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水平力怎么算
⑴ 桩基拨力如何计算
首先要有勘察单位的地质勘察报告,根据各层土的土质情况,根据土力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⑵ 什么情况要计算桩的水平力
开挖土方的维护桩,承当锚固用的拉力桩,……
⑶ 基础(如扩大基础、桩基础)的受力怎么验算
怎么计算。简单说一下,扩大基础的,上面传来的力有多大,地基承载力多大,算出宽度,长度。
然后进行截面设计,验算。调整一下,就好了。
桩则上面传来的力有多大,单桩承力有多大,算出多少根。布置一下,做个承台,承台验算一下,调整一下。就好了。
具体看一下课本,大学的课本吧。还是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范可去众智网免费下载。我没有电子版就不发你了。见谅。
现在都用软件计算,直接出结果。行与不行。计算过程没有。
⑷ 一般工程中桩基础为什么不考虑水平承载力验算
影响单桩水平承载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桩的截面刚度、材料强度、桩侧土质条件、桩的入土深度以及桩顶约束情况。桩基一般都承受有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力矩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其竖向承载力之外,还必须考虑其承受水平荷载的能力。
(一)桩身强度和刚度桩的直径愈大,桩身材料强度愈高(如桩身为高强度混凝土或钢材等),桩身的抗弯刚度则愈高其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就愈强。对于抗弯性能差的桩,其水平承载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如低配筋率的灌注桩通常是桩身首先出现裂缝,然后断裂破坏;而对于抗弯性能好的桩,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虽然未断裂,但当桩侧土体显著隆起,或桩顶水平位移大大超过上部结构的允许值时,也应该认为桩已达到水平承载力的极限状态。
(二)桩侧土质条件桩侧土质愈好,其水平抗力愈大,或地基上水平抗力系数愈大,桩的水平承载能力就愈高,尤其是桩侧表层土(3~4倍桩径范围内)的承载能力极大地影响桩身的水平承载力。因此,当表层土较差时,一般应采取回填碎石潘实等改良加固表层土的方案进行处理,可较大地提高桩身的水平承载力。 (三)桩顶约束条件地基土的水平抗力系数随桩身水平位移的增大呈指数衰减。因此,对桩顶水平位移的约束愈好,则桩侧土的水平抗力愈大。建筑桩基桩顶与承台连接的实际工作状态介于刚接与铰接之间,这是由于桩顶嵌入承台长度较短(5~10cm),承台混凝土为二次浇注,桩顶主筋锚入承台为30dg,在较小水平力作用下桩顶周边混凝土出现塑变,形成传递剪力和部分弯矩的非完全嵌固状态,其既能减少桩顶位移(相对于桩顶自由情况),又能降低桩顶约束弯矩(相对于完全嵌固情况),重新分配桩身弯矩。
(四)桩的入土深度随着桩的入土深度增大,桩侧土将获得足够的嵌固作用,使地面位移趋于最小。当桩的入土深的较小时,桩侧土嵌固作用不足,地面位移很可能大到为上部结构所不容许,同时桩底也有相当大的力矩和位移,而要求桩底土对其有足够的嵌固能力。但当桩的入土深度达到一定值(无量钢深度为4.0/a),再增加桩的入土深度,对桩的水平承载力不再起作用。因此,在工程中无限地利用增加桩的入土深度来提高基桩的水平承载力是步可取的。由于桩与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动荷载和循环荷载的作用,也将导致地基的水平抗力系数减小,使桩的水平承载力降低。此外,通过设置连系梁(或地梁),采用刚度较大的承台,设置斜桩,保证桩接头的刚度等构造措施,亦可使桩的水平承载力得以较大地改善。
⑸ 什么时候需要验算单桩水平力荷载
一个条形基础上有若干个柱子,每个柱子都有一个F和M,将这些M,F,向条形基础中心简化,得出一个合F,合M,由合F,M,算出条形基础下的地基反力,地基反力应不大于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如不满足,需要调整条形基础的底面积等尺寸,直到满足。由反力按倒梁法,可算出条形基础各截面的弯矩剪力等,进而进行截面复核配筋。
⑹ 桩基承台怎么计算力
根据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承载力计算的经验方法,通过单桩、单承台组合的低承台复合桩基在承台作用下的承载机理,以弹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低承台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式.低承台复合桩基的模型实验、野外试验、工程实测结果与本文中的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实测值与计算值均较接近.证明本文在考虑承台的分担荷载作用及承台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提高的前提下,而建立的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可供工程界应用与参考,且可大大节约工程资金,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⑺ 如何计算单桩承载力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一、设计资料
1. 基桩设计参数
成桩工艺: 混凝土预制桩
承载力设计参数取值: 根据建筑桩基规范查表
孔口标高0.00 m
桩顶标高0.50 m
桩身设计直径: d = 0.80 m
桩身长度: l = 18.00 m
2. 岩土设计参数
层号 土层名称 层厚(m) 层底埋深(m) 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填土 3.00 3.00 N =5.00 17 -
2 红粘土 3.00 6.00 αw =0.70,IL =0.50 26 -
3 红粘土 3.00 9.00 αw =0.70,IL =0.50 29 -
4 红粘土 3.00 12.00 αw =0.70,IL =0.50 32 -
5 红粘土 3.00 15.00 αw =0.70,IL =0.50 33 -
6 红粘土 3.00 18.00 αw =0.70,IL =0.50 34 2700
7 红粘土 3.00 21.00 αw =0.70,IL =0.50 32 -
8 红粘土 3.00 24.00 αw =0.70,IL =0.50 32 -
3. 设计依据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以下简称 桩基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1. 计算参数表
土层 计算厚度li(m) 极限侧阻力qsik(kPa) 极限端阻力qpk(kPa)
1 3.00 17 0
2 3.00 26 0
3 3.00 29 0
4 3.00 32 0
5 3.00 33 0
6 2.50 34 2700
2. 桩身周长u、桩端面积Ap计算
u = × 0.80 = 2.51 m
Ap = × 0.802 / 4 = 0.50 m2
3.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估算
根据桩基规范5.2.8按下式计算
Quk = Qsk + Qpk
土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
Qsk = uqsikli = 2.51 × (17 × 3.00 + 26 × 3.00 + 29 × 3.00 + 32 × 3.00 + 33 × 3.00 + 34 × 2.50) = 1243 kN
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
Qpk = qpkAp = 0.50 × 2700 = 1357 kN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uk = Qsk + Qpk = 1243 + 1357 = 2600 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计算,根据基础规范附录Q条文Q.0.10第7条规定
Ra = Quk/2 = 2600 / 2 = 1300 kN
(7)桩基水平力怎么算扩展阅读:
桩的刚度较小时,桩顶截面的位移较大而桩底较小,桩顶处桩侧摩阻力常较大;当桩刚度较大时,桩身各截面位移较接近,由于桩下部侧面土的初始法向应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也较大,以致桩下部桩侧摩阻力大于桩上部。
由于桩底地基土的压缩是逐渐完成的,因此桩侧摩阻力所承担荷载将随时间由桩身上部向桩下部转移。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及完成后桩侧土的性质、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会有变化,影响桩侧摩阻力,并且往往也有时间效应。影响桩侧摩阻力的诸因素中,土的类别、性状是主要因素。
在分析基桩承载力等问题时,各因素对桩侧摩阻力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应分别情况予以注意。在塑性状态粘性上中打桩,在桩侧造成对土的扰动,再加上打桩的挤压影响会在打桩过程中使桩周围土内孔隙水压力上升,土的抗剪强度降低,桩侧摩阻力变小。
待打桩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后,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再加上粘土的触变性质,使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抗剪强度不但能得到恢复,而且往往还可能超过其原来强度,桩侧摩阻力得到提高。
在砂性上中打桩时,桩侧摩阻力的变化与砂土的初始密度有关,如密实砂性上有剪胀性会使摩阻力出现峰值后有所下降。
桩侧摩阻力的大小及其分布决定着桩身轴向力随深度的变化及数值,因此掌握、了解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对研究和分析桩的工作状态有重要作用。
由于影响桩侧摩阻力的因素即桩土间的相对位移、土中的侧向应力及上质分布及性状均随深度变比,因此要精确地用物理力学方程描述桩侧摩阻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较复杂。
⑻ 桩基手算怎么算
桩基手工计算,有几个已知条件:
1、桩顶水平力和垂直力;
2、土壤的成分
3、桩底土(岩石)的竖向承载力。
计算首先采用假设h(桩长)和R(桩径),在h长度内,穿过几层土。每层土都有对桩壁产生摩阻力(可以查有关《规范》)。这个摩阻力的合力+桩底承载力就可以对桩产生垂直荷载的反作用(计算桩能承载多少垂直荷载)。
至于桩顶水平荷载作用,在桥梁设计规范里,有一种桩基计算方法,叫m法(地基系数法),即每一种土壤都有抵抗剪切的能力,这种抗剪切的能力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抵抗水平力的抗力。通过计算桩身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位计算,就可以计算出桩身在土壤中抵抗水平力的能力。垂直荷载作用,水平荷载作用都计算出来了,那么再来计算桩身的强度,再来进行装截面配筋......
⑼ 桩承载力如何计算
(一)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
静力触探试验中的探头与土的相互作用,相似于桩与土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用静力触探试验测得的比贯入阻力(单桥)或双桥探头中的锥尖阻力与侧壁摩阻力估算单桩承载力。但不能直接以静力触探中端阻与摩阻作为实际单桩的端阻力和摩阻力,而必须经过修正,这是因为静力触探的工作性能与实际单桩的工作性能有所不同。
(1)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如无当地经验可按下式计算:
quk=
qsk+qpk=u∑qsik·li+α·psk·ap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周长;
qsik——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值估算的桩周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li——桩穿越第i层土的厚度;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
psk——桩端附近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标准值(平均值);
ap——桩端面积。
(2)
根据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确定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对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计算:
quk=u∑liβifsi+αqcap
式中:fsi——第i层土的探头平均侧阻力;
qc——桩端平面上、下探头阻力,取桩端平面以上4d(d为桩的直径或边长)范围内按土层厚度的探头阻力加权平均值,然后再和桩端平面以下1d范围内的探头阻力进行平均;
α——桩端阻力修正系数,对粘性土、粉土取2/3,饱和砂土取1/2;
βi——第i层土桩侧阻力综合修正系数。
(二)土的物理指标法确定单桩承载力
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
quk=qsk+qpk=u∑qsikli+qpkap
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规范。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查表
三、群桩承载力与群桩沉降验算
当桩中心距小于或等于6倍桩径且桩数超过9根(含9根)时,可将桩和土作为假想的实体基础,此时桩台、桩和桩间土形成一个整体,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一起下沉,这便是群桩作用。验算这类桩基的承载力与沉降时,按实体基础考虑。
(一)群桩承载力验算
群桩承载力验算是指验算实体基础底面(桩端平面处)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常用方法之一是假定荷载从最外一圈的桩顶,以φ0/4的倾角向下扩散传布(φ0为桩长范围内各土层的平均内摩擦角),此时应满足:
中心荷载时,
偏心荷载时,
(二)群桩沉降验算
群桩沉降验算时,同样将群桩作为实体基础,所计算的桩基变形值应满足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的规定,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查表中的规定采用,对于表中未包括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允许值,可根据上部结构对桩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确定。
实体基础的底面尺寸可按φ0/4扩散后的范围取值,亦可按桩端处群桩所占的范围取值,两种取法的计算结果略有差别。
群桩的沉降计算可按浅基础的沉降计算步骤进行,亦即前面介绍的沉降计算方法。也可按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