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真幣圈
A. 江南戊戌銀元邊齒,江南八珍銀元
江南戊戌銀元邊齒
「江南省」是順治二年清軍佔領時,將改名為江寧後設置的行省。康熙初年,江南省劃分為江蘇與安徽兩省。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江南造幣廠籌辦之時,「江南省」建制已消失二百餘年,因為要與著名的江蘇省造銅元有所區別,故銀幣名稱採用江南省造。
·南銀元的由來·
江南地區是沿海的通商口岸,也是各種商品的集散地,隨著對外貿易的逐步發展,外國貨幣伴隨外商的洋貨輸入中國。戰爭以後,外商的和銀元強行輸入中國,並用銀元套購我國的白銀。白銀的外流引起朝野人士的注意,他們要求自鑄銀元,控制白銀外流,清廷為形勢所迫,批准廣東設銀局鑄造銀元。隨後,鑄造銀元的地域逐漸擴大,允許「沿江沿海各省,亦可自行設局」鑄造銀元。
·江南設銀元局·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江南總督(轄江蘇、安徽、江西等地)劉坤一,以「因制錢缺乏,不敷周轉,洋元營銷,利權外益」為由,上奏朝廷,獲准在江南設局鑄造銀元,遂撥款向英國和德國購置造幣設備,在西水關內雲台閘南岸,沿河收買,繪圖興建廠房。
次年六月,劉世芳受命帶領工人去湖北銀元局學習造幣技術,並招募造幣工人。十月初,廠房全部竣工,建成東西兩個廠,東廠鑄造銀元,西廠則專鑄制錢,設「江南鑄造銀元制錢」,管理兩廠的日常事務。
同年,東廠鑄造大小不等的五種無紀年「光緒」銀元。此後依次開鑄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等干支紀年銀元。
·版別之分·
江南造幣廠在光緒年間,鑄造發行了眾多不同版別年號的銀元。就壹元幣而言,龍圖有老版龍和新版龍之別,南的龍圖稱之為老版龍。
南銀元的邊形工藝不同,可分為光邊、齒邊和人字邊(鷹洋邊)三種款式,這三種款式的銀元又可依次為珍、稀、少,即光邊銀元珍,齒邊銀元稀,人字邊銀元少。南庫平三錢六分的銀元屬未流通的試鑄幣,市場上很難見到它。
·南品欣賞·
圖片品南人字邊銀幣,銀質細膩,銀色柔和,包漿陳舊,流通痕跡自然,品相極佳。幣面S形的鏈圈內有「光緒」四字,中心鑄滿文,上緣環書「江南省造」四字,下緣為「庫平七錢二分」。龍在背面的線圈內,龍眼炯炯有神,龍體,栩栩如生。英文環繞線圈,圈外兩邊各飾一朵花星。南銀元是江南省鑄造的之一版無紀年銀元,鑄額有限,存世不多,屬稀少之。
以上就是與江南戊戌銀元邊齒相關內容,是關於銀元的分享。看完江南八珍銀元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