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MarcAndreessen谈比特币

MarcAndreessen谈比特币

发布时间: 2022-01-30 10:42:00

㈠ 什么是网络

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 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 加入 Internet 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 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 。 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 , 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参考资料:http://www.jswl.cn/course/A1013/wljczs/index0102.htm
回答者:trijif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11-3 10:48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六十年代后期,构造了一个实验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Arpanet。这个网络使用一种叫做“包交换”的传输信息的新技术,后来成为Internet的标准。

包交换是这样工作的:为了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它首先被分割为“包”。不是在源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打电话的方式),每个包通过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不同线路进行传送。每个包包含它的目的地址,并且可以找到到达目的地的通路,在目的地这些包被重新组装。这个系统对美国政府最大的吸引力是:如果核弹击毁了军事网络的一部分,数据仍然能很聪明地通过未被破坏的网络找到自己的路径。
Arpanet在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迅速(虽然此时它以花费数十万美圆)。在1975年,美国军方加强了对网络的控制,把它限制在军事用途的范围内,这就驱使使用Arpanet的非军事机构决定组成他们自己的网络。

电子邮件产生与1972年,虽然它的用处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显现出来。

ARPA促进了一种叫做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的包交换协议的发展,这种协议允许不同网络的互连,Arpanet在1983年开始使用TCP/IP。TCP/IP软件是免费的,而且任何人都能用,它有能力把独立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我们今天成为"Internet"的网络。Internet如今还在使用TCP/IP。
1984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投资NSFNET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Internet。

Internet在八十年代持续增长,在1990年,最初的玩家 -Arpanet被关闭。

不过要记住,当Internet有很多献身者时,还没有World WideWeb,没有点击Internet的办法,没有观看图片的方法 - 除非下载它们,然后用图形程序打开它们。
很多帮助人们分类、查找和找回信息的工具(著名的包括Archie、gopher和Veronica)出现了,但是最大的突破出现在1992年,当Tim Berners-Lee,一个在CERN(位于瑞士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学家,发明了World Wide Web来辅助他的物理研究。他为自己使用发明了这种东西,但是很快就成为燎原之势。

Berners-Lee使用一种叫做SGML的标记语言,使在网页中包括超文本连接成为可能。第一次,不管你是否理解计算机语言,你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信息世界里漫游。

1992年,在国家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工作的MarcAndreessen和他的同胞创建了第一个强大的网络浏览器,叫做Mosaic。Mosaic可以看图片,播放声音,使用gopher、FPT、电子邮件和新闻组。它是一个集成的使用Internet的方案,通过漂亮的图片使它完善。
其余的,实际上也是一部历史。浏览器已经进化到可以处理流式音频视频和各种其它令人爽快的特征。

为了说明网络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增长,按照Hobbes'Internet Timeline的说法,Internet主机(基本上是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上的)的数量从1984年的1,000增长到1992年的一百万,再到1997年的一千六百万。

最近几年Internet以犹豫不决的步伐成长,modem的速度增长了,很多Internet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带宽数量也增长了。
为了防止未来的交通阻塞,在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的Internet工程正在进行。

美国两个最大的工程是下一代互联网(NGI)和Internet 2,预计比Internet快100至1,000倍。这两个工程在1986年被注入600万美圆。这两个项目都将首先为教育和政府研究提供高带宽。
这两个网络如何连入Internet目前还不清楚,虽然它们依赖Internet传送电子邮件和其它功能。

㈡ 太阳谷峰会的由来

Sun Valley Conferenc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该公司现在由其创始人的孙子赫伯·艾伦(HerbAllen)掌管。尽管规模较小,但Sun Valley Conference已经凭借着鲜明的特色发展成一家杰出的传媒投资银行,而太阳谷峰会正是其特色之一。每届峰会历时5天,在此期间,Sun Valley Conference会邀请传媒界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在海明威故居共度美好时光。
峰会上的娱乐项目包括网球、高尔夫球、骑车、游泳、钓鱼和漂流等。除此之外,客人们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演讲,并讨论行业的新兴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Sun Valley Conference并不会对外透露峰会的嘉宾,媒体通常也不会受邀参加封闭的会议。不过默多克、《华盛顿邮报》首席执行官唐纳德·格拉汉姆(DonaldGraham)以及华特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戈尔(Robert Iger)都是该峰会的常客。
Sun Valley Conference峰会自2001年起便开始关注科技。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裂,大批投资银行纷纷抛弃加州硅谷和纽约硅巷。而峰会则试图吸引更多网络行业的传媒领袖,并且开始定期邀请浏览器先锋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以及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赛吉·布林(Sergey Brin)等人。
乔布斯在1999年和2005年曾两度参加峰会。今年4月,苹果开始销售平板电脑iPad。在上市的80天时间里,iPad的累计销量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台。

㈢ Internet是怎样诞生

Internet是怎样诞生的
与很多人的想象相反,Internet并非某一完美计划的结果,Internet的创始人也绝不会想到它能发展成目前的规模和影响。在Internet面世之初,没有人能想到它会进入千家万户,也没有人能想到它的商业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60年代初,古巴核导弹危机发生,美国和原苏联之间的冷战状态随之升温,核毁灭的威胁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话题。在美国对古巴封锁的同时,越南战争爆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发生政治危机。由于美国联邦经费的刺激和公众恐惧心理的影响,"实验室冷战"也开始了。人们认为,能否保持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电脑领域的发展。到了60年代末,每一个主要的联邦基金研究中心,包括纯商业性组织、大学,都有了由美国新兴电脑工业提供的最新技术装备的电脑设备。电脑中心互联以共享数据的思想得到了迅速发展。

美国国防部认为,如果仅有一个集中的军事指挥中心,万一这个中心被原苏联的核武器摧毁,全国的军事指挥将处于瘫痪状态,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必要设计这样一个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讯网取得联系。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 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 把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联接起来。当初,ARPAnet只联结4台主机,从军事要求上是置于美国国防部高级机密的保护之下,从技术上它还不具备向外推广的条件。

1983年,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了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协议,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莱分校把该协议作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该协议得以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 的通讯协议,在5 个科研教育服务超级电脑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NSFnet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那时,ARPAnet 的军用部分已脱离母网,建立自己的网络--Milnet。ARPAnet --网络之父,逐步被NSFnet所替代。到1990年, ARPAne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NSFnet已成为Internet的重要骨干网之一。

1989年,由CERN开发成功WWW,为Internet 实现广域超媒体信息截取/检索奠定了基础。

到了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中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由于NSFnet是由政府出资,因此,当时Internet最大的老板还是美国政府,只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一些私人小老板。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质的某些改变。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电脑专业人员。 新的使用者发觉, 加入 Internet 除了可共享NSFnet的巨型机外,还能进行相互间的通讯,而这种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 于是, 他们逐步把Internet 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而不仅仅是共享NSFnet巨型机的运算能力。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仅限于研究与学术领域。商业性机构进入Internet一直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法规或传统问题的困扰。事实上,象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曾经出资建造Internet的政府机构对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并不感兴趣。

1991年,美国的三家公司分别经营着自己的CERFnet、PSInet及Alternet 网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向客户提供Internet联网服务。他们组成了"商用Internet协会"(CIEA),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Internet子网用于任何的商业用途。Internet商业化服务提供商的出现,使工商企业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Internet 。 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的世界就发现了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其势一发不可收拾。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及个人纷纷涌入 Internet , 带来Internet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飞跃。

Internet目前已经联系着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个子网、500多万台电脑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4000万,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电脑公共网络。Internet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㈣ 谁发明了网站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人感到震惊。美国的一个反应是建立高级研究工程中心(简称ARPA),来保证美国的技术跟得上苏联。
六十年代后期,构造了一个实验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Arpanet。这个网络使用一种叫做“包交换”的传输信息的新技术,后来成为Internet的标准。

包交换是这样工作的:为了在网络上传输信息,它首先被分割为“包”。不是在源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打电话的方式),每个包通过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不同线路进行传送。每个包包含它的目的地址,并且可以找到到达目的地的通路,在目的地这些包被重新组装。这个系统对美国政府最大的吸引力是:如果核弹击毁了军事网络的一部分,数据仍然能很聪明地通过未被破坏的网络找到自己的路径。
Arpanet在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迅速(虽然此时它以花费数十万美圆)。在1975年,美国军方加强了对网络的控制,把它限制在军事用途的范围内,这就驱使使用Arpanet的非军事机构决定组成他们自己的网络。

电子邮件产生与1972年,虽然它的用处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显现出来。

ARPA促进了一种叫做TCP/IP(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的包交换协议的发展,这种协议允许不同网络的互连,Arpanet在1983年开始使用TCP/IP。TCP/IP软件是免费的,而且任何人都能用,它有能力把独立的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我们今天成为"Internet"的网络。Internet如今还在使用TCP/IP。
1984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始投资NSFNET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Internet。

Internet在八十年代持续增长,在1990年,最初的玩家 -Arpanet被关闭。

不过要记住,当Internet有很多献身者时,还没有World WideWeb,没有点击Internet的办法,没有观看图片的方法 - 除非下载它们,然后用图形程序打开它们。
很多帮助人们分类、查找和找回信息的工具(著名的包括Archie、gopher和Veronica)出现了,但是最大的突破出现在1992年,当Tim Berners-Lee,一个在CERN(位于瑞士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物理学家,发明了World Wide Web来辅助他的物理研究。他为自己使用发明了这种东西,但是很快就成为燎原之势。

Berners-Lee使用一种叫做SGML的标记语言,使在网页中包括超文本连接成为可能。第一次,不管你是否理解计算机语言,你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信息世界里漫游。

1992年,在国家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工作的MarcAndreessen和他的同胞创建了第一个强大的网络浏览器,叫做Mosaic。Mosaic可以看图片,播放声音,使用gopher、FPT、电子邮件和新闻组。它是一个集成的使用Internet的方案,通过漂亮的图片使它完善。
其余的,实际上也是一部历史。浏览器已经进化到可以处理流式音频视频和各种其它令人爽快的特征。

为了说明网络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增长,按照Hobbes'Internet Timeline的说法,Internet主机(基本上是直接连接到Internet上的)的数量从1984年的1,000增长到1992年的一百万,再到1997年的一千六百万。

最近几年Internet以犹豫不决的步伐成长,modem的速度增长了,很多Internet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的带宽数量也增长了。
为了防止未来的交通阻塞,在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的Internet工程正在进行。

美国两个最大的工程是下一代互联网(NGI)和Internet 2,预计比Internet快100至1,000倍。这两个工程在1986年被注入600万美圆。这两个项目都将首先为教育和政府研究提供高带宽。
这两个网络如何连入Internet目前还不清楚,虽然它们依赖Internet传送电子邮件和其它功能。

㈤ 梅格·惠特曼的惠普救赎者

直言不讳、平易近人、坚持不懈的惠特曼是惠普亟需的那种领导者。她果断而不专横,说服力强而不油腔滑调。她是团队建设者,知道想要实现好转,就必须改正成百上千个不起眼的缺陷,而不是把一切都押注于虚无缥缈的灵丹妙药。下面就然诺我们来揭秘这位惠普的救赎者。
想了解电子港湾(eBay)前CEO、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现任掌门人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就必须从26年前说起。那时,她刚刚成为贝恩咨询公司(BainConsulting)的初级合伙人,为才华横溢但刚愎自用的汤姆-蒂尔尼(TomTierney)工作。
一天早晨,惠特曼即兴走进了他的办公室。时年31岁的她问这位令人畏惧的老板,他是否想听听员工们对其领导风格的意见。他点了点头。于是,惠特曼拿起一支毡头记号笔,在旁边的翻板上画出了一台巨大的蒸汽压路机。“这就是你,汤姆。”她解释说,“你太专横了,不让我们建立共识型领导力。”
蒂尔尼目瞪口呆。但他最终接受了这个意见,变得不再那么盛气凌人。贝恩咨询公司里的所有人都受益于此。“她真的很有勇气。”蒂尔尼回忆说,“她对我说的话是份礼物。虽然她未经请求就提出了批评意见,但这反而使我更加喜欢梅格。”
就在一次董事会人事变动使惠特曼成为惠普CEO之后不久,她陷入了困境。在她执掌大权的前一年,惠普股价暴跌42%,同时营业利润率跌至2.5%。主要竞争对手戴尔(Dell)在服务器市场上扩大地盘,而惠普似乎无力阻挡。2012年4月,这两家电脑厂商争夺微软必应(Bing)搜索引擎团队的3.5亿美元服务器订单,最后戴尔胜出。同样的故事:在先前争夺必应业务的四次对决中也都是戴尔获胜。
惠特曼不甘心就这样接受失败。在几分钟内,她就打电话给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要求他坦率直言,就像她曾经对蒂尔尼所做的那样。“告诉我,我们哪里做得不好。”惠特曼问道,“不要敷衍我。我很想知道,这样我们下次才能做得更好。”不久后,微软向惠特曼发送了一个包含多页内容的备忘录,列出了惠普失去机会的9个原因。“即使你的报价很有竞争力,但你未必会胜出。”微软的一位助理说。
在惠特曼眼中,这个备忘录不是羞辱,而是战斗计划。她组建了一支攻坚团队,包括惠普企业运算业务主管戴夫-唐纳特利(DaveDonatelli),该公司运营主管约翰-辛肖(JohnHinshaw)和供应链奇才托尼-普罗菲特(TonyProphet)。他们的职责是:找到使惠普更具竞争力的方法;在向微软提出新的成本节约措施方面赶上戴尔(这一步已经完成);承诺在两天而不是四周内修复软件漏洞(惠普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到去年夏天,惠普已经找到了令客户更加满意的方法。当必应在1月份采购5.3亿美元的服务器时,洗刷耻辱的时候到了。这次是惠普而非戴尔赢得了订单。
用惠普董事、硅谷顶尖创投人马克-安德森(MarcAndreessen)的话说:“她是自惠普创始人之后该公司最好的CEO。”
然而,使这家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年营收1,200亿美元,员工33万人)重回正轨,这是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在过去15年里进行了70多次并购的惠普不只是机构臃肿、杂乱无章、发展失速的问题,或许已经处在衰退状态中。在过去7个季度的大部分时间里,营收都在萎缩。惠普的资本回报率只有可怜的7%(相比之下,IBM为29%,就连自身也被诸多问题困扰的戴尔也达到了24%)。
在进行巨额资产减记之前,惠普仍然在盈利,但其股票市盈率仅为6倍。有位重要投资者声称,惠普无法彻底平息人们对其市盈率降至零的担忧。
这会吓倒惠特曼吗?“有问题是好事,只要能迅速解决它们。”惠特曼在惠普员工食堂里吃着科布沙拉午餐时说。如今,食堂里贴满了惠特曼喜欢的各种格言,包括这句:“迎难而上,不要畏首畏尾。”“梅格在事业上的成长,靠的就是解决一个个这类挑战,”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HowardSchultz)如此说道。他是惠特曼的老朋友,在eBay董事会里共事时相识。
20个月前,当惠特曼接掌惠普时(此前她在2010年加州州长选举中失利,使她自掏腰包拿出的大量竞选资金付诸东流),她面对的是一家已经赶走了四位CEO的公司。
1999年,和蔼可亲的自家人卢-普拉特(LewPlatt)表现不够好;2005年,魅力十足的营销高手卡莉-菲奥莉娜(CarlyS.Fiorina)未能实现盈利目标;2010年,精明务实的数据控马克-赫德(MarkHurd)深陷报销单丑闻;惠特曼的前任、来自欧洲的冷漠人物李奥-艾波瑟克(LeoApotheker;中文名:李艾科)仅在任上呆了11个月。他失败的原因是:盲目的战略扩张使惠普的股价暴跌。
在惠普董事会里,没有人愿意冒险选择和培养另一个外来者。但内部候选人屈指可数。因此,在2011年8月,当李艾科的短暂任期快要结束时,董事们开始达成共识,把惠特曼作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她曾是成功的硅谷CEO。她在2011年1月进入惠普董事会,对该公司的问题心知肚明。由于杰里-布朗(JerryBrown)惬意地坐在萨克拉门托的州长办公室里,惠特曼可以承担新的全职工作了。
但有个问题:惠特曼不想接受这个职位。她对惠普董事拉杰-古普塔(RajGupta)和安德森说,董事会的工作、私募股权投资的工作和可能的政治任命够她忙了。“我不想再管理公司了。”她对一位董事说。但在一次惠普董事会会议结束后搭乘私人飞机返回湾区的途中,其他董事开始游说她。他们提到了惠普作为硅谷第一家车库创业公司的辉煌历史。这家公司在1939年由工程师比尔-休利特(Bill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Packard)创建。他们还谈到了惠普对加州经济和作为全球创新标志的重要性。
“突然,谈话变成了她上任后会怎么做。”安德森回忆说,“我看到了她眼中的那种闪光。我对自己说,‘我想我们打动她了。’”
惠特曼深知,在科技行业打拼,通常都不会给第二次机会。落后就会被淘汰出局。但在20世纪90年代有两个显著的例外: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回归苹果和路易斯-格斯特纳(LouGerstner;中文名:郭士纳)改革IBM。在研究了这两个样板后,56岁的惠特曼迅速排除了乔布斯这个样板。“史蒂夫是我们这一代的商业奇才。”她说,“任何人都难效仿他。”另外,惠普的未来没有充满魔力的iPod或iPhone。她说,相比之下,格斯特纳使IBM实现好转的例子“可能更有用”。
和那位使蓝色巨人重回轨道的外来者一样,惠特曼在2011年10月以CEO的身份开始其第一场董事会会议时说:“第一条规定是修正我们已有的东西。”她推翻了李艾科以甩卖价出售PC业务的计划。她认为,该业务可以得到修正,尤其是在更加关注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这类繁荣市场的情况下。惠特曼坚持执行了李艾科提出的以110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的交易,但效果事与愿违。
为了让事情简单化,惠特曼将惠普分成两大集群。一个集群以企业技术客户为目标,主要由唐纳特利的企业硬件部门组成。在一个季度里,惠普的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贡献了43%的营业利润。从理论上说,所有这些铁硅制品都应该得到相关软件和服务部门的支撑。
但说起软件领域的并购,Autonomy只是代价最高昂的败笔而已。在过去10年里,惠普总共花费近190亿美元收购了众多公司,然而它们对总体利润的贡献只有7%。为其他公司技术项目提供支持的服务部门勉强实现盈亏平衡。在去年8月减记80亿美元资产后,该部门正在努力重建。
惠普的另外一个集群主要向全球消费者出售打印机、PC、笔记本电脑和移动设备。对惠特曼来说,不幸的是,依靠打印机业务挣大钱的日子已成过去(2002年,打印机业务对惠普营业利润总额的贡献达到104%,因为其他所有业务都出现亏损。如今,这个贡献率只有29%)。企业还在大量购买打印机和墨盒,但消费者的胃口已经减弱。谷歌、Facebook和Dropbox等公司促成了无需墨盒就可分享图片和文件的新时代。
为了让惠普的两大传统业务继续发展,惠特曼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该公司的销售方式。内部调查显示,2万多名惠普销售人员对内部销售工具的评分只有7分,而满分为100分。惠普曾用了三周时间来为一个复杂的订单制定报价。竞争对手在几天内就可以办到。
很多客户生气了,其他客户则转投别家。当惠特曼的运营主管约翰-辛肖建议放弃老迈的甲骨文(Oracle)Siebel销售软件,改用salesforce-com的新工具时,她批准了这个建议,以便让公司尽快地实现转变。惠普的报价时间缩短了75%,对内部销售工具的评分飙升到70多分。销售人员的溃疡没有了,与客户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融洽。
除了更加及时的报价以外,客户还需要惠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李艾科任期结束时,“我们曾相当担心惠普会四分五裂。”英国石油集团首席信息官达纳-迪希(DanaDeasy)回忆说。
因此,惠特曼上路了。据助理们说,在过去一年里,她与客户和销售渠道伙伴进行了令人吃惊的305次一对一会议,还进行了42次小型圆桌会议。她在过去60天里的日程表显示,她去过慕尼黑、伦敦、巴西、印度、纽约和沃尔玛(Wal-Mart)的家乡阿肯色州本顿维尔。“她进行的外部沟通和联系比其前任更多。”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西奎尔数据系统公司(SequelDataSystems)的总裁克里斯-凯斯(ChrisCase)说。
宝洁(Procter&Gamble)IT主管吉姆-福特纳(JimFortner)说,去年他详细询问了惠特曼有关惠普PC战略的事情。一致的回答令他放心不少。“这对我们很重要。”福特纳说,“我们购买了很多台PC。”英国石油公司的迪希说,在惠特曼的一次伦敦之旅期间,他抱怨惠普没有按时进行软件安装。于是,惠特曼打了几个电话,发现有个管理松散的团队没有安排任何人负责迅速交货。迪希说,项目现在已经重回正轨了。
正如她在贝恩咨询公司时不请自来给汤姆-蒂尔尼上的那一课,梅格-惠特曼喜欢用图表来说明她的看法。当我要她谈谈惠普面临的长期挑战时——如何让其公司的增长引擎再次轰鸣——她条件反射地拿起一张纸。“即便你的现有产品仍然在增长时,也必须要推出新品。”她说。在她勾勒出的销售曲线图上,她指着长长的下坡段曲线说道:“当你在这时候才开始推出新产品,就回天乏力了。
结果就是,当我们需要橡树的时候,我们却得到了橡子。”她无法通过收购来实现追赶:惠普股价太低了,而且以往的挥霍历史令华尔街很不放心。惠普正试图将去年的58亿美元经营性债务降至零。

㈥ 美国投资最成功的VC有哪些

AndreessenHorowitz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公司名称来源于两位联合创始人MarcAndreessen和BenHorowitz。这家VC简称a16z(a和z中间有16个字母)。

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两位创始人一共投资了45家科技初创公司,其中包括Twitter。之后两人声名鹊起,成为美国创投圈有名的天使投资人。后来,他们陆续投资了Instagram、Airbnb、Pinterest以及Slack等著名科技公司。

1.上轮融资估值法

一些VC是通过上一轮融资时的估值来判断一家公司的现有价值的,然后基于该估值和所有权比例来计算该机构在这家公司拥有的价值
2.对标公司分析法

还有一些风投机构,尤其是所投公司有可持续收入或利润的,会使用上市公司进行对标分析。

通常,一家风投机构还会用“DLOM”(缺乏流通性折价,)来减少一家公司的价值。折价的原因是因为股份是私有的,无法在公开市场上自由交易,因此相比上市公司,其股份价值相对较低。DLOMs通常为20%-30%。在上述例子中,假如使用30%的DLOM,那么其折价后的价值将会是3500万美元(5000万美元*(1-30%))。

3.期权定价模型(OPM)

那么使用以上方法,我们如何评价对Slack的投资呢?

1.上轮融资估值法:在该方法下,我们在Slack上享有的价值为3.8亿美元(10%*38亿美元),因此该投资的投资回报为38倍。

2.对标公司分析法: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因为很难找到一家可比的上市公司。但是根据公开数据,截止2015年,Slack每年的经常性收入(ARR)为6400万美元。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假设Slack以每年100%的比例增长。
3.期权定价模型:这种方法的估值是最值得信任的,毕竟我们花钱买了软件来用它。根据计算结果,在对退出时间和波动性进行了合理假设的前提下,OPM方法算出来的Slack投资回报为16倍,完全不同于之前的38倍和20倍。

而我们机构使用的就是OPM估值法。

最后,风险投资拥有很长的孕育期,整个过程更多地被描述为“J曲线”。

热点内容
区块链和元宇宙的关系 发布:2025-08-26 18:07:36 浏览:640
各公司投资元宇宙部署 发布:2025-08-26 18:06:46 浏览:221
区块链如何感知修改 发布:2025-08-26 17:06:56 浏览:512
时创共赢区块链 发布:2025-08-26 16:48:38 浏览:945
doge英雄联盟表情包下载 发布:2025-08-26 15:53:51 浏览:527
中国区块链CC 发布:2025-08-26 15:51:47 浏览:471
在元宇宙买头像的外国明星 发布:2025-08-26 15:03:49 浏览:869
区块链物联网影响 发布:2025-08-26 14:58:50 浏览:208
金电联行与区块链 发布:2025-08-26 14:35:33 浏览:90
2021年元宇宙龙头股 发布:2025-08-26 14:05:09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