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礦機知識 » 豎井放礦機圖紙和設計

豎井放礦機圖紙和設計

發布時間: 2021-11-23 11:16:56

Ⅰ 請問礦井設計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加我的QQ,我來告訴你
一般分為四步:
1.項目建議書
2.可行性研究
3.初步設計(包括安全專篇)
4.施工圖設計

Ⅱ 設計書的內容

1.前言

(1)目的任務

①說明上級機關下達的任務以及生產建設對工作地區或礦區的具體要求;②說明設計的目的並具體地提出地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物化探等各種技術方法預期完成的主要地質成果和專題研究成果。勘探礦區,還需說明以往探明的各級礦產儲量及本次設計增長和累計達到的儲量。可供礦山建設設計的勘探礦區,必須說明礦產工業指標的依據;③規定各項工作(野外和室內)完成的期限及提交地質報告的名稱和日期。

(2)地理、經濟條件

①工作地區的名稱、行政區劃、地理坐標、圖幅、范圍和面積;②工作地區的主要交通情況、距最近主要城鎮及工礦企業的距離;③工作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類型、水系、切割程度、覆蓋情況、絕對高度及相對高度、地震情況以及對工作有影響的氣候條件(氣溫變化、封凍情況、雨季、風力和其他特殊情況);④工作區內的工礦企業、電源、飲用水及工業用水、生活用品的供應及勞動力情況。

上述內容中,與工作無關系或關系不大者,可不寫或少寫。

(3)以往地質工作評述

①按時間先後簡要敘述以往所進行的各種主要地質工作和礦山開采情況以及取得的主要地質成果;②綜合評述以往地質工作成果的質量,指出工作地區已經達到的工作程度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地質特徵

本節是從地質礦產方面說明布置工作的依據。著重說明與設計的目的任務密切相關的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等特徵。避免泛泛羅列資料和敘述一些不必要的內容。如系普查設計,應著重說明區域地質礦產的分布、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和找礦標志;勘探設計則著重說明礦床地質特徵。一般要闡明的內容是:①工作區的地層、構造、岩漿岩、礦產及與成礦密切相關的沉積作用、火成作用、變質作用、風化淋濾及次生富集作用等。需要時還應敘述地質發展史。②礦體的產狀、形態、規模、空間位置、分布和埋藏情況。③礦體的圍岩特徵,如岩石類型、物質成分、含礦性及圍岩蝕變等。④礦石的礦物成分、化學成分、結構構造、類型、品級及其分布規律。⑤礦石的主要有益組分、伴生有益組分和有害組分的賦存狀態、含量及變化規律。共生礦產的形態、規模、分布規律和礦物物質組分、含量及其變化規律。必要時還要敘述礦石的物理性質和加工技術特性。⑥礦床成因及遠景。⑦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特徵。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特徵和礦床開采技術條件。

3.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

根據設計的目的、任務、要求與工作地區的具體條件,確定總體工作部署。詳細說明各項工作的具體布置、工作方法(其中包括航空地質、遙感技術等)、技術要求、技術措施,工作量及施工順序。

(1)基本任務

說明設計的總體工作部署、布置原則、工作方法和手段的選擇、各項工作的基本任務。勘查設計還應說明礦區(礦床或井田)邊界的劃定、勘探工程的布置原則與間距的確定、控製程度與研究程度、勘探深度和儲量計算深度以及預期提交的各級儲量的分布范圍。列表說明預期新增、升級的儲量和各項工作的總工作量及年度、季度計劃完成的工作量。

對地質條件比較復雜或工作量很大的礦區的工作部署應進行不同方案的研究和比較,從中選擇最佳的工作方案。簡要討論不同方案的特點及最佳方案的選擇依據。

(2)地質填圖

說明填圖比例尺、范圍、面積、圖幅編號、剖面測制地點的選擇、地層層序的建立和對比、填圖的精度要求、填圖方法的選擇。對礦體、含礦層、礦化帶、標志層及與成礦有關的岩石、構造、圍岩蝕變和其他地質現象所採用的專門方法。如勘查砂礦、淋濾礦床和近代湖沼、河流中的沉積礦床,還應填制第四紀地質圖及地貌圖。

在利用物化探成果、航空地質與遙感技術資料進行地質填圖時,應在設計中提出初釋成果並簡要說明各類解釋標志,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檢查、驗證與成圖的方法、精度與成果。

(3)坑探工作

說明各類坑探工程(探槽、淺井、平巷、斜井、豎井)的具體任務、布置原則、規格、工作量、施工順序、質量要求。平巷、斜井、豎井等重型坑探工程,還應說明其具體布置以及掘進、支護、運輸、通風、防塵、排水、照明等方法。

(4)鑽探工作

說明鑽探工程的布置原則、工作量、施工順序、質量要求及保證工作質量、提高效率的技術方法(岩石可鑽性等級、鑽孔結構、鑽進方法、沖洗液及取心、測斜、封孔方法等)。岩心鑽探的質量要求,應根據國家頒布的規定,結合礦區地質條件提出具體的要求,但不能降低質量標准。

(5)采樣與試驗工作

說明采樣的種類、方法、規格、數量、采樣點的布置、樣品縮分系數的確定、樣品加工程序及樣品分析、鑒定、測試項目、檢查分析的數量以及承擔的單位。

為研究選礦(冶煉)性能、選礦方法、礦石礦物的物理機械性能、加工方法和步驟所採取的實驗室試驗(初步可選性試驗、詳細可選性試驗、擴大試驗)及建築材料和冶金輔助原料的加工技術試驗等樣品,應具體說明試驗的種類、目的要求、采樣位置的選定及依據、采樣的方法、數量、期限及承擔試驗的單位。

一般在礦床勘探初期進行初步可選性試驗,但對新礦種、新類型和礦石組分比較復雜的礦床,在普查階段就要進行初步可選性試驗。詳細可選性試驗多在詳細勘探階段進行。

為保證樣品具有代表性,滿足試驗要求,設計時或勘探過程中應與生產、設計和負責試驗單位共同研究樣品的重量、采樣方法、采樣原則及要求。必要時另行編制采樣設計。

(6)物、化探工作

說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質任務及工作地區、工作方法的選擇依據。分別敘述所採用的各種物、化探工作的具體任務、工作范圍、面積、測網(采樣)密度及施工順序。按照有關規范(規程)的規定,確定各種方法的精度要求、工作條件、工作步驟、操作方法、物性測定和采樣方法與數量、樣品的分析與鑒定項目以及物、化探工作對測量工作及其他工作的要求與配合等。

(7)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工作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是礦產地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與礦產地質工作統一安排進行,其研究程度應能滿足勘查階段的相應要求。有關具體工作任務、工作方法、工作量的設計,應視水文地質條件的復雜程度而定。

對於某些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區,按規定的工作量進行水文地質工作後,仍難以對礦坑涌水量作出定量評價時,應進行專門性的水文地質勘探,並設計一定數量的大口徑群孔抽水試驗或結合開拓方案與生產、設計部門共同進行放水、堵水試驗。但這種試驗的設計應在礦產工業價值和礦床邊界條件基本確定後才能進行。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的礦區,如區內或鄰近有水文地質條件相類似的礦床水文地質勘查成果和礦坑排水量數據可以類比利用時,可酌情減少水文地質工作量。

本節應說明為查明工作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礦床開采技術條件以及供水水源所必須設計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項工作的布置和依據。按照有關規范的要求,說明水文地質測繪、工程地質調查、鑽孔簡易水文地質觀測、水文地質鑽探、抽水試驗、取樣(水樣、土樣、岩樣)、分析試驗、地表水與地下水動態觀測、氣象資料的收集與觀測、礦井水文地質調查等項工作的具體布置、技術要求、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岩礦區發現有地溫異常的熱害區以及地下熱水和有害氣體時,應結合水文地質工作對地溫、熱水、有害氣體等進行初步調查了解。必要時,應作專門性的工作。

(8)大地-地形測量及地質工程測量

說明測量的目的、任務、以往測量工作的情況、各種測量技術工作、設計的要求和依據、工作部署。按有關規范(規程)要求,分別敘述大地測量(大地平面控制、大地高程式控制制)、地形測量、地質工程測量、制印等的工作部署、工作量、各項限差和精度要求以及需要具體說明的工作方法。

(9)專題科學研究與室內工作

①說明專題科學研究課題的制訂以及科研工作的具體任務、研究方法、工作量、工作成果及必要的協作配合等;②說明野外工作階段及室內資料整理階段(包括地質報告的編寫與復制),需要進行的主要室內整理、綜合編錄、綜合研究工作的種類、內容、技術要求、工作量以及預期提交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綜合編錄成果。

4.經濟、技術指標

根據設計的目的和任務、工作部署和各種工作方法的技術要求選擇儀器、設備與工具。同時確定人員配備與各種工作的經濟技術指標。

1)說明各種工作方法所需的儀器、設備與主要工具的類型、規格和數量。

2)根據工作區的具體特點及有關規范(規程)規定的指標,確定各種工作方法的生產定額、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計算所需各類技術人員、工人的數目及編組情況,各種主要材料的規格、數量以及電力需要量等。

5.技術措施與組織管理

說明為保障設計任務的完成所採取的各種技術措施與組織管理措施。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①保障完成設計任務和提高工作質量的技術措施和其他重要管理措施;②安全技術與勞動保護措施;③物資及水、電供應;④根據交通情況、物資供應條件及施工和生活需要,計算道路的建築和運輸工具的種類、規格與數量;⑤根據隊的組織與工區分布情況,確定通訊聯絡方法及所需設備、機器的種類、規格與數量;⑥根據工作需要說明基站轉移方案,擬訂岩心庫、副樣庫等工地建築計劃與施工計劃,並提出所需建築材料的數量與規格;⑦按設計的全部儀器設備,計算各種維修工作量及機修設備的規格與數量;⑧說明住地、食堂、浴池、保健室等設置及改善職工生活與福利的其他措施;⑨列表說明整個設計所需各種裝備的規格與數量;⑩列表說明機構設置與各類人員的配備;瑏瑡計算整個設計所需的各種費用及全部費用。

6.設計書的附圖、附表

設計書中應附的圖、表,視設計的工作性質和具體要求而定。一般應附圖件有:

1)普查設計的附圖:①1∶20萬(1∶10萬)~1∶5萬(1∶1萬)比例尺的區域地質礦產圖(附綜合地層柱狀圖、地質剖面圖);②區域地質研究程度圖;③交通位置及工作布置圖;④區域(礦區)物、化探成果圖;⑤礦區(礦點)普查要附較大比例尺的地質圖、剖面圖;⑥詳查設計增附設計勘探線剖面圖及代表性鑽探設計理想柱狀圖。

2)勘探設計應附圖:①交通位置圖;②區域地質礦產圖;③礦區地質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圖;④礦區(礦床)地質(附工程布置)圖;⑤礦區物、化探成果圖;⑥礦區水文地質研究程度及工作布置圖;⑦設計勘探線剖面圖;⑧豎井、斜井、平巷設計剖面圖;⑨代表性鑽孔設計柱狀圖;⑩專門水文地質鑽孔設計柱狀圖;(11)探砂礦時還應附地貌圖、第四紀地質圖;(12)必要的儲量估量圖件。上述附圖,有些可根據實際情況合並或作為插圖。

3)主要附表有:①人員一覽表(按年度需要分列);②設備及主要材料明細表(按年度需要分列);③實物工作量一覽表(按施工順序分列季、年度工作量);④各種費用預算表(按年度分列);⑤儲量預算表(按年度分列)。

礦產資源普查評價項目設計編寫要求(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設計編寫要求)

普查評價,是指對已發現的礦床或礦體及具有較大找礦潛力地區,或經異常查證說明具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礦產地,通過露頭檢查、地質填圖、物化探工作及相應的探礦工程,探求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和經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3341)的礦產資源評價工作。工作目標:

1)大致查明普查區內地層、構造、岩漿岩特徵,礦床地質特徵、類型、分布規律及成礦遠景。

2)大致查明礦體(層)的形態、規模、產狀和礦石質量。

3)進行礦石的加工選冶性能類比或實驗室流程試驗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業價值的評價。

4)大致查明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及其他開采技術條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礎上,估算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和經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進一步詳查的價值,圈出詳查區范圍。

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系統收集礦區內已有的地質、物探、化探、遙感資料,礦點、礦化點資料,以及綜合研究等資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開展地質填圖和物、化探工作,測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礦區地形地質簡圖和相應的物探、化探圖件。

3)對礦層、礦帶(礦化帶)進行較系統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樣分析,圈出礦體、礦化體、礦化蝕變帶以及氧化帶的空間形態或分布范圍。

4)選擇主要礦體,布置深部工程式控制制剖面,並進行工程施工。

5)採集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試驗研究及選礦試驗,如有同類型礦石的相關資料可進行類比研究。

6)根據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礦區外圍開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礦點檢查工作,以發現新的礦產地或同類礦床。

7)通過上述工作,對普查區的資源量進行估算,並作出總體評價,提出可否進一步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普查評價設計書編寫提綱(中國地質調查局普查評價編寫提綱)

第一章前言

1)目的任務。主要包括任務來源、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時間等。

2)工作區范圍和地理條件。主要包括工作區的地理位置、坐標范圍、涉及圖幅及編號、行政區劃、自然地理環境、氣候概況、交通條件、供水、供電情況以及社會經濟概況等。

上述內容,凡與調查無關或關系不大者不寫或少寫。

3)礦權登記情況。包括調查區內探礦權登記范圍、面積等,視情況附區塊圖,必要時還需表述區內采礦權登記的范圍及有關情況。

第二章以往地質工作程度

1)以往區域工作情況。主要是各種比例尺區域地質調查、區域化探、區域物探(包括區域重力、磁法、航空電法、航空能譜測量等)及遙感地質等,並對其成果作簡要敘述。

2)以往礦產地質工作。已進行礦產勘查地區的工作性質、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實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與本次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有關的礦區,應附已完成的主要實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圖。對已提交的成果應確切地予以表達。對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予以詳述。

3)對已經涉及本次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的科研工作,要重點說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結論(如對成因認識的改變並涉及對礦床遠景評價的應扼要地予以敘述)。

4)對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影響區內找礦突破的關鍵性地質問題和可能的解決途徑,應結合本次工作的目標任務加以詳述。

第三章區域地質背景及成礦條件分析

主要從地質構造背景和成礦條件分析說明工作部署的依據。

1)區域成礦條件。重點闡明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特徵、遙感地質特徵、區域礦產分布及成礦規律。

本節要避免泛泛羅列地質資料,力求文字精練。

2)礦區地質特徵。重點放在與成礦有關的地層、構造、岩漿作用和變質作用等地質特徵上。若為沉積礦床,應將重點放在與沉積作用有關的沉積類型、沉積相模式及沉積成礦作用;如礦床主要受構造控制,應重點分析控礦構造類型及性質特點,如韌、脆性變形的特徵、規模、產狀、構造剝離面或拆離面、不整合等;若為岩漿型礦床,要從岩漿岩岩性岩相分帶、侵入特徵、侵入模式等方面進行敘述;對成礦條件較復雜的礦床,要分別敘述其主要成礦特徵。

同時,闡述普查區內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異常及其與成礦作用的關系。

3)礦體地質特徵。包括礦體的形態、規模、產狀、空間位置、分布特徵,礦物共生組合,礦石品位、礦物成分、化學成分及圍岩蝕變等特徵。

4)礦石的選冶情況及經濟技術評價。

第四章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原則。根據任務書的要求,有針對性的總體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則,說明各項工作間的銜接及施工順序。

2)總體工作部署。根據項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則,對不同層次及各類地區工作作出總體部署;並視具體情況分年度作出各工作階段的主要任務,並附相應的工作部署圖。

3)年度工作安排。說明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工作內容和工作量,尤其是當年的工作安排。

第五章工作方法及技術要求

1)測量工作。普查階段的測量工作是地質填圖、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礎,底圖比例尺應滿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GPS定位及航測資料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2)地質填圖。通過地質填圖,大致查明礦區內地層構造、岩石與各類物化探異常、礦化帶及礦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圍岩蝕變及分布等主要控礦因素。研究地表礦體的產狀及其變化。

視普查區大小和礦床的復雜程度,來確定礦區填圖類型(大部分礦區搞草測,個別情況較復雜的搞簡測)及比例尺,說明填圖范圍、面積、剖面測制地點的確定、填圖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選擇。要說明和礦化帶、含礦層、與礦體有關的岩石、圍岩蝕變、含礦構造帶及其他地質現象的觀察內容,圖示方法。

3)槽井探工作。槽井探工作主要用於系統揭露圈定地表礦體、構造、重要地質界線及各類異常。重點說明各類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則,工程間距、規格、工作量、施工順序、質量要求。

4)鑽探工作。普查階段布置的鑽探工程,主要用於控制礦體,了解礦帶的深部延伸。要說明鑽探工程布置原則,工程間距,工作量,施工順序及質量要求。

5)坑探工程。普查階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確因條件限制不宜布置鑽探工程的,可布設坑探工程。設計中應說明坑探工程的技術質量要求及施工目的。

6)物探工作。物探工作應根據已有物探資料、普查礦種及圍岩的物性特徵部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積及礦床大小選擇。

7)化探工作。化探工作採用的比例尺及取樣分析方法,要根據普查區特點進行選擇。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關規范要求執行,並編制專業設計。物化探工作採用的比例尺應盡可能與地質填圖比例尺一致,並確定有效的成圖方法,做好物化探資料的綜合解釋。

8)取樣化驗工作。應詳細說明擬採集的岩礦樣、化學樣、光譜樣、選礦試驗樣和同位素樣等各類樣品的採集目的、采樣原則、數量、分析測試項目等。

9)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說明在評價工作中應進行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

10)礦石選(冶)性能試驗與評價。說明普查中對礦石可選性資料獲取方法。對於組分復雜,礦物顆粒較細,在國內尚無工業利用成熟經驗的礦產,應進行可選(冶)性試驗或實驗室流程試驗。

11)礦床可行性評價。在普查評價過程中應做可行性評價的概略研究。

12)編錄、室內整理工作。說明野外工作階段及室內整理工作的內容和要求(執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說明對經過普查工作,估算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和經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3341)可能採用的方法。

13)專題研究。說明結合普查工作所確定的科研課題、研究任務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須與普查工作密切結合,解決普查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命題。

第六章實物工作量

列表說明總體工作部署和年度各類實物工作量。

第七章經費預算

按《中國地質調查局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編寫。

第八章組織管理和項目組人員設置

1)組織管理。

2)項目人員組成及分工。

第九章技術措施

1)保障任務完成,提高工作質量的具體措施。含技術措施,各種新技術方法的應用,提高工作人員水平所採用的技術培訓措施等。

2)安全及勞動保護措施。

3)項目全面質量管理辦法及措施。

第十章預期提交成果

1)普查工作報告及相關圖件、附表。普查報告提交的資源量,主要是按照GB/T17766─1999規定的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和經工程驗證的預測資源量(3341),要求333級別以上資源量所佔資源量的比例在70%以上。重點是通過普查評價,確定可否轉入下一階段地質工作。

2)提交成果時間。設計附圖:①交通位置圖(可附插圖);②以往地質研究程度圖;③勘查開發登記范圍圖(如圖面允許可與其他圖件合並);④1∶20萬~1∶5萬區域地質圖;⑤1∶20萬~1∶5千物化探異常圖;⑥1∶1萬~1∶2千礦區地質圖;⑦大比例尺典型剖面圖;⑧總體工作部署圖及其分圖。

說明:以上提綱僅供編寫項目設計時參考,可根據項目不同情況作適當調整。專業另有規范規定要求的,要統一按專業要求執行。

Ⅲ 礦井通風系統立體圖如何作

用礦井三維通風模擬系統來做:

Ⅳ 急求采礦工程新井畢業設計包括4張大圖 1礦井開拓平面圖2、礦井開拓剖面圖.

采礦工程新井畢業設計包括4張大圖 1礦井開拓平面圖2、礦井開拓剖面圖,俺就現成的

Ⅳ 采礦的CAD圖例 就是采礦方法的設計圖還有礦井通風這些圖例

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版本的CAD,你可以加裝個cass,裡面專門有畫礦山設備的圖例

Ⅵ 求一個礦井通風與安全畢業設計,要求有礦井通風容易時期與空難時期通風網路圖與通風立體示意圖

fale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Ⅶ 礦井開采設計

礦井開采設計
這個比較,順
但是有是不同

Ⅷ 誰有礦井通風設計了最好能帶CAD圖礦井通風系統圖和通風容易和困難時期礦井通風網路圖

上北京華宇的網站或者大地網站,還有西安煤炭設計院,江西煤炭設計院的網站,人家有過時的圖紙。我以前也有,因為用不著全部刪除了。我只是保留鋼結構部分,甲方都是發的全圖。

Ⅸ 求礦井通風畢業設計帶全套cad圖

正好做好了。。

熱點內容
區塊鏈幣圈今天的話題 發布:2025-07-05 15:22:06 瀏覽:796
玩區塊鏈的人群 發布:2025-07-05 15:06:06 瀏覽:123
VP幣是傳銷還是真正區塊鏈 發布:2025-07-05 15:01:21 瀏覽:453
個人還能挖比特幣嗎 發布:2025-07-05 14:46:43 瀏覽:680
幣圈財富自由論壇 發布:2025-07-05 14:12:52 瀏覽:844
挖比特幣有沒有風險 發布:2025-07-05 14:02:51 瀏覽:82
BE區塊鏈生態算網路傳銷嗎 發布:2025-07-05 13:34:31 瀏覽:657
幣圈是什麼控制漲跌 發布:2025-07-05 12:51:01 瀏覽:385
以太坊的運作過程 發布:2025-07-05 12:34:09 瀏覽:207
如何銷售區塊鏈會議 發布:2025-07-05 11:34:12 瀏覽: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