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危机和虚拟货币
❶ 如果真的经济危机了,保有美元还是其他货币,或者是实物
个人看法:
如果真的又发生经济危机,我觉得保有实物是人民最理想的应对方式。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各种货币在市场上运行的结果造成的。在经济危机到来时,继续保有虚拟货币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危机及时处理,保有的货币有升值的可能,如果危机持续蔓延,继续保有虚拟货币只会面对更多的恶耗。食物、交通工具、房子、衣物等实物是人生存的必需品,货币的最终兑现形式是实物,没有实物作基础发行的货币无疑为一堆泡沫。
在经济界里,中国是比较特殊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行政管理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国企众多的中国内部很难发生经济危机,即使发生也是人为的,市场的诱发可能性小之又小。因此,中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大都是“进口“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国采取的货币以及货币政策的差异,其货币所受的影响很难讨论。
假如中国央行大量发行货币,其他情况不变引起的人民币贬值,那么以美元为基准价结算的商品价格也会有变动,假如危机前1美元可购买价值6元人民币的商品,那么危机人民币贬值后,1美元可购买价值大于6元人民币的商品。
❷ 经济危机与货币
问题一:货物多了低价少了高价本是正常规律,但利润还与弹性相关,弹性大的低价会带来利润增加,若弹性小,降价只会减少利润。经济危机一旦出现,大家普遍捂紧钱袋,所以很多商品即使低价也无人问津,这就导致了供给的相对过剩,并不是生产的东西多了,而是没人买了,不过销毁货物毕竟是个别现象,只具有象征意义。
问题二:正如问题一中提到的,危机出现时不论高价低价,货物没有人购买,如果存储,一方面可能有些商品的保质期很短,不便存储;而更主要的是,一旦存储,公司存货就会增加,资金周转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公司经营都有负债,这种负债多是向银行借钱,银行在危机当中自身难保,公司若到期不还银行钱,可能银行就会破产,可现在公司的产品没有卖出去大量积压,手里缺少现金,根本无钱可还,这时候就可能导致公司破产。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囤积货物是不可取的,就好像现在中国的房地产一样,由于国家调控,房价下行已经不可逆转,购房者大多持币观望,即使降价,购买者也是寥寥无几,事实上就是一场地产业的经济危机,地产商手里房屋大量积压无法变现,年底时银行贷款到期,若能续借还可以坚持一阵子,如不能续借,又借不到新款,房地产公司就只能面临破产。
问题三:一楼回答的很好,现在有可能通过印钞票解决问题的也只有美国,美元是国际货币,所以大量印美元导致的将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于穷国,事实上不只是穷国,现在世界上除了美国,其他国家若多印货币,货币必然贬值,货币的国际购买力下降,以前6块能买一美元现在变成10块一美元了,不仅无法多买国外商品,由于多印货币导致的过内通货膨胀还有可能使得由于多印货币而买到的国外货物更少。
❸ 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
恶心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危机,但是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一定会引发经济危机。一个经济体一般都会伴随温和的通货膨胀,这表示经济在增长。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的过剩而导致的物价的普遍上涨,而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这是物价是普遍下跌的。
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这里货币贬值就是由于发行了过量的货币引起的,所以恶心的通胀会引发经济危机。
如果政府在经济繁荣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无视财政赤字,就会推动市场上的货币过剩,从而引发通胀。
❹ 美国是真的来印钞票来缓解经济危机吗
以下内容都是本人辛苦写的,没有复制,请朋友一定要仔细看看!
防人之心不可无,美国曾经用这种方法击败过日本,使日本进入了近20年的经济委靡时期!
美元如果真的这样一直持续走低(下跌)缩水,可真不是好事噢!
我们国家拥有美国的债券就面临严重缩水的危险啦!~
超主权货币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兑换的压力,自然也就没有兑换的损失,现在美国大量发行美圆就是在让全世界的美圆缩水,增加自己的出口,减少自己的外债!
国际社会当然很反对啦!(美国想让全世界人们为它买单还债,谁愿意啊)
就象现在的美圆,如果国际社会以美圆结算贸易和债务,那么美国的货币风险就是“零”
前些年美国打伊拉克和近两年打伊朗,都是因为货币——美圆世界霸主地位展开的)
当你拥有太多国外国债的时候,如果到期了,你就可以强行要求他支付的!如果他不能以相应的美元还的话,就可以要求其用黄金支付,现在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在世界上是第一的 !
如果我们国家可以套取黄金的话,我们国家的黄金储备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民币就可以直接成为世界货币了!
现在G20等都在商讨,以后世界采用什么货币好,也许在美元——欧元之后,就要诞生——亚元了,或许就是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这不是耸人听闻,黄金白银——英镑——美元(与黄金挂钩)/欧元,英镑取代黄金白银,美圆取代英镑,欧元与美圆竞争,这些都表明了世界货币是在不断向前的!
也许新的“亚元”即将要诞生了!
现在〈中国信心之旅〉栏目里也这样预测的,只是货币演变和发展要经历一段时间而已!
美国人在维持自己的美元世界统治地位,美国无限制的印发美圆已经遭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反对!
世界银行,世界货币基金组织,WTO等,都在反对!
以后的货币要在欧元——美圆——亚元三大定理货币后也许就真的诞生了!
1950年朝鲜战争,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植下,飞速发展,一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经济发展速度平均每年都在10%左右!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日圆就曾经一度获得强大的国际流通性!
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国家,由于日本的大量贷款给他们和投资那里,使那里的日圆流通非常广泛!
但是之后发生了“广场会议”,美国施压于日本,日本傻傻的将自己的货币国际霸主地位的优势让给了美国——当时日本已经买下了美国国内的10%的固定资产——美国人疯狂的批判说“日本就要将整个美国买去了”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日本妥协了,结果败了!
之后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又把自己的在东南亚的投资抽会,失去了东南亚国家的信任!
这样日圆的地位急剧下降,日本也走入了现在的经济委靡状态,到现在还没走出来!——日本近十年的GDP增长平均只有1%,而比美国少了1%-2%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量也下降到了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现在我们国家的情形和当时日本的情形很相似!
因此我们国家和G20国集团都积极主张建立新的超主权货币或者是过度货币——区域货币(亚元)
作为美国,日本和欧盟还有英国,当然会反对了,因为超主权货币是对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有利的,然而却会消弱他们本国货币的优势(目前主导世界的优势,特别是美国——美圆的世界霸主地位将不复存在,美国当然非常反对了!)
只是现在的金融危机下,美国自身应对这种情况的势力不是太强而已!
大量印发美圆,就是将美国的金融危机给世界每一个国家平坦风险和冲击!
美国现在的国际债务是76万亿美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世界的GDP产量——65万亿
❺ 请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分析内容包括:
“斯人已去,遗害犹在”,这个词用在格林斯潘身上,绝对不是什么恭维。当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用这个词对格林斯潘下结论时,格林斯潘不仅仅是他语境中的标靶: “格林斯潘鼓励非固定利率贷款,认为美国人在过去十年间如果选择了非固定利率贷款,就能节省很多钱。他似乎认为美国经济只要有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可是经济增长总有难以维持的一天,这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当肆虐美国数日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时,格林斯潘似乎也不甘寂寞。媒体报道说他曾公开表示,“假如他还在位的话,到现在应该已经调降联邦储备金基准利率了”。尽管之后他委托发言人否认说过这样的话,但围绕他的质疑仍不绝于媒体。 引退幕后不满两年,这位年届81岁高龄的老人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2000-2005:备受争议的五年 按照中国的说法,格林斯潘的这种“作风”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但在格林斯潘的决策业绩中,真正引起较大争议的阶段是2000年以来的大约五年时间。 美国前国会联席经济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韦斯伯里对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所作出的某些政策虽然有不同看法,但他依然认为格林斯潘的正确决策要多于错误决策:“决定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正确的,如果说可以争论的话,我认为,也只是在最近四五年间的一些决定值得讨论。” 这五年是美国经济的多事之秋。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兴起的互联网经济推动股市强劲上涨。2000年年初各大市场指数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道指突破11000点,纳指突破5000点,但随后急速溃退,并于2001年把经济拖入衰退。 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在这个阶段,美联储先是连续加息,后是快速降息,直到联邦基准利率降低到过去近50年来的最低点1%。从2004年6月开始,利率随着经济复苏的稳定而开始回升。到目前为止,通过 13次加息,联邦短期贷款利率已经回升到4.25%。 对于这一段美联储的政策表现,许多经济学家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在股市泡沫扩大的时候,美联储多次加息遏制泡沫的增长,避免了更大的经济灾难;在经济进入衰退之后,格林斯潘采取的刺激性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复苏势头逐步稳定之后,他又采取稳步加息的策略,稳步减弱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从而既保证了经济增长,又抑制了通货膨胀。 但是,还有一派的经济学家完全不同意这种评价。他们认为,从2000年前后发生的经济大起大落,到后来的由利率过低而催发的房地产泡沫,主要是格林斯潘的决策失误造成的。 美国货币经济学界德高望重的安娜·施瓦茨女士就认为,在格林斯潘主持美联储期间,特别是在2000年到2005年之间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她说:“注意一下美联储在2000年的表现,把它跟2001年到2005年之间的工作方法对比一下。由于担心千年虫会广泛造成电脑问题,美联储采取措施往金融系统注入了大量的储备金。后来,电脑问题没有发生。于是从2000年初开始,美联储迅速把投放的联邦储备金收回。2001年,美联储又认为经济会出现震荡,为了防范,采取了低利率政策。这些震荡包括,3月开始的经济衰退和9月出现的恐怖袭击以及公司财务丑闻、就业增长疲软和汽油价格上涨。每发生一次震荡,美联储都担心这个震荡会引发金融危机,但结果却没有。” 施瓦茨指出,在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6月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美联储不恰当地把联邦短期贷款利率保持在1%的水平,随后缓慢地每次加息25个基点,直到2006年8月把利率提升到5.25%。她认为,长期的低利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三大负面影响。一是扭曲了信贷市场和房贷市场,二是减少了居民储蓄,三是加剧了美元的贬值。 不适当的低利率所造成的危害还不止于此。施瓦茨认为,造成美国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储蓄率太低,消费支出太高,这一问题所引起的直接结果是美国经常账赤字在最近几年快速增加,今年已经高达8000亿美元。她说,庞大的赤字需要有大量外国资本的弥补,结果是美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大幅度增长,加剧了经济失衡的风险。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引起外资撤离,美国就难免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在格林斯潘任内长达18年时间,美国经济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通胀率一直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为此,许多媒体和专家都把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归功于格林斯潘细微高超的调控手法。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查尔斯·普罗塞就认为,通货膨胀长期得到抑制的确是格林斯潘的一个主要功绩,“沃尔克(格林斯潘前任)任内把通胀率从12%以上降低到3%,格林斯潘把这个势头延续了下来,使美国经济的低通胀状况稳定了下来,这可能是他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 在1996年至1999年之间,华尔街股市持续攀高,经济学界开始向美联储发出加息以避免经济泡沫化的呼声,向来打击通胀毫不手软的格林斯潘此时却从“鹰派”转为“鸽派”,拒绝作出回应。 他坚持美国经济已出现结构性变化,信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增长将抵销通胀压力,他不顾美联储以及国会保守人士的冷嘲热讽,坚持推行原定政策,而事后证明,他对美国生产力增长的预测确实正确无误,实现了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一次增长扩张期。 同时,格林斯潘首创的超低失业率新标准,为美国中低阶层以及数百万穷人和移民创造了巨额财富。 根据著名的低失业率必然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的“菲利普曲线”论点,多年来,经济专家们坚信,为控制通货膨胀,失业率不可低于6%。而在格林斯潘经济时代,失业率跌破4%的低位,通货膨胀却全然不见。 也因为如此,格林斯潘开始逐渐被市场神化。《新共和》周刊在1998年刊登了一则新闻,指纽约一些股票交易员在办公室里膜拜格林斯潘的图像,以企求买卖股票的灵感。这则报道虽然事后证明是子虚乌有,但它在刊登前后没有引起人们怀疑,足以证明格林斯潘神话的深入人心。 在当时的一些人眼中,布什和戈尔在美国总统大选中争得惊心动魄,却无法唤起美国人的政治热情,也和格林斯潘不无关系──反正无论是谁当选,美联储主席还是格林斯潘。年薪13.67万美元不炒股 格林斯潘一言可以左右股市,自己反而为了避嫌而不买股票。根据他2005年向美国政府申报的1999年个人资产报告,他的财产多投资在美国政府短期债券上。 根据美联储网站提供的资料,格林斯潘在1999年的个人资产介于340万美元至 700万美元之间(约2400万元至5000万元人民币),和1998年的250万美元至640万美元的数字比较,相信增长达双位数(格林斯潘填写的财产申报表格并不要求他透露个人资产的确切数字)。 不畏政治压力 维护独立性 纵观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14年来的表现,这是不难理解的。他在1987年8月从沃尔克手中接过美联储主席的棒子,同年10月华尔街股市突然崩溃,道琼斯工商指数猛跌508点。 格林斯潘当时立即向市场保证,美联储将尽一切努力确保资金继续正常流通,及时稳定了市场情绪,避免1929年股灾引发经济危机的局面重演。 在老布什执政期间,他坚持推行高利率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老布什在1992年总统大选落败后,公开批评同为共和党人的格林斯潘是他寻求连任失败的罪魁祸首,但格林斯潘不顾政治压力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却得到了市场的赞扬。 作为宣扬保守派经济理论的小说家兰德的门生,格林斯潘主导下的美国货币政策,反映的却是不受意识形态或学术理论拘束的务实和灵活。 《华尔街日报》把格林斯潘的工作方法概括为“分析和本能的特殊结合”。 《纽约时报》的报道则说,格林斯潘讨厌教条,怀疑经济模式。“如果格林斯潘要代表什么的话,那就是灵活性和摆脱教条的自由。”
❻ 高分!!经济危机和汇率变动的分析,高手帮忙~~~
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金融危机了...因为次贷危机的出现会打击到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所以把手上的钱 拿到别的国家去投资..如中国等..还有一个美元贬值的问题很多人都忘记了.因为美国钱印多了...他一直在不停的印钞票
汇率这个东西很奇怪的....不是美元升值就对全世界所有货币升值的.他可以对几个升值几个不升值 几个升值多几个升值少....汇率的变化是取决与供求关系的.当然外汇储备也很重要.美国对我们的需求多(买我们的商品多)相比之下我们需求美国的东西却少。贸易顺差.自然我们货币对美元升值..可我们不一定对别的国家货币升值... 也是供求关系在里面的意义..你的商品越吸引人..买的人越多自然 对应的货币就值钱..
还有一楼的美元走强RMB也走强是不对的2005前是.现在RMB已经是有限制的浮动汇率了 不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了..
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 留学(本国货币值钱了同等的货币却可以换到比原来多的外国货币) 投资外国经济项目等....贬值有利于出口.和国家的发展等
你所补充的问题.其实是1楼说法有问题....他意思是全世界经济都不好.大家看都不行所以把钱都投到美国那去吧...所以美元升值..说的确实没错...可事实不是这个样子...比美国情况好的国家多呢.现在美国还没真正走出危机呢...
❼ 美国1929经济危机货币贬值政策的影响
建议看下货币战争1~ 里面有说的
好像是剪羊毛呢 先推行货币贬值政策造成通涨,再提高利率造成紧缩,然后就是经济危机,企业倒闭,这时候企业价格明显低于价值,银行家们就手握大笔现金收购大量的廉价资产。
❽ 关于美元和经济危机
美元的走向(目前是下行的,但是它还是主要货币);目前虽然有人嚷嚷,但是美元暂时还无法被取代;不会转换货币,如果转换,对在海外打工的是好消息,因为转换的原因是对美元的信心不足,转换以后的货币(这种可能性很小)将以更大范围的经济体为基础,如美国+俄罗斯+欧盟+中国+日本等,只会更稳定。不过还是要强调,美元暂时(起码数年)无法被取代。
❾ 经济危机、次贷危机、货币贬值的关系与不同
次贷危机则次级贷款危机,美国的金融行业在一级(诚信好,还贷能力好) 贷款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将钱贷给次级市场(诚信差,还贷能力差,没收入证明的人)去做买房按揭.结果贷出的钱越来越多,收不到多少还款,金融业资金连断裂,直接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美国对世界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波及整个世界的经济!
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有密切关系;关于导致其出现的原因现在世界主要有几种学说.其中最令人信服的是:流通在市场的货币乘以货币的周转率大于市场商品的价值,则流动在市场上的钱多了!令到商品价值上升,货币(钱)贬值.我们老百姓用相同的钱只能买到更少东西.
国家会通过提高存款利息(使更多人存款)和提高储备金(银行冻结更多钱)等宏观手段来压制通胀!
❿ 美国股市大萧条,必然出现数字货币大会暖,中币能不能最做为数字货币交易所的最佳选择,为什么
首先,必须清楚,如果股市萧条,并不意味着数字货币就会火爆,甚至有可能同步被抛售。
其次,中币现在已经不算是头部交易所,加上交易所本身贪心,上了太多垃圾币,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还是币安火币这些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