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人類文明的內卷嗎
『壹』 什麼是元宇宙概念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本質上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內容等進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是在共享的基礎設施、標准及協議的支撐下,由眾多工具、平台不斷融合、進化而最終成形。
它基於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於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於區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社交系統、身份系統上密切融合,並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沈陽教授認為元宇宙的實現路徑如下:
第一,沉浸和疊加。沉浸式路徑的代表是VR技術,比如佩戴VR設備,可以讓人進入一種「萬物皆備於我」的沉浸式專屬場景,這種場景既是沉浸的也是內卷的。疊加式路徑的代表是AR技術,它是在現有條件上疊加和外拓,比如給普通機器人加入皮囊皮相、注入靈魂情感,令其成為模擬機器人。
第二,激進和漸進。通往元宇宙的路徑,一直有激進和漸進兩種方式。比如Rolox就是激進路徑的代表,從一開始就不提供游戲,只提供開發平台和社區,以創作激勵機制吸引用戶,實現完全由用戶打造的去中心化世界。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進入這個空間進行編輯,做劇本或設置游戲關卡等。
第三,開放和封閉。元宇宙的路徑還存在開放和封閉兩種關系。這種關系在手機市場上體現較為明顯,比如蘋果系統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軟硬體都是封閉的,我把這種邏輯總結為「我即宇宙」。
『貳』 模擬現實的數字世界,到底有什麼用
要說這兩年最火的概念,那肯定非元宇宙莫屬。
前有Facebook改名為Meta,後有某知名歌星花費78萬美元在元宇宙買地,一時之間全民熱議,元宇宙可謂風光無兩。不過哪裡有贊揚,哪裡就有爭議,不少人認為元宇宙只是資本炒作出來的泡沫,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也曾說過:「『元宇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最後會引導人類走向死路。」
其實在我看來,元宇宙並不重要,起碼在現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元宇宙背後所涉及的 科技 。
Roblox給出的元宇宙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和文明。其中沉浸感、低延遲、隨時隨地三個涉及技術的因素都和晶元息息相關。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晶元的支持,那元宇宙永遠都只是一個關於新型 社會 體系的空想。
看到這里,有的朋友就會好奇:如果拋開元宇宙概念里的 社會 屬性,單純搭建一個數字宇宙會怎麼樣?
英偉達的Omniverse平台給出了答案——這將會是一個屬於創作者的「元宇宙」。
Omniverse是一個易於擴展的開放式平台,專為虛擬協作和物理級准確的實時模擬打造。。
直白點說,NVIDIA Omniverse 能夠轉變行業工作流程,其共享協作環境為製造業從業者提供如Slack一樣的雲端協作平台。創作者、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可以連接主要設計工具、資產和項目,從而在共享的虛擬空間中協作和迭代,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
我們都知道,現實世界中很多事情的試錯成本極高。
以 汽車 自動駕駛為例,研發測試過程中如果哪個環節出了一丁點紕漏,一旦量產上市,便可能會付出幾十上百人的生命代價。但是在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測試過程中,廠家既沒辦法讓車子去真實路況中測試,又很難在現實世界中搭建模擬復雜路況。
基於Omniverse平台構建的DRIVE Sim,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它通過使用NVIDIA的核心技術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能實現高保真模擬的雲計算,生成用於訓練車輛感知系統的數據集,並提供一個虛擬試驗環境來測試車輛的決策流程和其在極端情況下的表現。這樣一來,能以軟體在環或硬體在環配置來連接自動駕駛軟體棧,以最低的成本實現完整的駕駛體驗測試。
當然,Omniverse能做的還遠不止於此。
根據英偉達官網介紹,Omniverse平台擁有三個主要的應用效果:
(1)可以實現在單個互動式平台上實時整合用戶和主流行業3D設計工具。
(2)提供可擴展的、真實的實時光線追蹤和路徑追蹤。
(3)實現模型可擴展性,開發者只需構建模型一次,即可在不同設備上渲染。
以前,使用不同3D軟體的工程師的工作模式是單線程的,一個人做完了再給到另一個人,後面的人遇到問題再層層向上追溯,流程十分繁瑣。而Omniverse的出現,讓使用不同3D軟體的創作者、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可以在不同端點共享的虛擬空間中協作和迭代,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超過500家企業正在使用英偉達的Omniverse進行工作,涉及建築工程施工、媒體 娛樂 、製造業、超級計算和 游戲 開發等眾多領域。
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寶馬集團,就通過Omniverse在計算機中創建了數字孿生工廠,並在其中進行改變生產線配置、工人動線、機器人與倉儲管理等實驗,寶馬表示使用Omniverse有望將生產規劃效率提高30%。
眾多企業都充分地展示出了Omniverse作為實時協作和精準模擬平台的實力,也讓我們知道,「元宇宙」不僅是虛無飄渺的未來,更是能切實提高生產力的現在,而掌握了現在的人,才有可能擁有未來。
在本周3月21日至24日,英偉達舉辦的線上GTC 2022大會上,CEO黃仁勛也發表了囊括眾多新聞的主題演講,1400 多名演講嘉賓更是將舉辦 900 余場會議,涉及加速計算、深度學習、數據科學、數字孿生、網路、量子計算以及數據中心、雲和邊緣中的計算等眾多領域。
若大家對於今天的主題 Omniverse 元宇宙感興趣,想多了解相關實例應用或是背後技術,那你一定不能錯過GTC大會。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關注看看,活動期間觀看任意演講15分鍾以上還有機會獲得大獎!或許,這場大會能讓我們離「元宇宙」更進一步。#GTC22#
『叄』 元宇宙是一種騙局還是人類的未來
『肆』 啥是元宇宙
元宇宙,英文名Metaverse,是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伍』 元宇宙的概念是什麼
元宇宙本質上是一種VR(虛擬現實)技術,通過穿戴科技設備,讓人的意識在虛擬世界中獲得一個身份,進行一系列的社會活動。
「元宇宙」的概念形成於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說《雪崩》,隨後「元宇宙」的概念也被拍成了一些科幻電影。
總體上來說,這是指人的意識脫離現實物理世界,在虛擬社會中生活、學習、娛樂,在這種沉浸式的體驗中,有時候會讓人無難以分辨真實與虛假,在這個數字世界裡,你所有的體驗都與真實世界沒有差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把「元宇宙」看成是一個平行世界。
人們具備可以快速進入「元宇宙」的可能
在5G時代前,受限於巨量圖形數據的處理,在技術上還難以滿足要求,隨著人類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VR、AR硬體水平的提升,人類搭建非常有趣的「元宇宙」世界已經成為了可能,而通信技術的提升,也讓人們具備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快速進入「元宇宙」的可能。
當然,目前「元宇宙」還處於一個萌芽的狀態,僅僅處於一種構想之中,但通過對「元宇宙」的技術攻關,相信在技術很快就會成熟,同時會帶動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3D機器視覺和感測等技術的發展,在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等領域上,也會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
『陸』 元宇宙名詞解釋
元宇宙(Metaverse)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互聯網(Internet)所組成。
元宇宙是一個沉浸式的、虛擬的、無形的、巨大的、永久的、不斷演進的、全年24小時在線的人造電子空間。
究其本質,元宇宙是人類現實世界的虛擬映射版——現實世界的人們可以在其中打破時空界限,以數字化身形式在其中生活且永不下線,因而能夠獲得一種超越現實的完美沉浸式體驗。
元宇宙思想的起源
目前全球公認的元宇宙思想源頭是美國數學家、計算機專家兼賽博朋克流派科幻小說家弗諾·文奇。他在1979年完稿、1981年出版的小說《真名實姓》中,創造性地構思了一個通過「腦機介面」進入並能獲得感官體驗的虛擬世界。
因此,他可謂元宇宙的鼻祖。在這部小說出版之時,互聯網技術才初露端倪。其後,美國作家威廉·吉布森1984年完成的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進一步推動了人類對元宇宙的構想。他在書中創造了「賽博空間」(又譯「網路空間」)。
『柒』 元宇宙:走出概念、走向台前,現在的元宇宙到底是什麼
元宇宙就是概念宇宙。就是人們非常喜歡的各種時尚元素拼成的宇宙文化。
元宇宙發展順利了,是一座城市也直接變成元宇宙的元氣房。
『捌』 死路一條是什麼數字
實際上,這就是元宇宙即將展開的數字世界的運行邏輯,對機械文明時代延續而來的現實邏輯的顛覆。當然,《三體》作者劉慈欣對元宇宙是持堅決的否定態度的,「元宇宙將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次內卷,元宇宙最後就是引導人類走向死路一條。」這是題外話了。
『玖』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Metaverse),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一詞誕生於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了一個龐大的虛擬現實世界,在這里,人們用數字化身來控制,並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如今看來,描述的還是超前的未來世界。
「元宇宙」這個詞更多隻是一個商業符號,它本身並沒有什麼新的技術,而是集成了一大批現有技術。
相關說明
也有學者通過對元宇宙構思和概念的「考古」,可以從時空性、真實性、獨立性、連接性四個方面去交叉定義元宇宙。
從時空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空間維度上虛擬而時間維度上真實的數字世界;從真實性來看,元宇宙中既有現實世界的數字化復制物,也有虛擬世界的創造物;從獨立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與外部真實世界既緊密相連,又高度獨立的平行空間;從連接性來看,元宇宙是一個把網路、硬體終端和用戶囊括進來的一個永續的、廣覆蓋的虛擬現實系統。
准確地說,元宇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個經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擴展現實(XR)、區塊鏈、雲計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下的概念具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元宇宙
『拾』 元宇宙是什麼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時空間的集合,由一系列的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和互聯網所組成。表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運行的虛擬空間。
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6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
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幾項核心技術:一是擴展現實技術,包括VR和AR;二是數字孿生,能夠把現實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裡面去;三是用區塊鏈來搭建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