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礦沉澱池
❶ 稀土礦是什麼顏色 看點清晰的圖片
呈黃褐色、棕色、紅色,間或有綠色。半透明至透明。條痕白色或淺紅黃色。具有強玻璃光澤
稀土礦的簡單介紹
稀土礦在地殼中主要以礦物形式存在,其主要有三種:作為礦物的基本組成元素,稀土以離子化合物形式賦存於礦物晶格中,構成礦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這類礦物通常稱為稀土礦物,如獨居石、氟碳鈰礦等。作為礦物的雜質元素,以類質同象置換的形式,分散於造岩礦物和稀有金屬礦物中,這類礦物可稱為含有稀土元素的礦物,如磷灰石、螢石等,呈離子狀態被吸附於某些礦物的表面或顆粒間。
這類礦物主要是各種粘土礦物、雲母類礦物。這類狀態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1)稀土礦沉澱池擴展閱讀:
稀土的用途十分廣泛。只要在一些傳統產品中加入適量的稀土,就會產生許多神奇的效果。
稀土鋼能顯著提高鋼的耐磨性、耐磨蝕性和韌性;
稀土鋁盤條在縮小鋁線細度的同時可提高強度和導電率;
將稀土農葯噴灑在果樹上,即能消滅病蟲害,又能提高掛果率;
稀土復合肥即能改善土壤結構,又能提高農產品產量;
稀土元素還能抑制癌細胞的擴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稀土礦
❷ 現在離子型稀土礦的開采方法和成本是怎麼樣的
離子型稀土第一代提取工藝,可簡述為"異地提取工藝",或歸結為"池浸工藝"。其主要工藝過程為:表土剝離→開挖含礦山體、搬運礦石→浸礦池→將按一定比例(濃度要求)配置的電解質溶液作為"洗提劑"或"浸礦劑",加入浸礦池,溶液對池中含"離子相"稀土礦石進行"滲濾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潑離子與稀土離子交換,"離子相"稀土從含礦載體礦物中交換出來,成為新狀態稀土;加入"頂水",獲含稀土母液;母液經管道或輸液溝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後進入沉澱池;浸礦後廢渣從浸礦池中清出,異地排放→在沉澱池中加入沉澱劑、除雜劑,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雜、沉澱,獲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經處理後,返回浸礦池,作"洗提劑"循環使用→混合稀土經灼燒,獲純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由上可見,本工藝過程中的技術關鍵詞是:"表土剝離"、"開挖含礦山體"、"礦石搬運"、"浸礦池"、"洗提劑"、"異地滲濾洗提"、"離子交換"、"含稀土母液"、"尾砂異地排放"、"母液池"、"沉澱池"、"沉澱劑、除雜劑"、"沉澱、除雜"、"混合稀土"、"上清液返回"、"灼燒"、"REO≥92%混合稀土氧化物"。
"池浸工藝"與傳統的生產工藝相比較,其第一、二、三道工序過程相似於礦產資源開采中傳統的采礦專業的各作業工序;第三、四、五道工序過程相似於傳統選礦專業和濕法冶金專業相結合的各作業工序;自第五道工序過程以後的各工序,屬於傳統濕法冶金專業的各作業工序。其中,第三道工序中的"浸礦池",起著聯系傳統采礦、選礦專業作業的作用,類似於礦山選廠的"原礦侖";而第五道工序中的"沉澱池",卻起著聯系傳統選礦、濕法冶金專業作業的作用,類似於濕法冶金企業的"原料侖"。
由此,相似於傳統選礦專業的主要選別過程,是在"浸礦池"中完成,而且作為本工藝的中間製品,在此獲得含稀土的母液;而屬於傳統濕法冶金專業的典型濕法冶金過程,則主要在"沉澱池"中進行,並由此獲得"稀土精礦"的初級產品--"混合稀土";再經灼燒處理後即可獲得"稀土精礦"終級產品--REO≥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進而言之,上述作業過程中,先後在三個典型的作業過程中,分別獲得了"中間製品"、"初級產品"和"終級產品"。亦即,在"浸礦池"中,通過離子交換,製得含稀土的母液;在"沉澱池"中,通過沉澱,製得混合稀土;在"灼燒"中,製得混合稀土氧化物。因此,為了確保離子型稀土的產品質量,主要應從這三個關鍵性作業過程中把好技術關。
在此工藝中,所獲得的"稀土精礦"產品,已不再是傳統概念中的"稀土精礦"礦產品,而是純度相對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產品。嚴格地說,離子型稀土礦山獲得的終級產品,已不再從屬於"礦產品",而是濕法冶金範疇的產品。顯然,其產品檔次,比傳統礦山開採的產品,已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以上工藝流程結構,是稀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一種嶄新的工藝。它徹底打破了稀土資源開發的傳統工藝,而將多種專業和工藝集於一體,在礦山就直接製得純度較高的混合稀土氧化物產品。應用這種生產工藝,而生產的產品質量指標,是此前稀土生產工藝難以達到的。可見,以這種產品作為原料,對於稀土冶煉的進一步深加工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世間任何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重性"。離子型稀土擁有非常突出的優勢的一面,同時又由於它的賦存特徵和工藝特徵,而決定了它不令人滿意的另一面。伴隨著"池浸工藝"工業化生產後,導致出現一些非常尖銳和突出的問題:一是對生態環境破壞大。由於離子型稀土廣泛賦存於地表淺層,展布面積大,再加上"池浸工藝"本身要求,該生產工藝實際上是一個"搬山運動"。據統計,每生產一噸混合稀土氧化物,約需消耗1,201-2,001噸礦石,同時還將伴隨產生尾砂1,200-2,000噸,砂化面積約1畝。二是資源利用率低,資源浪費大。為便於礦石的采、運以及尾砂的排放,降低成本,節省投資,許多礦山的"浸礦池"建在山坡礦體的中下部,"浸礦池"以下的含礦礦體,被所建生產系統"壓礦",尤其是如若被尾砂覆蓋後,則更難於開采。據資料,該工藝表內資源利用率一般不達50%,低者僅25-30%左右。
❸ 怎樣開采稀土礦
報道:繼國家出台策限制稀土產量、出口配額之後,據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和發改委日前已經選定幾家國有骨幹企業對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進行整合,防止過度開采。
「起草的報告已於近日遞交給國務院審批。一旦獲批,國土資源部將對這幾張企業頒發執照進行配礦,」不願具名的相關人士表示。他們並不未透露具體企業的名單。
民營企業只能通過參股這幾家國企來參與稀土資源開采利用,該人士表示。作為中重稀土散布較多的南方地區將成為此次布局的重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應國,佔全世界稀土供應的97%。稀土目前作為一項不可替代資源被廣泛運用於眾多高科技行業,包括風力渦輪機、混合動力車、導彈和手機。
但資料顯示,在1979年到2009年間,稀土平均價格幾經波動,卻僅上漲21.4%。2009年的價格為每公斤8.5美元。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稀土在過去十年間的需求已經從4萬噸提高到了12萬噸。
「由於過度開采,同時缺乏適當的管理來保護這些稀有資源,稀土價格已經被嚴重低估了。正因如此,國家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是非常關鍵的,將會惠及整個行業,」中國稀土協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表示。
國土資源部在今年3月下發通知,要求稀土礦開采總量今年的控制指標為89200噸,比去年提高了8.36%。 同時強調,未來將會繼續控制稀土的產量以保證其不備過度開采。
國土資源部在今年4月下發通知,除符合多項條件的礦山企業外,2011年6月30日前暫停受理稀土勘查、開采登記申請,以保護稀土資源。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和行業內數據顯示,包鋼稀土將會主要控制北部地區,尤其是內蒙古地區的輕稀土資源;而五礦和中鋁將有望取得江西中重稀土資源的控制權;江西銅業和中色股份則有可能入主四川和廣東省的重稀土資源的開采。
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稀土基礎儲量為8900萬噸REO(稀土氧化物),佔世界總儲備的59.3%。
而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其存有世界稀土資源的15%,卻幾乎完全依賴於中國出口,而對其自有資源卻少有開發。分析師表示國外需求的激增部分導致了對我國稀土資源的過度開采。
❹ 怎樣提取硬礦石中的稀土
提取稀土的主要工藝過程為:表土剝離→開挖含礦山體、搬運礦石→浸礦池→將按一定比例(濃度要求)配置的電解質溶液作為"洗提劑"或"浸礦劑",加入浸礦池,溶液對池中含"離子相"稀土礦石進行"滲濾洗提"或"淋洗" →溶液中活潑離子與稀土離子交換,"離子相"稀土從含礦載體礦物中交換出來,成為新狀態稀土;加入"頂水",獲含稀土母液;母液經管道或輸液溝流入集液池或母液池,然後進入沉澱池;浸礦後廢渣從浸礦池中清出,異地排放→在沉澱池中加入沉澱劑、除雜劑,使稀土母液中稀土除雜、沉澱,獲混合稀土;池中上清液經處理後,返回浸礦池,作"洗提劑"循環使用→混合稀土經灼燒,獲純度≥92%的混合稀土氧化物。
❺ 稀土礦山
63483171~~我懂稀土
❻ 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開采方法
離子型稀土礦,一種我國特有的,分布於南方省區,富含中重稀土元素,目前主要採用溶浸采礦法(地浸),主要葯劑有:氨水(氯化銨、硫酸銨等),溶浸液一般三段配製,採用先濃後淡,先上後下,先液後水的注液技術來提高浸出率縮短浸出時間,採用頂水大循環技術防止山體滑坡、阻止山頂山脊母液滲出、沖淡浸出母液,採用水封閉技術防止浸出液外滲,提高浸出液的回收率,浸出的母液經凈化、除雜、沉澱、過濾乾燥得到稀土氧化物。
稀土是稀土族元素的簡稱,人們往往將17種元素劃歸於稀土大家族。我國是稀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離子型稀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新型的稀土礦產資源。以其配分齊全、高附加值元素含量高、放射性比度低、高科技應用元素多、綜合利用價值大"五大"突出優點,異軍崛起,獨占鰲頭,並從某種意義上改變、促進和加速了世界高科技的進程。離子型稀土第二代提取工藝--"原地浸礦工藝",於1996年榮獲"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是國家"八五"科技攻關中"十大世界領先技術成果"之一,1997年榮獲國家發明獎。該項研究成果1996年被中央電視台在新聞聯播節目中予以報道,這是我國特有的離子型稀土自1970年發現、命名和二代提取工藝發明以來,在經歷25年保密管理之後,首次向國內外的正式公開"亮相"。
離子型稀土的技術是我國完全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發現、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藝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單位。時任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長、後任所長的丁嘉榆同志,作為離子型稀土礦第二代提取工藝的發明及應用的主要參與者、領導者,對這一事件的歷史發展進程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應記者之約,丁嘉榆同志對這一歷史事件進行了全面地、系統地回顧和總結。
時至1970年,在過去長達175年的稀土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史中,人們發現自然界中含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礦物多達 200 種。但真正實際有工業利用價值的稀土礦物原料卻為數不多,數量約十種左右。主要有獨居石、鈰硅石、氟碳鈰礦、硅鈹釔礦、磷釔礦、褐簾石、鈮釔礦、黑稀金礦。但這些礦物中卻大部份含有一定數量的鈾或釷,而且稀土礦物均以固態、礦物相礦物性態存在,它們往往是與放射性元素共生或伴生 。
20世紀後期,隨著世界范圍內高科技及其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的發展,尤其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對中、重稀土元素的使用量激增,其中又特別是對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釔等稀土元素的需求量劇烈地增長。鑒於下述原因:一是在傳統的稀土礦產資源中,上述大多數稀土元素的含量有限,獲取稀土精礦較為困難;二是由於生產工藝的繁鎖,流程很長,成本較高,價格昂貴,若得工業化應用,難度很大,產量也難以滿足要求;三是根據傳統稀土礦床資源賦存的特點,若希望在某一礦山,同時獲得上述目標的元素,難能湊效,必然要開采多個、多種不同配分的稀土礦山,才有可能同時滿足上述需求。顯而易見,僅僅依靠對傳統稀土資源的開發,勢必難於滿足現代高科技高速發展態勢,對有關稀土元素的需求。因此,這種局勢必然導致人們對稀土新資源的追求和探索,期望著能夠獲得高科技所需稀土資源的可靠保障。
其實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到中、重稀土,尤其是重稀土資源在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世紀60年代中葉,原冶金工業部根據國家軍工計劃任務的安排,組織了南方重稀土資源科研大會戰。旨在針對南方某礦圍岩中,通過科技攻關,獲得代號為"6號產品"的重稀土產品。經參戰單位的協同攻關,已打通工藝流程,並拿出"6號產品"樣品。但成本很高,工業化實施存在困難。然而接踵而至的"文革",會戰只好暫時中斷。
在幾經周折,使用傳統試驗研究方法均遭失敗的情況下,依然不懼艱難,百折不撓,堅持探索,努力攻關。經過艱苦的工作,拋棄了以往研究花崗岩風化殼稀土礦床的傳統做法,創造性地採用稀土可溶性分析和礦漿樹脂吸附等多種綜合技術手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終於逐步地揭開了這種"不成礦"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的奧秘。
❼ 提取稀土的沉澱池一口一個月能提取多少噸的礦
看礦的配份,品位,還有采礦的方式, 如果1噸礦土能提取8公斤稀土干礦(合濕礦32公斤)那這個礦品位算還不錯了(一口池子你算他的能裝多少方土,每方土的重量 ,不就算出礦能出多少了嗎?)
❽ 稀土礦的污染多少年可以消除
稀土礦造成的污染半個世紀才能消除。
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多、品種全。現已探明的稀土儲量達1億t以上,而且還有較大的資源潛力。品種全,17種稀土元素除鉕尚未發現天然礦物,其餘16種稀土元素均已發現礦物、礦石。
在所勘查和開發的礦床中,通過選冶工藝從礦石礦物中提取出16種稀土金屬,現已生產出幾百個品種和上千個規格的稀土產品,不僅滿足了國內需求,而且已大量出口,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礦產品及加工產品之一。
(8)稀土礦沉澱池擴展閱讀:
分布:北輕南重。
即輕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重稀土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尤其是在南嶺地區分布可觀的離子吸附型中稀土、重稀土礦,易采、易提取,已成為中國重要的中、重稀土生產基地。此外,在南方地區還有風化殼型和海濱沉積型砂礦,有的富含磷釔礦(重稀土礦物原料)。
在贛南一些脈鎢礦床(如西華山、盪坪等)伴生磷釔礦、硅鈹釔礦、釔螢石、氟碳鈣釔礦、褐釔鈮礦等重稀土礦物,在鎢礦選冶過程中可綜合回收,綜合利用。
❾ 稀土礦工業要求
稀土金屬礦石礦物原料的一般工業要求
一、輕稀土
(一)含氟碳鈰礦、獨居石的原生礦床
邊界品位:Ce2O31%;工業品位:Ce2O32%;可采厚度≥2m;夾石剔除厚度≥2m。
(二)獨居石砂礦
邊界品位:礦物100~200g/m3;工業品位:礦物300~500g/m3;可采厚度≥1m;夾石剔除厚度≥1m。
二、重稀土
(一)含釔(磷釔礦、硅鈹釔礦)偉晶岩和碳酸岩礦床
工業品位:Y2O30.05%~0.1%;可采厚度≥1~2m;夾石剔除厚度≥2m。
(二)磷釔礦砂礦
邊界品位:礦物30g/m3;工業品位:礦物50~70g/m3;可采厚度≥0.5m;夾石剔除厚度≥2m。
三、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邊界品位:RE2O3重稀土0.05%,輕稀土0.07%;工業品位:RE2O3重稀土0.08%,輕稀土0.1%;可采厚度≥1m;夾石剔除厚度≥2m。
稀散金屬的用途也很廣泛,已由上述。稀散元素在有關礦床、礦石和精礦達到以下指標即可綜合回收。
稀土礦床的工業要求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的克拉克值為0.0153%,與常見的元素鋅、錫,鈷含量相近;即使是克拉克值較小的銩、鑥、鋱、銪、鈥等,也比鉍、銀、汞的含量高。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分布雖較廣,但不是所有含稀土的礦床都符合工業開發利用的要求。根據目前選礦和提取的技術水平,對稀土礦床的工業指標要求如下表所列。
表1 稀土礦床工業指標
如果稀土元素在礦床中作為伴生組分進行綜合回收,則工業指標要求可根據礦床中主要有用元素而定。對於我國特有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其工業指標要求有待研究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