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DSA去中心化

DSA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1-09-06 22:30:21

⑴ 给微细血管造影的DSA是什么

医学上每一种发明或发现,都让我们在诊断治疗疾病的道路上更快地前进。给微细血管造影的DSA也不例外!

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英文缩写。这是一个多么绕嘴的名字!它的产生很曲折,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高深的学问。

从外科手术出现后,人们一直在探索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搞清楚人的动脉血管是怎么分布的。

因此,当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线后,不久就有人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造影研究,方法是向手的动脉里注入一种造影剂,然后拍X光片,从而可以看见动脉血管的分布。

到1923年,有人首次在人体上作了血管造影检查。30年代,有了心脏X线造影,甚至可以经腰部穿刺动脉造影。医学家们不断改进动脉插管的方法,使动脉造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无论怎么改进,传统的造影技术的某些缺点总在影响检查的质量,有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

一是,进行动脉造影需要切开皮肤,再从动脉中插入导管,是一种“侵入性”的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的损伤和痛苦。这种造影方法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

二是,要检查身体较厚、骨骼肌肉较多、结构较复杂的部位时,往往肌肉、骨骼、脏器互相重叠,拍出的X线片子,肌肉、骨骼的影像遮挡了要看的血管,使血管影像模糊不清,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对病人安全、影像显示得更清楚的血管造影方法,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探索。人们设想,如果能把与血管重叠的背景影像(如肌肉、骨胳等)除去,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这就是减影法的最初设想。

从设想的提出,到最终实现,有许许多多的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早在30年代,就有人参照当时照相馆的一些方法,提出底片减影法,也就是用正负底片相叠的方法来消除背景。60年代,又出现了模拟电子减影法。但都由于操作复杂,照片质量差而未能推广。直到8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于医学,才出现了数字减影技术。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的一种检查方法,它使我们的视野延伸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又叫数字式X线摄影术。它是把电子计算机数字化的能力与常规X线摄影和透视装置结合起来的一种血管造影检查新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的程序是:在进行血管造影之前,先拍一张检查部位的X光片,这叫掩模像。然后从静脉注入微量造影剂,再拍一张同一部位血管造影的X光片,这叫造影像。之后,把这两张像通过X线摄像增强系统,把所形成的图像视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存入相应的掩模像储存器和造影储存器里,再输入减法器中相减,于是就能获得一幅清晰的、造影剂标示出来的血管图像。这个血管图像再经过对比、增强、模拟转换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就清晰地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了。这些图像还可以输入视盘、磁带和胶片中存挡保存。这样,就非常便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

数字减影造影术一问世,就以它的许多优点占据了优势。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安全,病人痛苦小,不需要住院,更重要的是排除了与血管无关的重叠影像,使保留下来的血管影像十分清晰,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使用这种方法,使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诊断正确率达97%,是目前评价血管闭塞性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可以指导医生进行血管内的成形手术,不但可用在一般血管,还可用在心脏的冠状动脉。

首先应用数字减影造影术进行血管内手术的是纽约中心医科大学的亚历克斯·伯雷斯顿。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爱思考的人。70年代,他在以色列做实习外科医生时,看到农民在沙漠中用滴灌法进行灌溉,从中得到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很细很细的导管,在数字减影造影术的指导下,将导管从体外直接进入血管内(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严密消毒下进行的),滴注少量很强的粘连剂,来切断肿瘤的血管,治疗肿瘤和修补破裂的血管。

后来,别人又在他的基础上,借助DSA技术和光导纤维内窥镜,在内窥镜头上装上“激光刀”,直接进入血管进行清除血管内病变或扩张血管的手术,当然,也可以对脑部血管进行手术,使过去需要开刀的手术变得大为简便。

⑵ 谁知道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什么是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位于脑的浅表或深部。畸形血管是由动脉与静脉构成,有的包含动脉瘤与静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有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其大小与形态多种多样。

什么是脑动静脉畸形
畸形血管是由动脉与静脉构成,有的包含动脉瘤与静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有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其大小与形态多种多样。多见于额叶与顶叶,其它如颞叶、枕叶、脑室内、丘脑、小脑与脑干也有发生。按病变的大小:直径<2.5cm为小型,2.5~5cm为中型,5~7.5cm为大型,>7.5cm为特大型。此类动静脉畸形也可发生在硬脑膜。

脑动静脉畸形有什么症状
常表现为癫痫与自发性脑出血,可有肢体不全瘫痪,部分病例有颅内压增高,类似脑瘤,较大的脑动静脉畸形,有时引起颅内瘀血的症状,颅眶部听诊有时听到血管性杂音。

脑动静脉畸形需要做哪些检查
头部CT检查。

如何治疗
一般部位的脑动静脉畸形,可采用手术切除病灶或微导管血管内栓塞治疗。位于重要功能区、位置特别深的脑内或巨大病灶,可采取在数字减影下动脉内栓塞的方法,以减少畸形血管病灶的血液供应,使病变减小或有利于进一步的手术切除或γ刀放射治疗。(一)手术治疗 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最根本治疗是手术切除。只要手术切除的危险性及病残率估计低于本病的自然危险性及病残率,就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①杜绝病变的出血;②纠正病变所引起的脑盗血,改善病变邻近区的脑供血状况。常用的手术方式有:①AVM全切除,②AVM供血动脉结扎,③血管内手术包括人工栓塞术、病变内凝固剂注射及可脱落球囊导管堵塞术等。必须指出间接手术包括结扎颈部的脑供血动脉或静脉,以减少AVM的流量是有害的,因这类手术没有闭塞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使原有的侧支供血也被"盗",加重脑缺血的程度与范围。

1.AVM全切除术 这是最合理也是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不仅切除了出血的根源,并且纠正了脑盗血现象,改善了邻近区域的脑血供,使原有的部分可逆性脑缺血症状得以恢复,由此而引起的抽搐发作可望减轻,智力障碍得以阻止继续恶化。应作为首选疗法来考虑。凡是1~3级(Spetzler级1~4级)的AVM均适应作此手术。3级以上(Spetzler评级5级)者应权衡手术利弊个别考虑。

2.供血动脉结扎术 适用于3级以上及4级(Spetzler级5级或6级)的病例,目的在

于减少AVM的血供,使AVM内的血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结扎必须紧靠病变边缘,以免增加邻近区域的脑缺血性损害。本手术没有把动静脉之间的分流消除,因此不论在防止出血及减少盗血方面效果都不很满意。远期随访常可有周围区侧支供应发生,使病变范围更为广泛,再出血机会依然存在。

3.血管内手术 主要为人工栓塞术,将栓子注入AVM的供血动脉,使堵塞部分动静脉通道以达到使病变缩小或部分栓塞的目的。采用的栓子有涂硅的钢珠、含碘的硅小球、干冻的硬脑膜、明胶海绵颗粒、肌肉小块、泡沫塑料等。栓子可经导管注入颈部动脉,使之顺血流进入病区,亦可作超选择性插管,将导管插至AVM区再注入栓子。亦有作开颅手术,分离出供应动脉后再作插管注入可凝固塑料堵塞。每次注射的栓子可从十余枚至数十枚不等,视当时病人的反应决定,手术可以分期分次进行。但本手术仅能使AVM部分栓塞,能得到根治的机会极少,疗效并不理想且难以预测。手术的副作用亦多,文献报道于有:脑梗塞、继发性SAH、诱使更广泛的侧支供血而病变扩大等。但对于巨大的AVM用此法作为切除术的术前准备,藉以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及可能发生的脑过度灌注现象可能有助。

手术疗效 自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作AVM切除以来手术疗效已有明显的改善。目前对于 1~2级AVM已可做到基本上没有死亡率及病残率,对于2级以上AVM手术的死亡率亦已下降至5%以下。

非手术治疗 目的是防止或制止出血、控制抽搐发作及缓解已经存在的神经系统症状。适用于不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及手术切除不全或作血管内手术的病例。治疗的方法同本章第一节中颅内AN的非手术治疗。

(二)放射治疗 对于不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有人主张作高能量放射治疗、阳离子或导向性r射线聚焦照射,除微小型的AVM可能有效外,对中大型者疗效不肯定,有待继续总结。但Olivecrona等曾发现在放射治疗下AVM有继续扩大者。

⑶ 磁共振扫描与经颅多普勒

经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研究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门新技术。国外于1982年由挪威 Aaslid等首推,国内于1988年陆续引进。
由于 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 MRI、 DSA、PET、 SPECT等影像技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因此,它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对正常和异常频谱形态统 一判定标准和命名,尚未建立各参数统一的正常值,而且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失败率为2.7%~5%。其原因为老年人(尤其是妇女)颅骨增厚、动脉迂曲、动脉移位等。
但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会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功能简介
由于颅骨较厚,阻碍了超声波的穿透,过去的多普勒超声只能探测颅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能穿透颅骨较薄处及自然孔道,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它可探测到的血管主要有:
ICA:颈内动脉颅内段
CS:颈内动脉虹吸部
MCA:大脑中动脉
ACA:大脑前动脉
PCA:大脑后动脉
ACOA:前交通动脉
PCOA:后交通动脉
OA:眼动脉
VA:椎动脉
BA:基底动脉
PICA:小脑后下动脉
TCD技术摒弃了传统的脑血流图的不准确性和脑血管造影的有创伤性,同时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佐证,可为脑血管病的诊断、监测、治疗提供参考信息,并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
经颅多普勒超声效果评价
(1)血流速度
血流速度反映脑动脉管腔大小及血流量。血流量一定时血流速度与管腔大小成反比例,当管腔严重狭窄(90%)或完全梗阻时,血流速度下降,个体间各值可有很大变异,但个体内差异很小,且左右基本对称,如两侧相差很大可认为异常。由于颅骨太厚,脑供血不足,血流本身信号弱及操作技术等原因,可有部分血管不能被探出,此类情况不能贸然诊为血管阻塞或发育不良。
(2)脉冲指数(PI)
反映脑血管外周阻力的大小,PI值越大,脑血管外周阻力越大,反之则阻力越小。
(3)音频信号及频谱图波形
反映脑血管局部的血流状态。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标准
以下一项或数项检测异常为病态。
(1)狭窄处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或有较大侧差(>2S)。
(2)狭窄后区域内脉动减少。
(3)任何区域呐导致频谱增宽的异常血流。
(4)后交通动脉或前交通动脉局部血流速度加快提示有侧支循环。
(5)脑底动脉中“不平衡”的血流比值;如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超过大脑中动脉。
(6)脑血管痉挛所致管腔狭窄: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流速度增加50%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达120CM/S。
临床应用
下列适应症可应用TCD检查:
(1)诊断颅内血管阻塞病。
(2)诊断颅外血管阻塞病变(特别对慢性ICA阻塞)合并颈总动脉压迫试验,以了解侧支循环是否良好。
(3)评价颅外血管病(ICA狭窄、阻塞、锁骨下动脉盗血)对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
(4)诊断与追踪探测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5)探测与鉴定静脉畸形(AVM)的供血动脉。
(6)评价WILLIS环侧支循环能力: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前,预测夹闭作用。
任何一种血管阻塞前后的探测。
(7)诊断颅内其他血管病:
颅底异常血管网症。
动脉瘤。
血管性痴呆。
颈动脉海绵窦瘘。
低血流量脑梗塞。
(8)间歇监测与追踪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
偏头痛的血管痉挛及(或)过度灌注。
急性卒中。
颅内血管阻塞后自发性或治疗后再通。
颅内血管阻塞后抗凝治疗过程中的血流改变。
血液粘稠度的变化。
(9)连续监测。
经颅多普勒辅助治疗抑郁症[3]
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 TCD)是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性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主要以血流速度的高低来评定血流状况,由于大脑动脉在同等情况下脑血管的内径相对来说几乎固定不变,根据脑血流速度的降低或增高就可以推测局部脑血流量的相应改变。TCD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性疾病的检查,用来检查精神疾病患者脑血流改变的研究文献较多。国内外大量学者用TCD检查抑郁症患者均发现存在脑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抑郁症患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多明显减慢,而且也发现存在偏侧脑半球化现象[1],如国内栾萍、欧红霞等对比检查抑郁症及神经症患者发现抑郁症患者较正常人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最大血流速(VP)均增高,但左侧的相应动脉血管血流速相对偏低,另外也有许多学者观察到,抑郁症患者左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更为显。此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由于脑神经元机能活动减低所致。大脑血流量和脑代谢及脑功能常有密切关系,从而间接影响认知功能,所以脑血流的改变将在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TCD检查时主要通过视觉的波形和听觉的超声信号反馈波来判断是否有异常,虽然能较敏感地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状态,但它不能保证超声的入射角度,需要熟练的超声诊断医生详细了解大脑解剖标志及血管路径,其主要缺陷是操作者不能看到颅内血管的走行及血管与超声束之间的角度,降低了血流速度重复测量的准确性。
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plex sonography,TCCS)是用低频探头显示脑实质二维结构、结合彩色多普勒CDFI及频谱多普勒PW等显示颅内血管及血流速度的一种直观而有效的诊断工具,能用来评价颅内血管、脑实质及颅骨结构,还能直接检测颅内脑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敏感地反映脑血管的功能状态,是一种可靠的、可重复的、价廉的、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疗效的脑血流改变的重要工具[2]。TCCS可通过直观的方式选择目标血管,测量颅内各主要血管的血流速度,临床上可用于脑溢血病人及中风病人的康复复查,并经常用于术中床旁检查急诊病人的脑血流情况。目前采用TCCS方法研究抑郁症等精神性疾病脑功能改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⑷ 北京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治疗时,一定要谨慎,不能盲目,一旦错选治疗方法,病情只会越来越严重的,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及时的采用DSA介入融通疗法治疗,效果就很棒。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无并发症、不手术、见效快、费用低。

—————————————以上资料来源自————————————————
【医院名称】---北京空军466医 院股骨头介 入中心
【治疗技术】---DSA介 入融通疗法
【权威专家】---李小丘教授、李鸿钧主任

⑸ 癌症治疗中,所谓的介入治疗是什么

众所周知,大医院优于小医院,公立医院优于私立医院,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癌症这样棘手的疾病就应该到公立的大医院去治疗。术业有专攻,一般的小医院、私立医院治疗一些常见小疾病是绰绰有余的,但对于癌症,这些医院没有癌症方面的权威专家,也没有丰富的癌症治疗临床经验,你放心把患者的生命安全交到那里吗?
一般,专业治疗癌症的大型公立医院针对癌症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是能够治愈肺癌的最佳疗法,但是,多数肺癌发现时就是中晚期了,已经失去了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只能采取静脉化疗或局部放疗,而两者的有效率均较差,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大。

省级三甲医院的肿瘤科教授指出,对于不能手术或常规放化疗效果不佳的肺癌和肺转移癌,介入治疗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还不错。对于中心型肺癌,其血供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因此可以通过介入插管,在支气管动脉内直接灌注化疗药物,这样肿瘤内的药物浓度高、治疗效果好,而全身副反应较轻,也不需要长期住院输液。对于伴有咯血的肺癌患者,可在灌注药物的同时,采用微粒对支气管动脉进行栓塞,大多数的咯血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⑹ 什么是DSA

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的英文缩写。这是一个多么绕嘴的名字!它的产生很曲折,同时也包含了许多高深的学问。

从外科手术出现后,人们一直在探索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搞清楚人的动脉血管是怎么分布的。

因此,当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线后,不久就有人在尸体上进行了手的动脉造影研究,方法是向手的动脉里注入一种造影剂,然后拍X光片,从而可以看见动脉血管的分布。

到1923年,有人首次在人体上作了血管造影检查。30年代,有了心脏X线造影,甚至可以经腰部穿刺动脉造影。医学家们不断改进动脉插管的方法,使动脉造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无论怎么改进,传统的造影技术的某些缺点总在影响检查的质量,有两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医学界。

一是,进行动脉造影需要切开皮肤,再从动脉中插入导管,是一种“侵入性”的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的损伤和痛苦。这种造影方法容易引起许多并发症。

二是,要检查身体较厚、骨骼肌肉较多、结构较复杂的部位时,往往肌肉、骨骼、脏器互相重叠,拍出的X线片子,肌肉、骨骼的影像遮挡了要看的血管,使血管影像模糊不清,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寻找一种操作简便,对病人安全、影像显示得更清楚的血管造影方法,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探索。人们设想,如果能把与血管重叠的背景影像(如肌肉、骨胳等)除去,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这就是减影法的最初设想。

从设想的提出,到最终实现,有许许多多的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早在30年代,就有人参照当时照相馆的一些方法,提出底片减影法,也就是用正负底片相叠的方法来消除背景。60年代,又出现了模拟电子减影法。但都由于操作复杂,照片质量差而未能推广。直到8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于医学,才出现了数字减影技术。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的一种检查方法,它使我们的视野延伸到了什么样的境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又叫数字式X线摄影术。它是把电子计算机数字化的能力与常规X线摄影和透视装置结合起来的一种血管造影检查新方法。

这种检查方法的程序是:在进行血管造影之前,先拍一张检查部位的X光片,这叫掩模像。然后从静脉注入微量造影剂,再拍一张同一部位血管造影的X光片,这叫造影像。之后,把这两张像通过X线摄像增强系统,把所形成的图像视频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存入相应的掩模像储存器和造影储存器里,再输入减法器中相减,于是就能获得一幅清晰的、造影剂标示出来的血管图像。这个血管图像再经过对比、增强、模拟转换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就清晰地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了。这些图像还可以输入视盘、磁带和胶片中存挡保存。这样,就非常便于治疗前后进行对比。

数字减影造影术一问世,就以它的许多优点占据了优势。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安全,病人痛苦小,不需要住院,更重要的是排除了与血管无关的重叠影像,使保留下来的血管影像十分清晰,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使用这种方法,使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诊断正确率达97%,是目前评价血管闭塞性疾病最好的方法之一。

不仅如此,这项技术还可以指导医生进行血管内的成形手术,不但可用在一般血管,还可用在心脏的冠状动脉。

首先应用数字减影造影术进行血管内手术的是纽约中心医科大学的亚历克斯·伯雷斯顿。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和爱思考的人。70年代,他在以色列做实习外科医生时,看到农民在沙漠中用滴灌法进行灌溉,从中得到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很细很细的导管,在数字减影造影术的指导下,将导管从体外直接进入血管内(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严密消毒下进行的),滴注少量很强的粘连剂,来切断肿瘤的血管,治疗肿瘤和修补破裂的血管。

后来,别人又在他的基础上,借助DSA技术和光导纤维内窥镜,在内窥镜头上装上“激光刀”,直接进入血管进行清除血管内病变或扩张血管的手术,当然,也可以对脑部血管进行手术,使过去需要开刀的手术变得大为简便。

从DSA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我们看到了“联想”这种思维方法在创新中的作用。

⑺ 请问如何治疗动脉硬化

所谓脑动脉硬化是指脑血管的慢性与增生性改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据美国统计,在脑血管死亡的人群中,半数归因于脑动脉硬化。病理改变可分三型:动脉粥样硬化、弥漫性小动脉硬化,微血管玻璃样变与纤维化,分别与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较为密切,但相互之间又都关系,其他常见病因为肥胖、吸烟、运动太少、内分泌紊乱,遗传等。

脑动脉硬化除了容易并发各种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外,由于严重、广泛的血管硬化、狭窄常可引起局部或全脑血流量减少,而使脑组织缺血、萎缩;脑部细微动脉的硬化,还易引起多发性微栓塞。

当脑功能受到广泛影响并出现特有的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脑动脉硬化症。

脑动脉硬化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1)神经衰弱征候群:头晕、头痛、失眠、多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思维能力缓慢、活动能力下降。(2)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主要表现为精神情感障碍。不能准确计算和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出现明显性格改变,如情感淡漠、思维迟缓、行为幼稚、不拘小节,有时其举动象平常所说的"老顽童",严重者还可出现妄想、猜疑、幻觉等各种精神障碍。(3)假性球麻痹("球"指脑干的延髓):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出现难以自我控制的强哭强笑,哭笑相似分不清、吞咽困难伴呛咳及流涎等。(4)帕金森综合征:面部缺乏表情,直立时身体向前弯,四肢肌强直而肘关节略屈,手指震颤呈搓丸样,步态小而身体前冲。

[治法]:活血通络,滋阴补肾
丹参18 玄参15 麦冬12 生地18 石菖蒲10 川芎15
当归18 黄精18 牛膝10 姜黄10 枸杞子18 夏枯草18
[加减]:
(1)肢体麻木,加鸡血藤30
(2)腰膝酸痛,加杜仲18 川断15
(3)四肢颤动不定者,加珍珠母30(先煎) 龙齿30(先煎)
(4)失眠者,加酸枣仁18 远志9
(5)抽搐者,加全蝎9 广地龙12

⑻ 医院的介入科是什么意思

一、介入治疗的定义

介入治疗准确的医学定义是在医学影像设备,比如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机、超声影像等引导下借助微创器材进行诊断和治疗。一些传统内科(全身药物治疗为主)和外科(开放手术)无法解决的疾病,往往是介入治疗大显身手的领域。介入治疗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突出优点。广义上看,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涵盖各个学科,如肿瘤科(肿瘤介入)、心内科(心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神经介入)、消化内科(内镜下介人)、骨科(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骨水泥介人治疗)、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介人治疗、内分泌功能亢进介入灭能术)、头颈外科(头颈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术)、普外科(大血管介人重建术)、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肺部小肿瘤外科手术前CT定位)、呼吸内科(大咳血血管介入治疗)等等。

二、介入治疗的分类

介入治疗涵盖全身各个部位,按照影像设备分为CT介入、磁共振介入和超声介入等。而根据操作途径,分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血管介入是指在血管中置入导管,按照疾病特点,可进行血管重建、功能灭活、局部化疗等;非血管介入则是指穿刺针直接穿刺到达病灶位置,根据疾病特点,可进行取组织活检诊断、病灶消融、置管引流等,或通过正常腔道置管或支架植人,恢复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等。

介入治疗有多种手段,它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是癌症综合治疗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期、症状、治疗目的、风险等因素酌情选择使用,恰当的介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某些癌症的局部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热点内容
区块链项目群名 发布:2025-07-14 17:55:07 浏览:429
济宁市任城区运河矿机厂制造厂 发布:2025-07-14 17:55:07 浏览:254
usdt转账能找到吗 发布:2025-07-14 17:53:20 浏览:374
区块链电子发票什么 发布:2025-07-14 17:39:50 浏览:901
交换机右边的接口eth 发布:2025-07-14 17:39:38 浏览:649
币圈混久的人 发布:2025-07-14 17:30:23 浏览:591
互联网币圈项目大全 发布:2025-07-14 17:25:16 浏览:17
自己配置zec矿机 发布:2025-07-14 17:11:50 浏览:885
剧豆区块链是真的吗 发布:2025-07-14 16:56:55 浏览:995
斗游世界区块链 发布:2025-07-14 16:51:50 浏览: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