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礦機
㈠ 施迪明公司的規模怎麼樣
江西理工大學(原江西冶金學院,南方冶金學院)傑出校友榜政 界郭聲琨,79年選礦畢業。現任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黨組書記,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樂江,81年冶機畢業,現任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寶鋼集團董事長。李德水,67年采礦畢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國家統計局局長,曾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黨組書記、重慶直轄市副市長、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介車,61年煉鋼畢業,吉林省副省長。黃名鑫,65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大副主任張文,91年工業自動化專業畢業,深圳市副市長林 武,82年煉鋼畢業,湖南經貿委主任。曾任湘潭鋼鐵公司總經理。林衛國,77年煉鐵畢業,福建省經貿委。曾小平,81年煉鋼畢業,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局長。揭贛元,77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王成雲,75年冶機畢業,第八屆中國僑聯副主席。溫州市政協副主席,曾任溫州市副市長。程宗錦,6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副廳長。朱方生,81年煉鐵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助理巡視員。湯喬蔭,61年煉鋼畢業,江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韓茂前,69年采礦畢業,南昌海關副關長。劉曉斌,81年采礦畢業,江西省黃金管理局副局長。顧秋麟,76年礦機畢業,紹興市委副書記。王朝新,84年有色畢業,萍鄉市副市長。塗 強,67年礦機畢業,浙江省經濟技術協作辦主任(廳級)黃繼晏,76年礦機畢業,省高招辦副主任。曾曉文,91年礦機畢業,省公路局副局長。饒俊達,64年采礦畢業,撫州地區人大副主任。陳建德,77年軋鋼畢業,廈門市委統戰部部長。管躍慶,81年煉鐵專業畢業,廣西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程國江,84年采礦畢業,國家經貿委產業政策司處長。徐水源,91年冶機畢業,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處長。黃松保,78年有色畢業,《紹興日報》社副社長。企業界江西理工大學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的搖籃,中國有色冶金企業的高管大多是江西理工的校友。按照《財富》雜志2009年世界500強榜單,包括大陸和台港澳在內的中國地區共有43家企業入選,其中就有寶鋼集團、中鋁的領軍人物出自江西理工大學。而按照中國校友網大學傑出校友排名,江西理工大學排在60名左右。這些對於一個非重點院校來說,堪稱不大不小的奇跡。熊維平,76年選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陳茂生,75年采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南昌公司經理。劉同高,76年稀冶畢業,廈門鎢製品公司總經理。朱錦彥,67年采礦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龍子平,82年有色專業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閻鑫元,70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總經理。曾任省冶金廳廳長。陳雪山,75年軋鋼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福連,88年測量畢業,北京百分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傅民安,81年軋鋼畢業,南昌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唐飛來,81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信維克,77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立志,77年稀冶畢業,江西省有色工業公司總經理。姚迪明,7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總經理。陳 翔,82年煉鋼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董金武,81年煉鋼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幹部部部長。劉江,83年冶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冷軋板廠廠長兼書記眭志華,03年礦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中板廠李世中,81年軋鋼畢業,杭州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廖彩通,62年冶機畢業,洛陽銅加工集團公司巡視員。鄭文達,85年采礦畢業,深圳中金嶺南有色公司副總,原韶關凡口鉛鋅礦礦長。王 文,89年礦機畢業,韶關凡口鉛鋅礦副礦長。羅水根,66年采礦畢業,山西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副經理。殷永生,68年冶機畢業,中國第五冶金建設公司總經理(成都市)。晏從高,64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姚根華,89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顧建國,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施雄梁,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建平,81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博士。甘富華,77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總經理。李安平,79年稀冶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副總經理。王洪,83年金屬壓力加工專業,現任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薛劍峰,77年軋鋼畢業,江蘇冶金貿易公司總經理。蔣筱春,81年軋鋼畢業,南鋼寶興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朱炳安,86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設備南京公司副總經理,副書記。王方漢,81年采礦畢業,南京棲霞山鋅陽礦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國采礦權威人士。陳耀連,82年冶機畢業,南京冷軋板公司經理。邵 武,82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邱曉悌,65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謝 蘇,83年礦機工業,銅陵中金銅箔公司副總經理。吳根篩, 年礦機畢業,南京華新瑞實業公司(原南京第二鋼鐵廠)董事長、黨委書記。陳揚毅,79年冶機畢業,江蘇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徐寰宇,83年壓加畢業,廣州橡膠企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原任廣州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廣州鋁材廠董事長。羅小博,82年稀冶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廠長、黨委書記。塗贛華,89年有色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副廠長。彭在美,65年冶機畢業,珠江鋼管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全國燃氣、石油管材標准委員會委員、權威人士。何繼長,82年煉綱畢業,廣東伊佩克環保產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韓家新,81年選礦畢業,中冶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廣州)總經理。龔天培,67年礦機畢業,中金嶺南鉛鋅集團公司黨委書記。黃 全,84年自動化畢業,國泰君安證券股份公司南昌營業部總經理。李建芳,67年礦機畢業,華東地勘局副局長。熊冬生,76年冶機畢業,核工業260廠黨委書記。魏仲文,62年軋鋼畢業,江西建材機械廠總工程師。危時安,75年采礦畢業,漂塘鎢礦礦長。李上鑒,75年選礦畢業,西華山鎢礦礦長。洪饒生,82年軋鋼畢業,廈門市諾維信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柯真明,81年選礦畢業,福建三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上市公司)陳 偉,87年有色畢業,南平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軍偉,79年煉鐵畢業,三明鋼鐵公司副總經理。林 平,81年測量畢業,寧波聯合集團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吳文中,81冶機畢業。夏 江,81冶機畢業。寶鋼公司。封國富,85年選礦畢業,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總經理。高 翔,89年計算機畢業,重慶冶煉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潘貽芳,83屆煉鋼畢業,天津鋼鐵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余旦新,82年有色畢業,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廠總工程師。陸維和,82年有色畢業,河南中州鋁廠技術中心主任。何明德,82年選礦畢業,廣西柳州有色冶煉股份公司總工程師。蒙建德, 廣西平果鋁業公司炭素廠廠長。楊吉華,85年冶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氧化鋁廠廠長。王克岳,86年礦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副總經理。陳 強,85年有色畢業,江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博士。姚士良,79年煉鐵畢業,馬鋼駐滬辦主任。蔡景章,81年自動化畢業,景德鎮焦化煤氣總廠、副總經理。金 輝,83年煉鋼畢業,廣東韶關鋼鐵公司供應處處長。吳雨霖,83年冶機畢業,海南鋼鐵公司計劃處處長。許 勝,83年采礦畢業,深圳發展銀行杭州分行行長。研究院所、高校界胡筱敏,81年選礦畢業,東北大學環境工程中心主任,博士。蔡嗣經,75年采礦畢業,北京科技大學博導,教務處處長。韓正炎,76年礦機畢業,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務處處長。賴遠明,83年礦山機械專業畢業,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2年),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室主任,博導。入選中國科學院2007年增選院士侯選人名單。黃元魁,76年煉鋼畢業,贛州電大校長。胡奕信,1964年選礦畢業,江西教育學院巡視員。仇厚授,76年稀有金屬冶煉畢業,華南熱帶作物大學工學院院長。施逢年,76年選礦畢業,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礦物研究中心,教授林多賢,1976年稀冶畢業,贛南師院黨委書記、院長。孫弘安,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贛南師院副院長。高峰,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集美大學師范學院教務處長。薛世山,82年物理師資班,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李炎生,1976年稀冶畢業,九江學院副院長。蔣漢榮,79年煉鐵畢業,閩西大學副校長。陳粟宋,81年自動化畢業,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夏 忠,83年稀冶畢業,鄭州輕金屬研究院科技處處長。呂彥海,77年選礦畢業,山東冶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殷惠民,81年煉鐵畢業,江蘇冶金設計院院長。王占清,沈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王京海,82年壓加畢業,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院長。王運敏,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院長。項宏海,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副院長。黃平華,81年軋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㈡ 霸屏天下是不是騙局的又變化!說提現到AUC礦機又沒有礦機的軟體!這是不是沉陷人
這年頭,騙子的把戲是層出不窮,自己小心一點,不要上當受騙,小心使得萬年船!
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報考學校求推薦
給你個建議:太原科技大學的前身就是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而燕山大學的前身也叫哈爾濱重型機械學院;兩校都屬於機械工程強校。燕山大學在機械工程學科非常強,在教育部2012學科排名中,列第十四名。燕山大學不顯山不露水,考取難度可能比有些211大學容易一些,而且風險小,比好多985大學要強得多。以上所言,僅供參考。
㈣ 2010年下半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新上市的A股
給你最精準的數據(發行日期從6月算到12月底為止):
申購代碼 代碼 發行名稱 發行日期 發行價格 發行量/萬 發行類型
深:002536 2536 西泵股份 20101229 36 2400 首發
深:002535 2535 林州重機 20101229 25 5120 首發
深:002534 2534 杭鍋股份 20101229 26 4100 首發
深:002537 2537 海立美達 20101229 40 2500 首發
滬:780118 601118 海南橡膠 20101228 5.99 78600 首發
深:300158 300158 振東制葯(創) 20101227 38.8 3600 首發
深:300159 300159 新研股份(創) 20101227 69.98 1060 首發
深:300156 300156 天立環保(創) 20101227 58 2005 首發
深:300157 300157 恆泰艾普(創) 20101227 57 2222 首發
深:300155 300155 安居寶(創) 20101227 49 1800 首發
滬:780126 601126 四方股份 20101224 23 8200 首發
深:002532 2532 新界泵業 20101222 32.88 2000 首發
深:002531 2531 天順風能 20101222 24.9 5200 首發
深:002533 2533 金杯電工 20101222 33.8 3500 首發
深:002530 2530 豐東股份 20101222 12 3400 首發
深:300154 300154 瑞凌股份(創) 20101220 38.5 2800 首發
深:300152 300152 燃控科技(創) 20101220 39 2800 首發
深:300153 300153 科泰電源(創) 20101220 40 2000 首發
滬:730795 600795 國電增發 20101217 3.19 300000 增發
深:002528 2528 英飛拓 20101215 53.8 3700 首發
滬:780890 601890 亞星錨鏈 20101215 22.5 9000 首發
深:002527 2527 新時達 20101215 16 5000 首發
深:002529 2529 海源機械 20101215 18 4000 首發
深:300150 300150 世紀瑞爾(創) 20101213 32.99 3500 首發
深:300149 300149 量子高科(創) 20101213 28 1700 首發
深:300151 300151 昌紅科技(創) 20101213 34 1700 首發
深:002526 2526 山東礦機 20101208 20 6700 首發
深:002524 2524 光正鋼構 20101208 15.18 2260 首發
滬:780933 601933 永輝超市 20101207 23.98 11000 首發
深:300147 300147 香雪制葯(創) 20101206 33.99 3100 首發
深:300148 300148 天舟文化(創) 20101206 21.88 1900 首發
深:300146 300146 湯臣倍健(創) 20101206 110 1368 首發
深:002522 2522 浙江眾成 20101201 30 2667 首發
深:002523 2523 天橋起重 20101201 19.5 4000 首發
深:002520 2520 日發數碼 20101201 35 1600 首發
深:002521 2521 齊峰股份 20101201 41.5 3700 首發
深:300143 300143 星河生物(創) 20101129 36 1700 首發
深:300144 300144 宋城股份(創) 20101129 53 4200 首發
深:300145 300145 南方泵業(創) 20101129 37.8 2000 首發
滬:733037 110011 歌華發債 20101125 100 1600 轉債
深:002519 2519 銀河電子 20101124 36.8 1760 首發
深:002517 2517 泰亞股份 20101124 20 2210 首發
深:002518 2518 科士達 20101124 32.5 2900 首發
深:002516 2516 江蘇曠達 20101124 20.1 5000 首發
滬:780880 601880 大連港 20101123 3.8 120000 首發
深:002513 2513 藍豐生化 20101122 43.2 1900 首發
深:002515 2515 金字火腿 20101122 34 1850 首發
深:002512 2512 達華智能 20101122 26 3000 首發
深:002514 2514 寶馨科技 20101122 23 1700 首發
深:072156 2156 通富增發 20101116 16.93 5907 增發
深:002511 2511 中順潔柔 20101115 38 4000 首發
深:002510 2510 天汽模 20101115 17.5 5200 首發
滬:780777 601777 力帆股份 20101115 14.5 20000 首發
深:002509 2509 天廣消防 20101110 20.19 2500 首發
深:002508 2508 老闆電器 20101110 24 4000 首發
深:002507 2507 涪陵榨菜 20101110 13.99 4000 首發
深:002504 2504 東光微電 20101108 16 2700 首發
深:002505 2505 大康牧業 20101108 24 2600 首發
深:002506 2506 超日太陽 20101108 36 6600 首發
深:002503 2503 搜於特 20101103 75 2000 首發
深:002501 2501 利源鋁業 20101103 35 2360 首發
深:002502 2502 驊威股份 20101103 29 2200 首發
深:300142 300142 沃森生物(創) 20101101 95 2500 首發
深:002500 2500 山西證券 20101101 7.8 40000 首發
深:300140 300140 啟源裝備(創) 20101101 39.98 1550 首發
深:300141 300141 和順電氣(創) 20101101 31.68 1400 首發
深:300139 300139 福星曉程(創) 20101101 62.5 1370 首發
深:002497 2497 雅化集團 20101027 30.5 4000 首發
深:002499 2499 科林環保 20101027 25 1900 首發
深:002496 2496 輝豐股份 20101027 48.69 2500 首發
深:002498 2498 漢纜股份 20101027 36 5000 首發
深:300136 300136 信維通信(創) 20101025 31.75 1667 首發
深:300137 300137 先河環保(創) 20101025 22 3000 首發
滬:730998 600998 九州通 20101025 13 15000 首發
深:300138 300138 晨光生物(創) 20101025 30 2300 首發
滬:780006 601006 大秦增發 20101022 8.73 20000 增發
滬:780098 601098 中南傳媒 20101020 10.66 39800 首發
深:002493 2493 榮盛石化 20101020 53.8 5600 首發
深:002495 2495 佳隆股份 20101020 32 2600 首發
深:002494 2494 華斯股份 20101020 22 2850 首發
深:002492 2492 恆基達鑫 20101020 16 3000 首發
深:070729 126729 燕京轉債 20101015 100 1130 轉債
滬:730642 600642 申能增發 20101015 8.39 35000 增發
深:300132 300132 青松股份(創) 20101012 23 1700 首發
深:300133 300133 華策影視(創) 20101012 68 1412 首發
深:300134 300134 大富科技(創) 20101012 49.5 4000 首發
深:300135 300135 寶利瀝青(創) 20101012 36.46 2000 首發
深:002489 2489 浙江永強 20101011 38 6000 首發
深:002491 2491 通鼎光電 20101011 14.5 6700 首發
深:002490 2490 山東墨龍 20101011 18 7000 首發
深:002488 2488 金固股份 20101011 22 3000 首發
深:300131 300131 英唐智控(創) 20101008 36 1190 首發
深:300130 300130 新國都(創) 20101008 43.33 1600 首發
深:300129 300129 泰勝風能(創) 20101008 31 3000 首發
滬:780377 601377 興業證券 20100927 10 26300 首發
深:002485 2485 希努爾 20100927 26.6 5000 首發
深:002486 2486 嘉麟傑 20100927 10.9 5200 首發
滬:780177 601177 杭齒前進 20100927 8.29 10100 首發
深:002487 2487 大金重工 20100927 38.6 3000 首發
深:300127 300127 銀河磁體(創) 20100920 18 4100 首發
深:300125 300125 易世達(創) 20100920 55 1500 首發
深:300126 300126 銳奇股份(創) 20100920 34 2105 首發
深:300128 300128 錦富新材(創) 20100920 35 2500 首發
深:002483 2483 潤邦股份 20100915 29 5000 首發
深:002484 2484 江海股份 20100915 20.5 4000 首發
深:002482 2482 廣田股份 20100915 51.98 4000 首發
滬:780018 601018 寧波港 20100914 3.7 200000 首發
深:300122 300122 智飛生物(創) 20100913 37.98 4000 首發
深:300123 300123 太陽鳥(創) 20100913 28.88 2200 首發
深:300124 300124 匯川技術(創) 20100913 71.88 2700 首發
深:072117 2117 東港增發 20100910 25.69 2000 增發
深:002480 2480 新築股份 20100908 38 3500 首發
深:002481 2481 雙塔食品 20100908 39.8 1500 首發
深:002479 2479 富春環保 20100908 25.8 5400 首發
深:002478 2478 常寶股份 20100908 16.78 6950 首發
深:300121 300121 陽谷華泰(創) 20100906 20.8 1500 首發
深:300119 300119 瑞普生物(創) 20100906 60 1860 首發
深:300120 300120 經緯電材(創) 20100906 21 2200 首發
深:002474 2474 榕基軟體 20100901 37 2600 首發
深:002475 2475 立訊精密 20100901 28.8 4380 首發
深:002477 2477 雛鷹農牧 20100901 35 3350 首發
深:002476 2476 寶莫股份 20100901 23 3000 首發
滬:783398 113002 工行發債 20100831 100 25000 轉債
深:002471 2471 中超電纜 20100830 14.8 4000 首發
深:002472 2472 雙環傳動 20100830 28 3000 首發
深:002473 2473 聖萊達 20100830 16 2000 首發
深:072233 128233 塔牌發債 20100826 100 630 轉債
深:002469 2469 三維工程 20100825 33.93 1660 首發
深:002470 2470 金正大 20100825 15 10000 首發
深:002467 2467 二六三 20100825 26 3000 首發
深:002468 2468 艾迪西 20100825 12.5 4000 首發
深:300116 300116 堅瑞消防(創) 20100823 19.98 2000 首發
深:300117 300117 嘉寓股份(創) 20100823 26 2800 首發
深:300118 300118 東方日升(創) 20100823 42 4500 首發
深:300115 300115 長盈精密(創) 20100823 43 2150 首發
深:002466 2466 天齊鋰業 20100818 30 2450 首發
深:002464 2464 金利科技 20100818 15.5 3500 首發
深:002465 2465 海格通信 20100818 38 8500 首發
深:300114 300114 中航電測(創) 20100816 25 2000 首發
深:300111 300111 向日葵(創) 20100816 16.8 5100 首發
深:300112 300112 萬訊自控(創) 20100816 17.43 1800 首發
深:300113 300113 順網科技(創) 20100816 42.98 1500 首發
深:300109 300109 新開源(創) 20100811 30 900 首發
滬:730089 600089 特變增發 20100811 16.08 35000 增發
深:300108 300108 雙龍股份(創) 20100811 20.48 1300 首發
深:300110 300110 華仁葯業(創) 20100811 13.99 5360 首發
滬:780818 601818 光大銀行 20100810 3.1 610000 首發
深:300106 300106 西部牧業(創) 20100809 11.9 3000 首發
深:300105 300105 龍源技術(創) 20100809 53 2200 首發
深:300107 300107 建新股份(創) 20100809 38 1690 首發
深:002461 2461 珠江啤酒 20100804 5.8 7000 首發
深:002462 2462 嘉事堂 20100804 12 4000 首發
滬:780718 601718 際華集團 20100804 3.5 115700 首發
深:002463 2463 滬電股份 20100804 16 8000 首發
深:300102 300102 乾照光電(創) 20100802 45 2950 首發
深:300104 300104 樂視網(創) 20100802 29.2 2500 首發
深:300103 300103 達剛路機(創) 20100802 29.1 1635 首發
深:002458 2458 益生股份 20100728 24 2700 首發
深:002459 2459 天業通聯 20100728 22.46 4300 首發
深:002460 2460 贛鋒鋰業 20100728 20.7 2500 首發
深:300099 300099 尤洛卡(創) 20100726 48.65 1034 首發
深:300100 300100 雙林股份(創) 20100726 20.91 2350 首發
深:300101 300101 國騰電子(創) 20100726 32 1750 首發
深:002457 2457 青龍管業 20100721 25 3500 首發
深:002456 2456 歐菲光 20100721 30 2400 首發
深:002455 2455 百川股份 20100721 20 2200 首發
滬:780717 601717 鄭煤機 20100720 20 14000 首發
㈤ 古德生的主要成就
古德生是中國振動出礦技術和地下礦連續開采技術兩項技術領域的主要奠基者。
他創立了以振能有效作用范圍、受振礦石性態、振能耗散規律及振機埋設參數優化等內容為核心的振動出礦原理,和以采礦連續工藝系統、連續作業的大塊管理及連續作業機組優化配套為主要內容的采場連續工藝優化理論。
古德生發明的顛振型振動出礦機、移動式分節振動運輸列車和多功能振動給礦篩洗設備,使舊工藝一直無法解決的礦石卡堵、組拱、堆滯、管流等事故基本消除,給物料處理工藝帶來一場變革;提出「岩石誘變力學」原創性研究方向,研製了岩石誘變實驗系統;創新地下金屬礦山多種采礦方法和多項采礦工藝;始創地下礦連續開采技術和難采礦體開采環境再造大量崩礦技術,建成采場出礦運礦連續作業線,獲得很大的經濟效益。 古德生出版《振動出礦技術》、《現代金屬礦床開采科學技術》、《礦床無廢開採的規劃與設計》等專著5本,發表了「采場出礦運礦ZCYS連續作業機組」、「金屬礦床深部開采中的科學問題」等140多篇論文。
■主要論文 論文名稱出版期刊出版時間采場出礦運礦ZCYS連續作業機組《有色金屬》1991年6期礦山企業微機區域網管理信息系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1996年6期金屬礦床地下連續開采中的大塊礦石管理《江西冶金》1997年17期金屬礦床深部開采中的科學問題《金屬礦山》1998年6期礦山管理信息化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國礦業》1999年8期知識經濟與21世紀的礦業《礦業研究與開發》1999年19期基於數據倉庫的新型礦山EIS的研究《中國礦業》2000年9期柱狀葯包爆破沖擊波作用區域的理論計算《礦冶工程》2000年20期地下金屬礦山無間柱連續采礦可靠性分析與設計《中國工程科學》2001年3期對西部礦產資源開發問題的思考《礦業研究與開發》2001年21期粉煤灰應用研究現狀《采礦技術》2002年2期加入WTO後對我國礦山企業環境保護問題的思考《中國礦業》2003年12期地下金屬礦采礦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黃金》2004年分級尾砂充填系統振動給料技術試驗研究《有色金屬》2005年57期控制頂板崩落過程的關鍵結構體初探《礦業研究與開發》2006年26期采礦環境再造與礦業發展新思路《中國礦業》2007年16期■主要專著 論著名稱 出版(發表)機構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excavation and backfilling in mining engineering 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Determining quantity function from censored Sample using partial maximum entropy and fractional partial probability weighted moment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tructures 《振動出礦技術》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岩石沖擊動力學》 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 《無廢害開采規劃與評價》 冶金工業出版社 《礦業經濟學》 中南大學出版社 《現代金屬礦床開采科學技術》 冶金工業出版社 ■科研行業 任職機構 職務名稱 中國礦業協會 中國礦業協會顧問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采礦學術委員會顧問 中國工程院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常委 教育部 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委員會委員 湖南省發明協會湖南省發明協會理事會理事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地礦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礦業聯合會高級資政■雜志期刊
任職《有色金屬》雜志編委。
任職《礦冶工程》雜志編委。
任職《世界采礦快報》總顧問。
任職《礦業研究與開發》高級顧問。
■政界
1998年至2003年期間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10年任第九屆湖南省政協委員
■經濟
2003年擔任安徽銅都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07年任職西部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09年擔任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執行董事。
2012年3月,古德生在雲錫創辦工作室。
2014年擔任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1983年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85年榮獲全國有色金屬工業「勞動模範」
1986年榮獲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1987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評為國家七五科技攻關突出貢獻者;
1991年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2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
1994年榮獲王丹萍科技獎
1994年獲科技興湘獎和全國歸僑先進個人;
1994年被英國劍橋世界名人傳記中心列為「世界有傑出成就人物」。
1995年評為全國優秀歸僑僑眷教師。
1996年榮獲「湖南科技之星」
2002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8年榮獲第七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2013年榮獲首屆「葉劍英獎」
㈥ 中南大學王恆升
你好,我是中南學機械的,王教授很不錯哈,建議報考
王恆生教授給我們上過課,教的是機械控制工程基礎,後來去留學訪問了,他的研究生給我們上過課,主要是側重機械控制方面的。
主要研究方向
1. 控制理論及機電系統運動控制;
2. 機電系統動態檢測及動態數據處理;
3. 機電系統建模及模擬;
4. 機電一體化技術及應用;
5. 機器人控制技術
在研項目
1. 參與國務院大洋專項: 稀軟底質物上的車輛行走技術研究(DYXM-115-04-02-03)(2007.10~2010.6)
2. 參與國務院大洋專項: 深海采礦虛擬現實研究平台結構及結核開采模擬研究(DYXM-115-04-02-01)(2007.10~2010.6)
3. 參與國家863項目:海底富鈷結殼和多金屬硫化物集礦機技術研究(2006AA09Z232)(2006.12~2009.12)
問題答完,不清楚的可以給我留言,我現在要分去提問,滿意的話把分給我哦
㈦ 鞍鋼機組 識別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 An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位於中國遼寧鞍山市。前身是1916年動工興建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日本投降後,大部分設備被蘇聯拆遷。1948年後成立鞍山鋼鐵公司。
鞍山鋼鐵公司現有職工20餘萬人,工人數15.2萬人,鞍鋼附企職工人數11.4萬人,其中科技人員近3萬人。佔地面積120平方千米,下屬8個二級公司、16個廠礦(包括采礦、選礦、燒結、煉鐵、煉鋼、開坯、軋材主體生產以及化工、耐火、機修、動力、運輸、修建、綜合利用等輔助生產部門)、10餘所科研設計部門、9所大中專院校、13座綜合醫院。公司擁有設備總重量93萬噸,固定資產原值101億元,具有年產鐵礦石2500萬噸、生鐵770萬噸 、鋼800萬噸,鋼材560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工業總產值49億元。所產鋼材有600多種,規格達2萬多個,供應冶金、煤炭、電力等全國30多個行業,並向港澳地區、日本、東南亞和世界其他地區出口。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是中國特大型國有企業周圍還蘊藏著豐富的菱鎂石礦、石灰石礦、粘土礦、錳礦等,為黑色冶金提供了難得的輔助原料。
鞍鋼的前身是鞍山制鐵所。 1948年鞍山鋼鐵公司成立,一五計劃時期(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形成了.翌年 7 月 9 日在廢墟上開工,迅速恢復了生產,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現總佔地面積 176 平方公里,其中工業用地 129.19 平方公里。 集團公司擁有 6 座大型鐵礦山、 4 個選礦廠、 1 個煉鐵總廠、 2 個煉鋼廠、 13 個軋鋼廠和焦化、耐火、機械、動力、運輸、建設、綜合利用等輔助配套單位,以及技術中心、設計研究院、自動化公司等科研、設計單位。生鐵、鋼、鋼材的綜合能力均在 1000 萬噸以上。
建國以來,鞍鋼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9 年至 2004 年,鞍鋼共生產鋼 3.21 億噸、生鐵 3.16 億噸、鋼材 2.22 億噸。上繳利稅 835 億元,相當於國家同期對鞍鋼投資的 15.4 倍,並向全國冶金行業輸送技術人才 5 萬餘人。 鞍鋼目前能夠生產 700 多個品種、 25000 多個規格的鋼材產品。全面通過 IS09002 質量體系認證,船用鋼通過 9 國船級社認證,石油管通過 API 認證。 在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過程中,鞍鋼採用環保新工藝、新技術,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環境治理,廠區上空呈現一片藍天。建成了日處理能力 22 萬噸的工業污水處理廠,每天可回收利用循環水 16.8 萬噸。 加強了礦山排岩場和尾礦壩的生態恢復治理,目前已完成礦山復 墾面積 155 公頃,植樹 60 萬株。廠區綠化面積達到 34.2 %。鋼鐵主體通過 ISO14000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SHMS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鋼材產品按國際和國際先進水平標准組織生產有了可靠保證。
1995 年以來,鞍鋼按照「改革、改組、改造、加強企業管理」的要求,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形成母子公司體制框架,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不斷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成立了鞍鋼集團新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創建了鞍鋼新軋鋼股份有限公司,其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斷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走出了一條「高起點、少投入、快產出、高效益」的老企業技術改造新路子,主體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從熱軋板、冷軋板到鍍鋅板、彩塗板、冷軋硅鋼的完整產品系列。鞍鋼成為國內能夠生產轎車面板的少數鋼鐵企業之一和全球最大的集裝箱鋼板供貨企業。
建精品基地,創世界品牌,是鞍鋼人在市場經濟的錘煉中形成的堅定的經營理念和不懈的追求。到 2006 年,形成以汽車板、家電板、集裝箱板、管線鋼、冷軋硅鋼等為主導產品的 1600 萬噸鋼精品板材基地;到 2010 年前,使鞍鋼整體規模達到 2000 萬噸鋼以上,成為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進入世界 500 強。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一,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八。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俄國戰敗後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奪取了原由俄國控制的長春至大連之間的南滿鐵路和旅大租借地。
1906年,日本為加強對東北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於大連設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作為在經濟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的大本營。
1909年8月,滿鐵派人對鞍山地區進行非法的秘密探礦,先後調查了鐵石山、西鞍山、東鞍山、大孤山、櫻桃園、關門山、小嶺子、弓長嶺等十餘座鐵礦山,並發現了大石橋菱鎂礦、煙台粘土礦等資源,發現鞍山地區是開礦建廠冶煉鋼鐵的寶地。
於是滿鐵總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奪鞍山地區鋼鐵資源的計劃,由大漢奸於沖漢和日本人鐮田彌助出面,組建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
1916年7月中日合辦振興鐵礦無限公司總局在奉天成立,資本14萬日元,名義上中日投資各半,實則由滿鐵全額初資。在千山設采礦總局,兩年後總局遷鞍山。1917年獲得了大孤山、櫻桃園、東鞍山、西鞍山、王家堡子、對面山、關門山、小嶺子、鐵石山等8個礦區的開采權。其總面積達14578畝。1921年又獲得的白家堡子、一擔山、新關門山等3個礦區的開采權。僅在1926年—1933 年采量480萬噸。該總局經營到1940年宣布解散,並入昭和制鋼所。
1916年滿鐵在辦公司的同時開始鞍山制鐵所的建廠工作。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建立鞍山制鐵所,1917年4月3日舉行「地鎮祭」, 動工修建高爐。1918年5月15日,「鞍山制鐵所」正式成立,八田郁太郎任鞍山制鐵所所長,建廠工程大部分在年底完成。1919年3月,煉焦廠開始生產焦炭。4月29日,1號高爐點火,標志鞍山制鐵所正式投產。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了東北全境。1933年,日本政府在軍部支持下,將原定在朝鮮興建的昭和制鋼所改遷鞍山,由滿鐵全額出資,在鞍山制鐵所已有基礎上,興建制鋼廠、軋材廠,成為鋼鐵聯合企業。株式會社鞍山昭和制鋼所為日本法人,屬滿鐵的子會社,社長為伍堂卓雄。昭和制鋼所成立前與滿鐵簽訂了繼續僱用原鞍山制鐵所全部工作人員的協議,從而兼並了鞍山制鐵所。1936年6月4日,振興公司將大孤山等11個礦區的礦業權租給昭和制鐵所直接從事開采。1937年7月1日,昭和制鋼所接管了振興公司的產權債務。1940年12月7日,昭和制鋼所辦完了礦轉讓手續,徹底兼並了振興鐵礦無限公司,形成了采礦、選礦、煉鐵、軋鋼的連續生產作業系統。
隨著日本軍備規模的擴大,鞍鋼的生產規模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到1941年,已經具備年產生鐵250萬噸、鋼錠130萬噸、鋼材75萬噸的能力。其鋼鐵生產能力占日本控制的總生產能力的28.4%,規模僅次於九州的八幡制鐵所(今天的新日鐵)。當時滿洲國另外一個鋼鐵生產企業——本溪湖煤鋼會社(隸屬於日本大倉財閥),規模僅相當於昭和制鋼所的三分之一。
到1943年,昭和制鋼所的生產能力達到最高,當年生產鐵130萬噸、鋼84.3萬噸、鋼材49.5萬噸。據《鞍山志•鞍鋼卷》記載:「1935年—1945年,昭和制鋼所及滿洲制鐵會社鞍山工廠累計生產生鐵905.6萬噸、鋼547.4萬噸、鋼材327.8萬噸。
昭和制鋼所的一些主要數據:
一、高爐
到1944年,已經有9座高爐,使用還原焙燒法。
1號高爐,第三代,1932年建,主要部件為德國德馬克公司製造,年產能力70萬噸生鐵
2號高爐,第三代,1935年建,主要部件為德國德馬克公司製造,年產能力70萬噸生鐵
3號高爐,第二代,1930年建,主要部件為美國GE公司製造,年產能力80萬噸生鐵
4號高爐,第一代,1937年建,主要部件為德國德馬克公司和AEG公司製造,年產能力70萬噸生鐵
5號高爐,第一代,1938年建,自建,年產能力100萬噸生鐵
6號高爐,第一代,1938年建,自建,年產能力100萬噸生鐵
7號高爐,第一代,1939年建,自建,年產能力100萬噸生鐵
8號高爐,第一代,1939年建,自建,年產能力100萬噸生鐵
9號高爐,第一代,1943年建,自建,年產能力25萬噸生鐵
(年產能力是在使用撫順煤——所謂「標准東洋煤」——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理想產量。實際由於煤炭供應和生產問題,各高爐均未達到過最高產量)
二、煉鋼
當時的煉鋼技術按設備可分為單獨煉鋼法和合並煉鋼法。單獨煉鋼法分平爐法(又包括酸性平爐法和鹼性平爐法)、轉爐法、電爐法、坩堝爐法。合並煉鋼法分酸性轉爐與預備精煉爐兩種,分別結合固定式平爐、傾動式平爐和塔爾波特式平爐,一共有六種。由於鞍山鐵礦品位問題,只能使用預備精煉爐和傾動式平爐合並法。按原料供應,可分為生鐵+廢鋼、生鐵+礦石、廢鋼三種。鞍山制鐵所使用生鐵礦石法。
第一煉鋼廠:600噸混鐵爐1座、300噸精煉爐3座、150噸平爐2座、100噸平爐4座,年產能力鋼錠58萬噸。
第二煉鋼廠:600噸混鐵爐2座、300噸精煉爐4座、150噸平爐62座,年產能力鋼錠75萬噸。
鋼錠需要加工成鋼材。煉鋼廠的配套工廠包括兩個初軋廠(年產鋼材能力106萬噸)、大型廠(年產鋼材能力20萬噸,包括鐵軌、特殊型鋼)、兩個小型廠(年產鋼材能力17萬噸,主要是鋼管和線材)、薄板廠(年產能力4萬噸)、中板廠(年產能力7萬噸)。此外還有煤氣發生爐8座。主要設備為德國克虜伯、AEG、德馬克公司、日本神戶制鋼生產。
三、礦山:
鞍山地區的礦山儲量為貧礦427.6億噸,富礦1.6億噸。主要礦山為弓廠嶺、大孤山、櫻桃園,其他鐵礦13處。采礦能力為年產300萬噸。
四、配套工廠:
火力發電所,10000kW和18000kW發電機組各兩套,美國GE公司生產;25000kW發電機組一套,德國德律風根公司生產
煉焦廠四座,考波式煉焦爐19座,年產能力207.5萬噸焦碳。配套設施包括苯精煉工廠一座,有塔式精苯蒸餾器12套;焦油廠兩座,蒸餾器16套,生產中油和重油。化工廠一座,年產萘1800噸,硫酸61000噸,硫銨46000噸。
此外,在鞍山地區還有其他幾家鋼鐵企業,號稱是昭和制鋼所的「衛星工廠」:
1,亞鉛鍍株式會社,日本原田商事會社投資,年產鍍鋅板、鐵絲、鐵釘32000噸
2,鞍山鋼材株式會社,昭和制鋼所的子公司,年產鋼材30000噸,鋼軌60000噸
3,日滿鋼管株式會社,日本鋼管株式會社的分支,年產焊接管和無縫管70000噸
4,井口洋行,私人產業,年產鉚釘、螺絲2400噸
5,住友鋼管株式會社,住友財閥分支,年產武器用鋼管25000噸,其他鋼管15000噸
6,滿洲鑄鋼所,神戶制鋼所投資設立,年產鍛鋼件和鑄鐵件6000噸
7,滿洲鋼輥製作所,私人產業,年產各種鋼輥、機械鑄件54000噸
8,滿洲久保田鑄鐵管會社,大阪久保田鐵工所、東隅田川精鐵所、大連機械製作所投資,年產鋼管33000噸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無條件投降後,8月26日,蘇軍到達鞍山。從194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僅40多天時間里,蘇聯紅軍監押數萬名日本戰俘,將鞍鋼的機械設備連同其他一些物資共達七萬余噸拆卸運走。尤其是一些關鍵設備被竊取之後,整個工業生產能力下降為零,破壞極為嚴重。此外,蘇軍撤離鞍山後,社會秩序混亂,一些居民乘機拆卸並拿走了鞍鋼的一部分運輸皮帶、滾珠、油脂、小型馬達和電線等等,亦造成了一些損失。
國民黨資源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鞍鋼的原有設備,完好的部分多被拆遷到了蘇聯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車里雅賓斯克等地鋼鐵工廠。一些拆遷時損壞的殘次設備下落不明,估計已經被回爐或報廢。
鞍鋼重要設備被拆卸狀況
一、礦山設備:
弓長嶺礦山破碎設備的70%,空氣壓縮機的全部,圓錐碎礦機全部,機車全部,貨車車廂60%,卡車全部;
大孤山礦山年產能力700萬噸的采礦設備的全部,德制休來曼電氣探礦機械全部,機車全部,貨車車廂全部;
二、選礦設備:
年產85萬噸的選礦設備全部,球磨機全部,管磨機50%,磁力選礦機全部,燒結設備全部
三、粒鐵設備:
年產18萬噸海綿鐵的粒鐵廠全部機械和設備
四、煉鐵設備:
3、4、5、6、7、8號高爐的全部可拆卸部分,包括卷揚機、計器、冷卻設備、裝料車、平衡車、大鍾卷揚機、天井起重機、除塵器、鑄床起重機、焦碳起重機、熱風爐。全部為從德國、日本和美國進口的設備。此外還拆卸龍門吊6台,鑄鐵機3台。
五、煉焦設備:
11號到18號煉焦爐的全部附屬設備和機械;其他煉焦爐附屬設備的45%
六、洗煤設備:
150噸洗煤設備的70%,200噸洗煤設備的全部
七、化工設備:
苯精煉工廠、萘工廠、硫酸廠、硫銨廠的全部設備
八、煉鋼設備:
年產75萬噸的第二煉鋼廠全部機械設備;年產58萬噸的第一煉鋼廠45%的機械設備
九、鐵合金設備:
15噸電爐1座,6噸電爐2座以及全部配套機械設備
十、軋鋼設備:
年產50萬噸的第二初軋廠全套設備;20萬噸的大型廠全部設備;15萬噸的中板廠全部設備;10萬噸的第二小型廠全部設備;4萬噸的薄板廠全部設備
十一、動力設備:
25000kW和18000kW發電機組各一套;高壓鍋爐6台,高壓送風機8台
十二、機床:
主要機床的64%
十三、研究用機械設備:
全部研究用機械設備
其他機械:
總重45000噸
製造和加工機械:
住友金屬工業會社、久保田鑄鐵管會社的全部設備
總的來說,各廠損失均在二分之一以上,選礦、煉鋼、軋鋼則在七成以上。由於大量機械設備被拆運走,動力設備完全停轉,鞍鋼生產作業完全癱瘓。在軋鋼方面,僅有鞍山鋼材會社的中型廠、大谷重工業會社的中厚板工廠的破壞程度較輕,可勉強使用。其他如滿洲制網、滿洲鍍鋅等工廠,設備雖未受到致命性的破壞,但是也因第二小型廠被全部拆遷、沒有原料而無法生產。生產重軌的大型廠和生產無逢鋼管、薄板的工廠設備已經全部被拆。因此,當時這么大一個鋼鐵聯合企業,連鐵絲和鐵釘都無力生產。
鞍鋼生產能力下降情況:
原有能力 殘存能力 能力下降%
(單位:萬噸)
弓長嶺采礦所 125 12 90%
櫻桃園采礦所 25 0 100%
大孤山采礦所 700 20 97%
還原工廠 230 20 91%
選礦工廠 99 18 82%
中礦工廠 22 0 100%
燒結工廠 100 0 100%
團礦工廠 40 15 63%
原鐵工廠 19 0 100%
粒鐵工廠 18 0 100%
洗煤工廠 150 0 100%
焦碳工廠 230 50 78%
煤塔工廠 135 4 97%
硫酸工廠 6.2 0 100%
硫銨工廠 4.6 0 100%
苯工廠 2.9 0 100%
煉鋼工廠 133 28 82%
初軋工廠 100 7 93%
大型工廠 20 0 100%
第一小型工廠 7 5 29%
第二小型工廠 10 0 100%
中板工廠 8 0 100%
薄板工廠 4 0 100%
鐵合金工廠 1.5 0.1 93%
發電設備 81000kW 38000kW 53%
受電設備 60000kVA 35000kVA 42%
蒸汽設備 480噸/小時 100噸/小時 79%
其他:
住友金屬工業會社
第一鋼管工廠 2.5 0 100%
第二鋼管工廠 1.8 0 100%
擠壓管工廠 0.1 0 100%
冷拔管工廠 0.13 0 100%
輪箍工廠 1.6 0 100%
神鋼金屬會社 2.4 2.4 0%
大谷重工業會社
軋輥工廠 0.3 0.21 30%
鑄型錠盤工廠 0.12 0.084 30%
中型鋼板工廠 3.24 1.2 63%
鞍山鋼材會社 1.6 1 30%
久保田鑄鐵管
直管工廠 3.6 0 100%
異型管工廠 0.25 0 100%
鑄件工廠 0.3 0 100%
日滿鋼管會社
焊接管工廠 3 1.8 40%
滿洲制鋼會社
鋼繩廠 0.6 0 100%
前蘇聯紅軍撤退後,在國民黨統治的22個月中,鞍鋼總共只生產了9500噸鋼,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時,已是千瘡百孔、滿目凄涼了。這期間,城市遭到嚴重破壞,鞍鋼破敗荒涼,市街蕭條零亂,水、電、煤氣停供,工人失業,居民外流,建成區僅剩9萬人口。1948年2月19日,鞍山解放,鞍山和鞍鋼才真正回到人民的手中。
1948年11月2日,人民解放軍攻克沈陽,東北全境宣告解放。1948年12月26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批准成立鞍山鋼鐵公司,同時宣布撤銷鞍山鋼鐵廠。
翌年4月鞍鋼在邵象華等專家努力下恢復生產。7月9日鞍山鋼鐵公司舉行開工典禮,並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基本建設。 鞍鋼成立後組建了機構:設4處、9部,29個廠礦。(即:秘書處、計劃處、人事處、經理處、制鐵部、運輸部、煉焦、化工、煉鐵、選礦、煉鋼、耐火、軋鋼、中型、鋼管、薄板、氧氣、發電、給水、燃氣、製造一廠、製造二廠、制釘、鋼繩、機修、電修、裝配、造廠及弓長嶺礦、小房身礦、櫻桃園礦、雙廟子礦等。此處設置了職工醫院,工業學校等。公司職工有10512人,其中有職員486人,技術人員418人,工人 9608人。) 為了盡快恢復生產,鞍鋼從沈陽、丹東等地接回保護下來的1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量才任用。成立了專家組,起草修復鞍鋼計劃方案。並做好遺留下的日本技術人員的工作,發揮這些人的技術特長,使鞍鋼生產能力到1949年底達到產礦石51萬噸,生鐵及鋼分別為20萬噸位,鋼坯50萬噸,鋼材30萬噸。為了解決設備緊缺問題,鞍山市發動了全市人民獻器材活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獻交器材1123種21萬件。1948年12月到949年 1月,鞍鋼職工4255名獻出器材62400件,從而解決了鞍鋼修復設備急需。接著又展開了生產立功競賽等活動,促進修復進度加快。1949年3、4月間有部分廠先後復工。4月5日煉出第一爐鋼。5月1日中央派賀龍出席煉鋼廠復工典禮。6月又煉出第一爐鐵水。年底基本恢復生產。1950年從全國各地調來500多縣地級以上幹部支援鞍鋼,從中南、華南招500多名文化素質高、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這時期一邊堅持生產,一邊修復,想盡一切辦法,包括從湖北大冶、四川重慶等地將國民黨時期殘存的鋼鐵工業設備調集到鞍鋼,以及花費外匯通過香港向瑞士、瑞典購買重要器件設備,才使其恢復生產的。1950年3月27日中蘇簽定《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恢復和改建鞍鋼技術援助協議書》。1952年3月19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黨組就全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針、速度與分布問題向中共中央提出報告,建議:1、集中全國力量,特別是技術人員,首先進行鞍鋼的恢復與改建,爭取迅速完工。2、確定大冶為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開始建設的第二個鋼鐵基地。3、大 冶的設計工作委託蘇聯進行。4、正式通知蘇聯,本溪在「一五」期間只恢復偽滿時留下現未開工的2座高爐、2排煉焦爐和相應的礦山、選礦等工程。中共中央於5月6日批示同意。5月4日中共中央作出《集中全國力量,首先建設鞍鋼》的決定。7月14日鞍鋼三大工程之一的無縫鋼管廠動工建設。由蘇聯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並提供設備支援(由中國利用蘇聯貸款購買,多是從西里西亞繳獲的和蘇聯替換下來的翻新二手設備)。1953年3月19日,完全依靠自己力量修復的鞍鋼8號高爐開工。
到1952年殘存在鞍鋼的設備全部恢復生產。煉鋼煉鐵、焦爐、礦山、平爐、高爐、選礦及其他廠礦都已生產。這時期國家總投資達2.32億元。這時期總人數為6.76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629人。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集中力量建設鞍鋼。擴大鞍鋼生產規模,建設大型國有聯合生產企業,在原生產規模基礎上完成48項主要工程的改造改建和擴建;達到生產鐵250萬噸,鋼320萬噸,鋼材250萬噸。一五期間實現37項重點工程。其中包括大型軋鋼、無縫鋼管、煉鐵高爐三大工程。到1957年一五計劃完成、鞍鋼全面得到改造和擴建生產能力超過原計劃指標。這一時期出現了王崇倫,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1957生鐵產量達336.1萬噸,鋼291.07萬噸,鋼材192.39萬噸。國家投資17.59億元,上繳利潤 22.4億元。為此,鞍鋼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大型鋼鐵基地,被譽為祖國的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