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抽水原理
『壹』 以太坊stratum协议原理
参照比特币的 stratum协议 和 NiceHash的stratum协议规范 编写了一版以太坊版本的stratum协议说明.
stratum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矿机和矿池之间的TCP通讯协议。
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通过安装Mist客户端的节点来转发新交易和新区块。而矿机、矿池也同时形成了另一个网络,我们称之为矿工网络。
矿工网络分成矿机、矿池、钱包等几个主要部分,有时矿池软件与钱包安装在一起,可合称为矿池。
矿机与矿池软件之间的通讯协议是 stratum ,而矿池软件与钱包之间的通讯是 bitcoinrpc 接口。
stratum是 JSON 为数据格式.
矿机启动,首先以 mining.subscribe 方法向矿池连接,用来订阅工作。
矿池以 mining.notify 返回订阅号、ExtraNonce1和ExtraNonce2_size。
Client:
Server:
其中:
是 订阅号 ;
080c是 extranonce ,Extranonce可能最大3字节;
矿机以 mining.authorize 方法,用某个帐号和密码登录到矿池,密码可空,矿池返回 true 登录成功。该方法必须是在初始化连接之后马上进行,否则矿机得不到矿池任务。
Client:
Server:
难度调整由矿池下发给矿机,以 mining.set_difficulty 方法调整难度, params 中是难度值。
Server:
矿机会在下一个任务时采用新难度,矿池有时会马上下发一个新任务并且把清理任务设为true,以便矿机马上以新难度工作。
该命令由矿池定期发给矿机,当矿机以 mining.subscribe 方法登记后,矿池应该马上以 mining.notify 返回该任务。
Server:
任务ID : bf0488aa ;
seedhash : 。每一个任务都发送一个seedhash来支持尽可能多的矿池,这可能会很快地在货币之间交换。
headerhash : 。
boolean cleanjobs : true 。如果设为true,那么矿工需要清理任务队列,并立即开始从事新提供的任务,因为所有旧的任务分享都将导致陈旧的分享错误。如果是 false 则等当前任务结束才开始新任务。
矿工使用seedhash识别DAG,然后带着headerhash,extranonce和自己的minernonce寻找低于目标的share(这是由提供的难度而产生的)。
矿机找到合法share时,就以” mining.submit “方法向矿池提交任务。矿池返回true即提交成功,如果失败则error中有具体原因。
Client:
任务ID : bf0488aa
minernonce : 6a909d9bbc0f 。注意minernonce是6个字节,因为提供的extranonce是2个字节。如果矿池提供3字节的extranonce,那么minernonce必须是5字节
Server:
一般的矿机与矿池通讯过程就如下所示:
『贰』 002:以太坊简介|《ETH原理与智能合约开发》笔记
待字闺中开发了一门区块链方面的课程:《深入浅出ETH原理与智能合约开发》,马良老师讲授。此文集记录我的学习笔记。
课程共8节课。其中,前四课讲ETH原理,后四课讲智能合约。
第一课分为四部分:
这篇文章是第一部分的学习笔记:以太坊简介。
以太坊是目前公认的区块链2.0,相比于区块链1.0(比特币),其最大的特点是引入了智能合约,从而从单一的数字加密 Token 技术转化为一个区块链分布式应用的平台。以太坊本身不包含任何具体的应用,它主要是提供基础平台和工具,使得开发者可以在其基础之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应用。可以说,以太坊有着巨大的潜力,它最终可能会发展出分布式、自动化、自组织的最高形态。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以太坊的技术,领会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脉络,改进的思路/路径,从而紧跟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前沿,预测下一步的趋势。
第二,DAPP(分布式应用)生态系统目前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数百种应用之多,显而易见的,对于开发人员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目前非常有名的应用有加密猫、各类侧链应用、ERC20 Token如币安币火币等等。
2013年,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针对比特币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局限性,提出把“智能合约”构想应用于区块链领域,希望打造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多方计算的智能化通用平台,并通过比特币融资进行开发。
2014年,以太坊基金会在瑞士成立,管理并运营整个项目。
前5大矿池占83%的算力,很集中。
目前大约有16000个全节点,其中,美国5461(34%),中国1839(11.5%),俄罗斯963(6%),德国920(5.7%),加拿大875(5.45%)。全节点每天都有动态变化。分布情况也反映出各个国家的参与热度。
『叁』 以太坊eth是什么 如何使用GPU和矿池挖矿
以太坊eth是数字货币的一种。挖矿教程可以参考视频
『肆』 什么是以太币/以太坊ETH
以太坊(英语: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又称“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称为“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坊区块链上的代币称为以太币(Ether),代码为ETH,可在许多加密货币的外汇市场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来支付交易手续费和运算服务的媒介。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得以开始发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资料拓展:
以太坊最初由 Vitalik Buterin 在2013年提出。Vitalik 本是一名参与比特币社区的程序员,曾向比特币核心开发人员主张比特币平台应该要有个更完善的编程语言让人开发程序,但未得到他们的同意,因此决定开发一个新的平台作此用途。Buterin 认为很多程序都可以用类似比特币的原理来达成进一步的发展。Buterin 在2013年写下了《以太坊白皮书》,说明了建造去中心化程序的目标。然后2014年通过网络公开募资得到开发的资金,投资人用比特币向基金会购买以太币。
最初以太坊程序是由一间位在瑞士的公司 Ethereum Switzerland GmbH 开发,之后转移至一个非营利机构“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
『伍』 一文了解以太坊矿机及挖矿原理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分别了解了比特币挖矿和以太坊挖矿的区别。本文重点介绍以太坊挖矿及矿机部分。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目前ETH的挖矿主要是通过显卡矿机,所谓显卡矿机,其实就是类似家用台式机,只不过每台机器里面有6-10张显卡,并且没有显示器(如图)。
图:显卡矿机
之所以以太坊没有发展出类似于BTC一样的ASIC矿机,主要是由于ETH的特殊挖矿机制决定的。
在ETH挖矿过程中,会产生一个DAG文件,该文件需要一直被调用,因此必须有专门的存储空间放置。这个对于存储空间的硬性需求会导致即使生产出来了ASIC芯片,也并不能大幅度降低单位算力的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性价比很差。
以太坊的DAG大小自2016年6月份引入Dagger-Hashimoto 算法时的1GB开始,以每年约520MB的速度增大到了现在的 3.7G,预计2020年底以太坊的DAG大小将增加至4G。届时,显存小于4G的显卡都将被陆续淘汰。
还需要介绍一点的是,由于显卡矿机的体积通常是比特币矿机的2-4倍,而消耗的电力却只有比特币矿机的1/2甚至更低,这就导致一般人不愿意修建专门的显卡矿机矿场(因为矿场主要赚取的是电费差价,同样面积的场地,可以放置的显卡数量少,消耗的电量更少)。即使有少量的显卡矿场,收取的电费成本通常也比比特币矿机矿场的高。
『陆』 ETH的挖矿原理与机制
以太坊的挖矿过程与比特币的几乎是一样的。ETH通过挖矿产生,平均每15秒产生1个块,挖矿的时候,矿工使用计算机去计算一道函数计算题的答案,直到有矿工计算到正确答案即完成区块的打包信息,而作为第一个计算出来的矿工将会得到3枚ETH的奖励。
如果矿工A率先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矿工A将获得以太币作为奖励,并在全网广播告诉所有矿工“我已经把答案算出来了”并让所有在答题的矿工们进行验证并更新正确答案。如果矿工B算出正确答案,那么其他矿工将会停止当前的解题过程,记录正确答案,并开始做下一道题,直到算出正确答案,并一直重复此过程。
矿工在这个游戏中很难作弊。他们是没法伪装工作又得出正确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这个解题的过程被称为“工作量证明”(POW)。
解题的过程大约每12-15秒,矿工就会挖出一个区块。如果矿工挖矿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算法会自动调整题目的难度,把出块速度保持在13秒左右。
矿工获取这些ETH币是有随机性的,挖矿的收益取决于投入的算力,就相当你的计算机越多,你答题的正确的概率也就越高,更容易获得区块奖励。
『柒』 【必看】ETH低风险套利的一种方法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近一段关注EOS众筹比较多,看到有小伙伴根据EOS/ETH的数据,发了如下一张图:
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涨跌周期基本以23小时为一个轮回,如果在每间隔23小时高卖低买一次,算是一种比较稳妥的获利办法。
你一定很好奇,这真的是一个规律吗?或者说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还要从EOS众筹开始说起。BM当时天才的提出了EOS众筹的想法,以23小时为周期,持续一年,此种众筹方式可谓前无古人。
我猜测BM是不是考虑区块链乃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项目,因此把众筹时间固定在几点似乎都不合适,那干脆轮流,每个时间都轮到。
现在把ETH换成EOS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二级市场买入,二是参与一级市场的众筹。
假设一级市场众筹的价格持续高于二级市场买入,那么参与众筹的人必然越来越少,让参与一级市场众筹的价格慢慢降低。降低到什么程度呢?比较合理的结果是:一级市场众筹的价格略低于或等于二级市场的价格。
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以下数据仅为说明用。
比如在二级市场(就是在交易所买入)1个ETH可以换40个EOS,但是在一级市场(参与众筹)1个ETH可以换41个EOS,那必然有人会用1个ETH参与众筹换来41个EOS,然后在二级市场换回ETH,这样在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1个ETH就变成了1.025个ETH,获利了2.5%。
近期随着EOS价格的走高,每天参与众筹的ETH多达4万多个。
这里肯定有不少比例的资金是在进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搬砖套利。
如果知道了这个原理,那么可以分析出在EOS的众筹时间点就是一个EOS价格的相对低点,这时用ETH换成EOS,等过一小段时间等EOS涨上去,再把EOS换回ETH,实现套利。
以最近两周多的数据来分析,假设在每天众筹的时间点把ETH换成EOS,在一小时后把EOS换回ETH,可以盈利多少呢?
经过计算,最近18天的收益总计为3.6%,看起来不算多,好处是风险较小。
如果资金量较大收益绝对收益也比较可观。
即使发生风险,EOS和ETH也都是大币种,也不会砸在手里。
由于时间仓促,我后续会更新上述表格,补充EOS众筹当时的价格和众筹1小时后的价格。
最后小结一下操作步骤:
①在EOS的众筹网站查询每天EOS的众筹时间
②在众筹时间点,在交易网站(如币安)用ETH买入EOS
③1小时后再把EOS换回ETH
这是一种低风险套利的方式,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有时二级市场的波动比较大,出现暂时的亏损也是正常的。
如在图中可以看到,在4月29日,市场波动极大,在众筹后的一个小时内EOS/ETH下跌了4.1%。
不过我们做事情,只要做概率大的事情即可。如果像银行存款那样,虽然几乎无风险,但年化收益率只有区区1.75%。
如果用理性战胜人损失厌恶的感性,那么人的能力边界无疑就扩大了一些。
这也是借鉴了量化交易的思路,如果确认一件事情是大概率获利,那就学习冷冰冰的计算机,毫无感情的执行即可。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在距离EOS主网上线还有最后一个月,所以这种低风险套利的办法只能再持续4周,有兴趣尝试的小伙伴可要抓紧了。
『捌』 011:Ethash算法|《ETH原理与智能合约开发》笔记
待字闺中开发了一门区块链方面的课程:《深入浅出ETH原理与智能合约开发》,马良老师讲授。此文集记录我的学习笔记。
课程共8节课。其中,前四课讲ETH原理,后四课讲智能合约。
第四课分为三部分:
这篇文章是第四课第一部分的学习笔记:Ethash算法。
这节课介绍的是以太坊非常核心的挖矿算法。
在介绍Ethash算法之前,先讲一些背景知识。其实区块链技术主要是解决一个共识的问题,而共识是一个层次很丰富的概念,这里把范畴缩小,只讨论区块链中的共识。
什么是共识?
在区块链中,共识是指哪个节点有记账权。网络中有多个节点,理论上都有记账权,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到底谁来记帐。另一个问题,交易一定是有顺序的,即谁在前,前在后。这样可以解决双花问题。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谁记帐和交易的顺序。
什么是工作量证明算法
为了决定众多节点中谁来记帐,可以有多种方案。其中,工作量证明就让节点去算一个哈希值,满足难度目标值的胜出。这个过程只能通过枚举计算,谁算的快,谁获胜的概率大。收益跟节点的工作量有关,这就是工作量证明算法。
为什么要引入工作量证明算法?
Hash Cash 由Adam Back 在1997年发表,中本聪首次在比特币中应用来解决共识问题。
它最初用来解决垃圾邮件问题。
其主要设计思想是通过暴力搜索,找到一种Block头部组合(通过调整nonce)使得嵌套的SHA256单向散列值输出小于一个特定的值(Target)。
这个算法是计算密集型算法,一开始从CPU挖矿,转而为GPU,转而为FPGA,转而为ASIC,从而使得算力变得非常集中。
算力集中就会带来一个问题,若有一个矿池的算力达到51%,则它就会有作恶的风险。这是比特币等使用工作量证明算法的系统的弊端。而以太坊则吸取了这个教训,进行了一些改进,诞生了Ethash算法。
Ethash算法吸取了比特币的教训,专门设计了非常不利用计算的模型,它采用了I/O密集的模型,I/O慢,计算再快也没用。这样,对专用集成电路则不是那么有效。
该算法对GPU友好。一是考虑如果只支持CPU,担心易被木马攻击;二是现在的显存都很大。
轻型客户端的算法不适于挖矿,易于验证;快速启动
算法中,主要依赖于Keccake256 。
数据源除了传统的Block头部,还引入了随机数阵列DAG(有向非循环图)(Vitalik提出)
种子值很小。根据种子值生成缓存值,缓存层的初始值为16M,每个世代增加128K。
在缓存层之下是矿工使用的数据值,数据层的初始值是1G,每个世代增加8M。整个数据层的大小是128Bytes的素数倍。
框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DAG的生成,二是用Hashimoto来计算最终的结果。
DAG分为三个层次,种子层,缓存层,数据层。三个层次是逐渐增大的。
种子层很小,依赖上个世代的种子层。
缓存层的第一个数据是根据种子层生成的,后面的根据前面的一个来生成,它是一个串行化的过程。其初始大小是16M,每个世代增加128K。每个元素64字节。
数据层就是要用到的数据,其初始大小1G,现在约2个G,每个元素128字节。数据层的元素依赖缓存层的256个元素。
整个流程是内存密集型。
首先是头部信息和随机数结合在一起,做一个Keccak运算,获得初始的单向散列值Mix[0],128字节。然后,通过另外一个函数,映射到DAG上,获取一个值,再与Mix[0]混合得到Mix[1],如此循环64次,得到Mix[64],128字节。
接下来经过后处理过程,得到 mix final 值,32字节。(这个值在前面两个小节《 009:GHOST协议 》、《 010:搭建测试网络 》都出现过)
再经过计算,得出结果。把它和目标值相比较,小于则挖矿成功。
难度值大,目标值小,就越难(前面需要的 0 越多)。
这个过程也是挖矿难,验证容易。
为防止矿机,mix function函数也有更新过。
难度公式见课件截图。
根据上一个区块的难度,来推算下一个。
从公式看出,难度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上一区块的难度,然后是线性部分,最后是非线性部分。
非线性部分也叫难度炸弹,在过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后,难度是指数上升。如此设计,其背后的目的是,在以太坊的项目周期中,在大都会版本后的下一个版本中,要转换共识,由POW变为POW、POS混合型的协议。基金会的意思可能是使得挖矿变得没意思。
难度曲线图显示,2017年10月,难度有一个大的下降,奖励也由5个变为3个。
本节主要介绍了Ethash算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玖』 什么是以太币/以太坊ETH
以太币(ETH)是以太坊(Ethereum)的一种数字代币,被视为“比特币2.0版”,采用与比特币不同的区块链技术“以太坊”(Ethereum),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成果的民众区块链平台,由全球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构成的共鸣网络。开发者们需要支付以太币(ETH)来支撑应用的运行。和其他数字货币一样,以太币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进行买卖 。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0-1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拾』 etr是什么币
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代币称为以太币(Ether),代码为ETH,可在许多加密货币的外汇市场上交易,它也是以太坊上用来支付交易手续费和运算服务费的媒介 。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以太虚拟机” 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拓展资料】
以太币跟比特币有什么区别:
一、ETH与比特币方向不同
首先,ETH与比特币,这两者背后区块链系统的方向完全不同。比特币的定位就是单纯的数字货币,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它是为了取代法币、解决金融危机而诞生,主要应用于付款和价值转移。所以比特币背后的整个区块链网络方向都是以货币为主,解决交易、支付问题。而ETH则不同,它虽然也是数字货币,具备一定的交易属性,但是ETH背后的以太坊区块链网络定位是世界级的通用计算平台,它只是借用比特币中的区块链技术,以此为基础,朝着偏向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级应用方面发展。
二、ETH与比特币作用不同
由于以太坊与比特币的方向定位不同,导致两者的数字货币作用也有所不同。比特币的方向是货币,想要成为常规货币的替代品。所以,比特币系统中,其数字货币BTC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最终体现,它的作用就是作为支付交易的媒介和价值储存的载体。而以太坊的目标是操作系统级别的计算平台,就比较偏向于互联网服务方面,它的价值体现在于有多少用户使用以太坊这个平台,以及你这个平台给我提供多优质的服务。所以,这就决定了ETH在以太坊平台中,只是一个重要环节,但却不是全部平台的价值体现,它只是以太坊上提高服务质量、处理交易的一种货币工具,让平台上发生的点对点交易和应用程序更加便捷化。所以,尽管比特币和以太币都是数字货币,但比特币是想要成为法币的替代品,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被大家使用,整个系统更像是使用区块链技术支持的一个特定应用程序。
三、ETH与比特币机制原理不同
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不同。在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中,起到数据维护作用的共识机制是PoW机制,即工作量证明机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参与,谁处理得最快最好,谁就能获得记录数据的权力,进而获得比特币奖励。因为比特币的应用方向是货币,使用场景是没有中心化机构参与的点对点支付与交易,所以,比特币就强烈地需要去中心化与安全这两个属性,而PoW机制虽然处理交易的速度过慢,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但是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极高,故此与比特币契合。
以太坊所采用的是PoS共识机制,即权益证明机制,它的工作原理是,大家一起参与,谁持有的以太币多,谁就越容易获得记录数据的权力,进而获得ETH奖励。以太坊的应用方向是操作系统,它是想让大家在它的系统上部署智能合约、开发去中心化应用。以太坊虽然也需要去中心化的属性,但是比起比特币,它更需要高效率与低成本,不然你平台数据处理的效率过慢,手续费还高,谁愿意在你的平台上开发?所以,以太坊就采用了PoS机制,PoS的去中心化性虽然没PoW机制强,但是效率更快,处理数据也不需要花费非常大的资源。
四、ETH与比特币通证生态不同
ETH和比特币通证生态不同。比特币因为要做货币,其价值生态的支撑点在于共识价值,即有多少人认可它,并使用它进行交易。因此比特币的通证设计实际是一个通货收缩的经济模型,限定了比特币只有2100万枚,这样因为稀缺属性,价格会越来越高,更容易取得共识价值。而以太币不同,支撑它价值生态的点在于产品,即整个平台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解决了什么样的痛点等服务价值,与安卓系统、微信等产品类似,以太币是以太坊平台的一个工具,可以用来购买gas做手续费、募资等其他使用场景。因此以太坊的通证设计中,以太币并没有数量限制,发行量上限为每年1800万,挖矿难度也会随时间而上升,相对通货膨胀率每年都会下降。总的来说,ETH和比特币虽然都是数字货币,但各自背后代表的整个区块链系统,在作用、原理、生态价值等都有不同,以太坊的本质是一个操作系统级别的计算中心,以太币是打破了原有数字货币的定位,在比特币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方向,它除了自身的货币价值外,还包含了整个产品的价值,这是前所未有的,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以太坊是区块链2.0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