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layer2实现在哪个节点上运行
1. 如何参与ETH2.0项目
以太坊 2.0 上线之后,普通人主要的玩法,还是通过抵押代币,分享网络的收益。不过想要说清楚,得先简单了解下以太坊 2.0 网络的变化。
以太坊
从 PoW 到 PoS:以太坊代币机制的变化,以太坊 2.0 使用 PoS 机制取代 1.0 阶段的 PoW 算法。无论是以太坊 1.0,还是即将开启的以太坊 2.0,验证人都需要运行节点,并且要保持良好的机器性能。非硬核玩家的普通持币者,参与以太坊 2.0 Staking 最好的方式一定不是自己运行节点,不然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参与以太坊质押,收益率丰厚,这会吸引大量的持币人参与。
在全网达到 52 万枚 ETH 质押量的时候,质押的年化收益率大约为 21.6 % 左右。即便全网质押量达到 1000 万枚 ETH, 年化收益也仍然在 5% 左右。不同于 DeFi 项目的高额收益,这部分以太坊质押收益,可是来自以太坊网络自身,对持币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利润可观了。
自己运行节点挖矿,不仅费时耗力,对技术跟资金量都有要求,因此选择第三方服务商来进行 Staking ,会成为更常见的选择。可以粗略将其分为三类:
中心化交易所和矿池。存入门槛低,不用自己运行节点,收益的一部分会成为服务方的手续费。
去中心化钱包和服务商。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存币挖矿。至于节点运行,交给服务商来搞定。
平台方。无论是上述哪种方式,最终都需要有人来运行节点,因此有的项目则下潜了一层,充当各类抵押服务提供商的底层基础设施,负责运行节点,获得手续费收益。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2. 什么是layer2
layer2 是一个为提升以太坊网络(layer1)性能的整体解决方案,众所周知,由于以太坊网络经常出现拥堵情况,并且手续费奇高不下,导致许多大规模应用无法在以太坊网络实现。例如今年的Defi浪潮中,动辄手续费高达数百美元,非常不利于项目推广;此外,受限于以太坊网络的TPS,导致去中心化交易所难以普及,甚至衍生品等业务无法进一步扩张。Layer 2 层所涉及的是链上与链下的协议,主要负责链上链下消息传递、智能合约编程以及应用相关功能。也就是在现有区块链系统(Layer 1 )之上构建的辅助框架或协议。如果以法律架构来比喻,Layer 1 就像宪法,是所有法律的依据,法律的制定不能够牴触宪法,而 Layer 1 的架构如果要做更动,基本上都必须涉及到区块链分叉,就如同修宪程序一般,复杂且困难。反观 Layer 2 就像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修改相对简单,且能够更符合实际需求。目前,Layer 2 协议的主要目标大部分都是为了解决区块链所面临的事务处理速度与扩展难题。layer2有几种解决方案,分别是:Rollups、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s)、侧链(Sidechains)、等离子体(Plasma)、Validium、混合方案(Hybrid solutions)等等。
3. 可以在Layer 2实现隐私交易或资产匿名化吗
有个别团队在通过一个独立的 Layer 2 网络为以太坊增加隐私交易功能,为用户增强资产匿名化的效果,类似于混币工具 Tornado.Cash。Aztec 是目前专注于该领域的团队之一,他们刚刚在主网上线了 2.0 版本(非稳定版本,尚不建议用户使用),可以在他们的以太坊二层 Rollup 网络中实现隐私交易。
虽说二层扩容方案 ZK Rollup 的「ZK」是指零知识证明,但是这个 ZK 并不是用在隐私交易上的,而是利用 zk-SNARKs 技术中的「简洁性」(succinctness)提升可扩展性。所以Aztec为他们的技术取名为 ZK² Rollup 或 ZK ZK Rollup,为 ZK Rollup 加上了用来实现隐私的零知识证明。考虑到目前以太坊社区最重要的匿名产品 Tornado.Cash 的 Gas 消耗量较大,对 1 ETH 进行一次隐私操作可能至少需要消耗额外 20% 的 Gas(保守估计),很大程度上阻碍着项目的采用度。所以,也许 Tornado.Cash 最终也会考虑 Layer 2 解决方案。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4. 我能自己来运行 Eth 2.0 的验证者吗
可以!
你在运行自己的验证者节点时,首先要意识到的是,你这样做是有助于网络安全性的,而且你无需过度担心正常运行时间。
假设网络总体上是健康的(始终有超过 2/3 的节点在线,并且一直在终局化新的区块),在线时间超过 50% 的验证者将看到自己的权益会不断增加。
引用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 Staking 指南系列文章中的一句话:
这就减轻了验证者在客户端备份和网络延迟上的负担,因为离线的惩罚并不那么严重。
自己运行验证者节点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可怕或昂贵。一旦ETH 2.0上线,你就可以在一个旧手机或树莓派(100 美元)上运行验证者节点。
我们专门为开发者撰写了关于如何使用 Nimbus 在安卓系统上运行验证者节点的指南(分别是这篇和这篇)。在主网上线前,我们一直在尽可能简化这一流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网指南将面向那些没有编程经历的用户,而且会尽可能实现 “安装 + 质押 ETH = 正常运行”。
你可以帮助以太坊增强抗攻击性与其让同一个实体控制 100 个节点,不如让一个实体控制一个节点。——Barnabe Monnot
从长远角度来看,以太坊的价值越高,抗攻击性越强,其共识层的去中心化程度就越高。
中本聪最初的愿景是 “一 CPU 一票制”,但是如今的 PoW 系统已经偏离了这一愿景。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挖矿资源都集中在少数矿池手中。个体矿工都为了缩小自己收入的波动性而加入矿池。
我们之所以选择从 PoW 模式转向 PoS 模式,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有越来越多人选择自己运行验证者节点,我们就可以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增强以太坊的抗攻击性,使之在无需审查的情况下不断发展。
5. ETH合约开发语言是啥
Solidity 语言是一种专门用于编写和执行智能合约的语言,是在以太坊虚拟机基础上运行的、面向合约的高级语言。
“分布式平台”部分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并运行以太坊节点,就像任何人都可以运行比特币节点一样。任何想要在节点上运行“智能合约”的人都必须向Ether中的这些节点的运营商付款,这是一个与以太坊相关的加密货币。
因此,运行以太网节点的人提供计算能力,并在以太网中获得支付,这与运行比特币节点的人提供哈希能力并以比特币支付的方式类似。
功能应用:
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它上面提供各种模块让用户来搭建应用,如果将搭建应用比作造房子,那么以太坊就提供了墙面、屋顶、地板等模块,用户只需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搭起来,因此在以太坊上建立应用的成本和速度都大大改善。
以太坊通过一套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来建立应用,它类似于汇编语言。我们知道,直接用汇编语言编程是非常痛苦的,但以太坊里的编程并不需要直接使用EVM语言,而是类似C语言、Python、Lisp等高级语言,再通过编译器转成EVM语言。
6. Layer2是什么
前些天不是埃及运河堵塞船过不去了嘛,然后还要涨价什么的。其实layer2就和这个一样的道理,你在区块链中发起交易运行应用太堵了就需要扩容。当下是主流的一个发展方向,你看波卡生态圈、闪电网络、SIPC,都是想着怎么提高效率而进行扩容的。
7. hadoop2.2.0如何确定map任务在哪个节点上运行
默认情况下,每个JVM上可以运行的任务数是1,但是可以修改jvm重用参数值(-1 无限制),这样同一个JVM可以被该作业的所有任务使用。map之间是并行的。
hadoop 新版本中 mapred.map.tasks过期了,应该使用maprece.job.maps。但是在使用hadoop-streaming的时候好像可以使用mapred.map.tasks
hadoop jar share/hadoop/tools/lib/hadoop-streaming-2.4.1.jar -D mapred.map.tasks=1 -input /input -output /output -mapper "wc -l"
至于修改map数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http://blog.csdn.net/strongerbit/article/details/7440111
8. WINDOWS下ETH本地节点挖矿
ETH 挖矿主要是使用显卡来挖矿。因此你需要一台拥有以下设备的PC:
显卡、主板、电源、CPU、内存、硬盘(推荐 60G 以上 SSD)、延长线、转接线等。
其中显卡决定挖矿的速度,主板、电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机运行的稳定程度。
9. oracle 12c rac pdb 数据库选择在哪个节点运行
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能正常启动,但第二个节点报错。
无论是在集群还是在实例,都无法启动数据库实例。
[grid@m2 ~]$ srvctl start instance -d mdb -i mdb2
PRCR-1013 : 无法启动资源 ora.mdb.db
PRCR-1064 : 无法在节点 m2 上启动资源 ora.mdb.db
ORA-00203: ??????????
ORA-00202: ????: ''+DATA/mdb/controlfile/current.268.821031437''
CRS-2674: 未能启动 'ora.mdb.db' (在 'm2' 上)
[grid@m2 ~]$ pwd
/home/grid
[grid@m2 ~]$ ll
总计 4
drwxrwxr-x 3 grid oinstall 4096 07-15 15:35 oradiag_grid
[grid@m2 ~]$ pwd
/home/grid
[grid@m2 ~]$ srvctl status asm -n m1
ASM 正在 m1 上运行
[grid@m2 ~]$ srvctl status asm -n m2
ASM 正在 m2 上运行
ORA-03113: end-of-file on communication channel
使用相同的pfile启动。
SQL> startup pfile='/opt/app/oracle/proct/11.2.0/dbs/initmdb1.ora';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1607008256 bytes
Fixed Size 1336820 bytes
Variable Size 469764620 bytes
Database Buffers 1124073472 bytes
Redo Buffers 11833344 bytes
ORA-00203: using the wrong control files
ORA-00202: control file: '+DATA/mdb/controlfile/current.268.821031437'
NODE M2:
SQL> show parameter control
NAME TYPE
10. 不同 Layer 2 之间的应用有什么关系
Layer 2 网络内的应用是具有可组合性的,各个应用、智能合约之间可以互相调用。或者也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的工具实现应用之间的交互,比如 Layer 1 上的 Furucombo 就是提供类似功能的,Layer 2 上或许也会出现这些工具。当然,其实不是所有应用之间都有可组合性的需求,比如大多数 DeFi 应用和 NFT 就不需要组合在一起。
不同 Layer 2 之间的应用是不具有可组合性的,至少目前的一些 Layer 2 方案还没考虑到跨网络的应用调用能力。但是如果有跨 Layer 2 的资产迁移需求,目前已经有部分团队在实现了,比如 Connext、Celer 的 cBridge、DeGate、Hop Protocol 等。
Layer 2 网络之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节点,帮助维护网络的运营和安全。这些节点可能需要定期将二层的数据发布到一层,可能需要监控所有 Layer 2 数据防止有人作弊,也可能需要提供零知识证明的算力等等。
目前很多 Layer 2 项目都没有公开多节点怎么互相协调的机制,也就是二层网络的节点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共识达成一致的。所以很多扩容网络早期会以单节点或者单运营商的方式运行,毕竟这样安全也可控。
其实也有部分团队提出了相对简单的共识,比如 Hermez 提出的 Proof of Donation,所有节点之间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获得打包权,价高者付出协议原生代币 HEZ,并可以从用户付出的转账费用中获得收入。从长期来看,Layer 2 网络都应该会实现自己的一套共识方案,以满足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的特点。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