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机器人华智冰属于元宇宙吗
『壹』 虚拟人华智冰身体是什么做的是真正的人吗还是机器人
摘要 您好,我正在根据您提的问题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哦~
『贰』 华智冰是真人还是机器人模型
华智冰是机器人模型。
“华智冰”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智源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她”是基于中国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该模型旨在打造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认知智能。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尹霞表示,本次推出虚拟学生“华智冰”,是希望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起来,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方面做出一个标杆式的应用系统,也是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一个典范。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唐杰表示,目前正在设计“华智冰”的2D和3D数字虚拟人物形象。关于是否要将“华智冰”做成实体机器人,以及实体机器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改变AI主体的智力,团队仍在探讨中。
华智冰拥有的能力
华智冰可以作诗、作画、创作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
与一般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华智冰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不断“学习”数据中隐含的模式,包括文本、视觉、图像,视频等,就像人类能够不断从身边经历的事情中来学习行为模式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智冰针对新场景学到的新能力,将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模型中,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资讯-“华智冰”是实体还是虚拟?
『叁』 上大学的机器人叫什么
上大学的机器人叫华智冰。
机器人“华智冰”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自我介绍视频引发中国网友关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近日举行“华智冰”成果发布会,宣布“华智冰”正式“入学”。
作为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将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唐杰,即日起开启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学习生涯。对于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而言,“华智冰”诞生的意义不仅是吸引世人眼球,其代表的更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华智冰”多项认知将超过人类
华智冰”是一个有“背景”的女同学:“她”脱胎于中国首个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师从智源研究院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唐杰,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据悉,“华智冰”将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她还拥有持续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变得越来越聪明。
这背后缘于“华智冰”有一个“智能数字脑”,她的脸部、声音都是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我们教给华智冰,说话的时候不光要有口型和表情,还要有肢体动作;不光如此,我们还希望她能够跳舞。”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系党委副书记贾珈在研发团队中负责“华智冰”的外在形象及声音、表情、口型、肢体动作的生成。“希望下一次可以让大家看到华智冰跳舞能够达到清华舞蹈队的水平。”
『肆』 眼见为虚——“数字人”推动虚实结合
8月12日,在计算机图形学顶会SIGGRAPH 2021上,英伟达承认在3个月前的GTC 2021技术大会上“造假”了。黄仁勋的主旨演讲视频总长度1小时48分钟,其中绝大多数为真人出镜,只有14秒为了展示3D仿真模拟平台的技术,而让虚拟的黄仁勋代为出场。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数字人”的概念,视频中出现的数字人,三个月来从未被人发现异样,也让我们看到当今数字科技发展的速度与成效。
演讲视频中,数字人出现的时间为1:02:41-1:02:55,内容如下图:
虽然整场发布会由虚拟数字人穿插的部分很短暂,但这惊鸿一瞥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数字人克隆技术的巨大魅力。这短短的14秒中,数字人以假乱真的形象,令人毫无察觉,预示着在AR、VR和3D技术支持下,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真假难辨。
数字人译自Digital Human,狭义上的数字人是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融合的产物,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方法对人体在不同水平的形态和功能进行虚拟仿真。其包括四个交叉重叠的发展阶段: 可视人、物理人、生理人、智能人 ,最终建立多学科和多层次的数字模型并达到对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精确模拟。广义的数字人是指数字技术在人体解剖、物理、生理及智能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渗透。
具象化的人工智能目前分出了两种方向, 一种是猎豹移动“小豹”等 硬件产品 ,以物理实体形象出现在商场、酒店甚至家中,外形上贴近真人、真物; 另一种就是数字人 ,虽然只能出现在屏幕或是投影中,却比实体机器人更加以假乱真。
近年来数字人概念异常火热,成为国内外多数人工智能大厂的拥趸,如今年6月清华大学虚拟学生—— 华智冰 ,可以作诗、作画,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此外还有泠鸢、小爱同学、小冰、火星车数字人“祝融号”等。
传统CG侧重于人工制作,无法实时虚拟拍摄,仅能存在于固定的视频中,而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人可以通过对实体进行建模,在数字世界模拟产生以假乱真的效果,甚至能通过AR、全息投影等技术 实现与真人交互 。
“元宇宙”的概念初次进入大众视野可以回溯到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描绘的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进一步唤醒人们对于“元宇宙”向往的,是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打造的“绿洲”场景,玩家可以通过VR设备在虚拟世界中自由的探索、娱乐和生活。
如今“元宇宙”已经具有清晰轮廓—— 一个源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平行和相互影响的、可持续的虚拟世 界 。目前“元宇宙”已经吸引无数互联网大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元宇宙”可以看作移动互联网的后继者。腾讯CEO马化腾也曾提出“由实入虚,让用户以数字身份自由生活的虚拟数字第二世界”。
显然,元宇宙建立在数字人基础上,以“元宇宙”概念来看,当其得以实现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拥有的一切均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虚拟世界中甚至可以完成现实世界中所不能完成的内容。
目前元宇宙概念仍处于铺路阶段,想要延伸到内容端、应用端仍有许多环节需要准备。即使未来“元宇宙”克服了技术与内容难题,仍需要面临商业模式、法律、监管、生态等外部环境的更新。元宇宙拥有比现实世界更多的功能,社会性也更加复杂,如果没有相应的伦理、道德、法律进行支撑,对于现实世界或许是一种灾难。OHI发起人方兴东表示:直到今天,我们整个互联网产业界、学术界在未来学面前,依然缺乏应有免疫力。相比真正的科学,未来学更具有冲击力和杀伤力,简单、直接,容易俘获人心,能诱导我们失去理性的辨析和判断,不知不觉地将未来学转化为政策和方向。
国盛证券最新相关研报中表示“构成元宇宙的图像内容、区块链网络、人工智能技术都离不开 算力 的支撑”,如此来看,元宇宙的创新任重而道远, 落实技术基础 仍是目前的工作重点。
当我们重新将目光聚焦到14秒黄仁勋数字人的成本,即可了解到即使是“元宇宙”概念中的基础内容“数字人”,花费也超出预料。英伟达官方发布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在合成黄仁勋数字人的过程中,英伟达租用装载数百数码相机的卡车,通过多角度对黄仁勋 拍摄数千张照片 ,此后公司雇佣专业演员模仿黄仁勋的演讲动作,持续8小时进行动作捕捉,后期对演讲画面进行光线渲染。虽然英伟达并未公布其具体花费,但其动用的3D设计师和软件工程师数量已能体现其不易。
三、数字人的趋势与挑战
虚拟数字人突然的火热,显然有其背后的推动力。
虚拟数字人效率高,能大幅减少人力成本。传统CG制作主要依赖人工制作,且单次制作的CG动画仅能使用于该CG,而通过虚拟数字人制作出人或物的形象后,后续只需根据使用环境进行调整即可应用。
虚拟数字人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无论是当今的直播带货,又或是影视明星粉丝见面会,通过数字人技术和全息投影、AR的结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近乎面对面的服务。
AI技术不断成熟,数字人制作成本和难度逐渐降低。数字人与各行业结合,有很大的创新和应用空间,能带来创新价值。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数字人赛道,实际是将人工智能人格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程师颜媚分析称,虚拟数字人将是未来长期发展的趋势,随着如今网络带宽越来越大,通过数字人技术来打造可视化的IP,将是每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数字人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此时期产品投入市场,市场整体处于观望状态,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产业整体并未盈利,行业标准有待规范。整体行业仍面临数据和基础技术积累不够,市面上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参差不齐,智能化程度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等问题。总体来说市场对于数字人技术信心不足,但该技术仍是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罗茂林. 英伟达黑科技再掀“元宇宙”浪潮 虚拟世界落地之路还有多远[N]. 上海证券报,2021-08-19(008).
[2]方兴东.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N]. 环球时报,2021-07-29(015).
[3]曲忠芳,李正豪. 从洛天依到华智冰 “虚拟数字人”还需探索商业模式[N]. 中国经营报,2021-07-05(C02).
[4]李佳师. 虚拟数字人产业链渐成熟[N]. 中国电子报,2021-07-23(007).
[5]卢梦琪. “元宇宙”真的要来了?[N]. 中国电子报,2021-08-20(001).
[6]张绪旺. 磕磕绊绊“数字人”[N]. 北京商报,2021-08-20(002).
[7]孙妍. AR打破虚实世界次元壁[N]. IT时报,2021-07-16(005).
『伍』 迅速蹿红的“元宇宙”,到底是“风口”还是“虎口”
是风口三,元宇宙现在的已经运用的技术,已经说明是一个风口,并且是一个大风口。在过去时间里,我国已经研制出虚拟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2021年6月1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迎来了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清华大学为她办理了学生证和邮箱。 而华智冰的出现也代表着元宇宙在我国有着新的纪元。通过大数据以及各项数据判断,元宇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广泛也必然是一个趋势一个方向,所以也一定是个风口。
四,过去的风口完全可以预判到元宇宙的未来。简单来说在工业革命前夕,蒸汽机发明以及新大陆的发现都给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一个风口。那么现在虚拟技术的发展,AR技术的成熟,也给元宇宙带来技术支持的基础,这种基础也必然会给一个风口明显的导向。
『陆』 华智冰是真人还是机器人模型
华智冰是实体机器人。
华智冰是人工智能创造出的“虚拟大学生”,华智冰并不是全息投影而是实体机器人,“华智冰”脸部、声音都通过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具有丰富知识、与人类有良好交互能力的机器人,会创作音乐、诗词和绘画作品。
华智冰可以作诗、作画、创作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目前她入学清华计算机系,师从清华计算机系副主任唐杰教授,并开启在清华的学习和研究生涯。
据清华大学介绍,“华智冰”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对文字、图像、视频数据进行学习,并变得越来越聪明。除了会作诗和绘画外,“华智冰”还具有探索能力,未来还会设计网页、编写代码等。
华智冰的诞生
“华智冰”由三方合作诞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领衔开发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智谱AI团队作为骨干参与开发“悟道2.0”,并主要开发平台应用生态;小冰公司提供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完备框架,同时负责声音、形象的开发应用。
关于“华智冰”未来的学习规划,唐教授表示,希望“她”能够学习各种语料,挖掘数据中的隐含模式,最后能够像人一样进行创新。更长远的目标是希望“华智冰”能够具备超越图灵测试的通用机器认知能力。
『柒』 华智冰是真人还是机器人模型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13
『捌』 华智冰有实体吗
目前,华智冰是没有实体存在的。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唐杰表示,目前正在设计“华智冰”的2D和3D数字虚拟人物形象。关于是否要将“华智冰”做成实体机器人,以及实体机器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改变AI主体的智力,团队仍在探讨中。
“华智冰”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智源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她”是基于中国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该模型旨在打造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认知智能。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尹霞表示,本次推出虚拟学生“华智冰”,是希望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起来,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方面做出一个标杆式的应用系统,也是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一个典范。
和一般虚拟人物的不同之处
华智冰是一位女生,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北京智源研究院、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与一般的虚拟数字人不同,她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够逐渐“长大”,不断“学习”数据中隐含的模式,包括文本、视觉、图像,视频等,就像人类能够不断从身边经历的事情中来学习行为模式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智冰针对新场景学到的新能力,将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模型中,从而变得越来越聪明。
清华计算机系主任尹霞表示,本次推出虚拟学生华智冰,是希望把清华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技术整合起来,在数据和知识双轮驱动方面作出一个标杆式的应用系统,也是计算机理论与应用研究结合的一个典范。
计算机系团队成员分别从自身研究领域的角度介绍了华智冰背后的技术和未来计划,和她入学清华后的规划。科研团队表示,华智冰现在的主要身份是一名学生,不断“学习”就是她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包括创造能力、交互能力,获取更多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力。
“我们希望华智冰能够依靠一个大模型,在面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应用场景时,不是重新训练模型,而是反过来丰富、增强模型。例如大一时能做诗、画画,创作音乐;大二时能够做数学、语文题。
我们期待,未来的华智冰能够在多项认知智能上超过人类,不仅能识别图像,写诗、作画,回答数学问题,甚至会编程、写代码、做网页。或许到那时,她就可以毕业了。对她来说,这也将是一次非常艰难的认知过程。”唐杰老师说道。
『玖』 清华大学AI学生“华智冰”因出镜唱歌走红,她为何能受到众人的喜欢
清华大学AI学生“华智冰”因出镜唱歌走红,她为何能受到众人的喜欢?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疑问,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够见到智能机器人。其实,在现代化的社会,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研发是非常深入的,而且一直在不断的研究中。
『拾』 麦客存储-为何大厂纷纷注册“元宇宙”商标它有何趋势
目前很多互联网大厂在布局元宇宙的苗头,纷纷注册“元宇宙”商标,包括但不局限鹅厂、阿里等。为何“元宇宙”会成为互联网大厂中的香饽饽,它到底是什么?未来,又会掀起什么浪潮呢?
今天麦客存储就带你了解下,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元宇宙”!
何为“元宇宙”?
元宇宙这一词来源于尼尔·斯蒂芬森的自科幻小说《雪崩》,《雪崩》构建了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可以打破时空界限,以数字化身在元宇宙中生活,且永不下线。
如果大家看过《头号玩家》的电影,对元宇宙就不会太陌生,《头号玩家》的场景,就有表现人在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中学习、旅游、生活等。
而当下元宇宙的切入点——超写实数字人,清华大学的学霸华智冰,近日成为天猫数字主理人的AYAYI ,都是超写实数字人的代表,也是元宇宙切入点的价值表现。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还是一头雾水,元宇宙到底是指什么?多位专家和从业者给出了解释:
元宇宙,未来趋势如何?
它会被互联网大厂看中,无外乎元宇宙吸纳着当前科技领域中的信息革命(5G/6G)、互联网革命(web3.0)、人工智能革命,以及VR、AR、MR,不仅囊括了所有的数字技术,还包括区块链技术成就;丰富了数字经济转型模式,融合 DeFi、IPFS、NFT 等数字金融成果。
归结来说,元宇宙是后互联网时代的起点,也是未来数字化的具象表现。随着元宇宙的普及,线上的数字经济与线下的实体经济会加速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信任,控制数据,杜绝隐私泄露的区块链技术价值,也会有鲜明的显现。
毕竟数字化的元宇宙是建立在网络、算力之上,作为元宇宙关键技术的区块链,将构建打破原有身份区隔、数据护城河的基础设施,通过智能合约打造经济系统。它在未来会掀起数字化的浪潮,随着现实世界要素与虚拟网络的联络,元宇宙会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