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区块链国际峰会6
① ggm全球金矿是传销吗
截止2018年11月30日,ggm全球金矿尚未被认定为传销。ggm全球金矿为北京汇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项目。
5月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广东深圳求水山酒店成功举办了《2018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安全战略峰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国情研究会、国情国力杂志社、中国国际金融战略研究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国富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筹备);
国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筹备)、国富集团经济安全工作治理委员会、太上皇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前海众享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乐鸥(深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中筹环球惠香港上市公司、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晋嘉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汇鑫基金(GGM)协办。
国富控股集团公司(简称国富集团),是通过特殊央企对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控股混改而组建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是基于为国家经济安全服务的职责与使命,致力于为社会提供一个规范和可控的“资源型实体+金融科技创新+共享经济服务”的综合发展平台。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企业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助推新时代下共享经济的规范、安全、健康、有序的科学发展。
峰会现场,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国家智库首席专家、粤港澳大湾区首席顾问胡正塬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专家谢文泽博士;
中国智慧城乡经济研究专家、国富数字资产交易中心筹委会组长秦晋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校董、资深黄金产业专家邓崇云教授、中国数字经济法律研究专家张宇主任律师等专家学者就以上议题做了深入探讨。
峰会上,成立了国富经济安全工作治理委员会,共享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安全课题组,以此来规范,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区块链数字经济,经济安全、监管首次作为主题出现,区块链行业市场规范时代来临,同时授予李军同志为国富经济安全治理委员会主任。
汇鑫基金GGM全球金矿项目也在峰会现场宣布正式启动,是首个将区块链技术和实际生产部门结合起来,实现利润的高透明度和公平分配。
② 推进金融业全面智能化,2018智能金融峰会解析FinTech新进程
金融科技的演进已经进入新阶段,市场的新变化正在推进新玩法产生:技术全面智能化、身份全方位赋能化、持牌机构前端化的趋势已成定势。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分布式技术催生越来越智能的金融业务,新的要求是——单一节点、单一技术的竞争正在被市场淡化,而综合、全面的混合型智能金融产品和服务将具备天然竞争优势,包括从技术架构、风控、营销、场景把控、线下运营等全链条的综合能力,从而市场进一步趋向垄断。
此外,监管套利终结、人口红利消退,金融创新的身份定位开始发生本质性转变——监管套利、人口红利逐渐消退,金融业务本身将很难再成为互联网创新型公司的核心武器,逐步转变成前台核心的后台供应商、赋能者。
同时,银行、消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赛道的地位上升,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玩家。互联网金融科技加持后,传统金融体系的分散性将会被打破,市场向头部企业聚拢。
如何解读金融科技的新特征、应对智能金融阶段的新要求?6月15日,亿欧和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政府指导,共同推进智能金融演进。
峰会将分解金融业务链条,从资金端、资产端及三方基础设施服务3个环节,将AI技术、区块链分布式技术带来的金融业智能化,展望新一代智能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版图。
本次参会嘉宾主要为科技特色显著的持牌系互联网银行、消金公司等业务型高管,已确认嘉宾包括创始人叶大清、 拍拍贷 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长顾鸣博士、小米金融陈曦、华瑞银行互联网业务负责人邝谧等。
同时,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百信银行副行长兼CIO寇冠、乐信CEO肖文杰、平安金融壹帐通CTO黄宇翔、包银消费金融董事长刘鑫等也在进一步确认中。
此外,本次活动上,还将发布由亿欧智库研究院撰写的《2018银行业科技创新行业分析报告》,将对银行业的金融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解读。
活动详情及购票请点击【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
③ 2018一带一路 召开时间
1、2018年6月8-9日在京举办2018年“一带一路”实施与推进会。
2、2018中国商务服务大会“一带一路”分论坛于2018年8月2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3、2018年8月28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共同主办的主题为“包容、发展、合作、共赢”的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京召开。
4、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将在海南博鳌盛大开幕。
(3)2018区块链国际峰会6扩展阅读:
一带一路影响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构建一个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
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大使命: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
④ 区块链的兴起,对未来金融造成什么影响
2018年8月6日,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专题分享,主题为: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以下文字根据讲座的语音整理,已经过作者审核。
蔡毅: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共享读书会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从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余年,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蔡毅,在青葱岁月当过作家,90年代写过一些书籍刊物和小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工作之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信息化工作,从金融的渠道到数据中心,从网点到科技,见证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2014年之后做过投资合伙人,近几年也在华为做金融行业顾问,从认知层面,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发展作咨询顾问。
接触区块链是2015年,我创办了华煊科技和共享读书会。目前我们主要关注区块链的认知和金融技术解决方案落地。认知层面采用读书会的方式进行互动分享和知识管理,技术层面结合区块链、大数据和AI等技术,重塑金融行业流程和场景,从局部切入。结缘区块链,源自我自己对区块链感兴趣,经常学习并和一些朋友进行探讨研究。当然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肤浅,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评指正。
美国的精英智囊曾经认为: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须依靠经济,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那么,金融的未来是什么呢?
今天的题目是: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简单介绍一下金融和金融体系;
区块链金融现状;
区块链金融展望。
初步形成阶段,第一个五年(1948年~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8年),这时的人行远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样。但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央行统收统支的“大一统”体系,第二个五年(1953年~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大一统其实是我们照搬国外的模式,具体国家我就不说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第三个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国银行(1912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中国建设银行(1954年成立)相继恢复或成立,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集货币发行与信贷于一身。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金融行业发展非常快。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十年时间(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1987年之后相继出现了交行、招行、深发、中信、恒丰。1988年出现了平安、广发、兴业。1992年出现了光大、华夏、浦发并在同年设立了证监会。
建设和完善社会**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这个意义很重大)、1998年出现了城商行并设立了保监会。银监会其实出现的比较晚,2003年才设立。从此一行三会格局形成。不过不久前,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了银保监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网状化”“强关联”的业态, 即:现在的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显著上升,信用联系日益紧密、混杂交织,错综复杂。
金融业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方面,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谋求加快转型和创新,力求在经营战略、市场定位、管理架构、业态、产品等创新方面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各类新兴金融机构大量涌现。
金融业态也呈现房地产金融化、非银机构“银行化”、资产证券化等新特点。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趋向复杂,金融体系催生和放大资产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体系的网状化和强关联拉大了金融业与金融监管的缺口,削弱了传统监管的有效性。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运行时间才十几年 那。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体系传导的路径和机制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拉长或变形,传导性和效力下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面临新的制约。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来不断因应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而加以改进,但近年来的金融体系复杂化对之提出了新的考验。广义货币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电子化等因素的冲击,被影子银行体系进一步削弱。
各类规避监管的跨市场、跨业务、跨界行为使多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比如:期限和产品严重错配的资金池操作隐藏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产品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监管不足以及地方债务、房地产、外部冲击等,都给金融体系稳定带来很大挑战。
一是依赖法律条文存在的商业信任,即政策导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为信用中介来保障实现资产转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机构为中心,处理完成的交易结算和清算。
1)诚信体系和信任机制问题。传统金融必须有严格的交易记录来累积信用,没有交易记录很难实现融资或贷款,因为没有技术手段确保双方交易安全。
2)交易结算的时间较长。传统金融交易时间不断提速,但结算时间仍比较长,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时到达。
3)中介服务成本高。传统金融交易体系重要收入来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续费或者贷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汇率改变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传统金融人为参与环节多,意味着人为错漏发生机率也更高。
一、金融与金融体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来讲讲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词源于明治维新(1868年)后的日本,这与日本1897年确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关联。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在1902年由财政部长梁启超提出,而当时张之洞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甲午战争后中国一直留在银本位,不过这也让中国躲过了1929的十年大萧条。
金融原意“金钱融通”,指资金在社会上的流通,后来意义得到扩展,表示与货币、信用有关的交易和经济活动。翻译成“金融”其实还有个原因:黄金曾是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价值与财富是以黄金为依据和标准。因此人们在制作标准金条时,需要将黄金融化成型,这也许是“金融”一词的本意,即将金属融化。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再来看一下后来我们对于金融的定义: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简单地讲,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更直白一些说,金融是双向反馈的。而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这个我们各位是比较了解的,也经常接触。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义和机构,还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的金融体系。
2中国的金融体系
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从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规范性研究往往是线性的。
就是我们往往以某个演进形态为标准(通常是发达市场经济体系,如苏联、德国、美国甚至于日本等),描述金融体系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从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进步途径,并着重解释对该标准形态的GAP及原因。
其实,我们从刚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已经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演进,中国的金融体系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化程度,均呈非线性地迅速上升:
以上这些变化超乎业界、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象,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积极方面,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构成均有所扩大,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场得到了发展,创新支付发展迅速。这个我们待会要讲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么,消极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国的金融体系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银行创新的滞后: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护”,而美国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经彻底市场化,中国迟了将近30年。
3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框架与基本问题
当然,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基于此,也引申出来四个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金融机构其实也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两年前我们在与工行、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了。而且其危机意识非常强。
4金融科技
正如刚才提到的积极的方面,金融机构一直寻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数字化的解决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京东提出的FinTech还是蚂蚁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质上都是科技与金融的更好的结合,就像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金融与区块链如何更好地结合一样。
金融科技1.0时代
在这一阶段,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作为并驾齐驱的行业存在,双方还没有真正融合,但科技进步已经开始推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自二战以来,通讯技术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打破国界,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也大大加速。这一时代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
金融科技2.0时代
科技在推动金融在强化全球化趋势的同时,使得金融服务越来越数字化。金融行业通过传统 IT 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一期间,金融机构在内部运营方面大量增加IT技术的采用,在许多流程方面已经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的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时代
互联网金融阶段,这个阶段金融科技的主力军是非金融机构的创业型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提供金融服务或者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金融服务。金融业通过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
金融科技4.0时代
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 IT 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
讲到这里,稍微总结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双向反馈的。我们讲了中国金融体系,了解了原来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时期成立的,所以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跃更具创新能力。然后我们讲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更好的发展。
摘抄与:文章: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
⑤ 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是怎么花式作死的
5月28日上午,一名特型演员扮演毛泽东参加2018年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的视频在朋友圈转发,该演员在演讲中称“我以毛泽东的名义感谢你们”。主办方介绍资料显示,组委会包含熊猫资本等投资机构,且活动受到火星财经等区块链媒体支持。新京报记者获悉,事后熊猫资本、火星财经等均发布澄清声明,称并未参与活动也未与论坛有合作。同时,组委会发布公告称,演员言论并不能代表组委会,只是表演的一个环节。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装物上使用和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以及任何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表现形式;禁止企业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和形象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或利用特型演员以领导人形象推销产品或者服务。
内容来源 新京报
⑥ 1、WBC会议是什么会议
有白细胞一个加号,属于泌尿系有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