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機知識 » 離子型稀土礦池浸方法葯劑用量

離子型稀土礦池浸方法葯劑用量

發布時間: 2021-09-29 01:06:03

1. 離子型稀土礦原地浸取工藝

很難說,y是活潑金屬,與鋁差不多,也是3+,硫酸銨為強酸性,釔又以鹽類存在自然界,確定稀土礦類型後用硫酸銨堆浸,不是取釔,很多金屬離子都出來,其實是廉價的原料去除泥沙等不容物,再提純

2.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池浸,用硫酸銨做浸出劑,用碳酸氫銨做沉澱劑,關於沉澱後的廢水是如何處理

可以直接重復利用, 廢水裡其他鐵離子等雜質不斷重復會造成雜質離子的富集,但是其它雜質不會和碳酸氫銨產生沉澱反應。並且廢水每經過一次流程工序都會蒸發更流失,你再往池裡面注入等量的水就可以了。還有,就是現在提煉離子型稀土基本上都用草酸作為沉澱劑,沉澱出來的草酸稀土雜質要比碳酸稀土少很多,反應沉澱時間也快很多。

3. 現在離子型稀土礦的開采方法和成本是怎麼樣的

離子型稀土第一代提取工藝,可簡述為"異地提取工藝",或歸結為"池浸工藝"。其主要工藝過程為:表土剝離→開挖含礦山體、搬運礦石→浸礦池→將按一定比例(濃度要求)配置的電解質溶液作為"洗提劑"或"浸礦劑",加入浸礦池,溶液對池中含"離子相"稀土礦石進行"滲濾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潑離子與稀土離子交換,"離子相"稀土從含礦載體礦物中交換出來,成為新狀態稀土;加入"頂水",獲含稀土母液;母液經管道或輸液溝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後進入沉澱池;浸礦後廢渣從浸礦池中清出,異地排放→在沉澱池中加入沉澱劑、除雜劑,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雜、沉澱,獲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經處理後,返回浸礦池,作"洗提劑"循環使用→混合稀土經灼燒,獲純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由上可見,本工藝過程中的技術關鍵詞是:"表土剝離"、"開挖含礦山體"、"礦石搬運"、"浸礦池"、"洗提劑"、"異地滲濾洗提"、"離子交換"、"含稀土母液"、"尾砂異地排放"、"母液池"、"沉澱池"、"沉澱劑、除雜劑"、"沉澱、除雜"、"混合稀土"、"上清液返回"、"灼燒"、"REO≥92%混合稀土氧化物"。

"池浸工藝"與傳統的生產工藝相比較,其第一、二、三道工序過程相似於礦產資源開采中傳統的采礦專業的各作業工序;第三、四、五道工序過程相似於傳統選礦專業和濕法冶金專業相結合的各作業工序;自第五道工序過程以後的各工序,屬於傳統濕法冶金專業的各作業工序。其中,第三道工序中的"浸礦池",起著聯系傳統采礦、選礦專業作業的作用,類似於礦山選廠的"原礦侖";而第五道工序中的"沉澱池",卻起著聯系傳統選礦、濕法冶金專業作業的作用,類似於濕法冶金企業的"原料侖"。

由此,相似於傳統選礦專業的主要選別過程,是在"浸礦池"中完成,而且作為本工藝的中間製品,在此獲得含稀土的母液;而屬於傳統濕法冶金專業的典型濕法冶金過程,則主要在"沉澱池"中進行,並由此獲得"稀土精礦"的初級產品--"混合稀土";再經灼燒處理後即可獲得"稀土精礦"終級產品--REO≥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進而言之,上述作業過程中,先後在三個典型的作業過程中,分別獲得了"中間製品"、"初級產品"和"終級產品"。亦即,在"浸礦池"中,通過離子交換,製得含稀土的母液;在"沉澱池"中,通過沉澱,製得混合稀土;在"灼燒"中,製得混合稀土氧化物。因此,為了確保離子型稀土的產品質量,主要應從這三個關鍵性作業過程中把好技術關。

在此工藝中,所獲得的"稀土精礦"產品,已不再是傳統概念中的"稀土精礦"礦產品,而是純度相對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產品。嚴格地說,離子型稀土礦山獲得的終級產品,已不再從屬於"礦產品",而是濕法冶金範疇的產品。顯然,其產品檔次,比傳統礦山開採的產品,已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以上工藝流程結構,是稀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一種嶄新的工藝。它徹底打破了稀土資源開發的傳統工藝,而將多種專業和工藝集於一體,在礦山就直接製得純度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產品。應用這種生產工藝,而生產的產品質量指標,是此前稀土生產工藝難以達到的。可見,以這種產品作為原料,對於稀土冶煉的進一步深加工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世間任何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重性"。離子型稀土擁有非常突出的優勢的一面,同時又由於它的賦存特徵和工藝特徵,而決定了它不令人滿意的另一面。伴隨著"池浸工藝"工業化生產後,導致出現一些非常尖銳和突出的問題:一是對生態環境破壞大。由於離子型稀土廣泛賦存於地表淺層,展布面積大,再加上"池浸工藝"本身要求,該生產工藝實際上是一個"搬山運動"。據統計,每生產一噸混合稀土氧化物,約需消耗1,201-2,001噸礦石,同時還將伴隨產生尾砂1,200-2,000噸,砂化面積約1畝。二是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大。為便於礦石的采、運以及尾砂的排放,降低成本,節省投資,許多礦山的"浸礦池"建在山坡礦體的中下部,"浸礦池"以下的含礦礦體,被所建生產系統"壓礦",尤其是如若被尾砂覆蓋後,則更難於開采。據資料,該工藝表內資源利用率一般不達50%,低者僅25-30%左右。

4. 離子吸附型稀土總量的測定

方法提要

試樣用(NH42SO4溶液浸取,分取浸出液,在pH=5.3,用PMBP⁃苯萃取稀土,用pH=2.4甲酸反萃取稀土,使與干擾元素分離,以偶氮胂Ⅲ吸光光度法測定。測定范圍w(RE2O3)=0.000n%~0.025%。

試劑配製

PMBP⁃丙酮溶液 27.8g PMBP 溶於1L 丙酮中。

混合指示劑 2g/L 溴甲酚綠乙醇溶液與2g/L 甲基紅乙醇溶液按3:1 混合。

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 pH=5.3,164g 無水乙酸鈉用水溶解後,加18mL 冰乙酸,用水稀釋至1 L(精密pH試紙檢查)。

一氯乙酸緩沖溶液 pH=2.5,94.5g 一氯乙酸溶於30mL 水中,加30mL 氨水,用水稀釋至1L。

稀土標准溶液 10μg/mL RE2O3的HCl(1+9)溶液。

分析步驟

稱取10.0g試樣於乾燥的250mL錐形瓶中,加100mL 50g/L(NH42SO4溶液,搖動2~3min,隔1~2h後,再搖動2~3min,靜置過夜。吸取1.0~5.0mL清液於60mL分液漏斗中,用50g/L(NH42SO4溶液補足至10mL,加2mL 200g/L磺基水楊酸溶液,1mL 40g/L抗壞血酸溶液,2mL PMBP⁃丙酮溶液,搖勻,放置2~3min,加2 滴混合指示劑,用氨水中和至紫色,加5mL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pH=5.3),30mL苯,萃取2min,待兩相澄清後,棄去水相,用洗液(乙酸⁃乙酸鈉緩沖溶液用5倍的水稀釋)萃洗有機相1~2次,每次用量約10mL,再用水吹洗分液漏斗塞和壁1次,棄去水相。向有機相中准確加入20mL甲酸(0.4+99.6)溶液(pH=2.4),反萃取1min,待兩相澄清後,棄去4~5mL水相。取10mL水相於25mL比色管中,加0.5mL 40g/L抗壞血酸溶液、2mL pH=2.5的100g/L磺基水楊酸溶液、2mL一氯乙酸緩沖溶液(pH=2.5)、4mL 270g/L KCl溶液,搖勻,加4mL 0.5g/L偶氮胂Ⅲ溶液,以水定容。在波長660nm用1~2cm吸收皿測定吸光度。

工作曲線:分取含0,10,20,40,60,80,100μg稀土的標准溶液於60mL分液漏斗中,不足10mL者用50g/L(NH42SO4溶液補足,以下操作同試樣分析步驟。

注意事項

(1)稱取試樣時,最好將試樣平鋪於塑料布上,充分混勻,縮分取樣。

(2)100g/L磺基水楊酸溶液要用氨水調至pH=2.5。

(3)用稀氨水調節溶液的pH,如果pH過大可用稀HCl反調。

5. 離子吸附型稀土用硫酸銨池浸法要泡多少時間才能放浸泡液體

不太懂你的問題,你是要提取稀有金屬嗎?我只知道是用百分之3到百分之5的硫酸銨溶液浸泡

6.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開采方法

離子型稀土礦,一種我國特有的,分布於南方省區,富含中重稀土元素,目前主要採用溶浸采礦法(地浸),主要葯劑有:氨水(氯化銨、硫酸銨等),溶浸液一般三段配製,採用先濃後淡,先上後下,先液後水的注液技術來提高浸出率縮短浸出時間,採用頂水大循環技術防止山體滑坡、阻止山頂山脊母液滲出、沖淡浸出母液,採用水封閉技術防止浸出液外滲,提高浸出液的回收率,浸出的母液經凈化、除雜、沉澱、過濾乾燥得到稀土氧化物。
稀土是稀土族元素的簡稱,人們往往將17種元素劃歸於稀土大家族。我國是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離子型稀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新型的稀土礦產資源。以其配分齊全、高附加值元素含量高、放射性比度低、高科技應用元素多、綜合利用價值大"五大"突出優點,異軍崛起,獨占鰲頭,並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促進和加速了世界高科技的進程。離子型稀土第二代提取工藝--"原地浸礦工藝",於1996年榮獲"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是國家"八五"科技攻關中"十大世界領先技術成果"之一,1997年榮獲國家發明獎。該項研究成果1996年被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予以報道,這是我國特有的離子型稀土自1970年發現、命名和二代提取工藝發明以來,在經歷25年保密管理之後,首次向國內外的正式公開"亮相"。
離子型稀土的技術是我國完全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發現、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藝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單位。時任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長、後任所長的丁嘉榆同志,作為離子型稀土礦第二代提取工藝的發明及應用的主要參與者、領導者,對這一事件的歷史發展進程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應記者之約,丁嘉榆同志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了全面地、系統地回顧和總結。
時至1970年,在過去長達175年的稀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史中,人們發現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礦物多達 200 種。但真正實際有工業利用價值的稀土礦物原料卻為數不多,數量約十種左右。主要有獨居石、鈰硅石、氟碳鈰礦、硅鈹釔礦、磷釔礦、褐簾石、鈮釔礦、黑稀金礦。但這些礦物中卻大部份含有一定數量的鈾或釷,而且稀土礦物均以固態、礦物相礦物性態存在,它們往往是與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
20世紀後期,隨著世界范圍內高科技及其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對中、重稀土元素的使用量激增,其中又特別是對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釔等稀土元素的需求量劇烈地增長。鑒於下述原因:一是在傳統的稀土礦產資源中,上述大多數稀土元素的含量有限,獲取稀土精礦較為困難;二是由於生產工藝的繁鎖,流程很長,成本較高,價格昂貴,若得工業化應用,難度很大,產量也難以滿足要求;三是根據傳統稀土礦床資源賦存的特點,若希望在某一礦山,同時獲得上述目標的元素,難能湊效,必然要開采多個、多種不同配分的稀土礦山,才有可能同時滿足上述需求。顯而易見,僅僅依靠對傳統稀土資源的開發,勢必難於滿足現代高科技高速發展態勢,對有關稀土元素的需求。因此,這種局勢必然導致人們對稀土新資源的追求和探索,期望著能夠獲得高科技所需稀土資源的可靠保障。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到中、重稀土,尤其是重稀土資源在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世紀60年代中葉,原冶金工業部根據國家軍工計劃任務的安排,組織了南方重稀土資源科研大會戰。旨在針對南方某礦圍岩中,通過科技攻關,獲得代號為"6號產品"的重稀土產品。經參戰單位的協同攻關,已打通工藝流程,並拿出"6號產品"樣品。但成本很高,工業化實施存在困難。然而接踵而至的"文革",會戰只好暫時中斷。
在幾經周折,使用傳統試驗研究方法均遭失敗的情況下,依然不懼艱難,百折不撓,堅持探索,努力攻關。經過艱苦的工作,拋棄了以往研究花崗岩風化殼稀土礦床的傳統做法,創造性地採用稀土可溶性分析和礦漿樹脂吸附等多種綜合技術手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於逐步地揭開了這種"不成礦"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奧秘。

7. 離子型稀土礦池浸與原浸中,硫氨浸提後,加入「頂水」,這個頂水成份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加入"頂水",獲含稀土母液

熱點內容
數字貨幣能對抗美元 發布:2025-05-18 01:51:57 瀏覽:465
BTC北京視頻 發布:2025-05-18 01:40:37 瀏覽:555
螞蟻z15礦機多少錢 發布:2025-05-18 01:40:33 瀏覽:272
魚池礦池被攻擊 發布:2025-05-18 01:03:10 瀏覽:679
區塊鏈secret支付 發布:2025-05-18 00:47:29 瀏覽:31
類似於比特幣的幣 發布:2025-05-18 00:47:21 瀏覽:501
振動放礦機原理動圖 發布:2025-05-18 00:25:34 瀏覽:285
中國銀行是要發行數字貨幣嗎 發布:2025-05-18 00:24:45 瀏覽:19
比特幣礦箱定製 發布:2025-05-18 00:20:20 瀏覽:749
btc提現一般要多久 發布:2025-05-18 00:17:45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