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比特币比外网行情滞后
Ⅰ 数据显示比特币周二暴跌15%,国内炒比特币的人还多吗
据数据显示,比特币交易市场在本周二出现暴跌,跌幅达到15%,在9月25日凌晨,比特币更是出现了断崖式的跳水行情,24小时累计跌幅逼近19%,最低点价在7944.33美元,经历了今年以来,最大的短时跌幅现象,同时,也创下了最近三个多月的新低水平。比特币暴跌如此明显,国内炒比特币的人究竟还多不多呢?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9月前我国玩虚拟货币的交易额占据全球90%以上,经过市场的调整之后,外媒有报道统计我国约莫估计拥有200万的数字虚拟货币的投资者,而随着最近的行情走势,想必,人数也会有所下降。
Ⅱ 比特币今年行情怎么样求答案
比特币整体的行情不容乐观,延续了2014年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行情。比特币价格曾一度跌破1000元大关,当游资进入时价格也曾一度飙升至3000元,前一段时间股市大跌,可能由于一部分股市资金转移到了币市,比特币的价格曾一度突破2000元大关,目前,比特币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徘徊,下面是2015年以来比特币价格K线图:
Ⅲ 比特币行情受什么影响
供求关系
供求概念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简而言之,东西越稀罕,需求越多,价格就越高。
比特币的协议预先确定了流通货币的数量是2100万枚。现在剩下不到400万比特币可供开采,而且随着加密货币领域的普及,稀缺性似乎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相同的机制价格下跌。一次Mt.Gox的受托人Nobuaki Kobayashi宣布破产,大量比特币被出售,价格开始下跌,因为预期市场泛滥。
竞争加密货币的数量
虽然比特币是目前最知名、流通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但投资者也有数百种加密货币的其他选择。一般来说,有竞争对手的存在可以保障投资价值。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替代品,例如欧元、人民币或英镑,美元的价值必然有不同于现在。然而,加密货币的投机性和准合法地位,使得很难理解竞争规则将如何影响定价。
但就目前情况,比特币的流量量、普及率以及应用情况,仍是最好的。但随着加密货币的不断发展,其他竞争币生态的完善,比特币也要加快融入社会,始终保证自己的“大哥”地位,才能持续升值。
法规问题
随着比特币在全球大热,各国的监管机构也为此伤透了脑筋,纷纷研究如何应对这一新物种。他们必须搞清楚对围绕比特币产生的几个问题,比如一国的税务体制如何对待这一新型货币,是否应该对加密货币实施监管以及如何监管等。
两个事件凸显了监管措施会对币价产生重大影响。就在日本宣布比特币将被视作法币的消息发布后,比特币的价格在一天之内就增长了2%。接下来的两个月内,比特币的全球价格一路飙升,增幅达160%。中国宣布关闭国内的几家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以及禁止在国内进行ICO时,比特币的价格在一天之内就大跌29%。
虽然很多人认为立法规定对加密领域不利,但事实恰恰相反。尽管比特币已经存在了近十年,由于价格大幅上涨在2017年却声名鹊起。换句话说,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
一个新的市场最需要的就是明确、简洁、有力的监管法规,为潜在投资者提供一些安全保障和一个他们可以理解的框架。
监管法规如何处理可能会影响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的价格。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宣布禁止初始投币产品(ICO),比特币价格下跌5%,而市值第二大的加密货币以太坊(ETH)下跌超过12% 。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种直接的监管举措可能会对比特币的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比特币价格走势的最重要的就是市场的情绪,如果你能把握市场情绪的走向,那你就能把握住币价的走向。
Ⅳ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随着Coinbase的上市,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急剧上升。 4月14日,比特币的价格最高达到65,747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期,以太币也冲到2500美元以上,也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加密金融服务机构PayPal Finance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该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机构间借贷率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20年底以来,随着比特币价格持续上涨再创新高,贷款利率也有所提高。迅速增长,今年2月已接近2020年3月比特币崩溃的水平,这表明市场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
目前,加密货币仍面临监管不确定性。土耳其中央银行上周决定禁止在付款中使用加密资产。中央银行表示,加密资产既不受任何监管和监督机制的约束,也不受中央监管机构的监督,其市场价值可能会过度波动,也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之中。
Ⅳ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出现崩盘式行情,比特币这是大势已去了吗
说起比特币很多人都不陌生,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都属于虚拟投资品,既然是投资品涨涨跌跌就是常态。这一次跌幅较大出现了崩盘式的行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比特币就大势已去,彻底退出投资品的舞台。
在此之前,比特币已经连续上涨一年多,虽然已经有很多投资者预料到比特币势必迎来一轮下跌时调整,但是加密货币的集体崩盘并不常有,而这次跌幅如此巨大就更加少有,也因此引起了很多投资者和网友的关注。众说纷纭之下,导致这一次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崩盘的原因也逐渐显现。
这一行为也严重刺激到了普通投资者。有许多人认为,这一行为对加剧此次加密货币的崩盘功不可没。
虽然种种不利消息之下,人民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未来也充满了怀疑和审视,但是只要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其盈利效应存在,那么就依然会引得无数投资者趋之若鹜。崩盘之下也将引起人们的反思,对于价值,对于安全边际,我们是否需要保留有更多的敬畏。
Ⅵ 比特币日内跌超过6%,比特币热是已经褪去了吗
如果你把比特币下跌的幅度跟比特币当时上涨的幅度比较有的话,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下跌其实对于比特币来说并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不过这一次比特币下跌其实也是吹响了一个信号,那就是现在比特币的确已经退去了它原来的热度。现在有很多人都热衷于投资比特币,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因为他疯狂的上涨,所以有很多人都开设了比特币的投资账户。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告诫大家,投资是有风险的,特别是对于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来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比特币的热度是不是已经降下去了。
第三,如何看待比特币现在的行情?
在所有关于比特币的回答当中,我一直是坚持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作为一个投资渠道,比特币说实话的确不值得大家去投资,因为作为一个虚拟或对他没有任何的信用背书。所以随时可能崩盘。而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二十多万人民币,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有人劝你去投资比特币,那么你一定要小心一点,而且也要明白,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Ⅶ 2021比特币价格行情趋势将如何发展
通过我在Okex客户端上近一周的比特币价格行情数据分析,目前来说,正在缓步上升,未来也有可能继续有所涨幅,我已经做好长期持有比特币的准备了。
Ⅷ 网曝比特币行情低迷,比特币为何一再下跌
比特币价格不断下跌,主要是因为接盘的人少了,加上比特币跌幅很大,人们不敢继续买入比特币。
比特币的价格高达几万美元,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不少富豪加入了比特币炒作当中,其中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就是最有名的一个人。他曾经表示特斯拉已经购入了十几亿美元的比特币,引起了人们购买比特币的热情。
但是好景不长,马斯克为了炒作自己持有的狗狗币,表示特斯拉将不会接受比特币购车,一下子让比特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导致币圈很多人都爆仓,比特币的价格一路下跌。
比特币现在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很多人购买比特币,不是认可比特币的价值,而是为了炒作,因此比特币没有实际价值,人们也不会长期持有,尽量不要投资。
比特币价格的下跌,预示着比特币这轮炒作的完成,尽量不要投资比特币。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Ⅸ 比特币崩盘背后:各国收紧监管几成定局,影响比特币波动的因素还有哪些
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需要大家去关注的,那就是比特币的价格从6万美金直接降低到了52000美金,各国就直接表示将会加强监管。那么在此前要知道比特币的价格是从一万多美金直接飚到了6万。没劲,为什么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的监管机构却并没有直接插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影响比特币波动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第三,消费者或者投资者的信心。
比特币在过去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边儿,长时间的战绩则是手册给她带来了很高的热度,同时也让它的价格水涨船高。但是大家也都是有疲劳性的,长时间看到关于比特币的一些信息,大家也都不太感兴趣了。几万美金的视觉冲击力也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新鲜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对于比特币的投资热度自然也会有所下降,所以才会导致他的价格下跌。
Ⅹ 为什么比特币在中国命运多舛
自中国大陆宣布将于10月底关闭比特币交易以来,比特币的价格经历了一轮“过山车”行情。9月一度跌至25000元左右,10月又冲高至接近40000元,似乎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不过,这种高价却是很脆弱的。
中国大陆关闭场内交易之后,大陆比特币玩家大量转移至香港,由于部分交易所可以做期货,大约有10-20倍的杠杆。再结合场外交易即使在“爆发”之后,交易额也仅有前期场内交易量的1/100,可以看出,参与比特币交易的玩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而少数炒家在借助杠杆的放大作用,勉强维持住了比特币的价格。
不过很难想象这些炒家完全是用自由资金在支撑的。考虑到资金的借用成本,和全球已经进入货币紧缩周期的事实,再加上越来越多国家对炒作数字资产风险重视度的上升,监管政策也会越来越密集,这种缺乏基础的高价恐怕难以持续太长时间。难道是少数早期囤币者为了寻找接盘侠而故意作的局?不是没有可能。
另一方面,官方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实际上,从2016年下半年起,中国对官方法定数字货币的讨论就越来越多。2017年9月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还设立区块链研究院,跟踪研究数字货币技术,这被外界普遍视为中国政府正加速研究推出数字货币的前兆。中国有可能成为首个发行官方法定数字货币的国家。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最终成品也会和比特币之类的数字资产有较大差异,更像是一种基于密码学的数字法币。现在的悬念是这种新的法定数字货币,其结算方式是类似于现在的网上银行模式的实时集中清算,还是可以离线的点对点结算。如果是后者的话,应用前景还会更广阔一些,使用可能也会更方面。
货币归根结底是交易的媒介和储藏财富的手段,本质是信用的体现。所以要在一个长时段里发挥货币的作用,这种媒介必须具备相当的信用。而现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最强的信用仍然来自政府的强力手段。假如现在有人拿出民国时期的金圆券,那只能叫古董。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个人并不看好私人发行的货币。尤其是比特币在底层设计中就存在难以持久的逻辑缺陷,所以现在我们才看到不断有“扩容”现象的出现,而每一次这种“修正”,都是对其信用的伤害。
不过,即使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成不了主流,但区块链技术却大有可为。比如数字产权认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租房市场,如果法律强制房东或中介,在出租房屋前必须出示房屋的拥有官方或第三方认证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所有权证明,那么假房源的问题想必会少很多。
在此基础之上,还能使远程在线抵押、交易成为可能。资产的数字化将使交易更便捷,可以进行更深多领域的应用探索,甚至能进行国际间的直接交易,如大宗商品、期货,贵重品(房产、珠宝、古玩、艺术平等)的远距离抵押、交易等等。
当然,这一切也需要配套的法律。只有出现了明确的判例,才能对未来建立在区块链基础上的产权保护起作用,才能树立公众对此的信心。“从零到一”会很慢,但一旦突破了临界值,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的“从一到一万”会飞快完成。
此外,国家之间的合作对应用范围的拓展也不可或缺。数字技术先天具有易于跨地域、跨国际传播的特点。当新的技术积累拼凑齐了所需的拼图之时,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就只差最后一层窗户纸了。突破是必然的,偶然性只是在于由谁来完成,大家都在拼命狂奔,但历史只会记住第一个冲过终点线的。
区块链作为新生事物,其应用范围和深度还有待探索,就像电力在诞生之初,人们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不过,随着人类行为与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入,类似区块链的密码学技术的前景一定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