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礦機為一個礦場
㈠ 什麼是礦池 礦場
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後,單台機器挖到塊的概率變得非常的低。這種現象的發展,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並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Pool)。
礦池的收益分配主要有:PPLNS、PPS、PROP三種形式。
所謂的比特幣礦場就是建造一個工廠,將數十台、數千台采礦機器放在一起進行數學運算和挖掘比特幣。這涉及電力消耗問題。一個礦場的成本包含:建設成本、設備成本、維護成本網路成本、還有其他成本。
㈡ 挖礦掙錢是什麼原理
挖礦就是指用比特幣挖礦機獲得比特幣,也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計算機。
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比特幣系統中做任務獲得記賬權從而獲得獎勵的過程,這個任務因為過程和現實生活中的「挖金礦、淘金」差不多的感覺,於是很多人就稱它為挖礦了。
補充資料: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
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的稀缺性。
2021年3月13日,比特幣突破60000美元。6月,薩爾瓦多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賦予數字貨幣法定地位的國家,比特幣在該國成為法定貨幣。
貨幣特徵
1.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3.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4.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5.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㈢ 礦機、礦池、礦場、雲算力之間有什麼關系他們之間是怎麼
礦機、礦池、礦場、雲算力之間的關系及運作方式如下:
1. 礦機與礦池的關系: 礦機是執行挖礦運算的主體,它通過高性能計算設備完成挖礦任務。 礦池作為中介,將挖礦任務分發給連接的礦機,並收集礦機提交的計算結果。礦池確保網路的高效運作與數據的安全,同時根據礦機貢獻的算力比例分配收益。
2. 礦場與礦機、礦池的關系: 礦場是一個集合大量礦機的物理或虛擬空間,用於集中部署礦機進行挖礦。 在礦場中,礦機通過連接到礦池來獲取任務並提交計算結果。礦場提供了礦機運行所需的物理環境和管理服務。
3. 雲算力與礦機、礦池、礦場的關系: 雲算力是一種提供按需租用算力資源的服務,用戶無需自行購買和維護礦機,即可參與挖礦活動。 雲算力服務通常由大型礦場或專業服務商提供,他們將自身的算力資源分割成若干份,供用戶租用。 用戶租用雲算力後,實際上是通過服務商的礦機和礦池參與挖礦活動,根據租用的算力比例分配收益。
4. 他們之間的運作方式: 用戶可以選擇自行購買礦機並部署在礦場中,連接到礦池進行挖礦。 或者,用戶可以選擇租用雲算力服務,通過服務商的礦機和礦池參與挖礦活動。 在這兩種方式中,礦池都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任務的分發和收益的分配。而礦場和雲算力服務則為用戶提供了不同的挖礦硬體和管理解決方案。
㈣ 挖礦太凶,顯卡價格暴漲100%,是何因素在推動
由於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價格上漲,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進入了挖礦行業。這也導致顯卡價格暴漲100%,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實際上,顯卡價格暴漲除了挖礦的人越來越多的因素外,一些商販屯卡以及全球陷入晶元荒也是顯卡價格暴漲的因素。
三、全球晶元稀缺
由於全球晶元稀缺的緣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顯卡的價格。畢竟顯卡的製造是離不開晶元的,所以一旦晶元行業出現了問題,那麼顯卡自然也會跟著受到影響。這也使得在全球晶元稀缺的情況下,顯卡的產能不足,市場上顯卡數量稀少,從而導致顯卡價格也跟著上漲。
總的來說,顯卡價格暴漲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商販屯卡、晶元荒這三個因素有關,如果各位不是急用的話,不建議在這個時候購買顯卡。
㈤ 目前全球到底有多少台礦機在挖比特幣
截止6月12日btc 現在全網全力54.45EH /s
簡單說下概念
1E =1000P ,1P=1000T,1T=1000G,1G=1000M,1M=1000k
當網路達到1Th/s的哈希率時,意味著它可以每秒進行1萬億次計算。
按著這么算,54.45E =1000P*54.45=1000*1000T *54.45= 54450000T
54450000T /53T (一台礦機)=102.7萬台礦機。
目前全球共有約102萬台螞蟻S17的礦機在挖礦(見下圖,網址:bitmain.com )
現在每10分鍾可挖12.5個btc ,每天合計可挖1800個btc ,日期截止至2020年5月份開始減半,減半後每天可挖900個(每4年減半一次,截止至2140年挖完)。
照這樣計算一台螞蟻S17一天可挖下0.001764個btc ,因挖礦難度系數會有調整,當幣價格高,利潤大,挖礦的人就會增多,礦機數量會增加,難度系數也會增加,導致每天挖的幣數量會減少。所以具體每天挖多少個數量的比特幣會有浮動。
但是不管難度系數怎麼調整,到減半前目前每天產幣量1800個是不變的。
為什麼要整理這些數據,是因為我又開始挖礦了,自建小礦場,自己挖,自己管理,防止礦圈水深被割,當然,有想一起挖的可組隊。人品不好的請繞道,非誠勿擾。
再一個重要原因是比特幣未來溢價很大,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投資,目前情況下,增加比特幣的數量才是王道,不管你通過什麼方式。
獲取btc的方式無非以下2種,直接購買或者礦機挖幣,目前這個時間節點我更傾向於挖幣,做時間的朋友,收益更高。
㈥ 什麼是礦池 礦場
比特幣也是「挖」出來的,只不過它是由計算機我們一般稱之為「礦機」)在虛擬網路世界中開采出來的。所以,要挖幣,同樣需要選擇一片合適的區域,搭建起廠房,把成百上千台礦機連接起來一起挖礦,這就是礦場。
一個礦場的成本包括建設成本、設備成本、維護成本、網路成本等。其中維護成本包括電力成本和人力成本,這也是我們會把礦場選建在電費相對比較便宜的地方的原因。一台比特幣礦機的回本周期,和政策、技術、幣價、算力、維護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一般需要200-300天回本。但隨著市場波動,回本周期也會變化。
說完礦場,我們來說說礦池。由於現在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加入的礦機和礦場也起來越多、總算力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單個礦機挖到比特幣的概率越來越小。於是,人們想出了個辦法、既然礦機單槍匹馬不行,那我們把礦機聯合起來去和全球其他礦機競爭——這種礦機算力的集合就是所謂的礦池。這樣就能大大增加挖到礦的概率,挖到比特幣後,再根據每台礦機對總算力的貢獻,給予其相應的獎勵。
礦池的概念比礦場抽象。礦池可以是若干礦機的集合,也可以是若干礦場中礦機算力的集合。比如談到現實中一個在中國的礦池,接入這個礦池的礦機既有中國礦機,也有來自國外的礦機,不分區域、大家按勞分配。
㈦ 虛擬貨幣挖礦什麼意思
虛擬貨幣挖礦是利用電腦硬體計算出數字貨幣的位置並獲取的過程。具體來說:
機制解釋:虛擬貨幣系統會定期生成一個隨機代碼,礦工們利用計算機執行復雜的運算去尋找這個代碼。一旦找到,就會產生一個區塊,並隨即獲得一定數量的虛擬貨幣作為獎勵。這個過程需要大量GPU運算,因此礦工們通常會采購大量顯卡來提高運算速度。
目的與獎勵:挖礦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虛擬貨幣獎勵。由於虛擬貨幣總量有限,因此挖礦的難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礦工們通過解決復雜的數學題來爭奪記賬權,記賬成功的人將獲得虛擬貨幣獎勵。
技術背景:挖礦是數字貨幣發行的一個重要過程,它通過區塊鏈技術對鏈上數據進行記錄並獲得獎勵。數字貨幣的發行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工作量證明機制,通過計算機運行特定的演算法爭奪記賬權益;另一種是基於權益證明機制,通過持有有效數字貨幣獲取利息。
相關設施:
- 礦機:用於挖礦的專用計算機設備,其算力和功耗是衡量礦機性能的重要指標。
- 礦場:存放礦機的場地,要求有足夠的供電量、合理的布線、良好的散熱條件以及避免噪音擾民。
- 礦池:將多個礦機的算力集中在一起進行挖礦的組織形式,以提高中獎概率並獲得穩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