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宇宙是脑神经元

宇宙是脑神经元

发布时间: 2023-07-03 15:23:54

Ⅰ 宇宙网类似大脑神经,量子力学认为宇宙存在意识

作为人类,我们知道自己存在意识,可以体验并感受到周围的事物。然而无论是科学家还是哲学家,都无法解释意识到底是什么,以及意识究竟来源于哪里。

传统生物学家普遍认为,意识可能来源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物理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 意识来源于量子效应,大脑神经元内部的微管发生量子共振,进而导致意识的出现。

该理论指出,各个部分之间的量子共振,是意识的来源,就像是大脑的神经元,单个神经元没有意识,但这些神经元互相连接,微管出现量子共振,当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时,意识也就诞生了。并且这个理论并没有限定“必须是生物”。

量子力学在20世纪末开始介入神经意识学科,并且表示该理论可能会拓展到非生命物体。部分量子物理学家表示,大脑和宇宙网的基本结构存在联系,宇宙或许也存在意识。

随着科学家对宇宙的探测,恒星和行星组成恒星系,无数天体组成星系,而星系之间组成星系团,星系团之间存在物质能量组成的细丝,进而形成宇宙网。宇宙网是宇宙的基本结构之一,观察宇宙网,我们会发现宇宙网和人类神经细胞非常相似,如果量子力学对意识的描述是正确的,那么宇宙网的“微管厅绝”也会产生量子共振,那么宇宙或许也能存在意识。

如果宇宙存在意识,科学界将产生颠覆性的变化,量子力学可以解释意识,物理学或许就可以解释一切学科。

科学家在观察宇宙时,一直在寻找宇宙天体的排列规律,并且认为宇宙天体是随机分布,从任何地方观察宇宙,看到的景象都大致相同。

但随着宇宙网的发现,很多科学家认为宇宙天体可能并非随机排列,因为在宇宙网结构中,存在明显的物质密集区和空洞区,在这些区域内,宇宙的景观截然不同,如果宇宙天体并非随机分布,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宇宙天体的移动?宇宙的意识还是未知的暗能量和暗物质。

科学家不断观察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在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两个世界拥有很多相似点,无论对这个世界进行放大还是缩小,我们看到的结构模式都是重复的,物质也重复着随机性和结构性。

就像观察宇宙天体,每一个天体都是随机分布,但是进一步扩大视野,就会发现这些天体组成了存在结构性的宇宙网;观察人类的神经细胞,每一个神经元似乎都是随机分布,但是纵观神经网络,就会发现结构非常清晰。

分形理论认为,无论科学家从继续 探索 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只会重复看到各种各样的结构网、随后看到类似原子或类似恒星系独立系统,之后再观察到结构网,永远的循环重复,就是宇宙的奥秘—— 无穷大、无穷小、无限重复,没有尽头。


分形理论是宇宙 探索 的一种悲观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永远无法找到“尽头”,只会在无限的循环看到大致相同的景色,就像人类大脑神经和宇宙网。

量子力学认为宇宙存在意识,让分形理论的可信度进一步提高,生物或许就是一个巨大的“分形体”,宇宙只是生物的一部分,而我们恰好生活在神经区域,于是发现神经网和宇宙网极其相似。但这种猜测过于超前,并且过于科幻。

按照目前的宇宙发展,黑洞最终会吞噬所有天体,让宇宙变为一个完全虚无的空间,最后黑洞会因为霍金辐射逐渐失去质量,在爆炸中泯灭。人类的大脑神经网,并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因此分形理论也只是一种猜测,尚未找到确切的证据。

对于宇宙网的意识理论,科学家也提出了质疑,一方面,量子共振能够产生意识并没有得到证实,另一方面,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单纯依靠可见物质形成的宇宙网,并不能证明宇宙的结构。如果科学家可以观测到宇笑伏判宙100%的物质能量,或许就会发现,宇宙确实是完全随机分布的状态。

想要确定宇宙究竟是随机还是有序,科学家需碰改要彻底了解宇宙的所有物质能量,并且了解宇宙的边界,尝试 探索 宇宙之外的秘密,通过确定宇宙的曲率,科学家认为宇宙并非是无限大,但宇宙是否存在边界,依旧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平行宇宙理论 认为宇宙存在边界,边界之外存在无数宇宙,这些宇宙拥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法则,和宇宙环境,我们生活的宇宙正在膨胀,遵循引力法则,其他平行宇宙或许在不断坍塌,遵循“斥力法则”。

多维宇宙理论 则认为,宇宙虽然有限,但不存在边界,人类生活的三维宇宙,只是嵌套在多维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个巨大的多维结构,嵌套着不同维度的宇宙,这些宇宙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拥有截然不同的物理法则,低维宇宙无法干预多维宇宙,越接近结构中心,宇宙维度越高。

宇宙是否存在意识,分形理论是否正确,这些疑惑都来源于人类的未知。当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结构有了更明确的认知,或许就可以找到整个世界的法则和奥秘。

我们在宇宙中,只能看到不足5%的物质能量,其余95%都由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而暗能量和暗物质或许就是宇宙结构的关键物质,也是宇宙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宇宙5%的可见物质都能够产生意识,那么暗物质或许能够产生更加强大的宇宙意识;如果宇宙不存在意识,那么暗物质和暗能量,或许就是宇宙网结构的关键所在。

Ⅱ 科学界发表惊人理论: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真是活的

最初人类观测宇宙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宇宙竟然就像一个 网状结构 一样。

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所有的宇宙结构,并且从小到大进行分类,现在科学家们发现的最大的宇宙结构应该是 武仙-北冕座长城 ,它占据了可观测宇宙的20%。

不管是对这些大结构还是各大星系进行 模拟和量化 ,都发现它们的形状酷似人类的大脑神经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科学界发表的惊人理论: 宇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 难道它真是活让尘裤的吗?

在我们固有的认知里,宇宙就是一个 空间概念 ,在其中散布着这种 粒子、星体和星系 等。

这样的认知或许是基于地球空间而形成的,但是大家却始终存在疑问, 整个宇宙始于137亿年前的一场爆炸

但是为什么在诞生出了所有的物质后,宇宙仍然在不断地膨胀呢?

科学家很难解释其中涉及的原理,因为我们现在对宇宙所有的认识,仍旧 只能用“假说”来概括

在空间概念下,宇宙发展也没有那么简单,毕竟人类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可能只有百分之几

于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宇宙,开始有一些科学家 将宇宙进行具化 ,用人类更为熟悉的结构来解释。

曾经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就提出, 宇宙是一个细胞 ,不同的天体是其中的成分和组织。

后来又有人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并且美国物理学教授 维塔兄裤利·范丘林 也十分赞成这样的说法。

范丘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宇宙在最基本层面上可能是一个神经网络,并且是 周围世界运作的实际方式

从范丘林发布的论文 《作为神经网络的这个世界》 中,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他对这一观点的阐释。

在范丘林看来,宇宙中的每一个可观测对象, 都可以用神经网络建模 ,所以从广义上说,宇宙本身就是一个神经网络。

这一点并不是口说无凭,当科学家 将尺度拉到上亿光年后 ,宇宙中物质的分布和呈现的结构就是网状。

并且他们还发现大脑中神经间质和神经元的关系, 和宇宙中星群核心和星体的关系十分相似 ,几乎可以达到 100%

作为宇宙中尘埃般的存在, 人类与宇宙有如此大的相似性 ,这不禁让人们感到细思极恐。

前面提到,宇宙自爆炸以来,就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这一点就像人类神经处于发展状态一样。

人类在诞生之初,大脑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功,在6、7岁之前, 大脑中的神经元并没有很好地连接起来

而宇宙在诞生之初也是如此,只是由于它的 结构过于庞大 ,所以至今都在发育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不是宇宙结构像大脑神经,而是 大脑神经像宇宙结构 ,虽然这句话听着很绕,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了。

难道宇宙中的一切,包坦简括人类在内都是被提前设计好的吗?

宇宙是被提前设计好的吗?

如果宇宙是神经网络,那么应该就像大脑神经控制身体活动和思想一般, 控制宇宙内的所有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星系可以看作是其中的 神经元 ,而恒星或许只是神经元细胞中的 某个更小的结构或酶 ,那么深处地球的人类,又该算什么呢?

在目前可以观测的宇宙中, 每个星系之间应该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但其实没有那么绝对,毕竟我们的 银河系就被囊括在更大的本星系群中 ,而再往上还有更大的星系结构。

因此或许它们确实可以像神经元一般, 进行合作

范丘林表示,宇宙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宇宙神经结构操控的结果,其中就包括了 天体的死亡

这一点又可以类比地球生物的死亡,地球生物受到 染色体端粒长度的限度 ,因此不能无限永生。

难道宇宙中也设计了这样的系统,来控制天体的灭亡吗?这个科学家可以进一步研究。

在更加科学的层面上,范丘林也给出了相关的研究证据和观点。

宇宙神经网络的动力学

对于宇宙是神经网络的说法,范丘林认为,在 适当的限制下 ,宇宙神经网络的动力学,或许和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比较近似。

实际上,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最基本的微观层面,量子力学的规律支配着整个宇宙,不过奇怪的是,它似乎总是会表现出 “唯心” 的现象,这其中是否与宇宙神经网络有关呢?

在范丘林的论文中,他 对两种不同自由度的神经网络建立了精确模型 ,并且限制了大量神经元,观察神经网络的行为。

这两个不同的自由度,分别是 可训练变量和隐藏变量

其中可训练变量,就相当于偏差向量或权重矩阵,范丘林发现它可以表现出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的行为。

在对其进行随机演化中,如果接近平衡,那么宇宙神经网络动力学,与 马德隆方程 很近似。

而在远离平衡时,它体现出的就和 汉密尔顿·雅可比方程 十分近似。

接着在进行隐藏变量的随机演化时,也发现了动力学可以表现出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描述的近似行为。

宇宙存在自由选择

另外,范丘林还表示,在所有尺度中都有 自由选择 的可能,宇宙神经网络也不例外。

小于10^-15米的亚原子尺度 ,到100米到百万分之一米的生物尺度,再到大于10^15米的宇宙尺度中,都存在自由选择。

在这一观点上, 宇宙真像活着一般 ,因为在我们看来,只有更稳定的结构才能存活。

存在于宇宙中最基本的原子和粒子,可能也是从一些 简单结构进化而来 ,所以宇宙中的所有结构,就像地球上所有处于不断进化的生物一样。

尽管这样的观点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觉得范丘林的这套说法就像 “民科” ,但是类似这样的理论并不少见。

比如曼德勃罗集合,也叫分形理论,就利用很多 宏观和微观层面 的对比,证明人类世界和宇宙中,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事物,都存在“自相似性”。

它指的就是,某个结构或过程的特征, 在不同的空间尺度或时间尺度上来看 ,都具有相似性。

并且某个系统或结构的局域性质,局域结构,也 和整体有相似性

尽管这些理论看似难以理解,但是它们都实实在在地有 实验支撑 ,并且没有存在明显的矛盾。

所以范丘林只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大门,或许能够 更好地帮助人类理解宇宙

就像前面所说,现存关于宇宙的很多说法,都没有得到完全证明,就像 爱因斯坦的虫洞理论 一般,都还在科学家的研究范畴中。

人类对于宇宙的 探索 ,不过百余年,而期间 将探测器深入宇宙的时间不过几十年

所以面对已经发展了100多亿年的宇宙来说,我们现在很难完全地了解它,现有的研究和证明中,或许都 不算摸到了宇宙的面纱

所以当对宇宙的研究陷入瓶颈时,这样看似脑洞大开的理论,可以为我们 转化新思路 ,或许其中的某个观点,就能推进人类的认识也未可知。

Ⅲ 宇宙和大脑的构造是相似的,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宇宙的环境异常复杂,在宇宙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星系,每一个星系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进行运动,星系和星系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虽然我们的科技发展已经达到了巅峰,但是我们人类对于太阳系的研究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宇宙对我们来说永远蒙着神秘的面纱。

或许在我们没有发现到的宇宙角落,还有比我们更高级的事物控制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或许我们人类不是进化而来的,凭空被捏造出来的。不过很多人到死之后大脑也开发不到5%,希望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的发达,人类大脑不断开发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顺利揭开宇宙中神秘的面纱

Ⅳ 宇宙竟和人类大脑惊人相似,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的组成物质在结构上与宇宙的组成物的结构还有数量上是十分相似的。首先就是脑细胞与星系群之间的相似程度。在大脑当中,我们的大脑细胞它们之间都是通过四通八达的神经元来进行连接的。虽然说这些连接看起来是毫无规律的,但是其实实际上它们是非常有序的。而这一点上与宇宙的星系星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相似的。科学家认为在宇宙当中星系与星系之间是通过无数张巨大的网络连接起来了,这就像我们脑中的脑细胞之间的连接一样。
当然这些都只是人类自身进行的一种猜测,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我们并不能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上的相似性,就非常狭隘的直接认为就是这个样子。其最终究竟是什么样的,还需要一个合理的科学解释。

Ⅳ 宇宙是生命体的大脑科学家猜测,它或许是一个“婴儿”

从古至今人类对于宇宙就有无尽的向往。即使是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代,人类仍然被浩瀚的宇宙所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无数的神话故事出现在了人类文明中,这也代表着人类对宇宙的向往。虽然现在的我们创造出了璀璨高超的科技文明,但对于宇宙的认知还非常浅显。




可以说宇宙的面貌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得到准确答案,宇宙对于我们始终是神秘未知的。但人类从未放弃探索宇宙的信心,也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一定可以解开宇宙的秘密,真正的去认识它,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Ⅵ 宇宙和大脑中神经元及其相似,那么宇宙会是个生命体吗

宇宙的诞生一直是困扰大家一个谜题,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还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类科技有限,还无法进入宇宙中,看一眼宇宙真实模样,所以大家联想到宇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进入现代社会后,生产力进步创造出很多天文望远镜和航空飞机,揭开了关于宇宙秘密,这时候大家才初步认识宇宙,不过有很多谜题等待人类揭开,对于古代人来说,现代人起码看到宇宙的模样

这一结论一出颠覆了大家的想象,毕竟在大家的认知中,宇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神经细胞,如果宇宙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大脑,那么在这个大脑中是否还存在和人类一样的超级文明的,它们现在又在何处呢?

Ⅶ 科学家发布惊人理论:宇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真是活的

宇宙到底是什么?其由什么构成?

曾经不止一次地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宇宙就是一个庞大的生命体,其中所有物质都是其细胞和其他构成。

这看上去像是一个根据人类对生命发展演变研究而来的观点,只是很多年宇宙起源与本质的一种猜测。当然,没有人会评判这个猜想的真假,因为 目前谁都没有正确答案。 就像现在,就有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

去年8月份,美国物理学教授 文维塔利·范丘林(Vitaly Vanchurin) 在预打印服务器arxiv上发布了一段关宇宙的惊人言论。在名为《作为神经网络的这个世界》这篇论文中,范丘林打破了以往学界主流观点中的宇宙形成,重新定义了宇宙的本质, 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

说实话,刚看到这个观点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人确定一名物理学家?

这并非完全否认此观点的正确性,而是这个观点确实 冲击了现实世界存在的本质可能, 有些难以想象。就拿人的大脑来说,如果宇宙在基本层面上是一个神经网络,那么宇宙中各种的物质就成了这个网络的组成部分,可能是代表其某一个功能的“树突”,这个“树突”难道就是各个类似于室女座那样的超星系团?

范丘林的观点该怎么理解呢?其实我们可以不用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将其观点太过具象化,而是 将宇宙和神经网络运行理念进行结合。

神经网络的中一切活动,我们看作是量子或者原子的运动表现,符合经典的量子力学计算法则;非常明显的,在宇宙中, 所有空间的物质运动挪用量子力学观点的的话同样适用。

反过来, 神经网络部分原理可以用来描述宇宙实际的物理运行变化, 不管是用来推敲一个星系的运行的规律,还是研究一个超星系团的构成,都可以和神经网路的某些通路解释对上。

这么来理解的话,似乎也能将宇宙和生命体之间的存在的联系解释出来。那么宇宙和生命的形成又是否存在共性呢?

从物质组成上看,世间万物我们都已将其看作是一颗 原子 ,这么说来 万物的本质都是以一样的, 只是后期的组合方式不同引起不同形态偏差。

正如部分人想象的那样, 宇宙是个巨大的细胞或者生命体,我们都是这个细胞内的物质或者微生物。 而根据题目中观点,再结合现代 科技 下观测到的宇宙形态,我们也不难想象到其中的联系。

比如曾在2012年《自然》6月刊杂志上发布的一篇关于大脑神经和宇宙结构的构成对比的论文。生命的神经元和神经间质之间的影响和构成关系,正同宇宙星体构成星系团的过程及其相似。

总的宇宙形态 看上去就像是由一个个圆形的星际物质构成的网状物, 和大脑神经元系统的构成几乎一模一样。

这样的现象一时之间不知道到底应该感叹造物主的神奇,还是感叹宇宙或者生命的奇妙?所以,宇宙有没有可能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如果宇宙真的是活的,那人类又是什么?

从宇宙是个神经网络的观点来说看的话,宇宙就是活的,它的诞生就像是一个生命细胞的出现,随着细胞分裂(宇宙大爆炸)、物质或能量重组(星球诞生)、物质成型(星系运动变化)和生命成熟(宇宙“神经元”构成)等, 就像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出现的机制。

而恰巧, 大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细胞又会延伸出2000到数万个不等的“树突”连接。生命体中所有物质组成部分从根上说就是同一种原子构成,后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这就对应这宇宙空间中不同形态的星球和星系, 那人类在其中的分量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生命体本身异同上来说,虽然所有部分都受到心脏或者大脑的控制,但同时各个部分又有各自的不同功能表现, 既有统一,又有差异; 宇宙也正是这样,太阳系、银河系再到超星系,既可以拆分出来独立研究,也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观测。

而当中出现的某些精密的运行法则,不论是计算物质最小的幺米(ym)还是宇宙最大的天文单位,皆可利用固定论法则计算。

当然,关于宇宙是个巨大的神经网络这个观点 并没有那么被科学界完全接受, 也并不存在更多的现实证明,只能说在理论上,宇宙和神经元的确 有相似的重合规律。

Ⅷ 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你怎么看

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维塔利·范楚林在他的新论文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假设:"整个宇宙是一个神经网络。我们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神经网络中,这个宇宙神经网络控制着我们周围的一切。"

虽然他承认是疯狂的。但不管他是否疯狂,他认为这可能是真的。

他认为微观神经网络是基本结构以及其他一切的另一种可能性。即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和观察者从中浮现出来。

许多科学家驳斥了这个想法。但范楚林教授认为,人工神经网络对于分析宇宙中物质或发现物理定律可能都有用。

他说这就是世界。这个理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实效性。

他在论文的一部分中写道,在这方面,可以认为是适合万物理论的建议。

质疑者询问他是否这意味着我们生活在虚拟的模拟中。

他的回复,我们生活在神经网络中,但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科学家们其实也一直惊叹于宇宙网和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似之处已有多年。

宇宙与大脑有着非常相似的神经网络结构。

在2017年,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联手撰写了一篇关于这种现象的论文。

综合分析各种数据表明,从本质上说,星系团确实反映了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行为。

热点内容
莱特币怎样获取 发布:2025-07-09 03:21:48 浏览:971
比特币下跌暗网交易 发布:2025-07-09 03:21:48 浏览:880
ipc通信以太坊 发布:2025-07-09 03:10:12 浏览:251
怎么查看电脑是不是矿机 发布:2025-07-09 03:08:16 浏览:285
bch合约账户怎么提现 发布:2025-07-09 03:08:10 浏览:508
港股元宇宙板块 发布:2025-07-09 02:55:56 浏览:598
比特币小矿池 发布:2025-07-09 02:43:05 浏览:526
京东区块链茶叶溯源 发布:2025-07-09 02:42:58 浏览:942
元宇宙为什么被提出来 发布:2025-07-09 02:20:12 浏览:660
排名前十的区块链交易所 发布:2025-07-09 02:19:28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