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加法算力
Ⅰ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了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
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人13岁以前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他在这一阶段可以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其中有一些他并不知这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但这些并不成为影响他记忆的障碍,这些知识中的未知原因将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见闻的增多而破解。因此,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特别是13岁以前的记忆力。中、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我对此进行的强化训练主要内容有:①在自然数中1~10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②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③一些特定的计算结果,如125×8=1000,25×4=100,0.25= ,0.75= ,0.125= ,0.375= ,0.625= 等。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地掌握、牢记,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收到良好的作用,产生较高的效率。
五、注意培养仔细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计算教学还要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及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学生不能光喊“要细心!”,要教会方法,严格要求,形成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个好办法,它能让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加强验算的教学,让学生针对一道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切实掌握检验方法,熟练运用该方法去判断相类似的题的答案的正确性。
验算常利用加、减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六个关系式。估算常常根据积与商的变化规律来进行。比如:根据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乘数=1,积=被乘数;乘数<1,积<被乘数(0除外),不通过计算就能判断下面哪几道题的积大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小于被乘数,哪几道题的积等于被乘数:8× 、9× 、1×2、0.9×16、5×1、3× 、 ×1 。根据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0除外),不计算便可判断 ÷14、8÷1 、21÷ 、 ÷7、2 ÷1、0.45÷ 的商是大于被除数、小于被除数,还是等于被除数。
六、丰富学习活动,乐教乐学,激发学生兴趣。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抽象的运算符号构成的,学生容易感到烦躁和厌倦。因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才能促进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1、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数学计算趣味化。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了录音、投影等电教媒体,分散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2、组织游戏竞赛,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注意不稳定、不持久,无意注意起主要作用,且好奇好动好胜。在教学中适当用一些游戏,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下面列举了一些游戏活动,供大家参考:
●转陀螺,比计算。用硬纸板和火柴棒制作一个旋转陀螺,让学生们将陀螺倒下时所指的数字与陀螺正中的数字相加,看计算得又快又准。
●掷骰子,算加减。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上数字相加起来是多少。还可以让孩子将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看谁先算出正确的得数。
●摆扑克,比能力。同桌为一组,摆扑克牌,将摆出的牌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加四则运算,谁算得快,摆出的牌就属于他的了,看谁得到的牌最多。
●买商品,学本领。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为5角”,“用一元钱买一个4角钱的草药小蛋糕,应该找回6角钱”。教师可以在班中举行“小商场”的活动,也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给孩子锻炼、学习的机会。
●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大赛。每一周都定时举行一次班级数学计算大王擂台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谁算得最快最准,就是当周的擂主。
●小学生计算能力过关检测活动。这活动是模仿社会中计算机能力等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过关考试等设计的。将学生分组进行检测(分笔试和口试),学生的检测成绩发给学生计算能力等级证书,不达到一定标准(标准由教师根据本班的学生水平来确定)的学生,要补考直至过关为止。
七、加强各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密切联系。
小学各个年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平时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各个年级阶段计算教学的联系。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从一年级抓起,直到小学毕业,只能靠日积月累,不可能突击完成。每一节计算课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计算教学的系统中去理解教材,实施教法,使之上下贯通,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此外,各年级的教师必须加强平时教学的沟通交流、团结合作,促使各个年段的计算教学、整个学校的计算教学融合成一个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强练习。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
Ⅱ 干货:什么是显卡算力
1、就是根据挖矿软件,测试出来的数值,数值越大说明能在这软件中“速度”越快。
2、一般挖矿软件不同,其不同算法,出现排名也会有差别的。
Ⅲ 什么是云算力
云算力,就是你租用了固定算力一段时间,同时拥有了这段时间里的算力收益,如果是挖的比特币的话,那么你就相当于你用折扣买了币,但是如果币价大跌的话 一般也不会亏很多。
等同于把矿机分开来卖了,但是矿机的所有权归卖云算力的公司。
Ⅳ 什么是锁算力显卡
显卡锁算力是指防止“矿工”大量购置游戏显卡来挖矿。
把不锁算力的显卡,进行软锁翻新,也就是刷回以前的带锁BIOS,来进行售卖,众说纷纭,说法万千,至于可信度,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新堆积的矿卡会流入3个地方。
品相好一点的翻新到整机市场,整机售卖要简单很多,一般品相的流入网吧、二道贩子手中,进行包装,或者使用,矿渣被散户奸商挂上咸鱼,包装成女士一手自用,不会挖矿等各种说法。
台式机挖矿,损害的只是显卡。再具体点说,RTX30和RTX20系显卡来说对显存危害比较大,对显卡核心伤害小一点,因为30跟20系显卡核心不需要超,只需要吵吵显存就可以了。
笔记本就不一样了,游戏本整个散热系统都是连在一块的,风道空间及其狭小,涡轮扇的进风量又很有限,一般来说,CPU和GPU的散热是串联在一起的,挖矿不仅影响GPU的温度,还会影响CPU、固态、内存、主板VRM和各种芯片的温度,甚至有一些旷工还在合着盖子挖矿,怕是连屏幕都得坏。
Ⅳ 孩子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1、孩子在初学数学的时候,可能需要借助一些物品来练习数学,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数学计算以后,千万不要总是靠摆东西或者数手指头的方法,而是养成心算的好习惯。
2、学习数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要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扎实,基础学好了,后面的难题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经常训练,让孩子能够熟悉并且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才能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
4、家长可以利用平时游戏的时候,教授孩子数学计算方法,比如打扑克,飞行棋,让孩子去计算比较小的数字,时间长了就熟练了,能力也就提高了。
5、毕竟学习的事情不会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孩子,只要有进步,就采用鼓励的方法,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1.让孩子去买东西是学习数学的捷径。
●经常问一问孩子“大概有多少?”
尽量不要在家里重复学校的学习方法。反复用一种方法练习,容易使孩子产生“又来这一套”的想法。不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家长可以常问问孩子“×××一共有多少?”使孩子养成习惯,看到任何事物都可自觉地将其归纳为“多”和“少”的概念。
教孩子学计算的时候,不要使孩子感觉过于突然。如果能使孩子养成看见任何物体都会自觉进行“一共有几个”的计算习惯,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就可引导孩子进行“数字比较”练习了。可让孩子数桔子、草霉,楼梯及车站的台阶等。一旦孩子数对了,应及时表扬。
●商店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最好教室
提高孩子的加法计算能力“,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莫过于数钱币了。把钱币交给孩子,让他计算“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从实际应用出发进行学习,可以称得上学习的捷径了。如“5个一角的钱为5角”,“用~“元钱买一个3角钱的夹馅面包,应该找回7角钱”。尽量要求孩子快速回答问题。家长经常带孩子去商店买东西,是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极好途径。用钱币训练会使孩子很快掌握计算本领。
●做减法练习之前,请大量进行加法练习
如果孩子计算减法的能力较差的话,在进行家庭辅导的时候不要过多地进行减法练习,而应该进行加法练习。这样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能自由自在地进行加法计算,那么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掌握减法计算的能力。关键的问题是一定要使孩子觉得加法计算十分有意思。请注意,有时候孩子会不加思索地。顺利地写习题,这是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计算上的证据。集中精力学习才能使孩子具备真正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孩子计算能力的游戏。
●加法游戏
用硬纸板和火柴棒制作一个旋转陀螺,让孩子将陀螺倒下时所指的数字与陀螺正中的数字相加,看推算得快。
●掷骰游戏
准备两个骰子,同时投掷,让孩子算一算,两个骰子加在一起的数字为儿。
除搞加法计算以外,还可以让孩子将数大的一个减去数小的一个,看谁先算出得数。
●合成分解游戏
以3张扑克牌为一组,可使用1-10的扑克牌。先放一张扑克牌在上面,将另一张放在第一张扑克的左下方,让孩子说出第三张扑克应当等于几。
Ⅵ 孩子计算能力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有父母问: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了,虽然学前他已经学了一些10以内的加减法,但上学后发现他在口算方面还不是特别好,速度慢准确率低。老师让父母在家里多给孩子出题练习。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吗?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孩子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一般来说,学习能力主要是学校培养,但是,家庭有生活实践的优势,所以,父母也有可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能力,养成学用结合的好习惯。
每天都应该进行几分钟的口算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孩子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的积极状态。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孩子和父母对报口算等,每天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长期进行,持之以恒,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父母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候,穿插进行趣味性练习。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能提高孩子的口算兴趣和计算速度。
在练习口算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小手段,如:一段时间小结一次,如果孩子连续几次都算得不错,可以发些小奖品,或给孩子一些其他的奖励。
Ⅶ 如何提高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能力论文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Ⅷ 什么是超级算力
算力可以理解为计算能力,即CPU、GPU等用于数据运算硬件的运算能力。目前一般多用于衡量虚拟货币矿机的运算速度。超级算力是指把散布在世界网络上的闲置算力进行整合管理,聚集为超高性能的运算服务能力。可以简单理解为共享版分布式的云计算或共享版超级计算机。
Ⅸ 什么是行为算力跟机器算力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如果把算力看作衡量贡献的计量单位,那么比特币生态内的算力就是机器算力,也就是计算机提供的算力(贡献),行为算力就是行为提供的算力(贡献)!目前我了解的提出行为算力的是超级算力生态,英文名叫:SUPER POINTS。这个生态认为我们的行为对生态是有贡献的,比如我们在淘宝上买卖东西,买家和卖家的每次买卖行为、快递员的每次送货行为对于整个淘宝生态的做大做强是有贡献的,所以,超级算力认为,这样的买卖行为、送货行为应该得到认可,并且获得回报,通过算力和生态的代币,可以解决生态利润的合理分配,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下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