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火圈微信群
❶ 為抓住這個風口,佟麗婭高曉松加入「3點鍾無眠」群,韓庚卻被踢出
最近,一個「3點鍾無眠區塊鏈群」(以下簡稱3點無眠群)在投資圈內火了!
根據中國企業家雜志報道,紅杉資本沈南鵬、360董事長周鴻禕、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薛蠻子等投資圈大佬都在這個群里,甚至還有高曉松、佟麗婭、林允兒、韓庚等明星。
這個2月11日創立的微信群,不到一天就達到500人數上限。春節期間,據說這個群里的紅包總額達到百萬。不過這不是明星和大佬們入群的主要動機,甚至這個群里禁止發布炒幣和ICO等信息。群里的人們主要針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前景進行學習。
我注意到,根據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的定義,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後計算模式的顛覆式創新,很可能在全球范圍引起一場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
如今,隨著比特幣價格較巔峰時「腰斬」一半,以及中國等國家的嚴格監管,「虛擬貨幣」的熱潮開始退散。但作為底層技術的區塊鏈,未來有望在金融、供應鏈管理、製造業、物聯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群內曾7天發紅包過百萬
「3點鍾無眠區塊鏈群」最初由玉紅在2月11日創立,玉紅此前是360游戲的主要負責人,現在是SEEU& QYGAME 創始人,後者曾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大型網路游戲《基本世界》。
由於最初建群時是凌晨三點,故將其命名為3點鍾無眠區塊鏈群。
在這個被稱為區塊鏈第一干貨群的微信群里,有紅杉資本沈南鵬、360董事長周鴻禕、天使投資人蔡文勝、薛蠻子、分布式資本合夥人沈波,甚至還有高曉松、佟麗婭、林允兒、韓庚等明星。
薛蠻子、李笑來、陳偉星、帥初等是區塊鏈的最早參與者。薛蠻子投資了量子鏈、比原鏈、墨鏈 。李笑來是國內最早投資比特幣、以太幣的人。陳偉星也擁有自己的基金,並投資了火幣、幣安、Tron等項目。帥初是量子鏈的創始人。
有意思的是,入群的人中受到最為熱烈歡迎的不是行業大佬,而是影視明星佟麗婭。據稱,佟麗婭被拉入群後,歡迎其加入的消息就多達上百條。佟麗婭表示,自己還是區塊鏈的初學者,希望多學習,並附上了一個8000元的大紅包。
這個群內一些不活躍的人會被踢走,比如韓庚、一號媒婆創始人慕岩、美圖CEO吳欣鴻等。留在群里的人經常進行激烈的「互懟」討論,也有一些新成員求知若渴,快速吸收著區塊鏈的新鮮知識。
2月24日,群內的陳偉星和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圍繞區塊鏈進行了一場「互懟」。
事情的起因是,朱嘯虎在朋友圈轉發一條關於區塊鏈的文章,並表示不要拉他進各種3點鍾群,有些風口寧願錯過,有些錢寧願不賺,否則晚節不保。
這種說法立馬引起了陳偉星的反駁。陳偉星反問,股權投資的割韭菜方法比幣圈高級嗎?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泡沫有全球股市泡沫高嗎?朱嘯虎則回應稱,ICO這種考驗人性的模式從來沒有成功。
不談炒幣,只聊區塊鏈
玉紅和最早入群的行業大佬薛蠻子、陳偉星等共同在群里立下了規矩:嚴禁在群里發布關於炒幣、ICO等方面的消息。因此,群里聊的話題主要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
郭宏才是幣圈的知名人物,他不懂什麼區塊鏈技術,卻通過炒幣搖身一變成為了土豪。他因為在群里說了一句「我反正就是來賺錢的,空聊技術真沒啥意思……區塊鏈最大的應用就是炒幣」,第二次被踢出群。被踢之後後,郭宏才心裡不服氣,在另一個群里生悶氣,「他們一直不說賺錢,都太虛了。」
中國一直走在監管虛擬貨幣炒作的前列。
去年9月,中國全面禁止了境內比特幣交易平台業務。這項監管也對全球比特幣交易帶來了沖擊。
今年2月5日,人民日報再發文章談論「炒幣」,認為各國應加強協同監管,防止引發系統性風險。
人民日報稱,近段時間,各類以區塊鏈、數字資產、虛擬貨幣為主題的會議、交流活動層出不窮,「炒幣」「變相ICO」等熱潮也是此起彼伏。一些人加入到「炒幣大軍」中,希望通過短期投機來獲得豐厚回報。由於區塊鏈和虛擬貨幣可以超越國界線,各國應當加強協同監管,防止虛擬貨幣交易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
這正是:
虛擬貨幣炒上天,
驟起驟落險連環。
擊鼓傳花吹大泡,
亟須監管布雲端。
區塊鏈應用前景廣闊
根據工信部白皮書,區塊鏈技術起源於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學者在2008年發表的奠基性論文《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狹義來講,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目前,區塊鏈技術被很多大型機構稱為是徹底改變業務乃至機構運作方式的重大突破性技術。
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使得「去中心化」得到低成本實現。
當我們發送電子郵件時,對方接收到的其實是email的副本,這使得信息可以得到迅速的傳播。但是這樣的做法卻不能復制到金融等領域的應用上來。比如當你向對方支付100元錢時,不能夠將自己手上的100元貨幣復制粘貼給對方。
因此在當今社會,涉及到現金、有價證券、知識產權、專利、碳排放配額等交易時,必須藉助一個龐大的中心機構(銀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解決信任的問題,這會增加交易成本、拖緩交易速度。比如我們能在一分鍾之內發送電子郵件,但是在同城的轉賬也許會花上幾天時間。將資金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都需要支付高昂的手續費。
加拿大區塊鏈專家唐·泰普史考特認為,區塊鏈技術會改變世界、建立信任的科技變得簡明易懂。他表示,區塊鏈技術的普及使得我們今後可能不再需要強大的中心機構,作為信用媒介。這就是下一代的互聯網,將有可能改變我們的金錢、貿易、政府和社會。
❷ 錢包買幣12滑點什麼意思
指的是某幣價格12元,然後設置的滑點。
幣圈滑點的意思:在這個滑點數字下,有人願意提供你的兌換空間/代幣的手續費/服務費,因為兌換的另一個代幣市場價格波動大,比如原本是1u兌換1w個某幣,下一分鍾1u只能兌換8k,滑點設置高,意味著你在這個范圍的兌換比例都可以接收。
關於滑點的2個理解如下:
1)滑點設置高,成交幾率大。比如某幣價格1元,有人設置滑點10%, 你設置30%,提交訂單後,價格漲到了1.3元,你能成交,10%滑點的交易失敗。
2)滑點形成是市場波動造成的。 如果是購買某個穩定幣,沒有波動,則不需要設置滑點; 前段時間火爆的合約,由於搶的人太多了,導致價格波動巨大,如果設置滑點太低,搶不到新幣,或者速度太慢,價格就漲上去了。
如何購買滑幣:
1、首先需要一個合約地址,可以理解成想要購買的代幣的唯一地址。一般在很多微信群、微博,都會轉發一些合約地址,可以自己去找找看。
2)打開tp錢包-bsc智能鏈-發現-PancankeSwap。用你持有的代幣去購買,比如bnb或usdt,選擇你計劃購買的數量,小試牛刀,比如0.01個bnb,或者5個10個u嘗試操作步驟。在select a currency 黏貼合約地址。購買步驟:黏貼上文的合約地址,就會出現對應的代幣NFTART,篩選選擇你計劃購買的數量;出現可買到的代幣數量;選擇swap 兌換;輸入錢包密碼PancankeSwap(薄餅)滑點設置即可。
拓展資料:
1.滑點的設置:滑點設置高,成交幾率大。比如某幣價格1元,有人設置滑點10%,你設置30%或以上,提交訂單後,價格漲到了1.3元,你能成交,10%滑點的交易失敗。滑點形成是市場波動造成的。如果是購買某個穩定幣,沒有波動,則不需要設置滑點。
2.最近火爆的合約,由於搶的人太多了,導致價格波動巨大,如果設置滑點太多,搶不到新幣,或者速度太慢,價格就漲上去了。新幣的風險:目前各種新幣太多,有的純粹就是坑,就是割韭菜。一錘子買賣,賣了就被項目方跑路了,投入都打水漂;有的就是看誰跑得快,最後也會歸零;如果能找到某個優質項目,是會長期發展的,前期投入支持獲得相應代幣,後期項目持續發展,獲得分紅收益的,才是可持續的。
操作環境:ELS-AN00 2.0.0212
電腦:windows10
❸ 幣圈怎麼當項目方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取了一份區塊鏈項目的市值管理方案,該方案宣稱用於指導項目在方案有效期內的幣值管理,包括項目開發工作階段性成果發布,公關策略和行為,選擇交易所、做市、價格拉升或打壓,項目方套利。
業內人士指出,市值管理方案在行業內司空見慣,僅僅是幣圈亂象的冰山一角。在區塊鏈生態鏈中,交易所、項目方、機構等參與者均不同程度存在違規之處,眾多投資者基本成為「待宰羔羊」。區塊鏈技術本應是服務經濟發展的一項利器,但眾多人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實際從事發幣等非法募資活動,行業亂象亟需監管介入規范整治。
忽悠入場
根據上述市值管理方案,第一階段主要目標是通過一系列行為為項目引流。方案列出了相應指標,媒 體宣發5篇稿件,線上直播2-3次,線下路演交流3-5次,KOL(意見領袖)發聲2-3個,建立5萬人規模電報群,2千人的微信群,無KPI要求的社群合作,戰略合作5-10家,統計代幣持有排名前20的列表;與代幣持有量排名前20的私募方簽訂一致行動協議,為期1個月。
引流方面首當其沖的涉及區塊鏈媒 體。今年年初區塊鏈媒 體雨後春筍般發展顯示了市場的火熱程度。
「發一篇軟文就能免費獲得許多項目代幣。且幣圈做媒 體成本極低,人員不需要太多,甚至一兩個就行。」深圳一家區塊鏈媒 體負責人陳松(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春節期間「3點鍾無眠區塊鏈」社群的火爆帶動了大批區塊鏈媒 體出現。該時間段區塊鏈媒 體融資快捷,幾家頭部媒 體均獲得了不菲的估值。
據智鏈財經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一季度就有15家區塊鏈媒 體獲得融資,包括巴比特、幣世界、深鏈財經等知名大號,融資總額達2.45億元。其中,巴比特於3月份獲得1億元A輪融資。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一家原本科技類媒 體也宣布轉型做區塊鏈報道,更有人以月薪6萬多元的標准聘請區塊鏈內容編輯,普通的區塊鏈會議展板能羅列上百家媒 體。「很多人都根本不懂媒 體,只是覺得這個來錢快。很多信息他們不做核實,只會轉載抄襲,導致市場經常謠言滿天飛。」陳松稱,很多區塊鏈媒 體背後其實是項目方,既可以替自己的項目宣傳,同時可以通過發軟文實現盈利。
早前曾服務於一家區塊鏈媒 體的張芸(化名)介紹,區塊鏈媒 體主要通過內容吸引投資者,然後將其引流至社群運營方。分析師進行「診幣」,分析代幣的市場行情。不會明確唱多,而用隱晦的形式誘導。「那些出鏡的分析師多數來自期貨、股票交易市場,通常剛接觸區塊鏈,並非專業人士。」
線下路演和請「大V」站台是不可或缺的步驟。「過去幣圈要搞項目首先找兩個大佬站台,再在全國各地做飛行路演,現場就有所謂的代投方,代投可以拉來很多投資者。」資深區塊鏈創業者任剛(化名)介紹,很多投資者其實看不懂項目的技術和應用,主要看是誰過來站台。通常項目的白皮書中都有相關顧問做「背書」,這些顧問都收了項目方的好處。
引流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建立社群,主要為微信群和基於海外社交軟體telegram搭建的電報群。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通常一個發幣項目會有五個微信群,每天會有專人進行維護,其中不乏機器人自動回復。「在群里主要向投資者反復灌輸這個幣將成為百倍幣或千倍幣,並在群里隨機發一些交易截圖進行造勢。為了提高活躍度,項目方還會向投資者免費贈送代幣。」任剛表示,社群不光在項目的前期預熱起作用,後期會有助項目方「維持秩序」。「當幣價狂跌時,忽悠投資者不要拋,稱後邊會有利好。」
「收割」投資者
投資者一旦入場,等待他們的將是項目方精心策劃的「收割」計劃。
上述市值管理方案顯示,第二個階段為上交易所第一個月,主要目標是實現代幣價格3倍增值,項目方銷售自身控制代幣數量的10%左右。此階段仍需要引流,保持前一段時間熱度,維持上一階段KPI。項目上交易所首日,代幣價格為私募價格的1.5倍。私募價格定義為P,第一周價格在1.5P-2P之間波動。預計此時部分未簽協議私募方、空投會拋售,而引流來的散戶會消化此波段。而量化團隊將價格維持在1.5P-2P之間,交易量維持在該交易所上的項目前三名;第二周價格在1P-2.5P間波動;第三周價格在0.75P-2.5P間波動;第四周價格在0.75P-2P間波動;第五周價格1.5P-3P之間波動。
第三階段為上交易所第2個月,主要目標是再上1個交易所,2個小交易所,價格在0.5P-2P之間波動。此階段允許簽約的私募方出貨,然後平均以略低私募價格的價格吸貨。第四階段為上交易所第3個月,吸貨已大致完成,發布一系列利好,配合公關、社群、戰略合作方,開始拉升,價格在1P-5P波動。出貨約4億代幣,出貨均價為3P,大約銷售可得3000萬元。
任剛介紹,項目方在代幣上交易所前都會聘請市值管理團隊。「首先需要付兩百萬元到一千萬元不等的等值ETH(以太坊),並承諾保底費用,以及收益分賬,三七、五五分成都有。一個項目如果沒有市值管理團隊,幣價會被砸到渣都不剩。」他稱,市值管理普遍採取量化策略,團隊根據盤面相應指標做出買入賣出動作。
「一到晚上散戶都睡覺了,然後莊家可以拉盤。散戶早上起來看到漲了如果跟進,莊家見勢就割。」任剛表示,還有一種玩法是把幣值砸到兩分後,私募和機構持續將手中的籌碼拋掉。「在低位不斷吸籌,完全控盤後開始拉升,拉高以後吸引散戶進來,然後在高位收割散戶,就這樣反復。」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任剛所提及的操盤策略基本在前述的市值管理方案得到佐證。
因為目前數字貨幣市場處於熊市,眾多代幣價格持續下挫,投資者大面積離場,業內人士笑稱「韭菜」不夠用了。此時私募機構成了項目方的「獵物」。
❹ 火幣、OKEX和幣安是不是要關門了
首先,答案肯定是否定。
1.區塊鏈,數字幣正處於發展初期,類似於中國95年互聯網初期,前景十分巨大,正是各家平台積極備戰,努力開疆拓土的時機。
2.由於94事件之後,這些平台,注冊地和伺服器都在國外。再來一次監管,影響十分有限。
3.這幾家平台從全球范圍來說,交易成交量都算是比較大的平台,尤其是幣安,排名前十,其中80%都是國外用戶。
4.只是暫時屏蔽了中國的ip,沒必要緊張的,可以科學上網。或者有專用的國外網址可以訪問。
場外交易就是玩家與玩家之間可以通俗的理解為C2C模式,場內交易就是直接從平台手裡面買賣數字貨幣屬於B2C模式。
這三個交易平台都是國內以前比較大的平台,還有以前的聚幣,雲幣,比特時代等等平台。
2017年9.4中國開始監管數字貨幣交易平台,並且禁止人民幣和數字貨幣直接交易,10.31之前全部禁止。此後轉為C2C模式也就是現在的場外交易。
很多的平台關閉,而大一點的平台開始搬遷國外繼續交易。最近的新聞爆料不少交易平台自己刷交易量和虛假成交量,交易平台的被盜和攻擊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最新的監管政策裡面已經開始屏蔽這些網站,並不是這幾個網站要倒閉而是監管的政策已經不允許他們。這也是最近很多平台進不去或者打不開的原因之一,場外交易需要有平台擔保而這些平台從中依舊可以賺取大量的手續費。
最近幣安在日本沒有獲取相應的數字貨幣交易執照被國際刑警追查,以及前天火幣成功登陸日本都是一些最新的消息可以參考。
火幣不成交止損單,導致爆倉!!昨晚我火幣上以太坊1446空單,睡前掛1500止損,凌晨3:56,掛單沒成交止損,直接1516給我接管,爆倉了。客服聯系不上,壞的很!!!
所謂場內交易就是使用如火幣、OKEX這些平台進行交易的行為,就稱為場內交易。
而場外交易就是賣家和買家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直接交易行為。交易雙方只要都有錢包就可以直接進行虛擬貨幣的轉移。
另外這些交易所並不是關閉,而只是有可能屏蔽這些網站的地址,就像屏蔽谷歌,Facebook,Twitter一樣。
火幣和OKEX也可能跟進這個措施。
只要會翻牆就沒有什麼影響。
有意思的事,幣安的公告里完全沒有提這件事。
說起這個問題來,火幣和幣安最近算是比較平靜了。但okex可是進入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水逆期。
由於期貨合約出現問題導致爆倉,部分okex的用戶開始駐扎在北京,並且有組織的跑到okex的關聯公司okcoin的辦公室去維權,並且採取了比較極端的方式。在上周末的一次維權中,有一位用戶甚至帶了揮發性的敵敵畏拿在手裡,威脅說如果不還錢,他就把敵敵畏喝下去。
這樣的群體性事件,顯然不是監管層希望看到的。監管層對虛擬貨幣交易反復出台嚴厲的政策,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風險、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所以,okex目前應該是比較郁悶和焦慮的。
當然,我們在相關的采訪和報道中也看到了,這些用戶本身的投資心態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爆倉的用戶中,有一部分是貸款投資虛擬貨幣,並且加了非常高的杠桿,本身風險承受能力就很差。
但他們鬧著要維權的核心點在於,他們懷疑okex方面有操縱幣價、故意把他們拉爆倉的嫌疑。 在一些用戶爆倉的時間段內,okex的比特幣價格確實出現非常劇烈的波動。他們把這種可能的操作稱為「定點爆倉」,指責okex在吸他們的血。一位朋友評價說,「加杠桿炒合約的人當然自負生死,但okex如果真的操縱幣價,那就是罪該萬死」。
前面的問題還沒解決完,3月30日凌晨,okex又再次發生交易異常的現象,多個用戶的期貨合約爆倉。對此,okex方面給出的應對策略是,進行數據回滾,即回滾期間的數據和交易不算數,一起倒回到之前的某個時段,以那個價格作為交割依據。
這也讓很多用戶表示不滿,認為他們違反了區塊鏈不可逆的精神。
幣圈就是江湖啊,哪天大斧頭掉誰頭上也不知道,市場太瘋狂,所以出手監管很正常。國內外監管還會進一步加強!注意風險。在巨大利益面前不要失去理性。
三家數字貨幣交易所,都是有中資背景的,國內投資數字貨幣的主要渠道,個人感官來講火幣比較誠信一點,另兩家就差多了,宕機,拔網線常有的事。因為三家交易所入金通道本人都使用過,所以有發言權。
見過這樣一個比喻:場內交易是在購票中心買票,而場外交易就是找黃牛買票。
場內交易即買賣雙方在交易平台進行交易,而場外點對點交易的形式則是「一手交錢、一手打幣」。相較場內交易,場外交易更為復雜,且風險需自行承擔。許多持幣人會選擇以微信群、QQ群的方式尋找交易方,在群里找到合適的買(賣)方,然後再私下進行交易。有的人也會讓群主為買賣雙方作第三方擔保,由群主進行交易確認,並從中收取一定的擔保費用。或者再簡(cu)單(bao)點說,場外交易就是一方通過支付寶、微信或銀行轉賬將資金打給另一方,另一方將幣轉到付款人的錢包地址里。
看到上一段的最後一句話,相信題主已經知道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了:火幣、幣安、OKEx這些交易平台是有場外交易功能的,即平台上的「C2C交易區」。在C2C交易中,交易所只充當平台作用、不參與到交易過程中,買(賣)方需要選擇一個確定的賣(買)方來完成交易。這個過程中想砍價也是可以的,雙方自己商談就可以了,再在商談好後將錢、幣轉到對方提供的賬戶/地址中。
第三個問題,「火幣、OKEX和幣安是不是要關門了?」哈哈,不是吧,人家現在可還如火如荼呢,上幣動作也一直沒緩。幣安上個月月底才宣布在烏干達成立法幣交易所Binance Uganda,且趙長鵬三天前還表示幣安上半年的營收為3億美元左右、2018年凈利潤有望達到5億至10億美元;火幣也沒閑著,前不久火幣澳洲就上線了;至於OKEx,雖然它曾經鬧出敵敵畏、跳樓等負面新聞,惹來外界質疑不斷,但用戶量卻依舊龐大。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目前這三家的交易量還穩占前排。未來走勢如何沒有人能斷言,交易所多多少少也存在問題,但就目前來看,說它們關門是不太現實的啦。
2021年及未來幾年內,波卡生態仍是值得加密交易者長期關注的重要項目之一。目前的近30美元未必是DOT終點,這一輪牛市DOT一定還會有更多的表現 。所以 波卡的機會,從來就不是「替代以太坊」,而是「第二個以太坊」 。所以 波卡的機會,從來就不是「替代以太坊」,而是「第二個以太坊」 。基金就是新龐氏騙局,時間做證。其實還有銀行也是旁氏,只不過他有國家兜底。所有金融都是旁氏。只是看能不能玩的轉。收益能不能大於成本。比如,任何銀行和金融機構都怕擠兌。因為那樣,所有的商業邏輯都被打破了。
包括比特幣在內的所有虛擬貨幣都是騙人的,現在的虛擬幣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賭場。沒有實際用途的任何東西哪怕很值錢(比如文玩字畫鑽石等)都是炒作騙人而已。所有的東西必須要有實際用途才有價值。只有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幣才是真的(目前正在試驗)。看一看現在有多少虛擬幣?大概有1萬多種了,那可能是真的嗎?那就是一些高智商的人編造的騙傻子的東西。區塊鏈不等於虛擬幣。如果區塊鏈的作用僅僅是發行虛擬幣而沒有其它的實際應用,那區塊鏈也是騙人的。區塊鏈應該是有用的,但目前來看,還沒有實際落地的應用。目前國內並未承認某個公司或任何外國的數字貨幣合法,更談不上交易所,再加上大部分交易所除了運營以外,伺服器域名注冊都是在國外,很難監管。所以交易所的監管基本為0。是否作惡完全看創始人心情。這是多麼不靠譜和可怕的事情。看一看已經有多少個交易所跑路了?沒有任何標的物的虛擬貨幣,本質上就是沒有任何價值。這些打著「數字貨幣」幌子的虛擬貨幣,讓投資者貨真價實的貨幣變成無用的數字。每次僥幸的豪賭都是埋葬自己的一鏟土!面對騙局請各位善良的有緣人不要袖手旁觀,保存本文到輸入法中的常用語(例如「訊飛輸入法」)隨緣轉發……
❺ 區塊鏈如何去偽存真
野蠻生長時代來襲,對區塊鏈是機遇也是挑戰。
近年來,區塊鏈逐漸發展成為一大熱點,特別是在剛剛進入的2018年裡,「區塊鏈」這一概念更是在商界頻繁出現。那麼區塊鏈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此受企業家、資本家的梁世橋關注?
此前,有不少人認為區塊鏈與比特幣之間是對等的關系,但在深入了解之後便發現,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區塊鏈說白了就是一種分布式賬本,而比特幣則採用區塊鏈這一技術來完善自身。
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就如同一個國家一般,在這個國家裡,人與人之間無論是在數據信息還是權利上的分配都是一樣的,數據沒有作假的可能,也不可能丟失,共享機制和價值交換兩大優勢,是區塊鏈的強大之處。
區塊鏈成繼比特幣之後的新風口?
早在2008年,中本聰在論壇上發表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文章,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區塊鏈這一概念。
然而,自比特幣出現之後便爭議不斷。其中反對聲叫得最響的要數沃倫·巴菲特和羅伯特·席勒了。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明確表示比特幣「最終肯定不會有好結果」。當然,也不乏支持的聲音,華爾街大亨Jamie Dimon在一年前認為比特幣是一場騙局,而今則是推翻了之前的看法,認為區塊鏈是真實存在橡猛的。不管最終結果如何,近年來,比特幣的發展越發受人們的關注。
2013年,比特幣由一開始的一錢不值暴漲了100倍,但緊接著在往後的兩年裡,比特幣又呈現出爆跌的局勢,2014年跌了不下70%,2015年再次跌超過20%,到2016年比特幣進入上升階段,到2017年滿血復活這樣的過山車式發展在給人們帶來損失的同時,也讓區塊鏈獲得了更多的關注。
人們對比特幣可謂是又愛又恨,在比特幣大火之際,作為比特幣的核心基礎與底層架構,區塊鏈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區塊鏈是支撐比特幣成型的關鍵,比特幣之所以能有如此成效與區塊鏈脫不了關系。由於比特幣中的每一筆交易都被記錄在一塊一塊的賬本上,這個賬本是去中心化的,而區塊鏈就充當比特幣賬本的這一「角色」。比特幣可以說是區塊鏈最好的應用,沒有之一。
前段時間,薛蠻子收購了這一域名,而在此次交易中薛蠻子是使用比特幣來完成交易的,這一事件在圈子裡引起了不小的動靜。近來,在域名交易上,比特幣的使用頻率不斷增多,而引起這一現象的就是資本家們對區塊鏈的看重。
此前,區塊鏈僅為比特幣所用,但近年來,隨著比特幣逐漸在世界鋪展開來之後,區塊鏈開始被應用在各個項目上,像是螞蟻金服、京東、網路以及騰訊等都已經逐漸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而基於區塊鏈具有真實性、不可篡改的性質,使得其在公益等其他項目上的應用更是得心應手。像是螞蟻金服在「聽障兒童重獲新生」中應用了區塊鏈技術,騰訊推出了「公益尋人鏈」等等。到2017年,區塊鏈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並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風口。
野蠻生長時代來襲,對區塊鏈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狄更斯的《雙城記》中有這樣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就如同區塊鏈一般,做的好,你就是參與時代變革的開創者,做的不好你將迎來滅亡。
如今,區塊鏈正面臨著這樣的局面:快速發展的社會、不斷涌現的企業均給區塊鏈帶來了許多的可能,讓區塊鏈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加快了區塊鏈的企業應用,由此或將開啟新的時代。
區塊鏈大致可以分為私有鏈、聯盟鏈和公有鏈三種類型,每個區塊鏈都對應著不同的場景應用,這些區塊鏈最為關鍵的區別在於對去中心化程度的限制范圍。區塊鏈還憑借其對數據的分布式記錄、數據不可返桐篡改、公開透明等性質被廣泛應用。與互聯網信息的傳遞不同的是區塊鏈是價值的傳遞,可以說是互聯網的一次升級。基於此,區塊鏈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的又一個極有可能造成顛覆性革命的中心技術。
但區塊鏈並不是萬能的:
一來,區塊鏈存在延遲性,就拿在比特幣中的交易來說,其有效性受網路傳播的影響,要十分鍾後才能被告知、認可;
二來,區塊鏈本身並沒有「修改」和「刪除」這兩項功能,這使得若是在記錄數據時出現失誤的話後期處理會很麻煩。
而除了其本身存在的這些限制之外,面對繁雜的企業市場,逐漸成為市場新寵兒的區塊鏈還引出了「炒幣」、「偽區塊鏈」等一系列「事故」。
去年9月份,國內便已經禁止了比特幣、ICO等虛擬貨幣的交易行為,但強大的賺錢效應使得炒幣熱潮重回人們的視線。先是迅雷在10月份推出了玩客幣(如今叫鏈克),接著人人網發布了區塊鏈項目「人人坊」和代幣RRcoin、柯達推出柯達幣多家企業入局區塊鏈發代幣,這使得「炒幣」這一現象再一次席捲重來。
目前,市場上不乏圈錢項目,企業在對區塊鏈的應用市場上魚龍混雜,投資者難以區分項目優劣,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在市場上,對公開的數據資料進行「加工」已經是社會常態,像是企業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和資本家關注,會對其所公布數據進行相應修改,以此來吸引用戶選擇以及企業投資。
此外,一些企業打著區塊鏈的「名號」四處圈錢。在看到區塊鏈帶來的效益之後,某些企業為搶先進入這一風口、獲取高額利益,便在還不了解區塊鏈運作時匆忙入局;更有甚者通過區塊鏈噱頭來肆意圈錢,在獲得高額收益之後便快速撤退。這種盲目應用區塊鏈的行為導致一些真正想對區塊鏈進行應用發展的企業逐漸退出市場,而一些以圈錢為主的企業卻依舊在市場上活躍,極大地影響了區塊鏈的正常發展軌跡。
雖說區塊鏈具備開創新風口的核心技術,但由於其還處在初級階段,各方面都不夠成熟,仍舊會帶來「炒幣」等各種問題,而這些都成為阻礙區塊鏈發展的攔路虎。
入局者增多加快區塊鏈泡沫破裂?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區塊鏈相關職業增幅達到了631%。然而,在這龐大的數據中,有一些企業是打著「撈一筆就走」的心態加入區塊鏈行列的,攪亂了區塊鏈在市場的正常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區塊鏈泡沫破裂的出現。
與前幾年不同的是,近年來,區塊鏈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其應用范圍擴展到金融、教育、政府、雲計算、醫療、保險等各個領域。而隨著入局者的逐漸增多,區塊鏈應用出現了許多的不合理之處,導致了一批又一批的參賽者退場。
近日,一個「三點鍾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在這個群里匯集了一些來自圈裡的知名人士,日夜不分的對區塊鏈、比特幣進行深度的探討。在這群人中,區塊鏈基本已經成為他們的「信仰」,好像若是對區塊鏈不了解的話,將會被時代所淘汰一樣。這種盲目跟風的行為所體現出的除了人們對時代發展的焦慮之外,還有就是市場對區塊鏈強烈的需求。再者,近期區塊鏈的概念股異常的火爆,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入局區塊鏈,使得區塊鏈市場快速膨脹,泡沫堆積。
並且,由於區塊鏈目前仍舊處於初級階段,還有許多方面需要進行完善,而此時企業、投資者入局區塊鏈具有試探的意味。區塊鏈這一具有革新時代意義的技術還需要徐徐漸進才行,冒然前行只會將原本在正軌上行駛的區塊鏈拉的更遠。
對於區塊鏈發展的認識,早前Gartner咨詢公司曾有相關方面的分析:一項新技術基本要經歷五個階段,分別是萌芽期、受追捧膨脹期、泡沫破碎期、向上恢復期、成熟期。而根據Gartner在2016年的分析,區塊鏈已經處於期望膨脹期,此時正是處於備受追捧即將進入泡沫破裂這一時期,而距離區塊鏈達到成熟期還需要5到10年的時間。
區塊鏈將成為變革時代的關鍵?
2017年可以說是區塊鏈爆發的一年,各路資本紛紛涉足區塊鏈。雖給市場帶來了不少的問題,但區塊鏈對市場發展的作用不容忽視。近日,《人民日報》上刊登的《三問區塊鏈(經濟熱點)》、《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做數字經濟領跑者》都明確表示出區塊鏈對市場各個領域中的重要作用。
而關於延遲性、「偽區塊鏈」、「炒幣」等問題,將在區塊鏈泡沫破裂後進一步引起人們的重視,更加規范市場發展。如今,區塊鏈仍處在初級階段,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將來出現區塊鏈泡沫在所難免。但在泡沫之後,區塊鏈將給市場帶來一種顛覆性的體驗,將帶來一個新的時代。
區塊鏈本身強調的就是「去中心化」,為了滿足日漸變化的現實需求,區塊鏈正向「多中心化」升級,這將徹底打破數據「孤島」從而實現信息全面互聯互通的局面。能加強信任安全體系、提高交易效率,滿足日益發展的時代應用需求。
總而言之,區塊鏈的大爆發已經是勢在必行。其去中心化的性質避免了互聯網巨頭的壟斷,給不少創業者和投資者帶來了發展的機遇。但同時,基於區塊鏈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具有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滲透性強等性質,且更加便於對市場進行管理,在未來的商業世界裡將出現一個「去偽存真」的區塊鏈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