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数字货币
A.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几届几次会议的”次”和”届”是怎么规定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组成人员是由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每5年为一届,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依次排列,称为“XX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如今年三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明自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行使职权,到2015年举行了三次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其组成人员在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相同,为5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依次排列,称为“XX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XX次会议”。例如,“2015年4月20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审议修订了多项法律草案,并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等。”
“届”数是自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累计(文革期间中断),“次”数是每届(人大、人大常委会)的累计。
B. 为什么叫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即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2020年5月21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2日上午开幕,28日下午闭幕。
会议推迟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2020年2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委员长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在北京举行。委员长会议建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2020年2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决定明确,适当推迟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具体开会时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另行决定。
2020年4月2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2020年5月21日(星期四)21时40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新闻发布会将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届时进行现场直播。
时间确定
2020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3]
2020年5月21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介绍,本次大会22日上午开幕,28日下午闭幕。
会议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六、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八、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九、其他[4]
会议日程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日程(2020年5月22日至5月28日)
(2020年5月2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
5月22日(星期五)
上午9时 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会)
1.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2.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3.审查国务院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4.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5.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下午3时 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5月23日(星期六)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5月24日(星期日)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查计划报告和草案、预算报告和草案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
5月25日(星期一)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下午3时 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1.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
3.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5月26日(星期二)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修改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修改稿、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5月27日(星期三)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的三个决议草案
5月28日(星期四)
上午9时 代表小组会议审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民法典草案建议表决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建议表决稿、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下午3时 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闭幕会)
1.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3.表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4.表决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
5.表决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
6.表决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7.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8.表决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9.表决关于确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接受冯忠华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
闭 幕
会议决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冯忠华辞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C.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什么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张荣顺辞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3)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3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闭幕会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栗战书主持。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杨振武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会议应出席代表2974人,出席2948人,缺席26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D.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叫什么
截止至2019年9月,央行数字货币还未发行。
央行数字货币发展历史如下
2014年,中国央行成立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面临的法律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7年1月,央行在深圳正式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8年9月,数字货币研究所搭建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
2019年7月8日,在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曾透露,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在组织市场机构从事相应工作。
2019年8月2日,央行在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上表示将加快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
2019年8月10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等创新应用。
2019年8月21日,央行官微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一是发表于2018年1月的副行长范一飞谈央行数字货币几点考虑,二是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伊春的演讲。
(4)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现实意义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央行可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有助于打破零利率下限。
运营体系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文中表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采用双层运营体系。该模式不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不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不会增加商业银行对同业拆借市场的依赖;
不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也就不会导致“金融脱媒”现象。同时,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且能提升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还具有央行背书的信用优势。
E. 昨天五月三曰全国人大修改"数字货币资产合法
昨天5月3日全国人大修改数字货币之场合发吗?国家怎么会不合法?
F.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个人所得税法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点提高至每月(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个人所得税法决定,将个人所得税起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
G.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属于人大的什么权力
属于立法的权力
H. 13届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的税法有哪些
第113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114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I. 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如何组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 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9)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数字货币扩展阅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2、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
J. 亠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块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珐几该法将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将于( .2017年6月1日 )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