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移植版開源礦機
㈠ arm開發板用重新移植操作系統嗎
不需要重新移植。通常開發板會提供一個交叉編譯器。你把你的程序用這個交叉編譯器編譯,然後,把生成的可執行文件拷貝到你的開發機上某個目錄中即可。要實現開機自動運行是可以的。無論linux還是windows CE,都可以設定開機即運行某個程序。
㈡ arm晶元和linux移植,與嵌入式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哎……又一個被單片機毒害的人啊……
arm 主要是性能的提高,以及功能的增加。
比如幾k 內存和 2G 內存的區別,幾MHz和1GHz主頻的區別,單核和多核心的區別。擴展的浮點流運算器和只能簡單計算的指令區別。多任務和單任務的區別。
你可以按照開發單片機那樣繼續開發 arm ,但你這樣肯定不能用掉 arm 所有的性能和功能。
如果想發揮 arm 的性能,你就需要給 arm 開發一個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實現一些任務調度,資源分配,硬體驅動的底層實現。這樣,你開發的軟體就可以方便的在這個操作系統上運行。從而簡化開發。
開發這個系統是很費時間而且必須計劃好不然彎路太多更浪費時間。這樣 Linux 就跑過來了,既然有了 Linux ,你就不需要再自己費時費錢的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了,拿來 Linux ,簡單修改一下就可以跑在你的 arm 開發板上面了。而且 arm 這個系統已經足夠全面。並且它還是一個符合 POSIX 可移植標準的平台。你在這上面開發的程序只要沒有使用硬體提供的特有功能,你的程序移植起來非常容易簡單。
你現在就想,你在你的計算機上。那麼多的軟體、游戲,為什麼都要在 Windows 上面運行而不是自己直接可以運行?Linux 上面也是,為什麼那麼多的軟體都需要一個操作系統?而不是像單片機一樣的直接運行?肯定是有些什麼原因。
x86 的 CPU ,Windows 操作系統,對應 arm 的 CPU ,Linux 操作系統。
一個簡單的替換,你就能明白些了吧?
㈢ linuxcnc可否移植到arm
LinuxCNC官網發布都是基於x86平台的,要把LinuxCNC往ARM平台移植,主要難點在於實時系統的移植。目前RTAI支持的ARM平台處理器少之又少,當前支持的ARM處理器處理性能都不太高,對實際應用意義不大。要想自己移植到高性能的ARM平台上,難度著實有點大。
當然,實時系統移植的方式不限於RTAI,也可以是Xenomai ,也可以是RT-Linux等等。具體的移植方案還得深入分析一下,盡量採用不改動LinuxCNC原有架構為好,方便維護和升級。
在Raspberry Pi社區上看到有人移植過LinuxCNC,但實際上並不穩定,還處於試驗階段,尚有很多問題待解決。
慢慢整吧。。。
需要解決更多linux問題,詳情請看 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00.html
望採納
㈣ 新人求指教OpenWrt如何往ARM平台移植
你可以找下佐須之男,他是路由器行業的大神.
㈤ 求助,在ARM-LINUX板上移植openswan的問題
生成了,在pc機上可以執行此命令,因為這個不是c文件,所以交叉編譯和gcc編譯是一樣的,就是arm上沒有perl
這個腳本解釋器,不知大家怎麼解決類似問題呢
㈥ 如何在ARM9上進行嵌入式Linux代碼移植
嵌入式系統開發就是對於除了電腦之外的所有電子設備上操作系統的開發,開發對象有手機,掌上電腦,機電系統等。 嵌入式系統開發流程:
第一步:建立開發環境
操作系統一般使用Redhat Linux,選擇定製安裝或全部安裝,通過網路下載相應的GCC交叉編譯器進行安裝(比如,arm-linux-gcc、arm-uclibc-gcc),或者安裝產品廠家提供的相關交叉編譯器;
第二步:配置開發主機
配置MINICOM,一般的參數為波特率115200 Baud/s,數據位8位,停止位為1,9,無奇偶校驗,軟體硬體流控設為無。在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的配置也是這樣。MINICOM軟體的作用是作為調試嵌入式開發板的信息輸出的監視器和鍵盤輸入的工具。配置網路主要是配置NFS網路文件系統,需要關閉防火牆,簡化嵌入式網路調試環境設置過程。
第三步:建立引導裝載程序BOOTLOADER
從網路上下載一些公開源代碼的BOOTLOADER,如U.BOOT、BLOB、VIVI、LILO、ARM-BOOT、RED-BOOT等,根據具體晶元進行移植修改。有些晶元沒有內置引導裝載程序,比如,三星的ARV17、ARM9系列晶元,這樣就需要編寫開發板上FLASH的燒寫程序,可以在網上下載相應的燒寫程序,也有Linux下的公開源代碼的J-FLASH程序。如果不能燒寫自己的開發板,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具體電路進行源代碼修改。這是讓系統可以正常運行的第一步。如果用戶購買了廠家的模擬器比較容易燒寫FLASH,雖然無法了解其中的核心技術,但對於需要迅速開發自己的應用的人來說可以極大提高開發速度。
㈦ 在arm上做linux開發,貌似只要把linux系統移植進去就,剩下的開發就不難了....
如果你水平很高,那確實就是這樣。移植進去就成,開發就隨便用用系統提供的功能就好了。
但是你水平不高的話,你就會覺得困難,因為首先移植就有很多問題,不懂得話,能移植,不工作的地方不好追,不好修補。移植好了不知道怎麼用,能用的話不知道有沒有用對,出了問題不知道是系統問題還是你嵌入的程序段問題。
那你要水平高的話,你需要會什麼呢?需要對unix/linux有了解,熟悉Arm架構,熟悉嵌入式開發,尤其要熟悉跟蹤調試,要熟悉操作系統的知識,要熟悉調度和硬中斷,就是熟悉計算機結構,要熟悉C/C++,要知道一點匯編,要知道一點硬體知識(數字電路方面),要熟悉文件系統和SD介面,USB介面,要熟悉Arm的各種外設介面。
然後linux開發,你要熟悉臨界段,你要熟悉互斥,任務,要熟悉上下半部分中斷,要熟悉郵箱,要熟悉信號量,要熟悉優先順序等等等等。。
多麼?其實列的還不算全,你還要熟悉演算法,可重用架構,系統設計方面等等。。。
唉。。。所以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就是這個樣子。
㈧ arm構架的安卓系統可以移植到x86構架的手機上么
沒看懂。。我只知道聯想k900用的就是英特爾x86的處理器,一樣是安卓系統,很多手機都是x86處理器+安卓系統。如果你還有疑問可以繼續問我,因為我實在沒看太明白,可能沒有解決你的問題。
㈨ 嵌入式linux系統一般選擇什麼版本的linux進行裁剪和移植比較好
如果你想把RedHat,Ubuntu這些桌面系統裁剪到100MB的話,真的是挺難的,而且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你從網上下載Android或者Meego的代碼,這兩個系統是目前基於Linux比較成功的開源移動終端OS了。做出來的鏡像,大小基本可以接受,而且最關鍵的是性能很好。裡面很多組件都是針對移動設備做了特殊優化的,比拿桌面OS裁剪,要好的多。
如果你決定用Android或者Meego的話,主要的工作量,就在於內核的裁剪了。這部分,可以講的東西太多了。建議你補充一些內核的基礎知識,並且多在PC上配置、更新內核,多練練,自己就清楚了。
如果純粹是拿著玩的話,你還可以自己做文件系統,裡面加上Busybox,就可以支持很多常見的命令了。然後,你還可以慢慢加用戶登錄程序,圖形界面等。當然,這是從零到繁的思路了。跟你問的正好相反。
有問題,請追問。
㈩ 有哪位大神嵌入式ARM中移植python的庫,求助啊
我沒弄過ubuntu下的graphics.py。
但是弄過windows下的。
1. apt是用來安裝Ubuntu系統的軟體的。
2. Python是Ubuntu下面的一個軟體。
3. 而graphics.py屬於python中的第三方庫函數。
所以,即使用apt,也是用apt去安裝,更新python。
而python中的庫,有自己的安裝方法。
常見的是直接 setup.py install或者用pip之類的去安裝。
具體安裝的方法,自己去參考這個:
【待完善】【總結】Python安裝第三方的庫、package的方法
(此處不給貼地址,請用搜標題,即可找到帖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