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鎳礦磨輥機富集
A. 紅土鎳礦有什麼用途
開發利用紅土型鎳礦的長處:
第一,紅土型鎳資源豐富,全球均有4100萬噸鎳金屬量,勘查成本低。
第二,采礦成本極低。
第三,選冶工藝已經成熟。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鐵鎳技術業已成熟,壓力酸浸技術亦趨成熟。
第四,紅土型鎳礦可以生產出氧化鎳、硫鎳、鐵鎳等中間產品,其中硫鎳,氧化鎳可供鎳精煉廠使用,以解決硫化鎳原料不足的問題。至於鐵鎳更是便於用於製造不銹鋼,降低生產成本。
第五,世界紅土型資源主要分布於近赤道地區,大部分靠近海岸,便於外運。因此,紅土型鎳建廠的投資雖然較大,但由於上述長處,如果工藝合理,管理有素,其每磅鎳的生產成本可低於硫化鎳。
紅土鎳礦發展趨勢:
(1)由於硫化鎳可供開發資源的明顯減少,世界未來十年鎳產量的增加將主要來源於紅土型鎳礦資源的開發,而紅土型鎳礦資源開發中,PAL技術發展趨勢大於鐵鎳技術;
(2)PAL濕法技術與紅土型鎳礦的火法冶煉廠的投資成本大體相當。但是,PAL技術的鎳廠在下一輪興建或擴建項目中,其基建投資將會明顯下降;
(3)PAL流程的生產成本在一般情況下低於鐵鎳流程,加上PAL方法耗能明顯低於鐵鎳流程。因此,在經濟上,PAL技術方法將顯示出其優越性;
(4)由於「濕型」紅土礦資源具有品位較高、粘土少,易於處理的優點,與「干型」紅土礦資源相比,「濕型」資源的開發項目更具有開發利用的優勢。
(5)紅土型鎳礦的PAL技術可在現場生產出中間產品:氫氧化鎳或硫鎳,由此可以提供現有鎳精煉廠的擴產或解決供料不足的問題,這是目前西方許多鎳公司所採取的經營方向。
B. 紅土鎳礦冶煉工藝技術的紅土鎳礦提取工藝
用紅土鎳礦提取鎳金屬有三種主要工藝,即濕法冶煉(電解法),火法冶煉(電爐法),火法冶煉(高爐法)。
目前我國新設工業項目已實行環保評估一票否決制度,因此首先從環保與循環經濟方面進行比較: 無論是電爐還是高爐,生產中產生的固體爐渣因已經高溫煅燒,經乾燥研磨即成為低強度的水泥,是水泥生產廠家生產標准水泥時最佳的填充劑,也是磚瓦廠生產磚瓦的優質原料,可100%得到循環使用;另外,高爐生產中使用的冷卻水,可建封閉冷卻水池循環使用;高爐沖渣水也可沉澱後循環使用。因此火法冶煉產生的固體、液體廢棄物幾乎全部得到循環回收利用,在三廢中徹底解決了二廢,因此是我國鎳金屬提煉工業發展的方向。但無論是電爐還是高爐,對生產中產生的CO2排放尚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國際上也沒有解決此難題的報導。由於紅土鎳礦與一般鐵礦相比硫含量較低,因此生產中SO2排放較一般生鐵冶煉大大減少,但火法冶煉中對煤氣的回收利用,對粉塵的回收利用則是重點。其中電爐佔地面積小,較易處理;高爐則相對工程與投資量較大。我們應密切結合我國的實際,加速研究、制定整套火法冶煉鎳鐵的符合環保生產和循環經濟需要的設備、標准和工藝是當務之急。
電爐冶煉
主要以電為主要能源。一般人都認為電能清潔、方便,冶煉時不排放CO2,符合環保。我們應了解,如果所用的電是核電、風電、太陽能電,這觀點當然不錯。但事實是我國電爐冶煉絕大部分使用煤電,發電過程中產生大量CO2與廢氣,煤燃燒經鍋爐將水變成高溫、高壓蒸汽以氣體能帶動氣輪機轉動形成機械能,汽輪機的機械能再帶動發電機轉動形成電能。能量的形式每轉換一次,效率就降低一次;加之電能遠距離輸送的損耗,因此經層層損耗,電能至用戶電爐時每消耗一度電發出的熱量遠低於將發這一度電的煤炭直接投入高爐產生的熱量。因為投入高爐的焦炭是直接燃燒不經能量轉換而效率高。由於用電能和電爐冶煉同高爐相比必須達到同樣的溫度才能出鐵水,因此用電能與電爐冶煉耗電轉化為電煤的用量將高於用高爐用焦炭的用量,推而論之,用電能經電爐冶煉排放CO2總量將超過高爐冶煉。其次,高爐冶煉時以焦炭為能源,而將煤煉成焦炭過程可從煤中提取幾百種化工原料,公認是最經濟合理綜合利用煤資源的有效途徑。最後,電力生產投資大,焦炭生產投入少。因此,高爐生產鎳鐵比電爐生產在能源消耗與環保上更勝一籌。
從不同工藝的產品質量、價格與市場需求比較,濕法冶煉:能分別提煉出含量99.9%的鎳和鈷金屬,這是濕法冶煉最大的優勢。其產品純鎳是電鍍、電池、化工催化設備與特種不銹鋼特鋼的主要原料;純鈷是耐高強、高溫、高耐磨特鋼的主要原料。
濕法冶煉在我國歷史比較長,占我國鎳金屬產量比例較高。但純鎳的年產量已遠超過以上用途的年市場需求量。因此,目前相當大部分被轉用於300系列含鎳不銹鋼的冶煉。這真是高射炮打蚊子,有大材小用之嫌。由於濕法冶煉生產工藝投資大,周期長,工藝復雜,成本較高而售價較高,使不銹鋼與特鋼生產企業對其是又愛又恨。愛其純度高,使用方便,產品質量有保證;恨其價格太高,使產品成本上升盈利降低,減少市場競爭能力,但這種狀態一時尚難以改變。
火法冶煉的電爐工藝:
能提煉出含鎳10~25%,含少量鈷與鉻的鎳鐵,可以代替純鎳成為冶煉300系列不銹鋼的鎳原料。因其以電作為主要熱能(一般需消耗7000~8000度電生產一噸鎳鐵),它不像高爐用焦炭作為熱源同時也把焦炭中的磷帶入產品中,因此電爐產的鎳鐵磷含量應比高爐低,對縮短冶煉不銹鋼時間有利,因此廣受市場歡迎。但美中不足的是,我國電力供應持續緊張,我國對高耗電行業管制很嚴,而且生產企業所在地區一旦用電緊張,首當其沖是斷用電大戶電爐的電,使生產不正常。其次,電爐煉鎳鐵產量較低,單台2.5萬KW的電爐,每年產含鎳14%的鎳鐵為2.5萬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近幾年我國不銹鋼產業井噴式發展對鎳金屬的大量需求;最後要說明,電爐冶煉含鎳15~25%,甚至更高含鎳量的鎳鐵並不是通過提高入爐鎳礦的鎳含量來實現,相反是通過減少鎳礦中鐵的還原來實現,這樣大量的未經還原的氧化鐵以爐渣排出(有時爐渣中鐵的含量竟高達20%以上),爐渣又被運到水泥廠做水泥或制磚廠做磚瓦。考慮到目前含鐵量65%的進口鐵礦市場價已達到一千幾百元一噸,大量的含鐵爐渣去做水泥或磚瓦實在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電爐工藝生產的鎳鐵銷售價以含鎳量計,在市場純鎳價基礎上打一定折扣,其餘鐵、鈷、鉻奉送不計價,冶煉300系列不銹鋼相比用純鎳冶煉,每噸可下降成本3000~4000元。
火法冶煉高爐法:
能冶煉出含鎳1.5~10%並含少量鐵與鉻的鎳鐵,可以成為冶煉含鎳不銹鋼的基礎原料。由於礦價與海運費高和鎳鐵銷售僅以含鎳量計價的原因,除非客戶特別要求並給於升價,一般含鎳4%以下的鎳鐵已很少有廠家冶煉,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是含鎳10%,含磷≤0.035%的鎳鐵,不銹鋼廠家只需要加入一定量鉻鐵即可冶煉成300系列的產品(低於鎳含量10%的鎳鐵去冶煉300系列不銹鋼還需加入一定量的純鎳或電爐產高鎳鎳鐵作調節)。因技術、礦的成分等原因,目前能生產以上成分的高爐不多。高爐冶煉鎳鐵的最大特點是產量高。一座208m3高爐年產量可達到4萬噸以上,由於需加入鉻鐵與高鎳鐵,6座這樣的高爐可滿足一家年產30萬噸304不銹鋼廠的基本鎳與鐵需求。
不銹鋼冶煉脫磷最難,高爐鎳鐵控制磷含量達到0.035%以下是關鍵。目前本公司已基本掌控了高爐內脫磷技術,我們的產品甚至比一些電爐冶煉廠家的產品鎳更高,磷更低。由於產量比較高,鎳含量一般比電爐冶煉低,銷售計價方式同電爐鎳鐵,但折扣系數更大些,每個鎳略低於電爐鎳價。綜上所述,以高爐鎳鐵為基本原料,以電爐鎳鐵為調節原料,是組成300系列不銹鋼原料的成本最低,供應量最有保障的最佳組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高爐能煉生鐵,也能煉鎳鐵。鎳鐵和生鐵雖一字之差,卻分屬於鐵合金與普鐵二個行業,其所用礦成分、配方及冶煉工藝等有相當大的區別,將冶煉生鐵的一套觀念生搬硬套到鎳鐵冶煉上去是絕對錯誤的。
鎳鐵和生鐵礦的金屬含量有天壤之別:高爐冶煉生鐵如用進口含鐵65%礦,出一噸鐵產幾百公斤的渣;如煉含鎳7%的鎳鐵,一般需要消耗含鎳1.5%、含鐵20%左右的干礦5噸,濕礦為7.7噸左右,礦總金屬含量在21.5%左右,因此出1噸鎳鐵產4噸爐渣,幾乎是生鐵冶煉出渣的近十倍。渣口打開與出渣耗時、出渣次數明顯增加,工藝等必須作大的調整。
目前盛行煉生鐵大高爐是先進生產力,符合環保,小高爐是落後生產力,是污染大戶,必須淘汰,並把這一觀點生搬硬套到冶煉鎳鐵上來,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由於煉鎳鐵出渣是煉生鐵的很多倍,因此大型高爐不宜轉煉鎳鐵,因為出渣量實在太大,出渣口開放時間太長,影響爐溫,影響生產順行。從高爐每立方米爐容每天出鐵噸數來比較,一般100~200立方米的小高爐出鐵系數在3.4,即每立方米每天產鐵3.4噸,爐型、爐料和技術如果配合好,還可超過這一系數。相反,近年國內外大量投產的幾千立方米高爐,其出鐵系數僅在2左右徘徊,原因何在?
原來高爐大小是按爐容來衡量的,而爐容是長寬高的三維立體空間,是以長度單位米的3次方計量的,但高爐以頂部加入燒結礦與焦炭後逐步下降並燃燒,溫度逐步上升,直至某一個高度層面溫度才達到礦中氧化鐵在此溫度環境下還原流出鐵水,即主要的產鐵量主要是由層面面積大小決定的,而層面面積是以長度單位米的2次方計量,在米的數字大於1以後,米的二次方永遠小於米的三次方。因此說大高爐一定比小高爐好,在出鐵比上卻恰恰相反,雖然大高爐上環保設備比較經濟,人力成本分攤相對較低,但如果大高爐不裝節能環保設備同樣是污染大戶。
目前國內冶煉鎳鐵高爐一般均從煉鐵高爐改造而來,最大爐容沒有超過400m3,生產尚正常,但我們已發現爐容越大,生產越困難,單位容積每天出鎳鐵量越少的規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科學發展觀首先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客觀的在實踐基礎上的調查研究上,才能保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制定新的政策。因此就高爐冶煉鎳鐵這一特定項目而言,說大高爐一定比小高爐好,甚至不經調查研究,拍腦袋下達新建鎳鐵高爐必須達到1000m3以上的標準是典型的反科學的行為,而且已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舉個例子:我公司生產的產品以冷的鎳鐵塊運至我國主要的幾家不銹鋼廠供冶煉300系列不銹鋼用。其中一家不銹鋼冶煉廠去年因新建的一座幾千立方米的高爐即將投產,原有的二座各為700 多立方米的高爐將停爐,希望我公司將其改煉鎳鐵,本公司表示同意。
我們預計這二座完全符合國家鐵合金生產標準的高爐可年生產含鎳7%左右的鎳鐵水25萬噸左右,可直接入該廠轉爐及AOD爐煉成300系列不銹鋼。鎳鐵水熱裝熱送符合國家大力提倡的節能減排政策,與用冷的鎳鐵塊需用中頻爐熔化相比每噸可節省電費300~400元左右,以25萬噸計,每年可節省近一億元以上的電費,相當於每年節約用煤近7萬余噸,可減少排放CO220萬噸左右。但不久該廠說為完成節能減排指標此二座高爐必須拆除。去年年末,當一家著名報刊頭版刊登該廠二座700多立方米高爐被拆除,每年可減少排放多少萬噸廢氣時我只有痛心疾首,幾億元完全有使用價值的國家資產頃刻灰飛煙滅,而每年幾十萬噸冷的鎳鐵塊仍源源不斷的運往該廠加熱熔化煉成不銹鋼,而這一切均是在節能減排名義下進行的。
C. 鎳生鐵及紅土鎳礦的用途,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鎳生鐵一般根據鎳生鐵含量不同,可以分為高品位鎳鐵(10個及以上)中品位鎳鐵(4--9個不等)低品位鎳鐵。鎳生鐵的冶煉主要是用礦熱爐和高爐冶煉,一般礦熱爐出高品位鎳鐵,高爐出中低品位鎳鐵。鎳生鐵是主要是供鋼廠(寶鋼、浦項等)來冶煉不銹鋼使用,如300系、200系不銹鋼。
紅土鎳礦屬於氧化礦,目前國內使用的主要是來自印尼、菲律賓,是冶煉鎳生鐵的主要原料。一般國內根據鎳鐵合金廠的需求進口,主要偏向於含鎳在1.8%以上的的原礦,也有進口鎳在1.3--1.7 中間,鐵在20---40之間,用來冶煉中品味鎳鐵;還有國內工廠進口鎳在1.0作用,鐵在50的鎳礦,主要是用來摻進鐵礦里降低成本用。鎳礦主要用來冶煉鎳生鐵(火法),也有進口鎳礦用來冶煉冰鎳(濕法)。
D. 中國有紅土鎳礦嗎
中國有紅土鎳礦。
紅土鎳礦資源為硫化鎳礦岩體風化―淋濾―沉積形成的地表風化殼性礦床,世界上紅土鎳礦分布在赤道線南北30度以內的熱帶國家,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 我國紅土鎳礦資源儲量中70%集中在甘肅,其次分布在新疆、雲南、吉林、四川、陝西和青海和湖北7個省,合計保有儲量佔全國鎳資源總儲量的27%。
E. 紅土鎳礦計價中的FOB和LME是代表什麼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公布的正式牌價
FOB是國際貿易中常用的貿易術語之一。FOB的全文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習慣稱為裝運港船上交貨。FOB 也稱「離岸價」
F. 關於紅土鎳礦的問題
你去http://dhagri2006.cn.alibaba.com/athena/offerdetail/sale/dhagri2006-0-48306705.html看看
G. 紅土型鎳礦
一、內容概述
紅土型(Laterite)鎳礦是含鎳基性-超基性岩體風化-淋濾-沉積的產物,屬於現代地表風化殼型礦床,風化的原岩通常是蛇綠岩雜岩中的純橄欖岩、方輝橄欖岩和橄欖岩,少數是克拉通環境中的科馬提岩和層狀鎂鐵質-超鎂鐵質侵入岩,它們的原始Ni含量只有0.2% ~0.4%,紅土風化作用導致Ni含量增高3~30倍。陸地上約70%鎳資源集中在紅土中。發育完全的紅土型鎳礦床,在正常風化殼剖面自下而上包括風化基岩帶、腐泥土帶、黏土帶(或綠泥石帶)、褐鐵礦帶、鐵礫岩帶5部分(陳浩琉等,1993)。含鎳的紅土化剖面按發育的主要礦物成分分成氧化物紅土、黏土紅土和硅酸鹽紅土3類。某些大型紅土型鎳礦的規模和品位見表1。
表1 某些大型紅土礦鎳礦的規模和品位
在形成時間上,紅土型鎳礦床不像硫化物型鎳礦床,紅土型鎳礦床成礦時代均集中於中生代和新生代。西歐及烏克蘭地區的礦床多數為中生代,赤道附近的古巴、新喀里多尼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礦床多數為新生代(陳浩琉等,1993;Kula,2000)。在空間上,大多數紅土型鎳礦床產在赤道兩側到緯度大約22°的地帶,如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古巴、西非和巴西等地,也有少數礦床產在緯度比較高的地區,如巴爾乾的希臘、阿爾巴尼亞和前南斯拉夫、西澳大利亞州,其他一些小礦床分布於美國、多美尼加共和國、印度等。中國發現紅土型鎳礦床較少,基本上分布於哀牢山褶皺系西南部,與橄欖岩、斜輝橄欖岩關系密切(中國礦業報,2008)。
紅土型鎳礦床常見於兩種構造環境:增生地體和克拉通地體。增生地體是活動構造地帶,板塊碰撞時逆掩斷裂作用使上地幔的橄欖岩和構成蛇綠岩雜岩的岩片逆沖到地表並暴露;在克拉通地體的構造環境下,紅土發育在太古宙到古生代各個時期的科馬提岩和超鎂鐵質岩上面,這種相對穩定有利於均夷作用,紅土發育在中等到平緩的地形上。
形成紅土型鎳礦一般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保爾果里特利,1983;Kula,2000):①基岩條件,一般為缺少石英的橄欖岩和蛇紋岩;②氣候條件,炎熱多雨的氣候條件有利於岩石礦物分解和充分氧化,並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淋濾和再沉積;③地形地貌條件,地形平緩,地殼上升使基岩出露,遭受風化侵蝕,易使紅土殼增厚。圖1為根據澳大利亞紅土型鎳礦床特徵所建立的紅士型鎳礦成礦模式。
圖1 主要紅土型鎳礦剖面
(據Elias,2002)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菲律賓呂宋島紅土型鎳礦床位於呂宋中部西側三描禮士超基性岩帶內,礦石多為含鎳的褐鐵礦化黏土,並普遍伴生鈷礦床,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型風化殼中,易於開采利用。
呂宋島位於馬尼拉海溝俯沖復合帶的北段,島內三描禮士超基性岩帶位於呂宋西部火山島弧弧前盆地與中部陸相山間盆地之間。由於板塊碰撞俯沖作用,導致該區構造岩漿活動十分強烈,出現了大面積的基性、超基性岩漿岩,為紅土型鎳礦的形成奠定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圖2)。該地位於赤道附近,屬熱帶季風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超基性橄欖岩分布,為形成紅土風化殼型硅酸鎳礦床提供了優越條件。
區內紅土型鎳礦均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礦體如「雲朵狀」產於紅土型風化殼內的褐鐵礦化黏土層、半風化殘余土層中。紅土型風化殼垂向分帶明顯(圖3),自上而下依次為殘余紅土蓋層→含鎳褐鐵礦化黏土層→含鎳半風化層→蛇紋石化基岩層→新鮮基岩。礦體大多產於紅土風化殼中,總體上受地形控制,平面形態復雜,呈不規則狀,邊界變化較大,有少量的夾石和無礦天窗。剖面上為緩傾斜似層狀,局部為不規則透鏡狀,厚度變化主要受地形和紅土風化殼厚度的控制,總體上與紅土風化殼的厚度呈正相關關系,分布則主要受紅土風化殼分布范圍的控制,礦體分布范圍與紅土風化殼分布基本吻合。礦石的礦物組分與風化土層的礦物組分大體一致,礦石礦物按其含量多少依次為蛇紋石、蒙脫石、滑石和綠泥石。此外,還有少量以風化礦物形式產出的針鐵礦、石英和以風化殘余礦物形式產出的蛇紋石化橄欖石。鎳礦物主要以鎳硅酸鹽形式產出,主要有含鎳蛇紋石、含鎳綠高嶺石、鎳鎂綠泥石、硅鎂鎳礦等。礦石中多見次生結構構造,部分地段殘留了原岩的結構構造特徵,礦石的結構主要有粒狀結構、假象結構、碎裂結構和交代網格結構,礦石的構造主要有土狀、塊狀、膠狀、蜂窩狀、網格狀構造。礦石自然類型歸類為氧化礦石,由超基性岩中的含鎳島狀硅酸鹽礦物經風化形成的含鎳層狀硅酸鹽礦物。礦石的工業類型歸類為硅酸鎳礦石,鎳主要呈類質同象形式存在於含鎳層狀硅酸鹽礦物中。在含礦紅土風化殼的上部和地表,常出現深棕紅色赭石、綠色蛋白石、蘋果綠色硅鎂鎳礦、綠色髓石或玉髓,呈細脈狀產出;底部常見白色菱鎂礦、蛇紋岩或蛇紋石化橄欖岩。礦體產於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中,隨岩體頂界面的起伏而起伏,受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的厚度和形態控制,距岩體頂界面一般不超過數十米,表現了礦體與岩體之間的依存關系。化學風化是直接的成礦作用,使超基性岩體頂部紅土風化殼中的鎳含量普遍增高,在局部富集形成紅土型鎳礦,成生時序明顯晚於超基性岩體,是緊隨超基性岩成岩作用之後,新生代的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風化作用的產物。
圖2 三描禮士區域地質簡圖
(據劉成忠等,2009)
1—阿克希特羅沉積岩系;2—三描禮士沉積岩系;3—呂宋中部陸相盆地積岩系;4—三描禮士超基性岩;5—巴塔安火山雜岩;6—區域斷層;7—鎳礦床;8—鉻礦床(點)
圖3 三描禮士地區紅土型鎳礦床典型剖面圖
(據劉成忠等,2009)
1—殘余紅土蓋層;2—含鎳褐鐵礦化黏土層;3—含鎳半風化土;4—蛇紋石化橄欖岩;5—新鮮橄欖岩
區內橄欖岩等超基性岩中鎳的含量普遍較高,為紅土型鎳礦的形成奠定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在適宜的氣候和構造地形條件下,超基性岩風化形成紅土型風化殼,超基性岩中的鎳從風化殼頂部橄欖石、斜方輝石及蛇紋石中釋放出來,隨下滲的水遷出,在風化殼的中上部褐鐵礦化黏土層和下部的半風化土層中被針鐵礦、蒙脫石、蛇紋石等礦物捕獲,或被下滲的SiO2-Mg 凝膠捕獲富集成礦,其產出規模、分布范圍和品位高低與原岩類型、氣候變化、地形地貌和構造條件關系密切。鎳的富集部位和賦存狀態取決於地表水的淋濾條件,在淋濾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硅的淋濾作用受到限制,風化殼中褐鐵礦化黏土層和半風化岩層較發育,向下遷移的鎳除少部分被殘余黏土層中的針鐵礦捕獲外,大部分被中上部褐鐵礦化黏土層和下部的半風化土層中的層狀硅酸鹽捕獲,因此鎳主要富集於褐鐵礦化黏土層和半風化岩層中;在淋濾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風化殼中褐鐵礦化黏土層不發育,向下遷移的鎳除少部分被殘余黏土層中的針鐵礦捕獲外,大部分都遷出了風化殼,因此鎳主要富集於褐鐵礦化黏土層下部的富針鐵礦黏土中。
區內超基性岩頂部的紅土風化殼是紅土型鎳礦最直接的找礦標志。除此以外,該區紅土型鎳礦找礦標志還包括:①在超基性岩地區出現深棕紅色赭石、磚紅色黏土及淋濾蝕變的蛇紋岩;②地表出現緻密狀綠色蛋白石、綠色髓石或綠色玉髓呈細脈,或在轉石碎塊中出現上述細脈;③在風化層底部出現緻密狀白色菱鎂礦;④在高度風化破碎的蛇紋岩或橄欖岩中出現蘋果綠色硅鎂鎳礦細脈網脈;⑤地表常出現含有蘋果綠色至黃白色硅鎂鎳,礦膠結的蛇紋石化蛋白石化碎石角礫,呈網脈狀構造。
三、資料來源
劉成忠,尹維青,塗春根等.2009.菲律賓呂宋島紅土型鎳礦地質特徵及勘查開發進展.江西有色金屬,23(2):3~10
施俊法,唐金榮,周平等.2010.找礦模型與礦產勘查.北京:地質出版社
Elias M.2002.Nickel laterite deposits⁃geologic overview,resources and exploitation.In:Cooke D R,Pongratz ed.Giant ore deposits:characteristics,genesis,and exploration.Centre for Ore Deposit Research Special Publication,University of Tasmania,Hobart,4:205~220
H. 菲律賓紅土鎳礦物質組成及鎳、鉻、鐵工藝性能研究
一、內容概述
項目分析了該紅土鎳礦的物質組成。原礦樣的組成粒度偏細,粒度分布以分布於0.075 mm以下或0.04 mm以下為主。鎳的礦物以硅酸鹽礦物、氧化物礦物為主。菲律賓紅土鎳礦為基性、超基性岩經過蛇紋石化蝕變,長期風化淋積而成的硅酸鎳礦床。礦物成分復雜、粒度細微、結晶差、混雜現象嚴重,並且已碎,物質組成研究難度大。工藝礦物學查明了鎳礦物有鎳蛇紋石(又稱硅鎂鎳礦)、鎳鈷土礦、(含鈷的)鎳錳礦、鎳黃鐵礦;含鎳礦物有蛇紋石、綠泥石、褐鐵礦、伊丁石等。
鐵在紅土中以褐鐵礦形式出現,為風化超基性岩,在紅土風化作用下,橄欖石、輝石等富含低價鐵的礦物在氧化帶中氧化分解,低價鐵轉變為高價鐵,高價鐵礦物的溶解度很小,在氧化帶中較穩定,因而殘留在地表,使得上層礦石中含鐵50%以上。同時,礦體內因殘留有原母岩超基性岩的副產物(?)鉻鐵礦、鉻尖晶石、鈦鐵礦等以及風化作用形成的硅酸鎳礦、含鈷的硬錳礦等,使得礦石成為很特別的富含鐵、錳、鎳、鈷等的「天然合金鐵礦石」,可直接用於冶煉優質合金鋼。
通過對礦石工藝性能的研究,採用重、磁聯合法,對鉻鐵礦的富集分離效果較好,可獲得含Cr2O3為33.18%的鉻精礦產品和含Ni為1.96%、Cr2O3降到0.65%的鎳礦石產品。在常壓100℃、50%濃度的硫酸浸出時間為1 ~2 h下,對Ni、Co的浸出率較高。除酸浸法(濕法)回收鎳、鈷外,低鎳鐵法(火法)回收鎳、鈷、鐵的回收率也高,且工藝簡單,成本較低;經還原焙燒後破碎、磨礦、磁選,可得到低鎳鐵合金精礦,有價金屬回收率為Ni 99%、Fe 92%、Co 97%。
二、應用范圍及應用實例
本項技術通過工藝礦物學研究方法,對鎳、鉻、鐵的狀態和礦石利用的工藝性能進行了詳細的測試和試驗,在指導生產和選礦科研的需求上,將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三、資料來源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重要科技成果(2000~2011年度)
I. 紅土鎳礦回轉窯生產鎳鐵的工藝流程
宏科重工幫您回答:
主能源使用煤炭生產高品質,高鎳,鎳鐵(含有NI20%左右),用大型回轉窯還原熔煉,當加熱到800℃,水的結晶分離,去除部分的鐵離子,鎳和鈷氧化入爐。
1.紅土鎳礦進行細磨,混合石灰石及碳料進入紅土鎳礦回轉窯煅燒,完成乾燥,脫水,還原和金屬生成流程;
2.從窯內出來後的熔塊再次進行磨碎操作,便於下一步的選礦;
3.用磁選和浮選工藝進行鎳礦的分選,分選出來的鎳鐵沙粒直徑為2-3mm,其中還含有很少的爐渣(化學成分:C0.1%, Ni18~22%, S0.45%, P0.015%等);
望採納
J. 有沒有關於紅土鎳礦的破碎機
紅土鎳礦資源為硫化鎳礦岩體風化―淋濾―沉積形成的地表風化殼性礦床
紅土鎳礦要破碎成粉末 顆粒還是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