時間點,沉浸式數字世界基本成為我們生活和消磨時間的主要方式。」「我認為這才是合理的構想。」
扎克伯格指出,現在許多人已經生活在數字世界裡,只是還沒有完全進入虛擬現實。
客觀的說,扎克伯格盡管待在美國,盡管和美國的這些真正硬核技術實力的 科技 巨頭的相隔不遠,但扎克伯格在這幾大實力派的 科技 巨頭眼中是不被認可和重視的。 或者直白一點說,這些美國的 科技 巨頭根本就沒把扎克伯格當回事,無非就是一個基於互聯網技術推動下,做了一個開放式的全球社交應用平台而已 。
而這個軟體社交平台底層的硬體技術不是Facebook的,支持他這個應用的系統也不是Facebook的,就連在矽谷干電商的這個亞馬遜都沒把扎克伯格當回事情。不要說扎克伯格幹不成真正有硬實力的底層技術,就是連電商他都幹不成。
巴菲特在2021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年度會議上表示:「我們一直都知道,理想中的企業只需要投入很少的資本就能獲利很多。蘋果(AAPL.US)、谷歌(GOOG.US,GOOGL.US)、微軟(MSFT.US)和Facebook都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當巴菲特被問到對Facebook的看法時,他很客氣的表示Facebook是一家「非凡的企業」。 但實際上,這種卓越的公司是最難估值的,他也不確定Facebook在未來5年或10年的表現如何,因此無法投資該公司 。
其實巴菲特對於美國 科技 領域的看法,包括對Facebook的看法,就是最典型的,也是最真實表現了美國 科技 領域對Facebook的看法。在美國的這些硬核的 科技 巨頭中,Facebook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而對於扎克伯格炒作元宇宙,全世界除了我們國家的一些人,還有亞太地區的個別國家跟著起鬨之外,幾乎沒什麼人把這個「元宇宙」名詞當回事情。
從扎克伯格的行為與言論來看,他因為缺乏對硬核技術的了解,對於在他隔壁的那些 科技 巨頭的核心前沿實驗室也缺乏了解。當然或許不是他不了解,是他故意裝做不了解,然後來倒騰一些概念和名詞。之 前為了包裝自己的元宇宙概念,組建VR/AR的研究部門,搞的雷聲很大,但最近報道說他正在解散這個硬體部門。
這是為什麼呢?Facebook是不可能搞出像樣的VR/AR產品,原因就在於決定著VR/AR產品的不是這個終端的應用層面, 而是整個VR/AR的底層產業鏈技術都還不成熟,還不能支撐大規模的商業普及化應用。
毫不客氣的說,扎克伯格搞VR/AR產品的水平跟我們深圳華強北的水平沒有多大差別,無非就是產品做的更細致一點,但在技術層面所面臨的問題都是一樣的。 華強北解決不了,扎克伯格也解決不了。
而前幾天有出來鼓吹要投入AI跨語音應用研究,這事情谷歌、蘋果都已經正式進入應用5年以上了,連來自中國的一家叫有道翻譯的都在應用了,扎克伯格才出來炒冷飯。 這也就是顯示出了扎克伯格在 科技 應用層面的研究與投入是非常缺乏的,並且總是希望高估自己的忽悠,而低估了大眾的智商。
這次出來接受采訪在談到元宇宙這個概念的時候,意識到自己之前所鼓吹的 這個元宇宙概念被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用腳直接投票,把他的股票打骨折了之後,終於明白自己的這種忽悠,這種元宇宙謊言沒有人相信 。於是現在開始改口,說元宇宙是個時間點。
那麼他這么的表達對不對呢?可以說只對了一半。為什麼這樣說呢? 原因就是我一直說的,元宇宙根本不是誰喊出來,也不是誰規劃出來的,而是在一系列的前沿 科技 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自然疊加出來的產物。 因此,他認為代表著一個時間點,這個理解總算開始正常化了。
但是不對的地方在哪裡呢?那就是未來真正到能夠實現元宇宙的那個時間點,很大的概率上,那個時代是不叫元宇宙,會是一種符合那個時代文化、技術、認知而出現的新的名詞。正如在12年前,我們認為未來的時代應該是被稱為智能穿戴的時代,然後到了大數據時代,再到了今天的元宇宙時代,我們所有對於未來的認知其實都是隨著時代與技術朝前發展而發生變化,而改變我們的認知,而拓展我們的想像,而修正我們對未來的看法。
當全世界對元宇宙這個詞喊的最響亮的那個人,他對於元宇宙的認知都是那麼的可笑,都是那麼的不確定。而對於我們,當我們今天在高喊著元宇宙的時候,我們到底在喊什麼?
㈤ 扎克伯格為什麼中文說的那麼好跟誰學的扎克伯格說中文演講視頻
2015年10月24日,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的角色,走進了清華經管課堂為莘莘學子們授課,而最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全程22分鍾左右的演講,扎克伯格都是用中文完成的,當然你一定會問,扎克伯格的中文為什麼講得那麼好?他的中文跟誰學的呢?一起來了解!眾所周知,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是華裔,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扎克伯格的中文那麼好,一定是妻子帶的節奏,但實際上普莉希拉的中文顫塌遲可能還沒有扎克伯格說得溜呢!曾傳聞,有一次扎克伯格和妻子逛故宮,售票員看妻子是華人面孔,就問她你買幾張票?妻子一下子被問懵了,反倒是扎克伯格茄李接過話茬來兩張。當然,扎克伯格之所以這么努力的學中文,還不是因為要討好女友芳心,因為女友從小還是奶奶帶大的,而奶奶只會中文並不會英文,為了拉近跟女友奶奶之間的距離,扎克伯格曾花一年時間學習漢語,他專門聘請一名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中國博士生教授他漢語,他每天早晨都會跟這位家庭教師學習一個小時漢語,勤學苦練的他,終於中文說得還算過得去了。當然,除此之外,扎克伯格還認為,中國話很難學,而他想要多給自己一些挑戰,並且在學習中文的過程中還能了解中國文化,一舉好幾得,何樂而不為呢?甚至,扎克伯格不僅僅自己學中文,也希望自己兩個女兒要學會中國畫,為此還開出了84萬人民幣年薪和超高待遇福利給孩子招聘保姆,首要條件就是---必須會說中文。在學習漢語的第一年,扎克伯格專門聘請了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的中國博士生當漢語老師,堅持每天1小時健身,1小時學中文,6小時睡覺,剩下的所有時間都專注工作。再者,臉書里有不少中國員工,而扎克伯格逮著機會就拉著他們用中文交流。2014年,扎克伯格開始第一次在公衫圓開場合說中文,當然那時候業務還不那麼熟練的他因為語法和發音被媒體拿來做文章,但近幾年,只要有用中文亮相的機會,你一定都會發現,扎克伯格的中文水平,不是進步一點點啊!很多人都會覺得,公開場合說自己並不是很熟練的外語,說錯了多丟臉啊,但或許扎克伯格今天能成功,也有部分因素是在於他並不怕丑吧?
㈥ 元宇宙概念是什麼意思
元宇宙其實就是一個數字空間,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人造空間,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路世界。
通俗來說就是基於現代科技設備構建一個與現實世界無二的虛擬世界,而我們則可以在其中生活、社交、工作等等,可以說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現實空間。
對於元宇宙最早的定義在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斯蒂芬森在他的小說《雪崩》中是這樣描述元宇宙:
「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
㈦ 元宇宙概念為何爆發
元宇宙概念因為扎克伯格的關注而爆發。
扎克伯格在接受訪談時表示,距離可實現功能的元宇宙,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扎克伯格談到了目前元宇宙面臨的各種問題,通過智能手機、VR頭盔和AR眼鏡等技術建立在互聯網上,作為社交、工作和購物的場所。
從元宇宙熱自去年興起以來,目前我們所熟知和見證的元宇宙,還屬於概念性元宇宙。扎克伯格談到了一個功能性元宇宙的時間表,他說這是公司未來的新重點。目前,元宇宙在在硬體、AI和實用性方面有幾個挑戰需要克服。
元宇宙概念的應用
製造業長期以來一直擁有物理設施「數字孿生」的概念。製造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通過虛擬空間來運行工廠生產過程的模擬,公司經理可以識別和分析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工作,而無需對更改進行物理測試。
有了工業元宇宙,工程師可以非常方便地進入工業虛擬元件的內部觀察。工業機器人也可以在設計生命階段進入多的特性。例如在逼真的真實環境中的「宇宙」虛擬元場景中試車。
㈧ 2022全球元宇宙大會在上海召開,為何現在的技術仍不成熟
之所以說現在元宇宙技術仍然不成熟,是因為它所涉及的技術太多,范圍太廣,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一步步去實現。
元宇宙這個概念出現之後,大家都覺得非常的好,但是對於這個概念我們依然是比較模糊的。一個新穎的科技概念被提出來之後,肯定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實現的,就好比我們以前的互聯網也並不是一蹴而就,是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實現了全球互聯網時代。對此,元宇宙的出現也需要時間去完成技術支持。
㈨ 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初考,不及格!「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元宇宙這個詞最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2021年10月,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更名為Meta(元,元宇宙的元)。Meta(元)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一個指向自己的物體。但很顯然它也是元宇宙的縮寫。
㈩ 高清視頻傳輸是元宇宙嗎
5G高清視頻傳輸是元宇宙的一種方式。
5G本是增強移動寬頻和看超清視頻用的,現在是元宇宙的數據傳輸方式,區塊鏈、雲計算本是商業領域的應用,現在是元宇宙的底層技術。穩定幣本來是作為加密貨幣投機交易的中間貨幣,將來有可能把這種技術運用在元宇宙中的交易幣技術。
網上又出現了新的詞彙:元宇宙(metaverse),facebook的扎克伯格在一次演講中,16次提到元宇宙,並提出建立「企業元宇宙」的方案。位元組跳動也花費了大量資金收購了虛擬現實VR公司pico。騰訊和愛奇藝、完美世界等多個公司注冊了元宇宙商標。
為何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入局,元宇宙到底有什麼魔力。如果實現元宇宙,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
現實世界的人通過VR或感測器,讓意識進入到一個虛擬的世界裡,人們可以在虛擬世界冒險,生活。人們在虛擬世界裡的感官刺激,會傳回現實世界的人中,產生真實的感官體驗。
元宇宙是升級版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元界』。現實世界的人可通過設備進入元界,通過化身在虛擬世界中和大家互動。看過黑客帝國、頭號玩家的朋友應該更容易理解,頭號玩家裡的『綠洲』,這是最接近元宇宙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