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價值的ft換取btc
A. 騰訊、阿里爭相入局的NFT是什麼
2021年6月,阿里與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發布了兩款 NFT,敦煌飛天與九色鹿皮膚,全球限量發行共16000 個,作品一經推出就被一搶而光。
2021年6月26日,網易聯合Nervina Labs在淘寶發行他們的首個NFT作品。
2021年8月3日,騰訊旗下的NFT交易平台「幻核App」上線《十三邀》推出的300枚「黑膠唱片NFT」,瞬間售罄。
中國巨頭資本競相追逐,火熱程度,可見一斑。至此人們不禁而問,NFT是什麼?
初識NFT
NFT (Non-fungible Token) 是指非同質化通證,是相對於同質化通證(FT)的概念而言,每一個NFT,都擁有獨特且唯一的標識,兩兩不可互換,最小單位是1且不可分割。
我們常見的BTC,ETH等都屬於同質化代幣。比如BTC,每個人擁有的BTC都是一樣的,互相可互換,也可分割,分割成0.1枚,或者0.01枚,都可以分割後不影響價值和使用。
NFT則代表著現實中不可分割,不可互換的物品,比如一張房產證一幅名畫,一件 游戲 裝備等等。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並且分割後完全失去價值和實用性。最典型的就是收藏品和藝術品,將這些具有非同質化基因的產品,利用區塊鏈的技術進行數字化和通證化處理,就成為了今天火爆出圈的NFT。
NFT獨一無二
經濟學規定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具有價值共識的載體。在現代 社會 中,個人財富早已不再以貨幣持有量來衡量,而是包括其名下資產的價值與數量。其資產包括但不限於房屋、 汽車 、股票等具有市場價值的物品。對大多數而言,一項資產所承載的價值往往遠超他們所持有的現金價值。不過現實資產存在兩大缺陷:流動性差和確權成本高。舉例來說,房屋的確權需要依靠房屋管理委員會的登記,判定房產的最終歸屬。
但在區塊鏈世界裡,目前我們擁有的資產是具有貨幣屬性的BTC、ETH等,貨幣資產需求滿足後,一種非貨幣資產的價值媒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就是NFT。依託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密碼學認證等特點,NFT解決了現實資產的一系列問題:
• 資產唯一,無法造假
• 流動性強,實時交易;
• 密碼學確權,無法篡改。
此外, NFT還具有加密貨幣不具備的特徵,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可用於身份證明、物品所有權證明、虛擬道具物品等。NFT讓加密資產更具實用性,使用戶能夠將具備價值的資產通過NFT化的形式擴大利用率,並得到區塊鏈技術的保護。
NFT爆紅出圈
但NFT並不是今年的新鮮事物,早在2017年就已出現在大眾視線,只是被更多看作以太坊內部的小眾事物。
那麼真正讓NFT出圈的重要推手到底是什麼?
先問一個問題:一張數字圖片,能賣多少錢?答案是6930萬美金!
2021年3月11日,一位默默無聞的畫師Beeple把在過去十三年裡每天的畫作拼貼成一幅名為《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的數字圖片,在佳士得拍賣行 (Christie's) 拍出6930萬美金的天價,震驚世界。
一夜之間,NFT成了風口。這位40歲的美國畫師也在一夜之間財富自由。NFT的爆紅出圈,在藝術、創投、金融等多個領域引起了巨大轟動。
商業圈層NBA、三星、麥當勞、漫威、影視明星等都在發布自己的NFT產品,創投圈層三箭資本、Signum Capital、NGC Ventures、Coinbase等已經開始投資這個領域。互聯網巨頭騰訊、京東、Facebook、Twitter等都在布局NFT戰場。NFT帶來的機會和挑戰,不亞於移動互聯網對互聯網的機會和挑戰。
從商業 歷史 來看,iPhone、Aamzon、Microsoft等,最初都是業內人士使用。通過營銷、產品、時代趨勢等各種方向出圈以後,整個 社會 全民都開始使用,便由最初的特定人群產品演變成了大眾基礎設施。雖然NFT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但這次NFT的出圈將延續 歷史 的軌跡,加速區塊鏈技術在現實中的應用,對推動 社會 數字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NFT未來可期
除了藝術品的出圈,NFT還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嗎?通過以上對NFT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NFT未來應用將非常廣泛。比如最近較火的NFT+DeFi與NFT+game玩法,還有元宇宙概念,都與NFT未來發展密不可分。而NFT的實體應用,將為 社會 解決諸多問題,例如:
第一,知識產權領域,NFT可以代表一幅畫,一首歌,一項專利,一段影片,一張照片,或者其他的知識產權。NFT可以幫助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東西進行版權登記,幫助其識別專利。
第二,實體資產,房屋等不動產等其他的實物資產,通過NFT進行數字化。可以用作資產的流通等金融市場。
第三,記錄和身份證明,NFT獨一無二的特性,可以用來驗證身份和出生證明,駕照,學歷證書等方面,防止被濫用或篡改。
NFT未來還有很多的實體應用,必將為 社會 解決各種實際性問題,想必這是各個巨頭資本紛紛布局的最終目的。而作為以區塊鏈底層築底的全球首家實體數字經濟通證交易平台幣耀BtLux,重點攻關的就是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區塊鏈場景落地。
與其他無價值支撐的虛擬貨幣不同,幣耀把區塊鏈底層創新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利用區塊鏈的交易、計算、記錄等功能,在滿足監管的條件下推動實體經濟活動在鏈上執行,同時實現數字資產上證後的市場運營和市值管理,重新定義生產者、消費者及參與者的利益分配關系,形成全新的金融和商業模式。
不久,幣耀將依據多年區塊鏈實體場景落地經驗,加快助力NFT與實體企業的結合,為實體企業提供頂層商業架構設計與數字經濟模型設計,共建「區塊鏈」+「新生態」,讓整個鏈條上的參與者都能受益,為實體經濟和整個 社會 帶來切實好處,得到 社會 的廣泛認可,讓數字貨幣成為活水,在實體經濟的大循環中流動起來,為實體經濟帶來更多活力與新的動力。
NFT是技術大爆炸時代帶來的新世界,而未來十年的現實世界的數字化進程也將大大加快。未來,NFT只有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加速深度融合,區塊鏈的技術價值才將在這一進程中逐步顯現,它才能帶來新商業模式,重構分配模式、市場結構、組織形態、產業關系,推動人類走向數字文明新紀元,而幣耀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推動者。
B. 騰訊漫畫NFT是什麼
騰訊司慶發放NFT藏品,它到底有什麼作用?11月11日,騰訊公司為其員工發放了23周年紀念版NFT。根據界面新聞了解,騰訊官方將其稱為「數字藏品」,由騰訊旗下NFT交易平台幻核團隊設計發行,騰訊旗下聯盟鏈「至信鏈」提供鏈上存證。
根據圖片顯示,該系列NFT以騰訊QQ的企鵝形象為基礎,進行了IP衍化,每一個形象都各不相同,每隻QQ企鵝共有6個自定義部分,每個部位隨機展現不同元素並組合成獨有形象,其中更有1000枚彩蛋款特殊造型,共發行72000枚。
據介紹,本次數字藏品發放對象為:截至2021年11月3日入職的,管理主體為騰訊集團的正式員工、畢業生、實習生等。這批僅對內的企鵝NFT一經發放,就在各大社群中廣泛傳播,並成為許多騰訊員工人生中的第一枚NFT。
NFT是2021年的新熱點之一,於區塊鏈領域誕生,受益於全球最大區塊鏈網路以太坊上的「ERC721」標准,它將區塊鏈技術的特性賦予數字商品、數字資產、數字藝術品中,讓這些虛擬物品都擁有不可篡改的唯一憑證,從而為其創造來自數學上的稀缺性。當前,該技術也被認為是「元宇宙」的基礎設施之一。
目前,NFT在國內多作為作為一種文化IP的衍生品,其本身具有一定「迷因」特色,很容易在社交上形成廣泛傳播,而且基於中國特色的文化IP,對新興的「Z世代」等人群有著不一樣的「潮流」意味,與國外的鏈上交易火熱形成了不同流派。
以目前全球最火熱的NFT系列『』CryptoPunks(加密朋克)」為例,由LarvaLabs於2017年6月23日推出,總數為1萬枚,是由24x24、8bit樣式的不規則像素組成的頭像集合。每個頭像都有自己隨機生成的獨特外觀和特徵。在1萬個CryptoPunks頭像中,其面貌、發色、性別、頭飾、種族都成為可定義的部分,也成為了其稀缺性的來源。且其中有一些顯得極為特殊,例如有9個外星人頭像(現價值超數百萬美元),24個猿人頭像,88個僵屍系列頭像,其餘是3840個女性頭像和6039個男性頭像。
對比後不難發現,騰訊司慶紀念款NFT同樣具有這樣的核心特點,總量限定、可定義模塊、有稀缺款。據騰訊內部人士向界面新聞介紹,其中一款彩蛋款「NFT」是財神爺形象的QQ企鵝。
而從技術角度分析,騰訊司慶系列NFT72000枚的龐大總量且不相同的形象設計使用了目前最先鋒的「生成藝術」概念,即畫面設計由計算機AI與設計團隊聯合完成,而不是傳統的僅由設計師全程操刀。
2021年5月13日,在紐約舉行的佳士得21世紀晚間拍賣中出現了9個由LarvaLabs提供的CryptoPunksNFT。這意味著NFT頭像玩法已經得到頂級拍賣行的價值認可。而另一個全球熱捧的「喪猴」系列NFT也成為了NBA球星斯蒂芬·庫里的最愛,成為了其社交媒體的頭像。
在文化領域,就NFT技術本身,包括村上隆、蔡國強等中外的藝術家都已將其融入其創作中。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在10月11日於蘇富比舉行了一場藝術拍賣會,其電影NFT作品《花樣年華——剎那》以428.4萬港元價格成交,創下王家衛個人作品與亞洲電影NFT作品拍賣價格新高。
不難發現,以NFT為代表之一的區塊鏈技術不僅在金融資產方面具有獨特價值,在文化傳播方面也有著巨大的傳播潛力。
nft指的是什麼?
nft指的是數字作品。NFT一般指數字作品。就是將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數字化的內容上傳到區塊鏈上,生成一串獨一無二,不可互換,不能篡改的代碼。NFT全稱為Non-FungibleToken,翻譯過來是非同質化通證。NFT就是一種在區塊鏈中注冊的獨特數字證書,可以用來記錄你的藝術品或者收藏品等資產的所有權。
NFT名詞解釋
NFT的評價有主觀和客觀兩個維度。NFT為非同質化代幣,與非同質化代幣NFT相對應的就是同質化代幣FT,NFT是區塊鏈的一個條目,而區塊鏈是類似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數字賬本技術。現在,藝術家、音樂家、影響者和體育特許經營公司都在使用NFT將以前廉價或免費的數字商品貨幣化。
該技術還響應了藝術界在日益數字化的世界中對認證和出處的需求,將一個數字文件與其創作者永久地聯系起來。NFT完全在鏈上鑄造,如Avastars、Aavegotchis和ArtBlocksdrop,僅依賴於各自的以太坊智能合約而存在。另一方面,一些NFT項目通過使其NFT依賴於外部的鏈外提供商來選擇簡單性和靈活性。
騰訊、阿里爭相入局的NFT是什麼?2021年6月,阿里與敦煌美術研究所聯合發布了兩款NFT,敦煌飛天與九色鹿皮膚,全球限量發行共16000個,作品一經推出就被一搶而光。
2021年6月26日,網易聯合NervinaLabs在淘寶發行他們的首個NFT作品。
2021年8月3日,騰訊旗下的NFT交易平台「幻核App」上線《十三邀》推出的300枚「黑膠唱片NFT」,瞬間售罄。
中國巨頭資本競相追逐,火熱程度,可見一斑。至此人們不禁而問,NFT是什麼?
初識NFT
NFT(Non-fungibleToken)是指非同質化通證,是相對於同質化通證(FT)的概念而言,每一個NFT,都擁有獨特且唯一的標識,兩兩不可互換,最小單位是1且不可分割。
我們常見的BTC,ETH等都屬於同質化代幣。比如BTC,每個人擁有的BTC都是一樣的,互相可互換,也可分割,分割成0.1枚,或者0.01枚,都可以分割後不影響價值和使用。
NFT則代表著現實中不可分割,不可互換的物品,比如一張房產證一幅名畫,一件游戲裝備等等。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並且分割後完全失去價值和實用性。最典型的就是收藏品和藝術品,將這些具有非同質化基因的產品,利用區塊鏈的技術進行數字化和通證化處理,就成為了今天火爆出圈的NFT。
NFT獨一無二
經濟學規定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具有價值共識的載體。在現代社會中,個人財富早已不再以貨幣持有量來衡量,而是包括其名下資產的價值與數量。其資產包括但不限於房屋、汽車、股票等具有市場價值的物品。對大多數而言,一項資產所承載的價值往往遠超他們所持有的現金價值。不過現實資產存在兩大缺陷:流動性差和確權成本高。舉例來說,房屋的確權需要依靠房屋管理委員會的登記,判定房產的最終歸屬。
但在區塊鏈世界裡,目前我們擁有的資產是具有貨幣屬性的BTC、ETH等,貨幣資產需求滿足後,一種非貨幣資產的價值媒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這就是NFT。依託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密碼學認證等特點,NFT解決了現實資產的一系列問題:
?資產唯一,無法造假
?流動性強,實時交易;
?密碼學確權,無法篡改。
此外,NFT還具有加密貨幣不具備的特徵,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可用於身份證明、物品所有權證明、虛擬道具物品等。NFT讓加密資產更具實用性,使用戶能夠將具備價值的資產通過NFT化的形式擴大利用率,並得到區塊鏈技術的保護。
NFT爆紅出圈
但NFT並不是今年的新鮮事物,早在2017年就已出現在大眾視線,只是被更多看作以太坊內部的小眾事物。
那麼真正讓NFT出圈的重要推手到底是什麼?
先問一個問題:一張數字圖片,能賣多少錢?答案是6930萬美金!
2021年3月11日,一位默默無聞的畫師Beeple把在過去十三年裡每天的畫作拼貼成一幅名為《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thefirst5000days)的數字圖片,在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拍出6930萬美金的天價,震驚世界。
一夜之間,NFT成了風口。這位40歲的美國畫師也在一夜之間財富自由。NFT的爆紅出圈,在藝術、創投、金融等多個領域引起了巨大轟動。
商業圈層NBA、三星、麥當勞、漫威、影視明星等都在發布自己的NFT產品,創投圈層三箭資本、SignumCapital、NGCVentures、Coinbase等已經開始投資這個領域。互聯網巨頭騰訊、京東、Facebook、Twitter等都在布局NFT戰場。NFT帶來的機會和挑戰,不亞於移動互聯網對互聯網的機會和挑戰。
從商業歷史來看,iPhone、Aamzon、Microsoft等,最初都是業內人士使用。通過營銷、產品、時代趨勢等各種方向出圈以後,整個社會全民都開始使用,便由最初的特定人群產品演變成了大眾基礎設施。雖然NFT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但這次NFT的出圈將延續歷史的軌跡,加速區塊鏈技術在現實中的應用,對推動社會數字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NFT未來可期
除了藝術品的出圈,NFT還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嗎?通過以上對NFT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NFT未來應用將非常廣泛。比如最近較火的NFT+DeFi與NFT+game玩法,還有元宇宙概念,都與NFT未來發展密不可分。而NFT的實體應用,將為社會解決諸多問題,例如:
第一,知識產權領域,NFT可以代表一幅畫,一首歌,一項專利,一段影片,一張照片,或者其他的知識產權。NFT可以幫助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東西進行版權登記,幫助其識別專利。
第二,實體資產,房屋等不動產等其他的實物資產,通過NFT進行數字化。可以用作資產的流通等金融市場。
第三,記錄和身份證明,NFT獨一無二的特性,可以用來驗證身份和出生證明,駕照,學歷證書等方面,防止被濫用或篡改。
NFT未來還有很多的實體應用,必將為社會解決各種實際性問題,想必這是各個巨頭資本紛紛布局的最終目的。而作為以區塊鏈底層築底的全球首家實體數字經濟通證交易平台幣耀BtLux,重點攻關的就是與普通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區塊鏈場景落地。
與其他無價值支撐的虛擬貨幣不同,幣耀把區塊鏈底層創新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利用區塊鏈的交易、計算、記錄等功能,在滿足監管的條件下推動實體經濟活動在鏈上執行,同時實現數字資產上證後的市場運營和市值管理,重新定義生產者、消費者及參與者的利益分配關系,形成全新的金融和商業模式。
不久,幣耀將依據多年區塊鏈實體場景落地經驗,加快助力NFT與實體企業的結合,為實體企業提供頂層商業架構設計與數字經濟模型設計,共建「區塊鏈」+「新生態」,讓整個鏈條上的參與者都能受益,為實體經濟和整個社會帶來切實好處,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讓數字貨幣成為活水,在實體經濟的大循環中流動起來,為實體經濟帶來更多活力與新的動力。
NFT是技術大爆炸時代帶來的新世界,而未來十年的現實世界的數字化進程也將大大加快。未來,NFT只有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加速深度融合,區塊鏈的技術價值才將在這一進程中逐步顯現,它才能帶來新商業模式,重構分配模式、市場結構、組織形態、產業關系,推動人類走向數字文明新紀元,而幣耀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推動者。
國內首例NFT侵權案:平台應承擔通知-刪除外更高審查義務近日,國內首例NFT侵權案宣判。
4月20日,杭州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關於數字作品「胖虎打疫苗」的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一案。法院認為,被告未盡到審查注意義務,已構成幫助侵權,需立即刪除作品並賠償原告損失。
在本案中出現的NFT概念,即Non-fungibleToken(非同質化通證),是一種基於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的數字產品,具有唯一性、不可分割、不可篡改及可交易性。
據了解,NFT作為新型的商業數字產品,國內NFT交易合規還存在一定空白。那麼,法院以什麼法律框架對案件進行判決?如何界定NFT數字作品交易行為?NFT交易平台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和義務?這些問題在本案中得到了一定的解答。
1
法院明確NFT交易受信息網路傳播權約束控制
南都記者了解到,該案原告系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下稱「奇策公司」),被告系某科技公司。案涉作品「胖虎打疫苗」NFT出自漫畫家馬千里(筆名「不二馬大叔」)的系列作品《我不是胖虎》。
據悉,案涉作品所屬《我不是胖虎》系列作品,作者於2020年2月6日對外發布了完整形象。並於同日通過貴州省版權登記平台進行了著作權登記。
2021年,案涉作者與奇策公司簽訂了一份《著作權授權許可使用合同》,約定奇策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獨占使用案涉作品,並允許可以以作者的名義對外進行維權。授權期限為2017年2月14日至2025年2月13日。
按照杭州互聯網法院披露的案情,原告稱,在被告經營的「元宇宙」平台上,有用戶鑄造並發布「胖虎打疫苗」NFT,售價為899元。該NFT數字作品與馬千里在微博發布的插圖作品完全一致,在右下角還帶有作者微博水印。
該案原告律師、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律師單啟迪告訴南都記者,這是國內首例NFT侵權案。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合規方面,NFT作為一種新型的數字商品,國內的現有法律法規還缺少對其交易過程有明確、直接的約束。
例如在本案中,被告辯稱,因法律沒有明文規定其有披露涉案作品對應NFT所在的具體區塊鏈及節點位置以及涉案作品NFT所適用的智能合約內容的義務。
單啟迪分析道,現有法律框架下,《電子商務法》對電商平台披露信息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實踐中要求平台披露侵權人信息以便訴訟所需也是非常常見的情況。而本案被告平台未被界定為電商平台,因此無法直接適用《電子商務法》。
可以看到,如何界定NFT數字作品的交易行為是該案的一大關鍵。在本案中,原告以信息網路傳播權幫助侵權提出上訴,要求被告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10萬元。
對此,杭州互聯網法院認為,NFT數字作品鑄造、交易包含對該數字作品的復制、出售和信息網路傳播三方面行為。另外,NFT數字作品是通過鑄造被提供在公開的互聯網環境中,交易對象為不特定公眾,每一次交易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可以使公眾可以在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NFT數字作品。
因此法院判斷,NFT數字作品交易符合信息網路傳播行為的特徵,受信息網路傳播權的控制。最終法院判決,被告行為構成信息網路傳播權幫助侵權。當庭判決被告立即刪除涉案平台上發布的「胖虎打疫苗」NFT作品,同時賠償奇策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4000元。
NFT交易平台2審查注意義務不應局限在「通知-刪除」注意義務不應局限在「通知-刪除」
經南都記者了解,與以往《我不是胖虎》的相關侵權案件不同,這次案件中鑄造該NFT的用戶已明確構成了著作權侵權。因此,此案除了要明確NFT的交易行為以外,另一關鍵在於判斷NFT交易平台是否盡到了符合規定的審查注意義務。
原告認為,NFT數字作品一旦被鑄造上鏈,便難以像傳統互聯網信息一樣易於處理。被告作為專業NFT平台,應當對在其平台發布的NFT數字作品權屬情況應進行初步審核。被告不但未履行審核義務,還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費用。
被告辯稱,涉案作品在該平台的上傳為用戶個人行為。公司系第三方平台,只有事後審查義務,並且平台方已經將涉案作品打入地址黑洞,盡到了通知-刪除的義務。
對此,杭州互聯網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被告某科技公司經營的「元宇宙」平台作為NFT數字作品交易服務平台,未盡到審查注意義務,存在主觀過錯。關於停止侵權的措施,杭州互聯網法院提出可將該侵權NFT數字作品在區塊鏈上予以斷開並打入地址黑洞以達到停止侵權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從法院審理結果來看,被告與法院對於NFT交易平台的審查注意義務存在著差異。
南都記者查閱相關法條發現,《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七條、《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對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都有所明確。平台在明知或應知作品或用戶侵權情況下,未採取必要措施的,都需承擔相應侵權責任。
在本案中,杭州互聯網法院依據NFT數字作品的交易模式和技術特點,再從平台方的角度,以其控制能力和營利模式對該平台的審查注意義務進行了判斷。
經法院核查,該涉案平台具備相應的審核能力和條件,然而沒有額外增加其控製成本。其次,因涉案平台在NFT數字作品中可直接獲得經濟收益。故其應對此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涉案平台上,用戶鑄造NFT作品時,需要提前購買「燃料」作為鑄造NFT作品的費用。另外,每次作品交易(包括首次銷售及轉售),銷售平台都會向鑄造NFT的用戶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及「燃料」費用。
經審理後,杭州互聯網法院認為,被告不僅需要履行一般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責任,還應當建立一套知識產權審查機制,對平台上交易的NFT作品的著作權方面做初步審查,事後也應及時盡到停止侵權的措施。
針對NFT交易平台的審查注意義務,在具體實踐中,單啟迪指出,是否盡到審查義務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機械標准,需依據平台性質、侵權後果、盈利模式、技術發展等因素綜合考量。
單啟迪分析,「以前段時間廣受關注的短視頻侵權案為例,在某些案件中,法院認為隨著技術發展以及短視頻侵權的行為性質,傳統「通知-刪除」已經不足以遏制平台侵權行為,且平台也有技術能力在視頻上傳前就進行是否侵權審查。因此法院認為平台的注意義務已經不能僅僅局限於「通知-刪除」。」
「本案也是同理。法院根據交易模式、採用技術、控制能力、盈利模式四個方面認為被告平台義務不應僅僅局限於『通知-刪除』。」她補充道。
一人之下數字藏品的價值現在被炒到近10-20萬一份。
騰訊旗下的幻核發布「NFT」數字藏品《一人之下》!發行價每份98元,一共6個角色,每個角色999份,不到6千份極度稀缺。目前已經有7萬多人預約!上次發行1000份18元/份,後面直接炒到10萬-20萬/份。
《一人之下》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pwd=aprw提取碼:aprw?
nft是什麼意思NFT(英語:Non-FungibleToken,中文: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被稱為區塊鏈數位賬本上的數據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碼資料。由於其不能互換,非同質化代幣可以代表數位文件,如畫作、聲音、影片、游戲中的項目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雖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無限復制的,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其底層區塊鏈上被追蹤,並為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諸如以太幣、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都有自己的代幣標准以定義對NFT的使用。
(2)無價值的ft換取btc擴展閱讀:
NFT,全稱為Non-FungibleToken,指非同質化代幣,是用於表示數字資產(包括jpeg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NFT可以買賣,就像有形資產一樣。[1]NFT可以是任何數字化的東西:聲音、圖像、一段文字、一件游戲里的道具等等,其應用范圍取決於人們的想像力,它的一大優勢是可以把之前不能變現的虛擬物品資產化。
發展歷史
最早流行的NFT之一是全球首款區塊鏈游戲CryptoKitties(加密貓)。在這個游戲中,玩家可以擁有虛擬貓咪,每一隻貓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最初是免費贈送的。然而,部分稀有的高人氣貓咪甚至被炒到數十萬美元的身價。[3]
2017年,NFT起源於被創造出來的EIP-721協議。
2018年,在區塊鏈領域爆紅的加密貓,用的也是NFT技術。系統給每隻貓一個特殊的標記編號,使它成為獨一無二的貓。[4]
2021年3月,佳士得主辦了由專業拍賣行主導的首次NFT拍賣會,會上一部影像作品由100美元起拍,最終創下6930萬美元天價。[5]
2021年8月2日,騰訊上線了一款NFT交易App「幻核」,首期限量發售300件「《十三邀》NFT數字藏品」。[6]
2021年10月,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現代藝術晚拍上,王家衛創作的NFT(非同質化代幣)作品《花樣年華·一剎那》以340萬港幣落槌,這件拍品成為了第一個亞洲電影NFT作品,也創下了王家衛拍賣的紀錄。[7]
相關事件
2021年3月18日,據外媒報道,埃隆·馬斯克發布推文,內容包括配文、剪輯和歌曲一起被當作NFT在網站上出售。截至3月16日,最高出價達11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