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读书
Ⅰ v神以太坊创始人是谁
Vitalik Buterin(中文名:维塔利克·布特林)先生币圈人称V神,Vitalik Buterin是以太坊(Ethereum)/ETH币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俄罗斯裔加拿大人,电脑工程师,著有《以太坊白皮书》。V神他辍学,创办自媒体,精通多国语言,19岁时发行以太币之后名声席卷世界。他常替The Big Four(微软、脸书、Google、亚马逊)提供虚拟货币的趋势咨询。外国媒体报导,连普丁都亲自招见他,那一年,他才24岁。
经历
V神Vitalik Buterin从小就是数学神童,7岁时创建满是数学、图表计算等资讯的文档「兔子网络全书」,12岁起可用C++语言写小游戏,13岁至16岁整整3年,特别沉迷于电玩游戏《魔兽世界》中,直到某天,V神最爱的游戏角色遭游戏开发商取消后,让V神的人生有了更大转变。
起初V神不断写信给游戏开发商,希望对方能恢复角色,但对方却告知取消该角色是为了游戏平衡,V神又气又失望,从此不再沉迷于游戏中,而是开始钻研区块链技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向当时新创立的《比特币周刊》投稿赚取稿费,每篇文章可收5个比特币。
之后,V神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就读,仍持续花时间研究区块链及比特币,最后更直接辍学创业。在研究期间,V神发现比特币的局限,因此写了白皮书建议设计新比特币,同时在文中介绍以太坊;2014年,V神靠着读书赚来的奖学金,召集几位合伙人创建以太坊、为以太坊设计新的加密货币以太币(ETH)。
Ⅱ 申请ETH本科(重读)需要什么样的要求和条件
瑞士的ETH:
雅思(IELTS)7-8分
托福(TOEFL)110-120分
GPA需要在3.0分以上
除了以上成绩外,它们需要考德语,以下是他们承认的德语考试项目:
·歌德学院C1水平证书
·德福考试文凭(TestDaF)-每考试项目最低4分
·奥地利德语文凭C1级(ÖSD)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DSDIII)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KMK II)
·UNIcert德语文凭(最少3级)
以下是ETH具体的申请条件,包括了本科和硕士:
入学条件: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网站设有专门的新生信息网页(德、英)。
1. 来苏黎世理工学院就读本科学业的中国留学生要满足以下条件:
高中毕业证书
已取得中国大学(中国政府认可的高校)相关专业的本科录取通知书
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小录取考试。考试科目为:数学I、数学II、生物、化学、物理。
如果报名学生没有在中国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则必须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大录取考试。理科考试科目为: 数学I、数学II、生物、化学、物理;文科考试科目为:德语、第二外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中选一)、历史和地理。
苏黎世理工学院对母语非德语的报名者有如下的语言要求:
在德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读书8年以上,可免德语考核。
毕业于德语为教学语言的高校,可免德语考核。
否则,报名者必须出示语言能力证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承认的德语水平证书有:
·歌德学院C1水平证书,评语至少为“好(gut)”
·歌德学院C2、ZOP、KDS和GDS水平证书
·德福考试文凭(TestDaF)-每考试项目最低4分
·奥地利德语文凭C1级(ÖSD)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DSDIII)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KMK II)
·UNIcert德语文凭(最少3级)
2. 来苏黎世理工学院就读硕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要满足以下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成绩优秀(国际承认的高校所颁发的本科学历)。
已取得中国大学(中国政府认可的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录取通知书。
在学年开始前,出示语言水平证书。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承认的德语水平证书有:
·歌德学院C1水平证书,评语至少为“好(gut)”
·歌德学院C2、ZOP、KDS和GDS水平证书
·德福考试文凭(TestDaF)-每考试项目最低4分
·奥地利德语文凭C1级(ÖSD)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DSDIII)
·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德语文凭(KMK II)
·UNIcert德语文凭(最少3级)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承认的英语水平证书有(各院系对语言水平会有不同要求):
·雅思(IELTS)7-8分
·托福(TOEFL)110-120分
·剑桥熟练英语证书考试(CPE)C级
·剑桥高级证书考试(CAE)B级(注:该证书不会被视作等同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规定的C2标准)。
·密歇根熟练英语考试(Michigan Certificate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ECPE)750-840分。
授课语言:
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是德语(但个别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或法语)。
大部分硕士课程为英语授课。除此之外,一部分课程为英、德双语教学,也有少数课程以德语授课为主。
报名材料: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要求报名者提供的基本材料(原件复印件、翻译件和公证件)包括:
1. 一份针对所选专业的简短申请书
2. 个人简历(表格形式,请参见下方链接“获得本科/硕士录取后申办签证手续须知”)
3. 重要证书(例如高校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大学录取通知书)
4. 成绩单(须注明满分和及格线)
报名本科、硕士的外籍学生须缴付150瑞郎的报名费。
因登记注册数量庞大,所以不完整的登记注册文件将被一律退回。
签证申请注意事项: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须注意:从入学考试过后的星期五中午开始,考生便可收到学院考试通过的确认。该确认件是申请学生签证所必须的文件。
因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多于8月中下旬进行,学院开学日期在9月中旬,而学生签证的申办大多需要3个月时间,所以学生基本无法在考试当年开始在瑞的学习,而得等到第二年秋季学期入学。
学生可持旅游签证赴瑞参加入学考试。但考试通过后,学生须回国办理学生签证:学生签证只能在原籍国办理。学生来校报到前,务必要在国内办理好学生签证。
获得录取通知后,学生至少要在拟定抵瑞日期前3个月提交签证申请。
Ⅲ 比特币和以太坊是什么鬼能赚钱吗
现在是2021年3月,我来回答你,你说的,比特币和以太坊是什么鬼,这两就是抢钱的虚拟货币,带动全民挖矿潮的信新事物,比特币现在是1=35万人民币这样,以太坊1=1万1千左右人民币,价值在涨,我是很后悔08年读书的时候刚听说比特币,然而才20块钱一个,我没有买个200块,现在它与我插件而过的是几百万的金钱。
Ⅳ 瑞士比较知名的理工科大学有哪些我本科的专业是地质类的,想出国读研究生,请贵人相助
瑞士,好学校就是EPFL和ETH了吧。地质好不好你得自己查了
费用相当贵,举个例子,其他地方可乐一瓶33cl的都是1欧左右,瑞士一般都三欧。在瑞士同学的phd奖学金都是3500欧,其他地方都是1600左右,这个钱是按照当地生活水平来说的,你就可以知道到底多贵了。
生活环境相当好,看图片瑞士风光就知道了。
申请条件这个,eth大牛校很难去,而且一般虽然不说但是如果你不懂德语不要你。EPFL比较好去一点,985学校排名前20%,然后配合上英语成绩基本可以了我感觉
Ⅳ 请问如果要申请留学瑞士ETH,对GPA及托佛或雅思成绩的具体要求
申请留学瑞士ETH,对GPA、托佛和雅思成绩的具体要求:
雅思(IELTS)7-8分,托福(TOEFL)110-120分,GPA需要在3.0分以上。
ETH全名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在2016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世界第9位;2017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世界第8位;2018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世界第10位;2019年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世界第7位。
ETH还以其极高的教学淘汰率及极低的录取率闻名,录取率只有不到10%。
(5)ETH读书扩展阅读: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相关要求规定:
1、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语言是德语(但个别课程的教学语言为英语或法语)。大部分硕士课程为英语授课。除此之外,一部分课程为英、德双语教学,也有少数课程以德语授课为主。
2、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主图书馆收藏书报、地图等资料逾六百九十万件,是瑞士最大的图书馆,也是瑞士科技信息中心[5]。主图书馆负责维护瑞士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网络(NEBIS),读者可以通过此网络借阅全瑞士八十多个高校或研究机构图书馆的资料。
3、根据世界四大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QS世界大学排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均高居世界Top20,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理工高校翘首,在全世界范围亦与麻省理工学院享有同样崇高的声誉。
Ⅵ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瑞士最好的酒店管理学院吗
一名中国学生的瑞士酒店管理经历 十年前,我放弃了柏林大学在读的Master学位,带着美丽的幻想来到瑞士。我就读的酒店管理学校不可谓不好,入学要求高,上课用德英法三门语言,而且两次为期各半年的实习都在瑞士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完成。 当时我是学校唯一的中国人,同学中有当时瑞士总统欧吉(Adolf Ogi)的女儿。毕业后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工作Permit... 可是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走这错误的一步,我会读正归的大学。 现在看到许多的同胞好高骛远想来瑞士读酒店管理学校,实现自己的“管理”梦想,我想在这里把我个人经历和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二: 1. 瑞士酒店管理学校的神话:培养未来星级酒店的经理 其实,即使从最好的酒店管理学校刚毕业的学生也是没有能力和不可能做大经理。更何况每年从瑞士酒店管理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有成百上千,哪儿有那么多的好位置等着又年轻又无工作经验的你呢? 2. 大酒店看上去又豪华又干净,可是这种舒适和享受只给付钱的客人的,和工作人员无关 酒店工作人员是为客人服务的。不管面对怎样难缠的客人都得彬彬有礼和恭恭敬敬,不知道那些中国来的小皇帝们是否有此心理准备。 3. 收入低、待遇差、工作辛苦 瑞士正归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资大约是6000.-瑞士法朗。而刚从酒管学校毕业的一般只有3800.-瑞朗左右。并且,瑞士许多行业的员工每年有五周带薪假期,而餐饮业只有四周。工作时间没有规律,通常晚上和周末要上班,和亲人朋友相聚的时间就少了。 毕业后,我曾经在一家Restaurant做经理,夏天很忙时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个月只休息一天,累得脸呈菜色。冬季不忙时又但心营业额上不去。那两年真是人比黄花瘦。 4. 学历低,学费高 我在几年前痛定思痛决定再读MBA转行,结果在Zürich University被告知,我的酒店管理学校的毕业证书(Diplom)不是大学层次上的Diplom,所以不被承任。而他们承任我以前在中国大学毕业的Diplom。真是气得我差点吐血!我白白的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辛苦和银子啊! 在瑞士的正归大学读书学费是每学期几百瑞朗,而酒店管理学校针对中国人(外国人)的学费则几千上万(瑞士本地人只需付我们1/3的学费)。物有所值吗? 酒店学校良莠不齐 瑞士没有教育部,也没有监督和管理私人酒店学校的国家机关,所以酒店学校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甚至成了犯罪分子活动的目标。 几年前,我所住地的外事警察局的局长请我为一个案例做翻译。一位中国来的女孩子在一个法语区的酒店管理学校刚刚读了半年,学校就倒闭了,中介和学校负责人卷钱而逃。 女孩家里并不富裕,被骗了钱无颜回去见父母,所以一心准备讨回学费,想转学继续留在瑞士。转学艰难,签证过期,所以被外事警察局“请”来了。 那位局长也很同情这个女孩子的不幸遭遇,说会试试帮她。那瘦弱的年轻女孩苍白的脸和绝望的眼神至今仍让我很心痛...在此强烈呼吁同胞要谨慎。 个人建议 其实瑞士有欧洲排名最前列的大学,比如ETH Züric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培养了如爱因斯坦那样二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高校。还有HSG(圣加仑高等专科学院),是在欧洲读经济最好最有名的学院。 如果你一定要读酒管学校,那至少也要选一个入学要求高,教学质量好,信誉好的学校。法语和英语是作为酒店管理人员必需的语言,那种只用英语上课和只要付钱就能拿毕业证的学校,还有一年制的学校,他们的教育水平也就免提了。 说了那么多给大家做参考。路是靠自己走的,只是在跨出人生重要的一步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要读酒店管理学校?我了解这一行吗? 作者:Magnolie 编者按 瑞士的酒店管理学校,除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EHL)以外(属瑞士高等专业学院),其他所有酒店管理学校(学院、大学)均不属于瑞士联邦认可的高等教育。 酒店管理学校属私立学校范畴,不属于联邦正规高等教育。瑞士没有任何一所大学中设有酒店管理专业。所以,其文凭既不被瑞士政府认可,也不受中国教育部认可。 但是,虽然文凭不受国家级高等教育部门的认可,而高质量的瑞士酒店管理学校在同行业间的认可度,以及世界信誉却非常高。 另外,瑞士的教育质量和信誉在国际上普遍良好,正规教育中除非国立大学外,近些年来较受中国留学生关注的还有瑞士的高等专科学院,自博洛尼亚宣言后,瑞士开始逐步进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波洛尼亚改革不仅对瑞士学生影响重大,更为向往赴瑞留学的中国学生提供了新的机会。其学士和硕士学位同样受到中瑞两国政府的认可。
Ⅶ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国犹太人。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及广泛应用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中文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外文名: Albert Einstein
国籍: 美国、瑞士双重国籍
民族: 犹太族
出生地: 德国乌尔姆市
出生日期: 公元1879年3月14日
逝世日期: 公元1955年4月18日
职业: 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毕业院校: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
主要成就: 提出相对论及质能方程
解释光电效应
推动量子力学的发展
代表作品: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基础》
荣誉: 1921诺贝尔物理学奖
著名公式: E=mc^2
血型: O
目录
人物概述
大事年表
巨星陨落
家庭背景
巨匠轶事
重要贡献
评价
展开
人物概述
大事年表
巨星陨落
家庭背景
巨匠轶事
重要贡献
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
人物概述
简介
爱因斯坦的照片(20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英][ˈælbət ˈaɪnˌstaɪn] [美][ˈælbɚt ˈaɪnˌstaɪn]),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学家之一,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布拉格德意志担任大学教授。1913年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爱因斯坦在英国期间,被格拉斯哥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LL.D)。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从事理论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国国籍。
格言
有一句熟悉的格言是:“任何事都是相对的。”但爱因斯坦的理论不是这一哲学式陈词滥调的重复,而更是一种精确的用数学表述的方法。此方法中,科学的度量是相对的。显而易见,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依赖于观测者本身。
爱因斯坦
在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天德皇军队通过慕尼黑的市街。好奇的人们都涌向窗前喝彩助兴,小孩子们则为士兵发亮的头盔和整齐的脚步而向往。但爱因斯坦却恐惧得躲了起来,他既瞧不起又害怕这些“打仗的妖怪”,并要求他的母亲把他带到自己永远也不会变成这种妖怪的国土去。
中学时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可他并不申请加入意大利国籍。他要做一个不要任何依附的世界公民,大战过后,爱因斯坦试图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他的世界和平的梦想,并且在“敌国”里作了一连串“和平”演说。德国右翼刺客们的黑名单上也出现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字,希特勒悬赏两万马克要他的人头。为了使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和谐”,爱因斯坦不得不从意大利迁到荷兰。又从荷兰迁居美国,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他认为,在美国这个国度里,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在勉强过得去的友谊中生存下去。 (节选自《应用写作》学术月刊1985年第5-6期《爱因斯坦的反省》)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大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重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
爱因斯坦
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的广义相对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有很大的影响。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坚守着“上帝不掷骰子”的量子论诠释(微粒子振动与平动的矢量和)的决定论阵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编辑本段
大事年表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玻琳。
1881年(2岁) ,11月18日,爱因斯坦的妹妹玛娅在慕尼黑出生。
1884年(5岁),爱因斯坦开始对袖珍罗盘着迷。
1885年(6岁),爱因斯坦开始学习小提琴。
1886年(7岁),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 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9岁),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
5岁的爱因斯坦和3岁的妹妹
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10岁),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12岁),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爱因斯坦开始怀疑欧几里德的假定。
1892年(13岁),开始读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4年(15岁),爱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5年(16岁),自学完微积分(calculus)。 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德文首字母缩写词ETH)的入学考试失败。
1896年(17岁),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苏黎世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
1899年(20岁)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21岁)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
少年时的爱因斯坦
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
1901年(22岁)3月21日,取得瑞士国籍。在这一年5-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1902年(23岁)6月16日,被瑞士伯尔尼专利局雇佣。
1903年(24岁),他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玛丽克结婚。他们结婚前就已经有了第一个孩子。
1904年(25岁)9月,由专利局的试用人员转为正式三级技术员。
1905年(26岁)3月,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1906年(27岁)4月,晋升为专利局二级技术员。11月完成固体比热的论文
生活中的爱因斯坦(8张),这是关于固体的量子论的第一篇论文。
1907年(28岁),升职为专利局一级技术员。
1908年(29岁)10月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
1909年(30岁)10月,离开伯尔尼专利局,任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0年(31岁)10月,完成关于临界乳光的论文。
1911年(32岁),从瑞士迁居到布拉格。
1912年(33岁)提出“光化当量”定律。
1913年(34岁)重返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长和柏林洪堡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4年(35岁)4月,爱因斯坦接受德国科学界的邀请。迁居到柏林,
8月 即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虽身居战争的发源地,生活在战争鼓吹者的包围之中,却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
爱因斯坦小时侯的照片
9月 爱因斯坦参与发起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在这个组织被宣布为非法、成员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转入地下的情况下,爱因斯坦仍坚决参加这个组织的秘密活动。
10月 德国的科学界和文化界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发表了“文明世界的宣言”,为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辩护,鼓吹德国高于一切,全世界都应该接受“真正德国精神”。在“宣言”上签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当时德国有声望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等。就连能斯脱、伦琴、奥斯特瓦尔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签了字。当征求爱因斯坦签名时,他断然拒绝了,而同时他却毅然在反战的《告欧洲人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这一举动震惊了全世界。
1915年(36岁)11月,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并且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运动。
爱因斯坦
1916年(37岁)3月,完成总结性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5月提出宇宙空间有限无界的假说。
8月完成《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总结量子论的发展,提出受激辐射理论。
1917年(38岁),列宁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爱因斯坦热情地支持这个伟大的革命,赞扬这是一次对全世界将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的社会实验并表示:“我尊敬列宁,因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牺牲精神,全心全意为实现社会正义而献身的人。我并不认为他的方法是切合实际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像他这种类型的人,是人类良心的维护者和再造者。”
1919年(40岁),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离婚,同年,与表姐艾尔莎结婚。
1921年(42岁),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1月访问布拉格和维也纳。1月27日在普鲁士科学院作《几何学和经验》的报告。
2月去阿姆斯特丹参加国际工联会议。
爱因斯坦和他的妻子和儿子
4月5日—5月30日,为了给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创建筹集资金,同魏茨曼一起首次访问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巴纳德勋章。在白宫受哈丁总统接见。在访问芝加哥、波士顿和普林斯顿期间,就相对论进行了4次讲学。
6月访问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1922年(43岁)1月完成关于统一场论的第一篇论文。3—4月访问法国,努力促使法德关系正常化。发表批判马赫哲学的谈话。
4月参加国际联盟知识界合作委员会。
7月受到被谋杀的威胁,暂离柏林。
10月8日,爱因斯坦和艾尔莎在马赛乘轮船赴日本。沿途访问科伦坡、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11月9日,在去日本—上海的途中,爱因斯坦通过电报知道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1月17日—12月29日,访问日本。
1923年(44岁)2月2日,从日本返回途中,到巴勒斯坦访问,逗留12天。
2月8日,成为特拉维夫市的第一个名誉公民。
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从巴勒斯坦返回德国途中,访问了西班牙。
3月,爱因斯坦对国联的能力大失所望,向国联提出辞职。6—7月,帮助创建“新俄朋友协会”,并成为其执行委员会委员。
7月,到哥德堡接受1921年度诺贝尔奖金。并讲演相对论,作为对得到诺贝尔奖金的感谢。
发现了康普顿效应,解决了光子概念中长期存在的矛盾。
12月,第一次推测量子效应可能来自过度约束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
1924年(45岁)加入柏林的犹太组织,并成为缴纳会费的会员。
6月,重新考虑加入国联。
12月,取得最后一个重大发现,从统计涨落的分析中得出一个波和物质缔合的独立的论证。此时,还发现了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1925年(46岁)受聘为德苏合作团体“东方文化技术协会”理事。
爱因斯坦和他第二任妻子艾尔莎
5—6月,去南美洲访问。 与甘地和其他人一道,在拒绝服兵役的声明上签字。接受科普列奖章。为希伯莱大学的董事会工作。发表《非欧几里德几何和物理学》。
1926年(47岁)春,同海森堡讨论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接受“皇家天文学家”的金质奖章。接受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1927年(48岁)2月在巴比塞起草的反法西斯宣言上签名。参加国际反帝大同盟,被选为名誉主席。
10月参加第五届布鲁塞尔索尔维物理讨论会,开始同哥本哈根学派就量子力学的解释问题进行激烈论战。发表《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1928年(49岁)1月被选为“德国人权同盟”(前身为德国“新祖国同盟”)理事。春,由于身体过度劳累,健康欠佳,到瑞士达伏斯疗养,并为疗养青年讲学。发表《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其最近的变化》。
4月海伦·杜卡斯开始到爱因斯坦家担任终生的私人秘书。
1929年(50岁)2月发表《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
3月,50岁生日,躲到郊外以避免生日庆祝会。第一次访问比利时皇室,与伊丽莎白女皇结下友谊,直到去世之前一直与比利时女皇通信。
6月28日获普朗克奖章。
9月以后同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进行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争论,坚持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
1930年(51岁)不满国际联盟在改善国际关系上的无所作为,提出辞职。5月,在“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同盟”的世界裁军声明上签字。
7月同泰戈尔争论真理的客观性问题。
12月11日—1931年3月4日,爱因斯坦第二次到美国访问,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讲学。
12月13日,沃克市长向爱因斯坦赠送纽约市的金钥匙。
爱因斯坦
12月19日—20日,访问古巴。发表《我的世界观》、《宗教和科学》等文章。
1931年(52岁)3月从美国回柏林。
5月访问英国,在牛津讲学。
11月号召各国对日本经济封锁,以制止其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12月再度去加利福尼亚讲学。
为参加1932年国际裁军会议,特地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演讲。
发表《麦克斯韦对物理实在观念发展的影响》。
1932年(53岁)2月,对于德国和平主义者奥西茨基被定为叛国罪,在帕莎第纳提出抗议。
3月从美国回柏林。
5月去剑桥和牛津讲学,后赶到日内瓦列席裁军会议,感到极端失望。
6月同墨菲作关于因果性问题的谈话。
7月同弗洛伊德通信,讨论战争的心理问题。
号召德国人民起来保卫魏玛共和国,全力反对法西斯。12月10日,和妻子离开德国去美国。原来打算访问美国,然而,他们从此再也没有踏上德国的领土。
1933年(54岁)1月30日,纳粹上台。
爱因斯坦
3月10日,在帕莎第纳发表不回德国的声明,次日启程回欧洲。
3月20日,纳粹搜查他的房屋,他发表抗议。后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
3月28日从美国到达比利时,避居海边农村。
4月21日宣布辞去普鲁士科学院职务。
5月26日给劳厄的信中指出科学家对重大政治问题不应当默不作声。
6月21日接受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的LL.D荣誉法学博士的学位
7月改变绝对和平主义态度,号召各国青年武装起来准备同纳粹德国作殊死斗争。
9月初纳粹以2万马克悬赏杀死他。
9月9日,渡海前往英国,永远离开欧洲。
10月3日在伦敦发表演讲生命与科学。
.10月10日离开英国,10月17到达美国,定居于普林斯顿,应聘为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
1934年(55岁)文集《我的世界观》由其继女婿鲁道夫·凯泽尔编辑出版。1935年5月到百慕大作短期旅行。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离开美国。
获富兰克林奖章。
爱因斯坦,封面为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二任妻子(20张)
同波多耳斯基和罗森合作,发表向哥本哈根学派挑战的论文,宣称量子力学对实在的描述是不完备的。
为使诺贝尔奖金(和平奖)赠予关在纳粹集中营中的奥西茨基而奔走。
1936年(57岁)开始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
12月20日妻艾尔莎病故。
发表《物理学和实在》、《论教育》。
1937年(58岁)3—9月参加由英费尔德执笔的通俗册子《物理学的进化》的编写工作。
3月声援中国“七君子”。
6月同英费尔德和霍夫曼合作完成论文《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从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
1938年(59岁)同柏格曼合写论文《卡鲁查电学理论的推广》。
9月给五千年后的子孙写信,对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表示不满。
1939年(60岁)8月2日在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抓紧原子能研究,防止德国抢先掌握原子弹。
妹妹玛雅从欧洲来美,在爱因斯坦家长期住下来。1940年5月15日发表《关于理论物理学基础的考查》。
5月22日致电罗斯福,反对美国的中立政策。
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
1941年(62岁)发表《科学和宗教》等文章。
1942年(63岁)10月在犹太人援苏集会上热烈赞扬苏联各方面的成就。
1943年(64岁)5月作为科学顾问参与美国海军部工作。
1944年(65岁)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以600万美元拍卖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手稿。发表对罗素的认识论的评论。
12月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听从玻尔劝告,暂时保持沉默。
1945年(66岁)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
4月从高等学术研究院退休(事实上依然继续照常工作)。9月以后连续发表一系列关于原子战争和世界政府的言论。
1946年(67岁)5月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担任主席。5月接受黑人林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写长篇《自述》,回顾一生在科学上探索的道路。
5月妹妹玛雅因中风而瘫痪,以后每夜念书给她听。
10月,给联合国大会写公开信,敦促建立世界政府。
1947年(68岁)继续发表大量关于世界政府的言论。
9月发表公开信,建议把联合国改组为世界政府。
1948年(69岁)4—6月同天文学家夏普林利合作,全力反对美国准备对苏联进行“预防性战争”。
抗议美国进行普遍军事训练。
发表《量子力学和实在》。
前妻米列娃在苏黎世病故。
12月,作剖腹手术,在腹部主动脉里发现一个大动脉瘤。
1949年(70岁)1月13日,爱因斯坦出院。
1月,写《对批评的回答》,对哥本哈根学派在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中的批判进行反批判。
5月发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
11月“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停止活动。
1950年(71岁)2月13日发表电视演讲,反对美国制造氢弹。
4月发表《关于广义引力论》。
《晚年集》出版。
3月18日,在遗嘱上签字盖章。内森博士被指名为唯一的遗嘱执行人。遗产由内森博士和杜卡斯共同托管。信件和手稿的最终贮藏所是希伯莱大学。其他条款当中还有:小提琴赠给孙子伯恩哈德·凯撒。
1951年(72岁)连续发表文章和信件,指出美国的扩军备战政策是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
6月妹妹玛娅在长期瘫痪后去世。
9月“原子能科学家非常委员会”解散。
1952年(73岁)发表《相对论和空间问题》、《关于一些基本概论的绪论》。11月以色列第1任总统魏斯曼死后,以色列政府请他担任第2任总统,被拒绝。
1953年(74岁)4月3日给伯尔尼时代的旧友写《奥林匹亚科学院颂词》,缅怀青年时代的生活。
5月16日给受迫害的教师弗劳恩格拉斯写回信,号召美国知识分子起来坚决抵抗法西斯迫害,引起巨大反响。为经念玻恩退休,发表关于量子力学解释的论文,由此引起两人之间的激烈争论。
发表《〈空间概念〉序》。
1954年(75岁)3月,75岁生日,通过“争取公民自由非常委员会”,号召美国人民起来同法西斯势力作斗争。
3月被美国参议员麦卡锡公开斥责为“美国的敌人”。
5月发表声明,抗议对奥本海默的政治迫害。
秋因患溶血性贫血症卧床数日。
11月18日,在《记者》杂志上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而宁愿做一个工匠或小贩。
完成《非对称的相对论性理论》。
1955年(76岁)2—4月同罗素通信讨论和平宣言问题,4月11日在宣言上签名。
3月写《自述片断》,回忆青年时代的学习和科学探索的道路。
3月15日挚友贝索逝世。
4月3日同科恩谈论关于科学史等问题。
4月5日驳斥美国法西斯分子给他扣上“颠覆分子”帽子。
4月13日在草拟一篇电视讲话稿时发生严重腹痛,后诊断为动脉出血。
4月15日进普林斯顿医院。
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
编辑本段
巨星陨落
生前
1955年4月18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
Ⅷ BTC、LTC、ETH、ETC、BCH这些分别是什么币呀
分别是:
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比特币现金
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是由一小部分比特币开发者推出的不同配置的新版比特币。
(8)ETH读书扩展阅读: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知名的虚拟货币如网络公司的网络币、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微币(用于微游戏、新浪读书等),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
2013年流行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夸克币、泽塔币、烧烤币、便士币(外网)、隐形金条、红币、质数币。目前全世界发行有上百种数字货币。圈内流行"比特金、莱特银、无限铜、便士铝“的传说。
Ⅸ 爱因斯坦以前在那个学校读书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886年,爱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学校(Council School)读书;在家里学习犹太教的教规。 1888年,爱因斯坦入路易波尔德高级中学学习。在学校继续受宗教教育,接受受戒仪式。弗里德曼是指导老师。 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891年,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学(Euclidean geometry),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爱因斯坦开始怀疑欧几里德的假定。 1892年,开始读康德(Immanuel Kant)的著作。 1894年,爱因斯坦一家移居意大利。 1895年,自学完微积分(calculus)。 同年,爱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学院(德文首字母缩写词ETH)的入学考试失败。 1896年,获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29日,爱因斯坦迁居使历史并在瑞士理工学院就读。 爱因斯坦
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1900年8月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莱比锡《物理学杂志》上并入瑞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