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鱼苗管理冷钱包

鱼苗管理冷钱包

发布时间: 2022-02-22 21:44:05

A. 鱼苗怎么繁殖多少天

一、预备工作

1、繁殖前提前准备两个较大的泡沫箱,放置于阳台或其它能够接收到阳光照射的地方,装上水曝晒,目的是让其生满青苔,泡沫箱生绿苔的速度最快,青苔对于鱼苗有两大益处:A、吸收分解残饵、鱼便,降解亚硝酸、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个人感觉其净化水体的功效优于硝化细菌。B、青苔环境会衍生很多营养丰富的微生物,是幼苗的天然优质饵料。
2、预先买好脱壳丰年虾卵及幼苗小颗粒饲料,置于冰箱冷藏保鲜。
3、预备塑料丝制作的密网,鱼卵着床用。

二、人工受精及饲养方法

1、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的孵化率约90%左右,优于自然受精。见公鱼追逐母鱼时,将公母种鱼另外捞出放进盛满水的产卵用大脸盆(一般一公或两公配一母),两手分抓公母种鱼,肛门口相对,轻轻挤压腹部,见母鱼的卵及公鱼精虫排出时用手轻轻搅动水面,可提高受精率并避免鱼卵成团,使鱼卵均匀分布于丝网上。人工受精时须注意:A、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大伤及种鱼,只要种鱼有虫、卵,只需轻轻挤压即可排出。B、不断变换位置,避免鱼卵成团堆积,使受精卵均匀布满丝网。C、受精完毕,母鱼最好单独静养,先不要回原缸,以免其它公鱼再度追逐。D、产卵脸盆的水废弃,将盛满鱼卵的丝网放置于阳台生有绿苔的泡沫箱中,接受阳光照射,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需使用加热棒,温度设定在22°-26°之间。

2、挑卵

因为有些鱼卵没有受精,会很快发霉腐烂,需要另外捡出扔掉,以免鱼苗出生后感染霉菌死亡。挑卵时间在隔天进行(如:星期一受精,则星期三就是挑卵时间),有受精的鱼卵透明,中间有黑点,未受精的鱼卵颜色乳白,周围有霉状物,鱼卵因发霉而变大,可用吸管或镊子将未受精的败卵取出,完工后将浸泡鱼卵的原水倒掉(内有霉菌),换上另一泡沫箱的净水即可,等待鱼苗破壳。

3、喂养

在鱼卵受精之后,就要准备喂养的开口饲料。蛋黄水最易坏水,切勿使用!鱼苗常因喂养蛋黄水导致水质恶化而大批死亡,而且蛋黄末会沉底,换水非常麻烦。我上个月繁殖了约近200条的十二红鱼苗,就是因为喂养蛋黄水,在一夜之间突然全部死亡,第二天起床发现后心疼的很,只能期待下个月十二红国寿能够再次追尾了,不然十二红的繁殖之梦就

B. 草鱼苗怎么养

鱼苗池要选周围要比较坚实,其次就是储水性能比较好。鱼苗池要选在有阳光照射同时又有遮蔽物的地方,最后就是鱼苗池的水就六七十厘米。在放入鱼苗前要将池子清理干净、消毒。

投喂的食物是昆虫和鱼苗专用饲料或是一些浮游生物,等到鱼苗长到四五厘米的时候,就可以改喂各种各样的轮虫了。

换水并不是说全部换除,需要留下一部分相对比较干净的旧池水,然后注入三分之二的新水,这样在投放的时候水中就还会有鱼苗需要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这样方便它们自己觅食。

(2)鱼苗管理冷钱包扩展阅读:

鱼苗经1个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经转变完成,规格均在3厘米~4厘米,此时是夏花鱼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须分塘管理,只留每亩约1万尾的夏花继续培育至冬春鱼种。

在分塘的前2天,要进行拉网适应性锻炼,操作要轻快敏捷,减少人为造成创伤。

在防病方面,按常规消毒法进行。秋后,上、下午各投饵1次。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后至冬季,鱼苗基本达到10厘米~20厘米,进入冬季,气温很低,如暂不投放,把鱼种并在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C. 草鱼苗怎么养长得快

草鱼怎么养长得快?

1、鱼苗在4月份清明节后放养,四月份的大地到处可见嫩芽嫩草,这时早上九点可以割田里细嫩的杂草来喂养鱼苗,饲喂量3个小时吃完为宜,下午4点喂饲料两小时吃完为宜。

2、开春还可以种植象草增加等牧草增加青料,象草耐旱生长力强蛋白质为百分之16。

3、到了5月中旬农民种植的木薯可以截枝饲喂草鱼,也就是说木薯种植后会长出1到4根茎杆,只留一根把多余的截掉,这样有利于生长。木薯叶的蛋白含量为百分之20左右。木薯叶饲喂量3个小时吃完为宜,下午4点喂饲料两小时吃完为宜。

4、用竹子做四方形一个饲喂框,便于饲喂。饲喂后的木薯杆要及时捞起,以免在水里腐烂影响水质。

5、木薯叶和象草要隔天交替着,以增加不同营养的饲喂。

6、这样经过8到9个月的青料和饲料精心喂养,草鱼的体重可达4到5斤之间,这样养殖的草鱼肉质好价钱要比单喂饲料的草鱼多出一倍多。

7、饲喂要定时定量,遇到阴雨天要不喂鱼或少喂。饲料要选用口碑好的厂家。

space

草鱼怎么养长得快?不容易死?

草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除了加强喂养管理,还要做好疾病预防,因为草鱼死亡一般都是疾病因素引发的。下面我们来看下几种容易导致引发草鱼死亡的疾病:

1、烂鳃,赤皮明显。

2、出血病和病毒性肠炎。

3、肝胆病变。

4、水霉、鳃霉。

5、车轮虫、指环虫大量爆发。

6、水质恶化。

一旦有疾病发生,要先搞清楚草鱼大量死亡的原因,然后对症用药,才能达到防于未病,健康养殖的目的。

针对以上疾病,在这里提供如下解决方案,供参考。

1、停食两到三天。

2、用VC解毒抗应激产品,缓解草鱼应激反应,提高水体缓冲能力。

3、用消毒杀水霉产品全池消毒。

4、内服恩诺沙星加保肝护胆药物投喂5至7天。

5、用益生菌培育有益藻类,改善水环境。

6、待病情稳定后,建议再使用杀虫产品。江苏海洋渔业局

D. 养鱼苗怎么样才能让鱼苗不容易死

培养好硝化细菌鱼才会小生病,才能健康成长。希望帮到你

E. 饲养鱼苗的水温应该如何控制

水温对于鱼苗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温度过高过低都会致使鱼苗批量出问题。一般来水鱼苗下池子的水温在20-22℃左右即可,且在放入在下池之前养殖池的水温和池塘的水温最好比较接近,上下温差一般不超过2℃。也就是说下池前的水温是21℃的话,那么水池的水温最好在19-23℃左右,不然那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也就是鱼苗不适应温度而出现死苗的情况。

我国各地鱼苗催产孵化时气温尚不稳定,春季寒潮低温、初夏高温时可出现。为了提高孵化率,防止不良温度的危害,应根据气候特点掌握适宜的催产时间,同时必须注意气象站的天气预报,选择适宜孵化天气,必要时还可根据上下水层的温度差异或利用沟渠流水晒水增温的办法,选择适宜的池水调节孵化速度。

F. 黑鱼苗怎么养殖

亲鱼培养入冬前,收购水库野生和人工养殖的体重1000克以上体质健壮的乌鳢作为亲鱼,放入暖棚池塘培育。600组亲鱼,雌雄比1:1,同时,放养13.2~19.8厘米白鲢100千克,作为乌鳢种鱼饵料。暖棚面积3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6~1米。

人工催产5月11-29日,分7批挑选成熟度好的亲鱼共514组,平均尾重1.6千克,按1:1雌雄鱼配对,每个产卵箱放1组。采用绒毛膜、促排卵2号和地欧酮作催产剂。

根据每组鱼的重量配药逐尾注射,采用两针注射方法,间隔14~24小时。种鱼注射后,周围环境需要安静,并且要有遮盖物遮盖,水温23~25℃,

经过30小时左右,种鱼开始陆续产卵,种鱼产完卵后不能马上移卵,利用种鱼的护卵习性,提高卵的孵化率,过1~2天,把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捞到孵化池里进行孵化培育。

饵料培育:利用土池培育天然饵料,面积2~4亩,最好两个以上池塘,施用肥水膏、光合细菌等肥水,浮游动物的繁殖盛期要与鱼苗的开口摄食时间一致,可以从水色、透明度上进行判断,当水色转浅、呈现灰白色,或透明度增加时,为最佳捞取浮游动物时机。

卵的孵化:孵化期间,早晚各换水一次,排除池内一部分旧水,同时注入一部分清洁的新水。刚孵出的鱼苗,以自身卵黄为营养。过4~5天依鱼苗吃食量为准进行投饵。

主要投喂自繁的天然饵料,采用200目筛绢网捞取池塘中培育的浮游动物,再用100目筛网滤掉大型浮游动物,将滤出的小型浮游动物洗净消毒,足量投喂。

自繁的天然饵料不足时,可购买轮虫投喂,当鱼苗长至1厘米后,主要投喂加工的鱼浆。在水泥池中培育15天左右,鱼苗长至2厘米,选择晴天无风时候转入户外池塘培育。

(6)鱼苗管理冷钱包扩展阅读

秋片培育:放养密度每亩按1万尾左右投放。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投喂保肝中药,饵料主要是海杂鱼,采取定点、定时、定量投喂,同时要管理好水质。进排水口安装结实的防逃网,水面上方设置防鸟设施。

在每个池塘上方拉5~6条均匀分布的细绳,每条细绳间隔2米左右系上彩色飘带,飘带随风而动,投影到水面上,防止水鸟掠食鱼苗效果很好,成本低于防鸟网。10月中旬左右停料,开始准备秋片鱼苗的越冬。

与四大家鱼养殖越冬不同的是:池塘结冰后,每亩必须安装一个80瓦左右的小型增氧泵,设置好输气管和散气石,利用气泡的搅水作用,形成一定面积的无冰区,防止池塘全部被冰面封死。遇到下雪时,要及时清除冰面上的雪,以保持冰面的透明度,否则,越冬成活率极低。

G. 关于小鱼怎样管理

点击物品栏,在我的物品包里有个鱼苗选项,打开后就可以看到购买的鱼苗,然后点击鱼苗移动到池塘点击一下就可以了,望采纳,它自己会成长,长大了捞起来就可以了

H. 罗非鱼苗种越冬如何管理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6?40,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6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各地气候和越冬条件的差异,主要有盖薄膜大棚越冬、温泉水越冬、深水井、工厂余热、锅炉加温以及电热器加温等方式。罗非鱼越冬的关键是要把握越冬入池的工夫、鱼池消毒、放养密度、水质和水温的调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

一、越冬前的准备

01越冬鱼的要求

越冬前催肥院越冬前一个月将要越冬的鱼集中专池囤养,进行加强培育,促使其膘肥体壮,增强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顺应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将部分体弱或受伤的鱼提前淘汰。

越冬鱼的选留院要从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中选留,越冬鱼种以全长5?6厘米为好,过大会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过小的鱼种在越冬过程中顺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及会出现同一塘越冬苗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一般苗种越冬要求进池时规格要整齐,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鱼苗入池时的规格如参差不齐,在吃食上必然会出现以大欺小,小者发育不良以至死亡。

因此,鱼种入池时肯定要经过筛选,按规格大小分别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选留的鱼种还要选择体质强壮、无伤无病、体表平滑、无冻伤的个体。

选留时操作都必须轻快细致,以免碰伤鱼体,并即选即入池。鱼种在分级过筛时不宜长工夫密集于网池中,一般在网池中吊水两个小时后即要进行分筛、计数入塘,最长工夫不宜超过五个小时,更不宜进行高密度长途运输,否则会造成鱼体受伤严重,导致越冬成活率低。

02越冬设备的准备

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对越冬期间所需的加温、增氧、排污等装备应在越冬前准备好,如加热器、锅炉、控温仪、水泵、增氧机等,并预先把各越冬装备检修完好。一般养殖户进行小面积越冬时,每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1?2个3千瓦的电热器。越冬前7?10天应对鱼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处理,方法与池塘养殖鱼的处理一致。

罗非鱼鱼苗

03越冬前鱼体的消毒

越冬时亲鱼、鱼种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进池前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2%?3%食盐溶液(不加碘)浸泡鱼体5?10分钟,浸洗工夫根据鱼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鱼入塘后,可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发生。在入塘后一个星期内,要密切注意入塘鱼种活动情况,特别是水温较低时操作的鱼种伤口是否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入塘一个星期后,鱼种的情况才基本稳定,进入越冬期。

二、越冬鱼入池的工夫及其注意事项

01越冬鱼进池时间

越冬鱼进池的工夫,应把握在水温降至18?20时进越冬池为宜。详细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18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则起捕的鱼就不能作越冬留种,因为鱼体已冻伤,进池后就会陆续死亡。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02越冬鱼放养密度

越冬鱼进池的密度要根据越冬池环境条件、鱼体大小和管理水平而定。温流水池水质清瘦,溶氧充足,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12?20千克,或放鱼种8?12.5千克;静水增氧池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5?7.5千克,或鱼种3.5?5千克;静水池,能定期换水的,每立方米水体可放亲鱼2.5?4千克,或鱼种2?3千克。

三、越冬期间的管理要点

罗非鱼越冬期较长,整个越冬期间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控制水温、调节水质、合理投饲和防治鱼病等管理工作。

01水温的控制

越冬鱼在进池后10d左右的工夫内,可以把水温控制在20?25,有利于鱼体轻伤愈合,抑制水霉病的发生,提高越冬成活率。情况基本稳定以后,整个越冬期间要求水温保持在16以上,一般水温控制在18?20间。应防止水温的突然变化,更应防止水温降到致死温度之下,也不能长期控制在20以上,长期高温不利于越冬管理,而且还会增加饲料的投入,因为水温高,鱼的活力较强,消耗体力较多,摄食量相应增加,因而排泄物增多,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还会产生多种对鱼体不利的物质。

利用温流水越冬的,如温泉水、工厂冷却水等,可以调节水的流量大小来控制水温;利用蒸汽加温越冬的,可调节蒸汽排放量来控制水温;用深井水越冬的,增加换水次数保持肯定水温;塑料薄膜大棚池,晴天利用太阳能增温,晚上或遇有寒流,要用电加热器增温。

02水质的调节

越冬池应保持水质清新,越冬期内要经常进行水质分析,注意观察鱼群的浮头情况,及时采取增氧措施,溶解量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当室内气温比水温低时,为减少因水蒸发而使水温下降,应采用空气压缩机通过砂滤石增氧。当气温比水温高时,可采用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增氧,但开机工夫不宜过长,通常20分钟即可。温流水越冬池可通过水流来调节水质。塑料薄膜大棚池,因换水困难,一般不换水,只有当水质过浓,鱼浮头较严重时才加注部分新水或通过增氧来调节水质。室内静水越冬池,在越冬鱼进池后10天内,因排泄物较多,应每天吸污1次,以后应每周吸污或冲污1?2次。同时早期每天要换水一次,以后一般每隔3?5天换水一次。为了防止越冬池水温度变化太大,每次换水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1/3?1/4。换水前先排出残渣和粪便,再注入新水。换水前后的池水温差在2以内为好。如越冬池水质恶化,鱼浮头严重,又不可能及时更换相宜温度的新水,可以用双氧水进行抢救。方法是每10立方米水中泼洒0.5千克30%浓度的双氧水,便可以解除严重浮头。

03饲料的投喂

罗非鱼在越冬期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在罗非鱼越冬期间要恰当投喂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以增加越冬抵挡能力。在入池早期,水温较高,应恰当多投料、投好料,利于鱼体的恢复和育肥。一般投饵量亲鱼控制在2%左右,鱼种控制在5%?6%左右,每天投喂1?2次,投料以全部鱼能吃到为佳;中期温度较低,应恰当减少投料,防止水质恶化,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0.5?1%;越冬晚期天气转暖,气温逐渐降低,管理尤为重要,投饵量恢复到越冬前期的水平,在出池前要加强饲料的数量和质量,促使体质恢复强壮和亲鱼性腺发育,能保证出池后苗种质量。

鱼种饲料可以为粉状或小口径配合饲料,投料时要全池均匀投料,让大部分鱼苗都能吃到。亲鱼饲料应为浮性颗粒料为主,沉性料要设置恰当,并以在1小时内食完为宜。吃不完时要及时清走残料,并减少投料量,以防饲料变质影响水质。罗非鱼越冬期长,如果饵料长期单一化,往往会造成鱼体缺乏维生素,影响体质和发育。因此,投喂的饵料要多样化,以含营养且不易使水质恶化的配合饵料、米糠、麸皮等为主,并搭配喂些切碎的鲜嫩青菜叶。在越冬期间,投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应随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随时调节。

04鱼病的防治

由于越冬池面积小,密度大,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鱼处于不太活动和少摄食的情况下,免疫力下降,较易受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侵害;越冬池的水温范围又比较合适于各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罗非鱼易得病。把越冬池水的盐度提高到10%可有效控制鱼病的发生。鱼病主要采取以防为主,治疗相结合的原则。在越冬期内,每半月运用生石灰一次,运用量为10?15千克/亩。在运用生石灰7?10天后,用0.25?0.3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消毒,同时每月运用一次杀虫药物,注意各种药物要分开交替运用。越冬期以水霉病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入池后和出池前。由于在低温季节表层水温较低,鱼缺氧浮头后露出水面,极易冻伤,易长水霉,导致溃烂而死,如发现池塘缺氧,鱼类浮头,可多换新水或增氧。治疗水霉时,可用1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另外,要经常检查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05严格责任制

整个越冬期间应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密切注意越冬期间水温顺水质的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同时做好各项记录。注意水温变化,经常检测温棚内外的水温顺气温,一般每天测3?4次,并做好记录。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越冬大棚是否牢固,观察鱼活力、摄食情况,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水中溶氧、氨氮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还要经常检查各种附属设备如加温、增氧等机电装备的运行情况。越冬后期,由于水温降低,要注意越冬棚通风、换气,水温稳定,便可开棚降温,加注新水,待越冬棚水温与外界持平,便可做出塘前的准备工作。

内容源自水产养殖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I. 怎样养好草鱼苗

答案:养殖草鱼需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结构、水质变化、饲养管理和鱼病的防治。

第一,养殖草鱼密度和结构。养殖草鱼密度非常关键,密度过小,影响产量,密度过大,易引起水质恶化,造成缺氧和鱼病,而且也会影响产量。每亩水面放养尾重为80克左右的大规格1龄鱼种600~700尾,并且搭配鲢、鳙鱼200尾。当年草鱼长到尾重1千克以上,每亩产量可达600~700千克。

第二,养殖草鱼的水质管理。草鱼喜欢新鲜水质的池塘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鲜水体,调节水质,为鱼塘增氧,保护池水溶氧量不低于4毫克/升,每周用5~10ppm生石灰全塘泼撒。每周要调整水的酸碱度,保持pH值在7~8.5之内,防止偏低引起草鱼厌食症。还要经常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浮头。

第三,养殖草鱼的饲料管理。草鱼饲料以全价草鱼颗粒料为主,以青绿饲料为辅。颗粒料含蛋白质应为30%以上,颗粒应适中,选择4~6毫米。草鱼驯养喂食后,形成集中抢食的习惯。投喂要定时定点,每次投喂半小时。上午宜在9~10时投喂,下午宜4~5时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先喂青饲料,后喂颗粒饲料,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

第四,养殖草鱼要加强鱼病防治。草鱼容易染上肠炎病,投喂的草料要严格消毒,并经常投喂一定量的保健和防病药饵,每日一次,连喂3天。颗粒饲料在春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受潮,要注意受潮后发霉变质。发霉饲料不能投喂,避免引起中毒,减少产量。

J. 中晚期鱼苗培育有什么要求

5月后产出的鱼苗,由于生长期短,当年很难达到商品鱼规格,故一般培养成40~60尾/千克的越冬片,作为翌年养成商品鱼的鱼种。这种养殖方式生产的成鱼规格大、整齐,并可在不同时期批量上市。目前,由于我国罗非鱼大规模出口加工的需要,该养殖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采用。培育池条件、清塘、施肥等均与早期苗种培育相同。鱼池面积以1.5~3亩为宜。即中晚期育苗池在前期可用来养越冬鱼种,再培育当年的中晚期育苗到越冬片,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放养密度则根据育成鱼种的规格大小、饲养管理水平以及苗种下塘时间的迟早而定。6~8月初的鱼苗,放养密度可增大,最高每亩可放养30万尾;9月以后繁育的鱼苗,放养密度降到5万~8万尾之间,力求出池的鱼种达到合适的规格。一般培育成40~60尾/千克左右的鱼种。中晚期苗种培育时的水温已在30℃左右,如放养时水质肥,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可不必喂豆浆,从开始就添加少量的精饲料;也可以先喂豆浆2~3天再投喂精饲料,即施肥与投饵相结合培育。精饲料可制成干粉散撒,投饲量以10分钟内吃完为度,每天2~3次。人工投喂粉状饲料时,要特别注意投饵均匀,投喂时间拉长些,使苗种都能适量吃食而均衡生长。8月以前放养的鱼苗,可采取“促两头、抑中间”的方法培养,即从鱼苗下塘起就加强饲养,到全长3~4厘米时,可减少投饲量,控制其生长。到9月中旬前后再适当增投饲料,以增强其体质,有利于越冬。8月下旬前后放养的鱼苗,应稀养、强化培育,才能达到所要求的规格。

热点内容
比特蛋糕矿机靠谱吗 发布:2025-07-24 11:16:26 浏览:680
北欧区块链技术强国 发布:2025-07-24 10:45:49 浏览:582
eth程序源码 发布:2025-07-24 10:45:09 浏览:717
每次比特币矿潮统计 发布:2025-07-24 10:37:45 浏览:43
比特币成救世主 发布:2025-07-24 10:28:11 浏览:77
区块链资产的日语 发布:2025-07-24 10:26:55 浏览:270
171算力的芯片 发布:2025-07-24 10:12:02 浏览:499
DNF英杰战斗力怎么算 发布:2025-07-24 10:05:22 浏览:254
区块链das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24 09:55:21 浏览:186
数字货币公链需要关注哪5点 发布:2025-07-24 09:03:39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