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新一比特幣
A. 中本聰和比特幣是什麼關系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
B. 望月新一的介紹
望月新一 ,1969年3月29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數學家,現為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在「遠阿貝爾幾何」領域中作出過超卓貢獻,2012年8月在數學系主頁上貼了4篇論文,通過總共長達512頁的艱深推理(當代數學論文多為10~20頁),他宣稱自己解決了數學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未解猜想:ABC猜想。同時,望月新一也被認為是比特幣的疑似創始人。
C. 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Bitcoin:比特金)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2013年,美國政府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使得比特幣價格大漲。而在中國,2013年11月19日,一個比特幣就相當於6,989元人民幣。
2014年1月7日,淘寶發布公告,宣布1月14日起禁售比特幣、萊特幣等互聯網虛擬幣等商品。西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2014年2月26日向美國聯邦政府多個監管部門發出公開信,希望有關機構能夠就比特幣鼓勵非法活動和擾亂金融秩序的現狀予以重視,並要求能盡快採取行動,以全面封殺該電子貨幣。2017年1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上海市金融辦等對比特幣中國開展現場檢查,重點檢查該企業是否未經許可或無牌照開展信貸、支付、匯兌等相關業務;反洗錢制度落實情況;資金安全隱患等。2017年1月12日,央行營業管理部也在北京進駐「火幣網」、「幣行」等交易平台。
2017年5月12日,全球突發比特幣病毒瘋狂襲擊公共和商業系統事件!全球有接近74個國家受到嚴重攻擊!
2017年8月1日起全球比特幣交易平台將暫停充值、提現服務。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9月14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有人用「中本聰」的化名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比特幣的模式。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2009年,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比特幣是一種「電子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一串串復雜代碼組成,新比特幣通過預設的程序製造,隨著比特幣總量的增加,
新幣製造的速度減慢,直到2014年達到2100萬個的總量上限,被挖出的比特幣總量已經超過1200萬個。
每當比特幣進入主流媒體的視野時,主流媒體總會請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分析一下比特幣。早先,這些分析總是集中在比特幣是不是騙局。而現如今的分析總是集中在比特幣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貨幣。而這其中爭論的焦點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幣的通縮特性上。
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
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松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因此,他們認為比特幣固定總量貨幣犧牲了可調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貨緊縮,進而傷害整體經濟。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們的觀點卻截然相反,他們認為政府對貨幣的干預越少越好,貨幣總量的固定導致的通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是社會進步的標志。
D. 比特幣的創始人物
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討陳述,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比特幣的首筆交易完成。比特幣用揭露散布總賬擺脫了第三方機構的制約,中本聰稱之為「區域鏈」。用戶樂於奉獻出CPU的運算能力,運轉一個特別的軟體來做一名「挖礦工」,這會構成一個網路共同來保持「區域鏈」。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生成新貨幣。買賣也在這個網路上延伸,運轉這個軟體的電腦真相破解不可逆暗碼難題,這些難題包含好幾個買賣數據。第一個處理難題的「礦工」會得到50比特幣獎賞,相關買賣區域加入鏈條。跟著「礦工」數量的添加,每個迷題的艱難程度也隨之進步,這使每個買賣區的比特幣生產率保持約在10分鍾一枚。
2009年,中本聰設計出了一種數字貨幣,即比特幣,風風火火的比特幣市場起了又落,而其創始人「中本聰」的身份一直都是個謎,關於「比特幣之父」的傳聞牽涉到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到金融專家,也給比特幣罩上了神秘光環。
據外媒報道稱,計算機科學家TedNelson周日在網路上發布視頻稱,他已經確定出,比特幣的創始人是京都大學數學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Mochizuki)。比特幣的創始人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假名,互聯網領域也對其真實身份展開了大量推測。納爾遜發布視頻稱,他已確定望月新一就是比特幣的真正創始人。
望月新一2013年因為證明ABC猜想而名聲大噪。他高中時就讀於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後者是美國最具聲望的高中之一,僅僅兩年後就畢業。望月新一16歲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22歲時以博士身份離校,33歲就成為正教授,這么年輕就獲得正教授職稱在學術界極為罕見。這個數學界的巨星可能已經攻破了該領域最為重要的難題之一。
中本聰本人在互聯網上留下的個人資料很少,尤其是近幾年幾乎完全銷聲匿跡,因此其身世也變成了一個迷。2014年3月7日,當比特幣創始人多利安·P·中本聰被找到的新聞傳出後,迅速成為互聯網上最吸引人的消息。
與外界揣測其可能是個虛構的名字不同,「中本聰」是個真實的名字,他是一名64歲的日裔美國人,他喜歡收集火車模型,曾供職大企業和美國軍方,從事機密工作。在過去的40年中,中本聰從不在生活中用他的真名。根據美國洛杉磯地方法院1973年的檔案,在他23歲從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畢業時,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多利安·普倫蒂斯·中本聰(DorianPrenticeSatoshiNakamoto)。從那時起,他不再使用「聰」這個名字,而用多利安·中本S(DorianS.Nakamoto)作為簽名。
E. 600 多頁「天書」即將正式發表 最富傳奇色彩的難題被天才數學家解決了
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大家好,這里是拿不動刀的深空小編。小編整理了半天,給大家帶來了這篇文章。
8年前,一位天才數學家宣稱自己解決了數學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未解猜想,如今其研究論文終於要發表了。當地時間 2020年 4 月 3 日,日本天才數學家、京都大學教授、比特幣疑似創始人望月新一在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的兩位同事柏原正樹和玉川安_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望月新一關於abc猜想的證明終於被學術期刊《數理解析研究所公刊》接收,即將正式發表。
這一曾引發數學界神仙打架的研究成果,在歷經了 8年的同行審議後得以解除封印,再次引起全球科學界廣泛關注。
abc 猜想
實際上,數學中有個分支叫做數論,主要研究整數的性質。數論分為初等數論和高等數論。
在數論中,最古老的分支之一便是丟番圖方程,得名於古希臘亞歷山大後期的重要學者和數學家、代數學鼻祖丟番圖。
所謂丟番圖方程,即是有一個或幾個變數的整系數方程,又名不定方程、整系數多項式方程。實際上,我國古代約 5-6 世紀成書的《張邱建算經》中,有一道「百雞問題」,涉及了如今我們所謂的三元不定方程組,其實這也就是一種丟番圖方程。
而本文的主角——abc猜想就曾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家 DorianGoldfeld 認為是「丟番圖分析中最重要的未解問題」。
另外,abc 猜想與著名的費馬大定律之間也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如果abc猜想被證明為真,那麼費馬大定律也能得到證明。
據了解,abc 猜想於 1985年由法國數學家 Joseph Oesterlé 及 David Masser提出。
那麼,如此重要的數學猜想,具體是怎樣的呢?
若 a,b 和 c 是滿足 a+b=c 的互素正整數,通常有 crad,而 abc 猜想要討論的正是例外情況。
嚴格來講,abc 猜想如下圖。
難題只能交給天才嗎?
相信大家看到上述猜想肯定一頭霧水,但實際上,幾十年來許多數學家也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試圖證明這一猜想,至今還沒有被行業廣泛認可的一套方法論。
2007 年,在數論、算術代數幾何和交換代數領域有過重要貢獻的知名法國數學家 Lucien Szpiro 首次宣布對 abc 猜想的證明,但很快就被證明有誤。
實際上,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發展,人們也把數學家都難以解決的這一難題交給計算機來完成——荷蘭萊頓大學數學研究所__數學類項目,旨在通過搜索滿足abc 猜想條件的三元數組,獲得其分布,從而幫助數學家證明這一猜想。
就在這一猜想的印證之路陷入瓶頸之際,2012年,日本數學家望月新一連發 4篇預印本論文,總篇幅超過 600 頁。望月新一表示,他解決了abc 猜想。
出生於日本的望月新一 5 歲隨父母前往紐約生活,16 歲就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求學,19歲進入研究生院,師從著名德國數學家、1986 年菲爾茨獎得主 Gerd Faltings,23 歲便獲得博士學位,33 歲成為京都大學教授,曾在「遠阿貝爾幾何」領域中作出過超卓貢獻。
此外,2013 年 5 月 20 日,計算機科學家、HTTP之父 Ted Nelson 爆料化名中本聰的比特幣創始人其實正是望月新一,但這一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數學界神仙打架
望月新一的證明方法可以說是另闢蹊徑,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數學方法,使用了一些全新的數學「對象」——相關抽象概念只有極少的數學家能夠完全理解。
據了解,望月新一就abc 猜想問題獨自思考了 20 年,最終得到的成果被他本人稱為「宇宙際 Teichmüller 理論」,其中包括各種神秘術語,可以說是前所未有——比如第一篇論文中提到的「霍奇影院」的構造、第二篇論文中引入的「外星算數全純結構」。
這一足夠使得數學界大地震的研究卻遭受了「冷遇」,原因很簡單——很長一段時間內,能讀懂這篇論文的數學家寥寥無幾。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數論學家 Jordan Ellenberg曾作出評價:
讀他的論文就像是在讀來自未來或外太空的論文。
對眾多數學家來說,這 600多頁「天書」難以讀懂,而更重要的是,望月新一本人自 1988 年柏林數學家大會之後便從學術界「消失」,潛心研究abc 猜想。預印本論文發表後也是一直拒絕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或各種演講邀請,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使得其論文發表的常規同行評審過程幾乎陷入停滯。
華裔數學家、菲爾茨獎得主、第二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評審總決賽面試主考官陶哲軒最初便委婉表示過對該研究成果的質疑,但也強調了自己並非這一領域的專家,無法給出很好的見解。
直到 2018 年,德國波恩大學數學家、菲爾茨獎得主 Peter Scholze 和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數學家 Jacob Stix 終於對望月新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確的質疑——二人發表報告,指出第三篇論文中的推論 3.12的證明過程從根本上來說是有缺陷的。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篇論文中的推論 3.12是證明abc猜想的關鍵部分。作為數論領域的權威,Peter Scholze曾公開表示:
我認為abc 猜想的證明依舊懸而未決,任何人都有機會證明這個猜想。
此外,Peter Scholze也曾前往日本訪問望月新一,就論文進行探討,但二人並未達成一致。
不過,不論結果如何,此次望月新一的論文被接收,也說明abc猜想的證明終於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接下來,該證明還將接受更多的同行評審。
實際上,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一個個理論不斷被推翻的過程。畢竟,經過不斷討論、交流甚至是質疑的學術觀點,才會更加接近科學真相。
引用來源:
http:
欲要知曉更多《600 多頁「天書」即將正式發表 最富傳奇色彩的難題被天才數學家解決了? 》的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深空的科技資訊欄目,深空小編將持續為您更新更多的科技新聞。
本文來源:深空游戲 責任編輯:佚名王者之心2點擊試玩
F. 比特幣是哪個國家的
不屬於任何國家的,比特幣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2008年11月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篇研討陳述,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比特幣的首筆交易完成。比特幣(Bitcoin:比特金)最早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於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並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也因此被部分不法分子當做洗錢工具。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G. 望月新一的成就
或證明ABC猜想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家Dorian Goldfeld評價說:「abc猜想如果被證明,將一舉解決許多著名的Diophantine問題,包括費馬大定理。如果Mochizuki的證明是正確的,這將是21世紀最令人震驚的數學成就之一。」望月新一的研究工作與前人的努力並沒有太多關聯。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數學方法,使用了一些全新的數學「對象」——這些抽象實體可類比為我們比較熟悉的幾何對象、集合、排列、拓撲和矩陣,只有極少的數學家能夠完全理解。就如同戈德費爾德所說:「在當今,他或許是唯一一個完全掌握這套方法的人。」康拉德認為,這項研究工作「包含著大量的深刻思想,數學界要想完全理解消化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整個證明包含四個長篇論文,每一篇都是建立在之前論文的基礎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研讀並理解這些深奧的長篇證明,所以我們不能僅僅關注此證明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沿著作者的證明思路進行研究。」望月新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得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康拉德說:「望月新一曾經成功證明過極為艱深的定理,並且他的論文表達嚴謹,論述周密。這些都使我們對於成功證明abc猜想充滿了信心。」另外,他還補充道,所取得的成績並不僅限於對此證明的確認。「令人感到興奮的原因不僅僅在於abc猜想或許已被解決,更在於他所使用的方法和思想將會成為以後解決數論問題的有力工具。
望月新一遇到的情況卻有點不同。他已經在ABC猜想的證明工作上獨自思考了20年,建立起了他稱之為「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的新世界,定義了各種前所未有的神秘術語,比如第一篇論文講了「霍奇影院」(Hodge Theater)的構造,第二篇論文則引入了「外星算數全純結構」(alien arithmetic holomorphic structures)。
代數幾何和數論領域的大多數資深數學工作者都認為,望月的理論過於玄妙,不值得花上幾年時間去仔細閱讀,弄清楚新定義的術語、推理的脈絡和理論的結構。誠然,最壞的可能是,到頭來大家發現這個新理論把自己繞進了死胡同;當然,最好的結果是,望月的證明建立起了新的數學分支,將代數幾何和數論統一起來。
望月開始埋頭研究ABC猜想的證明時,距猜想提出不過10年,而且幾乎沒有任何進展,望月可以說是幾乎從零開始的。之所以說 「幾乎」,是因為望月20多歲時,在「遠阿貝爾幾何」[1]領域中作出過超卓貢獻,還被邀請到4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演講。然而,1988年柏林的數學家大會結束之後,望月就從學術界消失,潛心於他自己的宇宙去證明ABC猜想了。他用的理論工具,正是「遠阿貝爾幾何」。
可以說,望月證明ABC猜想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遠阿貝爾幾何發揚光大。遠阿貝爾幾何這個數學分支,由代數幾何教皇格羅騰迪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創建,研究對象是不同幾何物體上的代數簇的基本群的結構相似性。
對於數學家來說,檢查望月的證明是否存在錯漏的另外一個難題就是:要透徹理解望月那512頁的ABC猜想的證明,需要先弄懂望月關於遠阿貝爾幾何的750頁的著作!全世界總共只有約50名數學家在這方面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去通讀望月這本遠阿貝爾幾何著作,更別提望月在證明猜想中建立起來的「宇宙際Teichmüller理論」了。目前為止,自稱「宇宙際幾何學者」的望月,是他自己創造出的宇宙中的獨行者。
大多數數論工作者希望,望月能夠就他的證明寫出一個綜述,將整套理論的邏輯脈絡展現給大家,比如為什麼要引入定理X和概念Y,怎麼層層推進到最終猜想的證明。設立千禧年大獎的克雷數學研究所也在考慮邀請望月開辦一個討論班,邀請世界上最優秀的數論和代數幾何學家參加,大家一同學習這個新理論。
不過,關於望月新一本人,他在發布證明之後拒絕了任何采訪,而且他不喜好社交。
關於望月的這種出世的行事方法,牛津大學數學教授金明迥作出的評價是:「當你沉浸在自己的理論宇宙中太久,你會察覺不到他人對於你的理論的困惑,因為你先入為主地假設了所有人都明白很多基礎知識。」
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大家都在見證歷史。
疑似比特幣創始人
2013年5月20日,計算機科學家特德·尼爾森(Ted Nelson,HTTP之父)在youtube上爆料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創始人其實是京都大學的數學教授望月新一(Shinichi Mochizuki)。沒有人知道是誰發明了比特幣。開發者使用化名,中本聰,但從比特幣出現的那一刻起,人們就沒停止過對中本聰身份的挖掘。並且從比特幣上線那天開始,就有一台計算機在進行比特幣挖礦工作,盛傳這台機器就是中本聰的。所以如果望月新一真的是中本聰,他的身價顯然已經過億。
尼爾森證據有三點:
望月新一足夠聰明可以想出比特幣如此復雜的系統。
望月新一不使用常規的學術發表機制。相反,他的習慣是獨自工作,發表論文後,讓其他人自己理解。
望月新一的工作領域包含比特幣的數學演算法。
視頻中,尼爾森極盡對望月新一的溢美之詞,稱他為偉大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計算機學家,並覺得他應該因為比特幣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後他希望望月新一可以將未來的工作重點放在解決人類最復雜的問題上,比如核武器、恐怖主義以及污染問題。
不過,有很多人開始提出質疑,例如,望月新一隻是一名純粹的數學家,一個純粹的數學家開發出能立刻對現實世界產生重要影響的事情,總是會引人懷疑。而且,純粹的數學家也不太可能開發出比特幣這種模式的虛擬貨幣。不僅如此,從望月新一發表的各種學術作品來看,他對密碼學並不感興趣,這不符合他的研究領域。
還有人指出,雖然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是一個日本名字,但未必意味著此人的真實身份一定是日本人,這本身就很容易形成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