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礦挖機現場
㈠ 天龍八部翡翠礦石在哪裡搞啊
搞笑 挖寶能得到幾個礦石 還不夠鑰匙錢呢 鑰匙挖到礦石 你不得氣抽了
應該是6級挖礦技能吧 雪原是龍血礦石
武夷 石林 是翡翠礦石
㈡ 為了得到翡翠,緬甸礦工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很多人都知道,黃金有價格,翡翠是沒有價格的,
世界上90%以上的翡翠都來源於緬甸這個貧窮的國家,
我們在賭石城看到的一塊塊翡翠原石,
防止別人到自己的地盤挖礦。
所以說,我們看到的翡翠已經是開采出來,
運到安全地方的翡翠原石了,
艱難的開采和遙遠而又復雜的運輸,
那翡翠得價值一定是很高很高,
所以,抱怨翡翠昂貴的人們也要相互理解一下,
畢竟是來之不易的。
㈢ 翡翠原石是怎麼樣開采出來的
翡翠原石的開采時間,是從每年陰歷九月至次年的四月。其餘均是雨季,坑洞積水,氣候炎熱,生活和挖掘都十分困難。翡翠玉石開採的最好時節是旱季,而旱季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
緬甸翡翠產地多集中在未開發的山區,在大山深處,往往走上一日不見陽光,茫茫林海只有采玉人走出的小路若隱若現。在原始森林、崇山峻嶺中,人煙稀少、豺狼出沒,多少人有去無回。每逢夏日雷雨天氣,滾滾濁流傾泄,水面上縷縷煙生,煙生至3尺高且聚攏不散,人坐於船中,伸手不見五指。再加上工具原始,旱季時間短,物資缺乏,玉石的開采極為艱辛。
比如要開采一座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因為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基本上已被開采殆盡,開采者除了選擇這種很難開採的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外已無礦可采。
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是由石頭、土和翡翠玉石組成的山丘,工人們首先用炸葯將堅硬的地方炸松,然後用挖掘機斗將土石高高舉起,然後慢慢地倒向一邊。有經驗的翡翠挑揀工在倒土的地方等候,土石一倒下來馬上上去挑揀,把翡翠玉石挑選出來,每台挖掘機邊均有三四人在挑選。挑選後的土不被廢棄,還要再運到不遠的地方進行第二次挑選,直到挑揀得乾乾凈凈後,才將廢土運出倒掉。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下挖,直至把整座山挖完。
㈣ 翡翠原石是如何開採的呢
翡翠原石開採的歷史距今已有兩千多年,雖然現在科技發達,但是對於翡翠原石開採的方法還是十分落後的。雖然使用上了挖掘機等各種設備開采翡翠原石,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來進行開采。
1、挖洞子,就是如同打井一樣向地下不斷深挖,挖到石頭之後如果石頭比較小,就用吊筐將這些小石頭運送至地面上,然後在仔細的進行挑選分揀。如果是比較大的石頭就引水入洞底,沖掉其表面的泥沙,看其是否為翡翠。
2、開塘,這種方法區別於上面一種,需要挖玉人橫向淺挖,然後開出一片類似於魚塘般大小的坑口,挖玉人憑借著眼觀分揀石頭與翡翠,如果遇到了塊頭比較大的石頭,則需要採用水沖的方法,將其上方的泥沙沖洗干凈後再進行分辨。
3、沖苗,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礦上地面土層比較薄的區域,用水沖刷掉其表面的泥土之後,挖玉人隨著抽水機來進行 分揀,如果發現塊度比較大的石頭,則用鐵鍬、撬棍等將石頭發出後再進行辨別。
4、打撈,這是翡翠原石開采中最辛苦的方法,完全都是靠人力進行開采,采玉人在腰上系著繩子,口銜通氣膠管,戴上眼罩以及防水鏡,腰上墜著石頭潛入到江河或是水塘中去,靠著手摸腳踩的方式來辨認石頭與翡翠。這種采玉方法非常的艱辛,采玉人僅僅是靠口中所銜的塑料管來維系呼吸,每過10分鍾的時間就要上岸來換口氣。
㈤ 大家來說說翡翠原石怎麼開採的
翡翠原石的開采,雖然有很長的歷史,但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制,開采方法至今仍十分落後。盡管現在開始使用挖掘機進行開采,但仍離不開大量的人工勞動。
比如要開采一座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因為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基本上已被開采殆盡,開采者除了選擇這種很難開採的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外已無礦可采。
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是由石頭、土和翡翠玉石組成的山丘,工人們首先用炸葯將堅硬的地方炸松,然後用挖掘機斗將土石高高舉起,然後慢慢地倒向一邊。
有經驗的翡翠挑揀工在倒土的地方等候,土石一倒下來馬上上去挑揀,把翡翠玉石挑選出來,每台挖掘機邊均有三四人在挑選。挑選後的土不被廢棄,還要再運到不遠的地方進行第二次挑選,直到挑揀得乾乾凈凈後,才將廢土運出倒掉。
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下挖,直至把整座山挖完。盡管使用了挖掘機開采,但是挑揀環節的勞動仍然繁重艱辛,甚至幾天挖不到翡翠玉石也是常有的事。
更何況翡翠玉石只有在旱季才能開采,乾燥的天氣和礦上大量的粉塵讓工人們忍無可忍。使用挖掘機開采翡翠玉石不但發現翡翠玉石難,而且開采成本也非常高。據初步估算配合一台挖掘機進行開采,一年需要花掉的炸葯、油料、人工等各項日常開支就需要1億緬幣之多(約100萬元人民幣)。再加上礦區到城市的山路非常崎嶇,一到雨季根本就無法通行,使得翡翠玉石開采成本無形中又增加許多。
隨著現代化開采機械的使用,翡翠玉石礦藏過度開采,目前面臨枯竭的危險,特別是高檔翡翠,越來越難以找到。這就使得翡翠製品特別是精品翡翠製品價格越來越高。
㈥ 天龍八部8級翡翠礦在哪挖
武夷 希望採納
㈦ 翡翠都說在地下,要挖多深才會出現
緬甸翡翠礦床可分為兩大類:原生礦床和次生礦床。緬甸北部的原生翡翠礦床產於蛇紋石化的橄欖岩內,蛇紋石化橄欖岩岩體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6.4公里,靠近岩體與藍閃石片岩等超高壓和高壓變質岩系的接觸帶,並以岩脈或岩牆形式沿一定方向沿伸,按一定角度向地下傾斜。原生翡翠礦床由於長期深埋在地表以下,未遭受外力地質作用的侵蝕和運移,所以比較堅硬,因而開采也比較艱難。
緬甸翡翠原生礦床主要分布在3個地區,即雷打場區和龍肯場區的西部和北部。次生礦床主要為次生砂礦床,分為沿烏龍江河床的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和遠離河床的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河漫灘沉積翡翠砂礦主要分布在烏龍江主河道的兩側,在帕敢場區最為發育(當地稱為水石),翡翠質量較高。
緬甸的翡翠礦石主要集中產於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緬甸翡翠玉石礦床,按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習慣上劃分為8大場區(這種所謂的場區,只是行政管理的劃分,不是翡翠成因類型的劃分):龍肯場區、帕敢場區、香洞場區、達木坎場區、會卡場區、後江場區、雷打場區、南其—小場場區。每個場區又再劃分為許多小的「廠口」。
中國人愛玉已有8000年的歷史。中國人的至聖先師孔子,為玉賦予了人性之美,幾乎讓一塊溫潤的石頭成為做人的最高境界。戰國時期,秦昭王願意以15座城池交換一塊美玉,足以令今人百思不得其解。當然,這一時期的玉主要是指以白玉為代表的軟玉。到了清代,當來自緬甸的晶瑩通透的綠石頭(翡翠)進入宮廷之後,一股綠色的時尚驟然興起,並且一發不可收拾。「翡翠」,因為它宛如春水般的晶瑩澄澈,也因為它的通靈、它的潤透,很快就贏得了皇家貴族的青睞,並贏得了「帝王玉」的美名。「翡翠」,全身深藏著一種積淀的民族情感和審美取向,人們在對它充滿喜愛的同時也稱它為----「硬玉」。
翡翠的顏色分為原生色:白色、綠色、紫色、黑色、墨綠;和次生色:黃色、紅色等。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翡翠主要為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及新加坡等國的華人收藏佩帶,但民族的文化底蘊導致了富裕了的國人對翡翠喜愛的回歸。改革開放後,中國對珠寶的追捧分別經歷了黃金、紅藍寶石、鑽石等不同階段,現在開始轉為翡翠,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玉文化回歸」。2003年底,在北京燕莎商場,兩家珠寶經營企業萬瑞祥、泰源豐聯手舉辦的翡翠展上,出現了一串標價為108萬元人民幣的翡翠珠鏈,引起了京城各界的關注,其實這樣的價格對翡翠精品而言實在不高。世界上最貴的翡翠珠鏈出現在1997年秋香港佳士得的翡翠首飾拍賣中,一串由27顆純翠綠珠子組成的珠鏈,每顆珠子直徑在1.52厘米至1.59厘米之間。珠鏈上配了一顆重10克拉的鑽石鏈扣。這條亮麗、華美之極的翡翠珠鏈估價在4000萬港元以上,可最後競拍時,成交價達到了7262萬港元(這串翡翠珠鏈取自一塊重約50千克的緬甸翡翠原石。30多年前,一位東南亞的珠寶商購得這塊原石時,並未覺得它的珍貴,打算將它出售卻無人問津。後來,珠寶商將玉石切開,玉石中央是一塊重約1千克的碧綠翡翠。於是珠寶商將其製成了這條獨一無二的命名為「雙彩」的珠鏈)。有人統計,在中國,精品翡翠近50年來價格上漲了1000倍。
翡翠雖美,但其開采卻十分艱難。在帕敢等地區注冊開采玉石的公司有400多家,但目前正式開採的卻只有50家左右。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緬甸宏邦公司、穩納公司、長龍公司、幸運星公司等幾家公司。開采規模是以挖掘機數量計算,最多的有100多台,最少的只有1台,每台噸位均在25噸以上。
高地礫石層翡翠砂礦是由石頭、土和翡翠玉石組成的山丘,工人們首先用炸葯將堅硬的地方炸松,然後用怪手挖掘並將其高高舉起,慢慢地倒向一邊。倒土的地方有幾個有經驗的工人將翡翠玉石挑選出來,每台怪手邊均有3—4人在挑選。挑選後的土再運到另一地方進行第二次挑選,然後再將廢土運出倒掉。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下挖,直至把整座山挖完。原以為怪手的每次挖掘都會有翡翠玉石發現,其實不然。據開采商講,翡翠玉石很少,怪手幾天挖不到翡翠玉石也是常有的事。更何況翡翠玉石只有在旱季才能開采,而旱季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挑選出來的翡翠玉石運到開采商指定的地方,由有經驗的人用燈光照射,再根據翡翠玉石外表的表現以及其他的特徵,來確定翡翠玉石是否有用。這樣,開采出來的翡翠玉石就有一部分被淘汰掉。剩下的翡翠玉石,再由有經驗的人劃線,由工人根據所劃之線將翡翠玉石鋸開。據了解,鋸開的翡翠玉石70%沒有經濟價值,而有經濟價值的翡翠玉石還不到所開采翡翠玉石量的30%,精品翡翠玉石就更難發現。有人形容,發現精品翡翠玉石比中體育彩票還難。
開采翡翠玉石不但發現翡翠玉石難,而且開采成本也非常高。據了解,有一家玉石開采公司,大約有80台怪手(其中15%需要維修),每天能開動的約有60—70台(年有用翡翠玉石開采量在1500噸左右)。每年僅花在炸葯、油料、人工費等日常開支上就需要50億緬幣之多(約5000萬元人民幣)。再加上礦區到城市的山路非常崎嶇,一到雨季根本就無法通行,使得翡翠玉石開采成本無形中又增加許多。另外,翡翠具有高度稀缺性,翡翠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有礦產。目前全世界達到珠寶級的翡翠只產自緬甸的帕敢等地區。隨著現代化開采機械的使用,翡翠玉石礦藏過度開采,目前面臨枯竭的危險,特別是高檔翡翠,越來越難以找到。這就使得翡翠製品特別是精品翡翠製品價格越來越高。翡翠在古代只是達官貴人的玩賞之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翡翠開始活躍於民間收藏領域。近10年來,翡翠的價格平均上漲了幾倍,部分珍品上漲幾十倍。翡翠藝術品在國際、國內拍賣會上均被列入重要拍品之列。在1997年香港佳士得秋季翡翠首飾拍賣會上,一串由27顆純翠綠翡翠組成的珠鏈,珠鏈上配上一顆10克拉的鑽石鏈扣,拍出了7262萬港幣。在1999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一枚橢圓形蛋面翡翠戒指以1850萬港幣成交。在2004年的藝術品市場上,北京翰海秋拍上,一隻乾隆年間的翡翠雕雙鳳耳二龍戲珠紐三足爐以385萬元的高價成交。而在上海崇源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串罕見的老坑玻璃種質的翡翠珠鏈以143萬元的價格拍出。
不過分析近幾年翡翠市場的走勢,可以看出國內藏家關注更多的是年代久遠的翡翠藝術品,而當代翡翠飾品的市場還不是很理想。如在去年的秋拍上,中國嘉德推出了59件翡翠珠寶飾品,但僅成功拍出了其中的3件,拍賣成績並不理想。不過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部分消費群體還沒有到拍賣行購買高檔翡翠的習慣,而專業收藏人士關注的往往是老的翡翠藝術品。從拍賣預展的參觀人數來看,人們對現代翡翠的關注程度還是在不斷增加的,現代翡翠的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培育。
其實,翡翠的價值並不一定按年代的久遠來判斷,收藏翡翠要選擇純正的天然正品,還講究「種」,即翡翠的質地與結構,質地越細膩,玉質就越晶瑩剔透;「色」,是指顏色,色彩均勻,色正、濃、翠為上品;「水頭」即透明度,光澤晶瑩、通透清澈為上品,通常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在2004年中國嘉德秋拍上,第一件落槌成交的是一件18K白金鑲嵌滿綠而又質地細膩的翡翠彌勒佛吊墜,配鑲鑽石,以3萬元落槌;第二件是質地細膩、透明度好,翠色與無色之中略帶些許紫羅蘭色彩的翡翠手鐲,落槌價為4萬元;最後一件成交的是一條由35顆顏色純正帶玻璃光澤的紫羅蘭色翡翠珠子組合的珠鏈,落槌價是6萬元。
內行一般將翡翠分為A貨、B貨、C貨三類。A貨翡翠是純正的天然產品,B貨翡翠則因原料含有雜質較多,成色渾濁不透。一些翡翠商採用強酸對B貨翡翠進行浸泡、腐蝕,去掉雜質,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等高分子聚合物灌入因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小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這樣處理的翡翠耐久性差。C貨翡翠是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這類翡翠光澤不亮,在燈光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布。另外,還有一種B+C貨,其經過多種處理。在這些類別的翡翠中,只有A貨翡翠才具有保值性。
眼下我們在古玩市場和百貨商場所見到的翡翠多為低檔翡翠,其零售價格多為幾百元到幾千元一件。低檔翡翠具有一定的觀賞、裝飾價值,並有一定的增值空間,但真正具有收藏價值的是高檔翡翠。在緬甸,由於生產高檔翡翠的玉石資源面臨枯竭,因此高檔翡翠的價格一路飆升。上世紀60年代,100多元港幣可買一塊上佳「老坑玻璃種」翡翠,現在動輒數萬元,對於特級翡翠,其價格更是驚人。
藏界人士建議,在翡翠的收藏投資中,資金雄厚者應以經典成套首飾或藝術品擺件等為首選品種,所需資金從數十萬元到百餘萬元不等;中小投資者應以單件或小套件首飾為主,所需資金為萬余元到十萬元左右。
翡翠:學名硬玉,玉石中的上品,產自緬甸密支那地區。翡翠顏色莊重而典雅,滋潤而細膩,歷來成為東方民族,尤其是中華民族所喜愛。翡翠掛件、戒面、手鐲已成為人們的主要首飾。店內精選翡翠飾品,玉質溫潤飽滿,色澤靚麗,頗具佩戴和收藏的價值。翡翠贏得了「玉石之王」的美稱!因它奇妙的特性,具有穩定情緒、平衡生理機能的作用,並且還是上好的保健美容品。它還與人有一定的關聯:金銀是錢,鑽石是價,而玉是生命。顏色有黃色、綠色、紫色和白色等多種顏色,玉質晶瑩剔透,色澤明亮祥和。光彩照人,明代以後翡翠才傳入我國。清朝是翡翠風行中國的鼎盛時期,從那時起形成了珠寶飾品與玉器雕刻兩個類別,前者指飾品,後者指觀賞品。由於清朝皇室的重視,推動了全國性的翡翠工藝的發展,現在翡翠已進入尋常百姓家。顏色是評價翡翠優劣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綠色是翡翠的靈魂,翠綠的顏色在中國成為翡翠的代名詞,翡翠還有紅、黃、紫、白、黑、灰、藍之分,一塊同時並存有多種色彩的翡翠,極為難得。如果再利用這些天然色彩進行巧雕,那就更加光彩照人,彌足珍貴了。在您的生命歷程中,當您擁有了一件玉器後,您的生活自然平添了一份玉的感受。無論配戴、或收藏、或饋贈、您都會惜玉如命、珍愛不已.而玉給予的是希望,您的奢求,您的寄託,您的感受,您的情感,您的超脫,亦即您生命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提及翡翠,人們通常認為其具有濃厚的古典色彩。翡翠的確有點「古」。還在560年前,奔走於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中國騰沖馬在緬甸北部發現了翡翠原石,回到騰沖經過琢磨加工,綻放出美麗晶瑩的動人的色彩,於是,主產於緬甸的翡翠就開始融匯到東方藝術和國人生活之中。
看完以後,你會對緬甸翡翠礦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希望能幫到你!
㈧ 翡翠有礦點是不好嗎這個是真的嗎
你這個有沒有礦點影響不大,因為實在有些差了,本身沒多大價值。
㈨ minecraft翡翠礦怎麼獲
挖礦方式說明:
採摘法
採摘法是一種常用的開采模式,比較省力。在地表,很容易的就能找到一些礦洞入口,這些入口有的通往小洞穴,有的則連接著復雜的的洞穴系統。要開采這些洞穴中暴露於表面的礦石,採摘法無疑是最直接的方法。開采洞穴頂部高高在上的礦石其實很容易:准備一些土(dirt)、沙子(sand)、砂礫(gravel)、鵝卵石(cobblestone)或者其它容易拆除的方塊(至少要有10塊吧),在原地不斷跳躍並把它們放到腳下。采完高處的礦石後,向下拆除剛才搭建的底座,安全地下來——這樣做很關鍵,尤其是高度很高的時候;有時底座是由礦石代替那些可以丟棄的方塊所建,我可不想浪費。盡管採摘法很簡單、很省力,其成果卻不一定豐碩。因此,才有了下面這些系統化的、更加有效的開采方式。洞穴里常有怪物出生,因而需要帶上劍(或者弓)以及食物。
豎直開采
安全事項
最重要的原則是:不要挖掉立足之地,因為你不知道下面是什麼——可能是岩漿或者洞穴。小心岩漿——掉入岩漿,不但會死,物品也會被燒成灰燼。所以1x1的礦井非常危險。建議隨身帶著水桶以及金屬方塊,以便迅速反應——用一個方塊迅速擋住流淌的岩漿,以防其流入礦井;把水澆在流淌的岩漿之上,可以將岩漿變為鵝卵石(cobblestone),水也可以用來滅火。
開采方式
階梯
階梯開采是一種常用的采礦技術。採用這種方法可以迅速到達地圖的底層,同時不斷收集石頭。本質上,它使玩家在向下開采時,能夠隨時返回礦洞入口。
由於玩家一次只能向上跳一格,所以階梯高度最多隻能一格。
↑ 階梯實例
直線形
最基本的策略是挖一個與水平線成45° 角的直線形樓梯,每前進一格的同時向下一格。返回地面時,你只需要按著跳躍鍵一路向前。
當你有了足夠多的鵝卵石(cobblestone)或者木材(wood),你可以打造台階。把這些台階放在坑道里,可以使你的旅程更加順暢、方便、迅速,因為你不需要一直跳躍。不過,你需要在每一個台階上多挖一個方塊,以騰出空間放置台階。【吐槽:誰這么腦殘……】
螺旋形
螺旋形樓梯或許有些復雜,因為拐角太多了。不過也有優點:它可以保證坑道一直向下延伸;而且,這種坑道的含金量比較高,使你的挖掘更加具有目的性。有一種設計是先挖一個3x3的水平平面,然後沿著3x3區域的邊緣開始挖掘,每前進一格向下挖一格,這樣在你下台階的時候便會有足夠的空間(以免頭被擋住)。 你可以選擇把中間的的柱子留下;也可以把它拆了,在中間架上梯子——不過介於螺旋形階梯的功能,這種做法並沒有必要。
螺旋形(2x2)
1. 站在2x2平台的左下角【譯者註:面向左上角】。把腳下的方塊挖掉。這樣你就可以跳上來【吐槽:廢話】。
2. 把面前的方塊和它下面的方塊挖掉,下去。
3. 轉90°。一旦黑暗就在牆上插上火把。
4. 重復步驟2和3,直到你滿意為止。
礦井
所謂礦井,就是通向地下礦藏的豎直坑道。礦井的寬度任意,最小為1x1【吐槽:又是廢話】。寬度大於等於4x2的礦井可以改造為水梯,以便進行豎直快速運輸。
寬度1x2的礦井
1. 選擇礦井地址。
2. 挖掉你所站方塊旁邊的一個方塊。
1)下去。
2)挖掉你所站的方塊、以及它下面的方塊。
3)每下去兩格放一個梯子。
4)返回步驟2.1
3. 重復上面的步驟直到你所需要的深度。然後根據你的需要選擇一種水平開采方式。
帶瀑布的礦井
有了一個獨立的下降礦井,到達礦井底部真的很快;你只要跳進水裡就行了。上去則由梯子實現。這個設計需要事先准備64個梯子以及2個水桶,然後挖一個寬度1x3的礦井。礦井的一邊是水池,另一邊是梯子。中間需要填上,以防下落時離開瀑布。
詳情見 Vertical Mine Shaft With Water Drop【這是另一篇文章,我沒有翻】
水平開采
安全事項
水平開采並沒有豎直開采那麼危險。不過同樣有一些類似的建議。隨身帶著水桶以及金屬方塊,以便迅速反應——用一個方塊迅速擋住流淌的岩漿,以防其流入礦井;把水澆在流淌的岩漿之上,可以將岩漿變為鵝卵石(cobblestone),水也可以用來滅火。
開采方法
枝杈式
如果你想找稀有礦石,這是一個省力的好辦法。向下挖至任意深度(一般挖到基岩為止),然後向外側挖掘,形狀就像一棵樹,有樹乾和枝杈。
1.用階梯法向下挖掘,找到基岩。
2.向上兩格,把你的腳下用方塊墊起。
3.挖一個3x3的空間。
4.挖一個2x1的直道,在直道中每4格向兩邊挖20格。
這種方法有時會錯過一些小范圍的礦石資源,這些礦石完全隱藏在你所開辟的枝杈之間。但是這種方法的覆蓋速度較快,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礦石。如果你想達到100%的覆蓋率,那麼在直道中每3格就開始向兩邊挖方塊。
如圖:
X = 直道(樹干)
B = 枝杈
S = 台階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X X X B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B X X X B B
B B S B B
B B S B B
B B S B B
B B S B B
B B S B B
每根枝杈長度任意,但20格以上才是理想長度。
直條式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發現礦藏,因為它可以讓你看到坑道某個深度周圍所有的礦石。這種方法需要在一堵2格厚的牆體兩邊挖掘坑道。
1. 挖一個7x10x3的房間。讓你的階梯保持在長度為10的牆體正中,階梯理想寬度為2。
2.從牆角開始,與牆面保持水平、挖一個20格長的坑道,每5格插一根火把。
3.在距離剛才挖的坑道兩格處,再挖另一個20格長的坑道。
4.重復上述步驟,直到你挖到房間的另一側。
如圖:
A = 空氣
B = 石頭
S = 階梯
T = 坑道
A A A A A A A A A A T T T T T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T T T T T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A A A A A A A A A A T T T T T
T B B T S S T B B T
T B B T S S T B B T
T B B T S S T B B T
T B B T S S T B B T
T B B T S S T B B T
正確使用直條式開采,你可以看到大片區域內的所有方塊,因而礦石產量非常高。2格寬的台階也可以提高產率,因為你可以看到階梯兩邊的礦石。坑道的理想長度同樣是20。
↑ 直條式開採的一個例子
考古式
考古式與直條式很相似,同樣是為了帶走某個區域內的所有礦藏。不同的是,直條式所挖掘的是正方體或長方體坑道【吐槽:這位老兄不是幾何沒學好、就是邏輯沒學好。據我所知,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並且沿著台階兩邊繼續向下挖礦。「考古式」之名源於現實世界的考古現場也是如此挖掘。考古式開採在挖到巨大洞穴的時候就得停止了(並不是說必須停止,只是這種情況讓挖掘很難繼續下去),挖掘者只好放棄考古式開采而轉向另一個工程。在遇到「世界盡頭」時【我想,是指地殼吧】,挖掘也只能停止。
↑ 在考古式開采現場的底部向上仰望
考古式開採的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1. 確定施工規模(規模大小並沒有標准。不過建議規模大些,因為礦藏的錐縮效應要求了較大的區域。)
2. 開始挖掘,直到整個區域深度為1,保留一個方塊作為台階。
3. 繼續挖掘,將深度加深一格,保留另一個方塊作為台階。重復步驟直至挖到紅石為止;當然,如果你願意,可以隨時停止。
↑ 俯視考古式開采現場
圖列:
- = 空氣
B = 石頭
S = 台階
第一層:
BBBBBBBBBBBBBBBBBBBBBB
BS--------- ------------------B
B----------- -----------------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
接下來幾層:
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
BS---------------------------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
BB---------------------------B
BS---------------------------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
許多層之後,礦層將會縮小,你的礦層應該類似於這樣: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
BBBBB--------------------BBBBB
BBBBB--------------------BBBBB
BBBBB-------------------SBBBBB
BBBBB-------------------BBBBBB
BBBBB-------------------BBBBBB
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礦層會逐漸縮小,失去利用價值。撇去這個缺陷不看,礦層中將會出現大量的鵝卵石(cobblestone)、土(dirt)、煤(coal)、鐵(iron)甚至是金子(gold),同時,岩漿出現的幾率也很高。鑽石(diamond)和青金石(Lapis Lazuli)也能用這種方法挖到,不過其稀少的分布與分布的范圍決定了產量。這種采礦方式建議用來挖掘大量的鵝卵石、鐵以及煤。這種方式能夠獲取大量的資源,也可以為進一步的探險或采礦發現許多新洞穴。
除了采礦,考古式開采還有許多與資源無關的好處,比如保持環境清新(不會破壞自然)、在礦洞深處便於使用陷阱。
警告:在礦洞周圍要格外小心,一失足成千古恨。
提示:如果你對礦層縮小的問題耿耿於懷,你可以繼續挖你之前留下的台階,只保留你要走的方塊。這將會留下一條筆直的懸空台階,而深度取決於你想挖多少。
↑ 玻璃覆蓋的考古式開采現場
JJ怪爆破式
JJ怪爆破式開采需要可憐的JJ怪、速度和技巧、以及運氣。在洞穴或地面找一隻JJ怪——最好在你礦洞鄰近的洞穴里。接著,引誘JJ怪來到你想要爆破的地方。確保你和JJ怪有一條安全路線。接下來就是訣竅了。讓JJ怪在采礦處自爆,而你與它之間要保持距離。比起用鎬子挖,這種方法可以一下子得到更多的礦石。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實用,因為JJ怪不一定就在采礦處自爆;就算它在采礦處自爆,弄不好也會把你炸死。還有,只有大約30%的方塊會在JJ怪的自爆中倖存下來。你若想弄個大窟窿,TNT或許更好一些,因為TNT易於控制、並且爆炸范圍也比JJ怪大。再者,JJ怪的刷出率和其他怪物的刷出率相同,想要找到一隻「願意在你的指定地點自爆」的JJ怪實屬不易。這種方法的反對者遠遠多於支持者,不過讓一隻JJ怪一路跟著你的確令人激動
㈩ 緬甸翡翠礦石開采時間為幾月到幾月
一般10月中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才可以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