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郎咸平说比特币
A. 郎咸平说 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怎么样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老百姓比懂的金融学、经济学常识最近,读了几本郎教授的书籍,还是收益不少的。我们身处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我想所谓的“地球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由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国家被束缚在了一起,尽管矛盾在所难免,各方势力勾心斗角。所以,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只要心存鬼测,稍微搞点小动作,我们恐怕就在所难逃。谁都逃不掉精心策划的金融危机!那么什么是次级债呢?简单一点就是,为那些本来没有资格申请住房贷款的人,创造一个市场,使这些信用不足的人或者贷款记录不良的人亦可以贷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银行像高盛,美林,AIG等肯定会收取手续费吗,这样就把很多所谓的泡沫亦或狠毒的“三聚氰胺”注入了市场,最后,再在他们的操作下,泡沫市场无法承受时,终于爆炸了。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工商链时代,各行各业高度联系在一起。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就开始了“救市”。也许,有人会认为,美国这是在利用市场将责任推向全世界。当然,不可否认。但是,更多的我们应该看到,美国这样做也是吸取他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候的无所作为的教训,此次美国果断进行救市,亦在切断工商链条,防止由于股市的动荡,影响公民的消费信心,影响消费,进而影响资金回流,影响生产……防止社会上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发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许我们都无法想象居然会是 信托责任。也许我们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我们从初中的教材就被灌输:什么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什么资本主义民主,资本主义贪婪、腐败……嘿嘿,你还别不信,确实有点意思。当小布什宣布取消收取遗产税时,以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为首的一代富豪联名反对,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财产只是社会委托他们进行管理的,所以一会看到美国很多富豪都义无反顾的办什么基金会来帮助那些贫苦大众。然而,就是,这群败类,这群好不满足的贪婪家——华尔街的金融大鳄,却彻底违背了这种信托责任,他们身在高管的位置,却并没有履行好公司经理管理人的职责,在高盛的蛊惑下发动了金融危机。美国是一个严重依靠虚拟经济的社会,他的实体经济如制造业很多做转移到我国了,所以只有在美国才会发生负债高达GDP的95%现象。不足为奇,然而,我国在错误的引导下,出现了头重脚轻的二元经济。我们的制造业,民营经济只有35%,然而,以公共基础类为主的企业占据的65%,我们的制造业产出了70%的商品,我们只能消耗35%,其他的都被欧美的泡沫消费所吸收。所以,在美国危机影响消费时,我们的出口就受了影响。我们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暴漏了。因此,我们的经济要调整。我们要进行产业升级,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就是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是转变高能科技产业上,我们应该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上下功夫,我们应该提高我们制造的利润,而不是简单的制造业,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模式,自己的“6+1”模式,我们要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采集、产品仓储、产品销售等环节下功夫,最终取得产品的定价权。不要在受制于人,简单的做制造业,以牺牲环境,资源来赚取那可怜的毛皮利润。股市,一个虚拟的经济,然而,他的发展却可以体现我们经济的发展状况。在06、07年,我们的股市状况异常的好。很多人,以为这是我们经济高速发展的体现。然而,却不知其中暗藏玄机。这两年的发展势头,很容易令人智令头昏。国家在这两年以为i经济过热,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限制这种通货膨胀的势头,什么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率,出口退款税,工人劳动合同法……限制了实体经济如民营企业的发展,造成大量钱财涌入股市楼市,炒楼,炒股。股市异常的好。岂不知这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所以,我们要改变策略,让我们的企业家,敢于把钱投于实体经济中,让国家的政策多向民营企业倾斜,而不要过多的投于公共基础类行业,这样的GDP我们要不得,只有真正能够为我们老百姓带来利润的GDP才能使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才能使我们敢于消费,进而拉动内需,提升经济。哎,体会很多,接近1点了,太晚了,妈的不写了,睡觉去!
B. 郎咸平说股指期货前面赢9次最后1次输,9次赢的全部输光,是什么意思
我个人认为目前股期是国内是刚刚兴起的一产物,成本较高,技术较复杂,目前中小股民还未参与,股期,这个东西是允许做空 的,
做空----关键就是做空
中国的经济没有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掌握在国外大投行
国有四大银行,有高盛,花旗,美国商业…………等等国际投行持股35%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中金公司被高盛持股35%,
中金公司是什么?
如果不是在今年股市的低点突然冒出来个中金、汇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家公司
中金也就是中国的国际投资银行,其中国有四大银行参股65%国外投行35%
中国只有压榨民众的本事,去世界上搞投行,只有挨打的份,
外国人参股(股权)不是雷锋白求恩,那是要赚钱的,例:08年金融危机,美国商业银行巨额亏损,但是很快又发出公告美国商业银行从建设银行上市赚到1200亿美金,即使在08年金融危机美国商业银行依旧保持盈利,1200亿美金相当于什么?14E中国人每人给他了100元吧,持有的20%的股权相当于(中国建行有26000个网点),美国商业银行什么也没有干就直接拥有了5200个营业网点。
双汇,太子奶,等等等………………人家来是榨你的钱不是来做白求恩。。。
有点跑题了
为什么赚9次,亏1次就全亏完了
体制问题,
外行管理内行
内行过于外行
国内没有专业的投资银行人才,
中国的股市中国人都做不了主,您说您会赚吗?
举例说明:2011年11月11日,看股市大盘,在那一天里指数全红,但是绝大多数股票没有涨,全天两桶油几乎要涨停在2点半后2油开始跳水,~!
2011年11月是终结了08年以来的大熊市,但是2011年高盛对外唱多中国,国内各大券商,机构全部唱多,但是在2011年10月9日,高盛则在内部客户文件上要求所有客户全部清空手中股票。。并且下跌开始高盛依旧在唱多中国资本市场,同时在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有中国盘的市场全面做空。中国在资本市场上亏损1W亿,但是高盛在那么几天的时间里轻松赚走400E。
==============华丽分割线======================================
做空A股根本就不需要进入A股市场,只需要在纳指、港股的国企盘与新加坡的A股盘就可以了
香港H股的中石油,中石化在H股下跌3%,杠杆比例到A股就是30%,所以国际投行只需要掌握H股就掌握了A股。。
中国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用1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百多年的道路
资本市场发展是畸形的
美国的主板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只有800只股票,中国10多年的时间已经有了2000多只股票
您说您能赚吗?
C. 郎咸平在广东卫视录制的节目叫什么有一期讲比特币的,好想看一下,麻烦亲们帮帮忙!
财经郎眼
2014年1月27日那一期
D. 郎咸平玩过比特币吗
研究经济和货币的,都明白一个道理,任何有动摇国家货币基础的事或者物,均会被“处理”掉,比特币本身既没实际价值,也没信用保障(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因为背后是强势的美国政府+11个航母战斗群为信用后盾),比特币还想逃过国家机--器的监管和控制,换个角度,你是国家货币发行机构,有人想挑战你的地位,你会咋办?? 比特币,投机可以,要真把它当货币去投资,那你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除非:国家承认比特币是合法货币,以及有挂钩的保障制度出现,不然比特币就老实的活在“地下”吧!
E. 有人说比特币不公平,看了郎咸平节目以后还这么说么
财富总是伴随着技术创新和接受能力快的人,保皇党最后都陪葬去了。智商高的欺负智商低的很公平,比较可气的就是智商低的自以为智商很高什么都懂反过来教育智商高的说你这个不对......
F. 如何看待《财经郎眼》中郎咸平对于比特币的观点
郎咸平教授警告:比特币是彻头彻尾的金融骗局,老百姓要看好自己的钱包,珍爱生命,远离比特币!
每个人对待新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一言以蔽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但比特币是否是骗局仍旧需要实践的检验。观点无对错之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特币目前还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社会化大实验。不过,随着比特币的船涨水高,也衍生出了许多知名的山寨币,例如莱特币、狗狗币、瑞泰币、微盟币等等。不过,打着数字货币的幌子进行传销诈骗的活动也在增多。
G.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求完整的下载版,而不是选载几个片段来糊弄人,谢谢
电驴上有,就是不知道全不全
H. 如何看待《财经郎眼》中郎咸平对于比特币的观点
作为比特币玩家,看了这一期的财经郎眼,感觉有必要纠正郎教授一些并不专业的比特币知识:
1.比特币的分配机制:
比特币的挖矿分配机制,不是10000个人(也就是矿工)中的50个人分50个比特币,而是10000个人中只有1个人能拿到50个比特币。
听上去不公平,但是矿池的存在相当于矿工组团挖比特币,假如10000个人组成一个团队,这10000个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拿到了50个比特币,根据团队协议,大家根据贡献均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贡献多的所得大于0.005个币,贡献少的所得小于0.005个币,而只要有贡献,再烂的电脑都有所得(入不敷出而已),形成了相对公平的分配机制。
2.比特币是不是货币
比特币英文名BITCOIN,从来未声称自己是货币,而是类似于硬币的支付系统或记账单位,现在讨论比特币是不是货币其实没有意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而比特币的发展还在实践过程中,还远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如果在固定的实验过程中失败了,比特币就不是货币;如果成功了,比特币才会是历史上替代法币的货币。可喜的是,实验到目前阶段来说,是有走向成功的趋势的。
3.比特币的内在价值
节目中比特币中国的CEO无法回答比特币的内在价值,而是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价格来反驳,甚至恼怒地反问给你100个比特币你要不要,被郞教授击溃。佩服郎教授的睿智,却也遗憾郞教授没有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没有读懂比特币的内在价值。
回到正题,比特币的内在价值是什么。
比特币本身毫无价值。它只是一串代码,一个用来记账的数字,没有价值,却价格高得离谱。
真正有价值的是比特币的协议!而这份协议却是全网公开的。
打个比方,就像互联网的域名是有价格的,好的域名还很贵,但是域名只是一串字符,没有什么价值,而整个互联网是任意使用的,全球的上网都使用着完全相同的互联网协议,在协议之上才可以有大量的域名。但互联网的协议却成为人类信息社会的基石,协议之上才衍生了众多高价格的服务。
很神奇吧,有价值的没有价格,超高价格的却没有价值。
用一句话解释比特币协议的价值:将人与人之间支付的诚实性,托付给了数学,由全网来监督。
你可以不相信和你交易的人,他可能会骗你,但是你可以相信1+1永远等于2。
表现在比特币上也就拥有了去中心化、总量恒定、无法造假、手续简化等法币所没有的特点。
4.比特币的接盘问题
节目多次说到比特币是比谁更傻,谁做最后一个接盘的游戏。
最初发明比特币的时候,我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换取大家的财富,但是比特币发展至今天,用法币换取比特币的人确实都是为了赢得更多的财富。前期拥有比特币的人,挣得后期进场的人。现在进场的人,也是为了赚未来进场的人的钱。我们想象一下,最后一棒进场的人,拥有了比特币,没有了下家,它也赚不到钱了,而且比特币的发展也已经像我前面讲的大家都了解比特币的特性了,但这个时候比特币拥有者们有什么选择呢?
a.防通胀继续持有——比特币价格稳定在高位(因为没有人接手)
b.逛抛比特币——比特币价格下跌
c.去和接受比特币的商家兑换商品——比特币的货币实现
针对这三种情况,我们再思考一下。
a.价格稳定在高位,说明没有大规模抛售,比特币价格稳定,无通货膨胀现象,财富不被隐性掠夺,成为适合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法币因为在贬值会被逐渐抛弃,比特币完全胜利。
b.逛抛,价格暴跌,在暴跌中,会有无数人等着抄底,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比特币的协议是抗通胀的,相比法币来说是保值的,所以前期没来得及在低位买币的人会来继续抄底比特币,直到比特币跌到底,抄底的人会一拥而上,最终使比特币成为价格更高的商品,成为新的比特币最后一棒接力者。而这个答案,也与我们之前最后一棒进场的人假设违背。
c.比特币作为法币的补充,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综上所述,比特币如果有可能正常发展下去,会在涨跌之间,经历成为法币补充的过程,再取代法币,成为货币。当然,这是一个极其漫长和艰难的过程,也有可能失败。
5.中国大妈炒比特币
中国大妈的概念,特指2013年金价大跌期间疯狂抢购黄金的一群中国散户,因为在中国,黄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妈们,她们一有资金实力,二没有相关知识经验,三有勇气做疯狂投资,因为有了这一称谓。
而比特币的暴涨暴跌期间,也流传出了中国大妈炒比特币这一概念。
比特币的玩家,有过大量的统计,93.6%是男性,且为20-40岁,且本科以上学历为绝大多数。当然,其中相当部分人,也是一有资金实力,二没有比特币相关知识经验,三有勇气做疯狂投资,如果拥有这部分特质的人被称为中国大妈,那他们确实也是,是个冷笑话。
按照这个概念,节目里与郎教授争论的比特币中国CEO,也属于中国大妈的群体吧。
I. 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话:
“高盛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它的好朋友美国银行曾经是建行的大股东。建行的上市让它们赚了1300亿元,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
实在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最近那些幽灵频频套现,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伴随着他们的唱空和唱多,我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一些所谓的专家则感觉自己好得不得了,这些专家就是跟中国股市的“黑嘴”一样,在给高盛抬轿子,甚至他们被高盛利用了还不知道。“
(9)当年郎咸平说比特币扩展阅读
《环球时报》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国干下的部分坏事:“两年多以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就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以油价为例,在国际油价于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记录之前,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
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但结果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某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高盛等华尔街公司赚了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每人给了美国100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记者说,高盛一直扰乱国际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中国国资委官员曾表示保留对高盛等交易欺诈起诉的权利。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2008年本报今日快评对油价问题、“银行贱卖论”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为什么先生老是欺骗学生》为题,作了一个小结。(参见《常态》一书)我在文章最后说:“在与狼共舞的‘货币战争’中,我们输多胜少。先生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