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币圈清退
1. 火币网为什么清退中国用户
为响应政府监管政策要求,未来将在保证用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有序清退。
数据查询网站DeBank官网页面显示,其现已对中国地区用户终止部分功能及服务,仅保留余额查看功能。
此轮“币圈”风暴,源自于9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拓展资料
最强监管风暴来袭,币圈产业链机构风雨飘摇。自9月24日央行等十部门对虚拟货币非法业务活动重拳出击后,截至9月26日,通过求证了解到,已有多家交易所作出行动,其中,火币已于9月24日晚停止中国大陆新用户注册,此后,BHEX全球站也在9月25日晚宣布永久关闭平台服务。此外,还有一些海外交易所相继暂停营销活动。
不过,停新、清退的另一面,小编也注意到,仍有一些交易所面向国内用户开放,甚至顶风奖励拉新。在业内看来,新规再次表明监管态度,将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没有明确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厘清,涉币企业要按照规定调整业务,炒币者也要有风险意识,不要再由此可见,有些国内虚拟货币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开始规避。熊大可以大胆的猜测,接下来肯定还会有相关企业交易所发布停止或者关闭的消息,后续影响大不大就看狗庄会不会利用这消息来波大洗盘。
前有禁止合约降低杠杆,现有禁止新用户注册,那么接下来会不会全面禁止交易?根据2022年的下发的通知,个人炒币不违法,如果想全面禁止,看来只有全面禁止投资者炒币?但是你认为可能吗?早在18年,币安也宣布过停止国内用户注册,但是停了没多长时间,又重新开放。火币这次行为应该只是为了避避风头。
综上所述,就是币圈子对于2021年火币网清退中国用户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希望币圈子小编的这篇关于火币网清退中国用户的文章能够帮助各位投资者更好理清楚这件事情的缘由。币圈子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投资者,就算停了火币也还会有更多的“火币”出现,2022年国内是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所以对于这次的整顿动作,我们其实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了让区块链更加安全、合规发展的一个举措,这并不是要全面禁止数字货币交易的意思,所以各位投资者也不必太过担心。
2. 存量用户清退是什么意思
存量用户清退的意思是让中国大用户离开火币网,然后资本家坐收渔利。火币网发布负面政策并且制造恐慌,中国大陆用户纷纷割肉离场。这时资本家吸了很多筹码,这叫吸金。中国大陆用户陆续离开市场后,开始拉报价,价格被拉到一定高度。然后政策变了资本家会抛出筹码收获财富,享受财富的盛宴。
一、火币网存量用户清退意味着什么
新一轮的货币圈洗牌已经开始。在此之前,币圈是一起交易的,三大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整个币圈的交易。使用量和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在三大交易所之间轮换。以前集中交易所是交易的主流,但这次由于zc的影响,集中交易所的排名将迎来新的洗牌,分散交易所可能会成为未来交易的主流。火币现有用户70%是国内用户,所以这次火币可能会成为二流交易所,但不一定是这样。如果三大公司也进行去中心化的进一步发展,真的不一定会单干。
二、火币网可靠吗
不可靠,但不是骗局。火币网是一个比特币交易平台。2017年9月15日,火币网宣布即日起暂停注册和人民币充值业务,并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同时,10月31日前,所有数字资产对人民币的交易将依次逐步停止。虽然各大平台都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对线上项目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但事实上,很多口碑不佳的项目也登陆了包括币安、火币在内的交易平台,只是为了赚钱,缺乏监管,从上到下无所不用其极。
综上所述,在未来半年,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交易所关停或停止国内注册,弱化并保持强势一直是生存法则,不仅是交易所这样,对连锁和矿业圈也是如此。
3. 数字货币挖矿从17年“94”事件,到现在经历了哪些政策调整
经历的东西可多了,但都是往良性发展,不然今天的比特币现在能到12万一枚吗?
2017年4月,央行等七部委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叫停ICO并发布公告:ico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所谓的“虚拟货币”,其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金融诈骗、传销违法犯罪活动。
一时间各大交易所平台纷纷清退资产关门歇业,交易所的币种纷纷跳水,跌幅达到90%,这就是币圈著名的“94”事件。
4. 币安清退吗
已经清退一部分,完全清退还需要时间过程。
拓展资料:
1,根据趋利避害的人性,上了赌桌的人,没有一个想空着口袋走。时代在变,赌场在变,人性不变。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 2021年的春天,虚拟币爆火出圈。新发动物币短时间增值百倍,一大波新生韭菜涌入币圈。 当时有狂热投资者说,“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2,9月24日,《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正式发布,其中指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消息一出,火币、币安和一众交易软件迅速清退。作为国内野鸡交易所之王的满币网,也决定永久关闭中国区服务。一时间,各类币值大跌,“挖矿”停滞。
3,其实早在2017年,币圈就经历过这样一次大地震,币圈首次公开发行代币(ICO)第一次被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所面临着吊销金融执照的后果,有的交易所远走他乡,有的交易所则选择关停。 那天比特币两天内下跌70%,ETH等无名气代币则下跌了80%。国内三大交易所火币、币安、OKEX,纷纷出海谋生路,结果是换个海外服务器运行而已。 上次地震亲历者抱着侥幸心理,本想捡漏抄底。然而在这场饥饿游戏中,火币高管们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大有隐退之意。
4,9月26日下午,火币网在公告中宣布清退细则。即日到2022年元旦,或成国内火币用户最后的交易时间。 消息一出,港股火币科技两天跌幅达到40%,近乎腰斩。而火币自己交易所内的交易盘平台币HT两天内下跌了近三分之二。 慌乱之际,火币CEO李林却在HT大户群扔下一个更大的炸弹。他淡淡地表示,想回归家庭,不愿出海。
5. 火币网清退中国用户是什么意思
1. 火币网清退中国用户据悉这一举措为响应政府监管政策要求,未来将在保证用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有序清退,具体清退细则将通过公告、邮件、站内信和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同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被爆出已停止大陆地区注册,就连数据查询网站DeBank官网页面显示,其现已对中国地区用户终止部分功能及服务,仅保留链上余额查看功能。
浏览器 电脑端:macbookpro mos14打开google版本 92.0.4515.131
2.火币网清退中国用户据火币官方公告,Huobi Global已于2021年9月24日停止了中国大陆地区新用户注册。对身份认证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存量用户,计划于2021年12月31日24:00之前完成清退。
3.此轮“币圈”风暴,源自于9月24日,央行、银保监会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因此一些企业纷纷开始调整业务应对中国大陆监管,有的中小平台直接选择了停止运营。
拓展资料:
1.此前针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情况,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三大协会就联合发布《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
2.公告要求会员机构不得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兑换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由此可见国家对对于币圈整治的决心。
6. 抹茶交易所将于12月31日前清退大陆用户,为什么呢
抹茶交易所将于12月31日前清退大陆用户,这么做的主要目的:
1.抹茶交易所为了响应中国监管的要求,保护更多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清退大陆用户;
2.中国政府明确表态,虚拟货币在中国是非法货币,不承认它们的合法性而且会严厉打击;
3.抹茶交易所清退大陆用户,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中国投资者的安全,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比特币的赚钱效应让很多人看到了新兴产业的机会,虚拟货币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和蔓延,这让很多国家感受到了威胁,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形成了严重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打击这会威胁国家的安全,中国和很多国家都不承认虚拟货币的合法性,而且还进行严重的打击。抹茶交易所将于12月31日前清退大陆用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响应中国政府监管的要求,保护更多投资者利益,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三、抹茶交易所清退大陆用户是对大陆投资者的保护
大家应该知道,投资不能够给国家做对,投资应该有大局观,政府已经认为虚拟货币是非法货币,那么就应该遵守规则,抹茶交易所清退大陆用户其实是对大陆投资者的保护。
7. 火币要清退大陆用户怎么看
其实不要过分解读, 交易所只是清退了 注册区域为中国大陆区域的存量用户,说的大白话一点就是 交易所还在只不过不和中国做生意了。现在可能相对来说币安来相对于纯粹一点,是一家有金融牌照的海外公司翻过币安的历史 ,前几年也被各个国家赶来赶去。现在基本是稳定下来了。
火币国内也是有运营人员 所以清退客户也只是权宜之计,海外正常运营那如果将来政策有调整了他随时还会再次开放 , 以前大陆注册过的客户都不需要重新注册都可以继续使用,这个情况2107年也发生过。国家禁止炒币把炒币列为违法的文件深度解读的话无非是就是维稳,维持社会稳定、维持金融稳定。
本轮“币圈”监管风暴开始引发地震级别的冲击:
2021年9月26日,火币全球站官网发布公告称:“为响应当地政府监管政策要求,Huobi Global已于2021年9月24日(UTC+8)停止了中国大陆地区新用户注册。对身份认证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存量用户,计划于2021年12月31日(UTC+8)24:00之前,在保证用户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有序清退,具体清退细则将通过公告、邮件、站内信和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而据WhaleAlert数据显示,最近一小时,近2.2万枚比特币(约合9.1亿美元)从火币转出。分析师称是由火币冷钱包转移至热钱包,疑似目的是应对清退大陆用户而将造成的提币潮。
同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被爆出已停止大陆地区注册,注册币安账户时,如果选用中国大陆+86区号的电话号码时,将无法完成注册。中国地区目前仍保留台湾、香港和澳门。据悉,5月19日后,币安曾停止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注册,后于8月16日重新开放中国大陆手机号码注册账户。
8. 风暴眼 | 央行等十部委出手,比特币大跌8%,“币圈9·4”再现
时隔四年之后,币圈再次迎来几大部委的联手整顿。
9月24日下午,央行、银保监会、网信办、外汇局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
通知指出,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应坚决依法取缔等。
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发布文件,矛头直指“挖矿”: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将数据中心类企业相关承诺纳入征信;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停止一切财税支持等。
消息出来后,主流加密货币皆应声而跌。比特币跌破41000美元/枚,日内跌8.74%。
以太坊跌破2800美元/枚,日内跌11.23%。其他币种如莱特币、狗狗币等跌幅也都不小。
这次出台的监管政策,不仅让人想起四年前的币圈“9·4禁令”。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曾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资。此后各大交易所代币价格一路下跌,数百家小交易所倒闭或出海,币圈迎来一个大熊市。
同样是在九月,同样是多个部位联手,币圈会再次迎来一场“狂风暴雨”吗?
实际上,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就在持续收紧,对于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国内加密货币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监管风暴。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政策的出发点,除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打击空气币、传销等违法行为外,更是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对这种于国计民生无益且高耗能的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闭环打击。”
十部委联手,此次监管政策有何不同?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文件,和之前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有何不同呢?
世界经合组织区块链政策委员会专家王娟认为,相较于之前的文件,这次的文件在内容上变化非常大。它是分级分类,由中央到省市,再到县乡,一层一层的去进行分级整治,对存量增量都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对大数据园区、对高新技术园区异常用电的核查,都是非常具体的实施措施。从财税优惠、金融政策,到地方监管、举报,全面的进行细致化的整治、打击,这个内容是史无前例的。
王娟表示,特别要关注的是,以前虚拟货币挖矿被发改委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淘汰类去除之后,这一次虚拟挖矿重新进入了淘汰类的目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虚拟货币交易和挖矿在国内处于一个逐步的,完全清退的趋势中。这个文件里特别也提出,数据中心是不可以用于来挖矿的,所以企图在数字经济、战略新兴产业、数据中心建设等一些比较热点的词汇上去挖掘监管的空白地带应该是越来越小。
财经 评论员王赤坤认为:“这次打击虚拟币炒作的部委中增加了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等,将相关虚拟币交易行为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将境外交易所在境内的相关活动也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从事虚拟币炒作不仅损失财产还会涉及犯罪入刑。相关个人相关公司和相关产业链应关注、知晓、理解和把握相关政策信号,提前预案,及时做好相关退出工作。”
针对这次政策带来的影响,有律师认为,这次发文有“最高院”“最高检”,区别于之前的银行、行业协会等发文,后续政策落地和各地法院判例都会有明显的价值倾向。
“单纯从法律角度,个人层面的风险没有因为这个文件而发生变化。核心风险在于平台方,OTC商户次之,这一点要看政策在各地落地的情况。”该律师表示。
四个月发布19条“禁令”,币圈迎来最严监管风暴
如果说2021年前4个月比特币从1万多美元暴涨到6.4万美元,点燃了很多投资者心中的财富欲火的话,那么5月以来国内持续的监管风暴,则浇灭了这把火。
5月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微转载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银协和互金协会发布的联合公告,明确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5月19日早间,内蒙古发改委也发布公告,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特别强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 社会 领域传递”。
此后,内蒙古、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等“挖矿”大省也都相继发布了打击虚拟货币挖矿的政策。
9月24日,央行等十部委和国家发改委也发布监管文件,禁止任何名义“挖矿” ,坚决依法取缔虚拟货币相关业务。
据凤凰《风暴眼》不完全统计,自5月中旬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国家发改委和央行等十部委,以及内蒙古、云南、安徽等省份及相关机构,共发布了12条打击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监管政策。
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对于虚拟货币保持了持续的严监管态度,但今年出台的监管政策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史无前例!
从五月到九月,国内为何会掀起一场针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监管风暴呢?
有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多个:一是包括防范“热钱”资金利用比特币违规进出境;二是在DC/EP逐渐推广应用的背景下,清理规范数字货币概念和范围;三是碳中和趋势下,比特币挖矿过于耗电等。
打击“挖矿”行为,成为监管重中之重
实际上,中国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其衍生行业的监管一直是非常严格的。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年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文,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取缔了超过38家的非法虚拟货币平台。
今年6月刚刚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议任命为IMF副总裁的央行副行长李波,在谈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曾表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是投资工具而非货币,应接受相应监管。”
李波认为,比特币本身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另类投资。因此,加密资产将来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或者是替代性投资。他强调,如果稳定币等加密资产能够成为广泛使用的支付解决方案的话,就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监管规则,也就是说,要比比特币现在所接受的监管规则更加严格。
可以看出,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一直是明确的。但对于“挖矿”,政策上一直没有非常明确规定。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风暴中,政府亮明了对“挖矿”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并且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的骤然收紧,曾占到全球算力65%的中国比特币矿场,也上演了一幕迁徙出海的“大逃离”。
5月份以来,四川、内蒙古、云南等省份已经关停了大批比特币矿场。国内一些体量较大的矿机企业和矿场主,也陆续向国外迁移。
据中国第一家矿机上市企业“嘉楠 科技 ”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嘉楠 科技 已正式开启在哈萨克斯坦的自营挖矿业务,首批阿瓦隆矿机上架开机运行。
装车运往海外的阿瓦隆矿机
据媒体报道,中国另一大矿机企业比特大陆也在6月 22 日对矿工表示,暂时停售现货机器。此外,比特大陆已宣布全面向海外转移,部分中高层员工正向海外转移。
中国为何要严打比特币“挖矿”?
在这轮针对虚拟货币挖矿行为的打击清理风暴之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挖矿集中地,四川省更是被称为“矿都”。
中国的“挖矿”产业究竟有多大?BTC.com上的算力分布图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大算力的比特币矿池,如Antpool、F2Pool、BTCC等,都位于中国,中国的算力超过了比特币总算力的60%。
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甚至还能看到有许多国外的比特币爱好者呼吁要打破中国在比特币上的“算力垄断”。在2018年,知乎上还有人问“比特币算力集中在中国有多大隐患?”
另外,世界上最大的三家矿机企业,嘉楠 科技 、亿邦国际和比特大陆,都诞生于中国。其中嘉楠和亿邦还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在美股上市。
可以说,在中国,比特币挖矿已经建立了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这么大的一个产业,政府为何要打掉它呢?因为,它实在太耗能了。
此前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公布数据称,比特币的总能源消耗介于40-445兆瓦时(TWh)之间,平均统计约为130兆瓦时,比特币挖矿一年消耗的电量约与荷兰全国用电量相当。
由成千上万台矿机组成的比特币矿场
研究还显示,约65%的加密货币挖矿活动在中国进行,而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0%左右。约75%的矿工使用某种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仍不到40%。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风暴眼》表示,“在碳中和、碳达峰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矿显然是与大方向相悖的,关停只是迟早问题”。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比特币挖矿行为,往往以“大数据项目”作为掩护,骗取地方政府支持,耗费大量电力资源,不符合实现“碳中和”目标方向。
他此前在《整治虚拟货币挖矿与交易乱象刻不容缓》文章中指出,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虚拟货币非法挖矿和交易活动的打击力度。对比特币挖矿项目,各地应进行全面清理、及时关停。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虚拟货币“挖矿”不仅属于高耗能产业,而且虚拟货币对产业发展没什么贡献,基本上没有其他有益的作用,政府对此加大打击力是合情合理的,特别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
林伯强认为,在打击虚拟货币“挖矿”上必须采取“一刀切”,如果不一刀切的话,肯定会有人钻漏洞,因为虚拟货币的利润太高了。
世界各国态度不一,有国家将比特币当做法币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也都在考虑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今年8月,日本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将加密货币交易商视为反洗钱计划的一部分;日本FSA也考虑实施更严格的加密货币法规。
韩国、新加坡等对加密货币相对宽容的国家,也都在加强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力度,打击洗钱等行为。今年6月,墨西哥财长表示,墨西哥金融系统禁止使用加密货币。
今年5月24日,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货币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存在竞争的空间,不断改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框架应该随着加密货币汇率的发展而变化,与美联储相比,其他监管机构可能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包括美联储在内的美国相关机构一直对加密货币持谨慎和严格监管的态度,包括制裁因涉嫌网络攻击和洗钱的加密货币交易所SUEX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国家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敞开了怀抱。今年6月,中美洲国家萨尔瓦所就通过了比特币法案,宣布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法币。
9月7日,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法案正式生效,萨尔瓦多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首个采用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目前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以及当地的一些商店,都已经可以用比特币进行消费支付。
近日,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虚拟资产法案,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在该国正式合法化。不过与萨尔瓦多不同,乌克兰的法案规定虚拟资产在该国不得作为支付手段,但公民可以合法地持有以及交易。
比特币究竟是“数字黄金”还是骗局?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币圈持续的暴涨吸引了许多散户投资者涌入币圈,一些瞄准“新韭菜”的各种山寨币、空气币项目也层出不穷。可以说,牛市之下乱象丛生。
尽管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落下,有人恐惧逃离的同时,也有贪婪者坚守“信仰”。更多的人可能依然充满疑问:比特币究竟是不是骗局?还能够继续投资吗?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比特币就是一场赌博,“你输了,就会输得很惨”。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认为,不要把比特币当作一夜暴富的事,你可以去尝试这种所谓的资产波动、体会这个市场,但是大家现在这种抗风险能力,我不建议大家所谓去高杠杆投资,因为你无法控制这样的风险。也许你运气极好,,但从投资概率上来讲,很难赚到钱,因为这是高杠杆、高波动的资产,大部分人都是泡沫。
今年5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接受凤凰网 财经 采访时表示,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张晓燕表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热议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她表示,首先,据2018年统计,比特币25-30%的交易场景是非法的。再者,“虚拟货币”的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其价格容易被操纵,导致价格忽上忽下,波动剧烈。
“我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她说,中国的散户数量很多,中小投资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识少,对虚拟货币的了解不够深刻。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责任编辑:刘玉芳 PF012]
9. 如果虚拟货币的交易平台倒闭了,那么里面的货币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2017年9月4号以后国内不就倒闭了一些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因为伴随着区块链热潮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关于数字货币领域,不少小平台跑路的消息。
此前 历史 上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门头沟倒闭,最近这段时间一直传出有关赔偿的事情。其实在2017年9月4号以后,因为一些政策原因,禁止一些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国内的很多数字货币平台纷纷关门大吉。
此前比较著名的云币,比特尔,比特时代,聚币等等都会进行相应的数字货币清点工作,每个平台留出的时间不同而最少的好像也有三个月的时间,大多数平台都会永久保留。
也就是说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提取你自己的数字货币,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用自己的电子钱包,平台只是一个交易机构前段时间的币安被黑客攻击事件也为我们敲醒了警钟。
对于一些小作坊交易平台来讲看上的都是非常庞大流水手续费和上币平台费,这些小作坊平台是真的会卷走你所有在平台上的数字货币。
挑选一些国际上有名的大交易平台,以及数字货币及时提到自己的电子钱包中去才是正确保护自己资产的方式。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如果倒闭,投资者该怎么办,储存在平台里面的币还存在吗?
一、首先要知道,如今数字货币的交易平台都是在海外注册,交易数字货币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平台倒闭,国内的投资者很难进行维权,在这里希望大家投资要谨慎。
二、数字货币就是一串代码,而各大平台有自己的热钱包,一般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1.一种选择是将币放在交易平台的热钱包内,方便随时交易和提现。
2.另一种选择是将交易后的数字货币提出到自己的冷钱包,当要卖出时再提至平台,(冷钱包相对安全,风险系数低)。
三、交易平台倒闭并不影响投资者资产价格,但是会影响到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一个平台倒闭有很多因素,客户流失严重导致没有交易量,团队实力不行,面对黑客攻击容易导致平台损失等等。
有的平台实力不行就会面临倒闭,正常情况下平台停止交易前要提醒投资者将币提出,以确保财产安全。(平台热钱包就是投资者在平台的保险箱,当平台倒闭时,用户只需将币提至自己的热钱包即可)。
四、如果平台倒闭了,投资者的币也没有及时提出,交易平台将不再提供提币服务。
但是投资者的币还是在平台的热钱包,平台掐断投资者提币渠道后可以将投资者的币占为己有,币始终还是在交易平台的钱包内,平台可以占为己有。
如果平台没有占为己有,这个币就会一直储存在钱包内,谁也无法提出,会一直存在,并不会消失。
投资需谨慎!
虚拟货币交易所,像许多人说的分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但市面上大部分都是中心化的交易所,你只有用户名和密码,但其实所有的虚拟货币都在交易所的钱包里,你看到的只是数字。如果交易所跑路那么网站是打不开的,也就意味着你的资产全都不存在了。但在币圈有一个最赚钱的就是开交易所的,类似于开赌场的,你见过几个开赌场的跑路,只要开交易所轻易就不会跑路,交易所都有人站台,跑路的名誉损失比实际损失要大的多。放在交易所还是比较放心,但最妥当的是将自己的资产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钱包里。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控制自己的资产。
这得换个说法,币是还在的,只是你的币不在了。
纵观数字货币交易所发展历程,就是交易所倒闭的过程。币圈有个笑话是交易所比币还多,跑路的交易所不在少数。前面已经有人提到,交易所分为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我再用白话说一下。
现目前中心化交易所是主流,被大众所接受,这就不举例了。谁掌握私钥,谁就拥有那部分的数字资产。那么,中心化交易所的充值的本质是,所有用户在区块链上的币(token)都充值到交易所的同一个数字账户,而账户私钥就掌握在交易所创始人手中,从充值开始,你的数字资产已经不属于你了。于此同时,交易所为了让你安心,给你开张证明,证明你有多少币,你就拿着这张证明去他开的交易所交易吧。看到这儿懂了吧,你看到交易所app里的币数量,就是交易所给你的一堆数字,交易所里的数字可以无中生有,要多少有多少。而用户真正的币,已经在创始人私人钱包里了。如果交易所倒闭跑路,或者创始人挂了(这是真实案例),那么用户的币是真没了。
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如今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它们有的内嵌到数字钱包里,有的是有自己的账户体系+app。私钥掌握在用户手中。通过智能合约,用户资产托管在链上,在链上撮合交易或者链下撮合、结果上链。那么,去中心化交易所不会倒闭吗?不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只是解决了数字资产无中生有的问题。内嵌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只要挂单出去,这时资产也不属于用户,如果恰巧这时交易所如果跑路,币没了,你也拿他没辙。有单独账户体系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拿EOS链举例,智能合约是可以修改的,现在托管在链上的资产是用户的,但是如果交易所作恶要修改智能合约,你的也可以变成我的。那这怎么行呢,去中心化交易所怎么能这样呢,一些有节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就想到了多签,交易所要修改智能合约,至少要找其他几个不想干的人一起签名后才能更改智能合约。简单点就是,我这有把密码锁,要四个人同时在场输入密码才能打开。如果交易所倒闭,用户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特殊接口把币从链上找回来。但是,这也不是绝对安全,这只是单一链上,如果涉及到跨链,跨以太坊或其他公链,这个智能合约就不起作用了,用户只能取回EOS链上的资产,其他链上的则找不回。
因此,保管在去中心化钱包里的币才是你的资产,私钥就是一切。少量、频繁交易可以放在主流大交易所,大量不常交易的资产还是放自己钱包稳当。
虚拟货币的存在取决于二个条件,一个是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区块链技术出现,另一个是有一批吃了饭闲着没事干的食利阶层存在。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就如同房产中介平台一样,只要有房产交易需求的存在,有木有交易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种买卖交易关系。
房产交易是物钱交换,而虚拟货币(比特币、莱特币)是以一串特有数字为标的物进行交易。 只有这串数字被认为有一定价值,那么交易就会永远存在。
我们已经从一个“物—钱—物”交换时代,变成了一个“钱—物—钱”的时代。以生存基础的实物交换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金融、 娱乐 、休闲等虚拟层面的需要。
标的物已经成为一种媒介,到底是食物、衣服、房子、土地、企业、品牌、软件、 游戏 、作品、石头、股票,还是一个签名、一幅画、一句问候,或者是一串数字。其实关系都不大,也不重要。
那不过是一种媒介,一个过客而已。一开始就没有准备拥有它。因此,虚拟货币的出现也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世界已进入两条腿走路的时代,一条腿为基本生存,另一条是虚拟(含金融、精神)世界。
虚拟货币不会消失,还会更加的疯狂!
如果虚拟货币的交易平台倒闭了,那么里面的货币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倒闭了,但是币还存在的!只是你的币有可能不能拿回来了!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平台虽然倒闭,但是平台里的币仍然存在!
首先币的存在与否与交易所无关,除非是交易以及发行的平台币。
数字货币是区块链的一项重要应用,而数字货币的并不是通过交易平台产生的,交易平台只是存放资产和进行数字货币买卖交易的地方!
因此,交易平台的倒闭是不影响币的本身的存在的,只是这些货币的去向不明确,或许是交易所自己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用于偿还了,或许是被黑客盗取了,或者被转移到了其他账户上了。
总之,币的存在与否与交易所无关,除非是平台自己发行的币。
以比特币为例,来看看数字货币的产生。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分布式账本,由节点共识来决定公链的记账,而算力越大,就越能够成功记账,而比特币就是对这些记账的矿工的奖励,俗称为挖矿!记录这些账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挖矿的过程,谁记录的最完整最快,谁就能得到比特币的奖励。
因此,比特币的产生在于比特币公链的记账运行,与平台无关。
所以, 币是否存在与交易所完全无关,当然,如果你购买的就是还倒闭的平台自己的币,估计可能会不存在!即使存在因为交易所倒闭,这些币也没有价值了,相当于归零!
二、平台倒闭,一般情况下,你存放在平台的资产(数字货币)将无法取回。
如果你拥有数字货币,一般都会进行交易,通过交易变现。
而 用户如果想要将币卖掉,一般可以有两种操作:
一是直接找好买家,从钱包直接转账进行交易。这样,就不用通过交易所,但是私下的交易风险可能更大,而且,买家也并不太好找。
二就是通过交易平台开进行交易,一般说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交易所交易,这样有更多的机会。而要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话,就必须把币转到交易平台,才能完成交易。因此交易所也就成为临时资产的储存地方。如果交易所平台倒闭,无法进入交易所,那里面的币也就无法转走,或者即使进入交易所,也可能因为平台本身的故障或者其他因素,无法转移。
所以, 如果要通过交易所进行交易,在交易时,你的币必须要存储在交易所的,这样就相当于将自己的币交给了交易所,就像将钱放在银行是一个道理,虽然自己拥有账户和密码,但是如果交易所倒闭了,那资产肯定也就取不回来了!
这也是中心化交易所的最大弊端 。
而币圈经常出现的交易跑路、黑客盗币导致用户损失等也基本上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
但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就不一样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账户是你自己的,通过交易所交易时,实际上只是调用了交易的链上智能合约,而资产始终都留在自己的私人账户里。只要你的密码和私钥没有丢失,资产就是安全的。
不过目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发展还不够好,币种比较少,因此大部分还是选择的中心化交易所。这个时候就要 尽量选择那种实力雄厚,技术更有保障的安全、可信的交易所。
同时 如果个人资产数量比较大的话,交易结束后尽量转移到自己的钱包存储,需要交易时再转到交易所就可以了 。
所以,交易所倒闭,币是不会消失的,只是可能你无法再拥有这些币了。
目前大多数虚拟货币可以存在两个地方。
1、交易平台,如币安、火币、ok、zb、gate等。
2、自己的钱包,下载钱包生产地址,自己保存好密钥。
平台倒闭,也分很多种。
1、如当时国内强制关闭虚拟货币交易所,这些币是一直存在的,给你提取出来和让你转到对应海外平台。币没有任何损失
2、门头沟交易所这个案例,交易所的大部分币被黑客盗取,还剩20万个比特币。几年后,比特币暴涨,因为是按当时折合美元算计,现在的20万个比特币完全够赔投资者损失,ceo还因此赚了很多钱……如果被黑客偷完,投资者全部损失。
3、btc-e平台(传说就是这帮人偷了门头沟的币),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查封服务器,损失部分货币。后来平台重新换网站域名和服务器开业,投资者按比例损失,大概每人损失30%。平台比较机智,发行了平台代币,补给投资者了,承诺平台只有有利润,就会慢慢回购。后面代币暴涨,投资者因祸得福,利润远远大于损失 。平台币就这样火了,后面各个平台都出平台币。
4、跑路型,那些小平台跑路,毛都没有了。所以一定要去大平台,不是大平台就不跑路,而是概率低很多降低风险。
所以要看具体情况,看你币放在哪里,如果放在自己钱包,所有交易所倒闭你都没事。如果放平台,就祈祷上天吧,希望平台别出问题。
拿长线的建议一定放自己钱包。
完全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找一个靠谱的平台很重要,但是现在的平台说实话都很难保证安全性。
怎么保证投资安全提币 ,如果你是准备长期持有,你可以在平台买完以后把币提出来,这样就不怕平台跑路了,虽然有点成本。
找可靠的平台 ,国内原来还是有一些比较大的平台,你可以参考一下,这里不太好做推荐
为什么有风险比特币的交易二级市场交易有点类似纸黄金的概念,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实物交割,如果平台甚至都没有真正做到与比特币进行挂钩,只是虚拟交易,那就非常麻烦。你的投资其实后面并没有真实的比特币。
因为国内竞争比特币的交易平台,所以现在交易平台如果想在国内开展业务都是打擦边球,在海外设立交易平台,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绕开监管。但是对于投资者就存在一定风险。
有统计显示比特币的交易量98%以上是中国人玩的,被套在里面的几乎都是中国人,我们坐下喝酒看戏,看看这些人是如何表演,如何自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