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专业配置
Ⅰ 华为eth-trunk配置
VRRP与接口状态联动简介
VRRP主备备份功能有时需要额外的技术来完善其工作。例如,Master设备到达某网络的链路突然断掉时,VRRP无法感知故障进行切换,导致主机无法通过Master设备远程访问该网络。此时,可以通过VRRP与接口状态联动,解决这个问题。
当Master设备发现上行接口发生故障时,Master设备降低自己的优先级(使得Master设备的优先级低于Backup设备的优先级),并立即发送VRRP报文。Backup设备接收到优先级比自己低的VRRP报文后,切换至Master状态,充当VRRP备份组中新的Master设备,从而保证了流量的正常转发。
配置注意事项
· 保证同一备份组的设备上配置相同的备份组号(virtual-router-id)。
· 不同备份组之间的虚拟IP地址不能重复,并且必须和接口的IP地址在同一网段。
· 一个VRRP备份组最多可以配置监视8个接口。并且,当设备为IP地址拥有者时,不允许对其配置监视接口。
组网需求
如图1所示,用户通过Switch双归属到SwitchA和SwitchB。用户希望实现:
· 正常情况下,主机以SwitchA为默认网关接入Internet,当SwitchA或者其上下行接口故障时,SwitchB接替作为网关继续进行工作,实现网关的冗余备份。
· SwitchA和SwitchB之间增加带宽,实现链路冗余备份,提高链路可靠性。
· SwitchA故障恢复后,可以在20秒内重新成为网关。
配置思路
采用VRRP主备备份实现网关冗余备份,配置思路如下:
1. 配置各设备接口IP地址及路由协议,使各设备间网络层连通。
2. 在SwitchA和SwitchB上部署VLAN聚合,实现VLAN101~VLAN180二层隔离三层互通,节省了IP地址。
3. 在SwitchA和SwitchB上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提供链路冗余备份。
4. 在SwitchA和SwitchB上配置VRRP备份组。其中,SwitchA上配置较高优先级和20秒抢占延时,作为Master设备承担流量转发;SwitchB上配置较低优先级,作为备用设备,实现网关冗余备份。
5. 在SwitchA上配置VRRP与接口状态联动,监视接口GE1/0/1和接口GE1/0/2,实现主设备故障时,VRRP备份组及时感知并进行主备切换。
Ⅱ eth0的网络配置
到网上搜搜这块网卡,看有没有linux下的rpm包。估计不容易找到。
Ⅲ 如何使用STM32CubeMX配置ETH
具体配置过程:
1、打开STM32CubeMX,并选择好相应的芯片。文中的芯片为STM32F207VCT6,选择后如下图:
2、配置RCC时钟、ETH、PA8以及使能LWIP;
由于此处我们的开发板硬件上为RMII方式,因此选择ETH-RMII,若有同志的开发板为MII方式,请参考MII的配置方法,此处只针对RMII;
RCC选择外部时钟源,另外勾选MCO1,软件会自动将PA8配置为MCO1模式,该引脚对于RMII方式很重要,用于为PHY芯片提供50MHz时钟。
Ⅳ 虚拟主机配置 eth0和eth1 和 配置eth0和eth0:1 有什么区别
vmnet1 是内部网
vmnet8 是nat吧
终端运行下
#dhclient
就能获得ip了
或者
#dhclient eth0
让eth0获得
Ⅳ 深信服如何配置eth0桥接eth2
先登录到设备里面,然后找一个设备部署模式的地方,选择网桥模式,然后选择eth0和eth2是一对桥 然后往下一步配置,就差不多了。
Ⅵ linux配置中eth0和eth1做什么用的
是一种光纤以太网接口卡,按照以太网通信协议进行信号传输。一般通过光缆与光纤以太网交换机连接。
Eth0和eth1用于区分网卡名。它们的含义与windows本地连接1和本地连接2相同。
这里的子网卡不是一个实用的网络接口,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集合接口在系统中闪现,比如eth0:1,eth1:2。
(6)ETH专业配置扩展阅读:
Linux操作系统嵌入了TCP/IP协议栈,协议软件具有路由转发功能。路由和转发依赖于在主机中安装多个网卡作为路由器。
当某一网卡接收到度包时,系统内核会根据度包的目的IP地址查询路由表,然后根据查询结果将度包发送到另一网卡,最后通过该网卡发送度包。主机的进程是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功能是通过修改Linux内核参数来实现的。sysctl命令用于配置和显示/proc/sys目录中的内核参数。
出于安全原因,Linux内核默认禁止数据包路由和转发。在Linux系统中,有临时和永久两种方法启用转发功能。
Ⅶ 如何使用STM32CubeMX配置ETH
具体配置过程:
1、打开STM32CubeMX,并选择好相应的芯片。文中的芯片为STM32F207VCT6,选择后如下图:
2、配置RCC时钟、ETH、PA8以及使能LWIP;
由于此处我们的开发板硬件上为RMII方式,因此选择ETH-RMII,若有同志的开发板为MII方式,请参考MII的配置方法,此处只针对RMII;
RCC选择外部时钟源,另外勾选MCO1,软件会自动将PA8配置为MCO1模式,该引脚对于RMII方式很重要,用于为PHY芯片提供50MHz时钟;
使能LWIP;
3、时钟树的相关配置,必须保证MCO1输出为50Mhz,如果这个频率不对会导致PHY芯片无法工作;
我这里因为芯片为207VCT6,为了使MCO1输出为50Mhz,做了PLL倍频参数的一些调整,总体如下:(同志们配置时可根据自己的芯片灵活配置,但需保证MCO1的输出为50Mhz)
4、ETH、LWIP、RCC相关参数设置;
至此,比较重要的都在前面了,但是还有一点仍需要注意,即PA8引脚输出速度,几次不成功都是因为这个引脚没注意。
后续的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同志们自己的需求分别设置,这里给出我的设置供参考;
ETH参数保持默认,但中断勾选一下;
LWIP参数设置如下:(因为我这里是配置UDP服务器,IP选择静态分配)
5、生成工程,做最后的函数修改;
给生成的工程添加UDP服务器的初始化以及端口绑定等相关函数;
我这里直接将之前的官方例程中的UDP服务器文件加进来,如下:
之后将.c文件添加到用户程序,主函数添加Udp的.h头文件;如下:(udp文件的具体内容在后面给出)
6、主函数还需要添加一下几个函数,在这里不对函数作用及实现原理讲解,仅做添加说明。
附:udp_echoserver相关文件内容(该文件为官方的示例程序,版权归官方,此处做转载)
udp_echoserver.c的内容如下:
/* Includes ------------------------------------------------------------------*/
#include "main.h"
#include "lwip/pbuf.h"
#include "lwip/udp.h"
#include "lwip/tcp.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 Private typedef -----------------------------------------------------------*/
/* Private define ------------------------------------------------------------*/
#define UDP_SERVER_PORT 7 /* define the UDP local connection port */
#define UDP_CLIENT_PORT 7 /* define the UDP remote connection port */
/* Private macro -------------------------------------------------------------*/
/* Private variables ---------------------------------------------------------*/
/* Private function prototypes -----------------------------------------------*/
void udp_echoserver_receive_callback(void *arg, struct udp_pcb *upcb, struct pbuf *p, const ip_addr_t *addr, u16_t port);
/* Private functions ---------------------------------------------------------*/
/**
* @brief Initialize the server application.
* @param None
* @retval None
*/
void udp_echoserver_init(void)
{
struct udp_pcb *upcb;
err_t err;
/* Create a new UDP control block */
upcb = udp_new();
if (upcb)
{
/* Bind the upcb to the UDP_PORT port */
/* Using IP_ADDR_ANY allow the upcb to be used by any local interface */
err = udp_bind(upcb, IP_ADDR_ANY, UDP_SERVER_PORT);
if(err == ERR_OK)
{
/* Set a receive callback for the upcb */
udp_recv(upcb, udp_echoserver_receive_callback, NULL);
}
}
}
/**
* @brief This function is called when an UDP datagrm has been received on the port UDP_PORT.
* @param arg user supplied argument (udp_pcb.recv_arg)
* @param pcb the udp_pcb which received data
* @param p the packet buffer that was received
* @param addr the remote IP address from which the packet was received
* @param port the remote port from which the packet was received
* @retval None
*/
void udp_echoserver_receive_callback(void *arg, struct udp_pcb *upcb, struct pbuf *p, const ip_addr_t *addr, u16_t port)
{
/* Connect to the remote client */
udp_connect(upcb, addr, UDP_CLIENT_PORT);
/* Tell the client that we have accepted it */
udp_send(upcb, p);
/* free the UDP connection, so we can accept new clients */
udp_disconnect(upcb);
/* Free the p buffer */
pbuf_free(p);
}
udp_echoserver.h的内容如下:
#ifndef __ECHO_H__
#define __ECHO_H__
void udp_echoserver_init(void);
#endif /* __MINIMAL_ECHO_H */
7、至此,所有的工作完成,编译工程,下载至开发板。由于udp_echoserver中绑定的端口号为7,这里我们通过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功能,
你好,根据我的经验来说,1.首先搭机架,然后固定显卡,再将CPU和风扇、内存、SSD硬盘插在主板的插槽内并连好电源和主板电源。
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Ⅸ linux怎么配置eth0
eth0和eth1这是网卡设备,只是个名称不必纠结,不是那谁说的一个普通网卡一个无线网卡,他什么都不懂。
通常服务器会有多个网卡的,所以就有eth0 eth1 eth2 这样的名称,
而且在一些系统中对于无线网卡会命名为wlan0 wlan1。。。。
具体的你可以看看目录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下面,
ifcfg-eth0就代表eth0的配置,你把文件改成了eth1,文件内容做下修改, 那就是eth1了。。
当然,这种配置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linux系统,但对RHEL是适用的。
Ⅹ 华为5700交换机eth接口做什么用的怎么使用它
华为5700交换机eth可以作为管理口使用,交换机操作系统丢了 ,但是我可以通过eth口上传操作系统文件,跟console口的功能是类似的。
华为交换机从网桥发展而来,属于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设备。它根据MAC地址寻址,通过站表选择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维护由CISCO思科交换机自动进行。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近一半的员工从事着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
(10)ETH专业配置扩展阅读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端到端的客户化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全力帮助客户商业成功,并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不断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LTE/HS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
核心网(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网络(FTTx, xDSL, 光网络, 路由器和LAN Switch)、电信增值业务(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终端(UMTS/CDMA)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