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礦機
1. 科學家故事
有!!!!!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一書出版。同牟,她與別人合作分析純金屬鐳,並測出它的性質。她還測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放射性的重要論著。鑒於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飽嘗科學甘苦的放射性科學的奠基人,因多年艱苦奮斗積勞成疾,患惡性貧血症(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不幸與世長辭,她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獻出了光輝的一生。
2. 石墨和金剛石的性質的用途
石墨由於其特殊結構,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質:
1) 耐高溫型:石墨的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250℃,即使經超高溫電弧灼燒,重量的損失很小,熱膨脹系數也很小。石墨強度隨溫度提高而加強,在2000℃時,石墨強度提高一倍。
2) 導電、導熱性:石墨的導電性比一般非金屬礦高一百倍。導熱性超過鋼、鐵、鉛等金屬材料。導熱系數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極高的溫度下,石墨成絕熱體。
3) 潤滑性:石墨的潤滑性能取決於石墨鱗片的大小,鱗片越大,摩擦系數越小,潤滑性能越好。
4) 化學穩定性:石墨在常溫下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耐酸、耐鹼和耐有機溶劑的腐蝕。
5) 可塑性:石墨的韌性好,可年成很薄的薄片。
6) 抗熱震性:石墨在常溫下使用時能經受住溫度的劇烈變化而不致破壞,溫度突變時,石墨的體積變化不大,不會產生裂紋。金剛石物理化學性質
(1)化學成分:C。常含有Cr、Mn、Ti、Mg、Al、Ca、Si、N、B等。
(2)顏色:常見的為淺黃色、淺黃褐色、淺黃綠色、褐色,無色(淺黃白、白、優白)佔有一定數量,玫瑰色、粉紅色、淺藍色、綠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
(3)透明度:無色及淺色金剛石均成透明狀,在無色中的白、優白金剛石測定透過率達95%以上,深色金剛石及具毛玻璃蝕象的透明度減弱呈現半透明狀,當金剛石中包體含量增加亦影響透明度。
(4)硬度:摩氏硬度10,新摩氏硬度15,顯微硬度10000kg/mm2,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比剛玉高150倍。金剛石硬度具有方向性,八面體晶面硬度大於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菱形十二面體晶面硬度大於六面體晶面硬度。
(5)密度:金剛石密度與金剛石晶體中的包含物密切相關,無色透明質純的金剛石密度為3.52g/cm3,當具有包含物時密度為3.44~3.53g/cm3。
(6)偏光性:絕大多數金剛石在偏光下顯示非均性,金剛石屬等軸晶系礦物,理論上應為均質性,但由金剛石形成於壓力變化的地質體中,由於應力作用使金剛石晶體內結構產生局部錯位,因而顯示不均勻的非均質性,表現在消光上的不一致性,干涉色很低的一級灰色,極少數還可測得一軸晶干涉圖像。
(7)折射率(N):2.4493(λ436μm)、2.4354(λ486μm)、2.4237(λ546μm)、2.4176(λ589μm)、2.4103(λ656μm)。
(8)反射率(R):油浸下5.308%,空氣中17.29%。
(9)親油疏水性:金剛石是一種親油疏水性礦物,在晶體表面擦上油質後可見暈色,在晶面上滴上油珠立即擴散,而滴上水珠則不擴散,因此在選礦中利用油選可將金剛石分離出來。
(10)電磁性:金剛石為無磁性重部分礦物(p>2.9)因此在選礦中不能採用電磁選(中磁性、弱磁性)方法。
(11)導電性:絕大多數金剛石是電介質,電阻率:5×104Ω.cm,Ⅰ型及Ⅱ型(Ⅱa)金剛石為絕緣體,比電阻>1016Ω.cm,I型(H b)金剛石為P型半導體,比電阻10~103Ω.cm,溫度上升到600℃或下降到-150℃時,電阻提高。
(12)剛度、強度:金剛石具有極大的彈性模量,是自然界最高的磨削材料,彈性模量達90000kg/mm。摩擦系數小,有極高的抗磨能力,因此在金剛石選礦中利用這一特性,採用球磨機、錐形磨礦機來分離金剛石。但金剛石極脆,不能承受正向的外力撞擊。
(13)熔點:金剛石熔點達4000℃,在空氣中燃燒溫度為850~1000℃,在純氧中720~800℃燃燒,金剛石發出淺藍色火焰,並轉化成二氧化碳。
(14)發光性:在X射線下金剛石產生天藍色、淺綠色熒光,在長波、短波紫外線下產生淺黃、天藍熒光,但有相當一部分不發光。有的在日光下曝曬後發淺藍色磷光。陰極射線下顯藍、綠熒光。
(15)光澤:屬標准金剛光澤,由於熔蝕作用及毛玻璃蝕象等可出現油脂光澤或光澤減弱。
(16)色散:金剛石色散為0.044。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具備一定的入射角度在鑽石表面產生分解的光譜色,俗稱火彩(影響鑽石火彩強弱還與體色、凈度、刻面角度等有關)。
(17)熱導性:金剛石熱導性好,熱導率高達669.89~2009.66W/(m
3. 有關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影響世界的偉大發明家。直到12歲還不會閱讀,他只在正規學校呆過3個月,數學和讀寫能力很差,不能集中注意力,是一個愛搗蛋的問題兒童。他有閱讀障礙是因為小時候聽力受到了損害。終其一生,書寫拼字都有困難。
愛迪生最早的興趣是在化學方面,他收集了二百來個瓶子,並節省每個小錢去購買化學葯品裝入瓶中。12歲時,他到火車上去賣報掙錢。
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愛迪生利用火車的便利條件,辦了一份小報來傳遞戰況和沿途消息。他一人兼任記者、編輯、排字、校對、印刷、發行的工作。小報受到歡迎,他也從緊張的工作中增長了才幹、知識和經驗,還掙了不少錢,得以繼續進行化學試驗。
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時,列車突然顛簸,使一塊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燒。列車員趕來撲滅了火焰,也狠狠地給了他一個耳光,打聾了他的左耳,他被趕下了火車,那時愛迪生才16歲。
挫折並沒有使愛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電報,經過反復鑽研,在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自動電力記錄器,這是他的第一個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兩種新型的電報機。1877年他發明了碳精電話送話器,使原有的電話聲音更為清晰;此外他還發明了留聲機。人們都稱他為「魔術師」。
愛迪生於1931年10月18日去世,終年82歲。然而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個發明專利權的記錄,人們稱他為發明之王。
(3)藍色礦機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一,留聲機
1877年,愛迪生發現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振動的現象,便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愛迪生讓助手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
製成之後,愛迪生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接,然後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歌,之後把針又放回原處,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就回放出愛迪生的聲音。
12月,愛迪生公開展示這台「錫箔筒式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二,電燈
最初電燈的發明者不是愛迪生,愛迪生是改進了電燈。早在1801年,英國一位名叫漢弗里·戴維的化學家就在實驗室中用鉑絲通電發光。
1879年10月,愛迪生終於成功製成了以碳化纖維作為燈絲的白熾燈泡,稱之為「碳化棉絲白熾燈」,隨後大量投產,並成立公司設立發電站和輸電網等相應基礎設施,很快使電燈在美國被普遍使用。
期間,他不斷改進技術,最終確定以鎢絲作為燈絲,稱之為「鎢絲燈」,並定型使用至今,愛迪生也由此成為公認的電燈發明者。
三,電影方面
1,活動電影攝影機
2,活動電影放映機
3,有聲電影
4. 愛迪生的資料
愛迪生(1847~1931)是美國著名的發明家。一生勤奮好學,善於思考,努力工作,在75歲的時候,還每天准時到實驗室簽到上班,他在幾十年間幾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晚間在書房讀3至5小時書,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動時間來計算,他的生命已經成倍的延長了。因此,愛迪生在79歲生日的那天,他驕傲地對人們說,我已經是135歲的人了。他活到84歲,一生中的發明有1100項之多,其中最大貢獻是發明留聲機和自動電報機,實驗並改進了白熾燈和電話。愛迪生20歲出頭開始研究電燈,歷時10餘年,他先後選用了竹棉、石墨、鉭……等等上千種不同物質作燈絲材料進行試驗,時常通霄達旦,有一次他和助手們竟連續工作5晝夜。1879年愛迪生用碳絲作為白熾燈絲,並點燃40小時。由於碳絲表面多孔,性脆,強度很低。不久被鎢絲代替。
1883年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發射現象,也叫「愛迪生效應」,即金屬表面附近的部分電子或離子因高溫而使其無規則運動得到足夠的動能,克服表面的束縛,逸出金屬之外。愛迪生效應對於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為重要,作為發射表面的陰極常塗上一層鹼土金屬氧化物,以利電子發射,並用電流加熱以維持高溫。
1900年愛迪生發明了鐵鎳蓄電池,是一種鹼性蓄電池,電動勢約為1.3~1.4伏,壽命長,但效率不高。
5. 四川2.5萬挖礦大軍一場洪水虧損多少
四川2.5萬挖礦大軍:一場洪水虧損上億 ,最怕停電和孤獨。
這些算力散落在岷江支流大渡河邊,沉迷於鄂爾多斯的達拉特旗的夜晚,酣睡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某個小城……科技文明和自然之力,通過算力達到了一種融合。
到今天比特幣全網算力達到約3000萬萬億次哈希碰撞每秒,相當於約600台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而且還在高速增長。」比特大陸的創始人吳忌寒在《算力之美》中寫道。
他佈道了一套無限美好的「算力美學」,但美學的背後,卻是殘酷的算力江湖和利益碾壓。挖礦正在一步步走向產業化,變成資本的游戲。
此時,去中心化的礦機和礦池開始出現,他們稱自己是革命者,要改變極端壟斷的比特幣世界。
「雲算力挖礦」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的玩法是,建立多個分布式礦場,用數萬台真實礦機提供算力租賃服務。
「現在的算力太過集中,一些去中心化的玩法,也很難改變現在的格局和生態。」李珂稱。
但區塊鏈的精髓,就是去中心化,礦工們,依然有著那份信仰,堅定認為,最終挖礦這個行業,會被去中心的礦池打破。
這可能是讓他們堅持下去的唯一信念。
這需要多久?
「5-10年,慢慢去蠶食巨頭的領地。」李珂稱。
但巨頭會坐等革命嗎?他們是否會反撲?
這場算力之戰和革命的星星之火,才剛剛點燃。
來源;新浪科技
6. 礦山水是藍色的能吃嗎
如果是礦山排出的水,奧普礦機的建議是不要喝,礦山水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如果水質呈藍色是絕對不能飲用的,礦山排出水即使是澄清的也不能飲用因為排放出來只是達到了不污染環境的指標但是其中的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是不適合人體飲用的當然灌溉和作為水產養殖也是不行的。
7. 科學家小故事08
愛迪生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的成功,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愛迪生從小就對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歡親自去試驗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為止。長大以後,他就根據自己這方面的興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發明的工作。他在新澤西州建立了一個實驗室,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等總計兩千餘種東西。愛迪生的強烈研究精神,使他對改進人類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浪費,最大的浪費莫過於浪費時間了。」 愛迪生常對助手說。「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
一天,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工作,他遞給助手一個沒上燈口的空玻璃燈泡,說:「你量量燈泡的容量。」他又低頭工作了。
過了好半天,他問:「容量多少? 」他沒聽見回答,轉頭看見助手拿著軟尺在測量燈泡的周長、斜度,並拿了測得的數字伏在桌上計算。他說:「時間,時間,怎麼費那麼多的時間呢?」愛迪生走過來,拿起那個空燈泡,向裡面斟滿了水,交給助手,說:「裡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馬上告訴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讀出了數字。
愛迪生 說:「這是多麼容易的測量方法啊,它又准確,又節省時間,你怎麼想不到呢?還去算,那豈不是白白地浪費時間嗎?」
助手的臉紅了。
愛迪生喃喃地說:「人生太短暫了,太短暫了,要節省時間,多做事情啊!」
愛迪生未成名前是個窮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見他,關心地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破得不象樣了,你應該換一件新的。」
「用得著嗎?在紐約沒人認識我。」 愛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幾年過去了,愛迪生成了大發明家。
有一天,愛迪生又在紐約街頭碰上了那個朋友。「哎呀」,那位朋友驚叫起來,「你怎麼還穿這件破大衣呀?這回,你無論如何要換一件新的了!」
「用得著嗎?這兒已經是人人都認識我了。」 愛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富蘭克林7歲時,有一次過節,大人們給了他許多錢。富蘭克林打算用這筆「巨款」去商店買一些玩具。半路上,他看到一個男孩很神氣地吹哨子,他當時完全被這個哨子迷住了,就用自己所有的錢換了那個男孩的哨子。回到家裡,富蘭克林十分得意地吹著哨子滿屋子轉,卻打擾了全家人。他的家人知道他這筆交易後告訴他,為了這個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價高4倍的錢,並讓他明白,這些多付的錢,是可以買到更多更好的東西的。ala希望採納我的
8. 各位大哥們幫幫忙呀!!!!!!
您好:
1.一桶水可以裝滿10碗或12杯,倒入5杯水和3碗水在空桶內,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多少?
碗1/10,杯1/12,1/12*5+1/10*3=答案
2.單獨完成一項工程,甲要20天,乙要30天,甲先單獨做5天後,乙又參加工作,還要多少天完成任務?
(1-1/20*5)/(1/20+1/30)=答案
3.某班參加外語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3/7,參加數學小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6,外語和數學至少參加一組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1/21,求兩組都參加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
3/7+1/6-11/21=18/42+7/42-22/42=3/42=1/14
兩組都參加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1/14
4、電影票480張,如果先給五年級學生,剩下的只能給六年級一半的學生,如果下面分給六年級,剩下的給五年級,剩下的給五年級,那麼五年級會有1/3的學生分不到票。五、六年級各有學生多少人?
解:設五年級X人,六年級2(480-X)人。
六年級2(480-X)人,五年級[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2(480-X)=2(480-X)+[480-2(480-X)]除以三分之二
X=360.............五年級
2(480-X)=2*(480-360)=2*120=240..............六年級
5、加工同一種零件,甲需要3分鍾,乙需要3.5分鍾,丙要4分鍾.現在加重這樣的零件1825個,他們三人同時加工零件,在完成任務時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甲工效1/3,乙工效1/3.5=2/7,丙工效1/4
甲工效1825*1/3=1825/3個,
乙工效1825*2/7=3650/7個
丙工效1825*1/4=1825/4個
這批零件1/(1/3+2/7+1/4)=84/73小時
甲84/73*1825/3=答案
乙84/73*3650/7=答案
丙84/73*1825/4=答案
6、某工程先由甲單獨做63天及可完成,再由乙單獨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甲乙合作,需48天完成。現在先由甲做42天,然後由乙來完成,那麼還需要做多少天?
63甲+28乙=48(甲+乙) 3甲=4乙 甲每天工作量1\84,乙還要56天
7.某村種植了m公頃玉米,總產量為n千克;水稻種植面積比玉米的種植面積多p公頃;水稻的總產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寫出表示玉米和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的式子。如果兩式的分母不同,進行通分!
玉米:總產量為n千克,m公頃,
則:每公頃n/m千克.
水稻:總產量比玉米的2倍多q千克,就是2n+q千克。
種植面積比玉米的種植面積多p公頃,就是m+p千克。
則:每公頃2n+q/m+p千克
玉米每公頃n/m千克,水稻每公頃2n+q/m+p千克 然後通分
玉米每公頃n(m+p)/m(m+p)千克,
水稻每公頃m(2n+q)/m(m+p)千克
9.學校把170元獎學金發給在數學競賽中獲獎的張三和李四兩位同學,張三得到的2/9與李四得到的1/4相等,兩人各得獎學金多少元?
張三得獎元數*2/9=李四得獎元數*1/4
可設:
張三得獎元數=1/4
李四得獎元數=2/9
則:
張三得獎元數*2/9=李四得獎元數*1/4
1/4*2/9=2/9*1/4
張三得獎元數與李四得獎元數的比是1/4:2/9=9:8
那麼按比例分配,
170*9/9+8=90元 張三得獎元數
170*8/9+8=80元 李四得獎元數
10.已知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為4,最小公倍數為120,求這兩個數???
設一個X一個Y
最大公約數4,
最小公倍數:
4 |X Y
|----------
A B
最小公倍數=4*A*B=120
A*B=30,AB互質,所以A=2,B=15
X=2*4=8,Y=15*4=60
所以,這兩個數是8和60.
11.航模比賽中,分成甲、乙兩組的人數比是7:8。如果從乙組調8人到甲組,則乙組人數是甲組的五分之四(4/5),參賽的一共有多少人?
(要具體過程)
設乙組X人,甲組7/8X人
X-8=(7/8X+8)*4/5
12. 一桶鹽水重200千克,含鹽率10%.要使含鹽率達到16%,要蒸發掉多少千克水??
鹽的重量不變,鹽有:200*10%=20千克
含鹽是16%時總量是:20/16%=125千克
那麼要蒸發水:200-125=75千克
13.一瓶飲料,喝掉25%後,連瓶重950克.喝掉50%時,連瓶重700克,飲料和瓶各種多少千克??
喝掉水:50%-25%=25%的重量是:950-700=250克
水總重量是:250/25%=1000克=1千克
瓶重:950-1000*75%=200克=0。2千克
14、某次數學比賽,有兩種評分方法:第一種答對一題得5分,不答得2分,答錯不扣分;第二種先給40分,答對一題得3分,不答不得分,答錯扣1分,某學生用兩種方法評分均得81分,請問這次比賽共有多少道題?
答對x題,不答的y題,答錯z題
5x+2y=81
40+3x-z=81 得出3x-z=41
由5x+2y=81 可知x一定是單數
由3x-z=41 可知41+z一定被3整除
當z=1時 x=14 不合題意捨去
當z=4時 x=15 此時y=3
當z=7時 x=16 不合題意捨去
當z=10時 x=17 此時y=-2 不合題意捨去
所以本次比賽共有x+y+z=15+3+4=22題
15.工程隊要修一條水渠:如果每天多修8米,可提前4天完工;如果每天少修8米,則延後4天完工。請問這條水渠的長度?
設規定時間是X天
由題意得知,4天的工作量是:8[X-4],那麼一天可以修:2[X-4]
[2(X-4)-8][X+8]=X*2[X-4]
[2X-16][X+8]=2X^2-8X
2X^2+16X-16X-128=2X^2-8X
8X=128
X=16
即規定時間是16天,一天可修:2*[16-4]=24
所以,總長是:16*24=384米
16.一個數被3除餘1,被4除餘2,被5除餘4,這個數最小是幾?
題中3、4、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4,5〕=20;〔3,5〕=15;〔3,4〕=12;〔3,4,5〕=60。
為了使20被3除餘1,用20×2=40;
使15被4除餘1,用15×3=45;
使12被5除餘1,用12×3=36。
然後,40×1+45×2+36×4=274,
因為,274>60,所以,274-60×4=34,就是所求的數。
17.一個數被3除餘2,被7除餘4,被8除餘5,這個數最小是幾?
題中3、7、8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8〕=56;〔3,8〕=24;〔3,7〕=21;〔3,7,8〕=168。
為了使56被3除餘1,用56×2=112;
使24被7除餘1,用24×5=120。
使21被8除餘1,用21×5=105;
然後,112×2+120×4+105×5=1229,
因為,1229>168,所以,1229-168×7=53,就是所求的數。
18.一個數除以5餘4,除以8餘3,除以11餘2,求滿足條件的最小的自然數。
題中5、8、11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8,11〕=88;〔5,11〕=55;〔5,8〕=40;〔5,8,11〕=440。
為了使88被5除餘1,用88×2=176;
使55被8除餘1,用55×7=385;
使40被11除餘1,用40×8=320。
然後,176×4+385×3+320×2=2499,
因為,2499>440,所以,2499-440×5=299,就是所求的數。
19.有一個年級的同學,每9人一排多6人,每7人一排多2人,每5人一排多3人,問這個年級至少有多少人?(澤林老師的題目)
題中9、7、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5〕=35;〔9,5〕=45;〔9,7〕=63;〔9,7,5〕=315。
為了使35被9除餘1,用35×8=280;
使45被7除餘1,用45×5=225;
使63被5除餘1,用63×2=126。
然後,280×6+225×2+126×3=2508,
因為,2508>315,所以,2508-315×7=303,就是所求的數。
20.有一個年級的同學,每9人一排多5人,每7人一排多1人,每5人一排多2人,問這個年級至少有多少人?(幸福123老師問的題目)
題中9、7、5三個數兩兩互質。
則〔7,5〕=35;〔9,5〕=45;〔9,7〕=63;〔9,7,5〕=315。
為了使35被9除餘1,用35×8=280;
使45被7除餘1,用45×5=225;
使63被5除餘1,用63×2=126。
然後,280×5+225×1+126×2=1877,
因為,1877>315,所以,1877-315×5=302,就是所求的數。
科學家的故事
波義耳——懷疑派化學家
波義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於愛爾蘭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個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個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時波義耳並不特別聰明,說話還有點口吃,不大喜歡熱鬧的游戲,但卻十分好學,喜歡靜靜地讀書思考。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學歐洲。在這期間,他閱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書籍,包括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伽利略的名著《關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這本書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後來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就是模仿這本書寫的。
由於戰亂、父親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國隨姐姐居住在倫敦。在那裡開始學醫學和農業。學習中接觸了很多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很快成為一位訓練有素的化學實驗家,同時也成為一位有創造能力的理論家。在這期間,他同許多學者一起組織一個科學學會,進行每周一次的討論會,主要討論自然科學的最新發展和在實驗室中遇到的問題。波義耳稱這個組織為「無形大學」。這個學會就是著名的以促進自然科學發展為宗旨的「皇家學會」的前身。波義耳是該學會的重要成員。由於學會的分會設在牛津,波義耳於1654年遷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設備齊全的實驗室,並聘用了一些很有才華的學者作為助手,領導他們進行各種科學研究。他的許多科研成果是在這里取得的。那本劃時代的名著《懷疑派化學家》是在這里完成的。這本書以對話的體裁,寫四位哲學家在一起爭論問題,他們分別為懷疑派化學家、逍遙派化學家、醫葯化學家和哲學家。逍遙派化學家代表亞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說」觀點,醫葯化學家代表「三元素說」觀點,哲學家在爭論中保持中立。在這里,懷疑派化學家毫不畏懼地向歷史上權威的各種傳統學說提出挑戰,以明快和有力的論述批駁了許多舊觀念,提出新見解。該書曾廣泛流傳於歐洲大陸。
波義耳十分重視實驗研究。他認為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他總是通過嚴密的和科學的實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在物理學方面,他對光的顏色、真空和空氣的彈性等進行研究,總結了波義耳氣體定律;在化學方面,他對酸、鹼和指示劑的研究,對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的探討,都頗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種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劑的化學家。石蕊試液、石蕊試紙都是他發明的。他還是第一個為酸、鹼下了明確定義的化學家,並把物質分為酸、鹼、鹽三類。他創造了很多定性檢驗鹽類的方法,如利用銅鹽溶液是藍色的,加入氨水溶液變成深藍色(銅離子與足量氨水形成銅氨絡離子)來檢驗銅鹽;利用鹽酸和硝酸銀溶液混合能產生白色沉澱來檢驗銀鹽和鹽酸。波義耳的這些發明富有長久的生命力,以至我們今天還經常使用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義耳還在物質成分和純度的測定、物質的相似性和差異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實驗。在1685年發表的《礦泉水的實驗研究史的簡單回顧》中描述了一套鑒定物質的方法,成為定性分析的先驅。
1668年,由於姐夫去世,他又遷居倫敦和姐姐住在一起,並在家的後院建立實驗室,繼續進行他的實驗工作。晚年波義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對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義耳因勞累而中風,之後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當無法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工作時,他致力於整理他多年從實踐和推理中獲得的知識。只要身體稍感輕快,就去實驗室做他的實驗或撰寫論文,並以此為樂趣。1680年,他曾被推選為皇家學會的會長,但他謝絕接受這一榮譽。他雖出身貴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卻是在科學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從未結婚,用畢生精力從事對自然科學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這位曾為17世紀的化學科學奠定基礎的科學家在倫敦逝世。恩格斯曾對他作出最崇高的評價:「波義耳把化學確定為科學。」
故事二:
普利斯特里——氣體化學之父
普利斯特里1733年3月13日出生在英國利茲,從小家境困難,由親戚撫養成人。175年進入神學院。畢業後大部分時間是做牧師,化學是他的業余愛好。他在化學、電學、自然哲學、神學等方面都有很多著作。他寫了許多自以為得意的神學著作,然而使他名垂千古的卻是他的科學著作。1764年他31歲時寫成《電學史》。當時這是一部很有名的書,由於這部書的出版,1766年他就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722年他39歲時,又寫成了一部《光學史》。也是18世紀後期的一本名著。當時,他在利茲一方面擔任牧師,一方面開始從事化學的研究工作。他對氣體的研究是頗有成效的。他利用製得的氫氣研究該氣體對各種金屬氧化物的作用。同年,普利斯特里還將木炭置於密閉的容器中燃燒,發現能使五分之一的空氣變成碳酸氣,用石灰水吸收後,剩下的氣體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於他虔信燃素說,因此把這種剩下來的氣體叫「被燃素飽和了的空氣」。顯然他用木炭燃燒和鹼液吸收的方法除去空氣中的氧和碳酸氣,製得了氮氣。此外,他發現了氧化氮(NO),並用於空氣的分析上。還發現或研究了氯化氫、氨氣、亞硫酸氣體(二氧化碳)、氧化二氮、氧氣等多種氣體。1766年,他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三卷本書出版。該書詳細敘述各種氣體的制備或性質。由於他對氣體研究的卓著成就,所以他被稱為「氣體化學之父」。
在氣體的研究中最為重要的是氧的發現。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煙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鏡加熱,發現它很快就分解出氣體來。他原以為放出的是空氣,於是利用集氣法收集產生的氣體,並進行研究,發現該氣體使蠟燭燃燒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輕松舒暢。他製得了氧氣,還用實驗證明了氧氣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質。但由於他是個頑固的燃素說信徒,仍認為空氣是單一的氣體,所以他還把這種氣體叫「脫燃素空氣」,其性質與前面發現的「被燃素飽和的空氣」(氮氣)差別只在於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歐洲參觀旅行,在巴黎與拉瓦錫交換好多化學方面的看法,並把用聚光鏡使汞銀灰分解的試驗告訴拉瓦錫,使拉瓦錫得益匪淺。拉瓦錫正是重復了普利斯特里有關氧的試驗,並與大量精確的實驗材料聯系起來,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揭示了燃燒和空氣的真實聯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錫的燃燒與氧化學說已普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時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錫的解釋,還堅持錯誤的燃素說,並且寫了許多文章反對拉瓦錫的見解。這是化學史上很有趣的事實。一位發現氧氣的人,反而成為反對氧化學說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發現的氧氣,是後來化學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化學家至今都還很尊敬普利斯特里。
1791年,他由於同情法國大革命,作了好幾次為大革命的宣傳講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圖書及實驗設備都被付之一炬。他隻身逃出,躲避在倫敦,但倫敦也難於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歲時不得不移居美國。在美國繼續從事科學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兩國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國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國,他住過的房子已建成紀念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獎章已成為美國化學界的最高榮譽。
故事三:
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98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可勒爾(AntoineHenriBecquerel)發現含鈾礦物能放射出一種神秘射線,但未能揭示出這種射線的奧秘。瑪麗和她的丈夫彼埃爾·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擔了研究這種射線的工作。他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對瀝青鈾礦進行分離和分析,終於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後發現兩種新元素。
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她將一種元素命名為釙(polonium),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Radium),意思是「賦予放射性的物質」。為了製得純凈的鐳化合物,居里夫人又歷時四(MarieCuI7e,1867--1934)載,從數以噸計的瀝青鈾礦的礦渣中提煉出1O0 mg氯化鐳,並初步測量出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25。這個簡單的數字中凝聚著居里夫婦的心血和汗水。
1903年6月,居里夫人以《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作為博士答辯論文獲得巴黎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11月,居里夫婦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戴維金質獎章。12月,他們又與貝可勒爾共獲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論放射性》一書出版。同牟,她與別人合作分析純金屬鐳,並測出它的性質。她還測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放射性的重要論著。鑒於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這位飽嘗科學甘苦的放射性科學的奠基人,因多年艱苦奮斗積勞成疾,患惡性貧血症(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不幸與世長辭,她為人類的科學事業,獻出了光輝的一生。
恕我不才只能找到這些了,深感歉意!
9. 愛迪生有什麼故事
愛迪生的故事:
1.天真好奇孵小雞
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候,仍不見愛迪生回來,父母很焦急並四下尋找,直到傍晚才在場院邊的草棚里發現了他。父親見他一動不動地趴在放了好些雞蛋的草堆里,問愛迪生在干什麼,小愛迪生回答說在孵小雞呀,原來,他看到母雞會孵小雞,覺得很奇怪,總想自己也試一試。當時,父親又氣又笑地將他拉起來,告訴他人是孵不出小雞來的。在回家的路上,他還迷惑不解地問:「為什麼母雞能孵小雞,我就不能呢?」
2.初嘗試驗
在愛迪生小的時候,他經常到鄰居繆爾·溫切斯特的家的碾坊玩。一天,他在溫切斯特家的碾坊看見溫切斯特正在用一個氣球做一種飛行裝置試驗,這個試驗使愛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滿了氣,一定會升上天。幾天後,愛迪生把幾種化學原料配在一起,拿給父親的幫工邁克爾·奧茨吃,愛迪生告訴邁克爾·奧茨吃了這種東西人就會飛起來,結果奧茨吃了愛迪生配製的「飛行劑」後幾乎昏厥過去。愛迪生因此受到了父親的鞭打和小朋友父母們的警惕,勸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與愛迪生玩並遠離他。
3.製造太陽
一個大雪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媽媽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來醫生。醫生說:「你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做手術」。那時候只有油燈沒有電燈,油燈的光線很暗,一不小心就會開錯刀。愛迪生突然想起一個好辦法,他把家裡所有的油燈全都端了出來,再把一面鏡子放在油燈的後面,讓醫生順利的做完了手術。
4.臨終遺言
當愛迪生彌留之際,醫生和愛迪生的許多親友都圍坐在他的床前,眼看他的呼吸已越來越微弱,心臟終於停止了跳動。可就在醫生要宣布他死亡之際,他卻突然又坐了起來,說了一句很奇怪的話:「真是想不到,那邊竟是如此的美麗。」講完這句話之後,他便與世長辭。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