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結構的畫圖順序廣聯達
❶ 廣聯達繪制基礎層的順序是什麼,就是把基礎和地圈樑畫完瞭然後畫什麼啊
1、一般是點線面的順序,先點式構件如柱(柱繪制了,可以根據柱智能布置獨立基礎等線式構件);再線式構件如梁、牆,在面式構件板等;
2、按順序只是方便,與施工過程不完全一樣,如繪制完柱、獨立基礎就可以智能布置;
3、這幾個構件在鋼筋中一般是柱、梁、牆、筏板基礎、集水坑;導入圖形再生成墊層、土方即可。
(1)礦機結構的畫圖順序廣聯達擴展閱讀:
多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其寬度與牆體厚度相同,當牆厚大於240mm,圈樑寬度可以比牆厚小,但不能小於牆厚的2/3,圈樑的高度一般不小於120mm。
通常與磚的皮數尺寸相匹配,由於圈樑的受力較為復雜,不易事先估計確定,因此圈樑一般採用按構造配置鋼筋,一般圈樑縱向配筋4根不小於一級8的鋼筋,箍筋間距不大於300mm ,縱向鋼筋對稱配置。
圈樑一般設置在基礎牆處,檐口處,樓層處。圈樑在建築中往往不是設置一道,其數量應視建築物的高度,層數,地基情況和抗震要求而定,單層建築至少設置一道,多層建築一般隔層設置一道,在抗震設防地區,往往要層層設置圈樑。
除了在外牆和承重內縱牆中設置之外,應根據建築物的結構和防震要求每隔16m至23m在橫牆中設置圈樑,能使圈樑的腰箍作用充分發揮。
按照要求,圈樑應當連續封閉的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當圈樑被門窗洞口截斷時,應在洞口上方或下方設置附加圈樑,附加圈樑與圈樑的搭接的長度不應小於二垂直凈距的2倍,且不應小於1m。
❷ 廣聯達圖形算量畫圖的正確順序該怎麼畫
樁基礎或獨立基礎---基礎梁---伐板基礎---柱子----一層柱樑板----二層柱樑板----三層柱樑板----基礎牆---一層牆-----一層門窗過梁----一層圈樑構造柱(有的圖紙構造柱直接在柱圖里、有的在平面圖)---2層---3層-----基礎粉刷----一層裝修----2層----3層-----散水----雨棚----檐溝----屋面----建築面積----大致是這樣吧
❸ 廣聯達圖形算量的操作順序
很簡單!
圖形2008流程指導
一、 新建向導
1. 安裝完成後雙擊桌面圖標 打開軟體,進入新建向導界面。
2. 點擊新建向導
進入新建工程界面
注意:這個界面取消了模式的切換,選擇清單規則即清單招標模式,選擇定額規則即定額模式,如果兩項同時都選即為投標模式。
點下一步填寫工程信息和編制信息檢查無誤點完成工程新建成功。
二、 工程設置
工程設置包含:工程信息、樓層管理、標號設置、工程量表、外部清單、計算設置、計算規則七各部分。
1. 在工程信息里可以填寫工程的一些基本信息。
2. 在樓層信息里可以新建樓層,也可以添加區域:
新建工程後,切換到【工程設置】-【樓層信息】頁面,軟體默認已經建立了一個區域-1,我們可以點擊工具欄按鈕【添加區域】,添加區域-2,然後分別選擇區域1、區域2,定義不同的樓層即可,如圖所示。
注意:新建區域可以解決工程里不同樓層的標高體系的情況,但是不是所有的有錯層的工程都必須建區域,對於比較簡單或者標高並不成體系的情況軟體已將構件標高放開不受層高限制,可以直接調增構件標高處理,也可以不見區域。
3. 標號設置
點擊「工程設置」中的「標號設置」,根據實際工程圖紙給出的構件標號情況,選中構件,點擊「新增標號層」,輸入標高段,然後輸入對應的混凝土標號即可。砂漿標號設置也如此,在界面下方切換到砂漿標號設置界面進行設置即可。
如上圖中的梁,-4.95~0.45砼標號是C30,10.05~13.05砼標號是C20,其餘標高段<-4.95、-0.45~10.05、>13.05砼標號均取父節點C25。
4. 工程量表
一般手工算量時我們的計算思路是先熟悉工程圖紙,再熟悉相關的計算規則和一些圖集等資料。准備工作做好了,我們才拿起筆和紙計算工程量,算量時我們將工程中所要計算的工程量清晰列出,如按照樓層或按照構件逐一列出。然後根據圖紙進行工程量的計算。而軟體算量時並沒有這個分析、理清算量思路的過程。
軟體中根據對各地計算規則的分析將各類構件通用的計算項以量表的形式列出,用戶可以自行修改調整,然後可以進行保存。方便後續工程調用。如果再做類似的工程就不需要重新再進行分析了。在套取構件做法時直接選擇量表,把需要計算的項選中即可,然後套取做法。
點擊「工程設置」界面的「工程量表」,軟體中默認一套量表,我們可以通過「添加工程量」和「刪除」功能對量表進行編輯修改。編輯好的量表可以導入、導出。保存起來重復利用。
在套取構件做法時我們通過「選擇量表」的功能選擇要計算的量表即可。
同時,我們也可以在構件定義界面進行量表編輯,點擊「編輯量表」按鈕,即進入編輯量表界面,操作與工程設置中的工程量表同步。
5. 計算設置和計算規則
在「工程設置」中有兩部分內容「計算設置」和「計算規則」,「計算設置」中的內容主要是針對構件本身的演算法進行設置(如圖3.5.1),如土方放坡、牆、梁、板、柱的超高和腳手架計算,以及一些裝修的計算方法等等。「計算設置」這部分內容不支持導入導出,因為它是屬於具體構件的特性。
當實際工程或用戶理解與軟體默認設置不一致時,我們可以針對某一類構件的演算法進行選項調整,調整後的選項將以深色顯示。當用戶想恢復到默認設置時,則可以通過「恢復計算設置」、「恢復當前默認設置項」分別針對所有構件和當前構件進行設置。
在「計算規則」中主要是對構件與構件之間的扣減關系進行設置,通過下拉框選擇即可。規則太多時如果查找不方便我們可以通過過濾的功能,只查看具體的量相關的規則即可。如體積、面積、長度等。還可以查看和調整關聯構件的相關規則。
調整錯了還可以恢復,且該部分內容支持導入、導出。
三、 繪圖輸入
1. 繪制軸網
軟體分成定義和繪圖兩個界面
首先切換到定義界面新建軸網
然後建好軸網切換到繪圖界面進行繪制
可以選擇採用點畫軸網的方式
2. 繪制區域
在導航條上切換到區域,在構件列表區顯示有「區域-1」和「區域-2」,用滑鼠選擇區域-2,然後可以通過工具條上的直線或矩形畫法來繪制區域-2
在繪圖區,繪制區域范圍時,捕捉點允許為任意點。當區域-2繪制完後,在這個范圍內所繪制的構件將按照區域-2所確定的樓層信息來自動生成各構件標高。區域的繪制本身比較簡單,屬於面式構件,就像畫板一樣,把豎向標高體系不一樣的地方劃分一個范圍,按照這個范圍在軸網上用畫面的方式來繪制區域就可以了。
3. 定義構件
繪制好軸網後可以採用類似的方式新建構件,然後如前面所描述選擇工程量表套取做法。
然後會到繪圖界面選擇繪圖方式進行繪圖。
四、 表格輸入
表格輸入處理一些零星的構件不用繪圖的一些構件,我們可以直接套取定額輸入工程量就可以了。
五、 匯總計算
可以用快捷鍵F9或者是點擊軟體工具欄里的匯總計算來匯總工程結果。
六、 查看結果
1. 點擊匯總計算旁邊的查看圖元工程量或者是F11查看構件圖元工程量,或者是切換到報表查看結果。
七、 總結繪圖流程
詳細的配圖你可以看下面的網頁http://service.grandsoft.com.cn/Html/Question/20090519/139614.htm?q=eJyKj3fMKy5PLXLOL80rsbUEAAAA%2f%2f8%3d,是我們服務新干線的。建議你將這個網站收藏起來,裡面有很多學習資料共享,包括視頻教程的免費下載
❹ 廣聯達鋼筋、圖形軟體繪制順序
按照構件的重要性由主要到次要的原則進行繪制,如柱、梁、板、牆、門窗洞口依次繪制,按照結構類別不同繪制順序如下:
一、框架結構
主體構件的先後順序是柱→梁→板→二次結構
二、剪力牆結構
主體構件的先後順序是剪力牆→門窗洞→暗柱/端柱→暗梁、連梁→板→二次機構
三、框架剪力牆結構
柱→剪力牆→梁→板→二次結構→砌體牆結構
四、 磚混結構
磚牆→門窗洞→構造柱→圈樑→板
(4)礦機結構的畫圖順序廣聯達擴展閱讀:
作圖原則:
1、作圖步驟:設置圖幅→設置單位及精度→建立若乾圖層→設置對象樣式→開始繪圖。
2、繪圖始終使用1:1比例。為改變圖樣的大小,可在列印時於圖紙空間內設置不同的列印比例。
3、當處理較小區域的圖案時 ,可以減小圖案的比例因子值 ;相反地 ,當處理較大區域的圖案填充時 ,則可以增加圖案的比例因子值 。
4、為不同類型的圖元對象設置不同的圖層、顏色及線寬,而圖元對象的顏色、線型及線寬都應由圖層控制(BYLAYER)。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聯達BIM算量
❺ 廣聯達鋼筋翻樣繪圖順序繪圖順序會不會影響鋼筋翻樣的結果
樓層順序沒有任何影響,但是要提取某一層的工程量,必須要把相鄰樓層的結構布置完成,否則會影響本樓層柱鋼筋。
❻ 對於框架結構的建築用廣聯達圖形算量的順序一般是什麼
廣聯達圖形算量的順序
預算操作步驟
快操作步驟:
新建工程——建築樓層——軸網建立——定義構件——繪圖——構件做法——匯總計算——查看報表——保存退出。
一、新建工程
在啟動軟體後,軟體中的第一個對話框,上面有一個新建築向導,你點擊後,可以根據軟體的提示操作步驟完成。
在對話框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
1、工程的名稱,建議利用工程圖紙的名稱,在以後的工作中為了方便查找。
2、預算書模式的確定,不同的預算書模式對不同的標書編制,即清單模式對應清單報價的標書模式製作,定額模式對應的是工程預算的編制模式。
3、定額計算規則和定額庫的確定。不同地區的定額計算規則不相同,定額庫也不相同,選擇不正確,會影響工程中的工程量的計算。
4、新工程的輔助信息,輔助信息中的內容包括室外地坪標高差、外牆牆裙的高度、凍土厚度,這些數據必須正確的輸入,如果輸入不正確,將會影響工程量計算,例如:室外地坪的輸入不正確,會影響土方工程量、回填土工程量、外牆腳手架的工程量、外牆抹灰及裝飾的工程量等。
二、樓層管理
1、樓層層高的確立。
在工程圖紙中的一般有兩種層高,即一種是建築層高,另一種是建築層高,在軟體建立層高時,按建築層高進行建立。
2、樓層的分析
在工程是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有地一室的情況,一種是無地下室的情況,分析如下。
z
3、當樓層構件的標高不相同時,樓層的層高按構件最高標高處為分界線建立樓層層高,在繪制構件的時候,就不會出現超高的情況,你只需利用構件編輯屬性把相應的構件標高或者高度修改。
4、基礎層高的確定
第一種情況,沒有地下室時,基礎層高指的從基礎墊層的下皮到正負零的高度為基礎層的層高。第二種情況,當有地下室的情況,指的從基礎的墊層的下皮到地下室室內地坪分界線處的高度為基礎層的高度。
5、樓層編碼:
基礎層樓層編碼由「0」代替,地下室樓層編碼由負數表示。地上層數由正數表示。標准層的格式由以下幾種方式:1~5、1-5,1、2、3、4、5,1,2,3,4,5。當不連續時,需要利用逗號或者「、」表示,例如:1、3、5。
6、子樓層的說明:
1、子樓層不支持樓層的排序功能。
2、子樓層中的構件與主樓層中的構件不會扣減關系。
3、子樓層不支持三維顯示功能。
三、軸網建立
1、軸網類型
在軟體中軸網類型分為三種主軸網和輔助軸線。
正交軸網指的X方向「水平」和Y方向「垂直」方向的軸線交角為90度的軸網。
圓弧軸網指的是開間方向由角度表示,進深方向由弧線半徑差值表示的一種軸網。角度有正負之分,正值逆時旋轉,負值順時旋轉。
斜交軸線指的開間方向「水平」和Y方向「垂直」方向盤的軸線交角不為90度,但軸線之間的夾角為「0、180、360及其倍數。
類型選擇的說明:
下開間:指的開間方向軸線數據,軸線的編號在圖紙的下方。
上開間:指的開間方向的軸線數據,軸線的編號在圖紙的上方。
左進深:指的垂直方向的進深軸線之間的數據,軸線的編號在圖紙的左方。
右進深:指的垂直方向的進深軸線之間的數據,軸線的編叼在圖紙的右方。
在工程藍圖中,只有一個整體的軸網,在利用軟體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按軸網的分類建立,利用插入點或者偏移功能把軸網畫入。
軸網中的軸號自動排序功能的應用:
指的在把軸距中只輸入軸線之間的距離,對於軸號不同軟體編制,你只要把上下開間和左右進深的兩方數據輸入後,點擊兩次,即開間方向一次,進深方向一次。
四、繪圖輸入
在繪圖輸入之前,應當按圖紙把相應的構件進行定義說明,在定義構件時,可以利用構件管理對話,對於圖紙上的構件進行編制,在編制時,按以下建議進行建立構件:
1、盡可能利用工程量紙上給定的名稱進行定義,在構件做法中,可以明確的查找到構件。
2、當圖紙中沒有構件的名稱時,一般按使用的位置進行定義,例如:牆體,可以根據內外牆進行定義和描述,WQ37或者NQ24等。
3、在結構復雜的情況,構件的名稱也可以根據標高和高度的簡要的名稱備注編制,在繪圖中,可以很明確的查找到構件,不需利用屬必查看構件。
繪圖順序的確定
繪圖順序的確定可以根據結構和類型的區分進行有次序的繪圖,可以提高繪圖的效率。
首先,根據樓層的順序定義繪圖順序,一般按照從「首層——第二層——標准層——頂層——地下室——基礎層」的繪圖順序進行繪圖。
根據施工順序進行繪制,「主體——基礎——二次建築——裝飾——零星構件」,主體構件包括「牆、門、窗、過梁、柱、梁、板、樓梯構件,基礎包括「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滿基、樁基、基礎梁等。二次建築包括「散水、台階、陽台、欄板、挑檐、雨篷、屋面。裝飾包括房間裝飾和單牆面裝飾。
根據結構類型進行定義繪圖順序:
磚混結構,牆體——門——窗——過梁——柱——梁——板——樓梯。
框架結構,柱——梁——板——牆體——門——窗——過梁——樓梯。
框剪結構,剪力牆——填序牆——門——窗——過梁——梁——板——樓梯。
雜合結構,根據圖紙的樓層的結構類型,進行定義繪圖的順序。
確定軟體的起始:
當接到一個工程時,首先需要明確從什麼軟體開始計算的呢?
答:當接到一個工程時,需要根據圖紙中的結構類型進行確定軟體的起始,一般磚混結構的時候,可以從圖形算量軟體開始,框架結構可以從鋼筋軟體開始計算,框剪結構可以從鋼筋軟體開始計算,我個人從實際工作得出,無論是工程是什麼結構,建議從鋼筋軟體開始計算,你可以在短時間完成一個工程,如果從圖形軟體開始的情況,可以互導到鋼筋軟體,但在鋼筋軟體中還需輸入一次鋼筋信息。如果從鋼筋軟體開始的情況,你可以只輸入一次信息即可,在鋼筋軟體中即包括了構件的截面尺寸和鋼筋信息,導入到圖形軟體不,不需再進行一次輸入信息的操作,在把鋼筋文件導入圖形後,你只需簡單的進行合法檢查幾次,把基礎構件進行重新輸入,把「二次建築」建築構件畫入後,直接做裝飾和構件做法,可以省去一大部分時間和重復的操作。
五、構件做法:
定義對話框中的構件做法,指的對該構件的進行套定額,和需要計算結果進行的說明,無論你畫圖畫的再好,不會手工預算中的套價,即套定額,就像我們都把計算式做部列出了,但最後不會計算結果一樣,構件做法也是子目進行列項的工作,如果少項多項都會影響工程造價的,所以構件做法是一個關鍵的部分。
構件做法在軟體中提供幾種方法的輸入:
第一種,直接輸入方法,如果你對定額比較熟悉時,你可以在在編碼中輸入定額號「1-56」,在工程量表達式中輸入工程量的代碼,工程量的代碼是對該子目要的結果的說明,如果工程量代碼選擇錯誤的情況下,工程量計算也會錯誤的。
第二種,查詢輸入,如果你對定額不熟悉時,你可以利用對話中的查詢輸入進行套定額,查詢中提供了查詢定額,查詢圖集,查詢定額相我們查詢定額本一下,在對話框的左邊是章節的分類,在右邊的框內是定額,如果確定子目後,你可以利用雙擊把定額套入,選擇工程量代碼。
換算,在圖形算量軟體中,可以對人材機的換算。
1。換算:
格式:1-29空格一次,輸入R*1.2
格式:5-30空格一次,R*1.2,C*1.1
2、標准換算,注要針對砼標號和砂漿標號的換算,選擇一項定額後,直接點擊對話框上的換算下的標准換算,
把換算對話框中的標號切換後,點擊確定。
3、樓層的換算,主要針對砼標號和砂漿標號的換算,在工程概況中,把樓層管理下的砼標號設置一次後,直接到繪圖輸入,在選擇狀態下,點擊樓層下的樓層換算按鈕,然後,選擇需要換算的樓層,注意對話框下面的「對已經標准換算的子目進行換算」的選項設置。
六、匯總計算
當把前面工程圖形及構件做法都輸入後,可以匯總計算,計算中可以選擇計算范圍,即樓層的選擇,把樓層選擇後,直接點擊確定即可。匯總計算在工具欄和菜單欄中都有,你可以直接點擊,或者利用快捷鍵F9。
七、查看報表
查看報表的功能,主要用子目匯總的查看及工程量的計算式的查看,對於結算工作中,這部分也是一個重點,你可以通過設置工程量計算式的范圍,地每個構件進行查看計算式。
八、保存工程
當工程的查看中工程量沒有錯誤時,需要保存工程,為了導入到計價軟做好基礎,一定要正確的輸入工程的名稱及文件的路徑,為了導入時,可以方便的查找到該工程。如果不保存的情況,那麼在導入到計價軟體中,沒有定額子目的
❼ 廣聯達圖形算量繪圖順序
1.廣聯達圖形算量中,每畫一種構件,廣聯達都會替你隱藏其他不必要的構件,避免阻礙你的視線。你可以通過左邊的構件欄裡面觀看葛構件的快捷鍵,將他們重新顯示或隱藏,例如,柱就按Z
2.廣聯達是能夠自動扣減的,請絕對放心。
3.一般我還是先算鋼筋,後算工程量,可以通過導入形式,非常方便。
❽ 廣聯達在畫基礎層時,具體的畫圖順序是什麼樣的就是先畫什麼構件 承台基礎,有地下一層。
先畫上部的再畫基礎 比較好,因為這樣基礎的中心就不需要費心去處理了。一般來說 上層的柱的中心就是基礎的中心。或者上層的牆畫好了,基礎部分的基礎的中心線就是牆的中心線。
❾ 廣聯達鋼筋算量框剪結構,剪力牆結構和框架結構的繪制順序
一般的順序是先畫剪力牆,,再畫暗柱,再畫框架柱,,再畫梁,最後畫板,地面部分畫完之後再畫基礎部分,
❿ 廣聯達中 畫圖是不是要嚴格順序來畫 比如說先畫框架梁 是不是然後才能畫懸挑梁
應該嚴格按照畫圖順序來:
基礎——豎向承重構件(柱、牆)——水平承重構件(先主梁再次梁)——二次結構構件;
也就是說,先畫主要構件,再畫次要構件;二次就夠構件中,先畫填充牆,再畫門窗,再布置門窗過梁,當結構圖元畫好了,在布置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