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欧洲中心主义
Ⅰ 怎样理解和评价比较文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
在比较文学学科领域内存在的文化中心主义,特别以是"欧洲中心主义"观念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产生的背景原因、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危害。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沟通和对话的日益增多,这种在西方比较文学界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越来越偏离了从跨文化的角度寻求文化互动和文学共性,造成了研究的局限性。于是就有了"文化相对主义"概念的引入,但长期以来,欧洲学术界为了突出自己的优越性和特殊性,在研究比较文学和文化时还是打着"文化相对主义"的旗号。随着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相对主义的内涵也从妄自尊大演变成了宽容尊重。
Ⅱ 欧洲中心主义
“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欧洲中心论”依据与两个支柱,一、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说黑格尔是“欧洲中心论”在地理方面的系统论述者,但是兰德斯十分露骨的予以阐述,热带国家的劳动效率低下,干旱的地带需要灌溉,谈到西欧,他说“欧洲确实有冬季,冷的足阻止病毒和害虫的大量繁殖。”还有降水等等的例子,得出结论胜利属于欧洲,从而得出种族优劣论,成为近代“欧洲中心论”本质成立的理论依据;另一个就是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认为欧洲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自由,民主,理性,得以在近代开启资本主义的大门。在韦伯那里有精致的论述。
在“欧洲中心论”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条暗流——整体世界史观。在每一个阶段,史家都是在探讨如何更加理性的撰写世界史,寻求整体世界的发展规律,但是每一次在这个大浪过后,总会偏离航道,转到“欧洲中心论”上,也不能不说这个与欧洲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关。从亚历山大东征、文艺复兴开启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殖民,在东西方民族近距离接触时,西方凭借科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在古代就存在的文化优越论在西方不曾中断。但是当“欧洲中心论”在黑格尔、兰克手中发展成熟后,随着一战的结束,批判的声音终于不再是飘飘渺渺,开始明朗有力起来。从对“欧洲中心论”进行文化形态的批判,到整体史观和今天的全球史观。
1917年,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出版了他的著作《西方的没落》,并预言了西方文化的必然衰落,对长久以来以欧洲文化优越感自豪的欧洲人以迎头一击,而汤因比(Am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的《历史研究》,表达了作者“我试图把人类的历史视为一个整体,换言之,即从世界性的角度去看待它。”并且在文明的考察中从斯宾格勒的八种发展到了二十一种。
总之从一战以后,尤其是二战,史学越来越走向多元化,“欧洲中心论”地位在动摇,对其批判越来越多,但是“欧洲中心论”根已深、蒂已固,坚持此观点的仍然不在少数,其一就是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960~1920)从理性资本主义的角度,再次论证了欧洲神话,由于欧洲的理性精神,资本主义在欧洲出现,而没有出现在中国。他因此也被认为是“欧洲中心论”最精致的论著者。但是其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50,60年代的历史著作里还是可以看到“欧洲中心论”的痕迹,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对“欧洲中心论”批判的反批判,它们采取不同的形式维护欧洲奇迹论,其中如1981年埃里克琼斯的《欧洲奇迹》,最具典型,近些年来比较引人注意的史学流向是全球史观,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塔夫理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
Ⅲ 欧洲中心主义的提出时什么时间呢·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欧洲中心论是资本主义凭借其经济的、政治的优势向全球扩张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为自己主宰世界制造历史合法性的说教。它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
Ⅳ 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美国的崛起和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力普遍提高。
主观:欧洲的衰落和一二战对欧洲的破坏。
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生产力发展必然导致科学文化的进步,人的认知进而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会击溃欧洲中心主义。
2、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促使生产力的传播,生产力的传播进而导致世界其他大洲的发展,自然会导致世界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是击溃欧洲中心主义的直接因素。
Ⅳ 欧洲中心主义的提出时什么时间呢·当时的
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Ⅵ 比较欧洲中心主义和全球化的优缺点
摘要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Ⅶ 什么是欧洲中心论
欧洲中心论,也称欧洲中心主义,出现于十八世纪中后期,在十九世纪得以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为一种人文科学领域的思想偏见。这种观点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此欧洲是引领世界文明发展的先锋,也是非欧地区迈向现代文明的灯塔。这种狭隘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让欧洲无视于历史真相的存在,也忽视其他地区的文明贡献,因而导致欧洲对西方以外的世界缺乏理解,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终造成整个世界,包含学术界在内,长久以来都是以西方意识作为主体意识的现象。
Ⅷ 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思潮是怎样的
要摧毁西方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使中国不再是欧洲中心的边缘,但是也不能成为"中国中心主义"。他所希望的是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新的"人类性"观念。...民族主义的社会思潮...
Ⅸ 标题第三周周一:欧洲中心主义有什么表现,造成了什么后果
表现为殖民主义,后果是歪曲和贬低了非西方世界的成就和贡献。
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又称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从欧洲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欧洲中心论者认为欧洲的文明是世界上最进步最典型的文明。根据欧洲中心主义的这种理论,欧洲以外的国家都是野蛮的,只能向欧洲学习并沿着欧洲的路子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