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推导LTC曲线的方法有哪些

推导LTC曲线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1-08 03:27:30

Ⅰ 怎么从短期成本曲线推导长期总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分为:短期总成本曲线(以下简称short total cost :ST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hort average cost:SA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hort margin cost:SMC)。STC是在确定的生产规模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花费的总成本;因此,SAC就是STC除以产品数量;SMC就是STC的斜率。它们都是在某一个确定的生产规模下的,也就是在每个生产规模下,都有各自的短期成本曲线,所以有无数个短期成本曲线。
因为在短期,生产规模是不变的,所以厂商只能忍受既定的生产规模,根据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产量。
但是,在长期,生产规模是可变的,厂商一定会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成本最小的那个生产规模。如前所说,短期总成本曲线有无数条,厂商可以再任何一个产量水平上,都找到一个最优的生产规模。用图形表示,以总成本为例,每一STC上最有效率的点连成线,就是LTC的曲线了。LAC和LMC可以用已经求出的LTC求(LAC就是LTC除以产品数量;LMC就是LTC的斜率),也可以用刚刚推LTC的方法,从SAC和SMC中推出。

Ⅱ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公式汇总如下:

1、总成本(TC)=固定成本(TFC)+可变成本(TVC)。

2、平均成本(AC)=TC/Q。

3、平均固定成本(AFC)=TFC/Q。

4、平均可变成本(AVC)=TVC/Q。

5、边际成本(MC)=dTC/dQ=dTVC/dQ。

6、均衡条件Qd=Qs。

主要特征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的斜率先递增速度增加;进而以递减速度增加,经拐点之后,又变为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LTC曲线的形状主要是由规模经济因素决定的。在开始生产时,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而当产量少时,这些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LTC曲线很陡。

Ⅲ 试作图说明LTC与STC、LAC与SAC、LMC与SMC曲线的关系

长期边际成本公式表示为:

LMC=△LTC/△Q

或:LMC=dLTC/dQ

MR=AP=P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即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P(Q)和边际成本曲线MR,平均成本曲线AP重合。MR=LMC=SMC=LAC=SAC这个是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条件。

LMC,SMC,LAC,SAC分别为长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

因为LAC是SAC的包络线,长期内规模收益变化和不变。规模收益不变则有:LAC=LMC,此时为LAC直线,是SAC的最低点;.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时:LMC与LAC交与LAC的最低点,此点是对应产量的SA的最低点。

(3)推导LTC曲线的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1)每条STC与LTC都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是因为对于每条STC来说,都只有一个点与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相切。或者,也可以说,对于每条SAC来说,都只有一个点与SMC相交,在这一点SAC降至最低点。

(2)STC只能位于LTC的上方,即除公共点以外,每条STC上所有其它各点都大于相同产量状态下的LTC。否则,如果STC降到LTC的下方,就意味着短期平均成本SAC小于长期平均成本LAC,这与LAC是SAC最低点的连线矛盾。

(3)只有在LAC达到最低点时,STC才会与LTC相切。这是因为在LTC上每一点处,都是它与一条STC的公共点,在这些公共点处,对应的STC都分别与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相切,

但是,对于LTC来讲,只有当LAC降至最低点时,才与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相切。因此,除了LAC降到最低点时所对应的LTC上的那一点以外,LTC与STC都呈相交关系,且只有一个交点。

Ⅳ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作业答案。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作业答案。

均衡时:QD=QS 所以14-3P=2+6P P=4/3 均衡数量: QD=QS=10

经济学原理作业答案

1A 2D 3C 4D 5A 6C 7B 8B 9C 10B 11B 12A 13D 14A 15D 16C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答案

未来的笔 我希望未来能出现一种结合笔,因为现在文具盒里不光得装铅笔、水笔,还得装钢笔、圆珠笔,弄得文具盒重重的。那么,大家就来听我介绍一下吧! 这种笔和普通的笔外观没什么两样,但你可别小看它,它的功能可大着呢!它的上面有几个细小的开关,第一个开关可以调笔的颜色,如果你想它变成绿色,只要轻轻一按,笔就可以立刻变为绿色了。第二个开关是最重要的,要是没了它,这笔就不叫结合笔了。这个开关用来让这根不起眼的笔变成钢笔、圆珠笔、水笔、或者铅笔。如果你上美术课没有带彩笔,那这根笔就要帮你的大忙了。先按下第二个开关,让这根笔变为彩笔。如果想换颜色,再按第一个开关,这支笔就会变成你想要的颜色。如果你正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停电了,就可按下第三个开关,笔就会立刻伸出一个小灯泡,你就可以继续写作业了。 如果有人偷走了这种笔,你也不用担心。不管小偷怎么按开关,都没用,因为在你用时,你的指纹留在了上面,而小偷和你不一个指纹,所以启动不了。相反地,这支笔被小偷一直按,就会启动一种转移系统,这系统会使这笔立刻回到主人手中。 这就是我希望未来出现的笔。

求经济学原理的作业答案。求过程〜

QD=QS,均衡价格为:0.75,数量为6.5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过程,求答案

在均衡点上,x=20y,dy/dx=-20Y的意义是每减少20单位y损失的满足等于损失1单位x,所以x=20y
2x+5y=270 收入=支出
所以45y=270 y=6 x=120
对了就给满意

经济学原理的作业题,求答案!

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为均衡价值理论,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之一。最早由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杰出代表马歇尔所倡导,并在20世纪初期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们所广泛采用。该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供给价格(即生产者所要去的出售价格),和需求价格(即购买者所愿出的购买价格)相等之点,即所谓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点;供给价格决定于商品的生产费,需求价格则决定于这一商品对购买者的“边际效用”。这一理论把市场价格与商品价值混为一谈,把“生产费论”、“边际效用论”和“供求论”混为一体,集庸俗价值论的大成。

经济学原理作业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 2.满足欲望与需求需要资源。 3.资源可分为两个层次:潜在资源与现实资源。 4.一定时期内资源是有限的,欲望是无穷的。 5.以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财富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6.必须由市场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
2.1 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1商品本身的价格 2相关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4家庭收入 5消费者偏好 6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 7 *** 的消费政策除上述因素之外$民族风俗*文化习惯*社会风尚*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需求 2.2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生产成本.其他商品的价格.厂商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 *** 的经济政策等除上述因素外,还有时间.气候.厂商数目.经济开放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供给 2.3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什么? 价格调节者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反过来又影响着价格. 市场引导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人、物. 市场竞争提高经济效率. 市场体系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决策体系,但又整合着千千万万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市场价格是一种相对价格。
3.1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商品的可替代性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3.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4.商品消费的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3.2 价格变化,对不同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有何影响? 1.对于ed>1富有弹性的商品,减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3.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4.1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别?相同点:。 两者都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完善,两者用的方法也不相同,前者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后者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不同点用论用的诞生时间比序数效用论要早序数效用论是在技术效用论解释的基础上而发展形成的基数效用论分析者把效用看成是可以相加,相互计算的基数衡量序数效用论分析者认为效用是不可以按照基数进行加,计算的,只有次序的比较基数效用论分析者使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分析消费者效用水平的,得到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进而分析出来了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需求曲线,而序数效用论分析者使用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进而分析出来了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推导出了价格-消费曲线,从价格消费曲线再进一步的总结出来了消费者个人需求曲线 4.2 消费者均衡的经济含义是什么?答: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作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
5.1 在一种要素可变时,产量如何随该要素使用量变化而变化?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5.2 在两种要素可变时,如何使用两种要素使效率最佳?答:在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应该使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价格的比例相等,即要使每一单位货币无论购买何种生产要素都得到相等的边际产量。 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全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产量线必定与无数条等成本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短期成本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有哪些?
答 : 固定成本
* 可变成本
* 短期成本
* 短期平均成本
* 短期边际成本
特点:固定成本是在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下,不随着产销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的成本,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单位平均固定成本在降低.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短期总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 短期边际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内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短期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是: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由上述两者的特点可以说明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在这一点上,短期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左,短期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在这一点之右,短期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长期成本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有哪些?
LTC(长期总成本)即,"LTC曲线的斜率
必定要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达到拐点以后再递增的特征)
LAC(长期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相同。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有区别,这就在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在下降时还是上升时都比较平坦,这说明在长期中平均成本无论是减少还是增加都变动较慢。这是由于在长期中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时调整,从规模收益递增到规模收益递减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LMC(长期边际成本)也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的曲线。但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平坦。
长期编辑成本LMC曲线可以有长期总成本LTC曲线得到。LMC=dLTC/dQ,只要吧每个产量水平上的LTC曲线的斜率值描绘在产量和成本的平面坐标轴中,便可得到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
LAC曲线再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呈现降后升的U形,这就使得LMC曲线必然先升后降的U形,并且两条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第二年的消费倾向8600/10000=0.86
储蓄为=1-0.86=0.14
边际为增加的收入中,消费增加多少
收入增加1000,消费增加600
边际消费为0.6
则储蓄为0.4

经济学原理作业、求解答。

1、美国和日本工人每人每年可以生产4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1年可以生产10吨粮食,而一个日本工人1年可以生产5吨粮食,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美国是(2.5 )吨粮食,而日本是(1.25 )吨粮食;美国工人生产一吨粮食的机会成本为( 0.4)辆汽车,而日本为( 0.8)辆汽车。(美国)工人在生产粮食中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日本)工人在生产汽车中有比较优势。
2、当唱片的价格从8元上升到10元的时候,需求量才40单位下降到32单位,用中点法计算出来的唱片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 )。
3、当中东局势紧张时, *** 对石油实行价格上限的控制政策,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这时的市场价格等于( 价格上限),市场上石油出现( 应该是【供不应求】吧?这个题不确定)。
4、甲乙丙丁4人对某商品的支付意愿分别为100、80、70、60元,商品的市场价格为70元,消费者总剩余为(40 )元。
5、市场总剩余等于买者的( 评价)与卖者的( 成本)之差。
6、鲁滨逊每小时可以摘10个椰子或捕一条鱼,而他的朋友礼拜五每小时可以摘30个椰子或捕两条鱼鲁滨逊捕一条鱼的机会成本是( 10)个椰子,而礼拜五摘一个椰子的机会成本是( 1/15 )条鱼,( 鲁滨逊 )在捕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求过程,求答案。经济学原理的作业~

根据QD=QS得
14-3P=2+6P,解得均衡价格P=4/3,均衡数量Q=10.

均衡数量以及价格提高10%时,P=4/3(1+10%),均衡数量=11
需求价格弹性=dq/dp*p/q=-3*4/3(1+10%)/11=-0.4
供给价格弹性=dq/dp*p/q=6*4/3(1+10%)/11=0.8

Ⅳ 经济学原理

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成本的概念

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长期总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范围经济

一、成本的概念

1、会计成本 :企业的生产成本通常被看成是企业对所购买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

这是 历史成本

2、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 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 中所能得到的 最高收入 。

稀缺性 使得一个社会(或企业)用一定的资源生产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生产用途。

3、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雇佣工人;贷款;租用土地

(1)企业生产的 显成本 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 实际支出 。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讲,这笔支出的总价格必须等于这些相同的生产要素使用在其他最好用途时所能得到的收入。

(2)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 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 的总价格。

亲自管理企业;使用自己的资金;使用自己的土地

隐成本也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最佳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入来支付。

4、沉淀成本(sunk cost)沉没成本 :沉淀成本上升是已经发生而无法收回的支出。

沉淀成本通常是可见的,但在制定未来经济决策之时应该忽略它

预期沉淀成本是投资

5、利润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利润是指 经济利润 ,即企业的 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 额。

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1)经济利润与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

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6、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成本理论是建立在生产理论基础上的

1)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2)长期内所有要素都是可变的,因此长期成本没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7、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1)固定成本(Fixed Cost) :无论产出水平如何都不会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只有企业 退出生产 ,固定成本才不会发生(关闭并不意味着退出)

根据不同的环境,固定成本可能包括 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金、暖气费、电费和少量雇员的工资

现实中许多企业不区分沉淀成本和固定成本

(2)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 ) :随产量不同而发生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可变成本可能包括 工资、奖金和原材料支出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取决于考虑的时间长短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划分,对企业管理层而言很重要

二、短期成本曲线

1、短期成本的分类:总不变成本、总可变成本和总成本

(1)总不变成本(TFC)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2)总可变成本(TVC)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3)总成本(TC)

   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之和 TC=TFC+TVC

2、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总成本

(1)平均不变成本(AFC)   AFC(Q)=TFC/Q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2)平均可变成本(AVC) AVC(Q)=TVC/Q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

(3)平均总成本(AC) AC(Q)=TC(Q)/Q

   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AC(Q)= AVC(Q)+ AFC(Q)

(4)边际成本(MC)

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内总成本的变化只能源于可变成本

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当产量变化非常微小时

3、结论

三、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回忆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这意味着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边际报酬递减阶段: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所产生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意味着可以反过来说,在这一阶段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短期边际产量与短期边际成本

在短期生产中,边际产量的递增阶段对应着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边际产量的递减阶段对应着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与边际产量的最大值对应着边际成本的最小值。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结论

  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成本MC曲线表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短期边际产量与短期边际成本

证明

假设短期内劳动是唯一的可变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劳动的价格w是既定的

短期产量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曲线下凸对应着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下凹;总产量曲线下凹对应着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下凸;总产量曲线的拐点对应着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拐点。

结论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减;前者呈递减时,后者呈递增;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低点。

五、长期总成本

1、长期总成本函数和长期总成本曲线

厂商在长期对全部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意味着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的调整。

从长期看,厂商总是可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2、结论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存在着LTC曲线和一条STC曲线的相切点,该ST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总成本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低总成本。

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生产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

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而且,长期总成本LTC曲线的斜率先递减,经拐点之后,又变为递增。

LA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

(1)第一种方法

  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相应产量水平上的长期平均成本

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一样

(2)第二种方法

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求得

在长期,厂商可以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这意味着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总存在唯一一个最小的平均成本与之相对应。

结论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优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LA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

六、长期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1、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在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

2、规模经济的度量(成本—产出弹性)

—EC < 1:MC < AC

—平均成本反映了规模经济递增

—EC = 1:MC = AC

—平均成本反映了规模经济不变

—EC > 1:MC > AC

—平均成本反映了规模不经济递减

3、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变化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分析包括了规模报酬变化的特殊情况。

–规模报酬分析是以厂商以相同的比例变动全部要素投入量为前提条件的。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得到改善而产生的。

—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产生的。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

企业的外在经济使LAC1曲线向下移至LAC2曲线的位置。

相反,企业的外在不经济使LAC2曲线向上移至LAC1曲线的位置。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LMC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最低总成本的增量。

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第一种方法

—LTC曲线上的任一点的斜率值表示相应产量水平上的长期边际成本。

—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相同

第二种方法

–根据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求得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说明在长期的每一个产量水平上这两条曲线的斜率是相等的,即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的LMC值都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值相等。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如果LMC

—如果LMC>LAC,LAC被LMC拉上升;

—在LAC的最低点处:LMC=LAC。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形

   因为LAC曲线在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下呈先降后升的U形,这就使得LMC曲线也必然呈先降后升的U形。

推论(对长期总成本曲线形状的解释)

  因为LMC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形,且LMC值又是LTC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所以LTC曲线的斜率必定要随着产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递减达到拐点以后再递增的特征。

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情况下的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在每一产量水平,都存在三个特殊点:

LT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唯一一条STC曲线的切点

LA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唯一一条SAC曲线的切点

LM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唯一一条SMC曲线的交点

总结

LTC曲线的拐点与LM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LMC曲线与LAC曲线相交于LAC曲线的最低点

存在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LTC曲线相切,其切点与LAC曲线的最低点相对应。

在LAC曲线的最低点,LA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恰好相切于两者的最低点,LMC曲线与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MC曲线也恰好相交于这一点。

在不少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在得到规模经济的全部好处之后,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往往要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才出现。

L形长期平均成本

在一些企业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当厂商得到规模经济的全部好处以后,工厂的生产规模必定达到了LAC曲线的最低点。

为了保持最低平均成本水平,厂商通常用增设相同工厂的做法扩大生产规模。

结论L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结果

Ⅵ 微观经济学ltc是什么意思

长期总成本曲线(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成本曲线是成本函数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小的成本,这意味着投入是不固定的。使用长期成本曲线,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资料的规模以降低生产商品的成本。

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了三个主要成本函数(或“曲线”):

1、 长期总成本(LRTC) 是成本函数,表示所有产品的生产总成本。

2、 长期平均成本(LRAC) 是成本函数,表示生产某种商品的每单位平均成本。

3、 长期边际成本(LRMC) 是成本函数,表示多生产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成本。

公司理想化的“长期”是指公司在其生产技术中可以采用的投入(例如生产要素)没有基于时间的限制。

例如,企业不能在短期内增建工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限制并不适用。由于预测引入了复杂性,公司通常假设长期成本基于公司当前面临的技术、信息和价格。长期成本曲线并不试图预测公司、技术或行业的变化。它仅反映了在当前期间对更改投入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成本将如何不同。

特征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

长期总成本LTC曲线的斜率先递增速度增加;进而以递减速度增加,经拐点之后,又变为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LTC曲线的形状主要是由规模经济因素决定的。在开始生产时,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而当产量少时,这些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LTC曲线很陡。

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开始得到充分利用,这时成本增加的比率小于产量增加的比率,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最后,由于规模报酬递减,成本的增加比率又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可见,LTC曲线的特征是由规模报酬的变化所决定的。

Ⅶ 什么是长期总成本,什么是长期总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曲线,即长期总成本曲线与每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相切,从下方将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包围起来。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特征长期总成本LTC曲线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为零,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是增加的。长期总成本LTC曲线的斜率先递增速度增加;进而以递减速度增加,经拐点之后,又变为以递增的速度增加。LTC曲线的形状主要是由规模经济因素决定的。在开始生产时,要投入大量生产要素,而当产量少时,这些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LTC曲线很陡。

Ⅷ 为什么说LAC是LTC曲线连接相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它的曲线,它的连接大疆一点有它的原理,它的连接它的斜率还是非常密切的,我们大家会得到更好的使用。

Ⅸ 包络曲线的推导过程

在长期成本的分析中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对于某一特定的产量水平,厂商可以任意调整生产要素的投人量并实现在此基础上的特定的生产规模,那么厂商总会找到一个最佳的生产规模—即使用成本最低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这个生产规模就是在长期分析中所要寻求的生产规模。沿着这一思路,并根据长期与短期的辩证关系,长期总成本曲线就可以描述了,见图1:

在图1中,假定STC1,STC2,STC3分别代表三条不同的短期总成本曲线,也表示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当产量为Q1时,则Q1A1 < Q1A2,厂商选择STC1代表的生产规模;当产量为Q2时,厂商选择STC2代表的生产规模。由此可知,厂商的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短期总成本曲线相交点之下的弧线段相连构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图中粗线所代表的曲线)。这是生产要素不可细分条件下的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如果生产要素可无限细分,包络曲线的推导过程是完全一样的,长期总成本曲线形状与走势没有变化,只是上述的弧线段被换成了“点”—即特定产量下所需总成本的最低点,相应的包络曲线也就变成了一条由一系列最低点连接而成的光滑的曲线(如图lb中的LTC曲线)。从图上看,LTC曲线是由特定产量水平下相应STC曲线上的最低点的连线构成的,即LTC曲线与所有STC曲线的最低点相切。由推导可见,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对所有相应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这条长期总成本曲线就被称为对应的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包络曲线不仅指长期总成本曲线对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而且还包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对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长期平均成本的地位在成本分析中尤为重要。长期平均成本可以由长期总成本与产量之商获得,由于长期总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个最佳生产规模即这点对应的是特定产量下的短期成本的最低点,所以长期平均成本也就表示:在长期分析中厂商生产各种产量所需要的最低平均成本。根据这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可以描绘了。

假定生产规模可以无限细分,每一个Q对应有一条SAC曲线,每条SAC曲线都有一个最低平均成本点,这些最低点就是长期分析中各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见图2。同样,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与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的曲线。
到此,长期成本曲线对相应短期成本曲线的两条包络曲线已经得到了—所有短期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对应长期总成本曲线相切,即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所以笔者将包络曲线定义为,包络曲线是由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轨迹构成的相应的长期成本曲线。

热点内容
数字货币交易所怎么进不去 发布:2025-07-27 15:34:18 浏览:355
shib未来5年价格 发布:2025-07-27 15:31:18 浏览:993
比特币购买网址 发布:2025-07-27 15:14:42 浏览:418
btc是什么课程 发布:2025-07-27 15:13:14 浏览:540
uupool矿池售后服务 发布:2025-07-27 15:13:00 浏览:96
自然杂志称中国陷入区块链流行病 发布:2025-07-27 15:09:03 浏览:214
元宇宙招聘一万员工 发布:2025-07-27 15:07:29 浏览:779
移动合约卡怎么注销网上怎么注销 发布:2025-07-27 14:55:06 浏览:80
etc与eth 发布:2025-07-27 14:49:03 浏览:557
空中比特币涉嫌诈骗 发布:2025-07-27 14:35:52 浏览: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