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底币圈
1. 币圈年轻人现状:炒币挥金如土,生活缝缝补补
币圈一天,人间十年。
当炒币客在币圈待了三四年,如约成为老韭菜,会不会对这个圈子沉淀出自己的视角?
5.19币圈地震,有人日亏百万,又为何心中毫无波澜?
马斯克喊单、各部门监管、新韭菜乱入...2021又是币圈黑天鹅频飞的一年,对年轻人来讲,这是一个可以把猪吹上天的风口吗?亦或是一个连光也逃不脱的黑洞?时间给了不同的人不同答案。
这次我们请了几位炒币客,聊了聊自己的炒币经历。我们也要先提醒想入场的朋友,如果这是个新事物,请对它保持敬畏,也保持怀疑。
以下是受访者的口述——
编辑: 九歌
监制: 景岁
玩币收益近千万,吃10多块的面都嫌贵
——大鱼 成都 27岁 最高浮盈1000w
区块链的技术是螺旋式上升的,数字货币仅仅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的信仰是区块链。
我是2019年进的场,我老公比我早两年,他算是这个圈子里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喜欢分析币圈的技术面,也懂一些金融知识,不算是完全的投机者。
我们本金加起来3万块左右,从2017到现在,最高收益到过千万,但是炒币客的状态很相似:币圈挥金如土,平常缝缝补补。 我们连外面10来块的面条都觉得贵,平常的 娱乐 也就是外出看看电影, 到了生活层面的消费,对标的可就是自己的工资了。
币圈开始有不少屌丝,都是生活上不太如意的人。我们2017年在深圳工作,一线城市的房价真遥不可攀,凭工资想都不要想。当时我老公初进币圈正赶牛市,3万本金很快翻到200多万。但是币圈一天,人间十年,很快又跌到几十万,这几年做了10多趟过山车,起起伏伏大起大落,5.19那天我们利润回吐了大概200万,这样的经历算是习以为常了, 币圈挣的钱,像大风刮来的,会刮来也就意味着会刮走。
房产证丨受访者供图
2019年我们回成都买了第一套房,当时还没在币圈套过现,首套房的钱就是东拼西凑,当时我们的心态就是什么也不想,便宜就行。后来套了300万左右,又在成都买了一套公寓和一套住宅,这时候就比较关注房子的品质和小区环境。 在大部分同龄人还在为首付发愁的时候,我们不到30岁在二线就有了这些资产,生活上会很从容,这个里面,有很大运气的成分。
收益图丨受访者供图
开始在币圈我们处于一个囤币的阶段,自己在平台小程序上挖矿,牛市挖矿非常暴利,几万本金一两天就可以收回来。后来一些大佬带着几亿几十亿的巨款入场挖矿,基本把矿挖塌了,形成了一种垄断。币圈这几年其实发展的很快,华尔街几十年沉淀出的金融玩法几个月就在币圈落地,加上国家层面的监管,这个圈子在朝着良性发展,规则建立了,投机者就可能变少。
金融市场是人性的修罗场。不少玩家尤其是新入局的嫩韭菜,手里的币涨了就认定这是经济领域的革命,跌了,币圈就成了庞氏骗局。 我们每天生活的状态就是工作、下班炒币、研究玩币的策略套路、读项目书,我可能挣一个亿也不会离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愿意和区块链的技术一起成长。当然,我们也不辞职,工作才是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想入场的新人千万不要借钱炒币,更不能梭哈,最好先亏点钱,心态和技术都需要沉淀,这个圈子里有不少投机行为,但不要成为一个投机者。 如果这是一场赌局,赌到最后都是人心。
带我进圈的大哥,
在熊市的时候找了算命先生问涨跌
——左左 北京 30岁 最高浮盈50w
币圈是把人性放大了很多倍的修罗场 ,24*365不停歇地在路上狂奔,只要赌场还在开门,就一定有赌徒参与进来,狂欢永不眠。
2017年,在一场酒局上,涛哥跟我们谈论一种叫数字货币的东西,当时这还是一个新概念,现在大家听到这个词可能见怪不怪,但在4、5年前听说这么个词,还有人告诉你它可以涨几倍,毫无疑问,你会觉得这是个骗局。
时间不长,当年的9月4号,是币圈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七部委联合打击区块链泡沫,币灾从天而降,炒币客被连根拔起。 但过后不久,数字货币就开启了新一轮的蒙眼狂奔。 到12月份,涛哥已经积累了千万收益,潇洒地离开传统互联网,转身去了一家区块链公司。这时候我就想好好研究一下数字货币,最终我认为,这大概率就是个击鼓传花的郁金香骗局,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经济泡沫,但即便泡沫破裂,也足以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传奇的一笔。
对话丨受访者供图
作为 科技 公司的年轻人,我决定要做一把时代的弄潮儿,于是就投了5万,成为了币圈切身的体验者。
最近狗狗币比较火了,经常在热搜上徘徊,其实4年前就已经有了,当时我还研究了它的白皮书和背景,和狗狗币的创始人一样,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在 搞笑 。 那时候狗狗币一枚价格貌似就一两分钱,很多人不是买的,是挖矿的时候平台送的。 最近doge疯涨,当年的很多人才记起来自己还持有,不少人都忘了钱包密码。
币圈还是很有意思的,当时我买了一款公链的币,最高收益翻了10倍,但我们就觉得要看到1000倍,天空才是极限。币圈不像股市,可以分析一只股票的PB、PE值,从而推导出股价的合理区间。 炒币是基于共识,就像当有1000个人说玫瑰象征爱情,那玫瑰就真的和爱情产生了联系,共识是什么?有时候就是空气。
在熊市的时候,共识破裂,我的50万收益最低连1万都不到。
涛哥遇熊市,我们去柬埔寨骑摩托散心丨受访者供图
最近兴起了新一轮炒币风潮, 我们公司有个炒币群,我眼睁睁地看着它几天内从300人变成了两千人。 里面很多技术大佬,也有很多年轻人,不少新人来了就开合约,幻想暴富,结果被多空双爆,他们又嚷嚷着要把炒币群改名为“虚拟货币维权群”,给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维权点。在我看来,这是一群心态不成熟的投机者、渴望不劳而获的赌徒,对他们来讲,币圈可能是一个黑洞。
币圈真是存在人生百态。当时引我入圈的涛哥,牛市的时候感觉飞黄腾达,阶层跨越,做各种投资,周游全世界。熊市的时候就很低落,大规模盈利消失,甚至去找了算命先生,问人家币圈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有的人追涨杀跌不知适可而止,赔进家财也不收手;也有人几句喊单就能引起币圈大震。
这是一个各种毒蛇猛兽出没的丛林,心态不好的人成不了万兽之王。
我想和新来的炒币客聊一聊
——何文 深圳 26岁 最高浮盈百万
马斯克属于一个乱入者,币圈这一轮牛市和去年的新冠疫情关联太大。
刚入圈的时候我是个投机者。2017年12月,比特币单价超过2万美金,当时真被这个价格吸引了,不过真正炒币是从18年3月开始的。当时充了大概5万块左右,最初玩的时候也没碰过比特币,对小散户来讲,它的价格太高了,而且涨跌幅比较稳定,一天涨10个点,在币圈不会满足的,买的主要还是以山寨币为主。
18年下半年遇到了大熊市,当时手里的三款山寨币全部腰斩,有的跌掉了百分之九十,最惨的时候,5万本金只剩4000块钱。后来在区块链媒体公司工作,和一些同事聊了聊,才慢慢懂了一些操作。到今年最高浮盈百万左右,5.19币圈被血洗的时候,我一天浮亏了20万,其实还挺难受的。
18年第一次看到btc涨10个点丨受访者供图
炒币是个心神不宁的生意,币圈波动性太大,会忍不住隔一会就看一眼平台。 要盯价格盯k线,研究是不是做的方向反了,会不会亏损,要不要止损止盈。可能睡觉的时候一个波动,单子就爆仓了。
以前我开单的时候,基本上晚上会醒两三次,3点醒一次,5点又醒一次,这是不需要闹钟的,是生理的应激反应。 这几年,就觉得头发白了不少,也掉了许多。
炒币客自我调侃丨图源网络
去年疫情,不少国家放水,大家为了抵抗通胀,不少人进了币圈,加上马斯克的喊单,和各种庄家的舆论博弈,市场情绪显得很浮躁。 作为一个老韭菜,还是想对打算入场的人聊点看法——
投资是挣的认知和认识边缘的钱。 如果你刚刚进场就翻了许多倍,千万不要觉得那就是你的能力了,你可能就是运气好。你不去了解这个行业,不去总结归纳这个行业的规则,不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到手的钱一定会亏出去。就像我18年的时候,总体还是亏得挺惨的。
同时也希望每一个炒币客都能坦然地经历一次牛熊。 熊市来了也不要恐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买入时机,大部分的投资本身就是挣高买低卖的差价,事非经过不知难,切身走了这一个流程,你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规则。
最重要的一点,千万别碰什么资金盘、传销币,这个东西太害人,随时都能跑路的平台才是最大的风险环,一定要走正规的渠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THE END-
2. 数字货币挖矿从17年“94”事件,到现在经历了哪些政策调整
经历的东西可多了,但都是往良性发展,不然今天的比特币现在能到12万一枚吗?
2017年4月,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叫停ICO并发布公告:ico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所谓的“虚拟货币”,其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金融诈骗、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一时间各大交易所平台纷纷清退资产关门歇业,交易所的币种纷纷跳水,跌幅达到90%,这就是币圈著名的“94”事件。
3. 风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币大跌8%,“币圈9·4”再现
时隔四年之后,币圈再次迎来几大部委的联手整顿。
9月24日下午,央行、银保监会、网信办、外汇局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应坚决依法取缔等。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发布文件,矛头直指“挖矿”: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将数据中心类企业相关承诺纳入征信;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停止一切财税支持等。
消息出来后,主流加密货币皆应声而跌。比特币跌破41000美元/枚,日内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内跌11.23%。其他币种如莱特币、狗狗币等跌幅也都不小。
这次出台的监管政策,不仅让人想起四年前的币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资。此后各大交易所代币价格一路下跌,数百家小交易所倒闭或出海,币圈迎来一个大熊市。
同样是在九月,同样是多个部位联手,币圈会再次迎来一场“狂风暴雨”吗?
实际上,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就在持续收紧,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内加密货币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监管风暴。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政策的出发点,除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打击空气币、传销等违法行为外,更是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这种于国计民生无益且高耗能的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闭环打击。”
十部委联手,此次监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文件,和之前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委员会专家王娟认为,相较于之前的文件,这次的文件在内容上变化非常大。它是分级分类,由中央到省市,再到县乡,一层一层的去进行分级整治,对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对大数据园区、对高新技术园区异常用电的核查,都是非常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财税优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监管、举报,全面的进行细致化的整治、打击,这个内容是史无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别要关注的是,以前虚拟货币挖矿被发改委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淘汰类去除之后,这一次虚拟挖矿重新进入了淘汰类的目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虚拟货币交易和挖矿在国内处于一个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趋势中。这个文件里特别也提出,数据中心是不可以用于来挖矿的,所以企图在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数据中心建设等一些比较热点的词汇上去挖掘监管的空白地带应该是越来越小。
财经 评论员王赤坤认为:“这次打击虚拟币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等,将相关虚拟币交易行为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将境外交易所在境内的相关活动也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从事虚拟币炒作不仅损失财产还会涉及犯罪入刑。相关个人相关公司和相关产业链应关注、知晓、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信号,提前预案,及时做好相关退出工作。”
针对这次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律师认为,这次发文有“最高院”“最高检”,区别于之前的银行、行业协会等发文,后续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会有明显的价值倾向。
“单纯从法律角度,个人层面的风险没有因为这个文件而发生变化。核心风险在于平台方,OTC商户次之,这一点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况。”该律师表示。
四个月发布19条“禁令”,币圈迎来最严监管风暴
如果说2021年前4个月比特币从1万多美元暴涨到6.4万美元,点燃了很多投资者心中的财富欲火的话,那么5月以来国内持续的监管风暴,则浇灭了这把火。
5月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微转载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银协和互金协会发布的联合公告,明确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5月19日早间,内蒙古发改委也发布公告,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特别强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 社会 领域传递”。
此后,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矿”大省也都相继发布了打击虚拟货币挖矿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国家发改委也发布监管文件,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坚决依法取缔虚拟货币相关业务。
据凤凰《风暴眼》不完全统计,自5月中旬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内蒙古、云南、安徽等省份及相关机构,共发布了12条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监管政策。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保持了持续的严监管态度,但今年出台的监管政策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史无前例!
从五月到九月,国内为何会掀起一场针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监管风暴呢?
有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多个:一是包括防范“热钱”资金利用比特币违规进出境;二是在DC/EP逐渐推广应用的背景下,清理规范数字货币概念和范围;三是碳中和趋势下,比特币挖矿过于耗电等。
打击“挖矿”行为,成为监管重中之重
实际上,中国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其衍生行业的监管一直是非常严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文,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取缔了超过38家的非法虚拟货币平台。
今年6月刚刚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议任命为IMF副总裁的央行副行长李波,在谈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曾表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是投资工具而非货币,应接受相应监管。”
李波认为,比特币本身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另类投资。因此,加密资产将来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资。他强调,如果稳定币等加密资产能够成为广泛使用的支付解决方案的话,就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监管规则,也就是说,要比比特币现在所接受的监管规则更加严格。
可以看出,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一直是明确的。但对于“挖矿”,政策上一直没有非常明确规定。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风暴中,政府亮明了对“挖矿”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并且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的骤然收紧,曾占到全球算力65%的中国比特币矿场,也上演了一幕迁徙出海的“大逃离”。
5月份以来,四川、内蒙古、云南等省份已经关停了大批比特币矿场。国内一些体量较大的矿机企业和矿场主,也陆续向国外迁移。
据中国第一家矿机上市企业“嘉楠 科技 ”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开启在哈萨克斯坦的自营挖矿业务,首批阿瓦隆矿机上架开机运行。
装车运往海外的阿瓦隆矿机
据媒体报道,中国另一大矿机企业比特大陆也在6月 22 日对矿工表示,暂时停售现货机器。此外,比特大陆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转移,部分中高层员工正向海外转移。
中国为何要严打比特币“挖矿”?
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打击清理风暴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挖矿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称为“矿都”。
中国的“挖矿”产业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图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币矿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于中国,中国的算力超过了比特币总算力的60%。
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甚至还能看到有许多国外的比特币爱好者呼吁要打破中国在比特币上的“算力垄断”。在2018年,知乎上还有人问“比特币算力集中在中国有多大隐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矿机企业,嘉楠 科技 、亿邦国际和比特大陆,都诞生于中国。其中嘉楠和亿邦还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说,在中国,比特币挖矿已经建立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政府为何要打掉它呢?因为,它实在太耗能了。
此前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公布数据称,比特币的总能源消耗介于40-445兆瓦时(TWh)之间,平均统计约为130兆瓦时,比特币挖矿一年消耗的电量约与荷兰全国用电量相当。
由成千上万台矿机组成的比特币矿场
研究还显示,约65%的加密货币挖矿活动在中国进行,而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0%左右。约75%的矿工使用某种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仍不到40%。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风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矿显然是与大方向相悖的,关停只是迟早问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比特币挖矿行为,往往以“大数据项目”作为掩护,骗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费大量电力资源,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目标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乱象刻不容缓》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虚拟货币非法挖矿和交易活动的打击力度。对比特币挖矿项目,各地应进行全面清理、及时关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虚拟货币“挖矿”不仅属于高耗能产业,而且虚拟货币对产业发展没什么贡献,基本上没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对此加大打击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别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强认为,在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上必须采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话,肯定会有人钻漏洞,因为虚拟货币的利润太高了。
世界各国态度不一,有国家将比特币当做法币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也都在考虑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密货币交易商视为反洗钱计划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虑实施更严格的加密货币法规。
韩国、新加坡等对加密货币相对宽容的国家,也都在加强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打击洗钱等行为。今年6月,墨西哥财长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统禁止使用加密货币。
今年5月24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货币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存在竞争的空间,不断改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框架应该随着加密货币汇率的发展而变化,与美联储相比,其他监管机构可能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美国相关机构一直对加密货币持谨慎和严格监管的态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网络攻击和洗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SUEX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敞开了怀抱。今年6月,中美洲国家萨尔瓦所就通过了比特币法案,宣布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法币。
9月7日,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法案正式生效,萨尔瓦多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目前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以及当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经可以用比特币进行消费支付。
近日,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虚拟资产法案,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在该国正式合法化。不过与萨尔瓦多不同,乌克兰的法案规定虚拟资产在该国不得作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币究竟是“数字黄金”还是骗局?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币圈持续的暴涨吸引了许多散户投资者涌入币圈,一些瞄准“新韭菜”的各种山寨币、空气币项目也层出不穷。可以说,牛市之下乱象丛生。
尽管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落下,有人恐惧逃离的同时,也有贪婪者坚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满疑问:比特币究竟是不是骗局?还能够继续投资吗?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比特币就是一场赌博,“你输了,就会输得很惨”。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不要把比特币当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尝试这种所谓的资产波动、体会这个市场,但是大家现在这种抗风险能力,我不建议大家所谓去高杠杆投资,因为你无法控制这样的风险。也许你运气极好,,但从投资概率上来讲,很难赚到钱,因为这是高杠杆、高波动的资产,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张晓燕表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热议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她表示,首先,据2018年统计,比特币25-30%的交易场景是非法的。再者,“虚拟货币”的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其价格容易被操纵,导致价格忽上忽下,波动剧烈。
“我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她说,中国的散户数量很多,中小投资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识少,对虚拟货币的了解不够深刻。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责任编辑:刘玉芳 PF012]
4. 比特币蒸发1万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2009年第一个公布的比特币兑换汇率为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涨到了2017年价格的最高点,价格翻了2000万倍,堪称世界最大泡沫。
在2017年,在比特币被炒到最高价的时候,深圳一套三居室抵不上100个比特币,一辆奔驰S500顶配也抵不上10个比特币。
2017年也是币圈人最风光的一年,造富神话激励了无数后来者,各路资金蜂拥而至。币圈造富之快,捞钱之易,在人类有据可查的商业金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例。
而就在这几天时间内,投资者听到比特币崩裂的声音。
11月20日下午,比特币报价击穿4300美元防线,人民币报价跌破30000元,再创新低。
过去24小时,下跌超17%。
过去一个月,暴跌超30%。
过去一年,狂泻77%。
比特币的市值从2017年的高点蒸发了1.6万亿人民币。
从上周起,伴随着比特币打破相对平静开始下跌,其他主流数字货币普跌。过去24小时,瑞波币跌超9%,以太币下跌超10%,大多数市值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跌幅接近两位数。整体数字货币市值已较1月的历史高位抹去7000亿美元。
比特币暴跌,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币现金(BCH)社区出现分歧引起的。
BCH的硬分叉被认为是比特币价格大跌的重要原因,这次硬分叉已经于11月16日零点40分正式执行。
5. 币圈还会有17年的大牛市吗
不会有了。
在2017年的牛市中,比特币的上行天数达到惊人的267天。与此同时,只有98天在下行。这意味着,比特币全年的上行天数比例高达73%!
2017年,比特币的上行区间总共能划分为5大块,而这5段区间持续的天数都很长,最少34天,最长78天,平均时长约为50天。
6. 10年前,那位“非法”买入10万比特币的李笑来,后来怎样了
2009年1月3日,一种名为“比特币”(Bitcoin)的虚拟货币横空出世,它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由计算机生成的复杂代码组成,比起其它的虚拟货币(Q币、各种 游戏 币都是虚拟货币),比特币的总数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它更有价值,截至2017年年底,比特币达到 历史 最高价19850美元。
比特币刚出现的时候,李笑来还只是新东方教育集团的一名老师,平时教教学生、写写英语辅导书,很受大家欢迎,日子过得也是有声有色,然而不久之后,他迷上了“比特币”,并且一口气买下了10万比特币,要知道,当年的比特币并不算值钱(2011年2月时1比特币=1美元),且不被看好。
买下10万比特币没多久,李笑来就辞职了,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他的做法,因为李笑来早就成了新东方的名牌教师,收入可观,但投资这样不稳定的虚拟币,很可能血本无归。2013年,李笑来正式创立“比特基金”,并开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把心思都放在了比特币上。
随着比特币的不断升值(2013年3月时1比特币=220美元),李笑来很快就成了亿万富翁(资产约40~70亿),就连央视都对其进行了采访,大家称其为“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也常常公开自己的财产,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成功。
既然李笑来成功赚了那么多钱,自然有了大批的追随者,当时李笑来推出了一个新的“投资项目”,预计发行220亿的虚拟币,当时热情的追随者们很快就买下了其中100多亿(价值约2亿美元),大家都希望成为下一个亿万富翁。
2013年时,我国五部委联合出台的《比特币风险通知》中表示,比特币不属于法定货币,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民众在自愿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参与比特币交易活动。于是李笑来的追随者们继续跟着他“混”,李笑来兜里的钱也是越来越多。
然而随着比特币不断暴涨暴跌,世界各个国家不得不对其再次制定相关法律。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写道,要全面封禁中国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交易渠道,因为太多人利用它进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认为比特币助长了虚拟货币投机炒作之风。
该政策一出台,李笑来团队将不再接受购买比特币,以前的购买协议也做无效处理,也就是说,当年在他这里投入2亿美元的追随者们的钱打水漂了。而李笑来本人也在2018年宣布退出比特币圈。
一夜之间,李笑来从受人欢迎的“新东方老师”、“中国比特币首富”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网上全是对他的咒骂声,但对于这些,李笑来并不是很在意,他甚至还在2018年9月出版了一本书,名叫《韭菜的自我修养》,啥意思?嘲笑那些想学他躺着赚钱的“韭菜”。
大家来“欣赏”一下他的这段话:“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这世上没有人不学习。既然自己最初的时候智慧不足,那么暂时放弃,让它在一旁静静磨练,有什么不对呢?放弃了自己的智商,并不意味着智商无处可寻呢!”言外之意,是在说,你们亏的钱,是交了“智商税”,自己赶紧去磨炼智商吧!
对于李笑来这样的行为,你们怎么看?
7. 何一为什么被称为币圈一姐
诈骗圈
8. 币圈牛市飓风将至,如何让我们在牛市起飞
三十年前的股市让很多人站在了风口上,也确确实实飞上了天。炒股几年,穷小子本是一穷二白的出身,却能票价飙涨几万倍甚至更多的人都有。
历史 的车轮不会倒转,很多东西过去了就很难再次找到曾经的美好。所以人们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再寻找下一个风口。
机会来了,在2008年中本聪开发了比特币以来,到2010年两年的时间里,比特币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价值进化。这种价值首先是虚拟价值,但是即便是虚拟价值在同认知,共识的人面前,虚拟价值也是价值。。。。。。
这种虚拟价值在2013年曾经大爆发了,原本几美分的比特币,到了2013年年末,居然在同共识的人群中其虚拟价值不亚于真实价值。这一年比特币超过了1000美元的业内共识。
在2013年以前接触比特币,并拿的住的人,在这一年,套现的都赚的饱肚肠肥,甚至走路都能流油。这一年也给了比特币的先批持有者一个巨大的风口,所以飞上天的不仅仅是猪。还有比特币的价值共识。
然而牛市,就会有泡沫,在随后的几年里,比特币泡沫的膨胀内,必然要套牢一部分后驱者。这些后驱者被套牢的原因和自己的低认知还有市场趋势不十分了解有关。
在人类 社会 就是这样,一切都有正反面两个角度,在比特币作为投资品当中,赚到钱的人会认为比特币是个好东西。给了他们一个虚拟世界平台的风口,他们感恩比特币,也吃到了比特币的美羹,所以他们有意把比特币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分享给身边的人。所以也就多出来更多的比特币布道者。
而另一方面,因为不懂区块链技术,不懂市场规律,一味的想赚钱的人,他们投资比特币后,由于对市场不了解,对比特币跌涨起伏的过上车般的刺激难以适应,有的人早早的就下车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亏钱的,在这些人口中谈币变色,比特币也成了他们口中的骗子!
在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很热的时候,就会产生泡沫,甚至泡沫膨胀最大化,可是物极必反,在大多数人都认为资产萧条的时候,市场可能会悄然无声的升温。在比特币经历2014-2016年的比特币泡沫最大化的几年之后,迎来了2017年的大牛市悄然而至。
这个时候,手里有币的人,也就再一次抓住了比特币风口,在这个风口中,比特币单枚价值突破两万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以后,不管是比特币还是山寨币,只要是手里有币的就有梦想的存在,人能渴望财富,更奢望梦想成真。在比特币曾经的高光时刻之后,又有一大波人被吸引了进来。
一时间接盘侠从四面八方涌入币圈,都准备也乘着风口起飞一次,可是大家都只顾着接盘,却淡忘了市场规律,所以再次上演接盘侠被套牢的剧情。
市场上人性的贪婪,是无法预测的,从2018年以后到今天,据不完全统计,仅虚拟货币就增加了几千种。可是有一个现实,那就是不是所有的币种都是比特币,但是在投资者眼里他们由于对区块链技术是懂非懂,看不出其中的端倪,认为自己手里的币种都会是百倍币,千倍币,甚至是比特币当中的比特币。
不管你信不信,现实总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更是无情的,所以再一次币圈大泡沫时代上演了。大熊市的阴霾再次久居不散。
散户们只能眼巴巴的熬着,期待着,等待下一个牛市,等待下一个风口。
通过以往的经验,有人说熊市也是一种机会,在熊市之中总有人发现新的大陆。熊市之中也会有很多泡沫币浮出水面。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些负面的价值信息。
时间进入到了2020年,这一年非比寻常,疫情影响不断影响人类 社会 ,在西方国家已经日新增确诊感染者以十万人计算的都有。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币圈人对数字资产的共识。
一个新的风口即将诞生,很多人看到今年的比特币以及主流山寨币的共识价值都在一路走高,所以太多业内精英们预测今年年底到明年会有一个大的牛市发生。
既然所有人都认为牛市即将来临,那无疑又是一个创造神话的风口,风口即将来临,你准备好了吗?其实每人资本市场的人对于牛市都很渴望,但是也担心自己的投资项目能不能在牛市中得到价值爆发!
这种心理状态,目前每一个币市人都有,但是我们该怎样在牛市的风口起飞,选择项目是头等大事。
要想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好的投资项目太难了,真的犹如大海捞针一样,但是我们既然来了,就要适应这个氛围,学会掌握这个风口,我们才有可能赚到这里的钱。
我们都知道“站在适应的风口猪也能飞上天”是小米懂事长雷军的金句,那么却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是什么,那就是“长出一双小翅膀就可能飞的更高”,那么我们在币圈行走,要如何长出我们的小翅膀呢?
我们很多币圈人都知道,所有数字货币项目都是围绕区块链,比特币演变或者过渡、模拟而来的。当然了,都会每个项目单独自己的背书。
作为对区块链知识一知半解的我们来说,是很难分辨出来背书后面的项目如何的,
这是WTC沃尔顿的背书介绍,看着是不是很好,你能从背书中看出端倪吗?我们如何选择一个项目,仅仅看背书或者白皮书是很难分辨是否有价值。
还要考察一下这个项目的k线图,
像这种k线的项目建议就不要投资了,我们看此项目从2018年推出以来,只有刚开始的一波波澜,然后就是一蹶不振了,没有较大的资本注入,所以很难再有太大的价值空间。
久病成疾,一蹶不振,这样的币种不接近死币,也很难再有大投资人入场,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在这种币上投资耽误时间和资金而错过了风口。
选币种,k线也是很有学问的,我们不能只看日线或者周线,一定要看看全部和年线,我们可以不懂区块链,但是不能对于K线的生机都看不懂。
还有一种线那就是起伏太大,接近于直线的那种项目币也要谨慎选择
个人观点,像这种类似于直线的k线也要谨慎,我们看得出来,这种起伏幅度较大的k线图,一般应该是体量比较小或者是资金本位低,便于拉盘所致。像这种盘子币收割的可能性很大。
若想在下一个风口起飞,在币圈选择项目谨慎是必须要有的,我的个人观点是选择项目也要看项目的排名,项目的排名榜直接显示项目方资本实力。排名越靠前的币种说明本位资金越殷实。
但是前排的主流币价值涨幅幅度一般通常来讲是不会很大,在牛市之中超过熊市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也就差不多到顶了。
我的选择是选择一百位以内的资本排行,而且单枚价值最好不超过三五元钱的那种。别问为什么,全凭直觉。
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想在下一轮牛市的风口起飞,要选择币种,也要考虑一下我们所选择项目的应用方面。如果是应用场景大,或者后背潜力雄厚,这样的币种升值的空间潜力会相应大一些。
另外选择一个项目,项目方的创始人也很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天眼查考察一下创始人,当然了天眼查查出来项目方是否是真实的落地项目这很关键,另外就是要考察一下创始人人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创始人人品的了解决定我们选择项目方的命脉,如果经常虚张声势或者套路割韭菜,这样的创始人的项目不买也罢,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
机会人人有,抓住了是起飞的风口,抓不住那就人生的过往,如何在下一个风口起飞,真的离不开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那种侥幸的中奖心理状态,真的太难把握了。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踏实了,基本功扎实了,可以随时发现风口,掌握风口,那么起飞风口还会远吗?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此凌云不祝福你幸运,而是祝福你能够踏实稳健的识别人生的风口, 社会 的风口,在每一次起飞之后都能盘满泊满的平稳着陆。
以上均是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倾向。世事皆难料,冷暖自行知。
9. 比特币蒸发1万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2009年第一个公布的比特币兑换汇率为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涨到了2017年价格的最高点,价格翻了2000万倍,堪称世界最大泡沫。
在2017年,在比特币被炒到最高价的时候,深圳一套三居室抵不上100个比特币,一辆奔驰S500顶配也抵不上10个比特币。
2017年也是币圈人最风光的一年,造富神话激励了无数后来者,各路资金蜂拥而至。币圈造富之快,捞钱之易,在人类有据可查的商业金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孤例。
而就在这几天时间内,投资者听到比特币崩裂的声音。
11月20日下午,比特币报价击穿4300美元防线,人民币报价跌破30000元,再创新低。
过去24小时,下跌超17%。
过去一个月,暴跌超30%。
过去一年,狂泻77%。
比特币的市值从2017年的高点蒸发了1.6万亿人民币。
从上周起,伴随着比特币打破相对平静开始下跌,其他主流数字货币普跌。过去24小时,瑞波币跌超9%,以太币下跌超10%,大多数市值排名前十的数字货币跌幅接近两位数。整体数字货币市值已较1月的历史高位抹去7000亿美元。
比特币暴跌,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币现金(BCH)社区出现分歧引起的。
BCH的硬分叉被认为是比特币价格大跌的重要原因,这次硬分叉已经于11月16日零点40分正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