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比特幣黑產
1. 為什麼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挖了10年還沒挖干凈
這個事你得問某多多,它玩得特別6。
首先,你可能對BT幣的理解有點誤會。
所謂挖礦,不是直接能挖到BT幣,而僅僅是針對BT幣的「記賬權」。
挖礦,玩的是「演算法」,任務就是隨機的題目,你來解。只有解題速度最快、答案最優的,才能獲得記賬權。之所以有「答案最優」這個說法,是因為BT題目是沒有標准答案的。你解出來的答案到底合格不合格,要與其他答案進行對比。
就像你挖礦,挖到礦石以後大家互相比,你的挖掘速度最快、挖到的礦石最大、純度最高,只有這種情況才能獲得記賬權,換取BT幣。
換句話說,其實挖礦,大部分時間是在做白工。
然後我們回到BT幣本身。這個東西就如同某多多的套路,它可以無窮無盡。所謂BT幣,其實是一個隨機生成的33位、由數字和字母構成的地址,再加上密碼,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像銀行卡一樣的東西。
你說它論「枚」,其實也不一定,這僅僅是人們主觀上賦予的一個單位概念,實際上BT幣可以說是沒有枚數的,它可以不是整數,因此理論上它接近無限般的分割。
不是整數,這就要了命了。
你看某多多,你最後湊那一點,它只要想搞,可以無限分割下去,從元、角、分,變成積分,積分還可以從0.幾變成0.0幾0.00幾。
BT幣也是這種情況,而且挖礦的越多,效率越低。它的獎勵縮減看兩方面。
一,一共2100萬枚,每產出剩餘BT幣的一半,獎勵也減半。
也就是,第一次,當區塊鏈里BT幣剩1050萬枚,獎勵減半。第二次,剩這1050萬枚又被挖走一半了,剩525萬了,獎勵再減半;525萬又被挖走一半,剩262.5萬,獎勵減半……
二,每當挖礦人數與挖礦獎勵相當時,獎勵減半。
比如說,BT幣原獎勵50個,這就是一個區塊的總量。當這個區塊的挖礦人數達到50人時,獎勵自動縮減為25個;挖礦人數又增加25人,獎勵減為12.5個;挖礦人數又增加12.5人,獎勵減為6.25個;又增加6.25人,獎勵減為3.125個……
你想想,這世上有多少礦機?現在單獨每個礦機的能拿到的獎勵,可能只是幾億萬分之一的BT幣而已。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所以,10年?再有10億年都挖不完。挖完?連理論上都不存在那個可能。
當你看透比特幣本質,貨幣本質你就知道了!
比特幣,實際沒有任何價值,現在這么貴,很大一部分是被資本炒作起來的,剩下那部分是黑產運作。
再講比特幣的上限2100萬沒沒錯,但是懂的人都知道這玩樣是沒有下限的,一枚比特幣,可以被分割成無限個塊,就相當於比特幣實際數量是無限的!拿上限說事的都是耍流氓!
資本的力量很可怕,隔壁韓國、日本,目前藍星唯一的超級大國漂亮國,這些國家都是被資本控制的,所以炒火比特幣壓根不算啥!
另外黑產這一塊,大家都知道永恆之藍這個勒索病毒吧?它收的保護費就是比特幣,為啥是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去中心化,你買了比特幣給黑客,根本就無從追查,甚至你所購買的比特幣就是這些黑客組織賣出來的,轉了一圈變成美刀。現在暗網還有些高新犯罪都是比特幣交易!
實際就算沒有比特幣,還會有其他虛擬幣代替而出,現在的虛擬貨幣是個人都能發行,稍微懂點技術的可以在一小時內發行出自己的虛擬幣!
接著給你聊聊貨幣!
貨幣 歷史 就不講了,直接從人類 歷史 以來的兩種貨幣講起!
有價貨幣:黃金、白銀之類
金元素在地球上很稀少,又是一些製造業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黃金當過貨幣。白銀也是同理,只是現代白銀越來越而已!還有遠古的以物易物都可以算是有價貨幣!
無價貨幣:銅錢、現代紙幣之類的
這一類實際本比特幣一樣,沒有任何價值,但是比比特幣好,比特幣沒有任何背書,如果有一天被資本拋棄,那麼比特幣就一文不值!而這一類貨幣都有國家政府的信用背書,除非一個國家政府倒台,新政府直接全部廢除不認,即便這樣,這個國家也不會再被信任,因為他的信用破產了!沒有幾十年上百年回不來!
法定貨幣可不是開玩笑的,老美的美元硬通貨,動不動就利用美元霸權全世界割韭菜,幾十年來愣是扳不倒美元,根本原因除了老美實力太強外,就是老美吃相不太難看,還會給韭菜們足夠的成長時間。
炒幣。。是主要目的。。挖礦這玩意要問當年那日本人。。。想什麼的幹活。
就比如,我研究一種虛擬貨幣,先搞個10000枚,然後拿出1000枚,到處發售,賣完了過一段時間又繼續賣,對外宣稱只有1000實際上我已經賣了10000枚韭菜割完了,讓一群傻子拿著這些玩兒去吧
比特幣大概每4年減半一次。至今為止挖出大概1900萬枚。總量2100萬枚是恆定的不會增發。最小單位是聰(細分到小數點後八位,並不是所謂的拼多多無限刀)。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數量為:18,903,702枚,以2100萬枚的總數量計算,剛好達到90%,也就是說目前超過90%的比特幣已經被挖出。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親手創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並獲得區塊獎勵的50枚。隨後,比特幣先後在2012年、2016年、2020年經歷了三次區塊獎勵減半。
比特幣每產生210000個區塊獎勵將減半,而比特幣大約10分鍾生成一個區塊,可以算出大約每四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一次。所以到大概2140年,比特幣將無法細分(每個比特幣可以細分到小數點後八位),比特幣減半結束即發行完畢,發行總量達到最大值約為2100萬枚,屆時,礦工將主要靠獲取比特幣的交易手續費獲得「工資」。
比特幣挖出約1900萬枚耗費12.9年;比特幣挖出2079萬枚將耗費25.8年;比特幣挖出2097.9萬枚將耗費38.7年。
90%的比特幣供應量用了12.9年釋放,接下來,10%的比特幣供應量,也將耗費大致相同的時間釋放,隨後10%的比特幣供應量同樣會耗費相同的時間釋出。
2. NSA黑客武器庫泄漏的「永恆之藍」是什麼
2007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開始實施棱鏡計劃,全面監視互聯網。
2013年6月,前中情局雇員愛德華斯諾登對媒體披露棱鏡計劃,並指出美國政府支持的黑客對全球多個國家進行了黑客攻擊。
2016年一個叫做「影子破壞者」的黑客組織公開拍賣美國國家安全局使用的部分攻擊工具,其中包含了微軟操作系統的一個漏洞(代號是永恆之藍),雖然微軟公司在今年三月份的時候發布補丁修復了這個漏洞,但因為大量低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並不在微軟的服務范圍之內,所以仍然有數量巨大的用戶處於未受保護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的准軍方武器,落入了黑色產業鏈的手上,並把它製作成為勒索病毒。
3. 《勒索病毒》是怎麼傳播勒索病毒怎麼回事
在5月12日,有一個勒索病毒攻擊了全球各個國家的電腦,導致很多電腦癱瘓,這里有人不知道這個勒索病毒是什麼回事,怎麼傳播,還有怎麼處理,這里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比特幣黑產鏈?
安全專家發現,ONION勒索病毒還會與挖礦機(運算生成虛擬貨幣)、遠控木馬組團傳播,形成一個集合挖礦、遠控、勒索多種惡意行為的木馬病毒「大禮包」,專門選擇高性能伺服器挖礦牟利,對普通電腦則會加密文件敲詐錢財,最大化地壓榨受害機器的經濟價值。
據外媒報道,與勒索病毒相連的比特幣賬戶已經有了不少進賬。由於勒索付費也突顯了比特幣無法被監管部門追蹤的特性。
4. 為什麼有人說比特幣能漲到100萬一枚
利益相關匿了
首先比特幣沒有漲到100萬過
如果能到
結論: 因為騙子太多,傻子更多
我們做交易所的,我是OKEX歐易後台的,見證了這些幣圈大佬是如何割韭菜的,像傳銷和微商和做期貨一樣的宣傳手段,吸引一幫子有幾個閑錢的弱智,然後開個盤,裝模作樣的搞搞,金字塔式的層級關系,各種各樣的暗箱操作,這他媽不就是互聯網+的龐氏騙局嘛,說是去中心化,這些老闆們做得哪個產品去中心了,用戶錢包又有哪個老闆不存儲用戶私鑰密碼的,笑話,這個問題下邊竟然還有幾個吹區塊鏈的,這個理念和當初p2p區別很大嗎,也就能在黑產上發揮點作用了吧,還他媽信任機制,我信馬爸爸不會偷偷扣我錢都不信你們這幫人不會偷偷扣我錢,真的信任你們搞個毛的JAVA應用,買個雞兒伺服器,自己搞個鏈出來套上自己的業務不就得了,說到底只是借去中心化的名聲自己來做中心罷了,另外, 區塊鏈這個東西沒法實業落地,所謂的不可篡改的溯源理念也不可能實現,為什麼,你說拼多多實現了溯源有個卵用?錢都給了想退貨?快醒醒吧,同樣它也不可能取代貨幣,因為這個世界上的規則是靠人來維護的,規則永遠不可能靠規則維護,這是千百年來唯一不變的東西,不然就不存在戰爭陰謀欺詐了,更有甚者喊出區塊鏈可能替代國家的智障口號,只能說,這個年代,牛批真是越來越好吹了 ,傻子才信的東西永遠只能騙住傻子,腦子都不長的人,被坑點錢也是理所應當
說個 搞笑 的,當初老闆說交易所的交易方式,我直接反問這樣交易不會出現沒給錢就點已付款的人或者收了錢說沒收到的人嗎,我們五十多歲的老闆顯然被瞬間打斷了吹逼的思路,愣了幾秒,說炒幣的人,靠的是信任,我他媽,哈哈哈哈哈哈怕不是想笑死馬爸爸,也不看看支付寶是付出了多少技術人員的努力,多少業務人員的汗水,才做成了讓大部分人都信任的貨幣中介,你區塊鏈,您配嗎?
前段時間在一個崩掉的項目里過了一遍用戶數據,把剩下的比特幣劃拉了劃拉,把雙十一的錢賺出來了,幣圈大佬們割完韭菜我還能喝口湯,美滋滋,等我離職就取匿,已經在計劃這件事了,這個公司真是太令人智熄了
以前是股票,前一段是期貨,現在是虛擬貨幣,以後呢,反正韭菜不斷,這種鐮刀就不缺
(死絕戶的數字貨幣趕緊崩盤吧,割韭菜就算了,禍害了多少年的顯卡市場,fuck!)
——————————編輯分割線
說我只再說交易所的朋友,我給您加粗加斜體了,怕您看不到
——————————再次編輯分割線
我把本答案的結論也加粗了,大家真的很嚴格吶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比特幣[超話]#
5. 什麼是腳本挖礦
腳本挖礦,指的是黑客利用網站漏洞,植入惡意挖礦腳本,竊取用戶計算機的CPU資源來非法挖掘數字貨幣的行為。這種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隨著數字貨幣價值的增長,黑客尋求通過這種方式獲取額外的數字貨幣收益。在比特幣的挖礦機制中,參與者通過解決復雜的演算法問題來創建新區塊,獲得比特幣獎勵。然而,非法腳本挖礦者繞過了正常挖礦過程,直接利用網站用戶的計算機進行運算,這不僅侵犯了用戶權益,也對網站安全構成了威脅。
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確保了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但這也為惡意攻擊者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通過植入挖礦腳本,利用網站的訪問者資源進行挖礦,這不僅消耗了用戶的CPU,還可能導致網站性能下降,甚至數據泄露。據報告顯示,已經有超過2,496個運行過時軟體的網站受到這種攻擊,顯示出腳本挖礦在黑產活動中的日益普遍。
因此,對於網站和用戶來說,保持軟體的更新以及增強網路安全意識至關重要。同時,監管機構也應加強對這種非法行為的打擊,保護用戶免受這種隱蔽的數字貨幣竊取行為的影響。
6. 什麼是腳本挖礦
比特幣的核心原理是「區塊鏈」,每一個區塊對應一個帳單,將所有的區塊鏈接起來就是區塊鏈,任何交易信息和轉賬記錄都記錄在區塊鏈中。要注意的是區塊鏈存在於整個互聯網中,所以任何比特幣持有者都不擔心比特幣遭受損失。
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代碼,互聯網中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去尋找此代碼,誰找到此代碼,就會產生一個區塊,隨即得到一個比特幣,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挖礦。
比特幣挖礦。
就是用於賺取比特幣的電腦,這類電腦一般有專業的挖礦晶元,多採用燒顯卡的方式工作,耗電量較大。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
據最新的外媒報道,隨著數字貨幣呈現不斷上漲的趨勢,為了獲取更多的數字貨幣。黑客入侵網站植入挖礦腳本後利用用戶的CPU挖掘數字貨幣的做法越來越流行。其相關數據統計,目前已有2,496家運行過時軟體的網站遭到黑客植入惡意代碼,並利用訪問者CPU挖掘。非法植入惡意挖礦腳本已成為了黑產的常見途徑。
7. 比特幣挖礦不產生價值,耗電量卻超過瑞士,究竟是誰在興風作浪
眾所周知,比特幣網路運行需要消耗巨額電力資源;而且隨著挖礦設備、全網算力的增加,其消耗的電力資源還會不斷暴漲。鑒於當前世界對化石燃料高度依賴的現狀,不少環境學者認為,比特幣長期大量的電力消耗不利於人類 社會 的長期發展。
對此,英國劍橋大學於2019年7月特別推出了用於專門監測比特幣網路能耗情況的 「劍橋比特幣電力消耗指數」(CBECI)。現在,這一數據又有了重大更新。
7月14日,CBECI數據顯示,比特幣網路的過去一年的電力消耗已上升至59.19太瓦時(TWh),約佔全球總電力消耗的0.27%。該數據相比一年前CBECI指數剛推出時上升了0.02%,已經超過部分發達國家(瑞士,全年耗電量為58太瓦時)同期的電力消耗。
比特幣,不過是人類萬千發明中一種,受眾有限、使用領域狹窄,能源消耗卻超過了多個小型發達國家。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或者說究竟是因為哪些人在興風作浪,才導致了這一詭異數據的產生呢?
技術極客、自由主義者
創發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比特幣,產品初衷可謂高尚。按照自稱為「中本聰」的比特幣創始人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研究報告中的設想,比特幣是一個沒有集中發行方、完全由網路節點計算生產、可以全世界自由流通的電子現金系統。任何人都可以在比特幣網路中挖掘、出售、購買比特幣,且不受任何中心化節點(政府、銀行)的監管,不存在現有中心化金融體系存在的風險。
上述產品理念一經提出,即在技術圈引發轟動,逐步擴大至用戶層面之後,又受到了自由主義者的熱切追捧,比特幣因此吸粉無數。技術極客、自由主義者不僅是最早接觸和認可比特幣的幣圈先行者,同時也是最早一批比特幣礦工以及比特幣價值的賦予者:
比特幣發行早期,用個人電腦就可以挖出,隨後為了克服算力難度提升帶來的產出率下降問題,專業礦機集中出現,電力消耗呈指數級上升。另外,比特幣最初也不具備流通價值,完全是靠著匿名、不可追蹤的特性在暗網灰黑產交易中大放異彩,才逐漸得到更多人承認。目前圈內公認的比特幣第一次交易,是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於2010年5月22日用10000個比特幣買了兩個披薩,後來這一天被圈內投資者定義為比特幣「披薩節」。
資本黑手、賭徒炒幣客
上文提到,創發於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比特幣,直到2010年5月,購買能力才第一次得到承認。按照彼時的兌率,比特幣的價格僅為0.06美元/枚,然而就在「披薩事件」發生4個月之後的2010年9月,比特幣就迎來了創發以來的第一輪牛市,幣價一度飆升至36美元/枚。
比特幣在第一輪牛市結束時,幣價回跌到了2美元/枚,引發圈內噓聲四起,以「比特幣已死」為代表的唱衰言論甚囂塵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13年,比特幣迎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大牛市,幣價再次瘋漲並最終達到260美元/枚。也就是從此時起,比特幣正式進入資本和公眾視野,無數嗅到暴富機會的投資者蜂擁入圈,各界財閥也將其視作攫取暴利的收割工具;
寫在最後:
時至今日,比特幣仍然是金融和 科技 圈最受爭議的話題之一,但坊間評論基本貶多於褒。這是因為,在資本方、交易所操控(拔網線、插針)下的比特幣,已經完全脫離了金融避險工具的產品初衷,再加上比特幣網路運行需要消耗巨額能源,同時又不產生任何實際價值,自然是抨擊、罵聲不斷。
文章作者:小鏈 財經 朝雲