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币圈逢跌加仓划算吗
A. 币圈几百块如何买
如果是新手,可以先小仓试水熟悉流程。
第一,新手入圈必须要自己经历一个周期,吃点亏才有可能冷静下来看待币圈投资,不然再怎么提醒都是没用的,因为新手意识不到重要性。
第二,我知道你们为什么进入币圈,听闻暴富传奇,但请保持理智冷静,没有什么钱是轻松松松能赚到的,你看的翻倍10倍百倍,你不知道人家做了多少功课。还是那句老话,你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即使赚到了,也会还回去。很多时候是熬出来的,风口是一方面,不是你想踩就能得到的。长时间的孤独忍耐等待一朝的爆发,交易越急越容易出问题,大家都想赚快钱,翻了倍还想翻5倍翻10倍,翻100倍,贪、慎、痴人性永恒的弱点,又怂又勇是通病,市场是考验人性的,很多时候交易是反人性操作!市场从来都是残酷的,没有送你钱的慈善家!别人疯狂时我们需保持冷静,别人退却时我们前进。
第三,新手最好先小仓试水熟悉流程,别说什么我长线投资放着不动,那是战略懒惰!相信我,你买了后会忍不住天天看涨跌的。买币后定一个止盈止损线,买一个币翻倍了就可先出本金,或涨到你预期的价格5~10倍可选择先出50%或出30%这样可以预留足够的资金去布局别的币种,也可以低位补仓。高位频繁加仓都是韭菜,尤其切忌追涨杀跌,重仓梭哈山寨币空气币!
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逃不过二八定律,币圈也是如此,炒币赚钱的人终归是少数、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被收割者。
B. 币圈小白如何在低位或者高位补仓
一、补仓的本质首先要明确的是,补仓是一种投资的技巧,是工具,不是目的。投资的目的是获得风险含量最小的收益,因此只有当补仓可以帮助投资人达到目的时,它才是有利用价值的,否则就要舍弃不用。
二、补仓的适用对象从分析能力上说,至少要对未来一周的方向能做出准确判断的投资人,才能使用补仓;
从做单节奏上说,加仓适合于短中结合的投资人;
从资金量上说,补仓适合于较大的资金,已用八成的仓位就不要考虑补仓了,或者后备资金与当前的资金比例达到或者超过1:1时,适合于补仓的做单技巧。
三、补仓的使用补仓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仓法,以做做多单为例,在底部买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买入60手,随着再上涨,再买入40手,依此类推。
CellETF是一个DeFi综合应用平台(celletf.io),依托于以太坊公链部署,包括多款智能合约/协议,被动报价机制以及ETF一二级双市场架构等特性,仅需一个站点,即可拥抱DeFi的无限可能,去中心化平台比较让人放心。
C. 基金定投好还是逢跌加仓好
定投好
分逢跌加仓,本质上是一种择时,希望能够刚好抄在山底下。实际上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都没有择时的能力,连明星基金经理谢治宇都说过,碧老桐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择时并没有为他们获得收益,甚至对于大部分机构来说也都是悔坦这样的。
试图逢跌加仓,本质上是一种贪婪,希望能够在每次都买在最低位,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你觉得自己能抄在谷底,实际上有可能抄在半山腰。择时真的非常难。
定投是指定期定额的投资,选择定投其实意味着放弃了择时,不按市场的涨跌来做投资的决定,这样的话虽然有时候会加在高位,但不会错过低位加仓的机会。这样的话,能够保证获得一个比较平均的收益。
如果想要优化自己的投资系统,可以再含此根据一定的规则,改变投资金额。比如点数在3000以下多投一点,3000以上少投一点。这样定时不定额也能够起到一个很不错的效果。定时的投资能够保证自己不会错过一些合适的加仓机会。
逢低加仓其实跟高抛低吸一样,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做起来很难。这算是一种择时,大部分人都没有择时的能力,放弃择时选择定投是更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方法。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分期定投是更好的办法。
一次性投入需要投资者对于回撤的承受能力比较大,需要投资者大心脏才可以。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对回撤的承受能力都不是那么强的。即便是很多在股市里浮浮沉沉很多年的老韭菜,超过10%的回撤也挺难受的。
很多人测试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够接受20%、30%的回撤,等基金账户出现5%或者10%亏损就容易坐立不安,天天等着反弹,天天想着要不要割肉。
不大部分人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回撤的承受能力。选择分期投入是更好的应对办法。
当然分期操作也要注意一下那个粒度的问题,比如说你有100万,那你1万1万地去投资,其实细分得有点过细。几十份资金或者10多份资金已经足够了,这样分散的太大。这样比较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
投投资还是比较是私人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最后作出的决策也不同。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保守一点、风险偏好低的方案往往是更合适的。
D. 定投和逢跌买入哪个好
每日定投和逢跌买入差别是比较大的,每日定投是每天都需要投入,而逢跌买入要等基金跌才买,其实这两个买基金的方法都是太过于绝对了,在买基金的时候,需要多方面的考虑,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加仓买入。
每日定投是指每天投入,需要的资金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每天投资100元,一个月就是3000元了,如果当行情不好的时候,还每天买入,那么后面是有可能会产生巨大亏损的情况,或者选择的基金不好,基金总是跌的多,涨的少,那么基金每日定投也是会亏损。
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一般不建议每日定投,可以设置时间间隔比较长一点,比如说:一个月投资一次,或者几个月投资一次,这样可以平均份额,减少风险,但是基金定投的前提是要找一只好的基金长期持有。
逢跌买入这个方法是可以,但也是要有前提的,前提是这只基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只基金是要有前景的,如果基金本身不好,基金逢跌买入,总是跌的多,涨的少,越跌越多,那么亏损的金额是比较大的。
投资者在购买的时候,如果基金在跌,一定要分析原因,基金要有前景才可以逢跌买入。
(4)买币圈逢跌加仓划算吗扩展阅读:
定投基金逢跌买入技巧有什么?需要注意些什么?
1、控制好基金仓位
基金在下跌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加仓,可以分批来进行加仓,比如说:跌5%加仓一次,下一次跌10%再加仓,以此类推,基金在每次下跌的时候分批买入,是可以通过增加持有份额,来降低持仓成本。
2、看基金净值
投资者在买入的时候可以根据基金净值的走势来进行购买,比如说:基金净值跌到前期的低迹陆点位置时,出现反弹向上运行时,可以考虑适量知州枣的买入。
3、看基金投资的标
比如说:股票基金投资的是股票,看基金投资的股票是怎么样搭拆的,其次就是看股票大盘的走势,逢低买入一些基金,等待大盘上涨赚钱。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跌的时候是要看情况的,不是所有基金都可以加仓的,加仓意味着风险的加大,因为每个基金的情况是不一样,首先要看基金有没有前景。
如果有前景,跌的时候才可以考虑加仓,其次分析是整个基金板块在跌,还是只有这只基金在跌,如果是这只基金本身的问题,那么就不要加仓了。
E. 好多人买基金要等到跌了才敢加仓,你也是这样的吗
我不是这样,因为我觉得逢低加仓并不是一件好事,这种方式也未必适合所有的投资人。
对于购买基金的小伙伴来说,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基金下跌的时候加仓,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更低的持仓成本。这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进行任何仓位管理的话,无限加仓只会导致这个人的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以我个人来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来决定加仓与否,不是根据行情的涨跌。
一、我不会选择逢低加仓。
在基金下跌的时候,多数人会选择逢低加仓,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以获得更低的持仓成本,在基金上涨之后,他们也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在实际的投资过程当中,如果一橘厅伏个人选择逢低加仓,这个人的伏数子弹很快就会耗尽,同时也没有了加仓的能力。不管后面的行情如何,这个人基本上只有观看行情的能力了。
F. 基金逢跌买入,你觉得什么时间买最合适
我觉得行情跌幅达到10%的时候比较合适,如果能达到25%的跌幅,这样的行情几乎是100%的加仓时机。
基金产品和股票投资的性质虽然大不相同,但内在的逻辑没有变。当基金行情进一步下跌的时候,这一款基金产品的净值也会有所下跌,如果你选择在这个时候加仓,你的持仓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当市场出现反弹行情的时候,一旦可以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
一、我先讲一下10%的概念。
我们拿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混合型基金来举例,你可以看一下这些混合型基金的历史最大回收率,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混合型基金来说,这些基金产品的历史最大回收率一般在25%~35%之间。试想一下,10%的跌幅已经算槐猛缺比较大的跌幅了,如果不选择在这个时候加仓,则会非常考验投资人对行情的判断。
在你已经进行仓位管理的前提之下,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判断买入的时间即可。
G. 基金每月(每周)逢跌补1次仓是不是比每月/周定投一天好的多
因为定投的意思,就是为了克服人性的弱点,人性都是想要在最便宜的时候买到心仪的东西,投资也不例外,不然就没那么抄底的人了。正因为人性如此,所以如果你不设置定投的话,今天你看到基金跌了,会不会想:要不要等明天?明天可能大跌。要不就是周五一般会大跌,我投周五吧?然而周五它红盘了,你投还是不投?
所以这么说,我就是真这样干过的。比如我设置的某基金周五定投,然后我发现每周五它不跌,我就换到星期三,结果它周三涨了,周五又跌。这样做了几次之后,我取消了定投,我每天盯盘,发现它跌了就投,结果等我投了,它连跌三天,我那个悔啊!
后来我又去看关于定投的书,书上这样写到:定投的时候,你想选择一个最舒服的时候投,然而事情并不如你所愿,总是或高或低。其实股市每天都可能涨,可能跌,这个概率是50%,所以你不要为了确定的胜率,刻意的去做,你只需要选择你方便扣款的那天,那天可能涨,可能跌,当你拉长周期,就慢慢的平均了。
看了这话,我安静下来了,重新设置了定投,不过我总是留点活钱在手里,等我看到某天,我那只基金大跌,我就加投一份。这样一个完美计划就诞生了,我再也不纠结那天投还是不投,不再投机取巧了。
投资不是纸上谈兵。实战中不具有操作性的问题,总会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就比如 这种每月或每周逢跌补一次仓的想法,就属于明显的没做过实盘。 请问:“未来一个月会跌几次?连续跌10天的话,你天天补仓吗?一直不跌,你就不建仓了?”
定投是有计划的投资行为定投,是为了防控野镇投资基金的风险而采用的投资策略,主要是三个”定“:
定投,胜在严格的”纪律性“。
它能战胜风险,主要是利用”微笑曲线“的原理。 不明白的朋友,直接翻看我发出来的视频吧,以免看文字搞脑子。
总之,我目前接触的基金投资者,只要采用”定投“模式的,时间拉长看,主体都是赚钱的,且收益相对可观。
划重点:基金定投属于完全可以控制的投资行为。你想想,自己能控制的东西,到底好不好?
股市当天结束后,我们才知道涨跌,所以投资股市的 基金采用“未知价原则”进行申购和赎回。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基金未来的走势,因此也就无法确定投入多少资金量参与其中。
来,咱们一起灵魂拷问:
情况一: 你还没来得及建仓,大盘一路拉升,你买不买?
情况二: 大盘连着跌一个星期,你是天天补还是等再跌一跌再补?
情况三: 你的资金被你补仓用完了,可是大盘还在跌,怎么办?
情况四: 大盘一路涨到了高位,然后跌了几天,你补不补?
划重点:逢跌补仓都是你担心不划算而打的小算盘,面对真实的市场时,根本不具有可操作性,换种说法就是你根本控制不了这个过程。
综上所述,基金定投是严格的投资策略,是可操作的模式。逢跌补仓只是自己心中的一种想象而已,不具有可操作性。赚钱的路上,不能凭感觉,凡是不可控的过程,都可能随时出现无法控制的风险。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投资有风险,参与其中请谨慎。
这个想法应该是绝大多数基金投资人都想过的吧。但是很遗憾,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实践起来可操作性不太高。
基金每月什么时候会跌倒低点,这个是很难把控的。也许有些高手能够根据基金的持仓情况来把控,但是基金持仓每个季度才公布一次,具有滞后性,根据持仓来预估基金净值波动,很难做到准确。况且,你要是有那个水平,何必买基金,自己投资股票不是更好!
还有,基金缝跌补仓,那如果这个月跌了好几次,你是每次都补仓吗?如果只是补其中一次,那么你怎么知道是补哪一次更好呢?
再有, 假如每个月基金都会大跌一次,并且你每次都能踩准这个点补仓。但是还是有个问题,例如某基金在5,6,7号每天上涨3%,8号下跌6%,如果你是在4号投入的资金,那么嫌缓在5-8号这4天,总体上盈利了3%左右,但你偏偏要在8号下跌后再补仓,也就是放弃了5-8号这几天3%的收益。为了回避一次下跌,放弃原本应有的收芹脊模益,这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呢?
不仅这些,基金每个交易日申购确认,如果是在15:00前申购,就按照当天净值确认,如果是15:00后申购,就按照下一个交易日净值确认。那么要做到你说的这个问题,还得每天在15:00收市前,基金公布当日净值前,就能知道当天基金亏了,并且执行申购,否则要是等到收市,基金公布净值后才申购,那就是第二天的价格了。
理论很美好,但是还学仔细摸一下具体怎么操作,祝你成功!
如果以 技术操作 来分析的话,您的每周逢跌补一次仓与每周/每月定投一次仓, 都不是最优秀 的。
因为一只基金有时候可能会连跌三天,有时候也可能会只是跌一点点,甚至没有1%,那么现在补进去在长期来看,平摊成本则太小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看以下我的分析:
就如上面所说的,一只基金遇跌就一周只补一次仓,那么如果它本周这次只是跌一点点,而下次大跌呢?
是不是很亏?
我这也是亲身经历过的,因为那时候心理比较急切而分析出错,看到基金“ 跌两天涨一天再跌两天 ”,觉得是跌到谷底了,就补仓,但那时候还有正收益的。
结果第六天继续跌,我又加仓;结果第七天继续下跌,彻彻底底地负了,我没加;结果第八天又下跌……
后来,我从基金净值算了一下:
近期顶峰净值: 9.1190(基点周四)
近期低谷净值:8.1450(下下周二)
(9.1190-8.1450)/9.1190= 7.72%
经验总结:基金经过一波大涨后,就会出现基金 回调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出现这种事情,我说过了,短期震荡是受市场情绪影响的,也就是要“趋势分析”,但这种 技术面操作很难,一般判断都是多错少对。
有些人就利用新手不懂得 ,然后天天预测,说下周必涨或者明天必涨,而后如果说对了,就称呼自己很神;如果说错了,看到粉丝朋友们不相信,就发怒了,“有本事你们别来看,我以前也有很多正确的。”
(其实,一年大约200个交易日, 涨跌情况大概五五分 ,就算运气怎么不济,也会有猜对的时候,所以没必要信ta为神。)
所以说了, 市场是反人性 的。如果出现下跌这种情况,如果技术面不好,就踏踏实实地按照“补仓原则”进行补仓——
①如果已经买入 7成仓或者重仓 了,回调 10% 再加仓;
②如果只是 轻仓或者半仓 ,当基金出现 负收益率 时,可补 一成 或者 两成 仓。
这是我经验的总结,我也希望您们不要再跌坑里;我不是巨人,但我可以为您们撑起一个台阶,助您望得更远。
目前很多人经常使用“每周/每月定投一天”的普通做法,或者 均线定投、移动定投 等等智慧定投做法。
与智慧定投相比,普通定投的收益率相对来说稍低,缺乏灵活性,如果遇上一个大跌的熊市,那么只会是越投越亏罢了。
比如:
第一次真正大牛市,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10月16日, 998点 涨到 6124点 ;
第一次真正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6124点跌到 1664点 。
那个时候第一次大牛熊交叉,有人定投始在大牛末,每月2000元,定投13次,满一年,跌幅- 11.43% ,而同期大盘跌 56% 。
大家一般都会想,这每月定投不是平摊了成本了吗?但我想的是,这平摊成本,有没有做到 极限 ?
如果是股市经验充足的投资者,不说在股市从顶峰突然下跌10%,就撤离,就说牛熊的确定性:
换句话说,一般而言, 大牛市经历了多少时间,大熊市一般都会经历多少时间, 这就是A股三十多年的 “确定性经验” 。
所以,一看到6000多点,已经是 历史 顶峰了,那么一大跌,肯定会形成大熊市,就连2015年也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早点撤离或者等到3000点以下的“ 确定性低位区域 ”再按月定投,那样会更好。
举个例子:2007年8月23日开始定投 广发聚丰混合A ——
智慧定投自2017年出现以来,就受到了很多 没有时间、没有知识或者不想盯盘又想获得更大收益 的基金投资者的欢迎。
因为与定额定时定期的普通定投相比,智慧定投确实是收益率要高一些。
以全国基金数据最全面的投资APP—天天基金的智慧定投来分析——
天天基金的智慧定投分为:慧定投、目标止盈定投与移动止盈定投。
慧定投
慧定投主要包括“买入策略”与“卖出策略”。
买入策略 :参考标的指数,低估时增加每期投入,极度低估时,则投入最大倍数。
这样子是比较死板的,只会根据 历史 数据百分位来判断,不能灵活投入,不能在 最低位区域。
比如说:
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 3473 点。
在2015年大牛市中,最高5178点,包括上涨与下跌时间,只有大约5个月时间在这个点之上。
按照 历史 数据,是属于高位点,属于高估值,那按照慧定投的套路,低估才买,那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在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入手 张坤的易方达蓝筹、曲扬的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 等等优秀基金,尽管连跌四天,都有10%的收益率。(截止2021.02.23)
所以,这种“慧定投”尽管比普通定投优秀,但还是不如“智慧手动定投”的好。
目标止盈定投
也就是说,这个做法不管是小跌还是大跌,买入一次就不补仓了。
差不多做法就是买完基金,直接卸载APP,等通知。[捂脸]
移动止盈定投
这个就是上面“慧定投”的卖出策略,还不如买入“慧定投”好一些。
小总结:如果大家 没有时间、也不想获得超额收益 ,那么最好的选择是“ 慧定投 ”。其最大的缺点是,在熊市中越买,越是被套,因为那是下滑式的。
牛市开盘,接连四天, 白马股、蓝筹股、龙头股都在大跌,而中小盘股,特别是顺周期股都在大涨 ,很多人直呼受不了。
想要转投顺周期,比如铜业、铝业等等。
但是,这些顺周期始终都是顺周期,涨得了一时,涨不了一世。
因为没有很大的市场容量,也没有什么 历史 业绩,如果不熟悉市场风格转换,有可能买入就出不来了。
目前的调整属于“ 长痛不如短痛 ”式的短期调整,大概会维持横盘震荡一个月,一个时机点是:3月末与4月初。
还有一种调整是“ 温水煮青蛙 ”,买了以后根本不知道它下一刻下跌还是上涨,因为每天看着没感觉,但往长线来看,趋势确实是下跌的。
比如去年8月到11月的 医疗行业 的调整,足足四个月,跌了不够15个点。
而牛年开盘这四天,有些基金却跌了10个点。比如 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混合 ,这个时候,可以入手,不会再跌多少了。
所以,没必要担心什么的,要开开心心过日子。
定投的方式有定时定期定额的普通定投,也有定时不定额的智慧定投,如果就两者而言的话,建议选择 智慧定投 。
如果每个交易日的交易时间还是有空的话,并且也还想要获得超额收益,建议是 手动定投 ,就如我上面说的:
①如果已经买入 7成仓或者重仓 了,回调 10% 再加仓;
②如果只是 轻仓或者半仓 ,当基金出现 负收益率 时,可补 一成 或者 两成 仓。
只要不是买了那些周期性行业、长期业绩低于同类平均与沪深300的,基本都可以放心地长期持有,没有什么不可能盈利的。
基金投资的原则: 长期持有,淡化择时,择人而投,行业长牛。
我觉得每月(每周)逢低补仓赚钱的概率大一些。
逢跌补比定投要好。定投和逢跌补仓都是分散投资,避免了满仓买在顶部的风险。
相对来说,散户喜欢追涨杀跌,所以赔钱居多,要想赚钱,应该怎么操作?就要和散户操作模式反着来,要“追跌杀涨”,也就是说基金跌了才买,涨了才卖,这是反人性的操作,实际操作起来一般人很难实现。跌了会不会还跌?涨了会不会还涨?人都有恐惧和贪婪心理,这个很难克服。
追跌杀涨作为一条纪律,时刻提醒自己遵守。我操作基金就是按照逢跌补进行操作的,可以说比较成功,每天两点半以后通过天天基金看基金估值,如果遇到连续跌两天或一天跌幅超过2个点,我就买一次,但要记住任何时候不要满仓,否则一旦买在高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不割肉只能躺下装死,不满仓的好处就是不怕你跌,你敢跌,我就敢买,这样可以不断降低自己的成本。直到行情起来了,在高位再慢慢卖掉。
定投适合没时间看盘的朋友,不需要做出判断,到时候就买,但是具体是买在高位还是低位就全靠运气了。
有很多人推荐基金定投,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却不是最好的方式。
要明白,基金投资的核心思路就是低位买入高位卖出,一切一切的操作都是围绕着这一基本思想和目标而开展的。最接近这一目标的投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而选择基金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是最关键的。
选择适宜的投资方式,既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也要根据所选择的基金种类而有所不同。
如果既没有充足的时间,也不是投资高手,那么可以选择基金定投,当然,也要尽量在底部买入,成本越低,收益才会越高。
题主所说的每月或每周逢低补仓,最好是能够判断所处的底部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阶段性的底部,那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能力判断底部,那么不定期逢跌补仓大概率也强于定投。
关键是这个“逢跌”你怎么知道是后面是跌是涨呢?
今天大跌了,你觉得明天还会跌,不买,结果明天涨了,怎么办?
今天跌了,觉得明天不会跌,买入,结果明天又跌,怎么办?
定投,就是排除个人因素的干扰,因为从长周期来看,指数跌下去,总会涨回来的,这个周期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但是总会涨回来的。
基金每月或者每周逢跌补一次仓,肯定是比每月或者每周同一天定投要好,这样你可以避开高点,在低一点儿的位置补仓,使得成本更低一些。我也经常这么做。
相同时间段逢跌补仓比定投一次肯定要好,关键是需要你对基金净值的涨跌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比如说你先计划选择每周星期四固定投入一笔资金买基金,而该基金在星期三下跌了,你又预测星期四会上涨,那你选择星期三买基金就比较好,这样成本就会相对比较低。前提就是你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基金的涨跌。
如果你判断得不准确,星期三基金下跌时你买入了,结果星期四再次下跌了,那就不理想了,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让成本提高了,还不如定投了。
很多时候基金不只是跌一天,有可能连续跌几天,不做定投,自己选择买入时机,还是有难度的,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定投还是手动补仓。
这思路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策略和操作上其实可以丰富一些。
首先,你得把看好的基金建个底仓。
其次,根据基金类型设定投资策略。股票型、混合型、偏债基、固收型的基金,因为风险和收益预期的不同,定投也要分类考虑。
还有你的基金属于稳重型、成长型、指数型、周期性显著还是行业基?不同类型的基金操作方式也会不同。当然,作为懒人,我比较推荐优秀经理的主动型基金,相对省事。
最后,对于偏股型的基金,可以考虑在底仓的基础上逢低加仓,不一定要每月一投,你可以预设一个逢低的比率,低于持仓成本多少百分比就加仓,但是我认为这种操作比较适合中长期持有的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大起大落激进型且回撤高的基金并不适合。
对于偏债基和固收来说,选择优秀基金经理管理的3年以上的好基,每月可以设定日期无脑投。
回答:当下的股市行情,逢跌就补。
H. 基金定投好还是逢跌加仓好
基金定投和逢跌加仓是不冲突的。基金定投其实就是无论是跌还是涨都在约定好的缓烂时候买进,给投资人节省时间和精力。如果投资人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能做到逢低简胡买入,那就相当于按价格去做投资,那可能收益会更可观。但投资者未必能精准预测出什么时候是低点,也有可能买在半山腰被套,所以,是定投还是逢跌加仓需要根据市场行情及自身情况来选择。
温馨提示:
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8-1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拦哪拦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I. 基金跌的时候买入好吗
是,基金下跌说明基金的价格下降,基金价格越低买入成本也就越低,成本越低风险越小,未来获得收益的概率越大,基金上涨不适合买入,基金上涨买入成本会增加,成本越高风险越大,未来发生亏损的概率越大。兆悔
基金三点前的交易都是按当天收盘时的净值计算,尾盘时看基金净值估算就能知道基金当天的涨跌情况,下跌时可以买入基金,上涨时可以不买。
拓展资料: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
一、检查持仓基金
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
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
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二、制定应对下跌的计划
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物备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
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
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族蚂正可以。
三 、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设
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