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DOGE数学题目

DOGE数学题目

发布时间: 2023-02-06 00:01:42

❶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水利考研经验分享

一、个人介绍:

先说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参加了22考研并成功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土木水利专业,初试成绩为382分(数一英一,专业课为哈工大872结构力学)哈工大深圳校区排名21/69。(哈工大土木专硕和学硕考试内容一样并且一起排名,属于少数情况,大部分学校则不然。)

以上就是我关于备战考研的分享,希望能帮到大家。给你们看我考完当天碰到的雪人,祝大家都有好心情~

四、最后,我想要叮嘱大家,考研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这一路上必定充斥着枯燥与乏味,但是也必定有所收获,你的每一次熬夜、每一滴汗水、每一次哭泣其实都充实了自己。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保证睡眠,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关键。另外,希望大家在临考前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根据我从小考到大的经验(/doge),无论大考还是小考,心态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考试发挥,所以希望大家在备考期间多放松一下心情,调整好心态,以最棒的状态迎接考研!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成功上岸,我们一研为定!!!

❷ 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

一、个人情况

我本科双非,一战上岸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初试成绩378,其中政治72,英语77,数学107,专业122。

背诵专业课的同时,我也会刷刷真题。真题的题型每年都不一样,官网也不会告知题型,因此要做好多手准备。但是一般而言,会包括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计算题。复习重点放在背诵上,因为如果背的牢固,什么题型都不怕。难点可能是选择判断题会考得比较细,一些知识点你可能在复习过程中都没有在意,结果却成了考题。因此复习过程一定要全面。真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很可能考原题,因此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把真题也加入背诵中。最好留一两套真题进行模拟。专业课一定要进行模拟,因为专业课的答题纸特别多,考试很可能写不完。因此在模拟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写字速度,争取把答题纸写满。

最后只背书上的知识可能是不够的。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关注一下管理学和会计学方面的热点话题,这样在答论述题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复试准备经验

1.复试情况

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复试线是367分,一共有18人进入复试,最终录取15人,比例为1.2:1。

2.如何筹备

复试参考书目官网会发布,根据复试大纲准备即可。

3.复试内容、难度

2021年复试形式为线上复试,复试内容包括英语、专业课问题和综合问题。

英语问题难度不大,主要包括英文自我介绍和一些常规英语问题,这个自己事先准备即可。

专业课问题一般是2—3个,需要对参考书中的内容掌握,能够较为全面地阐述出来。

综合问题也是一些常规性问题,一般1—2个,如最近读的一本书等等。

总体而言如果准备充分的话,复试难度并不是太高。

四、一些想说的话

考研永远是学生的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的出路,备考时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即可。但我希望所有日夜奋战的考研人都能顺利找到这条出路,成功上岸!

❸ 高中数学的步骤怎么写

首先肯定得写解(doge),整体来说,需要注意答题区域的整洁,没有过多的涂抹,保持一定的字间距和行间距,每行字都要左对齐是高分的基础
对于步骤多而杂的大题,注意要先把得出结论所需要的所有必要小结论一条一条罗列或证明出来,通常会是“题目条件-诸多小结论-组合成其它小结论-得出题目所求”这条逻辑链。最好按照题目给出条件的顺序来一一得到小结论,进而分析,切忌想到什么写什么。
初学时,简单答题要自己尝试去写,最后注意和答案对比,看看步骤有没有什么缺漏,遇到繁杂大题时,要学会去分析解释题目条件,罗列出题目条件的数学形式,再观察分析能否进一步推导,最后可以画出整道题的大致思维导图(当然不必十分详细,注意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再根据思维导图由周围到核心的方向在答题区域进行叙述,多加练习,最后便能做到脑中在读完题目后立马呈现出题目的大致解决逻辑链条,直接上手回答
总之高中数学学习必须打好基础(最近几年高考题目也是愈发简单),当你的答题步骤与答案几乎相同,而且老师挑不出刺,便能向着更难的部分进发,加油

❹ 狗头什么意思

1、狗头表情,常见于微博等社区的评论区。网友在评论中说一些反话,来表达与所说之话完全相反的意思时加到文末,是友军的意思。
2、起源:此意来源于在微博某次更新后,添加了一个由doge脸为蓝本创作的emoji表情。因为doge本身的魔性与表情作者的出色发挥,使这个表情天生带有极强的嘲讽感。
3、文末挂上狗头表情,经常被用来表示“以上所有内容都是反讽”。某些不了解这个梗的人看不懂反讽这种修辞手法。评论时用正话反说的人为防止被友军无辜中伤,所以在文字后面带狗头二字,或者狗头表情包,代表这句话要反着理解。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❺ 百转柔肠间一天天冷酷起来是什么意思

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日复一日慢慢的就变得冷淡苛刻。这是形容一个人从温柔体贴百转柔情慢慢的变得冷淡苛刻。

(5)DOGE数学题目扩展阅读


感情中冷漠的背后原因:

男人接近女人,起因都是有点好感,在这点好感的驱使下,愿意娶追求女人,愿意试着了解彼此的内心,但是,接触久了就会发现,并非自己当初所想的那样,要是有些缺点还接受不了,就会决绝离开,施以冷漠。

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突然变得冷漠,突然的离开,一定不是真爱,因为真爱是舍不得就这么离开的。有些男人心理自卑,对自己某方面不是特别自信,于是为了寻找存在感,满足征服欲,便展现了自己的热情。

可一旦热情散了,他又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喜欢对方,还是先走为上,这种撩一下就跑的行为其实是很自私不负责的。

❻ 有没有高中老师不讲,但知道了做题很有用的技巧

肯定有的

为什么衡水中学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答完一份有难度的数学卷,是有原因的。

但是,这些内容只会给那些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讲。

比如我们学校,只有级部前30可以上那种课,即使我们都在重点班,但我就不行 doge

❼ 日本语能力考试(jlpt)计分解析

    整篇读完可能费时较长,可能会有的人想直接看重点,想直接看重点的话直接看 结论 部分

    前段时间考了12月的N2,考完之后感觉比想象中的要难一些。

    之前自己做真题,感觉阅读听力都不错,有时候整个阅读部分只错2个题。按照真题练习册上的那种计分方式自己大概估算了下,大概是在130分左右徘徊。

    不过考完试后才感觉,自己平时做真题跟正儿八经考试还是差别挺大的,哪怕是自己做真题的时候也卡着时间来做。因为考场的环境毕竟跟家里不一样,而且听力是公放真的很容易走神,而且不得不吐槽下教室的隔音很差,旁边还是篮球场,听力听得想狗带。

    先不说自己的考试感受了,下面还是聊聊JLPT的计分吧。

    相信有不少考过JLPT的人对于JLPT的计分方式感到很迷。我因为是首次考,之前也曾天真的认为,就按照真题册子上的那种计分方式来算分不就完了么,就算有那种一直流传的简单的题不能错,算分高的说法存在,也大概就是在每个大的问题中将各个小题加权,然后权重再乘上这个题目本来的基础分值。这样计算也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可能有的人也不知道这个真题册子上有每题多少分这个东西,我也是因为是做的朋友给我的题,我现在手头上有的卷子正好都没这个计分表。淘宝上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有把这个东西放在详情里面的。好不容易找到一张这样的图,全损画质,凑合着看看吧

    不过多少有些出入,比如问题9的完型填空应该是1个2分的,然后阅读的问题11,3个中篇阅读,应该是每个的前2个小问是2分,第3问是3分的。

    (有同学说这个图实在太糊了,我还是拖朋友给照了一下N2试卷上的原版)

    但是这都不重要了,因为一会都是要把这套东西推翻的/doge( 假装可以发表情 )。

    而且当初自己还觉得,180分的题目,90分及格,假如运气足够好,乱蒙正好无差别的对一半以上,也都能过。所算一算只需要对60分的题目有足够的把握能做对,其他120分的题,按照1/4的概率乱蒙,正好凑够30分也就压线飘过了。

    直到后来在学习群里跟其他群员讨论这个算分方式,因为我的理论说服不了别人,别人的理论( 简单题错得多就完完了,乱蒙不给你算分之类的理论 )也说服不了我,便决定自己去看看官方给出的解释( 维基网络的介绍 )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还是太稚嫩了。

    下面就是通过看官方给出的解释得出的关于JPLT计分方式的理解了。( 之前也网络过,不过都是很不详细且比较笼统的说法,跟被大家所流传的那样诡异的计分方式不太匹配 )

    首先先放上维基的官方说明,这里有个坑就是中文的介绍是没有算分方式这一项的,英文的才有。

    也就是下面这个页面,可能有的朋友打不开,或许是被墙掉了吧。所以干脆把图也放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链接去看看,毕竟我的理解也不一定全对。

    来看上图中标红的这个计分方式一项。

    这里我们不看下面的pass marks那一项,这个其实要考试的同学应该都比较清楚了吧,比如分为3个部分,每部分60分,每项不得低于19分,总分90分及格blablabla。。。

    我们还是关注scoring这一段的内容。

    这一段,其实第一句就是最为重点的内容,说的是这个考试对于通过还是不通过的分数计算是基于一个叫做 item-response theory ( 下面简称IRT )理论的东西。原始的分数是 不用来决定你通过与否,以及显示在最后的分数报告中的。 最后决定你能不能通过的分数,也就是你看到的报告的分数,都是通过这个IRT的算法进行过缩放的!!

    读到这里,我就隐约感受到,传说中的玄学的计分方式,包括这个考试的改卷还能判断你是不是蒙的,应该就是这个IRT的东西搞的鬼。

    没办法,要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就必须再点开这个 item-response theory 去看看了。

    这个东西打开之后可以切换到中文,虽然中文的词条没有英文的详尽,不过内容已经够我们大概了解一下这个东西是怎么左右JLPT的算分方式的了。

    上面是中文的WIKI链接,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看看。

    同样考虑到可能有的同学打不开,这里还是截图来说下这个玩意儿大概是讲了个什么东西。

    上图是对这个翻译过来叫项目反应理论--也就是IRT的东西的一些介绍。看看图中的介绍应该就能明白,总之就是为了让考试/测试能更为准确的去贴合这个测试想要反应的被测试人的某项特征的程度而被研究出来的一个神奇的玩意儿。

    而在这里,就是为了让JLPT这个考试的计分方式,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参加考试的人真实的日语水平。

    下面是这个东西的数学模型。

    可能字有点小,不过没关系,估计没多少人想仔细的去看这个。

    这个东西的重点其实就是这个下面这个公式

    第一个模型不讨论了,官方已经说了“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出于数值处理的简便,更倾向于使用“ 3参数Logistic模型 ( 简称3PL模型,3-parameter Logistic model )”也就是上面的这个。

    然后其a,b,c三个参数决定了这个函数的图像

    这里贴上官方的解释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解释一下,可能会有不正确的地方,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果有错误,还望指正。

    横坐标θ值,这里是用来表示“被测试者能力”,取值区间是负无穷到正无穷,纵坐标p,表示做对这个题的概率,取值范围是0-1。

    对于这个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假设有一个英国人叫Ronnie O'Sullivan( 后面简称火箭 ),不懂汉字,也不懂假名,那么他去做一到JLPT的试题,可以假定他的能力值为0,而题目都是选择题,假设是4个选项,那么他能做对这个题的概率就跟不看题用投骰子的方法做题的人做对的概率是一致的,就是25%。

    所以我们根据上面这个图像,可以看到在能力值为0的时候,做对的概率是50%,也就是所测试的题目只有两个选项,瞎蒙的正确率才会是50%。

    所以能力值越高( 对应日语水平越高 ),能做对题的概率就越大,这个很符合我们的直觉。

    可是能力值低到一个低于0的数又是怎么回事,可能一下子有点懵。我是这样去理解的,假设有一个日语很好的人,本来能力值应该是挺高的,但是他在考试的时候就故意反着选,就是不选正确的答案,争取考出0分试卷( 如果所有题都只有2个选项,且把每个题都选上选项,要考出0分也挺难的 )。可是这样的情况下,他依旧有概率做对这个题,而对于他本来的打算来说就是他其实选错了。

    所以哪怕一个人的能力值接近负无穷,也是有一定概率做对题的。这样解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明白一点。

    那搞清楚了这个图和模型的XY坐标是用来表示什么的,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他的3个参数是如何影响他的图像的。

    这是官方对参数c的解释,我们直接来看,c的值的变化会怎样对这个图像产生影响。

    其实我个人感觉这个c就是对这个图像的做对概率的取值区间做一个限制,不仅仅是只代表下限,官方说到的是这个c的直观意义为这个人的能力接近负无穷,但是仍然有可能做对这个题目的概率。那我其实觉得那如果这个被测试者的能力接近正无穷的时候,他能做对这个题的概率应该是1-c。

    这个地方官方没有特别说到,有可能我的理解有误,不过我觉得这样理解也能说得过去。因为一般情况这个c估计都是取0( 其实是一个无限接近于0的数 ),所以在图像上看这个图的Y坐标的取值范围都是在c-(1-c)中间取值,因为c接近0,所以取值范围还是0-1之间。

    接下来看下一个参数。

    看着感觉好像又是很难理解的样子,还是打个比方来解释。还是刚才的那个没学过日语汉语的火箭,刚刚做了一道2个选项的题,感觉良好,起码还有一半的概率能对嘛。现在做下一道题,发现题目下面的选项变成4个了!!反正看也看不懂题和选项,还是瞎选吧,不过现在这个题火箭做对的概率就只有25%了。

    而官方给出的对于b参数的意义解释是,b所对应的是概率为0.5的测试者能力值。也就是同样是这道选项是4个的选择题,要达到50%的正确率的话,得先具备排除两个错误答案的能力值,假设这个时候的题目是一个这样的选择题:

    这种题大家仔细研究应该就知道,是比较典型的2-2组合选项的题目。

    1和3都是闻いて,而2和4都是闻かせて,这是第一组2个不同区分一组选项

    然后1和2都是てくださる一方で,3和4又都是ていただく中で。

    首先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4,要能选出4,需要掌握这个题的对于上述两个不同的知识点,如果只掌握其一,另一个不知道的话,就只能排出2个选项,然后又是50%的概率去蒙了。

    而要掌握这两个知识点其中之一,就需要一定的能力值。这个能力值也就是JLPT考试想要知道的被测试者的日语水平。

    同样的,如果这个题的4个选项不是这种两两搭配的,而是4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让你去选,你要能有50%的正确率,有一种情况是你知道两个选项不能选,另外两个不确定。不过这种题也有一种情况就是被测试者正好只知道一个选项的意思,且能选入题中符合题目的意思。哪怕其他三个都不知道,这时候被测试者也能做对这个题。

    所以这个决定一个题目的难度,这里是项目难度,也就是b参数的值的具体的大小,让人去界定的话,可能界定范围不会太清晰。

    但是如果将所有的被测试者 (wiki上记载的2010年--2016年每年参加N2考试的人大约在10-15W,包括在日本本地参加考试的考生) 的结果作为一个训练数据集去对一个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那最后会得出一个结果就是在这一年的这次考试中,这个题的难度大概是多少。这可比人去界定的准确多了。

    这个项目难度值( 也就是题目难度值 ),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东西很大程度的左右了我们最后的能力考分数。不过这个我一会儿把最后一个参数a讲解完之后再来详细说明。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最后一个参数a是什么意思。

    照旧,贴上官方的原版说明

    是不是感觉比刚才的那两个参数的官方解释要更复杂一点。不要方张,我们还是一点点的来看他最后表达了什么。

    对于官方给出的解释,我们去关注这个a/4是ICC( 图像 )曲线拐点处的斜率,即斜率的最大值。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忘记了数学上对于拐点的定义是啥了,这里我要是说什么就是函数的凹凸区分点,2阶导数为0的点啥啥啥的,估计又得把人绕蒙了。

    简单粗暴,就是你凭直觉也能找到的。这个图像坡度最大的那个地方,就是它的拐点。

    在官方的那个图上就是这个点了。不过实际上某一个题的ICC( 图像 )不会长得这么标准。

    我大概的画了一个图像,可能会是长这样的。

    绘制这个图像的想法是按照我之前的假设,被测试者能力值为0的时候,比如英国人火箭( 真实的火老师可能还是会一些中文的吧/doge )。能正确做对题的概率应该是在25%的。

    然后考虑到某些情况的某些题,ICC图像的拐点不一定是在能力值为0的时候,所以稍微把图像的拐点放在了0-1之间的某一点。当然这个能力值也是个抽象的,不能说能力值为1具体代表了一个什么水平。

    有点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来聊这个参数a。

    根据官方的解释,图像的拐点处的斜率等于a/4。所以我们知道当a的值越大的时候,拐点处的斜率也就越大,整个图像从低点到高点就越陡峭。

    而当a的值越小的时候,相反的拐点处的斜率越小,整个图像呈现的从低点到高点的曲线就越平缓。

    这个被称为该项目的最大区分度的参数a。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一下可能要更明白一点。

    就好比词汇语法的问题1中的题,比如这个:

    跟问题6的题来比较下,比如这个:

    同样是考察词汇,问题1的题型就是a的值很大,图像很陡峭的,问题6的题型就是a的值较小些,所呈现的图像会更加平缓。

    这里可能有的同学会觉得这个a不也是跟参数b一样是表示项目的难度的么。其实不然,同样是问题1的题,如果一个题考的是单词青い(あおい)和单词瀬戸际(せとぎわ),其实难度参数b相差很大,但是参数a的项目最大区分度是没什么变化的,因为就是一个单词,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了。

    所以这里的参数a,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题目的综合难度,a的值越大,则是曲线越陡峭,相对的综合难度越小,考察的能力纬度越少,你或许正好只需要知道某个很小的知识点,就能做对。比如单词读音题。而a的值越小,曲线越陡峭,相对的综合难度就更大,考察的能力纬度越多,比如问题6的词汇正确使用题,要做对这个题除了你对这个词的意思明确之外,还需要你对他的适用场合也很清楚,另外的,还需要你能读懂选项的意思,这也需要你会这个选项里面出现的单词和语法了。然而像问题1的题目,我认为没人回去鸟那个题目的题干的句子是啥意思吧,都是看到画线的词直接选假名。

    那么现在这个所谓的IRT的常用数学模型的3个相关参数,还有它的图像的数学意义都已经解释完了。接下来,就是探讨下这个玩意儿是怎么左右我们的能力考分数了。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假设能力考试的机构可以通过把本次所有的试卷收集之后作为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标定每个题的难度和项目区分度( 题目综合难度 )。

    那现在机构可以再通过每道题目的难度,和被测试者做各种难度的题的正确状况,通过一套算法,标定每个被测试者的能力。

    比如之前所述,题目难度低的题,被测试者的正确率在7-80%,题目难度约高,被测试者的正确率线性下降,则此被测试者的能力值和做出各种难度的题的概率期望是相符合的。

    而现在我们考虑一个情况,还是火箭火老师吧,他这次运气不错,虽然不会日语,但是乱蒙一通之后出来对答案,发现自己居然对了一半还多一点的题。感觉自己应该能过,然而最后分数出来发现根本没到90分,还是没过!这是为啥?

    我想这个时候不少同学应该已经知道其中的原由了。有的同学估计还没反应过来上述的这套理论是怎么作用在分数上的。那我还是继续打个比方来解释吧。

    我们假设火老师这次对了55道题,试卷一共有105道题目,正确率是52.38%。如果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前,这种乱蒙的结果,我们凭直觉来看,应该是过了对吧,毕竟满分180,蒙对一半以上的题能过是没毛病的啊。

    因为全是蒙,加之无论题目难度如何,分值如何,都差不多是无差别的占据52.38%的正确率。如果没有这套IRC模型加持的话,火老师就真的过了啊。

    可是有了这套IRC加持之后,乱蒙想过哪有那么简单。

    因为是对所有难度的题都占据了52.38%左右的正确率。所以在机器分析之后,判定你的能力基点是以简单题为上限的,正常人都应该是在难题上的正确率要远小于简单题的正确率的。也就是机器分析被测试者的能力值,最根本的依据是通过简单的题来标定的。只有简单的题能做对,往后做难题也保持教高的正确率,机器判定的能力值才会高。而简单的题的正确率就不怎么样,哪怕难题正确率还不错( 相对于一般情况 ),也会被判定为蒙的!

    这个是很符合逻辑的事情。

    ①1+1=?,②16+85=?,③32*5=?④(sin(π/2) + 5)*8=? ⑤y=e^x,y'=?

    就像上面的5个题,难度是递增的,而被测试者能做出第几个题是取决于他的数学能力的。

    总不能说这个人连1+1都算不对,还能算对后面的4个题吧。

    所以在简单题上的表现是低于一般人的火老师,被系统判定为能力值低,在简单题的正确率表现为52.38%,那系统会认为火老师在难题上能做对的概率可能仅在30%左右,就算实际的正确率是在52.38%,但是系统认为火老师在难题部分只能得到30%分的不能再多了。

    如此这般,我们简单粗暴的假设简单题的分数占70%( 大约126分 ),难题占30%(54分)。最后火老师的成绩就变成了

    126 * 52.38% + 54 * 30% = 82.1988

    火老师就这么本来满心欢喜的以为自己过了,却被最后的结果给打击到了。表示这尼玛是什么蜜汁评分系统,是不是改错了,自己明明是对了一半以上的题,辣鸡玩意儿,再也不考日语能力考了。

    到这里,关于JLPT的评分规则,也就大致的介绍完了。下面就总结一下结论吧。

    JLPT的计分是有一套复杂且科学的数学模型去对最后实际的分数进行重新标定的。

    如果在简单题上表现不好,可能哪怕你难题蒙对了不少,最后的成绩也不会理想!

    系统真的可以知道你做难题的时候是不是靠蒙蒙对的。所以烧香拜佛求蒙的题多对一点的同学,不如更有针对性的求在不会的简单题上能蒙的都对。

    如果你一题不会全篇蒙( 或者大范围蒙 ),最后正确率在50%以上,但是最后没过,不要吃惊,如果想知道为什么改卷的能知道你是不是蒙的,那就再回头读读本文的 正篇 部分吧 。

    感谢各位能读到这里。如果有机会以后还写点啥,还会再见的。

    1.文中出现的真题其实是N1的题,因为我手上没有N2的电子版的题。N1题是18年7月的题。

    2.文中一直用来打比方的火箭火老师,是我最喜爱的斯诺克选手, 憨豆 奥沙利文。估计有的同学是知道的。

    3.由于社畜每天的可支配时间有限,这篇文章不是一天写完的,断断续续还是写了好多天,所以可能有逻辑不连贯的地方,还望见谅。

❽ 高考试卷难度大更公平还是难度小更公平

首先,我们要明白“公平”的定义是什么。
我认为:在这里,
公平=让对于试题范围内的知识实际掌握程度更高的人取得更高的分数。
诚然,你说你让所有人猜拳,把得分排列,赢的多的得分高,这也是一种公平。但对于高考的目的而言,高考的目的是尽量选拔对于考纲内容掌握深入的同学。因此,这种“公平”不符合高考的目的。真正的公平,则是尽量减少猜拳式随机因素的影响,而仅凭对考纲内容的把握程度来决定谁该被录取。
注意目的并不是对高考那张卷子的试题掌握程度越高得分越高。
我们做一个简化模型,假设所有题都是知识点式的选择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假设一个人对于某题难度下的考纲范围内的知识掌握程度是p,那么遇到一道具体的题目,他将会有p的几率做出来,得分,1-p的几率做不出来,不得分。
而所谓“公平”,假如只有两个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q>p,我们要使他们试卷得分q>p的几率尽量大。这样,知识掌握程度越高的同学得分就越高,这最公平。
如果是n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是1/n,2/n,3/n,4/n...1,那么最公平的,则是使掌握程度排第n个人考试出来的成绩,均值为第n名,且名次意义上的方差尽量小。
经过一些数学推导,可以推出在题目总量恒定的情况下,则这个意义下最公平的模式。
尽量使成绩的均值为总分的1/2,且均匀分布在0分到满分这个区间。
因此,现行的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满分150分,平均分高于75,绝对是过于简单了!

❾ C语言 问题 E: 安全的密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ctype.h>


int main() {

int M, U, L, D, S;

char code[51];

char ch[] = "~!@#$%^";

scanf("%d", &M);

getchar();

while (M--) {

U = L = D = S = 0;

scanf("%s", code);

int len = strlen(code);

if (len < 8 || len > 16) {

printf("NO ");

continue;

}

int i = 0;

while (code[i] != '') {


if (isupper(code[i])) U++;

else if (islower(code[i])) L++;

else if (isdigit(code[i])) D++;

else {

int pos = strchr(ch, code[i]) - ch;

if (pos >= 0 && pos <= 7)

S++;

}

i++;

}

if (((U >= 1) + (L >= 1) + (D >= 1) + (S >= 1)) >= 3)

printf("YES ");

else

printf("NO ");

}

return 0;

}

❿ 纯数学和理论物理,哪个难,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一、当然,学科纯粹并不代表学它的人能怎么样,该渣还是渣。无法比较的原因,在于无法确定地描述二者的难度。即便将难度定义为英文环境下有效推理所需最 少谓词公式主范式的字节,该字节在学科整体上的数值也是随机的。无模无真相,翠花,上定理。我觉得纯数更难,更抽象,技巧也更复杂。

显然,纯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结构,而理论物理中的数学主要是繁复的算数,至于哪个难,从普通人的思维惯性出发应该还是纯数学吧。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数学物理这种借助物理图像发展数学结构的学科出现,毕竟像伽罗华那样能够无中生有洞察抽象结构的天才过于稀缺了,有些图像总好过死磕吧。

都说理论物理的弦理论已经不能研究
下去了,因为把现有的数学工具都用上,弦理论都跟现实不一致而且已经是显著差异,在统计上已经说是错的。现在都在发展更深层的细分结构理论,那才是理论物理的出路,而且不是几何方
向,反而代数方向是真正的前沿理论物理倾向于几何的。

热点内容
流量矿机矿场托管 发布:2025-07-19 02:38:08 浏览:665
usdt世纪佳缘 发布:2025-07-19 02:10:40 浏览:593
维华物联网数字货币騙局 发布:2025-07-19 02:10:10 浏览:745
区块链首 发布:2025-07-19 02:05:19 浏览:967
以太坊会跌倒什么价格 发布:2025-07-19 01:46:42 浏览:809
比特币做任务 发布:2025-07-19 01:31:58 浏览:786
16年比特币合约 发布:2025-07-19 01:27:46 浏览:118
虚拟数字货币趋势狂人 发布:2025-07-19 01:17:19 浏览:156
比特币换算以太坊 发布:2025-07-19 00:44:04 浏览:744
怎么加入到区块链平台 发布:2025-07-18 23:04:58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