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池規則
A. 山寨幣發布後 修改挖礦規則 可以嗎
山寨幣和比特幣的異同點如下:
相同點:總量恆定,演算法固定,源代碼開源;
不同點:應用場景不同;知名度不同;認可度不同;演算法不同。
比特幣是加密貨幣的始祖;萊特幣、普銀、以太坊算是山寨幣,也是比特幣強有力的競爭者。
B. 什麼是羽毛幣的eHRC技術
在解釋eHRC技術之前,我先介紹一下什麼是機槍礦池。
機槍礦池學術名稱是mutilpool,即復合礦池,提供自動切換開采幣種能力的礦池。這種礦池在支付結算時,會把收獲的不同幣種兌換為某一種幣(通常都是比特幣)支付給礦工。機槍礦池通常匯集了很大的算力,Scrypt演算法算力大多數在幾個G到十多個G之間,在難度調整之前,充分利用大算力優勢,搶到塊的機會很高。
比特幣和萊特幣都是每2016個區塊後調整一次難度,比特幣產生每個區塊10分鍾,萊特幣產生每個區塊2.5分鍾。這樣每次難度調整都會等待很長時間,這段時間會被機槍礦池充分利用,通過大算力進行低難度下的搶塊行為。
eHRC技術就是針對這個問題來進行設計的。eHRC技術的英文定義如下:
eHRC uses the standard Bitcoin protocol to calculate the the next block difficulty, but adds 2 extra historical block lookups, or block average times to calculate the new difficulty more accurately. The difficulty ReTarget has been increased to every block.
eHRC使用標准Bitcoin的協議來計算下一個塊的困難,但增加了2個額外的歷史區塊或平均時間檢查,更准確地計算出新塊的難度。同時讓每個塊都進行難度重定向。這樣一來,由於每個塊都要按當前算力大小進行難度計算,因此每個塊的挖掘都是公平的。
因此,eHRC技術就是一種對抗機槍池的新難度計算規則。它採用每個塊都計算一次難度的方法,讓機槍池無法利用難度調整間隔進行搶塊,讓機槍池無法體現大算力優勢,與礦工公平采礦。
2014年4月25日,羽毛幣己經成功完成受控硬分叉,升級到0.8.6.2版,我們迎來了eHRC時代。
C. 如何選擇礦池
萊特幣Litcoin和比特幣類似,也是需要在礦池中挖掘才行,目前比較主流的礦池躲到20多個,那麼哪些更好呢?網俠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一下吧:
萊特幣礦池排行榜:
WeMineLTC 5,543.7 MH/s
Coinotron 4,406.2 MH/s
give-me-ltc.com 4,379.9 MH/s
litecoinpool.org 3,247.8 MH/s
Pool-X.eu 768.2 MH/s
P2Pool 758.5 MH/s
Hypernova 698.0 MH/s
Netcode Pool 396.5 MH/s
LiteBonk 236.4 MH/s
CoinHuntr 216.1 MH/s
burnside』s Pool 209.2 MH/s
Litepool.eu 164.1 MH/s
Elitist Jerks 160.6 MH/s
D. Clover42解鎖規則是什麼
看到朋友分享朋友圈說的是,Clover42這個"解鎖",其實就是將 Clover42L置換成 Clover42的過程。平台開啟運行後,用戶此時可以做3個選擇,將已經解鎖(包括初始解鎖的+新解鎖的)的 Clover42的0%,50% 和100% 質押進流動性挖礦池,從而獲得慢,中,快三種線性解鎖比例,各自大概需要58天,45天和37天完成所有的解鎖。
E. IPFS挖礦需要什麼硬體配置
目前根據官方給出的FIL收益方式來看,有三種,一是提供硬碟存儲獲得收益(存儲礦工),二是提供帶寬資源獲得檢索收益(檢索礦工),三是挖礦打包區塊收益(存儲礦工),基於以上規則,目前能符合三種收益的只有企業級和雲礦池。
配置方面基於挖礦規則,給出以下配置建議:
CPU:4核及以上,inteli系列為最佳,內存最低8G,若想獲得檢索收益,內存需要16G以上,硬碟空間建議4T以上用來獲得存儲收益
家用礦機(目前情況分析,有以下劣勢):
a.國內95%以上的IP地址不是靜態的,導致挖礦違約平台扣取質押代幣b.自己需要購買質押的代幣,額外花費一部分錢購買代幣才能啟動
c.斷網斷電聲音大,影響鄰居的事件導致沒有收益
d.剛好不幸你家處在二三四五線城市,基本上搶不到訂單
e.某瑩礦機宣傳的家用礦機不能挖礦可以做檢索,檢索需要上行帶寬至少10M以上,加上時空證明(IPFS防作弊機制)可能需要更高20M以上的穩定帶寬,試問誰家小區的網路24小時之內符合以上要求,所以檢索也很困難。
f.據說18年3月份開始被洗腦買了家用礦機的投資人都用了5-10幾倍的價格買了一個小盒子放到家裡當擺設,所以家用礦機是用來割韭菜的,因為它低門檻,隨之而來的是你買了也幾乎挖不了FIL
企業級託管礦機
a.就目前的IDC機房,私人機房,硬體配置方面五花八門,自己組建礦場成本相對比較高昂,租賃達到國家級應用條件託管的話,單台配置組合價格購買價大概是成本價的3-10幾倍左右,相對成本高昂
b.同一個機房一般是出租給多個企業來存儲和應用,會導致多個操作系統同時運行的狀況,缺乏統一性,易於被黑客攻擊
c.礦場內所有礦機惡性競爭,算力內耗,分單不均衡,造成部分機器搶到單,部分機器沒有單的情況,收益不均衡
d.獨立的IPFS礦機系統不同,難以實時統一調參搶單
e.無法抵禦區域政策性風險,比如國家政策性風險
f.企業級最大的好處是配置高,集中化基礎管理,機房條件相對家用礦機很有優勢,同時伴隨著的不過的是以上狀況
雲礦池雲挖礦
a.算力租賃,價格相對於託管礦機低廉,租賃時間可控
b.一般雲礦池的IDC機房都是國防級的可防黑客入侵
c.礦池產出全網共享,不會擔心某個購買的節點出現故障沒有收益
d.硬體投入全網分攤,個人投入產出比劃算
e.統一規模化管理,不存在單個節點單個調試,單個維護的狀況
d.節點一般是多個城市多個國家的節點布局,地域區域性政策風險
e.第三方實時監控,信息披露度很高,隨時知道礦池產出狀況
f.統一運維系統,實時統一調參,定價策略,搶單策略,存儲策略等
針對以上分析,目前國內現有的雲礦池,某貓雲礦池,某瑩雲節點,某際雲礦池,某鏈雲礦池在宣傳中號稱全球在布局的,經過實際驗證,他們的礦池要麼是自己組建的私人小型礦場,要麼是國內合作的專業礦機託管商,且范圍大多隻局限於國內,因為礦池礦場的搭建成本非常高昂,和國內雲級服務商合作的成本更加高昂,所以退而求其次,自己組建小型礦池,對外宣傳全球布局。
目前比較推薦了解的是「諾亞雲礦池」,經過驗證,諾亞雲礦池的渠道雲服務商目前在香港,新加波,德國,波蘭是有合作的,技術背景相對比較雄厚,其它相關信息請各自查詢。
F. 有人知道挖礦手續費和交易手續費有什麼不同嗎
我沒有過冒險!!!不過就了解的信息。點對點去中心化支付系統,肯定有手續費要付給「礦工」,交易手續費是不是各大交易平台收的?理想的類中本聰式支付系統並沒有成功出現,所謂這幣那幣都淪為了騙子騙錢的商品!!!
G. BTD高級礦工挖礦產量會高嗎
這個高級礦工當然質量就會高了。
H. DF礦池第一輪FIL算力怎麼能百分百兌換到
我也在好幾個社區的群看到DF首輪礦池額度的消息了,應該很多人搶,你說的肯定拿到額度,昨天我有一個社區的朋友說,他們社區好像是拿下了節點,福利就是可以百分百拿到一定的額度,你說的應該就是這個節點活動吧。第一輪能搶到肯定是最好的,如果搶不到還有2,3輪,額度好像會有提高,努力搶總會搶到的。
FIL的算力應該沒有問題,畢竟IPFS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整體的規劃。
I. 比特幣的挖礦的原理是什麼
比特幣挖礦的原理是,執行由人制定的、由計算機自動執行的規則 。
比特幣的發明者薩拓喜·那卡摩托(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在一開始就規定了這一規則,參與比特幣區塊鏈的人都必須無條件自動遵守。
規則的內容大致是,
將比特幣的流通數據進行打包,整理成固定大小,然後上傳到區塊鏈上進行比特幣全網同步廣播的人,就可以得到由系統獎勵的50個比特幣。
在特定條件下,這些獎勵會減半,時間大約是4年減半一次。
那麼怎麼完成這個數據的打包整理呢?
要完成這個動作的人必選先擁有必要的工具,即執行比特幣區塊鏈的軟體,還有運行該軟體的機器(一開始是電腦);然後下載保存有所有已獲得全網承認的的比特幣交易數據,這個時候你就成為了「節點」,成為了保護區塊鏈數據的一份子。
節點運行特定的數學公式,得出正確答案後才能獲取打包數據的優先權。獲得優先權的節點,誰先完成打包然後上傳到區塊鏈上,並得到其他節點的接收和認可,那系統將自動把獎勵發放到他手中。
如果打包的交易中有用戶塞給打包節點的比特幣手續費,手續費歸該節點所有。
人們覺得計算數學公式然後完成打包獲得獎勵的過程,就和在大河裡撈金沙一樣,要摒棄掉許多錯誤的答案才能找到正確的鑰匙獲取黃金,所以人們把這個過程比喻為挖礦。
所以比特幣挖礦不是真的去挖什麼玩意兒,就是用計算機不停的碰撞不停的猜,誰先猜到誰就搶得獎勵,僅此而已。
J. 火幣Global的EOS超級節點投票規則是什麼
1.參與EOS超級節點投票EOS將被質押。投票不消耗的EOS數量。
2.質押的EOS數量在撤銷投票後72小時返還到社區賬戶,賬戶劃轉無手續費。
3.每次投票最多可選擇30個超級節點,撤銷或更改再次投票生效有一定的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