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eth
『壹』 币圈疯狂!比特币首次突破23000美元,谁是背后推手投资者还能进场吗
近一个月,比特币币值从1.8万美元狂奔到2万美元,一度突破2.3万美元,涨势如虹。
受访人士提醒,随着币值的冲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2.1万美元、2.2万美元、2.3万美元……比特币 历史 性站上2万美元!
紧接着,币圈上演了一幕幕“真香”现场:“去年有个人指着我鼻子说BTC(比特币)是骗人的,昨晚他来找我问如何进场。”
至于后市行情,多位专家表示,随着币值的冲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害怕错过机会)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数据显示,比特币12月16日首度突破2万美元,16日23时20分,比特币交易价格涨至20670美元,日内涨幅高达6.51%,创 历史 新高;较今年3月的年内低谷增长了430%以上,较今年初累计上涨近200%,市值接近4000亿美元。比特币站上 历史 高位也带动其他虚拟币币值上涨。
突破2万美元新高之后,比特币币值在12月17日一再刷新,最高一度涨超2.3万美元。截至12月17日18时45分,比特币报于2.25万美元。
实际上,今年11月以来,比特币一直在高位盘旋,屡次逼近2万美元。11月18日突破1.8万美元,11月30日一度涨至19698美元。12月份前半个月稍有回落,但也保持在1.8万美元上方。
长期来看,在2013年的时候,比特币冲高到1000美元,之后大回撤到150美元。在2017年12月,比特币的价格上涨至接近2万美元时,当时比特币总市值达到3288.9亿美元。然而,之后的一年却遭遇了大跌,跌至近3000美元。
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在2020年8月至9月期间以4.25亿美元买入38250枚比特币。Square在10月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比特币。灰度信托数字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达近140亿美元。灰度基金旗下的GBTC数字资产总持仓量已经接近57万枚,相较于6月初的36万枚持仓量,不到半年的时间增长了58.3%。
10月21日,拥有超过3亿活跃用户的PayPal宣布将允许用户使用其应用买卖和持有比特币等少数虚拟货币,并在11月正式向符合条件的美国用户开放了加密货币服务。据投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领域的对冲基金Pantera Capital估算,PayPal上线比特币业务三周内,其客户买入的比特币已经约占市场新供应币的70%。
12月,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表示,过去十年,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已经成为一种类黄金资产替代品。比特币与黄金等供应有限的流动财富存储方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可作为黄金的一种分散投资。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12月16日宣布,将在2021年2月8日上线以太坊(ETH)期货产品。CME在2017年市场周期的高峰期推出了比特币期货合约,打破了加密衍生品世界的格局。根据The Block的数据,其比特币期货合约的未平仓合约已超过10亿美元,这使其成为最大的加密货币期货市场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大机构进入数字资产投资领域,全球数字资产交易领域将走向主流化、合规化、机构化,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更多的传统金融巨头全面拥抱比特币等数字资产并强势入局是行业大势所趋,也给市场带来了海量资金入场的预期。”于佳宁分析指出。
比特币创新高之后,后市行情怎么走?
刘峰预计,随着币价创新高,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状态,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作为投资者应在这种FOMO心态中保持冷静,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做好保护自己资产的举措。
加密货币金融机构Nexo的联席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Antoni Trenchev则表示,“我们有了新的分水岭,下一个目标整数关口是30000美元,这是比特币新篇章的开始”。
此外,伦敦数字资产交易所Luno首席执行官Marcus Swanepoel表示,比特币可能会继续上冲至20000美元至25000美元区间,随后新一轮的大幅抛售将出现,比特币可能会回调20%至30%。
于佳宁指出,“比特币价格上涨是周期的红利,它的价值本质来源全球性共识的力量。在未来我们将看到有更多主流数字资产被主流资产所接纳。同时,在全球资产数字化的进程中,也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新兴数字资产走向主流,而这些数字资产都将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在未来,区块链思维也将成为全 社会 基础性的思维方式。”
『贰』 国内有几个期货交易所
一共有4个,分别是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郑州商品交易所(ZCE)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交易的品种有强筋小麦、普通小麦、PTA、一号棉花、白糖、菜籽油、早籼稻、玻璃、菜籽、菜粕、甲醇等16个期货品种,上市合约数量在全国4个期货交易所中居首。
2.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
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黄金、白银、铜、铝、锌、铅、螺纹钢、线材、燃料油、天然橡胶沥青等11个期货品种。
3.大连商品交易所(DCE)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棕榈油、聚丙烯、聚氯乙烯、塑料、焦炭、焦煤、铁矿石、胶合板、纤维板、鸡蛋等15个期货品种。
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国第四家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有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eth扩展阅读:
期货交易所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场所,是期货市场的核心。它是一种非营利机构,但是它的非营利性仅指交易所本身不进行交易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等于不讲利益核算。
在这个意义上,交易所还是一个财务独立的营利组织,它在为交易者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场所和有效监督服务基础上实现合理的经济利益,包括会员会费收入、交易手续费收入、信息服务收入及其它收入。
它所制定的一套制度规则为整个期货市场提供了一种自我管理机制,使得期货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得以实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交易所之间出现了多次的合并和重组。如今最有影响力的期货交易所包括:
中国市场
1、郑州商品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从事以粮油交易为主,逐步开展其它商品期货交易的场所,她的前身是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小麦、优质强筋小麦。
2、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11月成立,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大豆、豆粕。
3、上海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1998年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粮油交易所三所合并而成,其主要上市交易品种有铜、铝和天然胶。
美国市场
以芝加哥和纽约为主: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以农产品和国债期货见长)、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以畜产品、短期利率欧洲美元产品以及股指期货出名)、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以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最为成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以石油和贵金属
2006年10月17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宣布和已竞争百年的同城对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进行合并。
2007年6月,CME和CBOT的合并计划获得美国司法部的批准,2007年7月9日,CME和CBOT股东投票决议通过两家公司合并,CME成为全球最大的期货交易所。
2008年3月17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与纽约商品交易所达成协议,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实现对后者的收购,涉及资金约94亿美元。
欧洲市场
主要是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国国债和欧元区股指期货)和泛欧交易(Euronext:主要交易欧元区短期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另外还有两家伦敦的商品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础金属)、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主要交易布伦特原油等能源产品)。
亚太市场
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的内地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为主。
日本期货市场主要包括以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主要是能源和贵金属期货)、东京谷物交易所(TGM:主要是农产品期货)等为主的商品交易所,以及以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主要交易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大阪证券交易所(OSE:主要交易日经225指数期货)和东京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TIFFE: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货)为主的金融期货交易所。
期权,交易量近几年名列全球第一。新加坡交易所(SGX)集团下的期货市场上市的主要是离岸的股指期货,如摩根台指期货、日经225指数期货等。
印度主要期货品种包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货和个股期货以及商品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
澳大利亚期货市场主要是当地的股指和利率期货。中国内地目前有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麦、棉花、白糖等农产品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属、能源、橡胶等工业品期货)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将上市金融期货品种,首先将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
香港地区的期货市场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团下的恒生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为主。台湾地区的期货市场主要包括在台湾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股指期货与期权。
其他市场
中南美主要是墨西哥衍生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利率、汇率期货)和巴西期货交易所(交易各类金融和商品期货)。非洲期货市场主要是南非的证券交易所下属的期货市场,上市当地金融期货品种。
2006年6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已达成涉及金额近78亿美元的合并协议。
参考资料:网络-期货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