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秀特群币圈配置
㈠ 币圈MAX赚钱不,要怎么弄才比较赚钱
这个就看看你是玩的人还是庄了。玩的一般做代理推广能赚些钱。做庄就牛逼了。找精秀特群搞个程序,不过成本投入比较大点。1万以内吧。运营得好,分分钟赚过百万。看市场情况吧。
㈡ 【独谈】币圈最不该忽略的——社群运营
引言:每个产品都觉得自己的用户少
我们身处互联网社会,大部分时候都是作为一个产品的用户的身份,但是多多少少应该都知道一些词:社群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品牌曝光,营销策略……做这些工作,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重要,当然也越来越难。因为狼越来越多了,能吃的肉越来越少了,每个公司都认为自己的用户少,人永远都不够!
第一点:圈人容易留人难
有人说,我们这都区块链时代了好么,快别说互联网的那些概念了!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核心元素是啥,是人啊!从原始部落到互联网生态,哪个都离不开人。所以,区块链时代又怎样,虽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来说各种产品和项目虽然都比较好圈人,新的产品和项目现互相竞争比较小。从品牌来说,我们每个人能够记住的同一品类的品牌不超过七个,如果你的品牌不占据前三位,那对不起,你可能没有机会了,但是现在的区块链生态中连基本的品类都还没有,占据前三,可以说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里说的容易是第一步的圈人容易,区区一个空投就可以换来你的实名信息,这在传统行业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了。各种圈人手段,空投,发糖果,艾西欧,组项目,搞培训,简直是6到飞起。
问题来了,圈人容易,留人难,如何留人,那就需要运营了,这就是社群运营了。
第三点: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质量高的社群
社群是啥?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社群的定义如下:
一般社会学家与地理学家所指的社群(community),广义而言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它可以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或是在某区域内发生的社会关系,或指存在于较抽象的、思想上的关系。
敲黑板,请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不停的互动,沟通,产生了社会关系。所以需要从人和人的链接逻辑去思考。
1.社群目的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奔着利益去行动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加入一个社群,就是要得到一定的利益,我们常见的这些社群,都是以共同兴趣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说,暴走群,户外探险群。我们来到这些群想要得到的就是同类人群的认可。所以说,我们建立一个社群,要最直接的用核心利益点来吸引到潜在的用户。群的本质就是召集一帮人,然后一起做件事。所以,你需要给大家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比如,你搞一个早起群就不如搞一个“21天早起群”好,因为后者更加明确;再举个例子,你搞一个减肥群就不如搞一个“一周减两斤群”好。你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主题,告诉大家你这个群是干嘛的。
2.社群规则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不成方圆,群规则很重要,这是一个群中的“宪法”。所有人不能违背。不管你是收费群还是免费群,不管你是互助群还是兴趣群,都要有自己的群规。而且以我的经验,群规越严,群的质量就越好。比如,我们现在参加的好文孵化营,光看这个群规我都看了半天,规则设置透明,群内成员沟通机制明确,推选机制明确,而且是付费群,虽然是付费的是KEY。而且我发现在收费群的质量普遍比免费群好,就是因为收费本身就提高了入群的门槛,筛选掉了一群不靠谱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群规呀!当然群规则也可以不断迭代的,和企业操作手册一样。我真的看过一些群规是群规2.1这种带版本号的。
3.用户分级
我知道每个币圈人的手机里都有很多个群,但是你观察过没有,很多群都变成了广告圈,或者是死群,如果是一个活跃的,能够发展的不错的群,他会有一个特点,比如说一个群100人,10人是核心发言人群,20人是活跃发言人群,剩余70人都是不经常发言的人。
所以如果要想高质量的群,核心团队很重要,所谓队伍要有人带,而且还得有个连长班长啥的能带得动的人,确立分级,无论是形式上的,还是自发的,都必须要有。因为资源永远都是有限的,分级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你的运营资源以最高效,最精准的方式迅速惠及到那些对于产品最重要的用户群体。比如说币乎要好好运营币乎百咖秀的这群人,因为这是币乎的精准用户人群啊,未来的广大用户群体是要靠这些人来带的!
4.用户引导
这几天翻了一下支点,觉得最有意思的一块儿在于,你要想加入伯乐系统,那就要通过考试,我滴天的,这个考试可牛了。这就厉害了!我觉得不仅仅是加入伯乐的时候需要考试,甚至进入到币圈都需要考试。我还想举个例子,就是token钱包,使用的时候也会让你通过考试,而不是简单的弹出一个页面告诉你钱包有风险, 私钥要保存啥啥啥的,因为我们习惯了不去看这些东西,难免到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东西出差错,到时候会给token钱包带来负面影响。所以钱包除了明确告知,还让你通过考试才能使用,这真是一个明智之举,非常为用户考虑,而且很有诚意。有诚意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还有哔哩哔哩,加入会员居然也要考试,导致我现在都不是会员。
上面说到的其实是用户引导的其中一种,称之为规则引导。还有一种称之为任务引导,即给用户设置难度级别由高到低的不同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引导新用户成长,在不同的阶段给予用户不同的奖励,增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粘性。其实不仅仅是新用户的引导,不同等级的用户之间都应该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成长线。
用户引导其实不仅仅是靠体系,也可以靠人,游戏中的师徒系统其实就是非常好的一种形式,通过强者和弱者之间的价值连坐机制,让强者和弱者,以及产品之间形成良性的闭环。
5.用户培训教育
互联网领域常提及用户教育,不是说让人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正确的认知的那种教育,简单理解则是为了向用户宣传、教导、解释某种现象、问题、行为、功能等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或内容传输。
写到这点的时候,我想到滴滴,用钱砸出来的用户教育,滴滴打车强行用补贴,养成了我身边许多人即使在没补贴情况下也会先叫车再出门的习惯。但是一般来说这种除非你很有钱,不然只能是通过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来给他们提供超乎想象的体验,可以是超乎想象的便捷、超乎想象的舒适、超乎想象的美感等等,来刷新用户以往对于同类服务或产品体验的理解,达到吸引尤其是长期吸引用户的目的。因为用户是不接受主动教育的,只能通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为他们提供激动、茫然、好奇、警惕、鄙视等等各种各样的心情,被动进了你的课堂,才会有你为他们进一步提供棒棒哒体验,从而实现用户教育的可能。
以上只是最近思考的一个简单总结,这是大概做一个框架。实际上的用户运营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每个产品不用,每个行业不同,企业和用户的关系在每个阶段也不同,所以精细化运用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细节的实践。比如说在知乎的早期用户运营阶段,由于种子用户大多来自互联网、创业圈,早期的知乎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是IT、互联网相关的问题,同时为了让知乎的内容扩充到各个领域,知乎在开放测试的进程中,有针对性的选取了一些领域来做运营。
以上。全文。
第四点
币圈的各种产品在运营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正式的用户运营阶段之中,其实在用户运营中,币圈和其他圈没有什么区别,核心都是人,人之欲,无外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之前听过一个前辈讲,运营工作的最高境界,人间,天堂,地狱,皆存于我心间。用以自励。
㈢ 玩币圈打新,他用不到三个月时间,把6万本金变成了70万
最近新认识了一个朋友,晓阳。
昨晚和他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相互深入聊了一下,关于币圈打新,合约操作等,并各自交流下关于朋友,关于圈子的看法。
只要你在某个领域的某个点上有长于别人的优势,或是经验,或是方法技巧,你就能给别人提供价值,这个价值就可以变现。
晓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是偶然在老薛的群里看到他分享说自己靠在币圈打新,把资金从6万元做到70万元,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比较好奇,就加了他的微信。
通过后,我扫了下他的朋友圈,他也在做社群,叫“变富俱乐部”,有些意思。
我有个原则,一般不随便向别人免费要东西,如果确认对自己有价值,我会尽可能选择付费的方式。看晓阳在做付费社群,我觉得是很好的付费机会,于是和他聊,问问社群情况,就直接付费进了他的群。
我个人是认可知识付费这种模式,知识也是商品,付费就是花钱买这个商品,所有有价值的知识产品都是别人辛勤付出的结果,你既然想要,花钱买就是,很正常。知识产品这玩意儿,只有你花钱买了,你才会大概率重视它,珍惜它,并用好它,它也才真的对你有意义,否则就是一文不值。
晓阳进币圈比我早一些,2016年就进来了,2017-2018年那波牛市,也是坐过好几次过山车。听说我买过150块,120块的柚子,他哈哈笑了,说同是被柚子耽误了的老韭菜,顿时觉得我俩是难兄难弟,惺惺相惜。
后面又聊到了币圈的合约操作,我俩又是同党,别人说合约不能碰,我俩的观点一致,合约只是工具,就看用它的人能不能支配好,如果用不好,只能说问题出在人身上,而不是工具身上。
晓阳做合约,是U本位,听说我是币本位,他就建议我试试U本位,他觉得比币本位的风险小。
我听了他的建议,昨天晚上就试着用U本位开了个小空单。
确实不错,U在现货账户里不用换成对应的币,如果你看涨或看跌某个币,直接用U做多或做空即可,不用担心把U换成币以后币价波动的问题了。和币本位相比,U本位的风险确实小些,因为本金、赚的和亏的都是用U来计算,很直观,很方便。
币圈是个神奇的圈子,在里面认识的朋友,大概率都不会差,这个圈子天然就帮忙筛选了一批人,因为能够进这个圈子的人,本身都是有一定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还带点冒险精神,而且进来以后,每个人还会被市场继续修理,把本身还存在的一丁点儿棱角给彻底磨平,时间长了,整个人都更加谦逊,更加空杯,更加好学。我认识的很多不错的朋友都是来自币圈,他们确实很优秀。
晓阳现在是币圈打新的老手,已经慢慢形成自己的打新体系,可以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情绪来预判新上的币后面可能的走势,这在很多币圈人眼里,就是很大的价值点。
币圈的机会有很多,大家都在找机会,如果把握好某个机会,直接实现人生逆袭是完全可能的。
前几天,FIL从300块涨到600块时,我在一个币圈群里就看到有个朋友直接赚了800多万,初始本金是15万,当天在群里,他一个人下起了红包雨。后面他分享说,在上个牛市,到手的1000万他没抓住,这个牛市,一定要抓住,这次就真抓住了。
在币圈,类似这样的造富故事比比皆是。
和朋友交流,我一直强调资金配置的重要性,币圈确实有机会创富,但新人刚进场,注定是要不断交学费(亏钱)的,后面能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还看能不能挨到那天,这个圈子耗资金,更耗一个人的耐心。
在币圈我认识了很多像晓阳这样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主业,业余玩这个,如果逮住了机会,可能就直接辞掉主业,从此选择当个废人。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持续在这个圈子玩,而且一边玩,一边基于此打造自己个人品牌,甚至是商业体系,因为币圈这个圈子不错,在这个圈子认识的人也都不错,和这些人认识了,自然会产生很多化学反应。
就像我,我在进币圈前,我没想过我会持续写文章,我没想过我会进平安,我也没想过我会做营养健康这块,这些都是我进币圈以后认识了相应领域优秀的朋友,和他们产生链接后,催生出来的化学反应。
我们每个人多少都有类似的经历,我们可以回顾过往的人生,是不是因为在过去某个点认识了某个人,经历了某件事,或是仅仅看到了某个画面,然后就改变了我们接下来的整个人生。
只是进了币圈,这种改变的节奏会明显加快。
这次认识了晓阳,我俩各自后面的人生会不会因此有所改变,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