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比尔和浦西凯特doge
㈠ 这个电影叫什么名字,有截图。
全面回忆
求助编辑网络名片 海报与1990版电影相比,此次的翻拍版将更忠于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小说。法瑞尔饰演Douglas Quaid,他本是一名工人,但忽然发现自己竟是名间谍,尽管还不清楚到底属于Euromerica或New Shanghai这两个国家的哪一方;奈伊则扮演抵抗组织领袖Quatto,在90版中,这个角色叫做Kuato,由Marshall Bell扮演;另一名反派人物则是科兰斯顿饰演的Vilos Cohaagen,作为Euromerica的领袖,为了保护自己的人民,准备秘密袭击New Shanghai。 查看精彩图册中文名:全面回忆外文名:Total Recall导演:伦·怀斯曼编剧:马克·鲍姆贝克类型:动作,科幻,惊悚,冒险主演:柯林·法瑞尔,凯特·贝金赛尔,杰西卡·贝尔片长:118分钟上映时间:2012年10月20日中国上映对白语言:英语
全面回忆 人物主要人物▪ Doug Quaid(科林·法瑞尔 饰)▪ Lori(凯特·贝金赛尔 饰)▪ Melina(杰西卡·贝尔 饰)其他人物▪ Vilos Cohaagen(布莱恩·科兰斯顿 饰)▪ Kuato(比尔·奈伊 饰)▪ McClane(约翰·赵 饰)▪ Henry Reed(史蒂芬·拜尔斯 饰)▪ Harry(博基姆·伍德拜因 饰)▪ Marek(威尔·尹·李 饰)▪ Bergen(库里·格拉汉姆 饰)▪ Lead Federal Police(杰西·邦德 饰)▪ Stevens(布鲁克斯·达内尔 饰)▪ Slacker(斯蒂芬•麦克唐纳 饰)
目录电影剧情演职员表角色介绍影片花絮影片评价影片制作票房失利展开电影剧情演职员表角色介绍影片花絮影片评价影片制作票房失利展开
编辑本段电影剧情新版《全面回忆》故事放在未来的地球上,那时地球上有“新上海”(New Shanghai) 2012年《全面回忆》海报和“欧利坚/欧美国”(Euromerica)两个国家。男主角是“新上海”一个工厂的普通工人,但他总隐隐觉得自己是间谍,只是不知是为哪方服务的。与此同时“欧利坚/欧美国”的元首Vilos Cohaagen(布莱恩·克莱斯顿扮演,也是本片的大反派),正打算在保护人民的幌子下,秘密入侵“新上海”。他的计划遭到了以“Quatto”为首的抵抗军的顽强抵抗,影片已于2012年10月20日上映。编辑本段演职员表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Doug Quaid/ Hauser柯林·法瑞尔----Lori凯特·贝金赛尔----Melina杰西卡·贝尔----Vilos Cohaagen布莱恩·科兰斯顿----Kuato比尔·奈伊----McClane约翰·赵----Henry Reed史蒂芬·拜尔斯----Harry博基姆·伍德拜因----Marek威尔·尹·李----Bergen库里·格拉汉姆----Lead Federal Police杰西·邦德----Stevens布鲁克斯·达内尔----AndersonMichael Therriault----Slacker斯蒂芬•麦克唐纳----Marcus/ Resistance Fighter (uncredited)米尔顿·巴恩斯----职员表▪ 制作人:托比·杰非▪ 导演:伦·怀斯曼▪ 编剧:马克·鲍姆贝克▪ 摄影:保罗·卡麦隆▪ 剪辑:克里斯蒂安·瓦格纳▪ 选角导演:黛布拉·赞恩▪ 艺术指导:帕特里克·塔特普洛斯▪ 美术设计:帕克里克·巴尼斯特▪ 服装设计:桑佳·米尔科维奇·黑斯▪ 布景师:卡洛琳·卢克斯国内公映译制名单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配音演员柯林·法瑞尔 饰 道格·奎德 / 科尔·豪瑟配音 桂 楠凯特·贝金塞尔 饰 萝芮配音 黄 莺杰西卡·贝尔 饰 梅琳娜配音 詹 佳布莱恩·科兰斯顿 饰 寇黑根配音 刘 钦博基姆·伍德拜因 饰 哈瑞配音 海 帆约翰·赵 饰 麦克雷配音 吴 磊比尔·奈伊 饰 弥塞亚配音 王肖兵其他配音演员赵文赫 赵乾景 夏 磊陆瑶蓉 程玉珠 周 帅杨 鸥 程 烨 王明扬译制职员翻译 周 东导演 程玉珠录音 杨培德混合录音 杨培德 魏鲁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上海电影译制厂数码声制作中国电影股份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行编辑本段角色介绍奎德/豪瑟(Doug Quaid/Hauser)奎 德(科林·法瑞尔 饰)是一名普通工人,长期受到同一个奇怪梦境的困扰。由于工作不顺心情不佳他来到Rekall公司决定来一趟梦境之旅。谁知却发生意外,醒来后他成了被人 追杀的凶手,而他的妻子也突然变脸成了追杀他的特工。在不断逃亡与调查的中,他的另一个身份渐渐浮出水面,原来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被抹掉记忆的特工,名叫豪瑟。科林·法瑞尔197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这位来自爱尔兰的小伙子外型俊俏,相貌酷似布莱特·皮特。出道以来﹐柯林·法瑞尔在银幕上扮演的一直都是些阳刚气十足的角色。他已成为好莱坞新一代硬派小生中的佼佼者。中文名:科林·法瑞尔外文名:Colin Farrell别名:柯林·法莱尔国籍:爱尔兰出生地:爱尔兰出生日期:1976年5月31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Gaeity Drama School代表作品:《虎岛》、《迈阿密风云》主要成就:66届金球奖最佳喜剧片男主角电影评论家学会最佳男演员奖特工洛里(Lori)因出演《黑暗传说》系列而名声大噪的凯特·贝金赛尔此次在《全面回忆》中首次饰演了一名反派人物。在豪瑟被抹掉记忆变成奎德之后,她假扮成奎德的妻子潜伏 在其身边,当奎德通过梦境旅行发现了自己身份的秘密时,她终于露出了本来面目,成为为政府效力的特工Lori,也是追杀豪瑟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凯特·贝金赛尔,英国女演员。出身于演艺世家,父母都是英国知名演员。代表作包括《珍珠港》、《范海辛》以及《黑夜传说》。中文名:凯特·贝金赛尔外文名:Kate Beckinsale国籍:英国出生地:英国 伦敦出生日期:1973年7月26日职业:演员代表作品:《珍珠港》,《范海辛》星座:狮子座梅琳娜(Melina)梅琳娜(杰西卡·贝尔 饰)是一名殖民地反叛军的首领,早年间豪瑟特工被政府派去殖民地调查反叛军,在调查的过程中却发现政府的目的是要全面占领殖民地,豪瑟良心发现决定不再助 纣为虐,遂站在了反叛军的一方。在工作中,他与梅琳娜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豪瑟被抹掉记忆后,梅琳娜一直在寻找他,她是开启豪瑟记忆的关键人物。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1982年3月3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成长在科罗拉多,美国著名演员、模特。杰西卡的表演事业开始于14岁,那年她参演了彼得·方达主演的影片《养蜂人家》,随后出现在华纳收视率最高的美剧《七重天》(7th Heaven)里并成名。目前杰西卡·贝尔的男友是美国流行天王、现在在好莱坞发展顺风顺水的贾斯汀·汀布莱克,二人曾于2011年初分手,但五个月后复合。现在杰西卡·贝尔已是好莱坞的宠儿兼一线红人。中文名:杰西卡·贝尔外文名:Jessica Biel,Jessica Claire Biel别名:Jesse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明尼苏达州出生日期:1982年3月3日职业:演员,模特代表作品:《德州电锯杀人狂》《魔术师》身高:173厘米星座:双鱼座编辑本段影片花絮施瓦辛格90年代主演的科幻经典《全面回忆》(Total Recall)将被索尼哥伦比亚公司重拍,日前该片确定了编剧人选,曾为安吉丽娜·朱丽新片《女谍绍特》(Salt)编写剧本的柯特·维莫(Kurt Wimmer)将负责为这个故事注入新的时代元素。1990年上映的《全面回忆》(Total Recall)由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执导,根据菲利普·K·迪克(Phillip K. Dick)的科幻小说《We Can Remember It for You Wholesale》改编,讲述了施瓦辛格扮演的地球人被自己的噩梦困扰,他想去火星旅游但遭到妻子反对,于是只好向记忆公司购买火星记忆来达到目的。但他在洗脑时发现自己已经有火星的记忆,为了弄清真相他决定前往火星,但遭到追杀。后来他发现自己是一名被人植入了假记忆的火星反抗军派往地球的间谍,在一场恶战后,他完成了自己解放火星人的使命,使火星变成一个适宜人居的星球。该片的特效画面在当年引起轰动,并最终取得了全球2亿多美元的票房。 演员导演阵容由《黑夜传说》(Underworld)导演伦-怀斯曼(Len Wiseman)执导的索尼影业新片《全面回忆》(Total Recall)日前敲定了三位主演,他们分别是伦-怀斯曼的妻子好莱坞著名女星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同样非常出名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以及好莱坞坏小子科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上个月就有消息传出贝金赛尔会在自己丈夫执导的翻拍版《全面回忆》中与科林-法瑞尔上演对手戏,现在索尼影业方面已确认了杰西卡-贝尔正式加盟的消息,并都与三位主演签订了正式合同。本片已于本周一在加拿大多伦多正式开机拍摄。杰西卡-贝尔将在片中饰演梅丽娜(Melina),贝金赛尔出演另一名女主角萝莉(Lori),科林-法瑞尔饰演男主角道格拉斯-奎德(Douglas Quaid),英国男星比尔-奈伊(Bill Nighy)与《绝命毒师》(Breaking Bad)男星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n)将会出演反派角色,而伊桑-霍克(Ethan Hawke)也会在片中友情客串一回。计划上映时间索尼影业的《全面回忆》将会是在1990年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执导的原版《全面回 忆》基础上进行翻拍,当时这部电影云集了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莎朗-斯通(Sharon Stone)等多位大牌明星。本次翻拍版剧情将会更接近菲利普-K-迪克(Phillip K. Dick)的原著,影片计划于2012年8月3日正式上映。(David)《全面回忆》宣传片首露真容日前外国媒体公布了一段时长为30秒的台湾版宣传片,这段中文宣传片也是新版《全面回忆》影像的首度曝光。从中我们可以一窥片中未来城市的场景设定,男女主角柯林·法瑞尔、凯特·贝金赛尔以及韩裔男星约翰·赵也在这支宣传片中亮相。从视频画面来看,这支宣传片中的影像可能来自尚未完成的影片素材。不过小编也相信影片的首支正式预告片相信在不久之后也将同观众们见面。 《全面回忆》是根据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原版影片是由功夫影星施瓦辛格以及莎朗·斯通主演,那么柯林·法瑞尔的新作能否超越经典呢?我们拭目以待。《全面回忆》曝剧照预告片科幻片《全面回忆》近日曝光了最新海报以及预告片。《全面回忆》是翻拍1990年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全面回忆》,新版《全面回忆》由伦·怀斯曼执导,科林·法瑞尔、莱恩·怀斯曼,以及凯特·贝金赛尔共同出演。《全面回忆》原版影片是由功夫影星施瓦辛格以及莎朗·斯通主演,现在看来也许会嫌特效做的太粗糙,道具太简陋,但在90年代初《全面回忆》足以傲视科幻电影圈了。不知道新版《全面回忆》利用现代科技是否可以让影片绽放新的光彩,科林·法瑞尔是否能超越施瓦辛格的经典形象?《全面回忆》发病毒海报《全面回忆》曝光一组病毒宣传海报(9张)根据阿诺·施瓦辛格同名科幻大片翻拍的《全面回忆》日前曝光多张病毒宣传海报。这套病毒海报的创意在于,Rekall工厂可以帮助你实现任何梦想:无论是万众瞩目的歌手、还是足球队员、嘻哈乐手、甚至是宇航员和西装革履的职场精英,悉听尊便。海报底部硕大的官网名称,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召唤着迷途的人们前往置入全新记忆、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影片由《我是传奇》、《速度与激情》系列著名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监制,《黑夜传说》系列、《虎胆龙威4》导演伦·怀斯曼执导。柯林·法瑞尔出演男主人公Douglas Quaid,与之搭戏的则是两位大美女:导演伦·怀斯曼的妻子凯特·贝金赛尔将出演主人公的妻子Lori,杰西卡·贝尔则将出演Melina(旧版里Melina是主人公的梦中情人)。反派阵营亦是戏骨云集:英国老牌男星比尔·奈伊和大热美剧《绝命毒师》的男主角布莱恩·科兰斯顿,还有角色身份仍是谜的伊桑·霍克。据悉,影片定于8月3日北美暑期上映,并将有望引进中国内地。[1]悬疑科幻巨制《全面回忆》首周上映仅三天票房就达2600万美元,将有望引进国内,网友直呼“这真是一部给高智商人群观看的影片”。[2]《全面回忆》堪称近年来悬疑科幻的代表作,故事结构巧妙在“记忆”与“现实”中来回转换,男主角自我寻找的过程让整部作品疑点重重、悬念不断,甚至有影迷直呼“这真是一部给高智商人群观看的影片”。国际知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评价这部作品是“近年来科幻片少见的诚意之作”,他在文章中写道:“《全面回忆》是一部经过精心设计、活力充沛的科幻电影,和其他根据菲利普·迪克的小说改编的故事一样,影片有着令人着迷的科幻设想。”据称,影片《全面回忆》将有望引进国内,不久与影迷们见面。花絮全面回忆精彩剧照(16张)·科林·法瑞尔曾经出演过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与本片同样改编自菲利普·D`迪克的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在2040年之后。·汤姆·哈迪、迈克尔·法斯宾德曾是是片中奎德一角的演员人选,而伊娃·格林、戴安·克鲁格以及凯特·博斯沃思都曾被考虑过出演杰西卡·贝尔的角色。·新版与老版最大不同在于从未到过火星。新版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地球上的两个地点,“新亚洲”(New Asia )和“英联邦”(United Federation of Britain),而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已经没有人居住。·电影中百分之七十的服装都是特别打造的,包括100套的联邦警察制服。·奎德在“新亚洲”一家生产智能机器人的工厂流水线工作。这些机器人的外观风格看起来雷同“钢铁侠”,不过这并不是偶然,因为影片的特效组Legacy Effects同时也是《钢铁侠》系列的幕后视效公司。·“新上海”处处可见中国风的元素,场景潮湿、拥挤和破旧,但在光线上,制片人刻意为了避免模仿《银翼杀手》中霓虹闪烁的那副景象而在使用了荧光灯。·“新上海”居民基本都身着塑料雨衣式的服装,颜色是暖色调,包括红色、绿色、金色和棕色;而“英联邦”居民的服装全部都是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英联邦”(UFB)的外观仿佛是一座更具未来感的伦敦,一切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如同“新上海”的反面,居住者都是富人。一些建筑是在当今现有的伦敦建筑基础上加以改造和科幻化的,导演伦·怀斯曼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UFB的交通工具是悬浮汽车,看起来有点像《第五元素》(1999)的空中飞车,但它们实际上并不是在“飞”,而是依靠磁悬浮运行。为了拍摄影片,制作组建造了7、8量真实的道具车,导演伦·怀斯曼坚决反对直接用后期CG来制作效果。电影中的飞车大战是通过将道具悬浮车固定在由特技人员驾驶的实际车辆的顶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拍摄而来的。这对于演员是极大的挑战,·索尼公司希望影片并非一味地科幻感,而是留下真实的空间让观者容易带入。譬如说,影片中并没有使用镭射枪,而是使用了真实发射子弹的枪械。·“BOLO”是影片中一种特殊的武器,它能够发射出某种射线包围住对象,然后发射者可以像游戏任天堂的玩家一样任意改变对象的外观。·未来世界中的手机是一种镶嵌在手掌中的设计,并且有着触摸屏。·“新上海”与“英联邦”分别在世界的两端,而中间通过一辆穿越地心的“超级电梯”连接,名字叫做“中国瀑布”(China Fall)。整个穿越地心的过程只需要15到20分钟。·谈到影片的主旨,导演伦·怀斯曼形容为“富人和穷人,宣传机器与反叛力量之间的对立”,而主演科林·法瑞尔用了“暴力的成因与作用”。而制片人举例表明《太空漫游2001》比起2001年更多地反映了它所诞生的那个1969年,同样《全面回忆》与其说是关于未来,不如说是关于现在。·科林·法瑞尔原先接拍了大卫·柯南伯格的《大都市》,但因为该片迟迟未能开拍而转而接受索尼公司的邀请出演《全面回忆》。在加拿大拍摄期间他发现,《全面回忆》与《大都市》(后由罗伯特·帕丁森出演)片场紧邻相隔,这令他感到相当尴尬。编辑本段影片评价(观看新版时,)具有超强记忆力的Geek和其他戏中戏的爱好者将享受解构菲利普·D·迪棠原著小说和1990年保罗·范霍文拍摄的第一版的愉悦,而其他人则很快就厌烦于导演的构思和布局了。——《世界报》一部制作精良、热情满满的科幻佳作,拥有菲利普·迪克作品中标志性的独到创意。本片虽然没有像原作那样在情感方面有什么影响,但严格地说来这并非必要。——《芝加哥太阳报》导演对于动作场面拥有出色把握,布景美术等环节与《银翼杀手》水准相当;不过总的来说,这只是一部大银幕上的电子游戏。 ——《基督教科学箴言》编辑本段影片制作幕后制作《全面回忆》翻拍自1990年同名经典科幻电影,旧版由保罗·范霍文执导,又名“宇宙威龙”,由著名影星阿诺·施瓦辛格与莎朗·斯通主演。故事发生在公元2084年,讲述了施瓦辛格饰演的地球采矿工人由于参加了一次虚拟火星旅行而意外唤起他的潜意识,并遭到坏人的连场追杀,于是他一路从地球打到火星。在火星,反叛军正和独裁者为了自由和空气而战斗着。随着在火星上的连串遭遇,施瓦辛格扑朔迷离的身份终于揭开。最终他选择了正义一方,击败了独裁者的阴谋。《全面回忆》是根据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的同名原著小说改编,除了本片之外,他的作品还缔造了诸多科幻经典,如雷德利·斯科特的《银翼杀手》、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等。新版《全面回忆》在翻拍时,选择了更加忠于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小说,同样也包含了众多对于老版的致敬段落,包括当年在影院中令很多观众目瞪口呆的“三个乳房的女人”。1990年的老版《全面回忆》作为CG特效兴起时期、模型特效大片的巅峰之作,片中用模型打造出的未来都市和火星世界堪称当年的视觉奇观。这次的新版,在两亿美元投资的驱动下,影片展现出CG时代的视效魅力,宏大的未来都市景象完美超越旧版,高耸入云的楼宇和川流不息的飞车,科技感强烈的未来交通工具和武器装备,除了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也同时赋予了新版更广阔的动作戏施展的舞台。旧版《全面回忆》被誉为科幻经典的原因除了在当时堪称巅峰的视效,很大一部分还来自影片对梦境与现实的刻意模糊化处理,这一点其实在菲利普·迪克的原著小说中并不存在,但在影片上映后却引发了影迷和科幻迷的讨论和解读。这也影响到了后世诸多与梦或虚拟世界相关的科幻电影,如《极光追杀令》、《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盗梦空间》等一系列科幻名作。新版《全面回忆》能否在视效全面超越旧版的基础上,探索出对于人类潜意识的科幻新视角,脱离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我们拭目以待。新版《全面回忆》由《我是传奇》、《速度与激情》系列著名制片人尼尔·H·莫瑞兹监制,《黑夜传说》系列、《虎胆龙威4》导演伦·怀斯曼执导。影片重组老版的精彩“三角关系”,由柯林·法瑞尔接棒阿诺·施瓦辛格,饰演怀疑自己曾是秘密特工的男主人公;导演伦·怀斯曼的爱妻凯特·贝金赛尔则接过了莎朗·斯通的角色,将从男主人公的妻子摇身一变成为追杀丈夫的致命武器,与杰西卡·贝尔展开美色对决。此外英国老牌男星比尔·奈伊和大热美剧《绝命毒师》的男主角布莱恩·科兰斯顿以及伊桑·霍克的助阵更是令影片星光夺目。关于PG-13老版《全面回忆》的最初被定为X级,经过剪辑修才改成R级,其中大量的经典血腥刺激画面令影迷们记忆犹新。然而新版的《全面回忆》被评为PG-13,这使得很多人担心会不会使得影片的乐趣大打折扣。不过导演伦·怀斯曼却表示不必担心,“时代已经很不同了,现在的PG13不只是新影级别已经不是过去的PG13。我并没不只是新影有感到被束手束脚”。让怀斯曼声名大噪的《黑夜传说》就是一部R级片,“当初刚入行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不是R不只是新影级别的剧本,千万不要送给我,因为我绝对不会导。我不知道该如何执导一部PG13级别的电影。然而自从《蝙蝠侠前传》(注:2005年上映,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打开那扇门之后,如今PG13的感觉已经变了。”2009年伦·怀斯曼执导的《虎胆龙威4》是他的首部PG13级别电影,然而也是他最受评论家肯定的一部作品,在烂番茄上有着82%的好评度,“拍《虎胆龙威4》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和过去拍电影有很大不同”。而在拍摄《全面回忆》的过程中,怀斯曼也是按照自己随心所欲的方式拍完,只不过在最后剪辑的时候对一些暴力血腥镜头按照分级制度作出了修改。事实上,那名露出“三个乳房的女人”就轻松地出现在了新版当中,现在的PG13级别并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好的电影人的限制。关于原著和旧版尽管新版《全面回忆》与老版有着很大的不同(譬如整个故事根本没有去过火星),但用“更忠实于菲利普·K·迪克的原著”来形容它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原著根本是一本只有十几页的短篇小说,不可能照搬改编成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在主不只是新影演科林·法瑞尔看来,迪克的小说犹如“卡夫卡”式的寓言,新版的电影继承了其中关于腐败和不只是新影反乌托邦的理解,但并没有原书描写的那么黑暗。电影中有着丰富的政治暗喻元素,但同时又是一部动作冒险电影。制片人托比贾菲解不只是新影释了它和阿诺版电影的不同,“新版更加现实主义。没有火星旅行,我们更关注于地球上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这是一个经典的工人阶级反抗那些统治者和剥削者的故事。”而相比于施瓦辛格的奎德,科林·法瑞尔饰演的新版主人公外形更接近原著,看上去更像是一名普通人,一名在工厂里的流水线车间卖力工作的普通人。不只是新影当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身体中暗藏着以一敌十的杀人的本领时,观众和他一起感到惊讶。而对于阿诺来说,这简直是光天化日之下最明摆不过的事情。关于演员来自爱尔兰的科林·法瑞尔曾经一度是好莱坞的宠儿,然而经过《亚历山大大帝》、《新世界》以及《迈阿密风云》等片接二连三的票房失利之后,人们一度以为他与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之间的缘分已断。不过近年来在《杀手没有假期》、《卡珊德拉之梦》等片中的表现又让他脱胎换骨,重新作为一名“性格演员”而得到人们的尊敬。不得不说,这次重返好莱坞,出演一部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大制作科幻片对他是个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承受众多的质疑。科林本人表示“这让我吓到‘屁股尿流’,同时这是这种恐惧又吸引着我。”他曾经同影片的哥伦比亚公司制作团队合作过《反恐特警组》以及《谍海计中计》,因而是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而影片的剧本以及导演伦·怀斯曼拿出的概念图对他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很喜欢剧本,很能感受到主人公忽然失去了一切,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来自何方的那种感觉。”这是凯特·贝金赛尔继《黑夜传说》系列之后再次在老公怀斯曼的影片中担任女主角。有这样一位漂亮非凡的妻子,很容易让别人羡慕嫉妒恨。事实上,还在打磨剧本的过程中,怀斯曼就认定了这个就角色将由贝金赛尔出演。他于是对她说“有着每一个贱人妻子(bitchwife)的角色我想好了适合你”。贝金赛尔后来在参加comic-con的时候,半开玩笑表示为了这句话,她和怀斯曼在家里开始了“冷战”。相比于原本中由莎朗·斯通饰演的奎德妻子,贝金赛尔的这不只是新影一版要狠毒和神通广大得多,几乎是全片最大的反派角色。她和杰西卡·贝尔饰演的反叛军女战士之间有一段精彩的打斗戏,其精彩程度让被晾在一边的科林·法瑞不只是新影尔感到“十分嫉妒”。贝金赛尔与贝尔都是经常在动作片中亮相的“硬派”美女,不过想来都是打坏蛋流氓和外星大虫,与长头发的女人对打还是第一次。一开始两人都没法入戏,而且拍摄的时候常常因为被对方衣服上的纽扣缠住了头发而NG,不过渐渐地就找到了感觉,攻击性全开。相信这段两大美女热血互搏的戏份会成为今年暑期档大银幕上最令人兴奋的一段动作戏。[3]编辑本段票房失利索尼影业的《全面回忆》上周五在美国3601家影院上映,单馆票房7103美元,首映周末票房2557万美元,排名第2。该片制作费为1.25亿美元,还没算上高昂的宣传费。如今2557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显然预示着该片的最终票房,无法为之前巨额的投入买单。
望采纳 谢谢
㈡ 求NBA的发展史
NBA的发展史
美国人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在麻省的春田学院,为了给学生们找一个冬季体育锻炼的方式,在1891年用2只破筐和一只代用的足球创造了篮球运动,这才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NBA。而NBA在1946年6月6日诞生时,有一个我们陌生的名字BAA。
NBA的出现和发展是篮球运动前五十年积累和沉淀。自从1891年,篮球运动被詹姆士·奈什密斯博士发明之后,1898年,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的一支球队用25美元租用了当地一家礼堂比赛并向观众售票。在赛后的分红中队长库珀组织比赛有功,首先领到了1美元。这场“有偿篮球赛”被不列颠大网络全书认定为第一场“职业篮球赛”,而库珀成为第一个从篮球比赛中得到收入的“职业选手”。这场比赛的真正贡献在于发现并实现了篮球的市场价值。25美元里含着一个投资与收益的关系,当时在礼堂里比赛的双方队员人数已经无从考察,假如每队至少有5名队员(这是比赛一方最少的人数),那么双方共有10名队员,每名队员得到15美元。全部收入就是150美元,加上队长库珀的1美元奖金,25美元的投资带来了151美元的收入。96年之后,151美元发展到40多亿美元。NBA运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和当年库珀租借礼堂的想法是一样的。特伦顿比赛之后,“有偿比赛”在全美迅速展开。为了保护参加“有偿比赛”选手的利益,1898年各地的球队成立了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国家联盟”(NBL)。由于各球队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相差甚远,加上没有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规则,NBL仅仅经过三四个赛季便名存实亡了,竞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都很低下。NBL成立之后,美国又出现了许多类似的职业篮球组织,但都如过眼云烟、自生自灭。30年代,NBL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复苏,进行一些规模不大的联赛。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推广促销,篮球的影响力始终没有形成。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得胜的美国只沉浸于一片狂欢之中。一批精明的商人在二战中狂发了一笔战争财,寂寞已久的体育经纪人看准了这一点,他们联络11支球队老板,发起成立了BAA这个组织。BAA是NBA的前身,NBA的真正生日应该是1946年6月6日,这一天,纽约中央车站附近的“舰长饭店”里,BAA(BASKETBALL ASSOCIATON OF AMERICA)--全美篮球协会的“亚当”和“夏娃”们召开了成立大会,会议定11支参赛球队和每队要进行60场常规赛。BAA成立时的11支球队分别是纽约尼克斯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芝加哥牡鹿队、克利夫兰叛逆队、底特律猎鹰队、费城武士队、西兹堡铁人队、普罗维登斯蒸汽机队、圣路易斯轰炸队、多伦多爱斯基摩人队和华盛顿国会队。50年以后,这些球队只剩下费城武士队(现金州勇士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纽约尼克斯队3支球队仍然在NBA赛场上征战。
BAA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们共同发起成立,初衷是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候不至于空闲冷场。这些体育馆的老板们对于经营体育场是行家里手,他们针对NBA“国家篮球联盟”的球队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一些中、城市的现实情况提出一定要在当时的大城市内建立当地有名球队,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篮球组织的概念。因此BAA和当时其他大大小小的篮球联盟有三个明显不同特点:其一,所有十一支球队的老板都有自己的体育馆,这样球队就有属于自己的经营领地;其二,BAA的队员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篮球选手,因为当时采用主客场制的大学业余联赛已非常成功;其三,BAA联赛借鉴了当时冰球联赛的赛程安排,把球队分成东、西部两个联盟,然后再按地理位置分成若干赛区。在常规赛季中,每个联盟内部的球队要打两个主客场,和另一个联盟的球队要打一个主客场。最后按成绩好坏排队出进入季后赛的名次,只有进入季后赛才有希望夺得总冠军。BAA采用4节共48分钟制,人盯人防守并禁止联防。至今这些仍然是NBA区别于业余篮球的最基本特征。
BAA的发起人之一,波士顿花园体育馆的老板沃尔特·阿布郎同时提出新的职业篮球概念,即职业篮球必须有雄厚的财力支援,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要签订严格的合同,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这些理论贡献在于将巨额资金和法制制约引入篮球,为日后的NBA的发展奠定了高薪制和合同制这两大基石。
1949年,随着BAA吞并NBL后,为了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上的麻烦,正式改名为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即NBA。
50年代的NBA
1949-1950赛季,当BAA吞并NBL,“统一六国”后,便以浩浩荡荡的17支球队开始了新赛季,并正式改名为NBA--全国篮球协会(NATIONALBASKETBALL ASSOCIATION)。1952年,绝路逢生,NBA出笼了24秒制,大大提高的比赛的观赏性和得分率。
还在BAA进入第一个赛季的时候,便出现了一位明星乔·富尔克斯。富尔克斯身高1米69,来自肯塔基大学。在当时一场比赛很难超过80分的时代里,富尔克斯的成绩十分突出,他是赛季中唯一一位每场得分超过17分的选手,平均每场得分高达23.2分。尽管富尔克斯表现突出,但仍缺少一个举国瞩目的明星。而且BAA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麻烦,第二赛季开始时,BAA仅存7支球队,尽管巴尔的摩新组建了一支球队加入了BAA,使BAA达到了8支参赛队伍,但没有人敢肯定地说,这一职业篮球联盟是否能在以大学篮球为中心的美国生存下来;其次,8支球队中有6支来自东部,他们实行地域保护主义,对其他地区的队伍不太友善。
BAA在头两赛季中就遭到了重创,亏损严重。不仅失去了4支球队,而且,联赛的规模也由60场锐减到48场,门票收入随之减少。比赛减少之后也影响了联盟扩充新的球队。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BAA总裁普多洛夫决定实施他吞并NBL的第一步计划,将NBL的明星球员乔治·迈肯挖过来。因为这位身高2米08的巨人是当时篮球场的“摇钱树”。乔治·迈肯在大学时即闻名遐尔,但是1946年大学毕业时选择了NBL。为得到这一关键人物,普多洛夫顶住了BAA内部“贵族”的压力,决心不分球队贫富、城市大小,只要愿意加入BAA,就一律接纳,目的是引诱拥有迈肯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而争取迈肯的努力在实施过程中实际变成了一项更为庞大的扩军计划。精于外交的普多洛夫说服了有关各方,将迈肯以及他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和韦思堡尼塞队、罗切斯特皇家队、印第安那波利斯步行者队共四支球队,从NBL“策反”到了BAA。在随后的1949-1950赛季中,NBL剩下的6支球队又全部加盟BAA,而BAA的始创球队之一的普罗维登斯蒸汽机队却宣布解散。1949-1950赛季,BAA在吞并NBL后改名为NBA,将它的17支球队分成了3个赛区,开始了美国职业篮球新的发展历程。普多洛夫凭他的果断和远见,成为NBA的总裁,使得NBA由艰难的创业时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坦途。50年代的NBA,是一个“乔治·迈肯”时代。
他和他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在由NBL加入BAA的头一个赛季(1948-1949赛季)就夺得了BAA总冠军。在1948-1954年的6年里,除1950-1951赛季的NBA冠军被罗切斯特皇家队夺走外,其余5次均被由迈肯领衔的湖人队夺得。1954年下半年,随着乔治·迈肯的退役,湖人队的冠军位置被新崛起的圣路易斯等队所取代,但是伟大的“迈肯时代”却留在了NBA的历史中,留在了人们心里,因为只有乔治·迈肯才能使组织者(NBA)为他而改变3秒区的大小,改变篮筐的高度(从3.05米改为3.66米),以此来削弱他的威力。
50年代后期,在还没有可以参照的选拨资料来评判一名球员的天分的情况下,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教练阿诺德·里德·奥尔巴奇用2名优秀选手前锋德·麦考利和克利夫·哈根与圣路易斯鹰队交换到了拉赛尔的选秀权,又在1956年选秀会上抢中了神投手托姆·海因索恩。组成以库西沙曼为主力后卫和海因索恩为主力前锋,拉塞尔为主力中锋的强力阵容,成为一支在各个位置上都无懈可击的劲旅,并在1957年以4:3力克圣路易斯鹰队,第一次荣登冠军宝座,也为凯尔特人队60年代的辉煌积聚了力量和经验。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圣路易斯鹰队因麦考利·哈根和超级球星鲍勃·佩蒂特配合默契而实力大增,在总决赛中4:2击败凯尔特人队,夺得总冠军,报了去年一箭之仇,但以后,这样的事却没有能够再发生。
1952年,因NBA比赛死气沉沉,比赛有演变成犯规大战和罚球大战的趋势,由锡拉丘兹民族队的老板丹尼·比安松提出了对运动员持球时间进行限制的24秒制,即进功球队如果在24秒内不投篮,那就失去机会改由对方控制球。这一制度从1954-1955赛季试实行,结果第一个赛季每队平均每场得分即增加了13.6分,达到93.1分。三年之后,NBA平均得分突破100分。同时,又规定在一节比赛中,犯规次数不得多于6次。假如一支球队在一节比赛中已经犯规6次,那么从第7次犯规开始,对应的罚球由两投变为三投。这些新规则的制定,均大大提高了NBA的观赏性
60年代的NBA
60年代的NBA属于里德·奥尔巴克和他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他们从1959-1966年,创下了不可思议的“八连冠”,又在1968、1969年两度称雄,写下了“绿色王朝”NBA历史上的光辉一页。此时在1964年,NBA将禁区宽度扩大至6英尺,开创了篮球新的生命空间。
由“红衣主教”里德·奥尔巴克执教的50年代后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已初露王者风范。从1957年凯尔特人队夺得他们历史上第一个NBA总冠军后,奥尔巴克继续发挥他的“伯乐”作用,为球队选来了一批批的新鲜血液,他们是:费兰克·拉姆塞,山姆·琼斯,托姆·桑德斯,约翰·哈夫利切克。这些球员与拉赛尔、沙曼、库西和海因德恩一起使凯尔特人队走向强大,开创了他们的黄金时代。尽管此时,被认为最有技巧的得分手埃尔金·贝勒于1958年落户到了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而威尔特·张伯伦1959年加盟了费城武士队,奥斯卡·罗伯逊也于1960年来到了辛辛那提,但是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在60年代的NBA中所向无敌。
1959-1960年,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一鼓作气,一连夺了8个NBA总冠军。这不可思议的“八连冠”是凯尔特人队这一“绿色王朝”在NBA掀起的狂风巨浪,在NBA历史上无人能及。在这8个赛季中,凯尔特人队每个赛季在常规赛中平均取胜57.6场,从来没有输掉过26场以上比赛的纪录。1959年的总决赛中,凯尔特人队4:0大胜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1960年,他们在总决赛的第7场比赛中,以122:103战胜圣路易斯鹰队。时隔一年,又以4:1的比分再降圣路易斯鹰队。在1962年总决赛的第7场比赛中,他们以110:107胜了洛杉矶湖人队(即原来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事实上,一旦进入复赛,凯尔特人队就变得异常强大。在1963-1964赛季中,同在东区的由罗伯逊率领的辛辛那提皇家队在常规赛中取得了仅比凯尔特人队少胜4场的55胜的骄人战绩。而在东区半决赛中就以1:4败下阵来,且平均每场输给对手13分。在1964-1965赛季,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依然夺得了冠军。但在随后二年的夺冠路上却披荆斩棘,打得十分辛苦,率队夺得8连冠实在得益于奥尔巴克的老谋深算。在当年的常规赛中,拥有天才张伯伦和坎宁安的费城76人队已具有与波士顿相抗衡的实力,他们取得了比凯尔特人队多胜一场比赛的纪录,获得东区第一名,迫使凯尔特人队不得不在复赛首轮中与辛辛那提皇家队火拼,而自己则轮空,坐收渔翁之利。这也是10年来凯尔特人队第一次不以东区冠军而以第二名的身份进入复赛。波士顿与辛辛那提的较量打满了5场,最后才艰难取胜。而在东区决赛中与费城76人队交手,以4:1横扫失去斗志的76人队,闯入了总决赛。在总决赛中,凯尔特人队与宿敌洛杉矶湖人队也打得并不轻松,首场就在主场失利。此后,将在1966年季后赛退职的奥尔巴克突然宣布将由拉塞尔在1966-1967赛季接替他的职务,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黑人主帅后,凯尔特人队士气大振,连续3场获胜。最终以4:3艰难地战胜了湖人队,完成了他们的八连冠。 1966-1967赛季,随着奥尔巴克走上凯尔特人队行政管理层,队员们出现“老龄化”问题,曾经不可一世的波士顿凯特人队终于被费城76人队拉下马来。而到了1968年-1969年赛季,全队平均年龄已达31岁,其中山姆·琼斯已近36岁,而队员兼教练的拉塞尔也已35岁,形势更加严峻。面对着巴尔的摩子弹队,费城76人队和纽约尼克斯队的崛起,新星韦斯·昂塞尔德、韦利斯里德,瓦尔特·弗雷泽,比尔布雷德利,迪克·巴纳特的涌现,虽然凯尔特又获1968-1969年的2年NBA总冠军,但球队走向衰弱,巨人时代的结束已成为不争的现实。“绿色王朝”虽然没落了。但比尔·拉塞尔却是当时最耀眼的明星,他是NBA中获得总冠军戒指最多的人,共11个。
赛制上,1964年,由于又一位超级巨人张伯伦的存在,NBA迫使将禁区宽度扩大至16英尺。而战前,在1952年,为了对付巨人迈肯,NBA曾将3秒区宽度由6英尺扩大到12英尺。因为篮球比赛场地很小,球员却高大魁梧。中锋们往篮下一站,更使禁区变得拥挤不堪。3秒区的豁然开朗,使NBA真正完成了由低空向“高空”全体化发展的过渡。
70年代的NBA
70年的NBA,在1973年走上了电视,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卖下了3年的播映权。1976年,又吐故纳新,吞并了ABA扩充了自己的实力。赛场上,一改60年代一支队伍独霸冠军的局面。开始了百家争鸣,先后有8支球队荣登冠军宝座。同时,70年代的NBA也是一个后卫变化的时代。
70年代NBA在发展道路上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NBA走上了电视。在冰球、橄榄球、棒球和篮球四大职业项目中,篮球的场地最小,可是球最大,这就注定它要属于电视。70年代,随着电视在美国家庭的普及,1973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2700万美元买下了NBA比赛的3年播映权。当时虽然没有实况传播,只能播放录像,但这对NBA来说,却是走进百姓家庭,迈向世界的开端。NBA完成的第二件大事是,通过与美国又一个职业篮球联盟-ABA(美国篮球协会AMERICAN BASKETBALL ASSCCIATON)将近十年的竞争后,终于在1976年将它纳入了自己的轨道。ABA成立于1967年2月2日,它的出现有点像一群孩子们兴致的游戏,成立之初,为了增加联盟的知名度,ABA特地聘用了20年前NBA著名中锋“巨人”乔治·迈肯为总裁。迈肯对篮球的独特感受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他以开放性的联赛姿态与保守的NBA分庭抗礼。迈肯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件,就是将棕色的篮球改为红白篮三色球。作为新联盟的一个醒目标志。同时向所有的能打篮球的人敞开联赛大门,特别是那些大学尚未毕业的好手。这举措使得以前对ABA不屑一顾的NBA倍感压力。因为当时的NBA规定,只有进入大学后满四年的队员,才有资格加入NBA联赛。又为了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ABA采用了三分球规则和全明星赛中的扣篮比赛。当时ABA比赛特点是快攻多、传球多、可以投三分还可以用各种方式扣篮,只要你能做得出动作,你可以尽情发挥。这些吸引了“J博士”欧文,“超级弹簧腿”戴维·汤普逊,“冰人”乔治·格温和摩西·马龙等众多好手,ABA也随之和它的三色球一起风靡美国。
ABA与NBA的抗争,因争夺大学球员和双方球员互相跳槽而引起的法律官司急剧增多。经过9年的对峙后,双方都被因竞争而抬起来的合同价格压得难以承受。加之ABA本身内部不善经营,未注册三色球专利,经济不景气,到了1976年已几乎无法支撑下去,而NBA却已发展到了18支球队,于是双方总裁德布斯加尔(ABA)和奥布莱恩(NBA第三位总裁),进行谈判,NBA以合并的名义吞并了ABA,并接收了其中3支球队,(即现在的步行者队、丹佛金块队,马剌队和新泽西网队)。NBA在形成了一个规模化大型篮球市场后,也从ABA吸取了精华,开始注重观赏性,不再排斥扣篮,并从1979年开始也实行了3分制。可以说没有ABA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精彩的NBA比赛。
70年代的NBA战场是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1970年由韦利斯·里德领军的纽约尼克斯队获得他们第一个NBA总冠军头衔,后在1973年再度称雄。1970--1971年赛季,密尔沃基雄鹿队凭借他们在1969年NBA选秀会上,和菲尼克斯太阳队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获第一轮首位选秀权而赢来的一代巨星贾巴尔,以及从辛辛那提皇家队转会而来的奥斯卡·罗伯逊赢得了当年的NBA总冠军。1971--1972年赛季,拥有“篮球皇帝”张伯伦的洛杉矶湖人队技压群雄,问鼎冠军。而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在失去拉塞尔之后又卷土重来,在1974年和1976年两度称雄。金州勇士队也在1975年独领风骚。1976年随着ABA被NBA的合并,一批ABA的明星加入,更是精彩纷呈。
朱利叶斯·欧文加盟费城76人队,丹佛金块队获得了1976年的ABA第一新人戴维·汤普逊和丹伊塞尔,“冰人”乔治格温和拉里·肯农落户到了圣奥马剌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拥有了得分手比利·奈特,这使得各队的实力更加接近,比赛更加扣人心弦。而NBA本来的球星们也不甘示示弱,1976-1977年赛季,中锋比尔·沃尔顿健康地打满了一个赛季,并率领他的波特兰开拓者队在决赛中挑翻了由欧文领衔的费城76人队,荣登宝座。球星林立的西雅图超音速队和华盛顿子弹队则包揽了70年代的最后两个NBA总冠军,子弹队获1978年NBA冠军,超音速队获1979年的NBA冠军。
群雄争霸的NBA随着西雅图超音速队夺冠而在70年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迎接他们的是更辉煌的80年代。
80年代的NBA
80年代,NBA走进了它的黄金十年。拥有“魔术师”约翰逊的洛杉矶湖人队和拥有“大鸟”拉里·伯德的波士顿凯尔特人队进行长达十年的较量。后随“飞人”乔丹加盟芝加哥公牛队,“大猩猩”尤因入主纽约尼克斯队,NBA走向了力量均衡。同时,由于第四位总裁大卫·斯特恩的上位。NBA走上商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
80年代,这是NBA平稳过渡后,真正走上辉煌的年代。一代巨星“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拉里·伯德横空出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竞争。1985年,随着迈克尔·乔丹和帕克里克·尤因的加盟,一时间NBA,新星、旧星群星闪耀,人才济济,将NBA演变成为地球上最精彩的体育表演。早在1978-1979赛季,人们就对NBA涌现出来的明日之星--来自全美大学生篮球冠军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控球后卫“魔术师”约翰逊和来自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白人前锋”拉里·伯德即将加盟NBA的消息感到振奋激动。是这两人以高超的个人技术改写了传统的位置定义。身高2米06的约翰逊担任控球后卫一职,在场上指挥若定。又由于身材的优势,必要时前锋、中锋也胜任有余。与约翰逊一般高的伯德,技术全面,处理球胆大而心细,有着足以和“魔术师”媲美的传球技巧,尤其拿手的是关键时刻的3分球。由于伯德和约翰逊的到来,NBA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而他们也没有让球迷失望。“魔术师”约翰逊在加盟的头一年的总决赛中,第6场顶替受伤的贾巴尔打中锋,不负众望,率队以123:107击败了由欧文领军的费城76人队,他一人独得42分,抢得15个篮板球并有7次助攻。他的才能使他名声大噪,也获得了他第一个NBA总冠军。伯德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他率凯尔特人队夺得了大西洋区的冠军。并捧得“最佳新人奖”。当时,NBA是湖人队,凯尔特人队和76人队三强鼎立。凯尔特人队在奥尔巴奇的运筹帷幄下,组成了由拉里·伯德、罗伯特·帕里什和凯文·麦克黑尔组成的新一代“铁三角”,并于1981年夺得NBA总冠军。1982年,洛杉矶湖人队再度抢回宝座皇位。1983年,拥有欧文、摩西·马龙的费城76人队,老当益壮,赢得NBA总冠军。
到了80年代中期,NBA已是湖人队和凯尔特人队的两强对峙。交替坐皇位。由于彼此间毫无止息的良性竞争,而使球员的潜力发挥到了顶峰,球赛的质量和球员的水平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对“魔术师”和“大鸟”的宣传,NBA魅力迅速上升。NBA今天受到了全世界球迷的疯狂热爱,这段历程无疑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1983-1984年赛季,NBA的职业篮球已真正上了一个新台阶。由杜·莫执教的丹佛金块队在常规赛中以平均每场得123.7分居第一位。其中被载入NBA史册的是丹拂金块队与底特律活塞队的一场比赛。虽然金块队在这场比赛中的得分高达184分,却仍输掉了比赛,因为活塞队得186分。这也是至今为止NBA历史上得分最高的一场赛事。
90年代的NBA
90年代,NBA成了拥有29支球队,并且风靡全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1995年,NBA收入达30亿美元,全球无以匹敌。1992年,NBA“梦之队”又横空出世,2夺奥运会金牌,1夺世界男篮锦标赛冠军。在NBA内部,虽然休斯顿火箭队两主沉浮,但这个年代仍属于迈克尔·乔丹和他的芝加哥公牛队。 90年代的NBA,经过大卫·斯特恩的化石点金,又在国际的大好形势之下,继续走着它国际化和商业化的黄金大道。自1989年,国际篮联向NBA的职业选手们敞开了世界体坛的大门后,1992年,NBA的明星球员们首次组成了梦之队参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这支由“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拉里·伯德作为联合队长,著名教练查克·戴利挂帅的队伍在西班牙傲视群雄,横扫千军,一举夺魁。而且在杀入四强的前8场比赛中,他们平均每场胜出对手44分。半决赛中以127:76的悬疏比分淘汰立陶宛队,决赛以117:85战胜克罗地亚队,真是尽得奥运风流,独领篮坛风骚。1994年,NBA又组建了“梦之二队”参加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世界男篮锦标赛。1996年,派“梦之三队”出战亚特兰大奥运会,均载誉而归,但却显得十分寂寞。由于NBA的球星们的加入,现在在世界体坛的一系列重大赛事中,以往谁都以金牌为最高目标,现在变成了银牌。但应该看到,NBA从“梦之队”到“梦之二队”,再到“梦之三队”,美国篮球的世界霸主梦似乎一年不如一年完满。然而这也是NBA走向世界的结果。今后或许还会有“梦之四队”,“梦之五队”以至“梦之1×1队”,但他们离现实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近,距离感渐趋于无。总有一天,“梦之1×1队”会成为世界篮坛一支普普通通的队伍,但因NBA的加入,那时的世界男篮水平也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大卫·斯特恩的带领下,NBA本身也在不断成长扩大。1995年斯特恩招收加拿大新军多伦多猛龙队与温哥华灰熊队入盟,向NBA国际化迈出又一个重要步伐。到2000年,NBA将在墨西哥建队,队数将扩展至32支。同时,NBA为了推广它在世界的影响力,自1990年11月3日起将NBA常规赛季的两场开场赛在日本东京举行,并决定以后每隔两年举行一次。赛场上,尽管风起云涌,但九十年代的NBA无疑属于一代天骄“飞人”迈克尔·乔丹和他的芝加哥公牛队,当然其中还有教练菲尔·杰克逊知人善用,周密布局的功劳。1990-1991、1991-1992、1992-1993的三个赛季中,凭借着乔丹、皮蓬和格兰特组成的铁三角,芝加哥公牛队三次登上NBA总冠军的宝座,其中在1992--1993赛季中,公牛队在常规赛中取得了创纪录的67场胜15负的好成绩,乔丹本人则连续第6次夺得了“得分王”的称号。乔丹此时已在NBA获得了太多的荣誉,比起和他同一年加入NBA的球星黑肯·奥拉朱旺、查尔斯·巴克利,他无疑是上帝的宠儿。功成名就的他于是在1993年宣布退役,改打职业棒球,这一举措使举世球迷感到震惊与失落。对NBA来说,则遭受了一次重大打击。随着乔丹的离去,公牛队的势力开始消弱,由黑肯·奥拉朱旺领衔的休斯顿火箭队开始发威。在1993-1994、1994-1995的两个赛季中蝉联NBA总冠军称号。1995年,棒球水平一般的乔丹再也无法忍受远离篮球场的痛苦,终于在当年的3月正式复出,与皮蓬和罗德曼一起获得了他第四个冠军。在1995-1996这一赛季中,乔丹还率领公牛队创下了NBA历史上一个赛季里87场胜13场负的最好纪录。而他们在常规赛中获得的72胜10场负的成绩也超过了由湖人队在1971-1972赛季创下的69场胜13负的纪录,成为NBA历史最好成绩,上帝的光环再次笼罩在乔丹和他的公牛队身上,他们在1996-1997和1997-1998赛季再次夺冠。乔丹在他复出后再次使公牛队来一个“三连冠”。 现在的NBA在美国,已超过职业冰球、棒球、橄榄球排在首位,并通过电视转播传向了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体育赛之一。他与国内排名第二的职业篮球联盟--美国大陆篮球协会CBA(CONTINENTALBASKETBALL ASSOCIATION)形成一种携手互补的关系,CBA为NBA输送人才,成为NBA规则的试验场,是NBA的可靠后方。迈入二十一世纪,NBA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走向新的辉煌。
21世纪的NBA
21世纪的NBA无疑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NBA正在积极寻找乔丹退役后的新的领袖。不论是沙克·奥尼尔、格兰特·希尔等中生代球员还是阿伦·艾弗森、蒂姆·邓肯、文斯·卡特等这些新生代球星。他们必将主宰新世纪的NBA,马刺队夺得1998-1999赛季,也就是乔丹走后的第一个总冠军,但人们普遍认为马刺夺冠是过度性的,事实确实如此,在1999-2000赛季季后赛中,马刺队1;3首轮被太阳队淘汰。菲尔·杰克逊来到洛杉矶,他能否再塑如公牛王朝般的辉煌。皮蓬转会波特兰,车轮战是否更加深奥。新世纪的NBA带给人们太多的幻想与激情,更大的悬念将发生在每一场比赛中。美国是制造英雄的社会,NBA同样是制造英雄的群体,只不过NBA中的英雄,显得更加的有血有肉,他们是在用最简单的方法阐述英雄的含义。乔丹的弟二次重返NBA,加盟年轻的奇才队,能否重抖公牛王朝时的风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